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少农:推动贵州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张少农:推动贵州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中广网04月11日 10:00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张少农
今年1月30日,曾庆红同志在贵州党政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贵州省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贵州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上的成绩,是全省广大专家和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借“高级专家座谈会”这个机会,对大家的努力和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会上各位专家作了很好的发言,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人才处的同志对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要进行认真梳理,在制定政策措施和工作中吸收进去,努力推动贵州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一、近几年来贵州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回顾
(一)近年来人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确立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这一重大战略举措。2004年初,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提出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提出,成为我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新的起点和重大转折,为我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政策和战略基础。
2、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后,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及时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人才工作的新格局,进一步加强了对全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3、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四个”尊重的方针,科学人才观进一步深入人心,人才成长环境不断改善。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设人才工作专栏,大力宣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宣传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的事迹。编辑出版《黔中英才》、《开拓者的足迹》等大型宣传画册。坚持把盘活用好现有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努力营造优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使一流人才得到一流待遇,一流贡献得到一流报酬。全省基本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重视人才、宣传人才、研究人才、培养
人才、用好人才的人才工作环境。
4、以“一纵一横”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和选拔管理机制为重点,建立完善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出台了《贵州省“四个一”人才工程实施办法》,构建我省纵向人才政策体系及选拔管理机制,形成了专业技术人才的竞争机制和人才队伍梯队,激励、调动和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我省重点产业、重点学科人才基地建设的意见》,初步构建了我省横向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
5、坚持加大投入,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条件不断改善。一是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建立“优秀科技人才省长资金”、“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资金”等人才培养资金,改善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和工作条件。二是累计投入2700多万元,协调资金2000多万元,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先后在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自有土地修建博士楼300套,有效改善了高层次人才的住房条件。三是实行“专家津贴”制度,“十五”期间累计投入900多万元,对1800多人(次)发放了专家津贴,进一步改善了高层次人才的生活条件。
(二)近年来贵州人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绩
经过大家的努力,贵州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在五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1、全省人才队伍总量有新的增长。到2005年底,全省人才总量157万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16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484名。共引进各类人才9791人,而同期流出省外的各类人才3173人,引进人才与流出人才之比为3比1,出现了进大于出的可喜局面。到2006年,我省已培养和引进博士500多名,引进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6批共79人。高技能人才1万人左右,农村实用人才35万人左右。
2、全省人才队伍建设有新的突破。据统计,“十五”期间,评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8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53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34名;选拔核心专家建议人选27名,重点专家(省管专家)四批445名,市(州、地)管专家721人,县(市、区)管理拔尖人才17825人;选拔培养省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102名。
3、全省人才队伍素质有新的提高。到2005年底,全省党政、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人才中,研究生、本科、大专以上学历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3446人、7.82万人和16.25万人,高、中、初级职称分别增加了8866人、3.37万人和30.73万人。全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比重由2000年的39%提高到2005年的57%;专业技术职称高、中、初能级比由2000年的1:7:24调整为2005年的1:6:15;年龄结构中45岁以下的占78%以上。
4、全省人才开发培养出现新的局面。基础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到2006年底,“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加强,全省有博士授予点10个,每年可培养博士50名,硕士授予点257个,每年可培养6000名硕士;建立博士后工作站8个、项目博士后3个;全省各级各单位组织专业和知识更新培训94万多人次,组织农民实用技术和职业培训4100多万人次,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开发取得长足进步,每年有8万人获得“绿
色证书”(职业资格认证)。
5、全省人才结构调整有新的进展。组织开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三支一扶”计划共选聘500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选派1000名大学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见习。全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聘1500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选派50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村挂职工作,招收2000名农村优秀青年提升学历。
(三)人才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省人才工作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主要表现为:观念还比较落后,思想还不够解放;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短缺,能够驾驭市场经济、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企业家十分紧缺;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不高,人才的区域、产业和行业分布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够强,人才利用率不高;人才开发投入不足,政府、单位、社会、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等。
二、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重要讲话和中央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精神上来,扎实推进全省人才工作,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庆红同志的重要讲话,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高层建瓴,内容丰富,全面深刻,为我省全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扎实推进全省人才工作,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的要求上来。
1、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把盘活用好现有人才作为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把打造事业平台作为留住人才的关键举措”的重要指示上来。要把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作为首要任务,根据现实的需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个尊重”的方针和科学的人才观,把打造事业平台作为盘活用好人才的关键,努力为广大人才成长和事业发展搭建事业平台,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2、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着力提高现有人才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的重要指示上来。要把培训教育作为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本着立足需要、着眼发展、重在实用的原则,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加大培养力度,改进培养方法,提高培养效果,切实促进人才队伍的素质提高。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充分释放人才队伍的活力。
3、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突出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应用开发型人才、中小学师资人才、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上来。要在整体推进人才资源开发的同时,突出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医疗卫生人才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需要的应用开发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着力于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贵州。
4、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适应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启动并加强社会工
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上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抓紧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措施,加紧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加强社会管理,改进社会服务,为构建和谐贵州提供人才支持。
5、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柔性流动的观念,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实践”的重要指示上来。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开放观念,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人才原则。要树立科学人才观,鼓励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把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好、引导好、保护好,聚集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上来。
三、采取有效措施,深入贯彻庆红同志讲话精神和中央西部人才会议精神,推动贵州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庆红同志重要讲话和中央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精神为契机,抢抓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盘活用好现有人才的总体要求,我省人才队伍建设要把握以下重点:
1、认真学习贯彻庆红同志重要讲话和中央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精神,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四个”尊重的方针和科学的人才观。筹备召开我省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切实做好宏观指导工作。在媒体上开设专栏,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观进行大力宣传,在适当的时机大张旗鼓地做好首批核心专家、第四批省管专家的命名表彰工作和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2、继续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开发高层次人才资源。着力打造“一纵一横”人才政策体系及优秀人才选拔管理机制。以深入实施“四个一”人才工程为载体,努力形成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竞争机制和人才梯队。以实施“人才基地”建设工程为载体,努力形成人才的相对优势和创新团队。
3、大力加强农村基层人才开发。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突出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应用开发型人才、中小学师资人才、医疗卫生人才四支队伍建设。加强调研,整合资源,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4、努力改善人才结构和分布情况,深入开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努力扩大“三支一扶”计划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好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村挂职工作;大力做好农村优秀青年提升学历工作,组织好生源,安排好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课程,努力培养留得住、用得着的本土人才。
5、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开发。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后备人才。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开展优秀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提高他
们的地位,调动和发挥他们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前,贵州正处于大发展的良好时机,蓬蓬勃勃的事业呼唤一支热爱贵州、建设贵州、振兴贵州的专业人才,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广大专家和全省专业技术人才的共同努力下,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把认真贯彻落实庆红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西部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精神相结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我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成绩、新面貌迎接党的十七大和我省第十次党代会的召开。
(作者系贵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来源:SRC-504030530责编:罗胜
第二篇: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广大农民精神面貌的新变化,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特点,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直接决定着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形成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落实好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有利于普及民主法制观念,稳步有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营造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提升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程度;有利于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抵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习气的侵染;有利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经验告诉我们,依靠民力,顺应民意,关注民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实实在在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宝。为此,《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特别强调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将农民工、留守妇女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群体纳入视野,以活动为抓手,以实现农民的切身利益为落脚点,为加快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不断拓展内容和渠道。近年来,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加速建设,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文化渠道,“我们的节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农村丰富的传统文化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在此基础上,《意见》进一步强调创新文化产品、建设文化设施、加强人才培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充实和丰富新的载体提供了重要依据。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建立起坚强的机制保障。资金、人才和制度,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只有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事要怎么干”的问题,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运行发展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获得充足的发展后劲。为此,《意见》不仅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更将其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出国家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必将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进一步落到实处。
我们相信,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意见》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意见》指出,要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大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制订村镇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自然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动村庄美化、环境净化。深化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等创建工作。加强农村文明社区、文明集市建设,努力营造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和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制订完善乡规民约,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乡风。大力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平安村镇建设,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城乡共创活动,有效整合城市、行业、单位和农村的创建资源,加大城乡共建力度,建设更多的文明县城、文明小城镇。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问题,鼓励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与务工地共同开展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向农民传授实用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帮助提高增收致富能力。
《意见》指出,要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入进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宣传教育。利用重要传统节日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紧密结合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实际,积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实施乡土文化品牌战略,培养一批农村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市场的农村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名镇、名村。重视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倡导科学文明、移风易俗,传播现代文明风尚。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兴办更多符合农民需要的文化服务网点,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和资源,不断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与渠道。
《意见》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结合起来,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并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城市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加强农村基层工作队伍建设,发挥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和大学生村官、文化协管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担负起重要职责、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第三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人民日报评论员: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广大农民精神面貌的新变化,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特点,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直接决定着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形成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落实好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有利于普及民主法制观念,稳步有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营造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提升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程度;有利于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抵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习气的侵染;有利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经验告诉我们,依靠民力,顺应民意,关注民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实实在在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宝。为此,《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特别强调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将农民工、留守妇女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群体纳入视野,以活动为抓手,以实现农民的切身利益为落脚点,为加快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不断拓展内容和渠道。近年来,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加速建设,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文化渠道,“我们的节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农村丰富的传统文化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在此基础上,《意见》进一步强调创新文化产品、建设文化设施、加强人才培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充实和丰富新的载体提供了重要依据。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建立起坚强的机制保障。资金、人才和制度,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只有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事要怎么干”的问题,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运行发展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获得充足的发展后劲。为此,《意见》不仅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更将其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出国家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必将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进一步落到实处。我们相信,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全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
科学规划 精心组织
全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
宝钛集团
宝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的专业化稀有金属材料生产科研基地,中国钛工业的领军企业,世界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五年来连续以每年10亿元销售收入递增,今年有望突破一百三十亿。
2002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宝钛集团定点扶贫从宜君县转移到陇县李家河乡高家河村,2006年又开始帮扶陇县温水镇田家河村。2010年,省“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启动后,又确定宝钛集团帮扶陇县固关镇苟家沟村和穆家庄村,并赋予了宝钛集团新的任务和责任。宝钛集团在参与扶贫开发中,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领导参与,广泛发动,在全公司上下全面打响了一场又一场扶贫攻坚战。公司先后参与兴办了宜君酒厂、陇县八村同富奶畜养殖公司,帮助180名农家子弟就业,参与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网改造、甘露工程、通信工程、村级道路建设、救助失学儿童、改善山区教学设施等,同时还组织医疗专家下乡义诊,丰富帮扶内涵。通过数年的努力,有效地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民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给贫困山村带来了根本性变化,高家河村、田家河村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845元,增加到2010年的2298元,先后有65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全村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11年公司累计投入帮困和公益资金1839.589万元,其中扶贫资金905.753万元,捐赠其它物品价值933.836万元,为改善山区的贫穷落后面貌,弘扬扶贫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建立和谐社会做出了一定贡献。
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高度重视全力扶贫,在“责”字上做担当,在“扶”字上写文章。多年来,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提高思想认识,始终把帮扶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直接、最现实、最具体的行动,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目标任务不变,措施资金落实到位,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思路展开工作,成立了公司级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设立扶贫专职干部,负责扶贫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多措并举合力扶贫,在“情”字上不懈怠,在“干”字上不松劲。多年来,捐建“宝钛希望小学”3所,资助贫困生68名学生。组织职工医院“送医送药问病下乡”义诊2800多人次,赠送药物价值39万多元。为包扶村2409人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7.447万元。争取、出资配套修路资金260万元。实施“帮扶村新农村建设工程”,捐赠帮扶村价值123万元的路灯器材176套。
(三)“输血造血”扭住关键,在“贫”字上找根源,在“帮”字上下功夫。在扶贫开发实践十年中,公司根据国家扶贫政策,积极帮助帮扶村实施“人人技能工程”,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先后举办培训会42场次,培训农民1500人次,向长三角、珠三角、新疆、宁夏等地,组织劳务输出75名;实施“村企联办产业扶贫工程”,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帮助村民发展核桃、烤烟、花椒、苹果等经济作物500亩,创办宜君酒厂、陇县“八村同富奶畜养殖有限公司”,固关木材加工厂(筹办中)、发展畜牧业108头。中省扶贫开发会议后,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开创国有企业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一是统筹谋划,制订周密科学的扶贫规划,做到有布置、有计划、有措施,加大从资金、人力、物力上给予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根据扶贫规划和计划,积极履行包扶职责,落实帮扶举措,真正作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
二是建立长效扶贫机制,真正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决心不变,热情不减,工作不松。针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畜牧养殖,经济结构单一,效益低而不稳,进一步突出帮扶重点,重点开展职业教育、捐资助学、就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贫困村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村群众稳定就业、转移就业、自主创业。
三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项目选树,选择有特点、有成效、有利于快速致富的项目展开扶贫工作。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贫与开发”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人口帮扶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相结合,从两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人才、资金优势,有力促进当地经济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
四是积极履行职责,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找准扶贫工作的切入点,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市场,切实解决贫困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五是继续采取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医疗扶贫等多种方式,带动和促进帮扶村经济持续发展,把造福贫困村人民作为公司社会扶贫开发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把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帮扶村人民幸福指数作为公司应尽的社会责任。
第五篇:创新工作思路 严格规范管理 推动全县农发土地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创新工作思路 严格规范管理 推动全县农发土地治理工作迈上新台
阶
发布时间: 2007-11-23 18:27:20 被阅览数: 123 次 来源: 芮城县农发办
文字 〖 大 中 小 〗
芮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潭平川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近年来,我县农业综合开发特别是土地治理工作在省、市开发办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切入点,以全面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以全面创建服务效能机关和开发铁军为支撑点,以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落脚点,精心组织,严格管理,真抓实干,争创一流,进行了有益的开发实践,收到了初步的开发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项目选址贴近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如何围绕这一决策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作,是我们开发机关最大的政治。我们首先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组织领导,县上专门成立了以姚广升副县长为组长,成员有开发、土地、农业、林业、水利、电力等部门参加的综合开发服务新农村建设领导组,指导和协调全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实施、乡村配合、群众参与的开发新格局。其次,在项目的规划上,把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重点推进村优先纳入土地治理范围,进行政策、资金的全力倾斜。从2006年开始,重点推进村西阳被列入风陵渡项目区;2007年,一个示范村、两个推进村列入南卫项目区;2008年,东垆项目计划包含一个示范村和三个重点推进村,新农村在项目涉及村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加大。第三,配合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着力提高平田整地、土壤改良、配方施肥、林网防护和道路铺筑等工程措施的建设标准,使之在新农村建设试点范围内成为农业生产的大亮点,形成农业综合开发在新农村改造上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局面。比如我们以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周青为重点,投资20余万元,为该村新打井1眼,栽植各种绿化苗木2000余株,使该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赢得了项目区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同时,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南张和成村推平巷道,进行硬化和绿化,加快了这两个村进入新农村的步伐。
二、落实自筹引入竞争制
长期以来,自筹资金难到位一直是我县土地治理项目的一个制约瓶颈。从2006年开始,我们尝试在规划的项目区内实行乡镇、村组之间竞争立项,将绝大数农民的筹资投劳积极性作为项目立项的主要条件。对干部群众积极性高,需要将井、电、路、渠作为框架工程的村或自筹资金提前到位的村,予以优先扶持;对积极性不高,自筹资金落实不到位的暂不扶持,使自筹资金到位情况享有项目立项的一票否决权。2007年,我们在南卫项目区通过竞争立项落实自筹资金36万元,100%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自筹任务,2008年东垆项目区计划申报前完成自筹资金54万元,彻底改变了我县农发工作多年来自筹资金难到位的被动局面,确保了我县开发资金的足额到位,保证了工程建设按计划顺利进行。
三、提高标准依靠专业队
通过将项目工程承包给具有一定资质的专业公司施工,对于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事关重要。今年我们机耕路由芮城县市政工程公司实施,渠道由大禹渡扬水工程管理局工程队实施,新打井由运城市水勘院井队实施。以上这些工程队都是具有专业资质的施工公司,依托技术优势,有效保证了我县农发工程的质量。今年我县农发工程的重头是道路建设,我们承担的高埝金至半斜油路铺设工程为县十大重点工程之一,该路段基础工程由我办实施,其余资金由县政府实施整合,全长5公里,共投资305万元,已如期全面竣工。另外,我们还新修机耕路30.3公里,由于任务大、困难多、时间紧,市政工程公司为此专门成立了农发工程项目部,专人负责,调拨设备,加强技术力量,针对今年阴雨连绵的实情,抢时间、抓进度、保质量,按时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我县今年项目区的一个特点就是处于黄灌区,U型渠建设任务大,大禹渡扬水工程管理局工程队抽调技术骨干,严格施工程序,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栽树是土地治理项目中的一个难点,去年黄河苗木公司专业队承揽项目区植树任务,他们根据要求统一选购苗木,从根本上卡住了“人情苗”和“关系苗”的进入,使树木成活率从源头上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同时以往植树都是由县农发办组织群众挖坑、选苗、运苗、卸苗、栽植、浇水、整理,费时费力,效果不好,而苗木公司组织机械化挖坑,指定专人栽树、浇水、整理“一条龙”操作,省时省功,工作效率和树木成活率均有明显提高。
四、建管捆绑解决管护难
建好一个项目不易,管好一个项目更难。我们对建设完成的项目工程,特别是井、渠、路等难管护的工程,实行谁建谁管,将建设单位与工程管护捆绑。由施工公司承担所建工程三年内的建后管护,县开发办对其所管护的工程范围、数量、质量进行三次验收,质量保证金也根据验收情况分次支付。即自工程竣工并经市级验收合格之日起满一年,县农发办对管护单位所管护的工程进行第二次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工程股签发验收合格卡,兑现质保金的50%,二次验收满一年进行第三次验收,验收合格后,付清剩余的50%质保金。对于管护工作未达标者拒付质保金,直到合格为止。三年期满后通过国家验收再将管护工作移交给受益村民委员会。通过这些探索与尝试,基本破解了工程管护难的问题,有利于发挥工程的长期效益。
五、资金运行把好监督关
我们十分重视项目的资金管理,在中央财政资金、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的到位、拨付和使用等方面,严格规范管理。同时,通过中期检查,临时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在项目竣工验收时,对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专项审计。财政资金严格执行县级报帐制,在财务人员调整业务不熟的情况下,主动走出去到临猗等县学习财务管理工作经验。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加强和规范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减少和杜绝了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保证了项目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六、整肃队伍打造新铁军
农发工作能否创一流,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支素质高、能打拼的干部队伍。一是大兴学风。学习是干事之本、成事之基。我们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坚持周一集中学习雷打不动,个人业余自学保持经常,从政治理论到农发业务,从文字功底到现代科技,广泛学习涉猎,做到学习有笔记,读书有眉批,学后有心得,为搞好农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锻造人品。农发干部的品质就是农发机关的品牌,我们在机关大力倡导有德有才争着用,无德无才不能用,有德无才帮着用,有才无德不敢用的品质意识,鼓励大家像蜜蜂一样快乐地工作,不做蚂蚁低效率,坚决反对像蜘蛛一样不谋事,专害人,大力提倡创业奉献型、添砖加瓦型、自食其力型,坚决反对寄生依附型、捣乱破坏型的干部,弘扬正气,打击邪气,锻造农发干部的优良品质。三是真抓实干。通过量化工作目标,严格实绩考核,真正做到人人有担子,人人有目标,人人有压力,让能干事的有舞台,想干事的有机会,干成事的有地位,从而在机关形成勇于任事,专心谋事,踏实干事的良好氛围,形成一支团结奋进,求真务实,能打胜仗,敢打硬仗的铁军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