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夯实基础、拓展平台,推动社区工会工作迈上新台阶
夯实基础、拓展平台,推动社区工会工作迈上新台阶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友联第三社区位于沧浪区西南城乡结合部,占地26万平方米,辖区内共五个住宅小区、3377户、10000余居民。
社区按照市、区总工会有关文件精神,在街道工会的帮助和指导下,以贴近企业,服务职工,重在互动等三大特色,于2006年建立了友三社区联合工会。并在此基础上,全力打造辖区企业和职工积极参与的社区“区域性职工之家”,使之成为职工活动的阵地,成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会客厅”。2009年,社区联合工会又依托虚拟社区“友三网”这一优势平台,开设“职工网上读书站”,吸引了一大批在职职工的热情参与。
几年来,社区联合工会工作得到了市、区各级工会的表彰,连续三年被评为沧浪区合格区域性职工之家,作为全区唯一的社区职工网上读书站也被评为2009年市总工会“职工读书站”示范点称号。现将五年来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充分发挥社区党委龙头作用
做好社区工会工作是强化社区建设、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职工保障力度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切实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我们成立了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会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社区工会工作建设目标和工作实施计划,明确了目标任务。社区还多次召开各种会议,发动组织社区企业、居民职工积极参加共创共建活动,形成了加强社区工会工作的合力。在开展工会工作中,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工会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带动工建,工建促进党建,建立了社区党委联席会议制度和共建活动工作制度,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使社区党组织活动积极向工会工作延伸,有效地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在工会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增强了党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夯实基础,全面完善社区工会工作环境
自社区联合工会成立以来,我们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区联合工会的“职工之家”,健全工会劳动保障监督检查小组、劳动争议调解小组、法律咨询援助小组,并制定了相关的一系列相关的制度,为社区联合工会规范化工作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外部建设上,为了进一步发展工会组织,发挥社区联合工会的职能,我们在辖区非公企业充分组建工会小组的基础上,努力帮助和督促下属的工会小组与企业资方签订了集体合同和每年一次工资专项合同,为职工和企业平等协商提供了一个平台,协调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实现了企业、职工利益的“双赢”。在内部管理上,我们还加强了内部档案建设和工会内部设施建设,我们对所有工会资料文件进行了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其次是配备完善了工会组织硬件设施。制度的完善、设施的到位,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我社区工会工作的环境。
三、整合资源,积极推进区域性职工之家“会客厅”建设
社区工会的“区域性职工之家”,是促进企业职工融入社区,推进社区工会工作迈上新台阶的一项重要工作。自“区域性职工之家”成立后,我们在街道的帮助下,将它打造成为企业职工工作、生活、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成为社区活动的“会客厅”,成为联合工会的活动阵地。
社区办公、活动用房总面积561平方米,以“办公场所最小化、活动场地最大化”的布局原则,设置了占总面积88%的各类文化活动场地,整合社区其他各类资源,为辖区企业的职工提供维权、帮困、教育、文体、咨询等服务。除此以外,社区联合工会还在党委的统一带领下,组织职工踊跃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丰富区域性职工之家建设内容。先后举办了“社区文化艺术节”、“国际三八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合同法宣传”、“
五、五”普法宣传等等一系列的活动。组织下岗职工参加由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各利免费职业培
训,有办公自动化、营销技巧、会计专业知识等培训,大大提高了下岗职工的文化和技能素质,为他们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辖区内失地农民较多的情况,社区联合工会定期组织失地农民参加培训,使失地农民也有了一技之长。
四、构筑平台,有效促进职工数字化学习交流
我们借助自身虚拟社区“友三网”这一优质平台,在其上开辟专栏,建成“职工网上读书站”,为辖区企业员工和社区居民搭建起社区内最具影响力的“网络社区”电子读书系统。据统计,52%的注册会员为在职职工。他们无论在家还是在单位闲暇之余,都能通过网络感受文化、接触科学,并通过在线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营造努力创造,奋发读书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网上职工读书站”实现了“学习、教育、休闲全天候”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改变了在职职工的学习格局,突破原有的学习局限性,拓展了学习途径,成为职工学习的“空中课堂”。通过这一平台,他们除了接受知识外还能及时了解社区发展最新动态,打破了一直以来在职居民受惠面较窄的局面。另一方面,“网上职工读书站”从读书交流着手,鼓励和支持让居民带动居民的形式学习,通过积极引导,填补了以往在职职工参与社区建设的这一空白区域。在“网上职工读书站”这一虚拟社区里,内容涉及到日常社区建设中所能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像政策咨询、社区办事、投诉举报等内容都有涉及,使职工在日常读书学习、发贴交流等活动中,接触社区,为发挥社区联合工会的整合作用提供了有益尝试。
总之,虽然我们在工会工作的实践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联合工会成员小组逐步减少,还需进一步拓展;文体器具的不足、还要适时加以补充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上级工会组织正确领导下,努力奋斗,在友三社区工会发展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第二篇: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广大农民精神面貌的新变化,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特点,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直接决定着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形成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落实好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有利于普及民主法制观念,稳步有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营造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提升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程度;有利于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抵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习气的侵染;有利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经验告诉我们,依靠民力,顺应民意,关注民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实实在在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宝。为此,《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特别强调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将农民工、留守妇女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群体纳入视野,以活动为抓手,以实现农民的切身利益为落脚点,为加快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不断拓展内容和渠道。近年来,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加速建设,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文化渠道,“我们的节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农村丰富的传统文化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在此基础上,《意见》进一步强调创新文化产品、建设文化设施、加强人才培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充实和丰富新的载体提供了重要依据。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建立起坚强的机制保障。资金、人才和制度,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只有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事要怎么干”的问题,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运行发展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获得充足的发展后劲。为此,《意见》不仅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更将其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出国家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必将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进一步落到实处。
我们相信,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意见》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意见》指出,要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大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制订村镇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自然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动村庄美化、环境净化。深化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等创建工作。加强农村文明社区、文明集市建设,努力营造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和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制订完善乡规民约,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乡风。大力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平安村镇建设,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城乡共创活动,有效整合城市、行业、单位和农村的创建资源,加大城乡共建力度,建设更多的文明县城、文明小城镇。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问题,鼓励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与务工地共同开展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向农民传授实用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帮助提高增收致富能力。
《意见》指出,要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入进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宣传教育。利用重要传统节日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紧密结合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实际,积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实施乡土文化品牌战略,培养一批农村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市场的农村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名镇、名村。重视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倡导科学文明、移风易俗,传播现代文明风尚。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兴办更多符合农民需要的文化服务网点,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和资源,不断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与渠道。
《意见》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结合起来,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并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城市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加强农村基层工作队伍建设,发挥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和大学生村官、文化协管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担负起重要职责、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第三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人民日报评论员: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广大农民精神面貌的新变化,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特点,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直接决定着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形成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落实好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有利于普及民主法制观念,稳步有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营造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提升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程度;有利于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抵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习气的侵染;有利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经验告诉我们,依靠民力,顺应民意,关注民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实实在在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宝。为此,《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特别强调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将农民工、留守妇女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群体纳入视野,以活动为抓手,以实现农民的切身利益为落脚点,为加快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不断拓展内容和渠道。近年来,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加速建设,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文化渠道,“我们的节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农村丰富的传统文化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在此基础上,《意见》进一步强调创新文化产品、建设文化设施、加强人才培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充实和丰富新的载体提供了重要依据。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建立起坚强的机制保障。资金、人才和制度,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只有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事要怎么干”的问题,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运行发展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获得充足的发展后劲。为此,《意见》不仅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更将其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出国家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必将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进一步落到实处。我们相信,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夯实基础、调整结构、经营发展上新台阶
夯实基础管理、调整业务结构、经营发展上台阶
2005年1-11月,控江支局在市北区局正确领导,在区局科室、专业公司的指导、帮助和支局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局在经营、安全、服务、质量、管理上取得些进步。完成业务收入超贡献指标的91.58%,储蓄余额超2亿,在函件业务上,从年初占收入比重的5%,到11月占收入比重近15%,支局营销在封片卡、数据库营销、个性化邮票上均有新进展,营销业务收入的增量也超100万。今年以来支局对员工绩效分配进行修订、明确了所主任、台席责任人权责,重点关注资金安全,支局也呈现出“心齐、气顺、劲足”的较好局面。
回顾11月的工作,仍有诸多不足,业务收入结构需不断调整;职能台席责任人的能力未为真正发挥;基础管理相对较弱;员工业务技能、综合素质不高;营销队伍有待提高。根据上级的布署和早计划、早得益、早出成绩的工作方针,支局准备在06年围绕营造良好氛围,努力调整业务结构,狠抓基础管理三方面入手来开展工作:
一、营造支局良好的氛围。
支局各项工作开展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局集体氛围是否健康、积极和向上。针对93局的情况,05年做了些工作,动了些脑筋,特别是班子的团结尤为重要。今年支局对职工收入分配办法进行了调整,开展多次正面激励劳动竞赛;对困难职工、骨干员工、党员家庭进行走访,通过走访了解员工实际困难,并予以及时慰问解决。为使支局进一步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氛围,06年在今年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利用宣传阵地,促使员工增强使命感,提高工作热情。1.支局全年任务计划以图表形式上墙,让职工了解关心支局的经营状况。
2.员工业绩完成情况上墙,让员工看到自身的差距。3.支局建立争先进,作贡献的光荣榜(优秀事迹上墙),形成人人争当先进、支局树立典型的氛围。
(二)创造学习氛围,培养一岗多技的生产骨干。1.明确目标,计划周全,系统开展。2.创造好条件,鼓励上进青年学习业务。
3.在上级对员工培训的基础上,支局对未满5年新进员工重点再次培训。
(三)营造全局交流、研讨的氛围。
1.将先进员工的事迹和成功的营销案例在全局宣扬交流。2.发挥团队作用,研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鼓励员工为支局管理出谋划策。
二、努力调整支局业务结构。
收入完成较好主要原因是得益于区局近几年对支局的关心,今年支局在业务发展上虽有增量,但支局的业务结构不尽合理,从科学发展观来看,要步入良性循环,差距甚远,甚至用几年时间来不断调整,调整业务结构的前提还是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加快业务结构的调整。
(一)、储蓄业务发展与调整。
支局05年储蓄余额规模将超7亿,今年增幅将达45%,但活期比重占40%,三年以上长期存款占到3500万左右,要调整储蓄余额结构就要大力发展活期业务和强制压缩长期存款,若06年长期存款以50%速度下降虽有难度,但也有信心,具体措施:
1、控制长期存款的新增;从理论上讲,一年内只要长期存款不开户,下降比重应在33%。遇新开户时,尽力推荐保险业务,长期存款开户支局采取需有当班支局长认可办理。
2、对分配办法进行修订与完善,除余额作为一个因素外,再增加活期比重增长和3、5年长期存款压缩,使窗口员工主动关心存款比重。
3、06年设想对长期存款清户的储户,支局将准备小礼品馈赠,一方面对老用户的感谢,另一方面起到宣传作用,宣传用户看一下存单是否到期,及时办理清户,使支局长期存款下降。
4、营销人员加强储蓄业务的培训,使其掌握代发类业务处理,重点在于代发工资的发展,按月进行奖励和考核,发展对象为小规模公司。
(二)、函件业务发展与调整。
由于我局是社保局的因素,业务结构中利差比重大,函件的业务结构年初仅占5%左右,但支局通过封片卡、数据库营销、函件大用户的发展,比重有一定程度上升,但是在函件发展上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今年的增长大部分有大用户国际小包构成,抗风险能力较弱。所以06年也要根据国家局提出的函件业务发展是关系邮政发展的“头等大事”,06年支局目标:发展函件大用户1-2家、函件比重在今年基础上再增加5%、月增量不少于10万。措施:
1、形成信息反馈机制;主要是针对窗口用户通过营业员的信息收集,对交寄量较大的用户和贴票邮件多的个人与单位进行专人走访,宣传邮政的服务、政策,发展为直接签约用户。
2、主动出击、寻找信息;从市场购物的趋势,网络邮购类发展迅速,通过网络主动去寻找用户,利用今年支局发展国际邮购公司的经验,将国际函件做大做强。
(三)、包件、速递:包件专业;通过窗口的优质服务和用户营销,加快快包业务的比重和促使国际包裹的发展,运用好06年包件类业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来培育新的签约大用户。速递业务上;继续立足本地界,坚持规范经营,多挖掘直接用户并调整好国际与国内的比重。
(四)集邮:以定向制作与个性化邮票为抓手,发展好目前正联系的业务,使集邮业务在今年的基础上再有新发展。
三、狠抓基础管理:
支局将按区局通信管理要求,结合区局提出的“两岗履职”要求,根据支局通信生产的实际,拟订各网点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的检查项目表,形成一套明确检查频次、检查要求、检查人员的“以查带管”的管理模式。涵盖了通信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基本规定、基本制度及阶段性、专项性的要求,并对重点岗位、重点工序环节,突出重点要求,列入重点“布控”,另外根据区局的总体要求在实践运作中,不断完善,提高。目的是要明确台席负责人、综合管理员、支局干部这三个层面的管理职责,以期形成三个层面层层把关,环环相扣严密的支局管理内控机制。
1、加强检查监督。在通信生产管理实践中,切实依据各管理层面的工作职责严格管,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良态势,及时发现,及早预警;加强对重点工序、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岗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善于抓注重点事、重点人,深入调查,掌握实情,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抓好内控,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乃至全过程的控制,查“苗头”、寻“源头”、堵“漏洞”,确保安全生产。
2、健全质量考核制度。结合对通信质量影响的程度,设立分类工作差错考核;充分发挥后台、稽核监控岗的作用,使职工形成“自我控制”相互监督。只有工作质量提高了,使差错处于可控范围,最终保证和支撑通信质量促进经营发展。
3、发扬好三种精神,落实各管理层面的“查、帮、纠”。一是发现问题要抓住不放,要有“狠劲”!二是发现问题难题,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要有“钻劲”!三是查出线索,紧紧定牢,要有“盯劲”!来提高支局基础管理水平。
我们支局坚定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坚持发展的干劲不松懈,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激情,上下一心,鼓足干劲,在完成2005年各项任务的基础上,06年将再接再厉为开创全面、协调、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局面而努力。
控江邮政支局 2005-12-2
第五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全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
科学规划 精心组织
全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
宝钛集团
宝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的专业化稀有金属材料生产科研基地,中国钛工业的领军企业,世界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五年来连续以每年10亿元销售收入递增,今年有望突破一百三十亿。
2002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宝钛集团定点扶贫从宜君县转移到陇县李家河乡高家河村,2006年又开始帮扶陇县温水镇田家河村。2010年,省“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启动后,又确定宝钛集团帮扶陇县固关镇苟家沟村和穆家庄村,并赋予了宝钛集团新的任务和责任。宝钛集团在参与扶贫开发中,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领导参与,广泛发动,在全公司上下全面打响了一场又一场扶贫攻坚战。公司先后参与兴办了宜君酒厂、陇县八村同富奶畜养殖公司,帮助180名农家子弟就业,参与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网改造、甘露工程、通信工程、村级道路建设、救助失学儿童、改善山区教学设施等,同时还组织医疗专家下乡义诊,丰富帮扶内涵。通过数年的努力,有效地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民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给贫困山村带来了根本性变化,高家河村、田家河村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845元,增加到2010年的2298元,先后有65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全村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11年公司累计投入帮困和公益资金1839.589万元,其中扶贫资金905.753万元,捐赠其它物品价值933.836万元,为改善山区的贫穷落后面貌,弘扬扶贫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建立和谐社会做出了一定贡献。
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高度重视全力扶贫,在“责”字上做担当,在“扶”字上写文章。多年来,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提高思想认识,始终把帮扶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直接、最现实、最具体的行动,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目标任务不变,措施资金落实到位,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思路展开工作,成立了公司级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设立扶贫专职干部,负责扶贫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多措并举合力扶贫,在“情”字上不懈怠,在“干”字上不松劲。多年来,捐建“宝钛希望小学”3所,资助贫困生68名学生。组织职工医院“送医送药问病下乡”义诊2800多人次,赠送药物价值39万多元。为包扶村2409人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7.447万元。争取、出资配套修路资金260万元。实施“帮扶村新农村建设工程”,捐赠帮扶村价值123万元的路灯器材176套。
(三)“输血造血”扭住关键,在“贫”字上找根源,在“帮”字上下功夫。在扶贫开发实践十年中,公司根据国家扶贫政策,积极帮助帮扶村实施“人人技能工程”,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先后举办培训会42场次,培训农民1500人次,向长三角、珠三角、新疆、宁夏等地,组织劳务输出75名;实施“村企联办产业扶贫工程”,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帮助村民发展核桃、烤烟、花椒、苹果等经济作物500亩,创办宜君酒厂、陇县“八村同富奶畜养殖有限公司”,固关木材加工厂(筹办中)、发展畜牧业108头。中省扶贫开发会议后,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开创国有企业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一是统筹谋划,制订周密科学的扶贫规划,做到有布置、有计划、有措施,加大从资金、人力、物力上给予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根据扶贫规划和计划,积极履行包扶职责,落实帮扶举措,真正作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
二是建立长效扶贫机制,真正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决心不变,热情不减,工作不松。针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畜牧养殖,经济结构单一,效益低而不稳,进一步突出帮扶重点,重点开展职业教育、捐资助学、就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贫困村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村群众稳定就业、转移就业、自主创业。
三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项目选树,选择有特点、有成效、有利于快速致富的项目展开扶贫工作。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贫与开发”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人口帮扶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相结合,从两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人才、资金优势,有力促进当地经济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
四是积极履行职责,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找准扶贫工作的切入点,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市场,切实解决贫困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五是继续采取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医疗扶贫等多种方式,带动和促进帮扶村经济持续发展,把造福贫困村人民作为公司社会扶贫开发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把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帮扶村人民幸福指数作为公司应尽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