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后发地区人才工作新路

时间:2019-05-12 08:0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索后发地区人才工作新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索后发地区人才工作新路》。

第一篇:探索后发地区人才工作新路

探索后发地区人才工作新路

董毓民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2-10-29 06版:理论与探索 版)

人才难引难留一直困扰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引”为先,以“育”为主,以“用”为要,以“护”为重的原则,不失为后发地区人才工作的一条新路。

以“引”为先,借梯登高。努力更新人才引进观念,实施“借、引”并重的多样化的人才引进模式。一是接好省市“天线”。积极对接省市各类人才招聘会,积极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二是搭好“引智”桥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柔性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领衔攻关,把后发地区潜在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三是采取“项目+基地+园区+联系点”模式。柔性引进专家志愿者服务队、帮扶单位科技人才到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和联系点服务。

以“育”为主,提升素质。坚持以“育”为主,不断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保持开放、扎实、协调、持续的发展势头。一是借力组团培养。通过组建团队的模式,着力培养一批优秀本土专业技术人才。二是结对梯次培养。按照产业、学科、行业等不同种类,广泛开展拜师学艺活动。三是基地实训培养。建立各类实训基地,积极引进高校毕业生前来实习。同时,在乡镇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吸纳大学生“村官”到基地实训,提升创业能力。

以“用”为要,才尽其能。树立“惟才是举、用人所长”和“能者上、庸者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理念,努力营造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环境。坚持人岗相适、量才使用,统筹合理安排干部交流;坚持干部“能上能下”原则,有序推进干部新老交替。同步采用公开选拔方式,面向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定向选拔乡镇副职领导干部。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

以“护”为重,营造氛围。确立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充分利用住房、工资、奖金、职务、职称等向优秀人才倾斜政策。同时,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

后发地区人才工作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良好的工作氛围,善于刚柔相济、软硬结合。既要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观,更要有经济欠发达但人才工作“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意识。既要拓宽引才渠道,刚性引进各类人才,更要善于“借鸡生蛋”,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借力发力。既要千方百计的“引”和“育”,更要搭建各类平台“用”与“护”,为人才提供施展抱负的平台,将人才效能发挥到最大化。

第二篇:探索中欧商业新路

探索中欧商业新路

中瑞友好关系和经贸往来的丰碑之一――瑞典中国商贸城在2006年2月12日隆重奠基之后,于9月28日迎来试营业。试营业当天,瑞典国家投资促进总署高官、瑞典卡尔马省、市的省市长,以及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高官,一起出席剪彩仪式。瑞典中国商贸城是中国在海外规模最大的中国产品集散地,它的试营业是中瑞友好交往的一件盛事,对促进两国民间友好交往,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意义重大。

卡尔马,瑞典南部的一个静谧小城,人口不超过7万。难怪会有人质疑,这样一座小城市,怎能支撑起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一个能容纳2500个商铺的中国商贸城,对于卡尔马来说,能否承受如此之大的人流、物流?

为什么选择在瑞典,在办中国商贸城?作为凡尔顿集团董事长骆金星说,这其中既有偶然,也有必然。

第一次来到卡尔马,骆金星发现当地人消费的日用品,有80%-90%都是中国货,但是经过调研却发现这些产品并不是直接从中国运来的,甚至整个北欧地区都没有中国商品市场,货源需要从意大利和中东转过来。一个如此高端的消费市场,大量的日用品却经过三手甚至四手的倒卖,而北欧是公认日用品、食品的价格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国家之一,其日用品、食品的价格均为中国的十倍,这就是很好的商机。而且瑞典奉行开明的对华友好政策,它所处的波罗的海区域和中国小商品贸易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无论在人口数量上还是在经济规模上都有极其相似之处。而卡尔马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整个半岛的中心地带,区域优势非常明显。坐飞机的话只需2个小时就可以抵达欧洲的任何一个主要的国家和城市。因此,骆金星决心打造一个商贸城,以卡尔马为物流辐射中心,不仅辐射瑞典,更辐射到这个城市周围波罗的海地区的国家,如挪威、丹麦、芬兰进而再辐射到整个欧洲。

选择卡尔马,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卡尔马政府的支持,包括瑞典政府支持瑞典政府卡尔马政府允许瑞典中国商贸城参股其铁路、公路,包括港口、机场。凡尔顿的参股,对当地的基础建设有了发言权,能够促使当地的交通运输等条件,朝有利于项目经营的方向发展,并将会保证投资业主物流成本的提前可控性。

此外,从成本上考虑,如果把大型批发市场放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或其他一类城市,就好比放在中国的北京或上海,交通拥堵,成本高昂。一番考察下来,瑞典的所有城市中,只有卡尔马既有发达的机场、码头,高速公路和铁路,又能良好的辐射能力。

因此,骆金星最终将中国商贸城选址在卡尔马,从此与这个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瑞典政府有关部门和卡尔马省、市政府主要官员的鼎力支持下,在骆金星和他的凡尔顿团队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斗下――9月28日,中国瑞典商贸城试营业,谱写了卡尔马这座美丽的古城和骆金星这个浙江商人的故事序言,更揭开了中欧经贸往来新的一页。

第三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探索党建工作新路

近年来,徐州矿务集团夹河煤矿党委面对加入WTO以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果敢导入当代国际前沿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的相关理念,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工作实践,不但给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对打造优强企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夹河煤矿党委一直非常重视学习型企业的建设,矿党委曾分别派人参加了“21世纪中国学习型企业高层论坛”、山东莱芜钢厂学习型企业现场观摩会,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到创建学习型企业较为成功的企业实地考察,并邀请莱钢高层管理人员到夹河煤矿举行创建学习型企业报告会,使夹河煤矿的各级管理者对学习型组织理论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为党委决定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学习型组织有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要求,夹河煤矿精心设计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活动方案,明确了学习型党组织的4条标准:一是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增强,有一支为实现团队目标而不懈进取的领导班子;二是党组织的学习力不断增强,有一支勇于挑战自我极限的党员、员工队伍;三是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有一个保证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运行机制;四是党组织的创造力不断增强,在单位两个文明建设中不断取得创新成果。

在确定标准的基础上,夹河煤矿还建立了学习型党组织“夹河模型”:主要包括“一个中心”:做优做强企业;“两个着力点”:以人为本、不断创新;“三个工作方法”:一事三问法、工作讲评法、目标激励法;“四个工作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团队学习能力、不断创新能力、自我超越能力;“五个价值理念”:工作着是幸福的,学习好是有用的。培训是最好的福利,管理是最大的关爱。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小失误诱发大事故。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夹河煤矿党委选择了几个基础较好的单位进行了创建试点。让试点单位按照矿党委的创建标准制定创建规划并组织实施,根据不同爱好、不同兴趣、不同工种、不同的业务领域和技能水平,设置各式各样的学习小组,在单位党组织的指导下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活动。结果,全矿员工年培训率达80%,参加技术比武覆盖面达60%。

创建活动产生了明显效果:

党员形象明显改善。由于行业自身的特点,以前一线普通党员大多是老实本分,不怕吃苦,乐于奉献,但钻研型、开拓型、学习型的党员较少。不少员工感到,除了思想觉悟以外,党员在工作技能上的先进性并不十分明显。这种状况不仅与企业的发展和变化了的形势不相适应,也不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让广大党员带头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使他们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与日俱增。

46岁的房地产管理科党员杜成林曾以苦干实干著称全矿,成天与员工一起摸爬滚打,被誉为“不脱工作服的干部”。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他认真学习法律、管理及市场经济知识,带着他的自强工程队勇闯市场,为企业开辟了第三产业的新天地,以往的“老黄牛”变成了“智多星”,成为员工致富的带头人。

党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开展创建活动以后,党组织以倡导和组织学习为纽带,以举办各种学习活动、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工作讲评和学习交流为形式,把党员和许多员工吸引在一起,传授知识,学习文化,钻研业务。党组织在监督保证、参与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的同时,更多地承担了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的重任,在广大员工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一些党员、员工改掉了上班无所用心、下班无所事事、打牌喝酒的旧习。比如,掘进一区在创建过程中独具特色地开展了“团队学习,成果共享”活动,运用“连锁激荡思维法”解决了17个生产难题,近400名员工在党支部创立的10多个不同类型的学习小组中学习并不断取得进步。

员工队伍素质得到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开展,推进了矿井人才培养工程的推进。去年,有3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分别被江苏省和集团公司确定为“333”和“111”拔尖人才培养对象,22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分别参加了MBA、EMBA研究生考试,41名中层干部和基层骨干考入了工商管理专升本学习班,110多人报名参加了中国矿大经济管理大专迎考班;近40人被聘为中高级工人技师。

工作创新蔚然成风。将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于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党员员工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推动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在两年时间内煤炭产量由年产100万吨提高到170多万吨;掘进的进尺水平几乎翻了一番。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去年有两项成果获得了省科技进步奖,有30多位党员干部的创新成果受到表彰奖励。

制度创新取得历史性突破。在集团公司内部率先推行了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和责任追究赔偿制度,根据ISO9000、ISO14000、0HSAS18000国际标准制定的全面管理体系开始运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全国煤炭系统首先成功编制了《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作业规程》,并率先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上网。

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新基层党建形式,更好地实践了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了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提升企业实力,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

第四篇:供销合作社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路

供销合作社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路

11月28日—29日,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合作指导部、台湾事务办公室、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和台湾省农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交流两岸合作社在参与农村合作金融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解读国家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一系列政策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并就供销合作社系统参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进行研究和探讨。

会议邀请了央行、银监会和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就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背景、发展现状以及各类新型机构在实际运行中的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台湾地区农会的农村金融专家介绍了台湾地区农会开展农村金融业务的情况,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销合作社的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李春生、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包国新出席会议并讲话。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农村金融问题,为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民金融服务需求,不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逐步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和组织为“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提供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的微型金融服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

国家对于参与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开放性政策,为各类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机遇,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舞台上,一批新的参与者正

1在成为演绎农村金融创新的重要力量。长期扎根在农村的供销合作社,也正在探索成为这股农村金融“新势力”中的一员。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农村金融薄弱的问题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众多商业银行的撤离,使得“三农”金融服务被边缘化的情况更加严重,丧失了金融支持的农村经济发展显得步履维艰。对于这样的发展困局,长期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供销合作社有着更深刻的感受,这也成为供销合作社尝试农村金融试验的原动力。就在众多商业银行从农村市场“撤退”时,一场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农村金融试验却在悄然进行。

试验一:组建担保公司

我国农村地区出现农民“贷款难”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贷款担保难,为解决这一问题,2003年浙江省瑞安市供销合作社与市财政局共同出资500万元成立了农村信用担保公司,担保公司把注册资金存入信用社,并以此为担保金,获得10倍于担保金的贷款,信用社对担保公司推荐的客户给予融资服务,这一尝试大大缓解了部分农民的融资难题,受到当地农民的普遍欢迎。这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农村金融试验中投下的第一颗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经逐渐繁衍出累累硕果。截至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共成立农信担保公司38家,注册资本金约

4.5亿元,为各类为农服务组织和农户提供担保业务5213笔,担保额约18.3亿元,很好地解决了专业合作社、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贷款难题。

试验二:“三位一体”的新模式

2004年,瑞安市供销合作社、市农村合作经济联合社、农村合作银行、农业局、科技局等8家单位共同参与发起,组建了瑞安农村合作经济协会。在协会的框架内,由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供销合作社利用网络优势帮

助专业合作社产品开展市场销售,信用社为农民生产提供融资支持,农业局、科技局等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技术支持,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目前浙江已有20个县开展了“三位一体”试点。试验三: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

为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民的融资难,供销合作社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在社员之间开展资金互助服务。

山东沂水县姚店子镇供销合作社,指导农民在蔬菜协会的基础上自愿发起组建了“聚福源农村资金互助社”。依托生姜产业,利用生姜在种植、收购和加工环节资金需求上的季节差异,在合作社内部社员之间开展资金互助。成立以来,已经为社员提供22笔资金互助业务,累计互助金额83.7万元。与此同时,一些资金互助已经突破单个专业合作社,在专业合作社之间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的专业合作社已达60家,互助业务量累计13129笔,互助金额累计2.2亿元。

试验四:参与农信社改革和村镇银行建设

部分地区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农村信用社改革和村镇银行建设,发挥基层网点熟悉农民和农村经营业务的优势,与金融机构优势互补,共同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如安徽省利县供销合作社参与了该县农信社改革,芜湖市供销合作社参与发起成立了芜湖扬子农村商业银行等。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参与组建村镇银行的有2家,参与农信社改革的有10家。

新课题:诸多问题亟需探讨

尽管金融试验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国家对于农村金融创新的鼓励性政策也

给供销合作社的农村金融探索之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对于长期以来以农村流通服务为“三农”主渠道的供销合作社而言,在探索参与农村金融服务这条“陌生”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并在实践中探索解决之道。第一,如何广泛推广专业合作社内部的信用合作。类似于山东沂水姚店子“聚福源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模式,实质是产生于专业合作社内部的信用合作,是以生产合作推动信用合作,把二者有机融为一体,在增强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推动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信用合作是农民自发成立,自己制订规章制度,自我管理,是真正的农民的合作金融,很受农民欢迎。发展这种模式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如何进一步推广?

第二,如何认识目前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根据调查,当前农村的信用合作发展很快,仅供销社合作社系统就有60多家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但目前获得金融监管部门许可并注册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只有10家,村镇银行有62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农民不愿意注册登记,还是银监部门的审批限制了这种组织的成立,对资金互助社的某些规定还有待完善?另外,对没有注册登记的农村信用合作,如何去引导其规范发展,加强风险控制?

第三,如何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方式。多年来农村信贷业务发展缓慢,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农村贷款风险较大,经营成本较高,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那么这种信贷担保的机制具体如何建立?市场主体是什么?政府以何种形式介入?采取什么样的优惠政策?

第四,供销合作社如何找准参与金融服务的切入点。当前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对供销合作社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从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伊朗等亚

洲各国合作社以及台湾地区合作社的发展经验看,有了金融的支持,合作社能得到较快发展。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的途径很多,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发挥优势。对县级供销社来说,应积极指导推动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村信用合作,同时,有条件的县级供销合作社可参与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的设立、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组建农村信用担保公司等,关键是如何具体操作?如何解决熟悉金融业务的人才问题?

显然,这些问题不仅是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探索面临的问题,而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所面临的普遍性的问题,其中的很多问题需要国家政策为市场参与者去破解,正是这些问题的破解,可能是我国农村金融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的关键所在。

破题:邀请专家建言献策

面对金融这样一个陌生的行业领域,面对农村金融探索之路上的诸多待解之谜,供销合作社选择了对外“取经”。此次“海峡两岸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创新与发展研讨会”,邀请了各路专家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进行研讨,并就供销合作社系统参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一些设想和尝试与参会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以期找准供销合作社参与金融服务的切入点。

台湾地区的农村合作金融,是台湾农、渔民成立农渔联合会,进而在农渔联合会(生产合作)基础上产生信用合作发展而来的,与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合作,具有较高相似性和可比性。此次研讨会,邀请来自台湾地区的农村金融专家就台湾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运行状况与参会的供销合作社代表进行了交流。央行、银监会的代表详细讲解了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相

关政策,为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改革理清了政策思路。来自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专家借鉴花旗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的经验,为参会的供销合作社代表介绍了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内部治理与风险防控的运行操作模式。

“研讨会的内容很丰富,也很有针对性,对我们尝试参与农村金融服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一位参会的供销合作社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省(供销社)也有搞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打算,这次参加研讨会,也算是项目开始前的一次培训吧,确实收获不小。”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2454期作者:孙思磊

第五篇:地区人才工作汇报材料

地区人才工作汇报材料

一、我区人才队伍的发展现状

1、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升。我区人才总量稳步增长,截止2008年底,按照新的人才统计口径测算,硚口地区人才总量约为5.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75%。硚口地区拥有两院院士2名,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和省、市政府专项(特殊)津贴人员46名,区拔尖人才36名,国家、省、市级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0名。专业技术人才达到3.9万人,比“十五”期末提高18%,其中中级职务以上占52.67%。

2、人才分布格局不断调整。随着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党政人才总量保持稳定,事业单位人才总量呈持续负增长态势;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及民营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总量相应得到较快增长。在层次结构上,一批高层次人才聚集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硚口地区拥有国家级期刊主办单位、博士生、硕士生培养学科专业,国家、省级实验室、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博士后工作流动站等。在产业分布上,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人才结构正在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人才新体系。

二、我区人才队伍的结构特点

从我区人才的分布和构成情况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l、人才分布结构转为合理。从产业分布来看,从事第一产业的约占1.38%;从事第二产业的约占40.79%,从事第三产业的约57.83%,从工作单位的分布情况来看,机关占3.24%,事业单位占32.71%,企业占64.05%。

2、人才队伍的专业技术结构较为科学。全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为2:4:4,大部分接近国内外公认的1:3:6的合理比例。

3、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较为适中。党政机关人才队伍及各级领导班子逐渐年轻化,平均年龄明显下降;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

4、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较为健全。目前,我区拥有8大类30多个专业的人才,分布在各行各业。

5、人才队伍的层次结构不断提升。自2002年以来高级人才逐年增加,现有博士生3人,拔尖人才36人,享受市政府津贴以上的高级人才46人。

三、人才主要工作

1、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打造吸引人才的宽松环境。区委、区政府相聚出台了《硚口区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几年来,我们加强调研,摸清全区人才需求的结构、层次、数量,为整合全区人力资源市场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畅通渠道,充分利用一系列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实行“户口不迁、关系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的政策,建立健全借智工作体系,鼓励我区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为我区引进急需的各类人才877人;加强人才储备,落实省、市有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指令性要求,努力做好2年择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人才储备工作,根据各高校收集储备情况,实行先落户、后就业的办法,吸纳、储备应届毕业生219人。落实人才强区目标。

2、完善机制,拓宽人才服务功能。积极推进人事代理服务。目前,我区人事代理已由单一的公有制拓展到民营、外资、私营等非公企业,代理的项目由单纯的档案托管发展到委托招聘、职称评审、人才派遣、合同鉴证等内容,代理单位达54家,代理人数1003人,管理流动人员档案2214份;积极开展了职称社会化评审工作。引导企业主关心、支持员工的职称评审工作,使区辖企业职称评审工作由原来单一的事业单位职称评审拓宽到企业,截止2008年,累计为232名企业人才和社会人才提供职称评定服务,其中,中高级职称23人;在汉正街开展特殊高级经济师的评审,**工贸的董事长李丰、汉正街总商会副会长刘艳获得通过;为**力诺化学集团成功申报重大创新项目经费,为我辖区中百仓储的董事长汪爱群成功申报“**杰出人才”提名奖;同时加大人才培训的力度,2006-2008年共培训企业人才493人次;加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和聘用管理工作;着眼于更新知识体系,充分依靠教育、卫生等继续教育基地对区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走进WYTO》和《信息化教程》的继续教育培训,2年来对专业技术人员共培训15774人次,共有783人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强化意识,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探索和推广了“人才租赁”业务。把市场配置和组织调配有机结合起来,采取人才柔性流动的方式,努力实现人才的集约化使用,构建了企业人事服务网络。为都市工业园区124家企业引进制造业人才877人,其中中高级人才达到472人;积极开展人才派遣业务。成立**硚欣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现人才派遣单位达30家,派遣员工247人。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提供了个性化人事人才服务,为力诺双虎涂料公司筹建申报了博士后基地公作站。2年来共申报市津贴以上人员7人、十白千人选2人。

三、我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当前,我区人才队伍本身及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l、人才短缺现象仍然存在。人才队伍整体规模稳步增长,但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各类人才仍然短缺,主要是缺乏一批高层次的高新技术人才,一批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和一批具有专业背景、有战略眼光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一批实用型、操作型、技能型高级蓝领人才和技术能手。

2、人才开发工作缺乏系统性。一是人才开发投入不足。企事业单位人才开发投入不足,继续教育经费比例偏低,缺少正常的增长机制。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等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亟待建立。二是人才培养、吸纳、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三是人才开发工作存在畸轻畸重现象,表现在重技术人才、轻管理人才;重使用人才,轻培养人才;重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重奖励科研人才,轻激励工作一线人才等。

3、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仍需加强。当前仍有少数部门和单位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造成人才工作改革创新的思路不够宽,优化人才创业环境的措施不够硬,用好用活各级各类人才的办法不够多,使我区的人才工作在贴近经济工作服务,实施项目引才、行业产业聚才方面尚有一定差距。

我区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问题,既有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又有城市综合环境建设水平不高的问题;既有观念。意识上重视程度不够的原因,又有体制、机制上的活力、引力不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综合环境的建设水平较低,对人才吸引力不强。我区的综合环境比不上**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先进区,甚至同**、**、**等区相比我们也有差距,因而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相对不足。从微观角度来看,我区的高等院校较少,人才入区后的再教育条件较缺;图书馆、体育场等较少且档次不高,休闲、娱乐场所品位较低,无法满足高层次人才的精神需要;其它如人文环境、消费质量等问题,也成为一些制约因素。

2、人才管理体制待改进,人才的使用与培养工作存在不足。在用人问题上,机关事业单位“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由于机构、编制的限制,致使一部分人才难于进入,也为此造成了激励约束机制的失灵,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不足等问题。人才再培养、再教育工作覆盖面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总量的扩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由于在人才引进环节缺乏综合素质测评和专业能力测评,也出现了引进人才有文凭没有水平,有职称不能发挥职能的现象。

3、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的发展不平衡。现代人才市场体系由社会化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市场化的人才中介经营体系和法制化的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构成,然而,目前我们的人才市场中介经营体系非常弱,以我区人才市场年交流量为例,今年招聘单位126家,提供岗位800多个,成功推荐人才200多人次,吞吐量明显太低;其次,法制化的人才市场体系还不成熟,我区人才争议仲裁委员会自成立以来,还处于初期阶段,还不够健全,因此,人才的利益和权力就得不到有力的保障,造成对人才的引力降低。

4、吸引高级专业人才的载体还不够。人才的进人需要载体,尤其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需要有适合其工作和科研的单位,岗位和工作条件。总的来讲,我区吸引高级专业人才的载体不足,在吸引人才的主体--企业方面,尽管我区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成立了项目区孵化器,汉正工业园等,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三资企业,但总的来看,我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较少,对高级专业人才需求不大,由此导致对高层次人才的吸附,承载作用偏低。

5、对人才市场建设的投入和关注不够。截止目前,人才市场的总营业面积不过108平方米,而真正用来人才交流的面积只有25平方米,其次,人才市场办公条件较差,有些地方还处于作坊式操作,缺少现代化的设备及办公软件,没有良好的人才交流环境,从而导致人才智力引进和主渠道的不够畅道,通过市场吸引人才的作用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我们还没有在思想。观念特别是人力资源开发、运用、配置工作上,真正重视起来,还没有将其放到与招商引资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对待,还没有充分认识招商引资的背后即是人才竞争。

二下一步的建议

1、支持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来硚口就业创业。对来我区就业创业的毕业生,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不受限制,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在2年内,办理毕业生就业落户手续。加强大中专毕业生创业期间的人事代理服务,包括档案管理、党组织关系的接转,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出国证明、转**级、工资调整等。进一步落实大中专毕业生未就业的登记制度,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未就业的毕业生2年免费保管档案、免费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积极支持未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2、开辟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围绕我区人才“强区战略”,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群发展,对我区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实行“一站式”人才引进服务。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以兼职、顾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同时,为创业创新人才引进活动申请提供专项资金资助,以增强和激发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的技术创新和功关能力,引进一批支柱企业、大型企业所需的高技能“蓝领”能才(品菜师、高技能的操作能手、技改革新手等)。

3、启动特殊人才特殊评审工作。根据国家、省、市和武职改办11号文精神,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在“汉正街”开展高级经济师特殊评审,现场评审,并根据各企业的需要逐步延伸到各类特殊人才、急需人才、实用人才的特殊评审。放宽评审条件、构建评价机制突出企业类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注重向我区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倾斜,采取“先评后考”的办法,适当放宽条件,选拔评价经营管理人才。

4、为我区的毕业生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在“硚口信息网上”发布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信息,公布小额担保贷款的范围、条件、程序等,并深入走访街道、社区、企业进行现场政策宣传。同时,在我区人才服务中心设立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受理点,凡符合我区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创业大中专毕业生,可到我区人才服务中心设立的受理点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相关手续由人才服务中心代为办理。

5、发挥创业创新人才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我区都市工业园和孵化器在创业中的载体功能,积极宣传在我区就业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优惠政策,采取“一对一”帮扶模式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政策法规、投资信息、创业项目、创业培训等综合服务,并以单位为主题、项目为依托,为大中专毕业生申请提供专项资助。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大力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为博士后工作站积极申请以添置科研仪器、设施、以及研究项目为渠道的经费资助。

6、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继续为硚口的企业申报**创新人才开发资金,为硚口人才开展申报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特殊(专项)津贴的选拔工作,重点面向我区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选拔人才。开展申报市“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的选拔工作,继续重点资助一批能够形成产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核心人才和创新拔尖人才。

下载探索后发地区人才工作新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索后发地区人才工作新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集探索后发地区可持续发展路径五篇范文

    毛集探索后发地区可持续发展路径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添加日期:12年02月03日 ——毛集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实践创新 一、背景与起因 1991年,淮河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

    后发地区转型发展路径设计与探索(定稿)

    后发地区转型发展路径设计与探索 访问次数: 1 发布日期:2015-01-14 14:15:18 字体:【大 中 小】 ——以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水城县为例 张周虎 〔内容摘要〕 本文认真分析......

    探索河北特色群众工作新路[5篇]

    探索河北特色群众工作新路 ——河北省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综述 2011年10月28日11:14 来源:《河北日报》 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省委、省政府历......

    加强银企对账管理 探索电子对账新路

    加强银企对账管理 探索电子对账新路 银企对账是银行与开户单位定期核对账务,以达到两者账务一致、保证银行和企业内外账务相符的有效手段,是防止案件发生的重要措施。其作为银......

    荆棘丛中探索信息化管理新路

    荆棘丛中探索信息化管理新路 ——界龙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之初探::. 界龙集团董事长 费钧德 这是一个信息高度膨胀、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全球化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大趋势下,“......

    探索贫困山区农民致富新路[5篇范文]

    探索贫困山区农民致富新路万宝瑞重庆市是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市分为两部分:以主城区......

    探索党建工作新路促进建筑经济发展(党员学习心得)

    探索党建工作新路促进建筑经济发展党建研究这门学科,正是伴随着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逐步形成和丰富的,这一直是各级党校重要的科研课题和必修课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作为一个......

    新时期人才工作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人才工作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人才工作探索与实践 “尚贤者,政之本也。”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党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