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略论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
略论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
人格,也称个性,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它包含个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信念等多种因素。在素质教育四大主题即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之一的心理素质中,人格居于核心地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即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等优良的人格特征。
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养成,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本文仅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这一侧面,谈点粗浅认识。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或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或畏惧困难,或抗挫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善处等等。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优良人格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贝当、李完用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李大钊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还应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和比较,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拓宽思维的广度,加深思维的深度。
第二篇:浅谈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浅谈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中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体育教学也适应这样的教育使命。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一些教师有时存在着过分强调传授体育技能进行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我认为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重视体育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精神影响,完善学生的人格。
一、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
体育精神的培养包括:培养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性的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精神,公正的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的能力。
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却是相同的。中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首先,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体育精神的意识,认识到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把体育精神的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充分利用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格。其次,细读精研教材,挖掘、提炼教学内容之间的体育精神。再次,教学过程中,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注意教学细节对学生体育精神的教育,在深化教学改革的时代,体育精神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所有的体育教师都应在体育精神的挖掘、提炼上,在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
二、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成日趋健全、完善人的心品质的培养过程,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交际能力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社会交往特性,是人生、社会的一个缩影,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促使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和相互尊重,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这种健康的人格品质,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
2.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积极参与意识,发展其个性。在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都必须学会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并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的人格。
3.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体育运动是在严格的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应教育学生遵守规则、遵守纪律、辨别是非、尊重事实。对的、好的就支持;错的、坏的就批评摒弃,从而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人格精神。
4.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是看待、了解自然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个体进行行为调节和控制的参照系。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比赛,培养学生辨证公正的观察、分析问题,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靠智慧、技巧、靠实力、靠人格的精神战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断取得进步。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体育教学要求参加者身体力行,全身心的投入。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运动中吃苦耐劳,疲劳时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不气馁,顽强拼搏,胜利时不骄傲自满,冷静待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身的人格精神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的人格精神。注重体育精神对人格教育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体育精神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
第三篇:政治与人格教育
政治课与人格教育
——关于政治课人文关怀的思考
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胡吉星
[摘要]中学政治人格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爱的教育;
2、志向与
意志的教育;
3、人格精神教育;
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德育方法。
[关键词]个性和人格教育诚信人格素质爱的教育志向与意志人格精
神立人人文精神主体地位道德情感
课程标准是政治课教学的依据。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 下简称“新课标”)将指导着新世纪很长一段时间的政治教学。新课标的内容给了 我们深刻的启示。新课标对政治课的性质是这样表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 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 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而且,新课标规定政治教学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这些内容都是对政治课人文精神的集中而深刻的阐述。与原课标相比就不难发现,新课标更加突出了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价值教育、情感和态度教育、个性教育和人格教育(这也正是政治课人文精神教育的具体内涵)。我们在教学中应以新课标为指导,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本文就针对政治课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格教育谈谈自己的见解。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名闻遐迩的礼仪之邦。应该说这和古代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思想道德教育一直和文学、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融合在一起,“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土”(《礼记·王制》)。这种将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融合在一起的教育体系实际上突出的是人格教育。孔子讲人格教育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他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对不重视人格教育的教育深表忧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墨子也将人格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墨子·尚贤上》)随着道德教育的逐步完善和儒学正统的确立,儒家重视人格教育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在古代人治重于法治的特殊背景下,这种道德观念影响和决定着社会的秩序。俗话说:“人要讲良心。”“良心”实际上就是指道德品质,就是人格素质。可是现在我们常常听到“某某做事不讲良心”、“某某素质真差”诸如此类的话。事实上当今社会出现的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而引发的种种不良的社会现象,正是由于忽视了人格教育而造成的。当前我们要在“依法治国” 的基础上加强“以德治国”的力度,这不正体现出党和国家对人格教育的重视吗?“以德治国” 首先要求我们重视人文学科的人格教育作用。政治作为一门基础人文学科,具有强
烈的思想性。因此政治教学在人格教育方面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对中学政治教学而言,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加强对学生人格教育的力度,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建造学生的理想人格,使这一代青少年成长为既有真才实学,又有高尚人格的跨世纪人才。笔者考虑,中学政治的人格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爱的教育
爱是人格的基本内涵。一个缺乏爱心的人,无异于一块冷冰冰的石头,冷漠孤僻,毫无社会责任感。这种人多了,社会将变得使他们具有一颗博大深挚的爱心,就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去爱父母、爱别人、爱故乡、爱祖国,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当然这种爱的教育不能揠苗助长,而应循序渐进。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任巴甫洛夫中学校长时,有一段著名的谈话。巴甫洛夫中学的校训碑上写着:“请爱你的妈妈。”有人不解的问他:“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呢?” 苏霍姆林斯基反问道:“如果一个人连他的妈妈都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这就启示我们,教师进行爱的教育,应该从学生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进而培养他们具有更广博的仁爱心肠。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只有。”又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政治教材是我们进行人格教育的很好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找准切入点充分深刻的挖掘。通过挖掘让学生感受到父母毫不张扬的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受到仁人志士对祖国对民族爱的崇高与博大等,从而让政治课成为爱的颂歌,更是一首正义之歌,让学生领略到爱的力量而去爱人、爱祖国、爱人民。
二、志向与意志的教育
“面壁十年图破壁”,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曾经鼓舞了几代人的爱国、报国热情。教师应该在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在通过爱的教育使学生具有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这种社会责任感转化为求知成才的原动力,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素质的人,以实际行动来回报亲人、祖国、人民给予的深挚的爱。教师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志向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文化的巨大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兴趣;可以端正学生的学风,使学生养成勤学苦练、脚踏实地、广取博收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以“爱国•成才•跨世纪”为主体的演讲活动激发学生成为国家建设人才的热切愿望。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该明确:志向教育离不开意志的教育。
树立远大的志向容易,实现却很困难。只有凭借坚强的意志,通过努力的奋斗,才可能实现远大的理想。由于这代青少年多数是独生子女,宠爱多于言教,享受多予挫折,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长期在这种温室环境中生活,性情很容易变的懒惰,不思进取,丧失上进心,在面对挑战与竞争时往往束手无策。如果不进行意志教育,即使他们树立了远大志向,也会因为软弱和惧怕导致半途而废。“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名言警句都证明了这一点。教师要充分利用接触到的典型材料完成这种教育。在学到“矛盾双方的转化”时,利用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使学生认识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真实;在学到“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途径”时,利用司马迁残疾自伤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真正内涵;学到“内外因辩证关系”时,让学生认识到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决不是空洞的说教。当教师将意志教育融于政治教学中后,学生树立了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新世纪的中国就大有希望了。
三、人格精神教育
爱的教育、志向教育和意志教育是培养跨世纪人才完美人格的基本要求。但对于培养新世纪的国家建设人才这一要求而言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对学生进行人格精神的教育,如重情重义的价值取向,勤劳节俭的生活习惯,诚实谦虚的处世态度,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等。这种人格精神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而成的道德风尚的教育。有学者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10个要点:推己及人,尊老爱幼,和睦亲善,谦虚谨慎,勤劳节俭,重情重义,刚正不阿,自强不息,爱国如家,天下为公。时代精神的内涵应包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观,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的信念,对国家和民族深厚的感情,人口和环保意识,奉献精神和创造精神,竞争与合作意识,科学与文化意识等等。教师只有将这种道德风尚和时代精神教育融入教学中,才能培养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塑造人的品格,把凡人变成不平凡的人。我们要充分利用政治课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人格精神的教育。例如:学到“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时,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学到“宗教”问题时,进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学到“市场交易原则”时,让学生知道信誉比金钱更有价值等。总之,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根据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勇于开拓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德育方法
人的主体性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自觉能动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其一方面具有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具有主体能力。研究德育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方法,是我们试验中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将我们的做法举例说明如下:
(一)学生满足自己得到的需要,发展健康的个性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一个人道德省悟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而忽视了道德的需要。其实,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动机往往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往往是有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发出来的。比如,学生自我表现欲较强,有的想当小干部,以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有的能写会画,想展示一下自己的绘画才能;有的善于表达,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演讲才能等。因此,教师就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这些合理要求。
(二)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他对学生主体性发展往往起着激发动机和引导方向的作用。道德信念是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道德信念处于中心环节,当然他也就成为学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坚持以情感教育为主,并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并要求学生选一句有启发性的句子作为座右铭,经常带在身上,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选择为自己心目中最敬佩的领袖、英雄或专家、名人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事迹激励自己前进;制定一个实现自己理想或信念的行
动计划,并公布于众,在大家的指导、帮助和监督下加以落实。这些活动培养和丰富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了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重视道德培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的一定的道德境界水平。要使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准状况。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的核心问题是要形成一定的自制力。
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教师就要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可以这样教育学生正确控制自己的感情:1、当个人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地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讲自己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要多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2、在个人受到批评后,应接受表示接受批评,同时可以通过劳动、整理学习用具等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3、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虚心诚恳地接受,并表示感谢;4、当个人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不满情绪,而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说明事情的经过和真相。再如,在指导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教师不仅向学生提出简单、易记的行为规范要求,进行严格的基本训练,而且着重抓好实践锻炼,组织开展像“徒步夏收”、“负重远足”、“待命行军”、“山区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艰苦的条件下通过磨炼来增强意志,提高自制力。
(四)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维护、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是德育的根本任务。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德育活动中,我们一直坚持如下三条原则:一是自愿选择的原则。把选择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知道但不命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可以多项多次进行选择,知道自己满意为止。二是实践锻炼的原则。为学生参加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而不代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刻苦锻炼自己,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特长。三是积极探索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增长创造意识和才干。在德育活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只有早放手,学生才能早独立;学生只有早当家,才能早成熟。这样,在实践中,才能使其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立学首先要“立人”。教材所表现的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渗透人文教育。人格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形成人的健全人格,提高人的人文修养,有积极的意义。其基本目的就是要培养新世纪的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而最终目的是通过对青少年的个体教育来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塑造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
第四篇: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应注重人格教育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应注重人格教育
【摘要】通过对人格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阐述了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包括挖掘教材资源,强化人格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实践人格体验;提高教师素质,展示人格魅力;构建评价体系,促进人格养成。
【作者】刘国庆 历史教研室 高级教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WHO)曾经在一份报告中说:“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得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尤其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在社会日益发展和进步的今天,健全的人格也越发备受关注和倡导。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初期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便把普通教育的宗旨定为“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自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养成,因为这既是新世纪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更是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
何为人格?人格既可以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这是心理学中的“人格”;也可以指“个人的道德品质”,这是伦理学中讲的“人格”;还可以指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这是法学中法律意义上的“人格”。简言之,人格是个体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人生追求、行为准则、特长与优势等的总和。“人格教育”既是对个体良好性格与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过程,又是对“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的训练过程。世界文明的发展史证实,对于人的一生而言,什么都可以通过日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去弥补,惟有人格的养成是从小培养,较早定型的。尽管各国教育法提法各异,但有一个基本的教育观是共同的,即强调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培养符合本民族精神的能为建设国家作出贡献的良好品质,并把这一切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历史教学在普通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亦明确规定:“加强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历史教师要树立“学生是历史课学习的主体”,“历史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等观念,正视人格教育的各种因素,开发、利用周围可供进行人格教育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历史课是人格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促使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一、挖掘教材资源,强化人格教育。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和途径,同时也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媒介和工具。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行历史教材的编写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从体例结构、内容编排到细节取舍,无不体现了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启发性等特点,注重以人为本,折射人文关怀,弘扬高尚美德,引导学生成长,较好地符合当代学生思想、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深受学生欢迎。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直接施教者,历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生动宝贵的教育资源,领悟教材编写的精神实质,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思想教育。如现行高中教材将原来高二才学的中国近现代史安排至高一讲授,高二再学习世界近现代史选修,高三学习中国古代史选修。因为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疯狂侵华史、罪恶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和前赴后继的探索史。社会主义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培养人的方向上。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而高一又是这个阶段的起始时期,可谓重中之重。历史教材中有关人格教育的素材很多,如从“卧薪尝胆”的勾践到“东山再起”的谢安;从“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从“还我河山”的岳飞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的陈玉成;从“宁做中华断头尸,不做倭奴屈膝人”的农村教师阎世开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维新人士谭嗣同;还有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等。教师要多多挖掘,充分发挥其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轻松学习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从而为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打下坚实的思想认知基础。
二、改革教学方法,实践人格体验。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其人格教育功能远没有得到发挥。很多老师感叹历史难教,前途渺茫,学生不重视。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问题出在我们老师身上。一方面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丰富而生动的教材资源,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学方法太陈旧,太古板,满堂灌,一言堂。可以说是“一本书,一支笔,教师一人讲到底”。毫无生动有趣可言。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生仅有的一点好奇心和兴趣无意中被渐渐扼杀。
但是我们常常会发现:为什么同样的一节内容,同样的学生,不同的老师讲授而效果却大不一样?这样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等不同而致。教有定则,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根本出发点等现代教育教学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可多通过讨论、辩论、答辩、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时,很多内容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比如:如果没有禁烟运动,鸦片战争会爆发吗?假使没有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会怎样?如果太平天国运动真的成功了,你认为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若中法战争继续进行下去,你认为结果会怎样?如果光绪帝真的有实权,戊戌变法一定能成功吗?西安事变不和平解决又会怎样?等等,再比如在讲述列强侵华战争以及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处理等问题上可以让学生采用“模拟法庭”形式组成“审判庭”,列强侵略者一方为“被告”,受侵略方为“原告”,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掌握教材内容,让“死”的历史知识真正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方法来教学,其效果比满堂灌要好得多,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体验人格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另外,还可以根据各校具体情况开展一些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当地一些历史文物古迹;观看电影、录像,听听专家学者讲座;编辑史海浪花、历史园地等小报;设计问题如“历史上的今天”等让学生查找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历史小论文等等,同时活动要定期总结,好的经验成果要不断推广。总之,通过课内课外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动脑的实践中真切感受人格体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为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请记住:健全的人格植根于心灵的沃土,潇洒的人生源于自信和勇敢。
三、提高教师素质,展示人格魅力。
克鲁普斯卡娅说:“所谓教育,就是指有计划地感化新一代,以便培养出一定类型的人”。是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担此重任的便是教师,教师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人们常说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教出一流的学生。正如德国政府宣称,最值得德国人骄傲的并不是德国出了许多饮誉世界的哲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而是拥有世界一流的基础教育,拥有世界一流的中小学教师。可以这样说,每个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在学生人格的塑造形成中至关重要。有调查显示学生在校期间的言行举止70٪模仿于授课教师。可见,教师人格高尚与否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好坏。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作为教师,如何健全完善自己高尚的人格?我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那么当代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必备素质?我认为,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历史学科是一门教育功能很强的人文学科。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用爱的暖流去启迪学生的心扉,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感化学生。不可想象,一个思想政治素质较低的历史教师会给教育带来什么后果?其次,要有扎实的理论专业素质。历史教师要自觉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尤其是优秀历史教师更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理论的创造者和发明者,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再次,要有健全的身体心理素质。洛克说:“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有健康的身体,同时还要有健康稳定、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一般地,历史教师忧患意识较强,喜欢读书、思考,不太喜欢活动。因此,历史教师更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最后,还要有很强的科研创新素质。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也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今历史教师还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与时俱进,常思考,勤动笔,不断提高自身科研创新素质,努力使自己由“机械型”的教书匠向“学者型”的教育家转变。总之,我们的历史教师如果能从以上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认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那么,我想,一定会有助于形成完善健全的人格,也一定会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而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实践证明,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胜过任何一种教育方式,它是一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也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
四、构建评价体系,促进人格养成。
我们知道,一定的评价体系是衡量某项工作任务是否完成的基本尺度和重要保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而现行大多数学校的评价体系则有待进一步改进和重新构建。它们大多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教师、学生水平高低、能力大小的唯一标准。可以说偏离了教育的内涵和宗旨。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应重新定位。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社会学科,应该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加以落实,而不应该简单地始终围绕中考、高考指挥棒转,使得历史教学失去应有的育人功能,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历史学科自身的发展。
因此,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我认为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即评价的根本目的,评价的内容标准,评价的工具方法等等。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要注重过程的评价,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内容、标准、工具、方法要体现多元化、多样化、科学化、规范化。在评价学生时既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看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可通过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成长记录以及考试、辩论、答辩、表演、产品制作、论文撰写等灵活多样、开放动态的测评方式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同时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对教师教育教学和教师素质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是否了解尊重学生、教学设计与实施、交流与反思以及创新与合作等,既要看教师的教学效果,更要看教师是否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总之,通过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而且也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历史学科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社会的发展对教育和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中很强的基础学科——历史,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前新的教育发展形势,我认为,只有努力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每一位个体,着力提升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独立的人格,我们的历史教学才能真正走出低谷和困境,最终发挥其特有而重要的教育功能,步入良性循环轨道,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此文获2004年北京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第五篇: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人格教育
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人格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不断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语文学科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的特点,使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健康人格教育呢?
一、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格教育因素。
语文教学毕竟不同于专门的人格教育,在于文教材中,人格教育的有关内容是零星地潜隐在一篇篇具体课文之中的。因此,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教师就必须首先将这些潜在的因素挖掘、整理出来,并融会于心。
例如,教学《景泰蓝的制作》、《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应让学生懂得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心理品质。
再如,教学鲁迅小说《药》,迎结合鲁迅的经历及其对国民性的思考,联系当今种种让人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旧中国国民人格上的缺陷,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供历史的借鉴。
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人物具有流芳千古、可歌可泣的伟大人格。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周恩来总理的无私奉献,闻一多的“拍案而起”,朱自清的“宁可饿死,不要美国的救济粮”,陈铁军、周文雍烈士为人民解放甘洒一腔热血的奉献精神,无一不是我们进行人格教育的极好素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运用这些具体形象的人格范例进行启发、诱导,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个光辉的榜样,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结合语文学科的的点,讲究方式方法。
人格教育是一门科学。语文课毕竟不是一门专门的人格教育课,不能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一味地进行人格灌输。语文教学渗透人格教育,实际上就是一方面增长学生的知识﹑智慧和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塑造学生们好的灵魂,完成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教师要讲究方式方法,在渗透上下功夫,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创造民主的﹑有感情的教学氛围。
民主化的教学氛围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沃土,失去了这个条件,学生个性的发展就会受到束缚,只有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的进入角色,大胆的发言﹑自由的讨论,想己之所想,说己之想说,从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引起共鸣,达到提高人格水平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到学生当中去,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是“战略伙伴”关系,而不是对峙﹑紧张的关系。师生关系紧张无疑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影响他们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养成﹑发展。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创造和谐﹑有感情的教学氛围,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快乐带给学生,树立“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以情育人”的教学观念,用情趣去感染学生,用挚爱唤醒学生人格深处的迷惘。
2.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找准切入点,也就是找到语文教学与人格教育的最佳契合点,只有找到这个点,渗透才能顺利实现。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切入点很多。有时是对典型人物的分析,有时是对主题思想的理解,有时是对某个问题的讨论,有时又是对某个词语的准确把握。
例如,在教学《项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玛蒂尔德身上存在的人性的弱点与人格缺陷,我把切入点放在对这一人物的分析﹑评价上,组织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在讨论﹑交流中,有的学生对人物报以同情,有的则认为这完全是人物的虚荣心所至,有的还把问题深入到社会制度上去。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了什么才是健全的人格,并能结合自己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不仅掌握了小说的思想内涵,而且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人格教育。
再如,教学《荷花淀》时,为了让学生领略文中一群普通的农村妇女纯朴﹑勤劳﹑贤惠而又勇敢的崇高人格。我就以“荷花”为切入点,以“荷花”的高贵品质作为引子,让学生去感受文中人物身上人性的光辉。
在富有人文情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纷纭复杂的教学现象中,敏锐的发现这个切入点,将人格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
3. 注意将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和事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素材,在学习类似作品时不妨组织学生深入生活,做实地采访,亲自去感受伟大人格的魅力,在采访过程中,那些富有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就成了学生人格的典范.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一次深刻的人格教育。
4. 善于总结,巧妙点化。
人格教育不一定都是长篇大论的演讲﹑报告,有时一句简短的﹑精辟的话往往能令学生大受启发﹑回味无穷。因此教师要善于总结,巧妙点化。在总结中,使学生明确人格教育的内容,在电话中,使学生的人格感悟受到启发。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语文教学必须跟上中国社会迅猛发展的大趋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现代健康人格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