第一篇:自考公共政策学考点总结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
湖南省自考网:http:///整理
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
我国解放的三十年中,文艺出现过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发展道路是崎岖曲折的。这期间,有右的和左的干扰,特别是林彪和“四人帮”对文艺界施行法西斯专政长达十年之久,对文艺创作和理论凭空设置了一些禁区,强迫文艺界就范,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滋长了一些歪风邪气,败坏了学风和文风。粉碎“四人帮”之后,局面才日渐好转。但对过去形成的一些禁区仍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这是和四个现代化的步伐不合拍的,是不可能促进文艺繁荣的。当前文艺界的最大课题就是解放思想,冲破禁区。
要冲破的禁区很多。我只就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提出自己的看法。
首先就是“人性论”这个禁区。什么叫做“人性”?它就是人类自然本性。古希腊有一句流行的文艺信条,说“艺术摹仿自然”,这个“自然”主要就指“人性”。西方从古希腊一直到现代还有一句流行的信条,说文艺作品的价值高低取决于它摹仿(表现、反映)自然是否真实。我想不出一个伟大作家或理论家曾经否定过这两个基本信条,或否定过这两个信条的出发点“人性论”,尽管在性善性恶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我们中国过去在人性论的问题上也基本上和西方一致。可是近来“人性论”在我们中间却成了一个罪状或一个禁区。特别在流行的文学史课本中说某个作家的出发点是人性论,就是对他判了刑,至少是嫌他美中不足。为什么出现了这种论调呢?据说是相信人性论,就要否定阶级观点,仿佛是自从人有了阶级性,就失去了人性,或是说,人性就不起作用。显而易见,http:///这对马克思主义者所强调的阶级观点是一种歪曲。人性和阶级性的关系是共性与特殊性或全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并不能代表或取消全体,肯定阶级性并不是否定人性。马克思《经济学一哲学手稿》整部书的论述,都是从人性论出发,他证明人的本身力量应该尽量发挥,他强调的“人的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本质力量”便是人性。马克思正是从人性论出发来论证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论证要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就必须消除私有制。因此,人性论和阶级观点并不矛盾,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无产阶级服务。毛主席关于人性论的教导也很明确:“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超阶级的人性。”很明显,到了共产主义时代,阶级消失了,人性不但不会消失,而且会日渐丰富化和高尚化。那时文艺虽不再具有阶级性,却仍然要反映人性,而且反映具体的人性。所谓“具体”,就是体现于阶级性以外的其他定性,体现于另样的具体人物和具体情节。就是说,那时候的文艺,将帮助人、影响人,把人性提得更高,更完美,更善良。
总之,凭阶级观点围起来的这种“人性论”禁区是建筑在空虚中的,没有结实基础的。望人性论而生畏的作家们就必然要放弃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忠实描绘,这样怎么能产生名副其实的文艺作品呢?有不少的作家正犯此病,因而只能产生一些田园诗式或牧歌式的歌诵和一些概念的图解。要打破这种公式化概念化,首先就要打破“人性论”这个禁区。打破这个禁区,文艺才能踏上康庄大道。这也是“不破不立”大原则中的一个事例。
第二,与“人性论”这个禁区密切相联系的还有壁垒同样森严的“人道主义”禁区。人道主义事实上是存在的。有人性,就有人的道德。人道主义是西方文艺复兴时代作为反封建
反教会而提出来的一个口号,尽管它有时还披着宗教的伪装,但是以人道代替神道的基本思想最后终于冲破了基督教会在西方长达一千余年的黑暗统治。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人权宣言》所标榜的“自由”和“平等”以及后来添上的“博爱”就是人道主义的具体政治内容。所以人道主义在近代西方起过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尽管后来基督教会把“博爱”这个它早已用过的口号片面地加以夸大,成了帝国主义对内宣扬阶级妥协对外宣扬殖民统治的武器。总之,人道主义在西方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却有一个总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因为人虽是一种动物,却具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自觉性和精神生活。人道主义可以说是人的“本位主义”,这就是古希腊人所说的“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我们中国人所常说的“人为万物之灵”。
人的这种“本位主义”显然有它的积极的社会功用,人自觉到自己的尊严地位,就要在言行上争取配得上这种尊严地位。一切真正伟大的文艺作品无不体现出人的伟大和尊严的。从古代的神话、雕刻、史诗和悲剧到近代的小说和电影都是如此。马克思不但没有否定过人道主义,而且把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看作真正共产主义的体现。在美学方面,且不说贯串康德和黑格尔美学著作中的都是人道主义,就连激进派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得很明确:“在整个感性世界里,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所以人的性格是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世界上最高的美。至于世界上其它各级存在物只有按照它们暗示到人或令人想到人的程度,才或多或少地获得美的价值。”
为什么我们中间有些理论家特别是文学史课本的编写者,一遇到人道主义就嗤之以鼻呢?据说因为它是资产阶级货色,反资产阶级复辟,就必须反人道主义。这无异于要倒掉洗婴儿的脏水,就连婴儿也一齐倒掉。他们不但忘记了他们天天挂在口头上的马克思和车尔尼雪夫斯基,而且竞忘记了许多善良的人从林彪和“四人帮”那里所受到惨无人道的法西斯迫害,这批人妖才是人道主义的死敌!
第三,由于否定了人性论,“人情味”也就成了一个禁区,因为人情也还是人性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文艺作品中人情味就是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东西。有谁爱好文艺而不要求其中有一点人情味呢?可是极左思潮泛滥时,人情味居然成了文艺作品的一个罪状。对老舍、巴金等同志的一些小说杰作,艾青同志的一些诗歌以及对影片《早春二月》的批判和打击至今记忆犹新,而余毒也似未尽消除。人情味的反面是呆板乏味。文艺作品而没有人情味会成什么玩艺儿呢?那只能是公式教条的图解式或七巧板式的拼凑。今天敲敲打打吹上了天,明日便成了泄了气的气球,难道这种“文艺作品”的命运我们看到的还少吗?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最富于人情味的主题莫过于爱情。http:///自从否定了人情味,细腻深刻的爱情描绘就很难见到了。为什么有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人们都不爱看我们自己的诗歌、戏剧、小说和电影,等到“四人帮”一打倒,大家都爱看外国文艺作品和影片呢?还不是因为我们作品人情味太少,“道学气”太重了吗?道学气都有一点伪善或弄虚作假。难道这和现实主义文艺或浪漫主义文艺有任何共同之处吗?提到政治思想的高度来说,难道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男男女女都要变成和尚尼姑,不许尝到,也不许表现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吗?
第四,人性论和人情味既然都成了禁区,共同美感当然也就不能幸免。人们也认为肯定了共同美感,就势必否定阶级观点。毫无疑间,不同的阶级确实有不同的美感。焦大并不欣赏贾宝玉所笃爱的林妹妹,文人学士也往往嫌民间大红大绿的装饰“俗气”。可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许多其它方面。因为美感这个概念是很模糊的,美感的来源也
是很复杂的。过去有些美学家认为美仅在形色的匀称,声音的谐和之类形式美,另外一些美学家却把重点放在内容意义上,辩证唯物主义者则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美感作为一种情感来说,它也是非常复杂的,过去美学家大半认为美感是一种愉快的感觉,可是它又不等于一般的快感,不像渴时饮水或困倦后酣睡那种快感。有时美感也不全是快感,悲剧和一般崇高事物如狂风巨浪悬崖陡壁等所产生的美感之中却夹杂着痛感。喜剧和滑稽事物所产生的美感也是如此,同一美感中就有发展转变的过程,往往是生理和心理交互影响的。过去心理学在这方面已做过不少的实验和分析工作,得到了一些公正的结论,但未得到公认结论,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很多。现在我们中间很多人对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还毫无所知,或只是道听途说,就对美感下结论,轻易把“共同美感”摆入禁区,这也是一个学风间题。究竟有没有共同美感呢?
根据何其芳同志在一九七七年《人民文学》第九期里回忆毛主席谈话的文章,毛主席是肯定了共同美感的。他说:“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口之于味,有同嗜焉’。”我们在前面介绍《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和《资本论》论劳动的部分也己经看到马克思肯定了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因为人在劳动一中发挥了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本质力量而感到乐趣。这种乐趣不就是美感吗?马克思因此进一步肯定了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共同职能,它所产生的美感能不是人类共同美感吗?
马克思和毛主席都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同时也都是“共同美感”的见证人。马克思在一系列著作中高度评价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的文艺杰作,从古希腊的神话、史诗、悲剧、喜剧,文艺复兴时代的但丁《神曲》,莎士比亚的悲剧,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直至近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http:///而且早年还亲自写过爱情诗。毛主席也是如此,现代没有哪一位“国故”专家对中国古典有毛主席那样渊博而深湛的认识和终生不倦的钻研和爱好,而且在自己的光辉的诗词中吸取了中国古典精华,甚至不放弃古典诗词的格律,真正做到了推陈出新。难道这两位革命导师对各种类型社会古典文艺的爱好,不足以证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阶级有共同的美感吗?
还不仅如此,否定共同美感,就势必要破坏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包括文艺在内)的两大基本政策:一是对传统的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一是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借鉴,截长补短。在文艺方面这两大政策的实施不但促进了文艺繁荣,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平共处。否定共同美感,就势必割断历史,不可能有批判继承;也势必闭关自守,坐井观天,不可能有交流借鉴。于今之世,能否定文化继承和文化交流吗?
第五,特别要冲破的是江青和她的走卒们所吹嘘的“三突出”谬论对于人物性格所设置的一些禁区。文艺作品总离不开人,特别是有故事情节的戏剧和小说,亚里斯多德把戏剧中的角色叫做“在行动中的人”,马克思主义者把他们叫做“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角色之中有主次之分,首要的角色叫做主角,在西文为hero,这个西文词的一般意义是“英雄”,主角可以是英雄人物,也可以是所谓“中间人物”和“小人物”。在封建时代,戏剧和小说的主角大半是些英雄人物,因为当时只有封建社会上层人物才能作为主角反映在文艺作品里,为着维护或表扬他们身份的高贵尊严,他们大半被描写成为英雄人物。不过只是在悲剧性或严肃性的作品里如此,至于在喜剧性的作品里,如莫里哀的《伪君子》和《暴发户绅士》之类喜剧主角却都不是什么英雄而是些卑鄙可笑的人。到了近代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因而也登上了文艺舞台,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也占上风了,情形就有了彻底的变化。现实主
义派抛弃过去歌颂英雄人物和伟大事迹的习尚,有意识地描写社会下层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里评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时曾指出:“最近十年来小说的性质发生了一次彻底的革命,先前这类作品的主人公(主角)是国王和王子,现在却是穷人和受轻视的阶级了。”马克思、恩格斯还称赞这新派作家“无疑是时代的旗帜”,在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中,写“小人物”和“多余的人”是作为一个正式口号提出来的。莱蒙托夫的著名小说《当代英雄》(应译为《现时代的主角》)中的主角毕乔林就不是什么英雄人物而是典型的小人物或多余的人物。过去时代的主角是统治阶级的领导人物,而“现时代的主角”却是毕乔林之类没落阶级悲观厌世行为卑鄙的人物了。
我约略叙述这种历史转变,因为从此可以揭示江青及其走卒们所吹嘘的“三突出”谬论的反动性。这批害人虫妄图把封建时代突出统治阶层首脑人物的老办法拖回到现代戏里来,骨子里还是为着突出他们自己,为他们篡党夺权作思想准备。他们理想中的英雄人物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十全十美,没有一点瑕疵;其次是始终一致,人物没有发展,结果使文艺作品中的主角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概念公式的图解或漫画式的夸张。近代英国小说家佛斯特(E.M.Forster)在《论小说的各方面》一书中指出小说人物可分两种:一种是看不出冲突发展的“平板人物”(Flat character),另一种是看得出冲突发展的“圆整人物”(Round
character)。他认为小说不应写出前一种人物而应写出后一种人物。http:/// “四人帮”所吹捧的恰是前一种,所禁忌的恰是后一种,仿佛宋江不应有“坐楼杀惜”,李逵也应该莽撞到底,他们狂妄无知竟到了这种程度!
其次,由于他们要片面地突出“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就把所谓“中间人物”和“小人物”列入禁区,把描绘小人物和中间人物的能手赵树理的作品打入冷宫,并把他迫害至死。想起无数类似的事例,谁不痛心疾首!遭殃的并不限于一些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还应想一想由江青盗窃来加以篡改歪曲的八部“样板戏”成了儿多大大小小作家的“样板,’有多少人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陷入那批人妖所设置的陷阱?结果形成了什么样的文风?在青年一代思想中造成了多么大的危害?
冲破他们所设置的禁区,解放思想,恢复文艺应有的创作自由,现在正是时候了!
第二篇:自考公共政策学考点总结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湖南省自考网:http://www.xiexiebang.com/整理
平衡精神是知识产权法律价值二元取向的内在要求。对此,国内外学者已有共同认识。十多年前,美国学者Pat ter son 和Lindberg 在他们的著述中将一部现代著作权法描述为“协调创造者、传播者、使用者权利的平衡法”。[1]笔者则在研究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时,提出了“著作权法的平衡精神这一新的理论命题”。[2]客观地讲,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是知识产权研究领域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知识产权法平衡理论的建构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冯晓青教授2006 年出版了《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以下简称《平衡理论》)一书,读后令人振奋。这部篇幅近百万字的专著是冯晓青教授继《知识产权法哲学》之后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
一、《平衡理论》在知识产权法研究内容上的重要发展和观点创新 《平衡理论》对法律中的利益平衡的基本理论、知识产权法的目的与利益平衡、知识产权法中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确立及保障的正当性、知识产权法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以及制度安排和价值构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
1.系统化的理论与理论的系统化
《平衡理论》力图建立以利益平衡原则为基础和核心的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框架和体系。以利益平衡为基点,其通过对知识产权法诸重要问题的深度挖掘,在理论系统化的基础之上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产权法的平衡理论。作者试图对知识产权所蕴含的法理从哲学高度进行提炼与升华,根据法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开展对知识产权法的哲学理论探索:以利益平衡、财产权等范畴为基点,对知识产权的界定进行研究——旨在为知识产权法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基础,对知识产权的根本属性及其体现出来的特征进行探讨,从而勾勒出知识产权的本原。具体地说,作者以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为指导,在深刻理解知识产权法本质的基础之上,通过剖析知识产权法中的内在价值构造,发掘出知识产权法背后的利益平衡机制。以利益平衡为基点,围绕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与社会公众对知识产品需求这对基本矛盾,探讨利益平衡机制在知识产权法中的正当性和合理性;通过剖析知识产权法中所涉及的各种权利的配置和利益的分配,提出了以利益平衡原则为基础和核心的知识产权法的理论框架和体系,以提升对知识产权法理论的系统认识,为知识产权部门法的研究提供新方法、新视角和新模式。
应当说,《平衡理论》构建的利益平衡系统化理论适应了我国法学研究中部门法学正积极向法理学靠拢、部门法学日益法理化的大趋势,对于加强我国知识产权理论研究,特别是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知识产权基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知识产权立法、司法、法律意识培养等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2.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宗旨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法律的目的是在个人原则与社会原则之间形成一种平衡。”[3]透彻认识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宗旨是掌握知识产权法的精髓之必需。作者以利益平衡为视角论述了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宗旨。由于知识产权与思想、信息、知识的表述和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保障知识创造者权益的同时,必须兼顾促进知识广泛传播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公益目标。因此,作者提出“知识产权保护只是知识产权法运行的中间过程,促进知识创造和知识扩散,促进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与利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科学和文化进步才是知识产权法的终极目的”。[4] 在《平衡理论》中,作者不仅对知识产权法的立法目的做了宏观研究,分析知识产权法的目的与利益平衡的关系,提出了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目标模式,而且以知识产权的专门法律即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商业秘密法为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在国内也是很少见的。3.知识产权的私权性及其扩张
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是建构知识产权制度理论大厦的前提。[5]在《平衡理论》中,作者对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进行了考察,从法哲学、经济学等层面回答和论证了知识产权私权性的合理性,从而为利益平衡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一分析,作者解决了为何应给予知识产权以专有权保护的本源问题,使读者对当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更深刻的认识。
不仅如此,作者以宽广的理论视角,从技术发展、文化进步、法律进化等多个角度系统地探讨了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扩张及其背后的深层次的缘由。作者认为,知识产权的私权发展史,也就是知识产权的扩张史。知识产权私权的扩张反映了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与在一般社会公众接近知识和信息基础之上形成的更广泛公共利益之间的动态平衡。[6]作者关于知识产权扩张的系列研究已产生重要的学术影响,拓宽了知识产权法的研究视野。4.知识产权法中的公共利益
知识产权法中的公共利益是知识产权法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但在我国知识产权学术研究中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正如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发布的《整合知识产权与发展政策》所指出的:不管对知识产权采取什么措辞,我们更倾向于把知识产权当成一种公共政策的工具,它将特权授予个人或单位应当完全是为了产生更大的公共利益。[7]在《平衡理论》中,作者以设专编的形式在探讨知识产权法与公共利益关系一般理论基础之上,系统研究了公共利益在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和商业秘密法中的体现。作者指出:著作权法中存在着广泛的公共利益,它也是最终促进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根据公共利益的定义来研究著作权法及其相关的政策问题。公共利益在著作权法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甚至可以公共利益为核心来了解著作权法的概念性框架。[8]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在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势下,作者对知识产权法中公共利益的系统揭示,很有理论见地且具政策实践价值:这就是要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实现国家公共政策和公共利益的工具,而不是仅当成是保护权利人利益的工具。特别是在我国正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的今天,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在保障权利人利益的基础之上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5.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有领域
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有领域也是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认为,公有领域本身只是一个学理概念,在知识产权专门法中一般不存在这样的术语。但是,它的提出对于深刻认识知识产权法的价值构造,透视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正是因为知识产权法中存在公有领域,知识产权法才能在保障知识产权人专有权利的基础上促进知识传播与利用、社会公众合理分享知识和信息,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进步的目的。[9]在该部分,作者除了一般性地论述知识产权法公有领域原理外,着重对“思想”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知识共有物与公有领域的保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知识产权法价值构造的深度挖掘:以利益平衡机制为轴心
《平衡理论》对知识产权法价值构造的深度挖掘,体现在以利益平衡机制作为轴心而建立的系统化的平衡理论思想方面。作者认为,自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以来,利益平衡一直是其追求的价值目标,知识产权法中的诸多原则和具体规则背后,都反映了协调和解决知识产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利益冲突的思想。整个知识产权法在价值构造上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平衡模式和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安排。例如,知识产权人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知识产权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公共利益间的平衡;专有权保护与知识产品最终进入公共领域的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权利行使内容和方式与权利限制的平衡;知识创造与再创造的平衡;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平衡;等等。即使在国际层面,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理念和精神也仍然是平衡精神。甚至可以认为,利益平衡是知识产权法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利益平衡是一种价值判断,是知识产权法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此外,作者对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的探讨,还兼顾到“制度外的平衡”问题以及国际层面的利益平衡问题。作者分析了知识产权法在合理限制竞争的基础之上促进竞争的机制、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的协调以及在促进有效竞争方面的利益平衡,并剖析了国际层面知识产权保护利益平衡存在的问题与利益平衡的重构。
应该指出的是,《平衡理论》对知识产权法价值构造的深度挖掘,在立足于利益平衡视角的基础上,还着重探讨了确立利益平衡机制的法律制度安排。尽管相关主要内容非作者独创,但在具体研究上则可以看出其很多创新的观点和思想。例如,作者剖析了著作权扩张、限制与公共领域的关系以及独创性与公共领域之关系,阐明了思想与表达二分法与公共领域和公共利益的关联性。[10]又如,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关于著作权限制的主要形式——合理使用,尽管已有的研究成果已较成熟,但作者仍力图从公共利益、鼓励与接近之平衡视角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等角度进行新的探讨。[11]
三、多维视角、方法和思路透视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理论
基于知识产权涉及多学科以及知识产权制度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联系,《平衡理论》力图从多维视角透视知识产权法的平衡精神,并利用法哲学、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社会学等分析方法全景展现知识产权法的价值构造,从而使读者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原理与精神。http://www.xiexiebang.com/
1.历史之维度:从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演进折射知识产权法的制度理性 作者从知识产权文化历史、知识产权思想史以及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演进中,认识和把握相关的原理、制度与规定。这种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在全书中很多地方可以见到,有利于作者论证逻辑体系的完整性,把握相关内容分析的来龙去脉,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在探讨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部分,作者从私权的历史演进出发进行分析,使人对私权性质的把握更加完整;在从“垄断”的角度探讨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时,作者挖掘了早期英美法系国家和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相关的立法和学术资料,便于读者理解知识产权专有性的本源;在著作权的扩张部分,作者以演绎权等权利为例论述了著作权扩张的轨迹;在论述著作权法中的公共利益问题时,作者从对《安娜女王法》的考察开始,论述了著作权法中隐含的确保公共利益的目的。http://www.xiexiebang.com/
2.法哲学维度:从抽象的理论层面认识知识产权法的内在平衡精神 作者注重运用法哲学研究方法,探讨如何通过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来协调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实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公平、正义等价值目标,并分析通过相关主体权利义务的分配来确立知识产品资源分配的正义标准、正义模式和正义秩序。作者认为,在个人与社会双向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下,知识产权法中立足于个人权利本位的私权和立足于社会本位的公共利益,只有在利益平衡机制中才能都得到实现,知识产权法也只有在利益平衡机制中才能保障实现其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该书以利益平衡为轴心,充满着对知识产权制度安排与价值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探索,体现了作者对知识产权法基本理论问题探讨的不懈追求和较高的理论水准。http://www.xiexiebang.com/
3.经济学维度:从知识产权的经济禀性出发探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透视知识产权诸制度的经济理性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经济学分析方法强调市场与效率,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实现其优化配置。尽管《平衡理论》知识产权法的平衡精神与平衡理论——冯晓青教授《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评析一书不是一部专门探讨知识产权法经济学的专著,但作者对利益平衡理论的探讨和理论构建却同时也充满了经济学思考的因素。在该书中,作者广泛运用经济学原理,包括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等原理分析相关的问题。在该书中,作者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探讨知识产权制度实现公平与效率间的均衡途径,以及实现知识财富公平与合理分享、知识财富社会效用最大化的方式;以经济学原理为指导,通过透视知识的公共性与知识产权的私权性、知识产品的外部性与知识产品保护的非直接控制性、产权激励与非产权保护的比较等,深刻阐明知识产权法中建立利益平衡机制的经济理性,并以经济学原理透彻分析了知识产权诸制度体现的利益平衡机理。4.公共政策学维度:从工具主义层面审视知识产权立法与实践的现实问题 根据笔者观察,西方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制度运用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重视的重要方面有实用主义态度、公共政策立场、国家发展战略选择等。其中公共政策立场是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推进知识产权政策。西方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是政府公共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国内政策也是国际政策,并且是以服务国家利益为政策取向的。从公共政策学层面思考和研究知识产权法问题,是笔者近年研究知识产权法时关注的方面之一。笔者注意到在《平衡理论》一书中,作者也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从公共政策学维度研究知识产权法的理论问题。http://www.xiexiebang.com/
例如,作者在系统分析知识产权法之目的与利益平衡问题时,从知识产权的制度价值与公共政策平衡的角度考察,对知识产权法的公共政策目标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在探讨“知识产权法与公共利益”时,作者在很多方面考虑了知识产权法的公共政策问题;在分析知识产权滥用与竞争法的关系时,作者重视创新政策、竞争政策和表达自由政策等公共政策在与知识产权法有关的竞争法领域的运用。[13] 《平衡理论》是作者研究知识产权法的系统研究成果。应当说,它不仅仅在知识产权法研究领域具有突出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意义,而且对其他部门法学研究特别是部门法理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http://www.xiexiebang.com/
当然,知识产权利益平衡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有很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书中提出的某些观点也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即使是这部近百万字的理论专著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例如,对当前知识产权国家保护失衡问题的解决,就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不过,这丝毫不会影响该书的完整性和学术价值。《平衡理论》不失为我国知识产权法研究领域一部具有相当理论品位的学术著作。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在知识产权法中,存在着知识产权人对知识产品的专有权利与社会公众对知识产品的合法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对具有公共商品和私人商品双重属性的知识产品的使用、分配和利益分享做出合理的安排,以实现知识产权法的公平正义价值目标。正是在此意义上,笔者提出利益平衡论可以作为建立知识产权法的理论基础。
(一)“在法的创制过程中,认识各种社会利益是法的创制活动的起点„„对各种利益作出取舍和协调,是法的创制的关键。”1作为协调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与知识产品中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的知识产权法更不例外。从“利益”的角度考察,可以将知识产权法看成是在知识产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法律选择和整合。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是国家平衡知识产权人的专有利益或者说垄断利益与社会公众接近知识和信息的公众利益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更广泛的促进科技、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制度安排。毋庸指出,人类社会的创造性活动在很早即已存在。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智力创造者和使用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直存在。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矛盾和冲突表现愈来愈激烈,在客观上提出了以有效的方式加以协调的需要,于是知识产权法在几百年前诞生了。http://www.xiexiebang.com/
这种制度,一开始就是作为协调和平衡知识创造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作为平衡知识创造者的专有利益或者说垄断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制度安排而出现的。
知识产权法是一种激励知识创造,促进科技、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重要法律制度。社会的发展需要丰富多样的知识产品。赋予知识产品的创造者对知识产品的专有权是激励知识产品生产的重要法律机制。无论是从知识产权的劳动理论还是经济学理论2等视角看,知识产权这种私权的授予和保护具有充分的正当性。然而,知识产权法这种产权制度的运行是有代价的,这表现为专有权的授予限制了知识和信息的自由流动。为此,需要在知识专有权和知识共享权之间进行利益平衡,以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在几百年的知识产权立法设计和司法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利益平衡原则作为一项根本的指导原则起着实质性的作用。国外有关著作权、专利、商标和商业秘密的案件,无不表明知识产权法中利益平衡原则通http://www.xiexiebang.com/
3过司法实践得到了发展,回过头来又明确地用于指导司法实践和立法的修改与完善。国内外有关学术观点则表明,国内外学者对知识产权法中利益平衡原则与机制越来越达成共识。在知识产权法的整个历史发4展过程中,利益平衡始终是知识产权法发展的主旋律。知识产权在历史上总的趋势是不断扩张,这种扩张的背后即是利益平衡机制在起作用。在当代的知识产权立法和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中,利益平衡依然是知识产权法上永恒的主题。如《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协议)明文规定应当促进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唱片条约》(WPPT)序言部分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则将“保持作者的权利(表演者、唱片制作者的权利)与广大公众的利益尤其是教育、研究和获得信息的利益之间的平衡”作为公约的重要目的。这可以说是国际上对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原则达成共识的标志。
(二)在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的总体框架中,知识产权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构成了利益平衡的核心内容,也是本文主张以利益平衡建立知识产权法理论基础的主线。法律是利益关系的调节器,知识产权法也不例外。由于在知识产权法中存在着不同的利益主体,知识产权法需要在这些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进行协调,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之间进行协调与平衡。这是因为,在知识产权法调整的利益关系中,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更广泛的社会公共利益是这种利益关系的核心,而基于知识产权的法定专有性,知识产权人的专有利益与社会公众接近知识产权人的知识产品的利益是冲突和矛盾的——知识产权直接表现为对他人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情况之外未经许可使用行为的禁止。http://www.xiexiebang.com/
知识产权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国家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知识产权法不可能只对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更广泛的公共利益这两种冲突的利益之一加以保护,而必须本着既有利于刺激知识产品的创造又有利于知识产品被公众接近、利用、传播的原则做出具体的制度安排。为此,就必须在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实现平衡。
知识产权法本身是作为平衡知识产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而做出的制度设计,旨在激励知识创造和对知识产品需求的社会利益之间实现理想的平衡。知识产权人的私权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利益平衡,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基石。知识产权是一种具有很强公共利益性质的私权也表明,需要在知识产权法中的个人利益特别是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维持一种平衡和协调的关系。知识产权法通过平衡知识产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促进了知识产权法公平、正义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利益平衡也是知识产权法的价值目标。知识产权法本着这一原则,充分考虑知识产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合理权益,协调两者间的关系,是实现既鼓励知识创造又促进公众对知识产品接近的关键。知识产权法也只有在对利益平衡目标的不断追求中,才能实现对社会资源最合理的配置。http://www.xiexiebang.com/
由于在知识产权法中,激励知识创造与确保公众对知识产品的合法需求是知识产权法中的一个主要矛盾,通过透析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公共利益以及知识产权的立法目标研究知识产权法中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变得很重要。这种平衡反映了知识产权法是一种激励知识创造特别是智力创造的机制和协调、平衡利益关系的调节机制。从这种平衡中,可以对知识产权法的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整个制度框架做出完整的认识,特别是知识产权法的目的、价值构造与制度设计原则。
利益平衡在实质上反映了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公正和适当的分配。通过分析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原理以及知识产权专门法律中著作权人的利益、专利权人的利益、商标权人的利益、商业秘密权人的利益与相应的公共利益的平衡问题,可以发现知识产权法中的利益平衡,主要体现为知识产权立法设计上对知识产权人的权利和利益与社会公众的权利和利益,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情况下做出公正的、适度的、合理的划分。这种划分是确立知识产权专有领域和知识产权公有领域的适当、合理的界限。
进一步说,从知识产权法的整个制度看,利益平衡要求授予的知识产权不仅仅应当“充分而有效”,而且应当“适度与合理”。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的充分与有效,是发挥知识产权法激励机制的前提。知识产权法作为一种规范知识产品归属、市场流转、利用的法律制度,其直接目的是充分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知识产权”概念本身也体现了对知识产权这种法定垄断权的依法确认和保护。但是,这只是知识产权的利益天平的一面。另一面即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适度和合理”的问题。根据法理学原理,权利作为利益的法律化,是法律设定的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这表明任何权利都是有边界的。这种边界是权利人与其他任何人利益的分界线或者说平衡点。在知识产权法中,同样存在这一平衡点。http://www.xiexiebang.com/
具体体现在知识产权法的规范要求上则是对知识产权的适当而合理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的适度和合理要求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既不能过度,也不能保护严重不足,而是应当维持一种适当的保护水准。从知识产权本身的权利配置看,适度和合理要求知识产权人的权利设置既保障了激励知识创造的需要,又使得知识产权的授予不至于成为社会公众接近知识和信息的障碍。私权保护是知识产权利益平衡的前提,“适度和合理”保护的要求则使知识产权的私权保护受到利益平衡原则的制约,即知识产权人的私权保护不能超越知识产权法需要保障的利益平衡目标。
不仅如此,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看,这种权利设置与作为知识产权法的替代机制的其他制度相比,知识产权法在总的社会效用上、在增进社会的总的福利上,应当是具有最佳效果的。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法在激励对知识创造的利益与知识产权垄断权对社会公众利用知识和信息限制的社会成本之间相比,其取得的社会净利益仍然大于允许知识产品被自由使用的“社会所有权”环境下的对知识产品使用的利益。虽然要精确地“计算”现行的知识产权法界定的专有权范围是否代表了在激励和接近之间的理想的平衡是很困难的,这却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这样一种平衡。http://www.xiexiebang.com/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三)从平衡的性质上看,它既表现为一种过程也表现为一种状态。在从利益平衡角度审视和认知知识产权法时,也需要认识到平衡的这一性质。知识产权法作为一种过程的平衡表现的是一种动态平衡。由于理想的平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对这种状况的不断追求就是知识产权法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知识产权人与公共利益的平衡都有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一旦这种环境和条件被改变,原有的平衡状况将被打破、原有的对知识产权的限制就会变得不适当,这就需要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重构利益平衡机制,如实行对知识产权限制的反限制来重新协调知识产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本文研究的知识产权法之利益平衡本身也是一种状态,是一种静态的平衡。作为一种状态,它表现为知识产权法在对知识产品权益分配、权利义务关系总体上的和谐协调。就作为一种状态的平衡来说,知识产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更广泛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体现为一系列情势,并具体反映在知识产权法制度设计中。具体地说,作为状况的平衡主要体现为:
一是知识产权的有限专有与最终进入公有领域的平衡。这种平衡体现于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或者说有效期的限制。知识产权专门法律规定知识产权具有有限的保护期,其目的在于避免知识产权私权永久性地被个人占有,使知识产品来源于社会而最终又回归于社会,使社会公众最终能够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获取知识和信息。正如David Nimmer在剖析著作权公共利益问题时所指出的一样:根据著作权法的传统的公共利益原理,代表公有领域的作品成为人类的继承物的一部分,并且著作权只是在通向更大利益的道路中报偿作者的一个临时的站台。5可以说,知识产权的时间限制是实现知识产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平衡的一种重要制度机制。美国国会报告即讨论过在确定著作权的适当的期限上的激励与接近之间的平衡机制。
二是知识产权的权能均衡。权能均衡是指“各行为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之种类、数量处于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7本文所称的知识产权是一个类称,它是由一系列专有权构成的一个权利系统。知识产权每一个权能的设立,都需要考虑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状况。并且,每增加一个知识产权的权能,需要在这一权能层次上实现相应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权利所有人的专有权与受权利人控制的社会公众的合法需求的平衡。知识产权的扩张,无不体现了这一情况。8知识产权的权能均衡,一般地说需要避免两种情况:一是社会发展出现了使用知识产品的新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严重地影响到知识产权人的利益,知识产权法却没有及时增加新的权能;二是盲目追求知识产权的扩张,使一定时期授予知识产权的权能太多,以致引起知识产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利益冲突。
三是知识产权的权利行使方式的平衡。这种平衡也是知识产权法涉及利益平衡的最广泛和关键的内容。该平衡体现在知识产权人方面就是,知识产权人在行使自己的专有权时,以不损害社会公众利益为前提。知识产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社会公众也应当保障权利的正常行使。但是,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权利的行使不能因此影响到公众对知识和信息的正常利用。如商标的保护范围在传统上通过通用化原则、描述性原则等受到限制,这将商标保护范围限制为商业性质的、市场交易领域。在不是这些领域的使用范围时,商标权人原则上不能干预。就著作权行使来说,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能阻止他人为学术研究、教育等目的使用其著作权作品。就专利权的行使来说,专利权人也不得垄断技术排斥他人对技术的正常接近和使用。
(四)需要指出的是,在从利益平衡角度“解读”知识产权法时,有可能会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即平衡总是与不平衡相伴,与不平衡构成一对矛盾;而且平衡只是一种暂时的和相对的平衡,不平衡才是知识产权利益关系状态的特征。应当看到,从平衡与不平衡这对矛盾来看,在以利益平衡作为知识产权法的基石时,并没有否认不平衡的现实性。主张平衡,正是因为存在不平衡(失衡)。http://www.xiexiebang.com/
在存在失衡状况时,才有必要实现平衡。尽管基于平衡是暂时的现象和状态而可能随时被打破,却不能因为这种“暂时”的平衡而否认平衡的价值——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后,会在新的环境下形成新的平衡。另外,平衡的相对性也表明平衡是有条件的。平衡的条件性对研究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有重要意义。正是因为利益平衡有条件限制,为了实现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目标,就需要创建并维持平衡的一套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作为实现“利益—权利”协调机制的平衡条件。像知识产权制度中的权利归属制度、权利限制制度、权利有限保护期制度、权利许可和转让制度、权利救济制度等就是体现。没有这些制度保障,或者这些制度之一部分不太完善,知识产权法的有条件的利益平衡就难以实现。知识产权法的发展也正是在利益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中发展的,而总体上是趋向于平衡的。特别是知识产权法与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极大的关系。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知识产权法基石的利益平衡状态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趋向就是原来的知识产权法的利益格局被打破,致使原有的平衡状态走向失衡状态。为了使知识产权法在新的环境下继续协调知识产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关系,以产生理想的社会效用,这就需要对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进行调整,重新规制知识产权人的权利义务。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之继续成为鼓励知识创造和扩散、促进文化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制度。这里所说的调整和重新规制,一般体现为知识产权立法的修改和完善。从这里也可以理解到,为何与其他的法律制度相比,知识产权法的修改比较频繁。
另外,对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与原理的探讨,一般是以知识产权的几部专门法律即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和商业秘密法为例剖析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技术的发展,能够纳入知识产权客体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像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计算机软件、生物技术发明等,迄今为止已经在知识产权法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样就提出了上述四部知识产权专门法以外的知识产权法,是否也同时适用本文分析的利益平衡原理,以及新出现的客体是否也适用知识产权法的一般利益平衡原理的问题。应当说,本文探讨的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原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理,原则上是同样适合于其他知识产权法的,只是在不同的知识产权法中,权利人的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表现各不相同。http://www.xiexiebang.com/
一般地说,属于其他创作性成果类别的,像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其立法保护在利益平衡机制上更接近于专利法、著作权法——在智力创造者的权利和公众接近、利用这些智力成果的权利及在此基础上的更广泛的促进知识、信息、技术、思想的广泛传播和使用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而属于其他标识性类别的,像厂商名称、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之类,其立法保护在利益平衡机制上更接近于商标法——识别标志权人的权利与消费者利益、竞争厂商的利益及在此基础上的促进有效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公共利益的平衡。从这里不难理解为何像计算机软件保护法律、集成电路保护法律和植物品种保护法律规定了类似于专利法或著作权法的内容,特别是对专有权利的确保和对权利的适当限制,而像厂商名称、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之类的保护法律则在注 重对这些名称或标记权利人保护的同时更注重防止名称或标记被混淆而导致消费者受损和竞争秩序的混乱,从而维护了在保护广大消费者和有效竞争基础之上更广泛的公共利益。
(五)本文需要指出,知识产权法中利益平衡原则和机制总是针对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的。这是由于利益平衡作为平衡的范畴,它也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环境中,一定时期知识产权法中利益平衡在价值取向上相对来说有所侧重。例如,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和文化发展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法相比,在利益平衡的天平上可能更加倾向于公众接近和使用知识与信息的利益。在知识产权法上表现为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略低,而对专有权的限制较多。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这种利益的天平则有向权利人倾斜的趋势,当然这与在知识产权国际化影响下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有一定关系。http://www.xiexiebang.com/
总的来说,尽管利益平衡在不同的知识产权法中表现不一,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它作为建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框架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机制是毋庸质疑的。正是在此义上,本文将其视为建立知识产权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篇:公共政策 自考复习资料 自考小抄
公共政策学复习提要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形成与发展
1.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
P26 2.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提出的政策思想:
P7 孟子:“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荀况:君如舟而民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管仲:“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李世民:“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3.世界上最早的一本政策案例著作可能是《智囊补》,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政策研究与政策咨询的著作是《战国策》。
P8 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的赫伯特·西蒙,其获奖主要著作《管理行为》一书,被认为是对管理性的组织机构的决策过程进行开创性研究的著作,他在理论上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提出决策的有限理性命题,构建了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概括出了决策过程理论。P22,P84 5.拉斯韦尔揭示公共政策学具有的特点:
民主性、逻辑实证性、时控性、跨学科性和动态性。
P27-28 6.拉斯韦尔将政策系统运行分为七个功能活动环节即七个阶段或步骤:情报(信息)、建议、规定、行使、运用、评价、终止。
P28,P206-207 7.克劳塞维茨提出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正确地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研究中“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8.20世纪前半期,对公共政策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主要条件有:P17-26(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2)决策科学的形成
(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1(4)凯恩思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
9.公共政策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上,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
P34-43 10.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会的成立(2)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3)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4)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
11.马克斯·韦伯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表现在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主张价值无涉。P13-15 12.公共政策学第二个发展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洛尔
P32-33 第二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
2.政治系统决策模型的提出者是美国政治学家伊斯顿。
P89 3.伊斯顿的政治系统模型表明决策中“暗箱”的存在。P89-90 4.政治系统理论认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是政治系统运行的周期过程。
P90 5.渐进主义政策模型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
P85 6.从精英决策模型这一视角所做的政策分析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政策。
7.理性主义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
8.“多数人民主”与“少数人决策”这一难于克服的悖论的解释是基于公共政策的精英模型。P92-93 9.在克服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的局限性的过程中,德洛尔提出的综合模型叫规范最佳模型。
10.试图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结合起来的公共政策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 2 论是逻辑经验主义。P69 11.“上下来去”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
12.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分三个层次,即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核心概念是政策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概念;次级概念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从属性概念;边际概念指的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P57-58 13.美国政治学家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构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显著的特性,即合法性、普遍性和强制性。P91 14.公共政策可区分为三个层次,即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政策群(内容各异,但产出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集合体)、政策链(先后制定的同一政策问题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和政策一般。P50-52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含义、构成与功能
1.著名政治学学者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P108 2.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或者不做某件事的行为就是公共政策”,即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的作为或不作为。P108 3.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P109 4.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P152 5.谋求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和目的。6.现代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7.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部门政策。元政策或叫总政策,它是关于政策的政策。P135-136 8.中国的公共决策体制在横向结构上的表现形式为:党的政策+人大决策+ 3 行政决策。
P118 9.美国的公共决策(政策)体制在横向结构上的表现形式为: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
10.在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形式构成中,不存在着司法决策这一形式,而美国则存在司法决策这一形式。
11.中国公共政策在纵向结构上的形式为:中央政策(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地方政策是省、市、县三级政权分别制定的政策,是中央政策的具体化。(地方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性规章)P128-131 12.我国行政法规以总理令的形式发布。P124 13.公共政策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政策的塔形结构、政策的链形结构、政策的圈层结构、政策的网状结构、政策的矩阵结构、政策的群落结构。链形结构是政策的横向结构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P147-148 14.在我国,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宪法,但须经过2/3的人大代表通过。对宪法的每一次修改和解释都意味着我国公共政策的重大变动。P120 15.依政策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将公共政策分为如下基本类型,P141-142即:
政治政策:包括外交、国防、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力资源、阶级、民族、政党政策,等等。
经济政策:包括产权与经营权、农业、工业、金融、财政、贸易、环境、房地产、区域发展政策,等等。
社会政策:主要包括劳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救助(社会救济)、人口、宗教政策,等等。
教育政策:包括国民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政策,等等。
文化政策:包括大众传播、文学艺术、体育政策,等等。
科技政策:包括科技管理、高新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等等。16.政策内容构成的其他分类方法,如:(1)美国学者西奥多·丁·洛维为分析纽约市人事任免而做的一种类型划分,分为分配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政府制定的社会福利政策属于再分配性政策)。
(2)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所做的类型划分,即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3)安德森以政策效果为标准,分为物质性(或实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或象征性)政策。
象征性公共政策是指哪些创造情感忠诚的政府行为(爱国主义,如国庆纪念日、忠诚、服从、民族自豪感)或把社会地位赋予社会精英(如授予称号或勋章,“三八红旗手”、“五四奖章”等)政府还经常用某种道德象征(如向雷锋同志学习)来营造一种氛围以支持国家制度。P145 17.政策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政策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或桥梁,政策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二重特征。P159 18.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和分配功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体现了其调控功能。P163-164 第四章 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逻辑流程
1.根据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决策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及参与决策的方式,将公共政策的主体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
直接主体主要有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组织以及某些领袖人物。间接主体主要包括在野党、利益集团(压力集团)和选民。
在间接主体中体现一定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聚合功能是利益集团。P167-169 2.划分公共政策的主体和客体主要依据的是:是否参与并主导公共政策过程。
3.公共政策不仅表现为一个系统,同时也表现为一个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即表现为政策输入→政策制定→政策输出→政策反馈的不断循环往复。P206 4.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咨询、决策、执行、评估、监控、反馈这七个子 5 系统构成。决策子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中枢系统。P171,P173 5.政府治理能力的构成要素,或者说良好的政府治理能力的标志包括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有效。P190 6.政府能力是指政府将自己的意志和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有效的公共政策制定与强政府能力是分不开的。有能力的政府对某一政治问题能够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相反,无能政府对政治问题常常陷入“霍布森选择”中,直至束手无策。无选择余地的“选择”被后人讽刺为“霍布森选择”。P191-192 7.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路径为:问题→社会问题→公共问题→政策问题。P216 当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涉及相当多的社会成员或影响较大时,这部分社会问题就具有了公共的性质,转化为公共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共问题都必须通过政府政策来解决。只有在公共问题属于政府的政策范围,并能够进入政策议程时,公共问题才能转化为政策问题。因此,不能一概而说社会问题就是政策问题。P169 8.公共决策过程是一个“公共选择”过程,公共选择理论有两个基本假定:一是“经济人”假设,即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自私者”,他关心的只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二是交易政治学。P214 9.政策宣示(政策声明):即法定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的或约定俗成的方式,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如记者招待会、白皮书、文件、宪报等。P210 10.公共政策体制实质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划、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P195 11.公民(选民、民众)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既是政策的主体,也是政策的客体(政策发生作用的基本对象),即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公民往往兼具公共政策主体与客体双重角色。
一项合理的公共政策只能是由负责任并且胜任的公共权力机关做出。因此,形式上的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是不可能改变的,即,在多数情况下,公民只能作为政策对象而存在。12.综合西方学者的看法,结合我国的政策实践,我们认为,公共政策运行一般经过五大环节完成其生命周期,或政策周期。即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控、政策评估、政策终结。P208 第五章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
1.所谓问题泛指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非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P216 2.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客观的社会现实;(2)问题的觉察;(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4)团体与组织活动;(5)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P218-219 3.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1)关联性;(2)主观性和人为性;(3)历史性与动态性
公共政策问题从它的成因来看都不是突发的,而是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才会达到普遍化和严重化程度,这指的是公共政策问题的历史性。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是指公共政策问题的动态性。P219-220 4.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很多,主要有边界分析法、多角度分析法、类别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假设分析法等。P226 边界分析法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它有三个步骤:(1)饱和抽样;(2)诱导性提问;(3)边界估计。
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该法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机理不是依赖于逻辑上的一致性或过程的合理性,而是靠脑力激荡团体成员间的共识程度。P231 多角度分析通常从个人角度、组织角度和技术角度进行分析。P227 5.政策议程是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政策议程分为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又称正式议程)。P234 政府议程执照其建立过程中多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可分为四种阶段性类型:(1)界定议程;(2)规划议程;(3)磋商议程;(4)循环议程。P235 6.进入公共政策议程的条件主要有:(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觉察机制、过程。P236-238 有了正常、民主、开放的觉察机制、过程,一些有可能严重的社会问题才能正常地进入政府议程,并不必非等到特别严重时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不必非要个别权威人物的认同、支持和提出才倍受关注。
7.政策诉求是作为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的公共权力机关以外的社会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政策对某一社会问题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何种行动的主张。政策诉求也被称作政策要求、政策倡议或政策主张。P222 8.人们根据政府在议程建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即直接提出或间接提出政策问题)以及创始者扩散问题的程度和方向,提出三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即外在创始模型、动员模型和内在创始模型。P239 9.在现代立法机关的决策实践中,提出政策议程的主要主体是政府。
第六章 公共政策的制定
1.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针对有关的重要政策问题,依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拟定、评估和选择有关政策方案并最终择定的过程。P242 2.公共政策问题得以认定之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就是确定有关政策目标(非拟定政策方案)。
3.公共政策目标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P242 公共政策目标具有问题的针对性和未来的预期性两大特征。
4.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主要有:(1)实事求是;(2)面向未来;(3)系统 8 协调;(4)明确具体;(5)伦理考量。P245 “跳一跳,够得着”说明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要具有挑战性与可行性。5.政策规划,也称政策构建,是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与行为步骤的过程。P247-248 6.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多元化,不少国家通常采取听证制度,其核心要求是政府在作决策方案时要听取有关专家、有关管理主体、有关利益代表和公众的意见,以利于政策规划和抉择的透明化、科学化、民主化、公正化和规范化。
我国个别地方(如深圳)自80年代价格决策领域就引入了听证制度。公共政策听证与公共政策论证,二者不是一回事。P251 7.公共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有:(1)紧扣政策目标;(2)规划多重方案;(3)方案彼此独立;(4)方案要有创新;(5)方案切实可行
P252-253 8.公共政策方案的评估与择优标准:(1)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2)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有关政策的目标;(3)消耗的政策资源尽可能地少;(4)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地小;(5)政策实施的副作用尽可能地小。P255 9.公共政策方案评估与择优的两种主要方法:预测性评估和可行性评估。P256 能用于预测性评估的方法很多,有定性的方法,也有定量的方法;有直观的预测,也有非直观的预测;有演绎式预测,也有归纳式预测等。P258 德尔菲法是一种由专家匿名介入的直觉预测法。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归纳式外推或后推预测法,是指根据事物从过去到现在随时间而变化的形态,来为今后该种事物的演变趋势作预测。
10.政策合法化涵盖三方面的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决策过程的合法化和有关政策的法律化。政策内容的合法化要求所制定的政策与既定的法律相一致;决策过程的合法化就是政策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政策的法律化即政策立法。
政策的抉择过程因抉择主体不同而抉择过程不同,一般有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和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较行政决策程序复杂得多,一般 包括提出议案、审议议案,通过议案和公布议案这四个阶段。P270-272 从政策立法的政策范围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政策都要法律化,而是哪些有立法必要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政策,即政策立法所具备的三要件。
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
1.公共政策政执行是指公共政策被采纳之后,把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过程,也就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P273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理想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实践环节。2.政策执行的总原则就是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P277 政策变通就是原则性、时效性和灵活性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求神似,去形似”是合理、正确的政策变通形式。
邓小平同志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政策变通的典型范例。P279 把政策的基本精神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政策执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政策合理变通的关键所在。P280 3.政策执行理论有行动理论、组织理论、因果理论、管理理论、交易理论和系统理论。P280-281 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4.政策执行理论模型主要有:P281(1)过程模型,由美国学者T.B史密斯提出,又称史密斯模型。(2)互适模型,亦称“互动理论模型”,美国学者M.麦克拉夫林创建。结论:成功的政策决定有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而有效的政策执行则有赖于成功的互相调适过程。
(3)循环模型,美国学者M.雷恩和F.拉宾诺维茨构建。他们认为政策执行经历三个阶段,其顺序为拟定纲领阶段→分配资源阶段→监督执行阶段。
政策执行须遵循三个原则,即合法原则、理性原则、共识原则。
(4)博奕模型,以美国学者E·巴德克为主要代表。以完全理性人为假设 10 前提,视政策执行为一种“游戏”或“赛局”。
(5)系统模型,美国学者霍恩和D.米特提出,又称“霍恩一米特模型”。(6)综合模型,美国学者D.梅兹曼尼安和P.萨巴提尔提出,又称梅兹曼尼安—萨巴提尔模型。
5.政策执行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等环节。P287 制定计划,编制出政策执行活动的“线路图”,明确工作任务指向,使执行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指的就是政策分解。P288 “摸着石头过河”体现的就是政策实验。
6.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是实施过程的部分中断,而非完全中断。P291 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同时兼有政策执行和制定的双重特征,它属于既有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部分活动,其目的是直接为既有政策的对象服务。P295 7.政策执行手段主要有:(1)行政手段;(2)法律手段;(3)经济手段;(4)思想引导手段 P297-299 8.政策执行偏差的本质属性是政策目标的偏离。
9.“上有对策,下有对策”,“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变形”是替代式政策执行。
“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是照搬式政策执行。10.政策执行偏差矫正的途径主要有:(1)政策修正;(2)政策增删;(3)政策更新
11.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方法:对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应采取综合治理的系统方法。(1)完善管理体制;(2)提高执行人员素质;(3)科学诊断问题;(4)及时跟踪评估;(5)强化监督控制;(6)加强舆论宣传;(7)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12.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1)象征式政策执行。主要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执行主体仅做表面文章或只做政策宣传而不务实际,或“阳奉阴违”或前紧手松,或敷衍塞责。其总的 特点是政策最终成了一纸空文,根本谈不上解决什么具体的政策问题。
(2)附加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了政策原定的要求,特别是执行者在现行政策的目标的基础上再自行增添了若干个新目标。“土政策”往往是附加式政策执行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
(3)残缺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一项完整的政策在执行中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弃置不顾,使政策内容残缺不全,不能有效地、完全地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其典型表现就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4)替代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被换上了与现行政策表面一致而事实上背离的内容。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执行偏差,其政策内容、目标、性质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典型的替代式政策执行。
(5)观望式政策执行。主要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执行主体总是被动观望:观上面的招数,等新政策出台;观上面的态度,看是否来真的;观左右行动,看是否行动。特点是执行者采取“软拖”的手法,能拖的就拖,实在不能拖的只得勉强执行。
(6)照搬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执行主体机械地照搬照抄。“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它的特点是执行者把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严重地分离。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是:(1)执行者的认知缺陷;(2)执行者的利益驱使;(3)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4)执行准备不充分。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客观原因有:
(1)政策质量低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A政策目标错误或者模糊不清。B政策内容混乱。C政策标准不合理。
(2)政策环境的变化。政策环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变异性等特征,这些特点给政策执行增加复杂性和困难。
(3)利益集团的压力。(4)政策资源的不足。(5)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1.公共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考察政策过程的多个阶段、各个环节,对策的效率、效能、效益及价值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P319 政策评估的目的就是取得关于政策过程、政策效益和政策效率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分配政策资源、改进政策系统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2.美国学者J.E安德森认为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全过程的评估。P318-319 3.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依据,政策执行一段时间后,其去向一般可分为三种:(1)政策延续;(2)政策革新;(3)政策终结,无论选择哪种去向,都必须对原有的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作为决定政策去向的依据。P321 4.公共政策评估者是公共政策评估的主体,政策评估主体由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专业机构和人员、政策对象等构成。P322-323 由于政策对象既是政策的受体,又可能是政策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政策的成败得失有切身的体会,因而有可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P324 5.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
(1)政策效率,即政策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关注的中心内容是一项政策是否以最小投入获得最有效的产出。
(2)政策效能,即某项政策达到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也就是政策的成本与效能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关注的是通过可计算的政策成本与可比较的政策效果来考量政策的合理程度。
(3)政策效益,即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
(4)回应的充分性,即既定政策目标实现以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
13(5)执行力即政策执行机构实际具有的整体执行政策能力与它投入某项政策的执行过程的能力之间的比例关系。
6.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健康发展(3)社会公正
7.影响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一个完整的政策评估系统包含了五个要素,即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政策评估的结果便是政策评估系统的输出结果,那么政策系统的输入情况,政策评估系统的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的外部环境,都要对其评估结果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具体地讲,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有下面几个: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政策涉及面广,要使其得到理解和支持,顺利地通过并付诸实施,就必须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要求,而且这些利益往往互相矛盾,政策目标就会很不确定。
(2)政策影响的广泛性。一项政策的影响有直接影响或间接的、共时的和历时的,象征性和实质性的等等。政策影响的如此广泛和多样,常使有责任感的评估者感到评估困难,尤其感到对深层的影响和长远的影响做出评估是力不从心的。
(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重叠。这使评估者不易确定某项政策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因果关系。
(4)政策主体有关方面人员的抵制。政策评估不但是对政策的价值判断,而且还是对政策主体的行为及其客体化的价值判断。这是政策评估常常遭到有关人员抵制的根本原因。
(5)评估者主观动机上的错误。有些政策评估者为达到某种不良目的,可能有意识地夸大或缩小、掩盖或曲解有关政策的某些事实,或试图由看似科学的评估形式将评估引向自己期望的方向。(6)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评估有赖于充分的信息。但是,在我国政策信息工作刚刚起步,信息系统尚不完备,在这种情况下政策评估的科学性、可靠性就会有不少问题。
(7)政策评估所需经费获取不易。政策评估者在不接受委托的情况下独立地进行政策评估,经常面临的窘境是所需经费不易获取。
(8)决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会受到一定意识形态的约束,而这种意识形态有可能使政策主体置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于不顾,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是与政策评估的科学追求完全对立的,因此政策主体会坚决地拒绝和阻挠真正意义上的政策评估。
8.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
(1)过程对比法,指的是评估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不同阶段的政策效果进行对比检测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被称之为政策评估的基本方法,因为它概括了政策评估的基本特点和本质要求。
该方法主要包括“始—终”、“始—中”对比以及“有—无”对比。在始—中对比分析中要特别注意政策运动规律中政策效力规律的影响,政策效力规律是政策运动的基本规律。政策效力是指一项政策付诸实施后所产生的对现实生活的实际效力,可分为政策正效力和政策负效力。相应地,政策效力规律也可分为正效力周期规律和负效力周期规律。政策正效力周期规律表明,政策正效力运动过程有三个阶段,即政策效力低效期、政策效力增效-高效期和政策效力递减期。P342 有—无对比法是测量“纯效果”的主要方法。P343(2)价值分析法:是对政策方案进行功能—成本的比较研究,力图以最低的政策成本,获取政策方案的最大功能。
价值分析分为三个基本步骤:(1)分析对象的选择;(2)功能分析与功能评价;(3)制定和实施改进方案。
价值分析功能评价公式为V=f/C(其中V为功能值,C为某功能的实际成本,f为实现该功能的最低成本)。9.政策监督的主体是从事监控活动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大众传媒、利益集团以及政党和公民等。P346 10.我国日前政策监督系统的构成 :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和各民主党派;(2)各级行政机关的主管部门或综合管理部门;(3)纪检,监察部门;(4)审计,统计部门;(5)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
11.政策监督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采集和分析政策过程中的有关信息,找出偏差和错误,采取及时,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
12.公共政策控制是指政策监控者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政策控制的程序由三个步骤组成,即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
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持续、终结与周期
1.政策持续泛指一个处于均衡状态的现行政策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以实行。P355 政策持续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一个消极后果就是可能导致政策僵化。P355 2.政策的变动有两种类型:断裂型和渐进调整型,断裂型的政策变动是原政策的部分或全部终结。政策调整是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对实施中的政策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补充、删减和修证。P359 3.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P360-361 政策调整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涉及公共政策的各个子系统,主要包括:(1)主体调整,这指的是公共政策主体系统发生的变更;(2)客体调整,这指的是政策问题的调整;(3)目标调整;(4)方案调整;(5)关系调整。
4.政策调整的最佳时期应在政策的上升期。
5.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采取必要 16 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
在政生终结的所有对象中,以功能的终结最难。
6.政策缩减是通过逐步减少对政策的投入,缩小政策实施范围,放松对政策执行的控制等措施,来达到最终完全终止政策的目的。
7.阻碍政策终结的力量有:
(1)政策制定者,政策终结的决定是由决策者自己做出的,他们作出判断时会权衡利弊得失。首先,制定者在心理上会有顾虑,抵触情绪。其次,政策制定者不愿付出太大的代价。
(2)政策执行者,这有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执行者也像决策者一样,不愿承认政策的失败,尤其是终结某项政策,危及他们的利益时,抵触会更为强烈;二是执行机构产生的阻力。
(3)政策受益者,这些即得利益者包括政府官员,利益集团和普通大众,他们囿于既得的利益,担心政策的终结会使自己丧失已有的实际利益,因此产生逆反心理。
8.政策周期指的是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作为它们之间互动结果的政策过程所经过的一个循环。它以政策过程的完成阶段即政策的调整或终结为标志,往往是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9.政策终结及其对象、方式与作用。(1)政策终结的定义,详见前第5点。(2)政策终结的对象:
A、功能,功能的终结就是终止由政策执行而带来的某种或某些服务,在政策终结的所有对象中,以功能的终结最难。
B、组织,组织终结指伴随着政策终结的组织缩减或撤销。
C、政策,政策本身的终结指承担政策活动的机构依然存在,而政策所承当的功能则由新的政策来担负。
D、计划,计划终结指的是执行政策的措施和手段的终结,在所有终结对象中,计划的终结最易达成。(3)政策终结的方式:
为了顺利实现政策终结,在实施过程中多采用一些阻力较小的局部的、渐进的终结方式。主要有:
A、替代,政策替代是用新政策代替旧政策,但所面对的政策问题,所要满足的种种需求基本不变;
B、合并,政策合并指的是旧政策虽然被终止了,但政策要实现的功能没有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的政策中去。
C、分解,政策分解指的是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划分解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政策。
D、缩减,政策缩减是指采用渐进的方式对政策进行终结,以缓冲终结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步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减少损失。
(4)政策终结的作用:
A、政策终结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自然资源和社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及时终止一项已经过时或是无效的政策,那将是对有限的政策资源的极大浪费。
B、政策终结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当一项政策在实施中失败,无法解决面临的问题时,旧政策的终结意味着新政策的启动,这无疑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促进政策绩效的提高。
C、政策终结可以避免政策僵化。
D、政策终结可以促进政策优化。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人员的优化;二是政策组织的优化。
第十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及其应用
1.公共政策的研究指的是对公共政策进行的分析和预测行为。
2.公共政策研究组织是政策科学的研究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和政治与社会活动者共同合作的场所,是融科学、知识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政策研究和政策咨询组织形式。
3.改进政策制定、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是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最终目标。
4.公共政策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找解决公共问题的适当方案。5.公共政策分析过程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
(1)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侧重政策内容与政策过程结合的规范性分析与描述性分析。
(2)沃尔夫分析模式:侧重从政策过程和步骤分析公共政策分析过程。(3)邓恩分析模式:侧重从政策信息的转换过程去研究公共政策分析过程。邓恩认为,公共政策分析基本上要解决三类问题,即事实、价值和规范。6.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德(RAND)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提出并加以使用的。P400 7.PPBS,即“计划—规划—预算系统”方法,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P400 8.现代公共政策分析中定性方法的核心是专家技术或称智囊技术。P404 9.公共政策分析的常见的定性方法有价值分析、可行性分析、超理性分析、创造性分析方法、辩证分析方法。
对公共政策进行直觉、灵感、洞察力分析是一种超理性分析。
10.公共政策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效果较好的有趋势外推法、专家评估法、模型预测法、动态分析法(又称历史分析法)。
趋势外推法属于定量预测方法。P428 11.公共政策咨询按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决策咨询与政策信息咨询两类。公共决策咨询是自上而下的思维视角而进行的政策咨询。政策信息咨询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进行的政策咨询。
附:
案例分析
1.A市著名的风景区燕湖原本风景秀美,近年来由于游客太多,管理混乱,湖水已严重污染,加之附近有一棉纺厂,该棉纺厂没有污水排放管道,途经燕湖向远郊的河里排放污水,经过燕湖的管道闸门因年久失修已有泄漏,造成了泄漏排放染色废水事故,使湖水污染更加严重,经市环保局现场勘察,采集有关水样检验、监测,证实燕湖的水质已远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附近的居民和游客对此很有意见,纷纷呼吁政策机构着手治理燕湖。
你认为燕湖水质治理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呢?为什么? 答:一项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应具备下列一些条件:(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
(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
燕湖水质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引起了居民和游客的强烈不满;市环保局也对此问题进行检测,证实水质确实不符合要求,该市政府应对此严重明朗化的问题有适当的反映,而且燕湖是风景区,保护区内的水污染问题更易引起政府的重视。因此,我认为燕湖水质治理问题应该能进入政策议程。
2.A市是一个古老的工业城市,有化肥厂、选矿厂、棉纺厂、钢铁厂等许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没有采取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清泉河,近年来,由于大部分企业扩大了生产能力,使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清泉河水质严重污染,河中的部分鱼虾和植物已经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由于问题的日益严重,2001年元月A市政府决策采取措施治理清泉河。
请你帮A市政府拟定清泉河污染治理的政策目标。
答: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清泉河污染治理目标可被具体界定为:
(1)到2002年底,确保清泉河流域各工业企业及沿河的宾馆、饭店等单位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到2005年底,使清泉河的水质达到地面水三类水质标准,实现清泉河 水体变清。
(3)到2010年基本解决清泉河富营养化问题,河区生态系统转向良性循环。3.黑龙江某县土地肥沃,是全国有名的产粮县,由于农产品价格一直低迷不前,虽然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该县依旧摘不下“贫困县”的帽子,为了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状况,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该县政府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形成了下列四种政策方案。
(1)全县继续种植粮食作物,但可以通过科学种田来提高产量。(2)全部种草代替种粮,全力发展黄牛、兔子等养殖业。(3)全部土地用来种植蔬菜,尤其要重视大棚蔬菜种植。(4)一部分土地种粮,一部分土地种草,另一部分土地种蔬菜。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是最优方案,为什么? 答:方案(4)是最优方案。
政策方案评估择优应遵循的基本标准有:(1)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2)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策目标;(3)消耗的政策资源尽可能少;(4)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度尽可能小;(5)政策实施的副作尽可能小等。
根据以上标准,方案(1)几乎不能实现政策目标,因为虽然粮食产品产量会有所增长,但涨幅毕竟有限,对农民脱贫没有实质性影响。方案(2)和方案(3)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风险程度和副作用都较大;消耗的政策资源也可能较多,相比较之下,方案(4)把地区优势与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风险程度低,副作用小,有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是最佳选择。
4.某年7月29-31日,岭县连降大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水位迅速上涨,3月22日岭县水库蓄水量已大大超过了设计能力,而且水位仍在上涨,县抗洪抢险指挥部马上召开紧急会议,经过讨论,大部分人认为:炸坝泄洪是比较稳妥的办法。当即电告在水库指挥抢险的冯兴同志,但冯兴同志表示:炸坝将会造成巨大损失,并说自己在现场,对坝上的情况了解的最清楚,因而提出了不仅不要炸坝,而且还要增调民工坚持保坝,他的理由如下:
一是认为水库水坝的负荷虽已达到设计承受能力的极限。而且天还要降雨,据预测,水位最大限度还要升高37厘米,但水库水坝的负荷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将大坝迅速加固,加高,大坝一定能够保住,现在也具备在大洪峰到来之前迅速加高大坝的条件:充足的人力和抗洪材料,工程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和抢险人员的誓与大坝共存亡的精神。
二是权衡利弊,还是保坝比炸坝损失小,无论在哪个地段炸坝,都至少冲毁三个自然屯和3000亩庄稼,若保坝,可能会使上游淹没2000亩庄稼。
三是即使退一步说,大坝经过抢险没有保住,水库上游虽然会受到一定的危害,但可以延缓洪水冲击下游的时间,使下游的群众及其财产转到安全地带,减少人员伤亡。
冯兴同志没有完全执行县指挥部的命令,带领民工经过紧张的抢险,大坝保住了。
你认为冯兴同志在执行政策中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这是政策执行的合理变通。要确保政策的合理变通必须注意如下三点:(1)把握政策的基本精神;(2)摸清实际情况;(3)上情、下情有机结合。冯兴同志的作法是与以上三点相一致的。县委炸坝决定的精神实质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少受损失,冯兴同志的保坝作法比炸坝更能实现这一点。因为冯兴同志在抗洪现场对实际情况更了解,是根据当时情况做出的决定。正是把政策的基本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冯兴同志才做了保坝的决定。
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把1978年统计:政府定价的比重在商品零售总额中为97%,在农产品收购总额中为94.4%,在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在为99.7%。而由中央政府直接定价的比重在商品零售总额中就占70%。
摘自《当前几项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电视系统讲座专辑》
材料2 目前生产资料价格80%以上,农产品90%左右,市场零售商品价格90%以上,都是在市场上形成的,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确定。
搞自《中国物价》1994年第6期
材料3 有的企业借税制、汇率和价格改革出台之机搭车涨价;有的地方、部门乱收费用;有的经营者不执行明码标价制度,漫天要价,垄断价格,欺行霸市,牟取暴利。
某地服装大厦,一件紫貂皮大皮在“让利销售”活动中,从原价46.8万元降至9.8万元,竟“让利”37万元;某地一家夜总会饮料标价:一小杯“人头马”338元,一瓶矿泉水40元,一听青岛啤酒45元,一瓶“大享”果茶50元,一杯茶水35元。
据测算,1993年在社会零售物价上升13%的总幅度中,自发涨价部分为6.8个百分点,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由于价格秩序混乱而引起。
摘自《新华月报》1994年第3期、《经济日报》1994年5月4日
材料4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对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监审的通知》。监审是指:通过调价备案制度,监测其价格走势,为宏观决策提供信息;必要时对其中的部分品种提价行为进行审核,并视情况进行管制干预。监审价格的具体种类,包括面粉、粳米、食用植物油、猪肉或牛羊肉、鸡蛋、牛奶、食盐、民用煤、自来水、学杂费、医药费、市内公共交通费等20项。
国务院决定1994年继续开展全国物价大检查,制止价格违法行为,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度上涨。
国家计委发出《关于加强钢铁产品价格管理的通知》,1994年5月20日起执行,规定铁路专用钢材继续实行国家定价,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重要的基建生产用钢材用及军用、农用钢材实行国家指导价,对重要的钢铁产品实行企业调价备案制度,其他钢铁产品,继续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自主定价。
摘自《新华月报》1994年第3期、《中国物价》1994年第6期。
请回答:
(1)在计划价格机制向市场价格机制转变中,材料3反映出了政策执行的 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
(2)材料4属于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什么情况,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答:(1)材料3的一些情况说明出现了政策执行偏差。产生这些执行偏差的主要原因有:A、执行者的利益驱使;B、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价格问题涉及的领域很多);C、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2)材料4属于政策执行再决策。其作用和意义有:A、再决策有利于纠正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B、再决策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取得更好的效果。使计划价格机制顺利向市场价格机制过渡;C、再决策有利于后续政策的科学制定。
6.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特别是建国以后人口增长尤为迅速,我国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控制人口的问题,但该问题及其政策建议直到70年代末才得到应有的重视。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1981年3月6日设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并提出“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这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希望到2000年总人口能控制在12亿以内,这段时间,人口增长有所减缓,1981年为10亿,1988年达11亿,1995年突破12亿,虽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但若不实行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可能在1987年就达到12亿了。现在党和政府对提出到21世纪中期要把总人口控制在16亿以内,因此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仍长期继续执行。
请回答:
(1)马寅初对人口问题的察觉及政策建议为什么没有被政府采纳?(2)从78年至今甚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计划生育政策为何能持续执行? 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执行有哪些积极效果?
答:(1)仅有专家学者对问题的察觉是不易于建立政策议程的,必须同时也得到有关权威人物的认同和支持才能进入政策议程。而马寅初的建议恰恰在当时是毛主席所反对的,所以不会被政府采纳。
(2)计划生育政策长期持续执行是因为这项政策所指向的问题——中国人 口问题仍未解决。
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会带来很多积极的效果,主要表现在:A、政策的持续有助于将决策者的思想贯彻到底,从而取得明显的成效;B、政策的持续有助于保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C、政策的持续可以有效降低政府的成本
7.据报载,人大代表,山东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雄介绍了本企业由于实行股份制改造,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介绍说,1993年企业搞了股份制改造,共募集定向股合4500万元。以前习惯于对上级、政府负责,有事也是找主管领导。1993年根据上年盈利650万元的情况,定下当年盈利850万元的目标。可再一算细帐,4500万元的募集股,如无1000万元的利润,第二届股东大会根本没办法向股东们交待。当时他们真是紧张,这时才真正理解股份制带来的不仅是资本金的扩大,更意味着责任。企业也正时从这时开始大刀阔斧走向市场,先是从内部改革做起。把企业的部门,由37个减少到只剩下12个。各部门负责人任免要经历重新考核,普通电工也要竞争上岗。1993直及1994年连续两年,企业纯利润以78%的速度递增,目前,企业正式职工虽只有900人,却与众多的超大型企业同列全国企业500强。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变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为股份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属于政策终结的哪种方式,结合题意说明这种终结方式有何作用?
答:它属于政策替代。
变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为现代企业制度是政策替代。它可以促进政策优化。主要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一是政策人员的优化。由于政策替代意味着人员的裁减与更新,因此终结旧政策有利于优化政策人员,提高效益。二是政策组织优化,传统国有企业制度政企不分,企业是行政机构的下属单位,没有自主权。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8.我国的户籍政策一直建立在城市和农村二元对立的基础上,这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甚至成为市场经济的阻碍力量,必须尽早予以调整。改革开发以后,随着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限制以及物价、特别是主要食品价 格的全面市场化,城乡之间的制度化壁垒有所松动。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特别是城市的就业、住房、医疗、福利、保障和教育等方面,仍然与城市籍身份密切相连。农民越来越意识到,户籍身分带来的福利差距是一种社会分配的不平等。城乡之间的利益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1985年-1995年,城镇居民平均生活费收入从685元增加到38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98元增加到1578元。二者的比差(以后者为1)从1.7:1扩大到2.5:1,同期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差从2.3:1扩大到3.4:1。这还不包括城市居民的住房、医疗、物价等方面所享受的补贴待遇。1995年,仅国家财政用于价格补贴支出就高达365亿元。为了减轻国家的城市福利负担,国家采取了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的政策,并鼓励农村实行“离土不离乡”式的就地工业化。但付出的代价是,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分散的农村工业成本甚高,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严重。而且,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民工进城的潮流又难以阻挡,经济规律在自发地调整着城市化水平滞后的状况。
以上材料说明政策持续会带来一些消极后果,会导致政策僵化,请你根据材料说明政策僵化的内涵。
答:政策僵化是指一项长期存在,没有及时予以终结的政策,在发展变化了的环境下,继续得以执行,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成为解决问题的阻力和障碍,政策僵化将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户籍政策的僵化付了惨重的代价,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9.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是战争年代供给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对于保障广大干部职工生活、稳定社会秩序、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根据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变动体现在:
(1)扩大社会保障的对象,原来社会保障的对象仅为城镇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干部和固定工,覆盖面窄,要建立一种所有劳动者都能合理、平等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
(2)国有企业职工的保障经费,原来一般都由企业直接支付,是企业的沉 重负担。现在要逐步还社会保障以社会办保障的本来面目。
(3)原有的社会保障项目不够完备,如没有失业保险这个项目。(4)原有社会保障制度筹资渠道过窄,需要建立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的社会保障筹资体系。
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调整的原因主要有:
(1)政策环境的变化。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战争年代供给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也许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原有的保障制度必须改革。
(2)政策资源方面的原因。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少,资金来源少(而且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很大负担)、项目也不完备,经过调整后在人、财、物各方面都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10.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民“看不起病”、“看不了病”、“看不好病”的病困现状普遍存在,试分析这一现象背后包含的农村公共政策问题?你所在地农民就医状况如何?对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的构建你有何政策建议?
第四篇:自考公共政策复习纲要(模版)
自考公共政策复习记录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政策科学产生时间、三大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1.初级阶段:1951年(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治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标志着公共政策学的诞生。该书首次提出并界定了“政策科学”这一概念,指出“政策科学是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解决那些结构和关系都很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工具。”2.第二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代表人物德洛尔著《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适用》、《政策科学构想》,主要贡献:①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一些误区②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大力主张将这种方法引进公共政策学③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④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质和实践性。3.学科的近期发展阶段的进展:①课题选择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②方法论上的非科学化趋向③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的成立和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
公共政策学的特点:创立者拉斯韦尔揭示了公共政策学的特点(界定):①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②其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③它是一门时间和空间都极敏感的学问④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⑤它是一门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⑥它是一门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
公共政策学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上取得的成就:①方法论的多样性②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③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④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历史条件:①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相对于具体科学和传统思维方式来说,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思维方式②决策科学的形成③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行为科学的宗旨就是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以利于达到群体和组织预期的目的④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影响: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正面作用;吸收学者参政,实行政策咨询。其结果,政策分析、政策咨询、政策评估开始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应运而生,催化了公共政策学的诞生。
第二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的定义: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公共政策学的内涵:
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2、按照理性的原则来衡量,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这门学科在内容上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征。
4、具有鲜明的功利性。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也就是由公共组织、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制定的政策。
公共政策构成要素:
1、政策主体系统。
2、政策支持系统。
3、反馈系统。
公共政策学的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3、政策一般
公共政策学概念的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边际概念
公共政策学中广为传播的模型主要有:
1、理性主义模型。
2、渐进主义模型。
3、规范最佳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
4、政治系统模型。
5、机构一制度模型。
6、集团模型。
7、精英模型。
上下来去决策模型 是基于中国经验的决策模型
构建决策模型须借助于两种资源:第一是理论,特别是认识论和历史理论;第二是公共政策的经验认识
科学的第一品格是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而且这种一致须经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复、重复进行的检验都能够得到证实。第二个品格在于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第三个品格是其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和逻辑一致性。第四个品格在于它注重简单性原则。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含义、构成与功能
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所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的、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其内涵包括:第一,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第二,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第三,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第四,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第五,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第六,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公共政策的横向结构是由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三种形式构成。
公共政策的纵向结构是由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构成。
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涵盖与被涵盖、衍生与被衍生、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
元政策:又叫总政策,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基本政策:是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
部门政策:为在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政治性、阶级性、权威性、普遍性、预见性、目标取向性、稳定性与变动性
政策与理论的关系: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理论的内容影响和决定政策的内容,理论依据不同造成政策的基本差别。理论的正确与否,决定政策的成败。
政策与实践的关系: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其整个过程。
政策、实践、理论三者的关系:理论和政策同属观念形态,其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社会实践。但政策比理论更接近于实践,对实践的依赖更直接,与实践衔接更紧密。政策的理念依据是理论,政策的事实依据是客观事物,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公共政策的四种功能:管制功能,调控功能,引导功能,分配功能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是大众传媒影响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二是大众传媒影响受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对现实政策情形的认识;三是大众传媒有助于决策者迅速了解政策执行情况与后果,及时做出延续、调整还是终结某项政策的决定;四是大众传媒可通过影响政策对象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现实世界的了解与认识,使他们通过选举投票、施加压力、游行示威、直接或间接抵制来持或反对某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第四章 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逻辑流程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1)主体:直接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领袖人物。间接主体:在野党、利益集团、选民。2)客体:(a)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与政策问题(b)目标群体。
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1)信息子系统: 2)咨询子系统:俗称“思想库”“智囊”,是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功能和作用:(a)提供预测研究;(b)帮助决策子系统发现问题,确定政策目标;(c)政策方案的设计、评估和论证。(d)其他政策相关问题的咨询;(e)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验和评估。
决策子系统:是中枢系统。基本特征:权威性和主导性。功能和作用:(a)确认政策问题;(b)明确政策目标;(c)组织政策方案设计;(d)负责备选方案的选择和最终确定。
执行子系统的功能:(a)为政策方案的顺利实施,做准备;(b)有效地实施政策方案,包括指挥、沟通、协调等方面的活动;(c)总结执行情况。
评估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a)检验公共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b)提供政策持续、修正、调整或终止的重要依据;(c)有效地配置政策资源。
监控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a)根据公共政策的目标,确立具体的监控标准或指标,作为实施监控的依据;(b)对执行子系统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控;(c)反馈执行情况。
反馈子系统的功能:(a)为决策子系统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依据;(b)客观、准确、灵敏、迅速地向决策子系统反映政策运行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使后者能够根据所得信息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并做出适时的调整和补充。(c)反馈子系统传输的信息也是对政策实施有效控制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最佳手段。
公共政策系统的环境: 1)国情与国策; 2)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3)国际环境(国际格局、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国际趋势)特点:(a)高度复杂性(b)巨大差异性(c)历史变异性。
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国家职能与公共政策:1)国家机构决定公共政策的结构及效力范围(a)国家纵向组织机构规定公共政策的层次;(b)国家横向组织机构决定公共政策的效力范围。2)国家权力、国家职能的二重性决定公共政策的二重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3)国家权力、国家职能制约着公共政策的种类和数量。
国家能力、治理能力、政府能力与公共政策:1)国家能力决定公共政策的质量。2)治理能力对公共政策的挑战。3)政府能力是制定、执行公共政策的基础。
政治体制、国家结构、政府体制与公共政策: 1)政治体制与公共政策:(a)政治体制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范围。(b)政治体制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程度。(c)政治体制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程度。(d)政治体制影响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2)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3)政府体制与公共政策
4)公共决策体制及其类型
5)决策者的素质与公共政策
政治结构与公共政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公民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 1)作为政策对象的公民。2)作为政策主体的公民
公民影响公共决策的途径:(a)以国家主权者的身份,对某些重大问题,如宪法的修订等,采取全民公决的投票方式,直接进行决定。(b)用间接的方式,即通过公民自己选出的代表或制定、修改执行公共政策。(c)使用各种威胁和抗拒的方式反对某些政策,或表达制定新政策的要求。(d)通过参加利益集团,借助集团的力量去影响政策。(e)对政府通过并实施的政策采取合作或不合作的态度,去影响政策结果。(f)某些公民还可以通过其知识活动为决策过程提供思想指导。(g)某些公民通过政治活动对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1)公共利益的聚合与综合: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现实利益与未来利益;形式利益与内容利益。2)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
政策周期包括:政策制定、执行、监控、评估、终结。
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1)政策问题的形成——政策问题、政策议程、政策分析 2)政策决定——政策选择、政策决定、政策宣示 3)政策实施——政策执行、政策结果、政策修正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政策过程的理性化2)政策过程的专业化3)政策过程的科学化4)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公共选择的民主规则。
第五章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
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与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问题范围最大.公共政策问题范围最小.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 :1.客观的社会事实;2.问题的察觉;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4.团体与组织活动;5.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1.关联性;2.主观性和人为性;3.历史性与动态性.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因素:1从国内和国际的视角看;2.从客观和主观的视角看.公共问题的分析方法:(1).边界分析法,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包括饱和抽样,诱导性提问和边界估计.(2).多角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系统的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问题办法的分析方法,包括个人角度,组织角度,技术角度.(3).类别分析法,是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之一,通常要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 类,包括五项原则,即实质的相关性,穷尽性,相互排斥性,一致性和层次分明性.(4).原因层次分析法,将政策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行原因.(5).类比分析法,是旨在从类似的问题确认中推导出某种问题的成因,特质与类别的一种分析方法,包括人的类比,直接类比,符号类比和想象类比.(6).头脑风暴法,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包括组建团体,意见产出,意见评估和意见排序几个阶段.(7).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理论假设创造性的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包括确定厉害关系人,呈现假设,评比假设,汇集假设,综合假设几个阶段.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它包括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系统议程:指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本质上是由较抽象的项目组成,概念和范围都很模糊;仅是整个政策过程中的问题发生或提出阶段;所体现出来的都是众说纷纭的特点。政府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本质上是由一些较具体的项目组成;处于政策问题认定的最后阶段;主旨在于最终认定与政策问题有关的种种事实.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1)该问题必须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受到密切注意;(2)至少也必须为社会大众所察觉,大多数人均认为有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3)这些问题必须是人们共同认为属于政府权限范围内的事物,且应于适当注意的.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首先,与上述条件相对应的反向条件;其次,社群的价值规范和制度程序上的限制;最后,与对该问题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有一定关系.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 1)外在创始模型;(2)动员模型;(3)内在创始模型.第六章 公共政策的制定
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特征:(1)问题的针对性(2)未来的预期性.:
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紧扣政策目标.(2)规划多重方案(3)方案彼此独立(4)方案要有创新(5)方案切实可行.政策方案评估与择优的标准:(1)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2)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有关政策的目标;(3)消耗的政策资源尽可能的少;(4)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的小;(5)政策实施的副作用尽可能的小.预测性评估的步骤 :方案调查 — 详细研究 — 进一步的分析— 试验性证实。预测性评估的依据理论假说,价值体系和分析方法.预测性评估的方法 德尔菲法 , 时间序列分析法 , 投入-产出分析法
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和原则 :意义:1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2.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方法:1.实事求是2.面向未来3.系统协调4.明确具体5.伦理考量
政策合法化: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化:是政策目标协调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整个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统一协调的具体保障.决策过程的合法化:法定的决策程序在政策合法化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政策的法律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
行政系统决策程序 :法制部门的审查、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提出议案、审议议案、通过议案、公布政策。
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政策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也就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政策执行的作用:1.政策执行是解决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志3.政策执行结果是后续决策的基本依据 政策执行的原则:1.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2.既要创造性地实施政策,又要正确地把握政策界限。
怎样确保政策的合理变通: 1.把握政策的基本精神。2.摸清实际情况。3.上情、下情有机结合。
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信息反馈对先行政策方案所做的补充或修正。
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作用和意义 :1.再决策有利于纠正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2.再决策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执行取得更好效果。3.再决策有利于后续政策的科学制定。
政策执行手段种类及作用 : 1.行政手段,该手段容易做到协调统一,令行禁止;特别是解决一些特殊的、紧迫的、爆发性的问题,保证政策的顺利实行。2.法律手段,只有运用该手段,才能消除阻碍政策目标实现的各种干扰,保障政策执行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有利于政策的顺利实施。3.经济手段,运用改手段能充分调动人们执行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政策的效力,使目标得以实现。4.思想引导手段,使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地采取某种行为,即节省人力物力且效果牢固而持久。
政策执行偏差地表现形式: 1.象征式政策执行2.附加式政策执行3.残缺式政策执行4.替代式政策执行5.观望式政策执行6.照搬式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主观原因: 1)执行者的认识缺陷;2)执行者的利益驱使;3)执行者的管理缺陷;4)执行准备不充分;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客观原因 :1)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2)政策质量低劣;3)政策环境的变化;4)利益集团的压力;5)政治资源的不足;6)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1)政策问题的性质;2)政策问题的质量;3)执行机关的效能;4)政策对象的情况;5)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
政策问题的性质影响有效执行的因素主要表现再哪些方面:1)问题本身所涉及的范围;2)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3)问题产生需要调解的行为量的大小。
衡量政策质量高低主要因素:1)政策的可行性程度;2)政策的合理性程度;3)政策的合法化程度。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和组织。
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应怎样:1)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2)积极的意向和工作态度;3)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4)较高的管理水平。
公共政策对象:政策执行主体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影响和作用的承受者。
公共政策对象具有一下特点:1)政策规定性;2)一定的能动性;3)受动性;4)主观差异性。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心理环境。
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政策评估: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考察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的效率、效能、效益及价值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
政策评估的作用:1)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2)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依据;3)政策评估是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的认识基础;4)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教育的重要方法;5)政策评估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公共政策评估分类:从活动形式上分正式评估、非正式评估。从评估机构在活动中的地位分内部评估、外部评估。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分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政策效果的内涵包括:1)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2)政策非预期影响;3)与政策行为相关的环境的变化;4)投入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政策评估三个阶段: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实施阶段和评估总结阶段。政策评估既要设立价值标准,也须设立实事标准。政策评估实事标准包括:1)政策效率;2)政策效能;3)政策效益;4)回应的充分性;5)执行力。
政策评估价值标准包括: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健康发展;3)社会公正。政策评估系统五个要素: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
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2)政策影响的广泛性;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重叠;4)政策主体有关方面人员的抵制;5)评估者主观动机上的错误;6)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7)政策评估所需经费或取不易;8)决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
过程对比法:评估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不同阶段的政策效果进行对比检测的一种方法。其特点: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评估采取前后的分析方法。
前后分析方法包括:“始-终”、“始-中”对比及“有-无”对比。“始-终”对比分析进一步划分为:1)“前-后”对比法;2)“投射-实施后”对比法;3)“控制对象-试验对象”对比法;
价值分析:是对政策方案进行功能――成本的比较研究,力图最低的政策成本,获取政策方案的最大功能。
价值分析法的内涵: 1)价值分析法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或取政策方案所能达到的最大功能;2)价值分析的核心内容是功能分析。3)价值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充分调动政策研究、制定、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尽可能地提高政策的价值功能。
公共政策监控:是政策监督和政策控制的和称,它由政策监督和政策控制等功能活动所组成。政策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使预定的政策效果最大化。
政策监控的主要表现形式:1)立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2)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3)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4)政党对政策的监控。5)利益集团对政党的监控。6)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对政策的监控。
政策监督是指政策监控主体以一定的制度、法规为依据,对政策系统的运行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与总结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行为。
政策监督由那几个方面构成: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和各民主党派;2)各级行政机关的主管部门或综合管理部门;3)纪检、检查部门;4)审计、统计部门;5)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
政策监督的内容:1)对政策制定的监督;2)对政策执行活动的监督;3)对政策评估活动的监督。
公共政策控制是指政策监控者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行为。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可以比较预期政策绩效与实际政策绩效之间的差距并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制定纠偏措施务求接近于达到乃至完全达到既定政策目标。
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持续、终结与周期
政策均衡及其特征: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的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足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其特征有如下几点:①政策均衡意味着社会力量对比的势均力敌。②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具有高度的合法性。③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体系内外的协调均衡④政策均衡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政策的持续及其原因:政策持续泛指一个处于均衡状态的现行政策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行。政策持续的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点:①公共政策所指向的问题仍未解决。②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均衡。③目标具有长期性。④执政者的长期稳定。
政策调整的含义:政策调整是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对实施中的政策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补充、删减和修正。原因:①决策者的价值取向。②政策环境。③政策资源。内容:基本内容有政策补充、政策修正、政策终结。具体内容有主体调整、客体调整、目标调整、方案调整及关系调 整。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是渐进性的。
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结不但意味着旧政策的结束,而且象征着新政策的开始。导致政策终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过评估认为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也已得到解决,政策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应该予以终止;二是经过评估发现政策存在的失误或局限使其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果继续执行将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必须予以终止。类型有功能、组织、政策、计划。方式有替代、合并、分解、缩减。政策终结的作用:①政策终结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②政策终结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③政策终结可以避免政策僵化。④政策终结可以促进政策优化。策略:①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②注意因势利导,营造有利气氛。③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支持力量。④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⑤通过试探试点,避免矛盾激化。⑥终结必要部分,减少终结代价。
影响政策终结的力量与因素:影响政策终结的力量和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政策终结的力量包括反对政策者、明智领导者、锐意改革者和政策评估者。二是阻碍政策终结的力量包括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受益者。
政策周期是指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作为它们之间互动结果的政策过程所经过的一个循环。它以政策过程的完成阶段即政策的调整或终结为标志,往往是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三种类型为①阶段性政策周期,是指政策经过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了一个周期;还表明新政策是原有政策的延续,是为了适应新情况对原政策加以修改或调整,从而形成政策的一个新周期,实现新老政策的交替循环。②功能性政策周期,主要针对政策的执行阶段而言,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执行的政策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阶段,执行的政策的主流起着积极作用,但支流已经在发生副作用;第三阶段,政策的主流开始发挥副作用,可能有部分支流起着积极作用;第四阶段,执行的整个政策都在发挥着副作用,说明这时的政策应该予以终结而代之以新政策。③反复性政策周期,反复性政策周期是就一系列政策循环而言,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同样或相似的政策过程有规律的反复出现。反复性政策周期的存在从客观上说是由于政策主题或客体的周期性更迭变化。
政策周期研究的意义:(1)政策周期研究是完善政策科学学科理论体系的需要。(2)政策周期研究是促进公共政策决策科学化的需要。(3)政策周期研究是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的需要。(4)政策周期研究是保障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需要。
第十章 公共政策的分析和预测
政策研究组织的特征:1.从组织功能看,以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这是其首要特征.2.从人员及其知识结构来看,是由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学者和前政治活动家,高级公务员组成的智囊型的群体.3.从体制构成来看,实行学科分类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4.从组织运行来看,坚持研究.教学.开发.三位一体.5.从价值追求和道德要求来看,尤其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6.从组织环境来看,必须尽可能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宗旨: 改进政策制定,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最终目标.1.帮助决策者发现问题.确定目标2.为决策者拟制评估备选方案.3.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测和反馈.4.构建分析模型和相关理论,发现公共政策过程中诸因素这间的因果联系或相关性.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类型:就其性质分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种类型.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体制:一是直线型,二是职能型,三是直线参谋型.四是双重领导型.公共政策组织的作用:最主要的职能和作用是为决策者或掌权者服务,一方面是直接填补掌权者的职责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间接起到政府职能作用,为政府机构的有效运行服务.具体作用如下:1.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2.提供新的思想和观念.3.提供有关政策结果的信息.4.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5.可以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来传播其思想和观点.政策分析是指政策分析人员和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实施问题的解决,是在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社会过程.意义:1.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2.减少决策失误.3.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4.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政策分析的要素:问题.目标.方案.模型.评估标准.实施效果.环境.信息八个标准.政策分析的原则:民主化,系统性,协调性,多样性,分合,预期性六大原则.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要处理好应然与必然,宏观与微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现实与未来这四大基本关系.系统分析的定义:是一种根据公共政策客观具有的系统特征,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以及系统与环境等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的现货决策分析方法.特征:把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有内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系统;重视所给定系统与外部系统以及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忽视对非计量因素的研究.内容: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政策系统的目标分析和政策系统的结构分析三个方面.作用:帮助分析人员从整体性的角度理解政策系统;促使分析人员注意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层次特点;使人们能够预测未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引导分析人员从不同角度看待政策分析中的问题;有助于分析人员从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调查.现代定性分析方法的种类:价值分析,可行性分析,超理性分析,创造性分析,辨证分析方法五种.可行性分析的内容:1.经济上的可行性;2.政治上的可行性;3.行政上的可行性;4.法律上的可行性;5.技术上的可行性.公共政策预测的含义:就是公共政策研究人员运用预测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已有的信息对未来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政策的需求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未来产生影响的过程.公共政策预测的必要性:1.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误;2.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3.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环境条件.公共政策预测的分类:1.按时间尺度,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2.按方法不同,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3.按功能和性质不同,分为目标性预测和探索性预测;4.按涉及范围,分为宏观,中观,微观政策预测.预测的方法:.1趋势外推法;2.专家评估法;3.模型预测法;4.动态分析法.公共政策咨询指的是咨询人员根据政策主体或对象的需要,以专门的知识,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和评估,客观地,独立地提供最佳的或几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为咨询者提供服务的活动.包括决策咨询和政策信息咨询.其作用是:1.帮助决策者准确地判断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2.帮助决策者科学地择定政策方案,并对政策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控.3.有效地保证政策效果,减少政策失误.决策咨询的必要性:1.充当决策者参谋和助手.2.充分发挥各种专家的作用,统观全局,增强政策应变能力.3.适应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决策的需要.4.公共决策民主化的需要.功能:研究咨询,参与决策,政策协调,培训人才的功能.特点:综合性,法制化,公共性,时效性,相对独立性五个特点.信息咨询的原则:准确全面,客观公正,最小努力,优势放大原则.功能:社会大脑功能.信息传播功能.决策支持功能.程序:主要包括政策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利用和反馈五大步骤。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学科名称梳理
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6)、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第二节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研究
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研究有关的著作:
1、《战国策》;
2、《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
2、中国古代出现发达的政策研究的原因:(1)、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一定安排;
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察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
3、欧洲何时出现政策分析人才? 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
4、为何古代没有出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5、学科诞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6、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哪些?(1)对当时的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2)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有关政府和市场的理论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3)对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对后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有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现代的政策分析。
7、克劳塞维茨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将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这一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典范。(3)强调战略决策必须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8、马克思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2)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政策的本质,更加深入地认识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本质关系等问题。
9、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有显著的影响。(2)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一主张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理想类型的提出为认识现实提供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第三节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第一阶段、50年代)
1、学科形成的时间和历史条件时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2、学科诞生过程(代表人物和著作)勒纳和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1951)——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1)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2)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
第四节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
1、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批判:(1)偏重于方法论和忽视政策内容的研究;(2)片面强调运用纯科学的方法,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差别,以及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相互差别;(3)片面追求理性化和计量方法,而实际上有大量政策问题包含着价值判断,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2、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主张将其引入公共政策学;(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3、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公共政策学中的运用继续受到关注;公共选择方法论崭露头角;博弈论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个案研究受到重视。(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4、公共选择理论(35)创始人是布坎南。该理论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并以此为起点研究集体决策;其研究范围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环保等政治和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第三阶段、90年以来)(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
6、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7、1983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8、1984年李铁映在《哲学研究》第四期发表《决策研究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9、1997年初北京大学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所。
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学科要素 第一节 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1、公共政策学的含义?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具有跨科学的视野、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它的显著特征是:可检验、可验证性(方法论上的基本特征);跨科学或多学科交叉、渗透性(理论上的)和功利性等。
现有的公共政策动态分析模型有:公共政策过程分析模型(西方国家,以美国的经验为依据)和上下来去模型(中国基于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而形成)
2、学科概念内涵: 研究对象——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公共政策。研究方法——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的程序和方法。研究内容——政策系统;政策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关系;政策过程诸环节与政策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目的——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第二节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和概念体系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
1、公共组织的类型: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2、公共政策学研究公共政策时的三个方面(角度):公共政策;政策系统;政策过程。
3、公共政策学与决策科学的主要区别:各类组织的决策。
4、公共行政学与行政决策学的主要区别:行政组织的决策。
5、公共政策学与立法学的区别:立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法律和行政法律性规范文件的活动。
6、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的三个层次:具体的个别政策;政策群和政策链;政策一般。
7、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政策主体系统(三个子系统——政策制定、政策执行、间接主体);政策支持系统(四个子系统——信息、监控、咨询、评估);反馈系统。
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公共权力机关
8、在研究政策系统时,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9、政策过程的含义: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
10、决策行为和政策过程的关系: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概念系统的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概念;边际概念。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药师寺泰藏以钟比喻公共政策学的科学特征,以云比喻公共政策学的艺术特征。
1、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的三大层次: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第一层次);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的理论模型(第二层次);公共政策学的研究程序与技术性方法(第三层次)。
2、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第一层次):(1)经验主义(代表人物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和主要观点:认识起源于感觉;应从个别、特殊事务出发;无从得出共同理性和普遍必然性;忽视真理自身的逻辑性;认识能力的有限性)(2)理性主义(代表人物迪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主要观点:认识来源于理性直观;把一般作为认识的首要对象;肯定有普遍的共同理性存在;蔑视和遍地归纳法作为人类认识工具所起的作用;真理的标准就是真理本身)(3)逻辑经验主义(代表人物{石里克、卡尔纳普(逻辑实证主义核心人物和奠基人)}、罗素、威特根斯坦[逻辑经验主义先驱]和主要观点:经验证实原则(根本原则);以逻辑分析来补充实证经验;科学主义的科学观;)(4)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量子力学),普里高津(混沌理论),吴琼恩,库巴(自然主义)。)(5)辩证唯物主义(两大特点:全面性和实践性。)
培根的“四假相”:种族的假相;洞穴的假相;市场的假相;剧场的假相。
3、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系统与过程理论模型:(1)理性主义模型(定义:“理性人”的特征;理性人的理性主义决策过程;理性主义模型的缺陷;西蒙的修正;理性优化模型);(2)渐进主义 模型(代表人物:林德布洛姆;含义;两大命题;若干假设;缺陷)(3)规范最佳模型(代表人物:德洛尔;四项假设前提;特点—开放和兼容)(4)混合扫描模型(代表人物:艾齐奥尼;定义)(5)政治系统模型(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政治系统方法的创始人:伊斯顿;特点:最具解释力、最具普适性的模型)(6)机构—制度模型(特点:应用最广泛、最缺乏理论色彩的决策模型;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关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显著特征:合法性、普遍性、强制性)(7)集团模型(代表人物戴维。杜鲁门;莱瑟姆;假设;命题分解)(8)精英模型(现代精英政治理论的创始人:莫斯卡;帕雷托;米歇尔斯;熊彼得;拉斯韦尔。命题)(9)“上下来去”模型(特征:容纳性和开放性;亚模型“决策认识的真理性模型;群众—领导性模型;民主——集中性模型;个别——一般性模型。)
4、公共政策学的研究程序与技术性方法(第三层次)华莱士“科学环模型”。研究过程是:理论——假设——观察——概括或检验——新的理论。
西蒙提出了决策有限理性:最佳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完全理性化;满意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有限理性化。
公共政策是联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二者的至关重要的桥梁。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含义、构成与功能
第一节 什么是公共政策
1、兰德公司的4W决策思考模式。即: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采取哪条行动路线?前景如何?是一种适合于人所有个体和群体的思考模式。
决策的五个基本要素: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方法、决策结果。
2、艾斯顿(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拉斯韦尔、卡普兰(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伊斯顿、戴伊(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某事的行为)对公共政策所下的定义。
3、公共政策的含义。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4、公共政策定义所揭示的内涵特征。第一、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政策的一般特征。第二、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第三、公共政策是有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得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第四、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第五、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第六、公共政策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政策与决策的不同:政策是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政策具有总括性和指导性,决策具有微观性和操作性。政策为决策和决定提供一定原则。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构成和结构
1、国家、政府、公共政策的关系:国家在本质上是讲公众的权力变成了支配公众的权利;政府是国家主权的管理者和行使者;政府是国家的中枢系统;政府存在的基础是政策。
2、政府利益(政府自利性)的含义:即:指政府系统自身需求的满足。
3、政府过程的含义:即是指某一特定的时间横断面上政府活动的逻辑顺序。也就是说是政府动作的程序,其中心流程是政策过程。113页
4、G.A.阿尔蒙德的政府过程逻辑顺序: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反馈。
公共政策是政府系统输出的主要产品。
5、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6、美国公共政策形式构成中的横向结构的特点: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衡。——114
横向结构形式 美国最为典型,有: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
美国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国会立法;政党政策不是公共政策;最高法院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美国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
7、美国总统决策的主要类型:立法倡议;立法否决;委托立法;外交立法;防务政策。115
8、美国司法决策的主要形式:司法审查、推翻先前的判决、司法命令。117
10、中国公共政策形式构成的横向结构特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主导着政府工程的运行。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
(2)政策过程具有两大特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主导着政府工程的运行。118
(3)政策横向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党的政策+人大决策+行政决策。
(4)不存在司法决策。
11、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转变为公共政策的形式:
(1)直接形式——公报和讲话;
(2)间接形式——联名发布政策方案;提出政策创议;政府决策以党的政策原则为指导
12、中国人大决策的主要形式:宪法、基本法律、法律、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人大决定。共5种。
13、中国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行政法规(以总理令的形式发布);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共5种。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布的文件是政策性文件,而不是法规。
14、国家结构的含义: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正式的、稳定的关系。128
15、单一制国家政策结构特点。被划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基本层级。128
16、联邦制国家政策结构特点:被划分为联邦政府或中央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三个层级。129
人大的四项职能: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17、中国和美国公共政策的纵向结构比较:
中国—
(1)中国是单一制、基本政策制定权属于中央,地方政策是中央政策的具体化;
(2)中国地方政府一般由省、市、县、乡四级构成,各级地方政策都必须以中央政策为指导,同时又存在着阶梯式的等级关系;
(3)地方政策和基层政策在单一制的框架内仍然具有一定的能动性;
(4)中央政策具有宏观性,地方政策具有中观性,基层政策具有微观性。
美国—
(1)美国是联邦制国家,中央政策和州政策之间不存在决定与被决定、服从与被服从关系;
(2)州与地方关系具有单一制性质,州政策与地方政策之间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服从与被服从关系。
(3)广泛实行地方自治,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基层政策。134
18、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
(1)以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之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关系划分: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2)将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从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角度划分:战略、策略、战术。137
(3)依政策的社会内容进行划分: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科技、文化。
(4)其他按照内容的分类:(共11种)143
以一项政策谋求达到的目标数量为标准划分: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以政策主体决策时有无现行规范可遵循进行划分: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以同一政策的始创或调整为标准划分初始政策和反馈政策;
内容构成 以政策结果的可预测性为标准划分确定政策与不确定政策、风险性政策与竞争性政策。
以政策主体希望的行为选择的范围为标准划分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
以政策主体是否行为为标准划分积极性政策与消极性政策;
以面向未来还是面向现实为标准划分能动性政策与被动性政策;
以政策协调社会生活的方式为标准划分分配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再分配政策。
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划分:是指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以政策效果为标准划分:物质性(或实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或象征性)政策
19、公共政策的结构:
(1)含义——指政策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时空上的排列、组合的方式及各要素间互动的相对稳定方式,是政策系统构成要素的组织形式和程序。147
(2)类型——塔形结构:链形结构;圈形结构;网状结构;矩阵结构;群落结构。
20、研究政策结构的必要性;合理的政策结构对于任何单项政策实现理想的政策目标、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政策结构的标准:结构的有序化(政策协调分布、相辅相成,有利于发挥政策的整体效果);有效的分级控制(环环相扣、层层衔接,政策运行机制运转自如);严格的组合秩序(配套运作;弥补缺口;统筹安排,严格管理)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1、公共政策产生的三个初始条件: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2、近代社会以来公共政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公共政策问题形成中的公民参与;
(2)公共政策形成中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3)公共政策领域向社会管理方面的大规模扩展;
(4)以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来保证政策质量。
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
现代政策科学的始作俑者是:拉斯韦尔。
3、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4、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七个):政治性;阶级性;权威性(是公共政策的两个本质性规定);普遍性;目标取向(公共政策的灵魂);稳定性与变动性;预见性。155
5、政策与理论的关系:政策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或桥梁。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159
6、政策与实践的关系: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其整个过程。161
7、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第四章 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逻辑流程
第一节 公共政策系统及其环境
1、公共政策的主体——直接参与并主导公共政策的规划、制定、执行、评估与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即公共政策的直接生产者。主要有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组织以及某些领袖人物。
3、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能够通过压力、舆论等方式,合法地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并且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组织和个人。主要有压力集团、在野党和选民。
在野党是指没有执掌或没有参与执掌国家权力,因而其政策纲领、政策主张不能成为公共政策。
民众往往蒹具公共政策主体与客体双重角色。
4、公共政策的客体——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政治问题(事)及其发生作用的对象(人)。
5、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与政策问题的联系和区别:社会问题涉及相当多社会成员或影响较大时转化成为公共问题,公共问题属于政府范围并能进入政策议程时转化为政策问题。169
6、公共政策系统由哪七个部分构成?:由信息、咨询、决策、执行、评估、监控、反馈七个子系统组成。
信息系统是公共政策中的一个基础子系统,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咨询系统俗称“思想库”“智囊”是辅助系统。决策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中枢系统。执行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与环境直接作用的实践环节。监控子系统是公共决策系统的一个特殊子系统。
7、“霍布森斯选择”源于一个故事,1913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斯将其所贩运的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条件是只允许挑选离门口最近的那匹马,这个条件实际上是不让顾客挑选,所以后人讽刺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为“霍布森斯选择”。173
8、咨询子系统在公共政策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
1、提供预测研究;
2、帮助决策系统发现问题;
3、政策方案的设计、评估、论证;
4、其他政策相关问题的咨询;
5、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验、评估。17
9、决策子系统在公共政策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确认政策问题;明确政策目标;组织政策方案设计;负责被选方案的选择和最终确定。173
10、执行子系统在公共政策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
1、为政策方案的顺利实施做准备;
2、有效的实施政策方案,包括指挥、沟通、协调等方面的活动;
3、总结执行情况。174
11、评估子系统在公共组织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检验公共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提供政策持续、修正、调整或终止的重要依据;有效地配置政策资源。
评估子系统的五大要素:政策评估人员;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
12、监控子系统在公共政策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一是根据公共政策的目标,确立具体的监控标准或指标,并作为实施监控的依据;二是对执行子系统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包括执行子系统是否执行政策、执行如何,以纠正执行偏差,惩罚执行不利。三是反馈执行情况。
13、反馈子系统在公共政策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第一、为决策子系统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依据;第二、客观、准确、灵敏、迅速地向决策子系统反映政策运行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使后者能够根据所得信息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并作出的调整和补充。第三、反馈子系统阐述的信息也是对政策实施有效控制已达到预期目的的最佳手段。
14、七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如何?七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15、公共政策系统的环境由哪些环节构成?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效能。
16、公共政策系统的环境有哪些特点?一是高度复杂性;二是巨大差异性;三是历史变异性。正确认识政策环境,有助于决策者做出准确地判断、实现政策优化。
综合国力是一国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由人口、经济、军事、政治、历史文化、自然资源里大部分组成的多种实力的复合体。
公共利益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和目的。
第二节 公共权力与公共政策
1、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如何?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身意志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国家结构决定着公共政策的层次、结构及其效力范围。
2、国家权力、国家职能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国家权力和国家职能的两重性(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决定了公共政策的两重性(阶级性和社会性)185——186
3、国家能力与公共政策:国家能力是指由社会抽取能力、社会规范能力、社会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成。国家能力决定公共政策的质量。
4、治理能力与公共政策:治理能力是指现代民族国家的政府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权威,通过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组织管理公共事务,指导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能力。是对公共政策的挑战。
5、政府能力与公共政策:是制定、执行公共政策的基础。
6、政治体制与公共政策:一是决定了公共政策主体范围;二是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程度;三是决定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
7、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规定了决策权的纵向分布形态,进而影响到公共政策的效力范围。
8、政府体制与公共政策:政府体制规定了公共政策决定权的横向分布形态,政府体制不同,政府的决定权相应也有所不同。
9、公共决策体制与公共政策:
10、决策者素质与公共政策:一是决策者的价值观影响公共政策的内容;二是决策者的品质影响公共政策的性质;三是决策者的智能水平与公共政策水平成正比;四是决策者的性格和风格影响公共政策的风格。
11、立法机关与公共政策:至少形式上是公共政策最重要的制定者。
12、行政机关与公共政策:行政机关不仅有权根据基本国策和基本法制定具体的政策法规,而且还向有一定的行政裁量权。
13、执政党与公共政策:在实行两党制的国家里,政党首先借助于公共权力才能够与公共政策现实地发生联系,政党的主张和要求转化为公共政策,只有那些在大选中获胜、取得国家政权的政党才能成为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其政治纲领和主张才能转变为公共政策。在实行一党制国家里,政党是公共政策的主导性力量。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唯一合法的执政党以及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者,中国共产党在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上都发挥主导性作用,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而是参政党,特们通过政治协商制度参与国家大事情的讨论与决定。
公共决策体制根据决策者数目分为首长制和委员会制。根据决策权使用特点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
第三节 公民与公共政策
1、公民在公共政策中的双重身份:即作为政策主体之一,也是政策对象。201
2、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影响公共政策的途径主要有哪些?一是以国家主权身份,对一些重大问题,采取通过公民投拍哦方式,直接进行决定。二是用间接的方式即公民自己选出代表,或制定、或修改、或执行公共政策。三是使用各种威胁和抗拒的方式反对某些政策,迫使政府修订或废止这一政策;或表达制订新政策的要求,迫使政府将问题提上议程。第四通过参加利益集团借助团体力量去影响政策;或通过制定舆论或游说的方式去影响政策。第五对政策通过并实施的政策采取合作或不合作的态度,以影响政策结果。203
3、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如何?①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②现实利益和未来利益。③形式利益和内容利益。
4、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的关系如何?①宽范围的利益和宽范围的代价。②利益范围广而代价范围窄。③利益范围窄而代价范围宽。④利益范围窄和代价范围窄。
第四节 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一)、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是怎样的?(三个阶段、若干环节)政策问题的形成阶段:
1、政策问题;
2、政策议程;
3、政策分析;政策决定阶段:
4、政策选择;
5、政策决定;
6、政策宣示;政策实施阶段:
7、政策执行;
8、政策结果;
9、政策修正。
2、政策过程理性化的含义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以科学的精神,经由合法的公共权力机关,经由合法的程序,获得其合法性和强制力。
3、政策过程专业化的含义:政策过程专业化也是公共政策科学化的重要内容,一是政策议程的确立需考虑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意见;二是提供政策建议,充当参谋,三是专业人员的价值观、素质和利益等因素经常影响到政策实施效果;四是政策效果需专业人员来评估。他们的判断和诊断能够对政策的命运产生巨大影响。
4、政策过程科学化的含义:就是决策者及其他决策参与者尊重客观规律,采用合理的决策程序,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对政策问题及其产生的客观环境,事实求是地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做出预测、判断和抉择。
5、政策过程民主化的含义:是指保障公民和各社会政治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保障政策内容尽可能充分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气氛。
6、公共选择的民主原则主要有哪些?全体一致原则;过半数规则以及各过半数规则的变异规则。民主集中制原则;(215)
第五章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 第一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内容和属性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是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
1、何谓公共政策问题(参见169页)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2、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构成要素)有哪些?——客观的现实社会问题的存在;问题的被察觉;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严重冲突性;出现相关的团体和组织活动;进入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的政策行动。来源:www.xiexiebang.com
3、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哪些?219关联性;主观性和人为性;历史性和动态性。
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提出与分析
1、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主体有哪些?政治领袖;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民意代表;大众传媒;各类政策研究组织;政府部门本身。(选择)224
2、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公共政策问题界定)含义:公共政策问题分析指的是对现实与人们利益期望等之间存在的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不满和政策需求等,进行界定性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弄清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为政府及有关组织决策议程作准备。3、7个公共政策问题分析方法:边界分析法;多角度分析法;类别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假设分析法。伦理分析法。定义。
4、类别分析时的注意事项:实质的相关性;穷尽性;相互排斥性;一致性;层次分明性。(228)
5、头脑风暴法的实施阶段:组建团体;意见产出;意见评估;意见排序。(231)
6、假设分析法的基本步骤:确定利害关系人;呈现假设;评比假设;汇集假设;综合假设。(232)
7、其他一些名词解释:来源:www.xiexiebang.com
流行迷思就是那些足以导致人们对一知半解的事件妄下定论的对一般性事实的曲解以及只得到部分证明的选择性认知。分为:自然的迷思;邪恶的迷思;内在的迷思。(222);
政策诉求就是作为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的公共权力机关以外的社会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对某一社会问题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何种行动的主张。(222);
可能原因:是指一切有可能促成某种问题得以产生的因素。
合理原因:是指以科学的研究或直接的经验为基础所探查出的问题成因。
可行原因:是合理原因中实际起作用的原因。(229)
影响公共政策问题的客观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社会变革;体制转型。
影响公共政策问题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价值观的更新和人们期望目标的改变。
第三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1、公共政策问题认定的主体——有关公共组织和政府。
2、政策议程:是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系统议程(公众议程):指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政府议程(正式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实质性议程:是指认定哪些影响深远和潜在意义重大的政策问题的议程
抽象性议程:指一些政策问题虽然属象征性的,但也会引起社会和决策者政治上的关注的议程。
3、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主要区别(235):抽象——具体;提出——认定;众说纷纭、未必涉及解决方案——确定、涉及解决方案
4、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和障碍有哪些?
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首先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其次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发动。第三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过程。
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一是事件和问题并没有明显的严重化,政策问题仍处于潜在的状态和轻微的程度上;二是领导人和有关学者并没有察觉其严重性;三是社会缺乏正常的、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四是不符合社会既得利益者价值规范的要求,不合乎社会制度和程序要求的问题;五是表达方式不当。(237——239)
5、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要经过哪些阶段?四个阶段:创始、说明、扩散、进入。(239)
6、三种政策议程构建模式(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外在创始模型(是属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通常先散布到公众议程,再介入政府议程);动员模型(属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内在创始模型(属政府因解决春政府内部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不愿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当中的过程)。
第六章 公共政策的制定 第一节 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
1、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环节有哪些?——确定目标、规划方案、政策抉择和合法化。
2、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3、公共政策目标的两大特征:问题的针对性;未来的预测性。
4、政策目标的分类:政策元目标[公平、效率、自由、安全]和次目标;长远政策目标和近期政策目标及其他的政策目标;
5、确定政策目标的两个意义(244):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
6、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245):实事求是;面向未来;系统协调;明确具体;伦理考量。
第二节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
1、政策规划(政策构建)的含义:是指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
2、政策规划的特征(249):针对未来;强调目的;重视行动;突出过程和着眼整体。(多元化与政府主导并存;存在于政策目标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间。)
3、单一主体的政策规划和多元主体的政策规划的含义和利弊比较(250—251)
单一主体的政策规划——规划主体为政府机构来源:www.examda.co
多元主体的政策规划——规划主体为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利益集团
单体主体模式——优点:能把握全局。缺点:公正、科学难以保证;缺乏民主性。
多元主体模式——优点:公正、科学、民主。缺点:可能 失之于片面。
4、听证制度的含义:核心要求是政府在作决策方案时要听取有关专家、有关管理主体、有关利益代表和公众的意见,以利于政策规划和抉择的透明化、科学化、民主化、公正化和规范化。
5、政策方案设计的原则:紧扣政策目标;规划多重方案;方案彼此独立;方案要有创新;方案切实可行。
政策方案评估:是对各项政策方案效果的预测性分析和比较。
政策方案择优:是在评估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主要方法有:预测性评估和可行性评估。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抉择与合法化
1、何谓公共政策的抉择?是由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根据政策规划建议和要靠量的事项,按照一定的决策制度和规定,对解决有关政策问题的行动方案作出决定性选择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阶段。
2、随着政策指定过程的推进,相关的政策参与者(越多,还是越少?)越趋减少
3、公共政策抉择的主题主要有哪些?国家元首;行政首长;民意代表;法官;执政党首脑以及军事首长等等。(选择)
4、现代决策对决策者的要求(264):一是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二是考量各方利益的平衡;三是发挥个人决断的作用;四是注意按规定的制度和程序进行决策。
5、何谓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政策内容合法化;决策过程合法化;有关政策法律化。
6、何谓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就是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
7、何谓决策过程的合法化?就是政策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
8、何谓政策的法律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
西方国家奉行的审议议案程序有:一读、二读、三读程序。
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意义、原则与模型
1、政策执行的含义:是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把政策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是政策过程的实践环节,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
2、政策执行的规定性和特点:目标导向;内容务实、灵活实施、时间上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影响的广泛性
3、政策执行对于政策过程的重要性(简答题):实现目标的途径;检验方案的标准;后续政策的依据。
4、政策执行的原则:
总原则: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具体原则:计划周密;执行准确;灵活创新;全局与局部兼顾。
5、政策执行中如何贯彻准确原则:①执行机关和人员要正确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精神,完整把握其内容实质;②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歪曲,不能搞土政策,使政策走样。③要准确地掌握反馈信息,不断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加以解决。
6、政策变通的含义——在政策执行中,将原则性、时效性和灵活性辨证地统一起来,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遵循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政策。
7、如何确保政策的合理变通?注意三点;①掌握政策的精神实质;②摸清实际情况;③将上情与下情有机结合。
8、政策执行理论的分类:
行动理论的观点;组织理论的观点;因果理论的观点;管理理论的观点;交易理论的观点;系统理论的观点
9、公共政策执行的六种理论模型。
(1)过程模型(史密斯模型):提出政策执行主要涉及四大变量(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关、政策对象、环境因素);描绘了这四大变量之间的关系。
(2)互适模型(麦克拉夫林):政策执行是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相互调适的过程;有效的政策执行有赖于成功的相互调适。
(3)循环模型(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政策执行分为拟定纲领、分配资源、监督执行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该贯彻合法、理性、共识的原则。
(4)博弈模型(巴德克):政策执行是一种游戏;它包含6个特点(竞赛者、利害关系、竞赛资源、竞赛规则、信息沟通、结果的不确定);参与竞赛者是完全理性人。
(5)系统模型(霍恩—米特模型):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来自系统本身和系统环境;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必须重视五个重要变量(政策目标、政策资源、执行者的属性、执行方式、系统环境)。
(6)综合模型(梅兹曼尼安—萨巴提尔模型):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受多种变量影响的动态过程;将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追溯到了政策问题。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和手段
1、政策执行过程的主要环节及其功能。①政策宣传。②政策分解。③物质准备。④组织准备。⑤政策实验。⑥全面实施。
2、制定政策执行计划应该遵循哪些原则?①客观性原则。②适应性原则。③全面性原则。④一致性原则。
3、政策执行的组织主内阶段主要有哪些工作?①确定政策执行机构。②选人用人。③制定必要的管理法规(目标责任制;检查监督制度;奖励处罚制度)。
4、政策执行再决策的含义: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信息反馈对现行政策方案所做的补充和修正。
5、政策执行再决策的规定性(特点):过程中;政策微调;同一政策问题;部分中断。
6、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主要依据有哪些?①主要任务、目标、路线的变化。②政策环境的变化。③人们认识的深化。④政策偏差的产生。⑤政策副作用的产生。
7、政策执行再决策的分类及各自的含义:
按照发生阶段——现场再决策和反馈再决策。
按照问题的出现是否惯常和政策的效果是否确定——常规再决策和非常规再决策。
按照再决策与原决策的后果在方向和目标上是否一致——突破型再决策和跟踪型再决策。
8、政策执行再决策的原则:①实事求是的原则。②时效原则。③信息原则。④民主原则。⑤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的原则。⑥宣传解释原则。⑦动态原则。(293—295)
9、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作用和意义①再决策有利于纠正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②再决策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执行取得更好效果。③再决策有利于后续政策的科学制定。(注意第3点)
10、政策执行资源的含义——指的是政策执行主体实施政策时必须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11、政策执行资源的意义——公共资源的数量和种类是有效执行政策的条件,也是检验政策执行效果的标准。
12、政策执行资源主要有哪些?①经费和人力。②信息。③权威。④执行保护。296
13、政策执行手段的含义——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的总和。(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思想引导手段)
14、行政手段的含义:是指依靠行政组织权威,采用行政命令、知识、规定及规章制度等方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和行政区划来实施政策的方法。特点是:①权威性。②强制性。③对象的有限性和时效性。
15、法律手段的含义:是指通过各种法律、法规、法令、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方式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特点是:①权威性。②强制性。③稳定性。④规范性。
16、经济手段的含义:指根据客观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特点是:①间接性。②有偿性。③关联性。
17、思想引导手段的含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方法,它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做人的思想工作,引导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自愿地去贯彻执行政策。常用的手段有:①制造舆论。②说服教育。③协商对话。④批评与表扬。
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纠正
1、政策执行偏差的含义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2、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①象征性政策执行(不务实或阳奉阴违)。②附加式政策执行(土政策)。③残缺式政策执行(断章取义,为我所用)。④替代性政策执行(挂羊头,卖狗肉)。⑤观望式政策执行(软拖)。⑥照搬式政策执行(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执行。呆板执行)。
3、政策偏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2)主观原因①执行者的认知缺陷。②执行者的利益驱使。③执行者的管理缺陷。④执行准备不充分
(3)客观原因①政策本身的复杂性。②政策质量低劣。③政策环境的变化。④利益集团的压力⑤政策资源不足。⑥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6点
4、我国政策执行偏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305——环境、体制、文化
(1)转型时期的政策环境
(2)领导体制的缺陷
(3)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5、政策执行矫正的含义:是指政策主体采取一定的纠正措施,使政策执行回到正确的方向并且消除不良后果的过程。
6、政策执行矫正的对象:政策本身。政策执行组织。③政策目标群体。
7、矫正的途径:①政策修正。②政策增删。政策更新。
8、矫正的方法(综合治理):①完善管理体制。②提高执行人员素质。③科学诊断问题。④及时跟踪评估。⑤强化监督控制。⑥加强舆论宣传。⑦采取相应强制措施。还有要采取防范和矫正相结合的方法。306
第四节 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
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政策问题的性质;政策的质量;执行机关的效能;政策对象的情况;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
1、政策问题的性质对政策的有效执行有哪些影响?308
(1)问题范围的大小会影响执行的难易;
(2)问题的复杂程度会影响执行的难易;
(3)由问题产生的调节行为数量的大小会影响执行的难易。
2、政策本身的质量优劣对政策执行有何影响?309
(1)政策的可行性程度;(2)政策的合理性程度;(3)政策的合法化程度。
3、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含义:是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任何组织。
4、怎样的执行者才是合格的和高素质的?。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积极的意向和工作态度;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较高的管理水平。
5、公共政策对象的含义:即政策执行主体在实施政策过程中发生影响和作用的承受着。
6、公共政策对象的特点(4点):政策规定性;一定的能动性;受动性;主观差异性。
7、政策对象对政策执行有何影响?313.一是表现在数量上,数量越多,执行的难度就越大;其次政策对象的类型越多,就越难以约束政策对象;三是政策对象的调节和变化地幅度。(数量、类型、幅度)
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环境:
1、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生物因素;宇宙因素);
2、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政治文化、民众的支持与大众传媒、国内政局与国际社会);经济环境;社会心理环境].心理承受力就是一系列变革对社会造成的心理震荡幅度,以及民众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程度。
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用途和主体
1、评估的含义: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去判断某一系统的状态或质量,判断的核心问题在于确定该系统的好坏、优劣等价值。(317)
2、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319)
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持续,考察整个政策过程,对政策的效率、价值等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
3、政策评估的积极目的——把握政策活动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实际关系;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4、政策评估的消极目的:①以“情况不同,尚在调查评估”为借口,推迟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②企图通过评估找到有利于自己的证据,以便推卸工作失误的责任;③把政策评估作为炫耀工作业绩,为自己树碑立传的手段;④以政策评估达到追加预算、增拨经费的目的;⑤选择某些表现光线的政策环节进行评估,借以掩饰政策在整体上的失败或者严重错误;⑥选择某些次要的、直接性的政策要素造成的不良效果进行评估,企图借此从整体上攻击并要求废纸某项政策。320
5、政策评估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①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②是决定政策取向的依据(政策延续、政策革新、政策终结);③是合理有效地配置政策资源的认识基础;④是进行政策教育的重要方法;⑤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6、试举例说明公共政策评估者(公共政策评估的主体)不同,其对政策评估的动机和期待也不同。
社会成员——确定公正和能力
政府——证明能力和诚意
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受益者——发现缺陷、提高质量
政策反对者、受损者和受益较少者——证明错误、重新分配
7、不同政策评估主体在进行政策评估活动时的特点
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了解全貌、评估结论容易被采纳。容易受到固有观念和利益的束缚,同时因为往往缺乏评估专业训练,所以影响评估质量。
专业机构和人员——机构系统内部的评估者和受托者:评估结论易受重视。但是容易受到牵制和暗示,而影响评估质量。独立观察者和研究者:不带偏见,但是材料困难,结论不易受重视。
政策对象——体会真切、简单快捷。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8、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324)①非正式评估与正式评估②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③事前评估、执行评估、事后评估
9、非正式评估的含义:是指对评估者、评估形势、评估内容不做严格规定,对评估的最后结论也没有严格的要求,人们依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对政策加以评说。优点:简便易行、方式灵活。缺点:结论粗糙,甚至以偏概全,有时客观公正。
10、正式评估的含义:指事先制订出完整的评估方案,并有确定的评估者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目标所作的评估。优点:评估过程标准化,评估方案科学化,评估结论客观全面。缺点:要求评估条件较为苛刻。
11、内部评估的含义:由公共机构特别是政府部门内部的评估者所进行的评估。优点:有利于评估的开展,有利于评估结果真正发挥作用。缺点:有可能在评估中夸大成绩、掩饰失误,评估容易走向片面,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技术要求高。
12、外部评估的含义:是由公共机构特别是政府部门以外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优点:能够较公正的进行评估,能够提高评估质量。缺点:容易迎合委托人的意愿,出现不是对政策本身或社会效益负责的现象。(326)
非公共机构的评估者进行的评估。
(1)受委托进行的评估。
(2)投资或立法机构所组织的评估
(3)其他外部评估者自己组织的评估
13、事前评估的含义:是在政策执行前所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内容有:①对政策实施对象发展趋势的预测。②对政策可行性的预测。③对政策效果的预测。
14、执行评估的含义:是对政策执行行为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评价。重点是对执行条件和执行能力的评估。方法有:①观察法。②文献分析法。③调查法。
15、事后评估(政策效果评估)的含义:是政策执行完成厚度政策效果的评估。
16、政策效果的含义:就是政策执行后对政策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328)
17、政策效果评估(事后评估)的主要内容:①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②政策非预期影响。③与政策行为相关的环境变化。④投入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329)
第二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标准和影响因素
1、科学的政策评估包括哪三个阶段?:①评估准备阶段。②评估实施阶段。③评估总结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①政策评估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评估对象、制定评估方案、准备评估条件。②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利用各种调查手段全面收集政策过程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政策作出评估。③评估总结阶段的任务: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
2、政策评估标准的含义:是依据政策目标设立的可供比较的指标或准则。有价值标准和实事标准。
3、何谓政策的事实评估:是一般由数量、比率、统计结果来建立的评估,是以某一特定事物或既成事实为标准评估。它反映事物共性与个性或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4、何谓政策的价值评估:建立在伦理、道德、文化、礼仪、政治、社会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评估,旨在确定一项公共政策在价值上所造成的影响。
5、政策评估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之间的关系如何?——政策评估既是价值判断的过程,也是事实判断的过程,因此既要有价值标准,也要有事实标准;价值判断必须与事实判断为基础;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设立的原则不同。
6、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主要有哪些?①政策效率。②政策效能。③政策效益。④回应的充分性。⑤执行力。
7、政策效率即政策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政策效能即某一项政策达到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也就是政策成本与效能之间的比例。政策效益:即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政策回应的充分性:即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政策执行力:即政策执行机构实际具有的整体执行政策能力与他投入某一项政策的执行过程的能力之间的比例关系。
8、在评估政策效益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①要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②要注意分析绩效的充分性。③注意分析绩效的整体效应。④要注意公共政策的全部效益。332
9、价值标准大致包含哪些方面?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社会健康发展。③社会公正。
10、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①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②政策影响的广泛性。③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重叠。④政策主体有关方面人员的抵制。⑤评估者主观动机上的错误。⑥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⑦政策所需经费获取不已。⑧决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
11、何谓政策资源的混合?指的是投入不同政策的资源彼此纠结在一起,分不清某项资源的支出到底是属于对那一项政策的投入,或每一项政策的总投入是多少。336
12、何谓政策的重叠?指的是针对相同或相似的政策问题和政策目标群体,不同的机构或部门分别制订执行各自政策,于是各种不同的政策的效果混杂在一起,很难将某项政策的实际效果从总体变化中分出来。336
13、政策主体有关人员的抵制的原因主要有哪些?①倾向于尽量不做评估。②对政策过程的独占心理驱使他们反对他人介入,以免影响这个过程按照既定计划和规范进行。③人们潜意识里对自己及自己选择的行为方案有所偏好,而不愿意接受他人批评,组织总是习惯于一如既往的运行不喜欢变革,而评估往往意味着或伴随着批评和变革。
第三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1、评估方法的分类:①经验分析方法和演绎推理方法。②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③传统的分析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常见的有:①过程对比法。②价值分析法。
2、过程对比法的含义:是评估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不同阶段的政策效果进行对比检测的一种方法。特点有:①动态性和全面性。②是一种分析思路的对比分析。
3、过程对比法主要包含哪些方法?①始—终对比分析。②始——中对比分析。③有与无对比分析
4、始——终对比分析的定义:政策评估者为了考察某一项政策的效果,对政策执行前和执行后的各种情况对比,以此来确定某一项政策效果的方法。构成是:① “前—后”对比法;② “投射—逝世后”对比法;③“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分析法。
5、前—后对比法的含义:就是将政策对象在政策实施前可以衡量出的状态与他接受政策作用后可以衡量出的状态之间进行对比,从中测出政策效果,进而据此对政策的价值做出判断。优点:政策前后变化一目了然。缺点:无法将评估政策的“纯效果”与该项政策以外的因素产生的效果分离开来。
6、投射—实施后对比法的含义:是将政策执行前的趋向县投射到政策执行后的某一点上,并将所得到的投影与政策执行后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以确定政策的效果图。优点:结果更加精确。缺点:政策执行前以外环境的数据资料难以收集。
7、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法的含义:是社会实验法在政策评估的具体运用。
8、始—中对比分析的含义:指的是在政策执行中的某一点上将政策执行的情况与执行前的情况进行比较、评估的一种方法。注意事项—特别注意政策效率周期规律的影响。
9、政策正效力运动过程一般分为哪些阶段?①政策效力低效期;②政策效力增效期—高效期,③政策效力递减期。
10、有—无政策对比分析的含义:是在政策执行前和执行后这两个时间点上,分别就采取某一政策和无政策两种情况进行前后对比,然后再对两次比较结构进行比较,以确定被评估的那项政策的效果。优点:能够比较有效的将被评估政策的“纯效果”从政策执行后产生的总效果中分离出来。
11、价值分析的含义:对政策方案进行功能—成本的比较研究,力图以最低的政策成本,获取政策方案最大功能。以及内涵:①目的是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大功能;②核心是功能分析,③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12、价值分析的基本步骤①选择对象;②功能分析;③改进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监控
1、政策监控的含义:是指为了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进行,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质量,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政策绩效的提高,必须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加以监督和控制。
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是一种消极的形式。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是纵向监控。
2、政策监控的内涵:①政策监控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大众传媒、利益集团及政党和公民。②政策监控客体:是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包括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承担各项功能活动的个人、团体和组织。③政策监控目的。
3、政策监控机制是指在政策监控实践中,政策监控的各个子系统,特别是政策监控主体的构成及其互动方式和规则,形成的一个总体。
4、政策监控的主要功能①保证政策制定合法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保证政策内容尽可能广泛地综合各种利益要求,使之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保证政策贯彻落实,尽可能地避免政策过程中发生对政策误解、曲解、滥用、消极抵制甚至反抗。④及时准确、真实地发现政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以便及时地实现政策的调整、完善或者终结。
5、公共政策监督是指政策监控主体以一定的制度、法规为依据,对政策系统的运行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与终结等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行为。
6、我国目前政策监督系统的构成: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和各民主党派。②各级行政机关的主管部门或综合管理部门。③纪检监察部门。④审计、统计部门。⑤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
7、政策监督的三个步骤①建立必要的制度、法规,明确监督职责。②监督政策系统的运行情况。③对违背、残缺现行政策的行为手段予以惩处,纠正政策偏差。
8、公共政策控制的含义:是指政策监控者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9、政策控制的程序: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10、政策控制的分类:①预先控制;②同步控制;③反馈控制。或者①目标控制;②界限控制;③效力控制;④效应控制。及其各自的定义
政策目标是公共政策的方向和实质所在。
政策控制的方法:①矩阵控制法;②例外导向控制法。
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持续、终结与周期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变动
1、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族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354
2、政策均衡的特征:①政策均衡意味着社会力量对比的势均力敌;②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具有高度的合法性;③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体系内外的协调均衡;④政策均衡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3、政策持续泛指一个处于均衡状态的现行政策有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行。
4、政策持续的具体原因:①公共政策所指向的问题仍未解决;②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均衡;③目标具有长期性;④执政者的长期稳定。
5、政策持续的积极效果:①政策的持续有助于将决策者的思想贯彻到底,从而取得实效。②政策的持续有助于保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③政策的持续可以有效地降低政府的成本。
6、政策持续的消极结果—政策僵化指的是一项长期存在、没有及时予以终结的政策,在发展变化了的环境下,继续得以执行,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成为解决问题的阻力和障碍。
7、政策变动的两种类型:①断裂型。②渐进调整型。
8、断裂型政策变动的含义:意味着原政策的中断或终止,它可能被废除,也可能通过创新,使原政策的部分或全部终结。
9、政策调整的含义:是指对实施过程中的政策作出某些必要的补充或删减,修订或修改,调整或更新,使其更加完善和科学。
10、政策调整的基本内容:①主题调整。②客体调整。③目标调整。④方案调整。⑤关系调整。
11、政策调整中的突出因素主要有:①决策者的价值去向。②政策环境。③政策资源。
12、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是渐进性的。
13、绝大多数政策变动遵循渐进调整路线的原因:①利益钢性的限制。②现行政策的制约。③公共意志的趋中。④变革成本的约束。⑤人类理性的局限。⑥社会稳定的需要。
第二节 政策终结
1、政策终结的含义: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
2、政策终结对象的分类:①功能。②组织。③政策。④计划。
在政策终结的所有对象中,以功能的终结最难。
3、政策终结的主要方式:①政策替代(指的是用新政策代替旧政策,但所面对的政策问题、所满足的各种需求基本不变);②政策合并(指的是旧政策虽然被终止了,但政策要实现的功能并 没有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期他的政策中去。③政策分解(指的是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自行成一项新政策。);④政策缩减(指的是采用渐进的方式对政策进行终结,以缓冲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步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减少损失)。
4、政策终结的作用:节省资源;提高绩效;避免僵化;促进优化(政策人员的优化和政策组织的优化「是公共政策优化的核心内容」。
5、政策终结与否取决于各种社会力量较量的结果?其中推动政策终结得力量:①反对政策者;②明知领导者;③锐意改革者;④政策评估者。阻碍政策终结者:①政策制定者。②政策执行者。③政策受益者。
6、克服阻力、顺利完成终结的策略主要有哪些?——①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②注意因势利导,营造有利气氛;③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支持力量;④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④试探试点先行,避免矛盾激化;⑤终结必要部分,减少终结代价。
第三节 政策周期
1、政策周期的含义——政策过程所经历的一个循环
2、政策周期的类型:①阶段性政策周期(有美国琼斯首先提出)。②功能性政策周期。③反复性政策周期。
3、阶段性政策周期的内涵——就政策过程而言,政策包含一个由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几个阶段构成的周期;新的政策是原有政策的延续。
4、功能性政策周期——就政策的执行阶段而言,任何政策都有其功能性的生命周期:第一阶段,整体发挥积极作用;第二阶段,主流发挥积极作用,支流发挥消极作用;第三阶段,主流产生消极作用,支流发挥积极作用;第四阶段,整体发挥消极作用。
5、反复性政策周期——就政策循环而言,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同样或相似的政策过程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6、影响政策周期长短的因素主要有哪些?——①目标、②环境、③难易、④政策质量。
7、政策周期研究的意义。①政策周期研究是完善政策科学理论体系的需要。②政策研究是促进公共决策科学化的需要。③政策周期是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的需要。④政策周期研究是保障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需要。
第十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及其运用 第一节 公共政策研究组织
1、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特征:①以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首要特征)。②是智囊型群体。③实行科学分类和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④坚持研究、教学、开发三位一体,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并重。⑤坚持实事求是。⑥尽可能的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2、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最终目标:是改进政策制定、实现公共决策地科学化和民主化
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宗旨是:①帮助决策者发现问题、确定目标。②为决策者拟制、评估被选政策方案。③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测和反馈。④构建分析模型和相关理论,发现公共决策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或相关性。
3、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类型:①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美国:白宫办公厅、总统顾问及委员会。德国:联邦总理府、联邦情报局和联邦新闻局。中国:政策研究室]特点:是不仅提供咨询意见,还拥有部分决策权利。②半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布鲁吉斯学会:美国民主党的影子内阁。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美国共和党的政策研究机构].③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兰德公司].4、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最重要职能是为决策者或掌权者服务。一方面是直接填补掌权者的职责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间接起到政府职能作用,为政府机构的有效运行服务。
具体作用是:①作为咨询性参谋机构,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②作为知识的积累和创造者,提供新的思想和观念。③作为评估性机构,提供有关政策结果的信息。④作为人才成长、储备机 构,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⑤作为宣传性机构,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来传播其思想和观点。
政策研究组织在工作研究中表现出的特点:①立足现实,着眼未来。②价值取向上的科学祈求。③研究成果的文本化。④研究方法上的多元化。⑤跨科学研究。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分析和预测
1、政策分析的含义:是指政策分析人员和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实施问题的解决,是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的社会过程。范围:①政策内容。②政策问题的形成。③政策规划及政策的合法化。④政策的执行与结果等。目的在于寻找解决公共问题的适当方案。
2、政策分析总体意义——认定政策问题、拟订政策方案、建立评估标准、权衡政策方案、设计执行计划、评估政策执行,以避免失误。
职业政策分析的根本特点:身份上地独立性和价值取向上的科学诉求。
3、政策分析意义的具体表现:①通过整合和科技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②减少决策失误。③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④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4、政策分析的要素①问题。②目标。③方案。④模型。⑤评估标准。⑥实施效果。⑦环境。⑧信息。
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分析过程的中心任务。政策效益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政策分析的原则①民主化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协调原则。④多样性原则。⑤分合原则。⑥预测性原则。
6、关于公共政策分析过程的模式(1)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认为政策分析常见的形式是规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2)沃尔夫分析模式[从政策过程和步骤的角度讨论基本模式](3)邓恩分析模式[从政策信息的转化过程去分析,认为政策分析是解决:事实、价值、规范]
7、在政策分析中应该处理好哪些关系?①应然和实然的关系。②宏观和微观的关系。③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关系。④现实与未来的关系。
8、何谓系统分析?是一种根据公共政策客观具有的系统特征,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以及系统与环境等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的现代政策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有何特点?①是一个整体系统。②整体效应不断有序变化。③引入现代应用数学。
9、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政策分析的环境分析。②政策分析的结构分析。③政策分析的目标分。
10、系统分析有何作用?①帮助政策分析人员从整体性的角度理解政策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政策系统加以比较。②鼓励政策分析人员同时对政策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研究,促使政策分析人员主义政策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层次特点。③强调并突出政策分析人员对未知事物和状态的探索,是人们能够在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④引导政策分析人员在政策分析过程中善于转换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看待政策分析中的问题。⑤促使政策分析人员在考虑政策目标和解决问题所需的要求和条件时,也同时注意考虑协调、控制和贯彻执行等问题,并注意进行从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调查。
11、何谓定性分析方法?是指人们依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综合运用逻辑思维,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性质的分析、判断,进行政策分析和决策的一种技术方法。它有何优点:①定性分析弥补了定量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②定性方法通用性大。③定性方法有利于调动专家、智囊团的积极性,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局限性有:①决策方案可能不够准确和具体;②往往制约人们的政策选择的理性程度。
12、何谓价值分析?是研究人员考察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及价值规范并确定价值准则的分析过程和方法。
价值分析有何作用?①可以确定衡量和评价政策方案的基本价值准则。②可以了解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与趋向,确立新的价值准则。③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指导人们对政策做出新的选择。
13、何谓可行性分析?是指对政策方案是否具有接受河北贯彻的可能性的分析,包括以下内容:①经济上的可行性。②政治上的可行性。③行政上的可行性。④法律上的可行性。⑤技术上的可行性。
14、创造性分析方法的种类:①个人判断法。②头脑风暴法。③德菲尔法。④脚本写作。⑤运筹博弈。⑥辩证分析法。
15、个人判断法的含义:是指依靠专家个人对政策问题及其所处环境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政策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等作出自己的判断的一种创造性政策分方法。
16、头脑风暴法的含义:是一种常用的专家会议法。它有助于查明问题,并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的方法。是由美国的奥斯本首先提出。
17、德尔菲法的含义:是指采取函询调查的形式,分别向专家提出问题,在相互不见面的情况下发表意见,交流信息,而后将他们的答复意见加以整理、综合。
18、脚本写作法的含义:就是准备脚本的过程,它通过对从现在到未来的某段时间内假定要发生的时间的逻辑顺序予以排列来编写脚本。脚本写作的特点:①以一系列假设为基础。②任何脚本只能描述一种可能的前景。
19、博弈和运筹博弈(对策论)的含义:是研究多人决策问题的理论,现代博弈论的诞生是美国诺伊曼和摩根斯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的问世。是由参与人的模拟活动,博弈的剧中人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来相互影响,从而模拟个人、团体或社会经济部门的抉择行为。
20、辨证分析方法主要包含哪些种类?①两面思维方法。②模糊分析法;③灵活变通的分析法(蜕变型政策分析法、流变型政策分析法、出奇制胜性分析法)(415)
21、何谓定量分析方法?他强调尽可能使用科学的方法及理性分析,为科学认识的客观性、真理性、可检验性而努力。
22、何谓公共政策预测?:就是政策研究人员运用预测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已有的信息,对未来各个政策领域和各个阶段政策的需求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未来产生影响的过程。
23、公共政策预测的必要性:①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误。②可以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24、公共政策预测的分类:①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②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③目标性预测和探索性预测。④宏观政策预测和中观政策预测和微观政策预测。
25、公共政策预测的内容(简答):①公共政策实施的总体环境和具体条件预测。②公共政策的绩效预测。③公共政策实施的社会心理因素预测。④对政策系统内的各部分的互动、配套和协调情况进行预测。
公共政策的预测步骤:①确定政策预测目标。②进行政策环境的现状调查。③确定公共政策的合理结构。④选择政策预测方法。⑤对政策预测结果进行论证。预测方法:①趋势外推法。②专家评估法。③模型预测法。④动态分析法。
第三节 公共政策咨询
1、公共政策咨询的含义:是指咨询人员根据政策主体或对象的需要,以其专门知识,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和评估,客观地、独立地提供最佳的或几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为咨询者提供服务的活动。公共政策咨询的种类有:①决策咨询;②政策信息咨询。
2、开展公共政策咨询的意义:①帮助决策者准确地判断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②帮助决策者科学地择定政策方案,并对政策方案的事实进行监控。③有效地保证政策效果,减少决策失误。
3、决策咨询的功能:①研究咨询功能。②参与决策功能。③政策协调功。④人才开发功能。
4、决策咨询的特点:①综合性。②法治性。③公共性。④时效性。⑤相对独立性。
5、开展政策信息咨询时应该掌握的基本原则:①准确全面原则。②客观公正原则。③最小努力原则。④优势放大原则。
6、政策信息咨询的功能:①社会大脑功能。②信息传播功能。③决策支持功能。
第五篇:2009.6.18公共政策自考试题
公共政策
1.P7 孟轲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2.P8 《战国策》堪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政策研究与政策咨询的著作。3.P10 从产业革命起到20世纪初叶,直接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是亚当·斯密、克劳塞维茨、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4.P 17 公共政策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的。
5.P26 《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被誉为“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被人们认做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6.P26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
7.P31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政治学界开始酝酿着一股对行为主义方法论反叛的情绪,并且立即波及公共政策学,以德洛尔为代表。
8.P33 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做出的学术贡献主要有:①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一些误区。②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大力主张将这种方法引进公共政策学。③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④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质和实践性。
9.P35 公共政策学在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里,研究重点被转移到了政策过程的后期阶段即政策的执行、评估和终结上。
10.P38 在90年代,研究课题的选择偏重于伦理取向、管理取向和政府改革取向。11.P49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三个,即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12.P51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类型上属于政策群。
13.P53 对政策系统的研究,从研究者来说有四个突出的问题应予重视:(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14.P58 公共政策学是科学,决策科学化是这门学科的根本诉求。15.P82 理性主义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而理性人则被赋予以下特征:(1)当面对多种选择时,他会做出一个决定。(2)他会依据其价值偏好,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排列出优先次序。(3)他的价值偏好会随着时空变化而转移。(4)他通常从所有的方案中,择定偏好等级最高者。(5)面对同样的选择他会做出同样的决定。16.P84 西蒙提出了决策者有限理性命题。
17.P85 渐进主义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18.P87 德洛尔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规范最佳模型。19.P88 埃齐奥尼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混合扫描模型。
20.P90 政治系统模型是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并且最具有普适性的一个模型。21.P98 美国学者华莱士提出了“科学环模型”。
22.P106 决策是由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方法、决策结果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
23.P108 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 24.P110 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
25.P113 政府过程是指某一特定的时间横断面上政府活动的逻辑顺序,其中心流程是政策过程。
26.P114 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国会立法。
27.P115 总统决策包括这样几种类型:立法倡议、立法否决、委托立法、外交决策、防务政策。
28.P117 司法决策的形式主要有:司法审查、推翻先前的判决、司法命令。
29.P118 从形式特征上看,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即党的政策+人大决策+行政决策。
30.P124 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形式: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31.P150 公共政策的产生须有三个初始条件,或须具备三个核心要素:公共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32.P158 目标取向是公共政策的灵魂。
33.P163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34.P168 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主要包括在野党、利益集团(压力集团)和选民。35.P173 决策子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中枢系统。36.P193 政治体制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种组织机制,对公共政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第一,政治体制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范围。第二,政治体制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程度。第三,政治体制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程度。
37.P196 神权制中的宗教领袖、王权制中的专制君主、现代美国的总统制都属于首长制之列。
38.P203 确定公共利益就是公共决策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39.208 结合我国的政策实践,我们认为,公共政策运行一般经过五大环节: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控、政策评估、政策终结。
40.P210 政策决定三个环节:政策选择、政策决定、政策宣示。
41.P212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政策过程的理性化、政策过程的专业化、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政策过程的民主化与公共选择的民主规则。
42.P216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被认定是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
43.P218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客观的社会现实;问题的察觉;现实与利益期望的冲突性;团体与组织活动;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44.P225 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应是政策分析过程中首要的一环。45.P226 边界分析有三个步骤:饱和抽样、诱导性提问、边界估计。46.P227 多角度分析:个人角度,组织角度,技术角度。
47.P235 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政府议程比系统议程要正规,所以又称正式议程。48.P235 最近国外有学者将公共政策议程按政策问题的重要性程度分为实质性议程和象征性议程。
49.P236 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与障碍。
条件:首先,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其次,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第三,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过程。障碍:首先,与上述几方面正向条件相对应的反向条件均可构成政策议程的障碍因素。其次,有学者早就专门研究过导致非决策的一些障碍因素。此外一项政策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还在一定程度上与对该问题的表达方式和技巧等有一定的关系。50.P240 外在创始模型通常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 51.P241 内在创始模型在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较为流行。52.P242 公共政策过程中最核心的阶段,即公共政策的制定。
53.P242 公共政策问题得以认定之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就是确定有关政策目标。
54.P245 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实事求是、面向未来、系统协调、明确具体、伦理考量。55.P249 在参与政策规则的多元主体中,政府起的是主导作用。
56.P250 美国有基于利益驱动的由利益集团、议会委员会和政府执行局之间的“铁三角”关系。
57.P251 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多元化,不少国家通常采取听证制度。
58.P252 设计的基本原则:紧扣政策目标、规划多重方案、方案彼此独立、方案要有创新、方案切实可行。
59.P264 现代决策对决策者的要求: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考量各方利益的平衡;发挥个人决断的作用;注意按规定的制度和程序进行决策。
60.P267 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包括: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决策过程的合法化和有关政策的法律化。
61.P270 在当代中国,行政决策一般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具体的行政决策程序如下:法制部门的审查;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62.P271 在审议议案中,英国等国的三读审议程序最复杂。63.P273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实践环节,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64.P275 政策执行的规定性和特点:目标的导向性;内容的务实性;实施上的灵活性;时间上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影响的广泛性。
65.P276 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66.P277 政策执行的原则:计划周密、执行准确、灵活创新、全局与局部兼顾。
67.P287 政策执行过程的环节: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
68.P292 政策再执行的主要依据:(1)主要任务、目标、路线的变化。(2)政策环境的变化。(3)人们认识的深化。(4)政策偏差的产生。(5)政策副作用的产生。69.P297 政策执行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思想引导手段。70.P301 “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属于残缺式政策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一种典型的替代式政策执行。
71.P305 我国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转型时期的政策环境;领导体制方面的原因;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72.P318 现代意义的政策评估兴起于美国。
73.P321 把政策评估作为政策运行过程的重要环节,其用途主要有:(1)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2)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依据。(3)政策评估是合理有效地配置政策资源的认识基础。(4)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教育的重要方法。(5)政策评估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74.P323 政策评估主体必须是由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专业机构和人员、政策对象等构成的主体系统。
75.P334 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2)政策影响的广泛性。(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重叠。(4)政策主体有关方面人员的抵制。(5)评估者主观动机上的错误。(6)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7)政策评估所需经费获取不易。(8)决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
76.P344 价值分析的核心内容是功能分析。价值分析是美国工程师迈尔斯首先提出来的。77.P346 政策监控的客体是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
78.P359 政策调整有三个基本内容:政策补充、政策修正、政策终止。
79.P360 在政策的全过程中,政府的决策者,尤其是主要决策者的价值观,始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80.P360 政策调整的内容:主体调整、客体调整、目标调整、方案调整、关系调整。在我国,有时决策权在党和政府之间的转移也是一种主体的调整。81.P362 为什么绝大部分的政策变动都要遵循渐进调整路线呢?
原因主要有:一,利益刚性的限制。二,现行政策的制约。三,公共意志的趋中。四,变革成本的约束。五,人类理性的局限。六,社会稳定的需要。82.P366 政策终结方式:替代、合并、分解、缩减。83.P371 怎样克服阻力,顺利完成终结?(1)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2)注意因势利导,营造有利气氛。(3)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支持力量。(4)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5)通过试探试点,避免矛盾激化。(6)终结必要部分,减少终结代价。
84.P375 政策周期可以分为阶段性政策周期、功能性政策周期和反复性政策周期三种。85.P378 政策周期的研究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政策周期研究是完善政策科学学科理论体系的需要。第二,政策周期研究是促进公共政策决策科学化的需要。第三,政策周期研究是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的需要。第四,政策周期研究是保障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需要。
86.P382 从组织功用看,政策研究组织以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87.P385 美国的兰德公司属于半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
88.P391 公共政策分析的主体包括职业政策分析人员和决策者。89.P402 系统分析的内容:(1)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2)政策系统的结构分析。(3)政策系统的目标分析。
90.P418 理性分析方法是一种强调逻辑推理和精确的数学计算的方法,其最典型的体现和发展就是定量的分析方法及其技术的形成。
91.P424 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误是政策预测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理由。92.P428 趋势外推法属于定量预测方法。93.P429 动态分析法又叫历史分析法。94.P432 决策咨询的必要性:(四方面)
95.P437 政策信息咨询的功能:社会大脑功能、信息传播功能、决策支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