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2专题
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
(二○一一年十月)
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8月,是省政府最早批准成立的5家开发区之一,是中国开发区协会会员单位。201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省现有3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金昌开发区现管辖区域27平方公里,包括国批区7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平方公里和新材料工业园区15平方公里。金昌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坚持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形成了“地企合作、主业带动,园区支撑、产业集聚,延伸接续、利于循环”的发展模式。经过23年的建设发展,开发区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开发了一批名优产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入区项目401项,建成企业21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4户,从业人员28294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21亿元,核心区域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区内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建材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中镍铜钴产量达到56万吨,镍钴等主要产品产量占到了全国的90%以上,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也是北方最大的铜生产基地;以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镍钴铜金属盐类8.5万吨、镍铜钴压延深加工16万吨、粉体材料6000吨的生产规模,是国内最
大的有色金属盐类和粉体材料生产基地;开发区循环经济产
业发展迅速,初步建成了有色金属、冶金、硫化工、磷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等6条循环产业链。新能源产业快速兴起,太阳能、风能利用项目快速启动建设。开发区已成为全市对
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推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0年,金昌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137亿元,同比增长
15.4%;完成工业总产值408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工业
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16%;大口径财政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同比增长20.6%。
2011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80亿元,同比增长20%;完
成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同比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达
到40亿元,同比增长20%。
--坚持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金昌开发区
始终把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提升产业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以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为龙头,围绕国
家新材料基地建设,立足现有产业和资源基础,充分发挥大企
业科技、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形
成了镍铜钴压 延产品精深加工、镍铜钴粉体材料、镍铜钴
金属盐化工、贵金属及稀有金属新材料等四大新材料产业
链。镍铜钴压延产品精深加工方面,重点实施了6万吨精密
铜管棒、5000吨镍及镍合金板带材、10万吨铜杆、150万只
印花镍网等项目。“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力度发展镍铜钴的精深加工,形成400万只镍网的生产能力,成为西部地区
最大的印花镍网生产基地。镍铜钴粉体材料方面,实施了
3000吨四氧化三钴、300吨超细电解镍粉、2000吨超细氧化
铜粉、3000吨电解铜粉等项目,10000吨羰基镍、5000吨羰基铁等项目今年可建成投产。镍
铜钴金属盐类方面,实施了5万吨硫酸镍、1万吨氯化镍、1000吨球形氢氧化镍、2万吨硫酸铜、1000吨硫酸钴和氯化
钴等项目。贵金属及稀有金属新材料方面,实施了 1.5万吨
海绵钛项目,已具备年产贵金属复合材料1000吨产能。“十
二五”时期,铜镍60%的原材料进行深加工。
--着眼实现可持续发展,突出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
环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在发展
思路上按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循环配套的理念,加强优势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产业在接续中延伸、在延伸中调整。
在发展模式上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规划为先导、企业为主体、项目为支撑、技术为平台,地企合作、共建互促、推进发展。
在发展重点上进一步延伸有色金属、冶金、硫化工、磷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六条产业链,着力构建企业小循环、产业
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物质循环利
用、产业关联配套、企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比如:将有色
金属原材料深加工,配套发展压延产品、金属粉末等新材料
产业;将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回收制硫酸,配套发展硫化工和磷化工产业;烧碱生产过程产生的氯气用
于PVC生产,配套发展氯碱化工;河西堡工业园区利用原煤
生产捣固焦副产的焦炉煤气用于生产合成氨,合成氨作为生
产磷肥的原料;以金川集团公司浓硫酸为原料,生产氟化氢、氟化钠;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磷石膏和脱硫石膏用于水泥生产,水泥再次用于矿山充填。实现了开发区企业间原料、中间原料及废弃物互供互用,产业链条环环相扣、相互依存,区域内副产的硫酸、氯气、电石渣、水泥都能得到充分利用,不仅减少了污染,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开发区发展的生命线,完善项目生成机制,创新项目引进机制,强化项目建设机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招商引资力量,对招商引资、产业布局、项目建设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结合金昌良好的产业基础,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广泛接触与我市产业关联度高的知名企业,深入了解它们的发展战略和投资意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洽谈,积极引进配套延伸项目,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近几年,一批重点工业项目落户开发区,为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金川集团富氧顶吹镍熔炼、20万吨铜电解、10万吨铜材深加工、2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6万吨/年精密铜镍合金管棒材、5000吨/年镍及镍合金板带材,新川化工公司10万吨/年硫酸钾、20万吨/年PVC,宇恒镍网公司150万只印花镍网,金泥集团2500吨/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建成投产;1.5万吨/年海绵钛、1万吨/年羰基镍、5000吨/年羰基铁即将建成,2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三峡新能源公司2个49.5兆瓦风电项目启动建设。
--坚持科技兴区,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开发区的立区之基、强区之本。一方面抓科技创新,不断加强院地院企合作,继续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在镍铜钴及其盐类产品领域实施一批科技攻关和新产品开发项目。一方面抓成果转化,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目前开发区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产品 40多个,镍基合金等28种产品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注重培养开发区建设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实施新材料园区人才配置计划。
“十二五”期间,金昌开发区将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大机遇,认真贯彻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建设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园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开放开发、创新发展。重点发展产业和目标为:
有色金属产业——形成20万吨镍、60万吨铜、1.5万吨钴的生产能力,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化工产业——利用有色冶炼副产品,发展以硫化工、磷化工、氯碱化工为主,辅以氟化工、煤化工配套的化工产业链,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基础化工基地,各类化工产品达到1000万吨。
新材料产业——依托金昌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优先发展电池材料、粉体材料、镍钴基超级合金、高纯金属、金属化合物等新材料产业,建成全国最大的镍钴新材料加工基地。
新能源产业——利用丰富太阳能、风能资源,着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力争风力发电规模达到100万千瓦,光伏并网电站规模达到10万千瓦。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投资预计达到650亿元,一大批与我市有色冶金、化工、能源等优势产业关联配套的固废综合利用和化工循环经济项目、有色金属深加工及新材料项目、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项目将开工建设。力争到2015年,建成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1家,100亿元的企业1家,10亿元的企业6家,1亿元的企业10家;开发区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生产总值达到35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0%。到2020年,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使开发区真正成为产业集聚、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全市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西部最具创新发展能力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第二篇: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经验交流
稳健快发展 奋力大作为 在国家级平台上实现新突破
**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9月建立,1993年12月获批为省级开发区,2013年1月17日获批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3月20日起运行“区街合一、以区带街”体制。现辖39个村(居),面积150.41平
方公里,人口16.75万。初步形成城北新城区、现代制造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城西产城融合区、现代农业园区等五大板块。致力建设国家级输变电特高压电力设备及配件产业基地、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世界级单体规模最大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生产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数控成形液压、锻压、机压产业基地、中国最具特色的光伏光电产业制造基地、长三角绿色食品产业一体化基地和物联如皋、智赢天下的物流基地等“八大基地”。
先后获得中国最具潜力经济园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江苏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江苏省环境优美开发区等殊荣。现有企业1000多家。综合实力位列江苏开发区第一方阵,是江苏苏中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潜力最大的开发区之一,成为如皋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发展的主体、科技创新的先导、辐射带动的基地、城市化建设的品牌、因您而变的服务高地。
开发区成立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跨越发展、率先发展,夯实了基础,积蓄了能量,正瞄准“勇当江苏江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军、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目标,更加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更加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更加着力抓好自主创新和生态文明,更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着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突出科技创新,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突出新兴产业,以提高现代服务业占比为重点突出生产性服务特色、生活性服务品质,以质量前提保总量巩固提升在全市贡献度年递增5个点以上,坚定不移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加快形成以国际化企业为主体、国际化城市为基础、国际化人才为支撑的融合发展的先导区、科技创新的示范区、现代产业特色区、宜居宜业新城区。
1.不断推进规划修编,在深化完善上求突破。围绕创新驱动、长三角一体发展、沿江沿海开发战略、上海自贸区建设、苏中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等目标要求,修编相关规划。不断优化调整用地布局规划,深度完善产业园区规划,突出新能源汽车及汽配、电力电器、数控成形、长寿生物医药科技、智慧物流等园区的整建制规划,对产业园区规划作适当调整,同时按产业链要求进行产业规划的深化;园区及项目的要素保障注重突出以各种功能性平台规划引领平台建设,继续大力度推进人才公寓、职工公寓、产业发展导入基金、创投风投公司、中小企业统贷平台、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园等的引进和建设。
2.始终抓好招商选资,在项目质态上求突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拓宽招商思路,整合招商资源。积极拓展招商方式。高度关注国际知名公司、重要客商客户群、招商中介公司,更加注重驻点招商、委托招商、节会招商、以商引商、网络招商“多管齐下”的多元化立体招商体系,努力提升招商工作的专业化、市场化水平。高度聚焦重点项目。围绕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器等主导业态,加速产业链形成和产业集聚,高度关注欧美日韩及北上广等重点国内城市的项目转移扩张动态,加强美国塔拉哈希、深圳宝安、上海嘉定等区域对接合作。积极与世界500强企业、国资央企、上市公司、行业前20强企业对接,大力承接一批对产业形成和结构优化起引领作用的旗舰型、科技型、龙头型项目。不断拓宽招商视野。力争在招才引智、招商选资、招财引税和招引总部经济、零地企业上做足文章,实现新的突破。重点关注外资项目。大力促进外资到帐,保持利用外资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3.持续加大项目投入,在建设速度上求突破。突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板块,坚持以项目为载体,走增量型、吸纳式发展之路,持续加大挑商选资、项目投入,大力提升开发开放层次;坚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投入力度,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长寿食品类传统产业,鼓励传统企业发展高新产业项目,努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坚持与企业加强沟通,及时帮助企业在生产运营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平台,积极营造有利的外围发展软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
4.有效增强园区承载力,在转型升级上求突破。完善园区规划。牢固树立和谐规划新理念,将园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无缝对接,突出“功能分区、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重点新增现代物流园区的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园区产业服务功能。完善基础设
施。坚持以“产业社区”、“商务公园”的理念提升载体能级,强化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服务,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土地、资金、能源等具体问题,确保各配套设施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并及时投入使用。
5.积极打造创新型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上求突破。坚定不移地做精做美做优城市环境。加速全域城市化,继续加快总建筑面积近285万平方米的农
民安置房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大产业发展需要,推动城北如意社区建设国际化精品高端社区,满足区内国际企业、国际人才的发展需要,并以如意社区的率先国际化为引领,积极引进国际学校、国际医疗、国际养老及特色风情街等项目,加速新城区域大社区的国际化步伐。同时继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城融合、互动发展,高标准建设一批具有时代气息、国际品位、个性魅力的精品工程,塑造现代开放、简约大气、精致高雅的城市气质。高起点打造城市特色。围绕吸引人气,结合农业升级,打造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长寿慢城主题公园,形成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与自然生态为一体,城乡相连、生态互动的文化新区特色。加快发展新城总部经济。积极推动总部经济区建设,鼓励商务办公大楼入驻新城,逐步形成以企业总部、金融服务、商务办公、创新载体等综合服务为主的商务环境,从而形成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的新亮点。
6.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在民生幸福提升上求突破。继续改善民生。坚持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妥善协调开发、建设、发展中所出现的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抓好开发区内企业家与产业工人两支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为区域发展提供人力智力支持。继续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区管理与便民服务相结合、与扁平化管理相结合、与创新方式方法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机制以及矛盾排查、预警、调处机制,建立与新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继续加强文化和法制建设。倡导开放包容、奋发进取的区域文化,挖掘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习俗、文化的结合发展。继续加强基层民主和平安开发区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第三篇: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一、发展现状
1、台州经济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产业的起步阶段,经济总量较低,尤其是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等领域,单位个数少,不能形成规模。设计产业方面,多数设计活动仍仅属于工业生产中的一个环节,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专业的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公司尚不发达。大多数企业依靠的还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竞争优势,盈利能力较低。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联姻十分单调肤浅。
2、传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欠缺:一是中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短缺。二是企业创意创新意识薄弱。三是企业创新型研发能力有限,自主开发能力不足,普遍缺乏自我造血功能,文化创意内涵不足。有的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相应的体制、管理、人才等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企业的持久发展问题突出。
3、没有专门管理指导机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尚未建立。
二、发展定位与目标
立足于“文化台州”、“创意台州”的发展目标。以创意设计、信息咨询、文体艺术、教育培训为重点,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平台,以文化项目为抓手,创新发展路径,优化创意生态,将我区建设成为台州文化创意新城。
三、发展方向与战略
1、重点培育创意设计产业。依托吴子熊玻璃艺术馆、金全才大师工作室、书画院、博物馆等载体,促进文化消费,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推进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将工业设计社会化、专业化。完善建筑设计、勘察设计、城市规划市场。依托依托葭沚泾文化长廊,重点发展工艺美术设计、广告设计、动漫游戏等创意设计产业。依托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研发优势,推动产学研结合,规划在东扩新区开发大道两侧建设制造业的创意研发基地,兴建科技创业中心,大力发展汽车、船舶、家电、模具等行业设计中心,吸引国内外著名设计机构和人才入驻我区,使我区成为全市工业设计产业中心。
2、积极发展信息咨询业。引进一批成效卓著的名牌咨询企业,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已落户开发区。培育工程、科技、企业管理三大类信息咨询市场。积极发展综合咨询、科技咨询、投资咨询、法律咨询等。
3、加快发展艺术演出业。繁荣舞台艺术创作,鼓励和支持举办演出团体、演出场所、演出经纪机构和举办演出活动,兴建一批功能完善的演出场所,优化演艺娱乐场所环境。重点支持台州金海岸大舞台(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发展,以“大剧院、大阵容、大投入、大制作”和多种演艺形式相结合。积极筹建台州大剧院,以歌舞和综艺演出为主,兼顾歌舞剧、交响乐、话剧、戏曲等不同形式的演出,提升台州的整体城市文化品味,积极打造以市民
2广场为主体的文艺演出产业集聚区。
四、政策引导
七月份出台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鼓励政策。
1、政府重点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集群效应,以葭址泾文化长廊为轴线,筹划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2、鼓励民营企业设立创意园,享受部分优惠政策;
3、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创意人员,利用一切符合创意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开办创意企业。
五、今年重点项目
1、筹建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
2、落实影视创作基地。
3、繁荣电影放映业:筹建崇和影城、保利影院
第四篇: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纪实
投资置业黄金地和谐发展锦绣城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纪实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相对,西与内陆接壤,南可由海上连通东南亚,北与中国辽东半岛相望。总面积5698平方公里,人口248万。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生态优越,建筑别致,是联合国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高荣誉———“人居奖”的获得城市。威海基础设施完备,拥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可靠保障;对外经贸活动活跃,外资涌入势头强劲;工业基础雄厚,已形成运输设备、电子信息、机电工具、轻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五大产业集群。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威海市区南端,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 级开发区。全区控制面积194平方公里。200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威海出口加工区,与开发区实行“两区合一”的管理体制。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提高吸引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的建区方针,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竭诚便利投资需求,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至2007年底,全区累计完成生产总值558亿元,年均增长30%;实现工业总产值1082亿元,年均增长33.6%;实际利用外资11.9亿美元,年均增长36.3%。提升开放水平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谋求域外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合作共赢作为工作重心,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坚持一二三产业项目一齐招、国内国外资金一起引。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供给短缺以及外资转移趋势不断变化,影响和制约招商引资的因素日益复杂,为应对新的形势,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2006年初,开发区提出了“四个转变”的招商思路,向引进技术、资金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强、增加财力的项目转变,进行有条件选商,以实现项目的效益最大化。同时,在巩固原有招商局的基础上,又组建了三个专业招商局,在全区推行专业招商,使招商的针对性更强、专业化程度更高、成功率更大。新思路带来新变化,一大批拉动作用大、科技含量高、创汇能力强的大项目相继落户。与此同时,适时更新服务内容,推行全员服务。对已进区的投资项目,实行部门服务企业制度,定期走访调研,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推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收益,他们专门设立了项目推进办公室,负责全区项目引进和建设各个环节的协调、督办和考核,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推进速度。
科学的招商思路,优质的服务环境,使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建设呈现良好态势。投资规模大。2007年新建续建的61个大项目,单体平均投资达到3.6亿元。新船重工总投资18亿元,华能中电威海风力发电总投资7.2亿元;建设速度快。去年新开工的86个项目,已有70个项目投产。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英资伊萨焊接器材项目,实现了当年注册、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收益。总投资2500万美元、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的韩资威海柳道机械有限公司,从注册到开工建设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产出效益高。2007年,英资豪顿华工程实现税收1.6亿元。华夏集团实现税收6600万元,总投资55亿元的“华夏城”开工建设;增资势头强。仅2007年就有26家外资企业实现增资,增加总投资1.6亿多美元。三进船业、世一电子、东眩电子增资额分别达到2900万美元、1500万美元和1200万美元;发展后劲足。总投资7500万美元的佳世客购物中心、总投资2亿元的乐天-利群百货购物广场顺利签约,还有总投资14.4亿美元的38个重点在谈项目,正在洽谈落实。
2007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20亿元,同比增长20%。一二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0:66.5:30.5。实现财政总收入15.5亿元,增长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亿元,增长19.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增长24%。完成进出口总值24.6亿美元,增长11.7%。实际使用外资1.17亿美元。实际使用国内资金24.3亿元,增长20.4%。全区工业用电量6.73亿度,增长37.3%;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前移了3个位次,跻身中游行列。
经过精心打造,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船舶及零部件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电子信息加工业、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轻纺服装加工业、食品及医药加工业、电力能源产业等支柱产业。下步,该区将继续围绕“七大产业”,打造强势经济板块。船舶及零部件制造业方面。规划建设的造船工业园,已聚集了新船重工、三进船业、新泰源船业、东海船舶4个整船制造企业和济钢启跃船材、奔腾港航、伊萨焊接器材和釜一防火板材等7个大型配套企业,从业人员8000多人,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今年,在抓好已有项目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设立省级船舶及配套基地,整合岸线资源,引进一批配套项目,加快建设集科研、设计、整船建造、零部件配套于一体的现代船舶制造业基地。年内,全区造船能力达到32.5万载重吨;计划到2012年,造船能力达到200万载重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方面。全区18个限额以上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去年销售收入达到31亿元。今年,将重点抓好华盛轮胎、贝卡尔特钢帘线、腾森橡胶、哈飞汽车、大宇汽车、新城电子、新凯帝电子等企业的发展。电子信息加工业方面。目前全区43个限额以上电子信息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今年重点抓好世一电子、大宇电子、泓淋电子、宣杨数码科技等企业的发展扩张。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方面。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4个、销售总额44亿元的限额以上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企业。下一步,要突出抓好豪顿华工程、华夏集团、百圣源集团、华东数控等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双轮工业园和柳道机械等项目建设。轻纺服装加工业方面。现有限额以上企业38个,年销售收入总额达到28.5亿元。将着重抓好海马地毯、博美地毯、安然纳米、博通毛绒等企业的发展。食品及医药加工业方面。全区现有21个限额以上食品及医药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2008年,重点抓好迪沙药业、华夏药业、华新药业、清华紫光科技、威东日食品、东源食品等企业的膨胀。电力热力产业方面。全区4个能源生产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7亿元。今年,将重点推进华能电厂三期工程和华能风力发电三期工程建设。做强现代服务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现代制造业步入发展快车道的行进中,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审时度势,拓展思路,开辟新途,将兴办现代服务业提到与发展现代制造业等同的位置,全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
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交通优势,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前瞻性规划,大手笔推进,以三大组团构筑商贸流通业新格局,紧握新兴产业主动权,积极抢占现代服务业发展制高点。组团之一的中兴商贸区规划为威海市重要的商业中心。香港联达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捷足先登,其开发建设的乐天世纪城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集居住、购物、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该项目已于2007年开业,是威海大型家居文化体验式商场,进驻了国内外上万种知名品牌,涵盖装饰建材全部业种,在威海率先实现了从设计、采购、运送、装修、施工到售后服务的全程家装服务模式。车站商贸区设计全部为高层建筑,定位于高品质商业群落,现已入驻天润大厦、时代广场、时代嘉园三个项目。九龙湾商贸区总用地面积160公顷,大海、沙滩、松林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将建成居住、商业、旅游等多功能相融合的综合性生态社区。目前已完成总体规划设计,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
继海上公园等精品旅游景点推出后,2006年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又提出,围绕区内海岸线,整合“山海林泉”资源,发掘文化历史内涵,建设“一线、一湾、四山、七园”旅游项目,打造“旅游购物、滨海休闲”黄金品牌。威海市首个大型体育主题公园———乐天休闲体育公园于2006年当年建设当年竣工。该公园把景观绿地与运动场所融为一体,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运动健身的好去处。2006年,老虎山生态观光园、鸣翠植物园及清华紫光科技园通过山东省旅游局验收,成为省级工农旅游示范点;2007年,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威海清华紫光科技园、老虎山生态园旅游区、鸣翠山庄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清华紫光科技园是集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被威海市旅游局评为“优秀旅游商品”,并获山东省旅游局“六真店”牌匾。该园以先进的产品展示厅,为游客提供生动的产品介绍及其功效讲解,成为威海市工业旅游业的一道美丽风景。山东华夏集团在建设华夏生态园的基础上,借鉴深圳华侨城的建设经验,投资55亿元的“华夏城”项目,建设集旅游、休闲、娱乐、居住、商贸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打造在威海市乃至全国较有影响的旅游新亮点。另外,由开发区凤林集团投资2.6亿元兴建的高标准老年公寓,则蕴涵中华民族孝文化于其中,实现一流设施与和谐文化的有机结合,目前已对外营业。观光旅游、休闲购物、人居度假等朝阳产业正在跃居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目前,该区正在加快推进13.1万平方米的乐天·世纪城二期工程、25万平方米的九龙城休闲购物广场、4.5万平方米的利群百货购物广场和7万平方米的佳世客购物中心一期工程建设,打造威海市现代商贸中心;重点推进总投资55亿元的华夏山海城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九龙湾海洋公园项目、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水上乐园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加快推进九龙湾开发建设,抓好老虎山生态观光园、鸣翠山庄植物园、温泉寨农业观光园和九龙山庄影视文化基地等续建工程建设,打造威海市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中心;整合口岸、仓储和商贸物流资源,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中外运国际集装箱物流基地和公路货运基地,打造威海市现代物流集散中心;不断提升韩国美食街和韩国风情一条街规模和档次,推动韩国城和韩国星级酒店建设,引进韩国银行,打造威海市韩国人创业消费居住文化中心;依托东方硅谷园,推进美国信必优集团和益昂通讯集团投资服务外包项目建设,扶持科技创新中心内企业拓展服务外包业务,建设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服务外包基地,打造威海市服务外包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型开发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威海经济技术
开发区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构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环境,来实现区内高新技术的引进、研发和应用,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竞争力和创造力。到2007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85.5亿元、同比增长24%,占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造船、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了集群化发展。
为促进科技创新保持高速良性发展,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实施了《专利申请资助经费管理办法》和《科技发展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对获得专利的科技人员给予经费补助,并积极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争取更多的科技项目在区内企业实施。区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设立科技发展基金,实行滚动使用,引导区内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开发机构,大力扶持科技人员进行自主发明创造。开展技术培训、产学研先进企业评选等活动,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性。先后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技院、青岛大学等2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了10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省级3家。节能镀膜玻璃、电子显示屏、新兴医药、生物技术应用、纳米材料等一批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每年有近10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科级成果鉴定,并获得多项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
构筑创新平台,催生竞争优势是该区推进创新型经济新区建设的重要措施。先后设立了科技工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及威海市首个专门为韩资科技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科技孵化器。其中,威海留学人员创业园以建设具有浓郁创新文化的国际一流创业孵化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各合作方的综合优势,致力于船舶制造、港口信息管理、软件信息等行业留学人员企业的入驻援助和对接服务。目前,有36家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借助这一平台入驻,其带来的前沿高新技术也正在陆续与本土企业进行对接。2007年,又创建了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加工产业园、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园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3个省级创新平台。
在实施科技兴企、科技兴区的同时,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加紧营造企业“群山争峰”的攀升态势,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做大做强。2006年,出台了《关于实施名牌兴区战略,加快骨干企业膨胀的意见》,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山东名牌产品和山东著名商标的企业和经营者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2007年又出台了《关于奖励贡献突出企业经营者的试行意见》和《关于培育扶持大型商业批发零售企业的试行意见》。思想上重视,政策上扶持,工作上支持,企业的发展环境更加宽松,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07年,全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同比增加8个,达到175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同比增加5个,达到40个;上交税金超过100万元的企业同比增加21个、达到130个,超过1000万元的增加3个、达到19个,超过1亿元的3个;新增2个山东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和1个山东著名商标。全区工业利税增长30.1%,达到22.6亿元;工业利润增长33.7%,达到15.4亿元;工业总产值增长24.4%,达到233亿元。统筹区域发展打造和谐家园
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科学发展是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懈的追求目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区内投入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教育设施方面的财力物力明显加大,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日益加强。
按照“重心下移、精力下倾、财力下沉”的布局,着力拉长“短板”,推进和谐发展。作为外向型、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高度重视土地被征用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引进项目,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他们向二三产业转移。目前,全区在企业就业的达到4万多人。对失去劳动能力或年老体弱人员,则加大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力度,保证他们基本生活。区内凤林街道办事处杨家台村,除享受各项福利待遇外,凡年满60岁的村民每月都可领到125元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象杨家台这样建立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农村,目前已有8个。且这项制度正在全区农村加紧推行,最终达到全面覆盖的目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共享发展成果。目前,全区用于医疗的财政补贴标准已由15元提高到40元。区内高标准、规范化村级合作医疗机构分布合理,形成了“10分钟医疗圈”,满足了农民的就医需求,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民的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够看病治病,接受康复保健服务。全区共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35处,新型居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达到94元。2007年,慈善总会接收社会直接捐款451.1万元、认捐基金2.11亿元;新建26个文化健身广场,总数达到46个。为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推进农村城市化,近年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将23个村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按照“争取三年,确保四年完成”的目标,按规划扎实推进。目前,已重点对16个村进行改造,计划开发建设十个居住组团。同时,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推进村改居进程。目前,全区的居委会已达到25个,占农村总数的37%。
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开发区教育资源已无以保证现实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将2007年确定为“教育建设年”,大量压缩城市建设投入资金和非生产性支出,大幅度增加教育的投入规模。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投资1亿多元,着力办好校舍建设、学校内部设施配备、教师培训、提高学校共用经费标准及解决部分孩子上学乘车问题和教师后顾之忧等6件实事,全面提升了区内中小学的软件和硬件质量,推动了全区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为促进区内企业健康发展,威海开发区在全区企业中广泛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通过抓劳动合同、劳动工资、劳动时间的规范,努力“打造和谐园区”。目前,全区多数企业建立了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全区一星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达到220个。其中,二星级达到93个,三星级达到30个,分别占创建活动范围企业的30%和10%。
着眼于区域一体化的大视野,立足于统筹与整合的大战略,2006年以来,开发区全面实施了区直部门联系企业包村制度,组织14个区直部门、18个驻区单位、27家企业对全区经济薄弱村进行重点帮扶,促使区内农村均衡发展。截止目前,共为包村投入资金达420万元,引进项目43个,引进项目建设资金820万元。构建起融合联动、和谐共进的发展格局。去年以来,开发区管委因势利导,以威海紫光科技园和威海清华紫光公司为龙头,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实施无花果产业发展战略。目前,全区已栽植无花果面积达1.5万余亩。“威海无花果”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计划在两三年内,全区种植无花果达到5万亩,农村户均100株以上,企业加工能力达到7万吨以上,把无花果产业培植成全区农业的主导产业,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2008年,该区将推进新农村建设列为
重点工作范畴,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围绕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着力实施致富、绿化、净化、硬化、文化、教育、治水、居住、保障和平安十大工程,推动农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强化以人为本打造精英团队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人为本,一直把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和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本领作为首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在全区机关干部中大力弘扬勤俭、奉献、求实、争先四种精神,不断强化融合、共赢、诚信、法治、人本五种理念,努力提高服务、管理两个水平,切实增强创新能力。2007年,先后组织全体机关事业干部到威海海警训练基地接受心理体能训练,组织优秀科级干部和优秀教师赴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组织领导干部和中小学校长到新加坡培训,组织示范村干部和新任镇村干部到青岛农业大学、苏州干部学院培训。坚持逢进必考、逢提必竞、逢缺必争原则,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使干部队伍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竞上争先、激情创业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强化行政责任追究和部门首长问责制度,加强执纪行为的监督检查。健全树状型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制度,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机制,把各项工作落实到部门、科室、具体工作人员,狠抓工作落实,促进了机关工作规范创新,营造了“敬业快乐、奉献高尚”的浓厚氛围,形成了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
面向未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业者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技术创新基地、集约型和循环型经济基地、资本密集和高效利用基地、城乡和谐发展基地和构建体制机制、管理、技术等创新型体系的排头兵、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排头兵。(文/焦真伍肖军波杨明清图/卫东)
第五篇: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简介(2009中博会)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情况介绍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于1993年4月3日,1997年在全国开发区中率先成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管辖面积6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22万。
建区16年来,开发区始终坚持以发展现代制造业、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开发区向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园区转变的宗旨,发扬“团结拼搏,艰苦挺进,改革创新,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坚持“项目是生命线,带领群众致富是立身之本,改革创新是永恒的主题”的三个主旋律。通过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成功实现了“农业向二三产业,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城市居民”的三个转变,开辟了一条新型的工业化发展之路,探索了一条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新途径,形成了在国家级开发区中争先进位的后发优势。“十五”期间,全区经济高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和综合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1%、51%和53.3%,是同期合肥市平均增速的4倍、4倍和3倍,并一举确立了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领跑地位。“十一五”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年均30%左右的增长,成为合肥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并向“十一五”目标加速迈进。
一、紧扣项目生命线,打造工业经济主力军
开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合肥工业经济主力军;注重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注重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全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产业培育,壮大工业基础。始终坚持“大项目立区、高新技术强区、优化环境兴区”,紧抓招商引资第一要事,把工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聚,政策向工业倾斜。依托母城加工制造业基础,利用外地企业和本地企业的合作关系,陆续引进佳通轮胎、日立挖掘机、可口可乐等企业;主动利用老城区部分大型工业企业需要寻找更大发展空间的时机,先后引进江淮汽车、合力叉车、合肥锻压等重点企业;凭借良好的合作基础和较强的产业承载能力,1紧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的机会,主动承接联合利华、捷敏电子等一批生产基地向内地的转移,成为承接产业和资本梯度转移的第一站。
16年来,累计引进项目862个,其中外资项目236个,注册企业1845家,其中外资企业121家,形成了以江淮、安凯、佳通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海尔、长虹、美菱、美的为代表的家电电子产业,以日立、ABB、合力、合锻、熔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以联合利华为代表的日用化工产业,以华泰、统一、太古可乐为代表的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众多关联配套企业在开发区集聚发展,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良好趋势,一举成为中国家电制造业的三大基地之一,以及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
近年来,开发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0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312亿元,分别增长33.3%、20.2%,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38.9%和18.8%。骨干企业进一步壮大,规模以上企业达133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62家,超10亿元以上企业14家,50亿元以上企业5家,百亿元以上工业园有海尔工业园、日立工业园、汽车工业园3家。(注:上述两项经济指标包含桃花工业园在内;2008年,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1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29亿元,分别增长40.7%和28.6%。请各单位针对不同情况,合理使用。)
(二)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发展品质。近年来,我区坚持科学发展,抢抓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捷敏电子、芯硕半导体为代表的微电子产业和以杰事杰、库尔兹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及以罗宝保温板、仁创砂产业、西伟德构件为代表的住宅产业化三大新兴产业强劲勃发。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5.6%,占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40%。全市6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有4家花落开发区。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不断提升发展质量。通过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自主品牌,有效提高了区内企业的竞争力。目前,佳通集团把全球研发中心设立在我区;日立建机国内生产的大多数关键部件已经实现本土研发;江淮、美菱、合力等公司都建立了国家级企业
技术中心。
积极推进“优二进三”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借助大工业基础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品牌效应,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中外运物流、宝供物流、合肥工业创意设计中心等现代服务业与工业相互补充,双轮驱动,协调发展。
(三)优化投资环境,建设生态示范区。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建设发展,优化城区功能布局。基础设施覆盖面积达到6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3平方公里。道路、水、电、供热、供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在全市处于领先行列,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环境承载力不断提升。建设明珠广场、徽园、海洋世界、五星级酒店、百乐门国际名品广场等上档次、有特色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完善翡翠湖、南艳湖风景区建设,区域绿化率达到41%,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城区,14所高校组成的“大学城”环绕翡翠湖,营造了开发区特有“城中城”人文景观。
牢固树立“环境出竞争力、出生产力,环境比投资更重要”的理念,管理水平和生态环境向国际化标准看齐。2005年,在中西部地区率先一次性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和环境体系认证,最近又在国家级开发区中率先通过ISO9001:2008标准认证。严把项目入口关,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力度,在全省首家自筹资金建设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开发区污水管网的全覆盖,并投资建设全省最大热电联产项目。2008年,开发区万元工业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7.9%,GDP能耗为0.48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12.87%,走在全省节能降耗的前列。在国家商务部的综合投资环境考评中,连续7年位列中西部同批16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之首,居全国开发区前列。
二、带领群众致富,构建和谐开发区
坚持以人为本,把带领群众致富作为立身之本。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以城市化推进农村面貌改变的方针,以创新的思路实施社区开发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探索了一条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特色之路,其成功做法被商务部誉为“合肥开发区模式”向全国推荐。
(一)创新工作思路,实现“两个安置”。跳出“农”字谋农利,始终将祖居居民视为最大的功臣和重要的资源,坚持以土地换保障,创新征地拆迁模式,有效解决农民住房安置和劳动力就业安置,成功实现“三个转变”,使失地农民“安居乐业”。在住房安置上,改“自拆自建”为“统拆统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实现了拆迁与安置的同步进行。累计投资20多亿元,安置住房建筑面积170多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近40平方米,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在就业安置上,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增强祖居居民的就业能力。通过向入区企业推荐、政府购买岗位、鼓励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者实现了充分就业。祖居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1705元提高到2008年的10512元。
(二)完善保障体系,实现群众“五有”。目前为止,我区已建立祖居居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涉及培训补助、失业补助、养老保险补助、自谋职业补助、供养补助和教育补助等各个方面;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祖居居民住院最高报销比例达到63.12%;推行了涵盖全区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在实现原有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与合肥市被征地农民保障政策接轨的同时,保留我区原有保障特色,严格依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切实保障居民利益。三大保障体系构成了严密的社会保障网络,实现了祖居居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三)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区。坚持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不断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配置,投巨资完善教育资源的配置,新建小学10所、初中4所、职业与成人教育中心1所,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全区设置了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做到了服务居民全覆盖,基本实现了社区居民“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定点治疗”,解决了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多个市民活动中心、广场,营造先进文化的氛围,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定期举办“社区文化节”,增进群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现在,社区已经成为融合外来投资者、外来居民、区内职工和广大祖居居民,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的新型城市社区。
三、坚持改革创新,打造活力开发区
开发区作为后发园区,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思维解决科学发展的问题,不断深化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及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新投融资平台,使开发区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发展速度和质量不断提升,综合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997年,我区在全国开发区中率先完成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将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职能剥离出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归并政府职能,设立“二办六局”,精简了机构,压缩了管理层次,坚持因事设岗,因岗选人,构建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02年和2007年,不断对机构进行了调整完善,进一步界定“小政府、大社会”框架下的政府行为, 真正实现政企、政事、政社、政资分开;深化农村改革,吸引青年干部和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的充满生机的用人机制;打破身份界限,推行全员聘用制,实行易岗易薪。开发区的体制改革在保持机构精简高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开发区体制机制比较优势,为开发区二次创业、领跑合肥经济发展,建立了坚强的体制支撑和制度支持。
(二)围绕“社区开发”战略,建立新型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
1998年5月,开发区开始农村社区建设,并以2004年2月19日全区33046名农民整体转户为标志,基本实现了“三个转变”。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开发区相应的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日益加重,管理职能日趋综合、多元。2004年,继续深化社区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工作,按照 “重心下移、职能转变、服务延伸、方便居民”的要求,依法彻底处置村级资产,撤销了原有16个行政村,摒弃了村改居中的“翻牌运动”,不设街道而直接设社区委和小区委,按照区域划分,组建了4个社区管理委员会和21个小区委员会,突出了居民自治层面上的自我服务和管理,实行了
行政管理与服务的决策和执行相分离。2005年2月成立了社区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全新社会管理格局,实现了由农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的转变,建立了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框架。
当前,开发区正站在跨越发展、再创辉煌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弘扬开发区16年发展的创业精神,并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在新一轮开发崛起中抢占至高点、步入快车道,努力实现新业绩、创造新辉煌。
开发区将按照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创新推动、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勇当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坚持以人为本,勇当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者;坚持规划先行,勇当推进城市化的力行者;坚持改革创新,勇当思想解放的先行者;坚持效能革命,勇当服务型政府的践行者。到2010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250亿元,年均增长31%,占全市比重达到40%;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0亿元,占全市比重提高到22%,跨入全国一流开发区行列。努力建成以工业现代化为基础、管理现代化为支撑、城市现代化为标志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合肥市独具魅力的新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