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司法厅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司法厅
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
(桂司通〔2004〕156号,2004年10月9日)
各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局,柳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是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责。2002年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以来,我区各级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调解组织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2〕2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我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预防和化解民间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和能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今年二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又联合召开了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座谈会,针对面临的形势和社会矛盾纠纷特点,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任务和要求。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座谈会议精神,为我区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根据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强我区人民调解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建立和完善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的人民调解工作联系制度
1、根据《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意见》的规定,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是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责。通过加强人民法院与司法行政机关的沟通联系,互相协调和研究解决人民调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人民调解工作联系制度。根据实际,可采取召开联席会议、座谈会,设立固定联络员以及发放联系卡等多种联系形式。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与自治区司法厅的人民调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于2003年11月建立。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司法厅、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财政厅为全区人民调解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分析研究我区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及时沟通和了解掌握全区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协调解决人民调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布置工作,确保我区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发展,在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作用。各市、县(市、区)原则上也要建立相应的人民调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指导人民调解工作。
二、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
2、全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按照自治区司法厅制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标准》,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从巩固和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建立完善调解工作制度、规范调解程序、正确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以及文书资料的立卷归档管理等方面全面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尽快实现司法部关于人民调解委员会标牌、印章、人民调解标识、程序、制度、文书的“六统一”,切实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水平。到2006年全区规范化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要达到100%,规范化村、社区、企事业、行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要达到50%,2008年规范化村、社区、企事业、行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要达到80%以上。
3、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认真组织,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加强调查研究,及时研究和解决在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全面完成本地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达标验收任务。自治区司法厅将对在大力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活动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4、人民调解应当规范使用司法部2002年制定的人民调解文书格式,该文书格式由自治区司法厅统一印制下发各人民调解委员会。
三、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综合素质
5、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按照《自治区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的意见》(桂司通〔2003〕143号),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培训实施方案。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人民调解组织的性质、任务、工作原则;人民调解组织的设置和组成、人民调解员的条件和选任办法;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基本方法和调解技巧;人民调解员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调解常见、多发或疑难民间纠纷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知识等。各地应因地制宜,既可以采取举办培训班,也可以采取以会代训、旁听审判、担任人民陪审员参与法院审判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培训目标是:一年内使广大人民调解员能够了解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文件精神,明确人民调解工作改革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基本掌握调解一般民间纠纷常用的法律知识,掌握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规范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三年内,使广大人民调解员普遍掌握调解民间矛盾纠纷常用的法律政策知识,其中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区域性、行业性调解组织的调解员能够较熟练的运用法律知识调解疑难、复杂的民间矛盾纠纷;五年内建立一支熟悉人民调解制度、较系统地掌握调解民间纠纷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练并灵活运用人民调解工作程序与方法,及时、优质、规范调解民间纠纷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培训工作坚持岗位培训与年度培训相结合,新选聘的人民调解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对在岗的人民调解员每年都要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强化等业务培训。调解主任、调解委员每年度参加培训的时间累计,一般不少于15天,其他调解员一般不少于7天。从2004年开始全区要统一实行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今后凡未经过上岗培训和年度培训的不得从事人民调解工作。
自治区司法厅要加强对全区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的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示范性培训。培训工作实行分级培训制度,坚持重心下移,主要依靠县(市、区)司法局及基层司法所开展培训。县(市、区)司法局及基层司法所要切实负起培训责任。要把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的情况和效果,作为考核县(市、区)司法局及基层司法所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6、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可依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司法厅关于认真贯彻中办发〔2002〕2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桂办发〔2003〕29号)和司法部、财政部《关于修订〈司法业务费开支范围的规定〉的通知》(〔85〕司发计字第384号)中关于人民调解培训经费的规定,积极协调当地财政部门落实和增加人民调解员培训经费,保障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努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逐步解决人民调解委员会必要的工作经费和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为广大人民调解员参加培训和开展业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7、司法行政机关要主动邀请人民法院参加指导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人民法院应当积极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参与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由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人民法庭选派熟悉业务、有较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审判经验的法官为人民调解员授课,重点讲授人民调解工作常用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并对如何制作人民调解谈话笔录、如何制作人民调解协议、如何立卷等与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指导。
8、旁听审判。对公开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人民调解员到法庭旁听。根据工作需要人民法院可以巡回法庭形式选择关于赡养、借贷、人身损害赔偿等对人民调解工作有指导性作用的案件,邀请或建议司法行政机关及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计划地组织人民调解员到现场旁听案件审理,争取每年在各乡镇开设一次巡回法庭。通过旁听观摩,使人民调解员从审判实务中学到法律知识和调解方法。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等调委会的人民调解员,应当充分利用法庭巡回审理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向人民法官请教和交流,人民法官应当热情帮助和解答人民调解员提出的问题。
四、建立推选人民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的工作制度
9、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选人民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使他们直接从审判实践中学到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对于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形成制度,认真研究,加强联系和沟通,切实抓紧抓好推选人民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的工作。
10、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负责地做好人民陪审员的候选人推荐工作,各地应从人民调解员队伍中挑选作风正派、群众公认、有一定法律知识和调解实践经验的人民调解员作为人民陪审员候选人,主动向当地人民法院推荐,由各基层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并由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出人民陪审员人选,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
11、被任命为人民陪审员的人民调解员,在参加审判活动中应自觉服从人民法院的领导,遵守纪律,虚心
向人民法官学习,主动参加庭审前的一些辅助性工作,认真履行人民陪审员职责,努力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和工作能力,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为预防和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骨干作用。
12、在人民法院立案前曾经参与该纠纷调解的人民调解员,不能随案担任人民陪审员。
五、认真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与法院诉讼工作的衔接
13、依法及时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通过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来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是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形式。各级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起的各类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诉讼案件,要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符合案件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及时依法审理。
14、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案件的几种司法实践应用。第一,对于符合司法解释规定的人民调解协议,一方当事人反悔而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只要调解协议内容是双方自愿达成的,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及社会公共利益,不存在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的情况,人民法院都应以调解协议的内容为依据作出裁判,依法予以维持。人民法院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将维持调解协议内容的情况告知当地司法行政机关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二,对于人民调解协议有司法解释规定的可变更、撤销或者被确认无效情形的,依法判决变更、撤销或者确认无效,同时,对调解协议的受损害方进行司法救济。努力做到既依法维护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又注意保护纠纷双方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应当将确认无效或者撤销、变更的具体理由告知当地的司法行政机关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具体的建议,以利于人民调解委员会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调解的质量。对于调解协议被变更,或者被撤销、被确认为无效比例较高的,要主动和当地司法行政部门共同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上级人民法院对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加强指导。如果人民法院在审理中发现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违反自愿原则,强迫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情况的,应及时向当地司法行政机关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纠正的建议,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第三,当事人持已经生效的人民调解协议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7章的规定进行审查,只要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第四,关于确定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案由,经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决定,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案由仍按案件纠纷性质确定,但在进行司法统计时,应当将每类案件中包含的人民调解协议案件的数量单独立项进行统计,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人民调解工作。
15、强化诉讼调解。人民法院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应当强化调判并重、注重调解的司法理念,把诉讼调解贯穿于案件审理的全过程,以诉讼调解结案作为首选结案方式,尽量依法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在当事人均同意的前提下,人民法院可以邀请原调解该纠纷的人民调解员配合协助诉讼调解活动,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促使当事人自愿履行合法有效的人民调解协议,或者自愿达成新的诉讼调解协
议,努力提高诉讼调解率。
16、人民法院不能直接介入人民调解活动。人民调解是人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化解自身矛盾,参与社会事务的一种自治形式,具有民间性的特征。如果人民法院直接介入人民调解活动,将会混淆民间行为与国家司法行为的界限,不利于人民调解活动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人民法院把守司法公正这最后一道防线。因此,人民法院在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中,可以对调解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指导,但它应当是一般法律业务的指导,不能针对正在进行调解的具体纠纷个案发表意见。对人民调解组织正在调解处理中的纠纷,当事人到法庭询问的,答复和表态都应该持谨慎态度,并教育当事人相信人民调解组织的调处。
六、大力表彰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宣传先进事迹
17、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按照司法部《人民调解委员会及调解员奖励办法》的规定,认真做好表彰奖励工作,对在人民调解工作中表现突出,符合表彰条件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要及时作出表彰决定和奖励。要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善于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树立榜样,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进一步加大对在人民调解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深刻认识人民调解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广泛关心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七、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强化人民调解工作保障机制
18、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桂办发〔2003〕29号文件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努力实现人民调解工作的新突破,要善于总结人民调解工作的新经验,正确把握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特点及其规律,积极探索预防民间纠纷激化的工作机制,有效防止因矛盾纠纷引起的刑事案件、非正常死亡、群众性械斗和群体性上访等案件的发生,认真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切实帮助解决人民调解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争取把人民调解业务、培训、表彰、指导以及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列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部门经费预算,为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第二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的意见-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自治区纪委派驻纪检组意见
内蒙古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纪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编办、监察厅、财政厅关于加强盟市、旗县两级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各盟市、旗县(市、区)委,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和旗县(市、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各部、委、办、厅、局:
《自治区纪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编办、监察厅、财政厅关于加强盟市、旗县两级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建设的意见》已经自治区党委、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8月19日
[此件增发各盟市、旗县(市、区)纪委、监察局]
自治区纪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编办、监察厅、财政厅关于加强盟市、旗县两级 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建设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盟市、旗县(市、区)(以下简称“盟市、旗县”)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不断强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结合我区实际,现就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统一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统一管理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适应推进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的需要,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强化监督,使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设置进一步健全,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机制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成效进一步提高,为推进全区盟市、旗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总体要求。一是改革领导体制。派驻(出)机构由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直接领导,实行统一管理。二是强化监督职能。切实加强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对驻在部门和所属系统执行“三重一大”况的监督。三是理顺工作关系。进一步明确监督主体与责任主体,使派驻(出)机构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四是提高工作成效。明确并履行派驻(出)机构的职责与任务,确保驻在部门和所属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得到加强。
二、工作关系和机构设置
(一)工作关系。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对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直接领导,派驻(出)机构对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负责。派驻(出)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查办案件以及重要工作、重要情况、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请示报告。驻在部门党组(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对本部门及所属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派驻(出)机构按照规定予以协助和配合。驻在部门党组(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要积极支持派驻(出)机构履行职责。
(二)机构设置。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在盟市、旗县政府工作部门和经济开发区设派驻(出)机构,或分区域、分行业设立若干联合纪检组(监察室)。联合纪检组(监察室)的工作关系和职责、任务参照派驻(出)机构执行。
盟市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由组长(书记)、副组长(副书记)兼监察室主任和工作人员组成,组长(书记)由副处级领导干部担任,兼任监察专员,并担任驻在部门党组(党委)成员。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由组长(书记)和工作人员组成,组长(书记)由副科级领导干部担任,兼任监察专员,并担任驻在部门党组(党委)成员。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组长(书记)的职务排序按任同职级领导职务的时间,排在资历相同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之前。派驻(出)机构的组长(书记)人选由盟市、旗县纪委商同级党委组织部提名并考察,由同级党委组织部报同级党委任免。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盟市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可设科级检查员、监察员,比例配置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由盟市纪检监察机关统筹掌握。
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纪检组长(书记)参加驻在部门党组(党委)、行政领导班子会议,一般不参与驻在部门的业务分工;监察室主任列席驻在部门行政领导班子会议。纪检组长(书记)参加驻在部门讨论干部任免等有关重大事项的酝酿协商。纪检组副组长(副书记)参加同级党委组织的干部民主推荐会议。
三、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职责。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执行国务院决定、命令的情况,贯彻落实同级党委、政府决定和命令的情况,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关于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和行政监察工作的指示、决定及重要部署的情况。监督检查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党组(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等方面的情况。受理对驻在部门及管辖范围内的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的控告、检举,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不服处分的申诉。经批准,初步核实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党组(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反党纪政纪的问题;参与调查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党组(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负责调查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及其他重要案件。协助驻在部门党组(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组织协调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及时向同级纪委监察局请示和报告工作,承办同级纪委监察局交办的有关事项。
(二)主要任务。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要突出工作重点,围绕驻在部门的中心工作,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对驻在部门和所属系统的干部权力行使进行监督的制度,切实开展专项检查,重点对执行“三重一大”情况开展有效监督。督促驻在部门党组(党委)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工作机制。督促驻在部门和所属系统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清理、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确保权力公开运行。大力加强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着重抓好行业作风建设。加强对驻在部门所属单位负责人的监督。探索整合力量、联合办案等形式,认真查处盟市、旗县驻在部门党员干部的违纪案件。
派驻(出)机构在工作中发现驻在部门和所属系统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以及党员干部有违纪问题或其他重要问题,必须及时向同级纪委监察局报告。如对驻在部门和所属系统发生严重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对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风长期失察,要追究派驻(出)机构负责人的责任。
四、干部管理和后勤保障
(一)干部管理。对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的干部实行统一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实践锻炼、考核监督和交流使用,不断提高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的工作水平。
1、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的干部由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统一管理,编制单列。
盟市、旗县地税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派驻(出)机构应设纪检组长,相关事项参照盟市、旗县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
2、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对新任盟市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纪检组长(书记)进行任职培训,每两年内普及培训一遍。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纪检组长(书记)的培训和盟市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的干部培训,由盟市纪委监察局负责,制定培训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轮训和专题培训。
有计划地选派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干部到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挂职锻炼和参与办案,提升工作水平,增强履职能力。
3、加强对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履职情况的考察考核,对派驻(出)机构干部的考核,以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为主。把工作实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促进派驻(出)干部认真履行职责。派驻(出)机构每年要向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述职述廉,接受评议。
4、突出抓好派驻(出)机构干部的纪律作风和职业道德教育。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干部要做到“五严守、五禁止”。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的,进行批评教育;对不适合从事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工作的,予以调离;对违纪违法的,要严肃查处。
5、有计划地推进干部交流。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纪检组长不得从驻在部门产生,一般应具有一定的纪检监察工作经历。切实加大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的干部在派驻(出)机构、同级纪委监察局、驻在部门或纪检监察系统外的转岗和交流力度。纪检组长(书记)、监察室主任任职满三年的应适当交流,任职满五年的必须交流。逐步建立健全派驻机构纪检监察干部资格准入制度。
6、关心爱护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干部。支持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干部大胆履行监督职责,严肃查处打击报复纪检监察派驻(出)机构干部的行为。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干部应予以提拔重用。注重培育树立和宣传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干部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后勤保障。驻在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为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供支持和保障。各驻在部门要为派驻(出)机构提供工作所需的办公场所、办公办案设备、车辆及其他办公用品,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以改善。办公办案所需工作经费要列入盟市和旗县级财政预算,单独列支。
盟市、旗县派驻(出)纪检监察干部的工资、津补贴、住房、医疗、退休等工资福利待遇由驻在部门负责,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的项目和标准享受办案补贴。
五、积极稳妥和大胆创新
加大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改革创新,是适应党风廉政建设新形势和新任务发展的客观需要。要认真总结和借鉴经实践证明的成功做法,在遵循相关原则、精神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倡和鼓励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强化职能为重,点,科学规划,稳妥推进,创新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机构的设置形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根据工作需要,制定派驻(出)机构的干部管理、工作程序、业务联系、考核等相关工作制度。
六、组织领导
盟市、旗县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建设工作的领导,切实解决好派驻(出)机构统一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盟市党委和政府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加强盟市和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抓好工作指导,并督促旗县党委和政府加强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的组织建设。
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应设派驻机构管理工作办公室。各盟市纪委监察局要把加强盟市、旗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
第四篇: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安徽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地方司法规范(共)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自治区2012届高三生物教学复习备考指导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2012届高三生物教学复习备考
指导意见(参考)
高三生物复习备考要以生物新课程标准为指引,以考试说明为依据,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的同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不断增强高考复习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高三生物教学和复习效率,根据今年宁夏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结合我区生物教学实际,现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制定科学、合理的高三生物复习计划。
高三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定总体计划是很关键的,如果没有一个总体计划,教学就很容易随心所欲而顾此失彼。
根据模拟考试的时间,合理分配复习任务,科学制定计划。计划中要体现几个方面:
(1)、时间分配,就是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
(2)、有所侧重,就是时间不能平均,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如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等章节;
(3)、教学分层,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辅差,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4)、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周,并要详细列出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
(5)、适当调整,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
2、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正确把握高考的标准和特点。生物学科命题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重视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这些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习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回归教材,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精讲精练。
教材是由著名的学科专家、教研员和资深的一线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高考命题的最直接蓝本,生物试题的知识落点肯定在教材上。因此在复习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读教材,梳理好教材上的知识点,归类理解核心概念,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要指导学生辨析教材上的图解、表格、曲线、示意图、模式图等,理解其中蕴含的生物知识,把握不同的信息呈现形式,并能根据一定的内容绘制相应的图表,进行不同信息形式的转换。
在教学中,要仔细分析教材的特点,狠抓高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加强学科内综合的意识;要坚持精选习题,妙题精解、融会贯通,防止题海战术和重结论、轻过程等不良倾向,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4、突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实验题可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知识的应用能力,是生物高考中每年必考的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与实验相关的考查内容已占1/3以上,但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也拿出了1/3以上的时间进行实验方面的复习了吗?从今年的高考试卷看,生物实验题已转向了对实验方法的分析和探究性实验的设计等方面。因此在复习中除要讲清实验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及实验设计的标准程序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实验题的题干信息,分析实验过程、方法和结果,科学地设计实验,进行相关探究。当然,这些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仅靠一个专题的复习就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渗透和强化。
5、编好、选好、用好复习资料
各校在复习资料的选用和使用上,一是要正确处理复习资料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发挥好教材的作用和功能,坚持以教材为主,资料为辅,不能用资料知识内容代替教材;二是在资料练习题和外地考题上,坚决做到教师先筛选、组题,学生再进行练习,坚决杜绝有错误的习题。各校要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研究所使用资料结构特点和缺陷,研究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过关练习题。关于训练题量,在这点上,老师多年的教学已有体会,即“足量的练习是必须的,但题海并不可取”。实践证明,“练习”肯定有最佳“量”的问题,练习量低了不足以达到提高成绩的效果,做得太多了也浪费时间,即 练到“饱和点”。所以必须摸索练习量“饱和点”,反对“题海战术”,使练习有效而“事半功倍”!要学生给多一些自己阅读、思考的时间!知识点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阅读、思考;如果没有融入学生自己的理解;没有学生一定的练习量,是不可能长久记忆和灵活运用的。
6、加强生物教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有关的最新科技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注意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加强理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相关知识面,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7、应注意的问题
①、高三复习课要避免以下现象:(1)将知识点像授新课一样按节又重新串讲一遍,形成压缩饼干而无新意。(2)只反复强调重点、难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不去做深入的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等。(3)不给学生时间,没有学生自己思考领悟知识的时间和过程。
②、习题讲评课要避免以下现象:(1)简单对答案。(2)不了解学生实际,学生会的大讲特讲占时间,学生不会的反而时间紧张而讲不到位。(3)老师做、老师讲,不注重学生的实练与体验。(4)就题讲题,不拓展,不做规律性总结,不让学生反思领悟,使学生难以形成能力。
③、知识性内容的复习要避免过多事实性知识的罗列堆砌和单纯描述。要在认识“是什么” 的基础上,更多地探讨“为什么”,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④、选修模块的复习要避免讲得过深过细。高考对选修模块的要求基本都是Ⅰ类,教学中需要注意把握难度,避免讲得过深过细,增加学生不必要地学习负担,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