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白银市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08:4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白银市政府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白银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2014年白银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11日在白银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白银市市长 汪海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及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一手抓转型发展,一手抓民生保障,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64.49亿元,同比增长12.8%;工业增加值212.86亿元,增长15.7%;固定资产投资421.58亿元,增长3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75亿元,增长14.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11亿元,增长20.6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79.7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5140.1元,增长14.3%;城镇登记失业率2.46%;人口自然增长率5.89‰。

1.农业经济活力增强。实现农业增加值55.01亿元,增长6.5%。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总产量达到77.76万吨,同比增长7.85%。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新改扩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1.65万亩,瓜菜种植面积达到97万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75家,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7.23万头、430.15万只;新增特色经济林15万亩。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推广全膜双垄沟播131.13万亩,高效节水示范灌溉91.58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畜禽良种普及率分别达到95%、90%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靖会工程甘沟干渠改扩建、兴电灌区齐家大岘除险加固、双永供水等重点工程加紧建设,双永灌区等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全面完成,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兴修梯田15.55万亩,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74.37平方公里。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新增龙头企业14家,总数达到331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1%;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50家,总数达到2508家,居全省首位;扶持土地流转经营大户55户,土地流转面积40.63万亩。会宁县被评为“中国亚麻籽之乡”,银特番茄酱等4个产品获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2.工业经济稳中有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5.13亿元,增长16%。主导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3个千亿元产业链增加值占GDp比重35.5%。白银公司铜冶炼渣综合利用、寿鹿山新型干法水泥、刘化一期15万吨硝酸、长通铜铝导体新型材料、中天化工无水氟化铝、中电投红山风电场一期、中电国际上沙沃光伏发电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锌冶炼资源综合利用、热电联产、鸿泰铝合金产业链、北方三泰氯碱、东方钛业钛白粉、凯斯瓷业等项目进展顺利。靖煤集团整体重组刘化集团,成为国有资产结构调整、优化组合的成功典范。白银矿田深部及外围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增铜及多金属资源量约50万吨,被列为国家级地质找矿整装勘查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昌源化工重铬酸钠制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长通超导电缆导体用于法国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和神舟系列飞船;郝氏炭纤维公司成为行业唯一全产业链企业,被列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容和”、“条山”两个商标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中集华骏、甘肃稀土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2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全市专利申请连续5年增幅30%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64件,我市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继2003年后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3.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完成增加值155.92亿元,增长10.8%。文化旅游业不断融合。全市文化企业达到666个,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5.1亿元,同比增长47.83%;建成基层文化大院61个,成功举办第十三届pHE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市第三届凤凰文艺奖揭晓,爱乐合唱团在维也纳世界合唱比赛中获表演水平A级,舞蹈《背鼓子》代表甘肃亮相央视“直通春晚”节目,秦腔剧《靖远起义》荣获省第七届敦煌文艺奖,纪录片《大会师》、电影《爱在心里》在我市拍摄完成,忠恒文化、陇烨陶瓷公司入选全省首批百家骨干文化企业。全市旅游规划和黄河风情线旅游规划编制完成,黄河假日城、龙湾古镇改造、法泉寺、雪山寺、寿鹿山等景区建设加快推进,第三届乡村旅游节、第五届红色旅游节成功举办,会宁被评为“中国最佳红色旅游示范城市”;新增“农家乐”经营户140户,市旅游服务中心和旅游商品销售中心启动运营;全年旅游接待人数501.7万人次,同比增长35.6%,旅游收入27.32亿元,同比增长37.4%。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编制完成市场体系建设、现代物流和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规划;白银公司现代工业物流园、中进大西北仓储物流园等核心园区建设启动,义乌商贸城、靖远浙江商贸城、银西汽车商贸服务城、忠恒金地年鲜综合农贸市场等项目加紧建设,金利苑农贸市场、甘肃品高万吨冷链项目建成投运,国芳国际、星光银座等商贸综合体项目基本建成;改造农贸市场12处,改扩建乡镇商贸配送中心7家、农家店260个。金融服务业全面提升。白银城投债成功发行,直接融资13亿元;全市小贷公司发展到31家,累计发放贷款13.66亿元,15户担保机构发生担保额21.5亿元;创建“信用村”14个;发放“三权”抵押贷款3162万元,发放妇女小额、双联惠农、牛羊蔬菜贷款21.36亿元;全市银行存贷比增加2.85个百分点。甘肃欣庆环保科技等6家公司在上海、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非公经济实力增强。全市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59370户,比上年增加13933户,注册资金首次超过公有经济,预计增加值增长17.2%,总量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4%。

4.重点项目强力推进。全市在建项目1012个,同比增加241个。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62个,到位资金293.8亿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上市公司6家。营双高速公路景泰段、吴家川至坝滩公路、沿黄快速通道白桦公路建成;中川机场至白银至刘川工业园公路、黄河石林景区二级公路、靖远至会宁侯川段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平堡黄河大桥开工建设;白银天博万头奶牛、景泰正大现代农牧业产业示范等项目加快实施。城市发展亚行一期项目基本完成,累计投资12.09亿元,二期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总投资40亿元的中和教育港、文化商住综合体等项目签约。

5.园区建设势头强劲。工业集中区总体发展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建设用地纳入国家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试点。管理体制逐步理顺,“一区六园”纳入统一管理,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75亿元,开发面积达到82.46平方公里。银东工业园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银西工业园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刘川工业园具备承载重大项目基础条件;高新区获批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在国家高新区排名前移13位,名列72位,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期5万平方米生物医药产业园建成投用,摩尔化工等52家企业入孵,二期装备制造产业园建成5.3万平方米。工业集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1.5亿元,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31.1%;完成工业增加值198.9亿元,同比增长17%。

6.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控制范围由135平方公里扩大到312平方公里,银光公司生活区等4个片区控制性详规初步完成,村镇建设规划全面启动。实施城建项目83项,完成投资38.6亿元,新建改造国道109线过境段、人民路、长安路、南环路等城区道路17条30.85公里,“六横八纵”的路网结构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扩大到80平方公里;实施金岭公园、银光公园、西区人民广场改造工程,城市矿山公园博物馆建成,220个公交候车亭建成投用;开展拆墙透绿、拆违增绿,新增绿地73.94公顷;改造失管小区5个、住宅楼42栋,整治背街小巷23条、2.6万平方米。整合市区集中供热17万平方米,新建改造管网6.6公里。城市“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启动建设,我市被列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会宁、靖远、平川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快,景泰文化广场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达到43.2%。新建农村公路600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新续建集中供水工程22处,解决了1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市完成造林33.18万亩,城区大环境绿化1.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93%。淘汰落后产能138.1万吨,预计万元GDp能耗下降5.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35%,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4天,创历史最好水平。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龙湾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7.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民生方面支出85.8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2.83%。省市确定的各项惠民实事全部完成。教育体育发展水平巩固提升。新改扩建校舍30.75万平方米、幼儿园87所、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83所,矿冶学院新校区建成投用;4所市属学校下划白银区管理,白银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通过省级验收;解决了10847名进城务工子女、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11万人;高考二本以上录取人数突破万人。完成体育惠民工程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7个,成功承办了全省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和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新农合筹资标准由人均290元提高到340元,参合率达9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由25元提高到30元。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投入使用,市儿童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工建设。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面开展,计生基础工作进一步巩固。就业工作持续加强。投入1.14亿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35万人、创业培训3515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6995名,城镇新增就业7.67万人;劳务输转31.07万人,劳务收入39.23亿元。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人均每月55元提高到60元,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10%和13.5%,农村五保年供养标准提高200元,发放城乡低保金5.35亿元,建成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50所;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21751套,建成9604套,改造农村危房1.13万户。扶贫攻坚成效明显。落实专项投资1.54亿元,实施整乡整村推进项目34个,减少贫困人口7.33万,贫困面由52%下降到46%。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我市被评为全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调解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实施“天网工程”,有效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主要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4%;隐患排查、“打非治违”、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全市各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8.政府建设得到加强。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17项,按下限执行6项,取消、调整、合并审批事项49项,推行工业类项目并联审批,全市四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全市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点共受理事项128.6万件,办结率99.8%。组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进场交易353宗、50.3亿元,节约资金5500万元。进一步理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完成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划转移交工作。市级层面会议同期减少39次,发文同比下降14%,信息简报由150种减少为45种。市本级“三公”经费下降15%。开展效能专项督查73次,督查项目373个,多年受征地拆迁影响的长安路、南环路、国道109线过境段等项目顺利推进。清理、撤销各类议事协调机构274个,腾退办公用房1.17万平方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6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4件,政协委员提案180件。扎实推进联扶行动,帮办实事5800多件,协调争取项目2400个,落实资金1.13亿元。

一年来,全市审计、统计、双拥、老龄、粮食、档案、人防、气象、地方志、公积金、残疾人、防震减灾、红十字会等工作都取得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2013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转型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共识共为的结果,是地企、军地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驻银各单位,向驻银部队、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农业种养加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不高,工业仍主要集中于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加工领域,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任务艰巨;产业链招商引进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够;交通、水利、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改革创新活力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金融推动转型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够;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化建设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改善民生的任务繁重;工作作风有待转变,一些部门的执行力还需加强,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市政府将逐一分析这些困难和问题,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4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白银工业集中区为平台,大力发展壮大“3+4”产业集群,大力实施“3341”项目工程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和兰白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着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上下达的目标以内。

今年,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做好审批职能“接、放、管”工作,建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编制“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推进发改、住建、国土、环保等部门审批事项同步下放、并联审批。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组建不动产登记管理机构,启动建设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优化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整合卫生、人口等领域职能,理顺市区城建规划、市政管理、市场监管和食品药品执法职责。进一步规范部门责任主体,清理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推行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整合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推行电子招标采购,确保各类交易业务全部上线。调整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实行县区差异化考核,加大约束性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权重,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编制非公经济发展纲要,落实好优惠政策,废除各种不合理规定,鼓励非公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投资铁路、公路、城镇、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加快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非公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产权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社会化转变,组织形式由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向混合所有制转变,管理模式由家族式向法人治理结构过渡;改进资信评估制度,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推动上市融资;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先照后证登记制、注册资本认缴制、年度报告制,实现非公企业户数增长16.5%,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速达到22%。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市属城投公司、水务集团、交通建设公司、黄河旅游公司等政府类投融资企业和供热、供水、公交等公益性企业政企分开、规范管理,建立完善薪酬和资产经营责任制度;推动白银公司、靖煤公司、稀土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建立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准入制度,实现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制定资源市场改革具体意见,推进大用户直购电直接交易试点;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景电、靖会、兴电等大中型灌区推行终端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阶梯水价、气价制度。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原则,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集中财力优先保障民生支出,扶持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稳步推进预决算公开,提高财政运行的透明度;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建立联席会议、年度审计、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改革工作,做好“三权”确权、发证及贷款投放工作,继续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创建工作,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入驻,推进中银富登发起设立平川村镇银行;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贫困人口、低收入群体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建立信贷投放与财政性存款挂钩机制,鼓励扩大信贷规模,新增信贷投放60亿元以上。

创新园区管理建设机制。推行“管委会、经济实体、社会中介组织”三位一体的园区开发模式,行政管理主体与开发建设主体相分离,实现经济行为实体化、园区建设市场化、公共服务社会化。设立工商、地税、公安、安监等职能机构,推行扁平化管理。建立园区企业担保资金和企业联保机制,争取高新发展公司通过评级认证,拓宽融资渠道。引进金融、法律、评估、审计等各类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探索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用贷款、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金融产品,运用市场化机制,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成立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规划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园中园和中试产业基地,鼓励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等形式参与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强同省科技发展投资公司合作,利用省新材料和环保产业等国家创业投资基金平台,完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启动建设兰白科技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技术交易市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企业15家,专利申请受理量增幅达到30%,突破5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件。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粮安工程,突出发展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72万吨以上;推广新型农作制度,形成亩产“千斤粮、万元钱”农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新改扩建日光温室1万亩、塑料大棚0.6万亩,种植特色林果13万亩,发展粮草兼顾的草地农业,新增标准化规模养殖场70个、规模奶牛场5个,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新增龙头企业10户、专业合作社210家,培育壮大瓜菜、枸杞、小杂粮、羊羔肉等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转化率达到44%。加快实施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兴电灌区齐家大岘除险加固、百万亩节水等工程,确保双永供水工程主干渠通水运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兴修梯田12万亩,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20平方公里,解决1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抓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促进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新型经营主体,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扶持土地流转大户50户,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0万亩。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0个,扩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覆盖面。

推动工业提质增效。加快实施一批延链补环项目,进一步壮大骨干企业、主导产业,壮大“3+4”产业集群。做强能源及高载能产业,抓好热电联产、鸿泰铝合金产业链、国电靖远发电“上大压小”、华鹭铝业异地搬迁扩能等项目推进,开工建设中凯景泰寺滩风电、大唐前台子风电、甘肃德祐靖远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开发项目,新增装机容量40万千瓦。做深有色产业,加快白银公司铜冶炼技术提升改造、锌冶炼资源综合利用、稀土新材料园、郝氏炭纤维炭复合新材料、银泰铝业板材深加工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产品深加工率和新材料产业比重。做精化工产业,推进25万吨硝基复合肥二期、东方钛业钛白粉等项目建设,抓好银光集团TDI二期、刘化煤制气等项目的论证立项,促进煤电联动,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做活百亿元产业,陶瓷建材产业抓好凯斯瓷业陶瓷微粉抛光砖、泰山石膏板、富海阳光建材项目建设,加快住房新型材料示范推广,建成平川陶瓷产品省级质检中心;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抓好中凯风电装备制造、容和矿用电器技术改造、甘肃倚银石化装备制造等项目,推动新能源配套装备产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实施赛诺生物酶、正生生物籽瓜废弃物综合利用、酵母饲料生产等项目,引进中药产业化企业,加快生物经济园建设。强化工业企业运行监测分析,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协调调度,保障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供应,做好中小企业入规培育,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制定大物流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大西北仓储式商贸物流园、现代工业物流、环银百大楼商贸城等项目,打造银东工业、银西商贸两个核心物流园区,构建公铁航联运物流体系。抓好平川忠恒金地年鲜农贸市场、靖远西北果蔬冷链物流中心、县乡农贸市场标准化提升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雒家滩废旧物资交易市场、郝家川水产品批发市场、长安路综合农贸市场,组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信息消费,建设国家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试点城市。抓好“新网工程”,推进基层供销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吸引民间投资,推动四龙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拓展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510元。继续推进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建设,开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农村留守老人日间照料帮扶工作。全面落实地方储备粮承储计划,严格执行灾情监测和值班制度,不断增强抵御灾害风险能力。新建各类保障房6546套,改造农村危旧房1万户,为9491户发放廉租房补贴2887万元。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持续推进全民创业行动,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指导服务,新增城镇就业6.2万人。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新改扩建校舍10万平方米,消除危房10万平方米,建设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100所。大力发展学前和职业教育,加强幼儿师资力量,完成矿冶学院招生1500人。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工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加快中医药制剂中心建设,建成乡镇卫生院30个。新农合筹资标准由人均340元提高到390元。全面落实计生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贯彻执行单独两孩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全力办好甘肃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和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继续抓好质量振兴工作。全面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建立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站、服务站“四位一体”的社区工作格局,将社区承担的行政事项逐步转移到社区工作站。全面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推进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做好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工作。建立网上受理信访事项和群众满意度评价体系,健全司法救助制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矛盾纠纷预警、联动、对接、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白银”建设。建立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强力推进扶贫攻坚。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促进扶贫工作与“双联”行动的深度融合。推动移民搬迁“下山入川”、“出村入城”,减少贫困人口7.19万;着力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统筹抓好3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和2个插花贫困区扶贫工作。整合培训资源,加大订单培训和劳务输转力度,拓宽增收渠道。

兴办9件惠民实事:(1)实施扶贫攻坚整村推进项目20个;(2)建成基层文化大院60个;(3)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25个;(4)提升改造农贸市场10个;(5)建成“一村一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0个;(6)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改建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100所;(7)改造失管小区5个;(8)补贴援助办案经费,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9)建设全市乡村道路交通安全服务点。

四、全力抓好项目工程,增强区域竞争优势

对接国家政策谋划项目。实行项目谋划责任制,充实完善项目库。围绕全省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谋划实施一批新型储能、现代高载能、二次电池及电池材料等项目;围绕全省建设新能源外输工程,谋划布局电源点,探索分布式能源发展和新能源局域电网建设;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谋划实施一批矿产资源开发、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合作项目;抢抓国家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谋划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结合全省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谋划一批煤炭分质转化利用项目;用足用活国家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谋划一批生物医药、信息、节能环保等项目;主动对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谋划实施一批水源涵养、流域保护、风沙治理等生态项目;研究新一轮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争取专项资金,完成5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

围绕产业链条引进项目。充分利用兰洽会、民企陇上行等平台,紧盯500强企业,对接“3+4”产业链,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能源产业大力引进光热发电技术,建设光热发电及储能新材料示范园,推进煤电铝一体化;化工产业以TDI产业链为核心,重点引进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项目,推进煤化工和TDI上下游产业融合,建设西部重要的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有色产业重点引进铜铝铅锌合金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高纯材料等项目,建设有色(稀土)新材料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引进风电装备、光伏发电设备、矿山工程机械、农机机械等项目;陶瓷建材产业重点引进特种陶瓷、凹凸棒开发、玻璃制造等项目;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着力引进煤矸石发电、稀贵金属回收利用等项目;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引进生物制药、生物制品、生物能源、生物育种等项目。

突出基础设施推进项目。完善领导干部包抓重大项目责任制、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推行“管家式”、“一站式”服务,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对前期工作比较完备的干塘至武威南增建二线、景泰至会宁二级公路、沿黄快速通道、黄河上游白银段防洪治理堤防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动工实施;对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包兰铁路扩能改造、庆阳环县经白银至兰州新区铁路、白银至平凉铁路等项目,成立专门机构,推进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白银至中川机场、景泰至黄河石林等公路建设;抓住国家路网干线升级改造机遇,启动3条省道升国道改扩建工作,争取10条县乡道列入省道网规划。加快白银工业集中区建设,高新区以打造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目标,提高一期运营管理水平,加快二期建设进度,开工建设三期;银东、银西工业园重点推进水、电、通讯等配套工程,实现园区与主城区有效对接;刘川工业园重点抓好亚行二期项目实施,加快给排水管网、道路硬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正路工业园实现主干线路、给排水管网全面贯通;平川工业园加快南区开发;会宁工业园重点推进西城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

五、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加快文化事业建设步伐。推进县区“文化集市”建设,扶持培育“乡村舞台”,形成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抓好“历史再现”工程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国际青少年儿童美术博览馆和地震博物馆等文博设施建设,抓紧实施永泰城址保护维修工程。扩大图书流通站建设规模,开通运行手机移动图书馆、电视图书馆业务。

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力度。加强与省公航旅集团、康辉集团的合作,加快黄河石林、黄河假日城等景区开发建设进度,谋划建设黄河大峡谷风景旅游区,协同兰州、临夏两市推进黄河风情线大景区建设,打造丝绸之路沿线文化旅游带。抓好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靖远文化产业开发、新天地文化商业街三期、会宁汉唐二十四节气文化休闲商业街、铜艺陶艺开发和县区数字影院等文化项目。新建改造标准化“农家乐”25家。组建市文化传媒公司和演艺公司,建成2个以上游客服务中心,加大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扶持力度,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8%。

加紧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抓好红色文化产业园、黄河石林旅游文化产业园、影视文化产业基地、青少年艺术培训基地、黄河民俗文化产业带、矿业文化博览园、陶瓷文化产业园、铜文化产业园等产业基地建设,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深入挖掘黄河古渡、彩陶、大爆破、电力提灌工程等历史现实题材,拍摄电影《羊皮筏子》,创编歌舞剧《梦幻彩陶》,推出一批精品力作。

六、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更加注重循环发展。抓好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加大西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推进力度,重点实施废旧汽车拆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项目,争取我市列入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加快高新区、银西工业园、平川工业园循环化改造,确保完成60%以上改造任务。继续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培育循环型社会消费方式。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回收率达到77%;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生物堆肥、加工饲料等综合利用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

更加注重环境治理。加快东大沟河道整治、重金属点源深度污染治理。开展矿山复绿行动,整治矿山地质环境。继续实施工业脱硫、脱硝、锅炉改造和农业源减排工程,推进大气环境持续改善。严格落实国家强制性能耗标准,淘汰落后产能44.34万吨,争取列入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加强有色、化工、水泥、硅铁、电石等行业监管,确保达标排放。

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加快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重点实施农田林网、林缘区造林、绿色通道、荒山造林、大环境绿化等工程,启动中信集团碳汇林建设项目,完成造林32万亩。争取将三县两区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范围和退牧还草项目区。探索建立生态保护与补偿新机制,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退耕还林补贴、土地复垦、垃圾处理收费等政策。

更加注重乡村美化。继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扩大“四清”和“四化”成果,完成景电、兴电、靖会等高扬程提灌区15个乡镇168个村的环境治理;开展农村山坡地、废弃闲置宅基地整治;在条件较好的村镇,建立公益性公墓或集中安葬区;成立乡镇环卫所和村保洁站,建设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实行环境卫生考评,确保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七、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格局

优化城镇布局。对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完成全市新型城镇体系规划,加快推进兰白一体化进程,积极融入兰州-西宁国家城市群建设,构建“一城三带三中心”城镇体系布局。中心城区以“揽河入城、纳山为屏”为目标,依托白银高新区、银西工业园、银东工业园,进一步完善功能,加速产业和人口集聚,形成产城互动、城乡一体复合型城镇密集区;以四龙、水川滨河新镇建设为重点,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人居于一体的城市拓展区,加快城区绿化和水系建设,让市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建设联接水川、四龙、北湾、糜滩、三滩、东湾、水泉、龙湾、五佛等重点村镇的沿黄城镇带,联接白银、刘川、王家山、北滩、东升、五合的刘白高速城镇带,联接景泰、平川、靖远、会宁的国道247线城镇带,着力打造郭城、北滩、红水三个县域经济次中心。

完善基础设施。白银城区重点新建上海路北段、银西中路等道路8条,续建北环路、国道109线过境段,改造北京路东段、广场东路等道路4条;集中抓好银东、银西工业园供水管网和旧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开工建设银西工业园热源厂和热电联产供热管网,推进平川、靖远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逐步实现城市供热集中化;继续实施金岭公园改扩建、银凤湖公园续建、银光公园二期、西山公园改造、矿山公园景观建设等项目,建设东部城乡枢纽站、东入城公园、北城区人工湖;重点抓好中心街、八号楼等片区改造,实施刘家梁、大井子、黄茂井、周家地等城中村改造,建设城市新型社区。建设农村公路500公里。加快实施数云白银云计算产业园项目,做好“宽带提速”工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乡信息化水平。

加强城镇管理。结合“五城联创”,加大市容市貌、城区污染、交通秩序和社会治安等综合治理力度,提高居民综合素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城市管理重心向街道和社区下移,加强建制镇、社区管理,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推行生活垃圾移动收集和道路保洁责任制。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推行城市红线、绿线管理。强化工程建设管理,严把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关口,确保工程质量。

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子女就业就学、购房落户、社会保障等政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确保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以中心村为重点,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强化公共服务保障,吸引农民集中居住。全市确定6个建制镇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争取1个县、两个镇纳入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政府肩负着重大而艰巨的责任,承载着全市人民的厚望。我们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忠实履行职责,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改进作风,科学理政。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相关规定,聚焦“四风”抓整改,重拳整治“庸懒散”,着力解决“中梗阻”,努力做到向群众承诺的事全力办,对群众期盼的事加快办,受群众关注的事公开办,尽心竭力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千方百计办好顺民心、惠民生的实事。进一步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审查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科学决策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确保政府各项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实效性。

强化执行,高效施政。把执行力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强化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树立一抓到底的执行精神,保持勤勉奋发的工作状态,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全力推动工作落实。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健全督查联动机制,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和失职追究制,推行“两集中三到位”政务服务,整合审批部门,再造审批流程,压缩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时间,以高效率赢得高效益,以快节奏换来快发展。

规范行为,依法行政。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培养法治精神、法治素养和法治观念,加强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规范自由裁量权,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建设法治政府。强化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平台建设,建立百姓问政制度,加大群众网上诉求办理力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努力做到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勤政为民,廉洁从政。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办公用房,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将有限的财力集中到惠民生、促发展上,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确保公款姓公、公权为民。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重大项目投资、工程招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切实解决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上,转型跨越的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破冰前行的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期盼鞭策着我们。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和信心,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做厚德勤奋的白银人,建宜居宜业的白银城,走改革创新的白银路,圆和谐幸福的白银梦,共同开创白银更加美好的明天。

术语解释

三权: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林权。

“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即以建设市级统一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为目标,以统一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人口法人数据库、视频实景监控为基础,建立受理平台、呼叫中心、应急处置、在线办事等市、区、部门、街道、社区、楼院六级联动、集中统一的社会服务中心,协同办公的工作模式。

智慧城市:即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

天网工程:即公安部联合工信部等相关部委共同发起建设的利用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和控制软件组成,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

打非治违:即打击非法、违法生产,治理违规、违章作业简称。

“3+4”产业集群:即“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规划打造的有色金属(稀土)深加工及新材料、化工、能源和先进高载能3个千亿元产业链,先进装备制造、陶瓷建材、农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4个百亿元产业。

“3341”项目工程:即打造以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为重点的经济、文化、生态三大战略平台,实施交通提升、信息畅通、城镇化三大基础建设,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富民多元产业、区域首位产业四大产业,力争到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1.5万亿元。

“1236”扶贫攻坚行动:即围绕“一个核心”和“两不愁、三保障”,全力实现“六大突破”。“一个核心”就是持续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两不愁”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六大突破”就是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个方面的突破。

“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即着力打造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三个国家级示范区;壮大和提升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壮大以草食畜牧业为主的循环高效农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高效节水农业、以优质林果为主的区域性特色高效农业,提升马铃薯、中药材、现代种业和酿酒原料等特色产业;强化农业设施装备和科技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支持和保护五大支撑。

“千斤粮、万元钱”农业发展模式:即通过种养结合、粮经复合、水旱轮作及循环利用,科学配置土地、物种、时空,充分挖掘农田生产潜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经作物协调发展,构建优质高产、节本增收、安全生态的高效农作模式,确保实现每亩年产“千斤粮、万元钱”。

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

新网工程:即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的简称。

文化集市:借用了“赶集”的概念,即在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演出不同的文艺节目。

“历史再现”工程:2014年全省文化局长会议上正式提出,即通过推动重大文物保护项目的实施,展示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的价值和内涵,拓展可移动文物的展示手段,创新博物馆建设的机制体制,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促进文化遗产合理利用,进一步提升和显现甘肃文化优势。

四清:即在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中开展的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清庭院活动。

四化:即在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中开展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活动。

五城联创:即在全市范围开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

两集中三到位:即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规范高效的审批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推进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审批处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保障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审批人员到位。

第二篇:白银市政府工作报告

关于白银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1年11月15日在白银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作者:byfgw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71 更新时间:2011-12-13

12:27:10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1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新要求,统筹兼顾,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预计可全面或超额完成。预计实现生产总值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0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211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增长18.6%;大口径财政收入40亿元以上,增长18.3%;一般预算收入15.15亿元,增长27.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3798元,增长12.15%;人口自然增长率6.98‰;城镇登记失业率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省上下达的控制目标。

(一)计划执行情况

1.“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52.51万亩,同比增加6.95万亩。其中,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61.15万 亩。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面积13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3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200万亩,建成万亩高产示范片7个,粮食总产量突破70万吨,达到71.33万吨,同比增长6.91%。

特色产业长足发展。新建改建日光温室1万亩、塑料大棚0.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6.12万亩,同比增长1.76万亩。蔬菜产量122万吨,增长5%。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场)56个,累计达到285个。牛、羊、猪饲养量分别达到12万头、320万只和150万头,分别增长10.1%、11.2%和12.7%。肉蛋奶总产量13万吨。马铃薯脱毒种薯普及率达到100%。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水果产量14.36万吨,增长6.7%。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完成各类水利建设投资2.4亿元。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兴修梯田17万亩,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02平方公里,建成农村户用沼气10237户、大型沼气工程7处,解决了1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通乡油路70公里、村道畅通工程180公里。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开工建设,工农渠泵站改造工程有序推进。

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新增市级试点村15个,完成乡镇总体规划25个,村镇建设规划447个,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实施,试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所在县、区2个百分点,试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会宁县10个综合试点村和14个单项试点村完成投资8600万元,村容村貌等基础工程加紧建设,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2项。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市列小城镇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市上下达专项资金1000万元,小城镇基础设施及综合开发项目进展顺利。郭城驿镇完成道路改排水及铺油工程;红水镇完成环评和详规初稿,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研、初设已批复,已下达中央专项资金500万元;刘川乡完成可研审批和环评;四龙镇详规、可研及环评报告加紧编制;水泉镇总规已完成。

2.工业经济稳健运行,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生产经营较快增长。1-10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03亿元,同比增长18.1%。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四大行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448.35亿元,同比增长41.4%;产销率为97%。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5亿元,增长62.34%;实现利润总额11.19亿元,增长22.64%;实现税金总额15.11亿元,增长54.51%。工业项目进展顺利。银光集团万吨PC软件包完成开发,大象能源200吨磷酸铁锂项目试生产,甘肃德宝公司2000吨高品质稀土抛光粉生产线年底建成,郝氏炭纤维年产500吨炭纤维新材料二期主设备开始安装。白银公司年处理140万吨铜冶炼渣高效磨浮生产线及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进展顺利。刘化集团25万吨硝基复合肥、统一集团9万吨饮料等项目开工建设。中材水泥二期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可研完成。

非公经济加快发展。全市现有担保机构13户,有10户融资性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共发生融资性担保额4.2亿元。全市中小企业发展到3004户,完成增加值53.4亿元;全市非公经济企业3047户,非公经济组织71153户,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52.76亿元。争取国家和省上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及发展专项11项,争取资金1310万元。

节能降耗不断强化。积极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先后对30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节能评估审查,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白银鑫盛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核备案,引进鞍山荣信节能服务公司、甘肃省节能总公司等外地节能服务机构来我市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在全市集中开展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专项行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非法销售使用的现象。组织申报节能循环经济项目60项,已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22项,争取资金8210万元。

3.投资规模逐步扩大,项目建设继续加快 投资拉动经济作用明显。1-10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56亿元,同比增长23.62%,占年计划的93.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92.69亿元,增长23.7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58亿元,增长36.41%。截止10底,全市在建项目577项,同比增加94项,新开工317项,增加34项。千万元以上骨干项目496项,完成投资178.44亿元,增长22.6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4项,完成投资87.16亿元。市列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今年市上确定重点项目53项,计划投资109.56亿元。截止目前,完成投资80.33亿元,占年计划的73.32%。其中:续建项目15项,完成投资30.72亿元,已竣工6项。新建项目22项,开工建设19项,开工率86.36%,完成投资48.85亿元。前期项目16项,完成投资0.75亿元。白银公司锌冶炼资源综合利用焙烧系统、稀土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线、靖煤公司安全改造、华鹭铝业电解铝炭素系统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中石油白银销售分公司成品油库改造提升等项目竣工投运;定武高速营盘水(宁甘界)至双塔景泰段、华电马昌山一期、中电投黄河上游公司红山风电场、国投平川捡财塘二期、中电投黄河上游公司上沙沃10兆瓦光伏发电等新项目进展顺利;广泰铝业10万吨铝型材深加工、颐通管业4万吨PE实壁管等项目开工建设。同时,靖远双永人畜饮水及生态供水工程省发改委已批复立项,白银市热电联产、白银至靖远天然气管道工程、白银至中川机场等级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家投资争取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共争取到国家和省上发改系统各类投资项目167项,资金11.16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7.54亿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66亿元,省财政补助资金0.1亿元,省预算内基建资金0.32亿元,地方政府债券0.54亿元。主要涉及农业、工业、城建、高新技术、社会事业、节能循环经济、商贸流通、经济转型、交通能源、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

项目储备机制初步建立。出台了《白银市重大项目储备库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市级项目储备库建设,已筛选凝炼开展前期工作的重点项目26项,估算总投资1600亿元,主要涉及农业、工业、城建、交通能源、商贸流通、资源环境等方面。

基建项目监管扎实有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项目管理规定,督促做好扩大内需项目收尾工作,积极开展重大项目稽察。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社会事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对景泰县第四期廉租房、会宁县城区供水改扩建一期工程等20个项目进行了稽察,对会宁县农网改造项目开展了专项稽察,共查出问题36个,下发整改通知8份。目前,除个别项目正在加紧整改外,其它项目已全部整改到位。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涉及水利、土地开发整理、矿产资源转让、农村公路等30多个项目进行了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跟踪复查。

4.生态建设强力推进,污染治理成效突出

生态建设取得实效。全面实施都市生态屏障“八大工程”和中心城区绿化“六大工程”。全年完成各类造林绿化32万亩。其中:农田林网3万亩;特色经济林12.96万亩;大环境绿化1.8万亩;绿色通道建设1.2万亩;“千村万户”村屯绿化点662个、庭院绿化示范户49838户,绿化面积5.3万亩。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

污染治理深入开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断强化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白银公司铜业公司含砷废水治理和西北铅锌冶炼厂电收尘改造项目建成投运,白银市城郊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白银公司第三冶炼厂含重金属废水治理改造等项目加紧实施。继续强化减排设施的运行监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检查和抽查,及时跟踪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落实等情况。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招生。累计落实校舍改造维修资金2.28亿元,安排校舍改造项目55项。撤并中小学90所,新建校舍26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幼儿园13所、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

文化体育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0个、“农家书屋”30个。市体育中心和5个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建成投用,“一村一场”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一院三馆”前期工作加紧开展。成功举办了省第六届农运会和市三运会,省十三运筹办工作全面启动。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加大,“黄河石林、甘肃白银”旅游形象广告亮相中央电视台,寿鹿山森林公园通过3A级旅游景区评审,新增“农家乐”示范村7个,改造、新开“农家乐”105户,全市接待游客超过2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亿元。

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争取卫生建设项目62项,市精神卫生中心、3个乡镇卫生院、49所标准村卫生室开工建设。实施了县级医院能力建设等项目,县级急救中心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白银区人民医院急诊综合楼竣工投用,市中医院住院部年底投入使用,靖远县、景泰县、平川区人民医院住院部及会宁县18项灾后重建项目年底竣工,会宁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完成主体工程。全市城镇职工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8%,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7%,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

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争取中央、省上就业专项资金7802万元,市、县区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开展创业就业工作。新发展私营企业777户,个体工商户551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03户。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8.5%。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84万个,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基金4245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59亿元。认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第一批27个。完成劳务输转28万人,创劳务收入28亿元。新改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230家,直营店和示范店50家,新建5个商品配送中心。完成进出口总额9亿美元。全市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3.4%。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5893套,预计年底主体竣工率61.2%;改造农村危旧房1.6万户。

6.调控监管措施得力,价格水平趋于稳定

调控政策落实有力。针对去年下半年以来物价高位运行态势,认真落实国务院16条和省政府13条调控政策,及时出台了8条调控措施,建立了全市统一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切实加大市场价格调控力度,坚决遏制市场物价过快上涨。稳定蔬菜价格,市上安排45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设施蔬菜生产,积极落实蔬菜生产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价格优惠政策。稳定粮油价格,向市场投放平价粮油3.2万吨,开展面粉直销活动。减少流通环节,争取到省级农超对接“以奖代补”项目资金100万元,开展农超、农贸、农校对接试点。降低流通费用,全面落实绿色通道政策,加快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设立自产自销摊位。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1-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小幅回落,累计上涨5.7%,预计全年累计上涨5.2%。价费监管措施强化。坚持市场价格巡查制度,大力整顿出租车价格秩序,平抑市场食盐价格波动,落实商品房一房一价明码标价规定,实施公路客运运价与燃油价格联动机制,努力维护市场价格秩序。认真开展涉农价费、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和电力、成品油价格重点检查,查处价格违法案件,规范行业价费秩序,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50起,实施经济制裁金额59.77万元。审慎出台政府性调价项目,实行价格限时审批制度。认真落实国家降价清费政策,整顿规范收费行为,取消64项不合理收费,降低了253个规格剂型的单独定价药品和1427个规格剂型的统一定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达28%。全面落实学前教育收费标准调整政策。强化价格监测力度,对涉及人民生活必需品及工农业重要生产资料的4大类9小类164个品种价格进行持续性监测预警,应急商品储备制度不断完善。积极开展供热企业成本监审试点工作。及时宣传报道政府在稳定物价方面的政策措施,稳定了群众消费预期。

7.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利用外资初见成效

关键领域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确权颁证、合同签订等工作,完成确权面积241.91万亩。白银公司完成对长通集团生产性有效资产收购,原企业职工已重新安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政府目标管理,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达到全覆盖,各县、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审慎推进价格改革,积极探索水价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

外资利用进展良好。亚行贷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中期检查,市政府与亚行驻北京代表处、省财政厅签署了中期检查谅解备忘录。亚行二期项目申请报告已报国家发改委,黄河石林世行贷款项目基本完成。小城镇利用世行贷款建设农村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已通过预审,前期工作进展良好。

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召开了全市重点项目和开发区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各项工作重点。白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列入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铝材工业园建设全面启动;平川经济开发区陶瓷建材城投运;白银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完成二期开发;刘川工业集中区一期开发进展顺利。全市各开发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招商引资规模扩大。制订了《白银市促进招商引资和民间投资优惠政策及其实施办法》。全年共签约项目180项,签约资金270亿元。新开工160项,竣工130项,到位资金96亿元,完成投资60亿元。其中,在17届兰洽会期间,签约合同项目60项,签约资金135亿元,资金数创历届之最。引进了汇源果汁、统一集团、中国华电集团等知名大企业。

(二)推进计划执行的主要做法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市政府紧紧围绕年初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管理,明确责任,真抓实干,确保了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的顺利完成。1.实行目标管理,逐级靠实责任。市政府按照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及时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分解下达了各部门目标任务,对目标责任逐项进行分解落实,明确了责任部门、责任领导和具体负责人,靠实责任,强力推进。对市列53项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重点企业、有关部门等29家单位签订了责任书,进行定期跟踪,按季通报,确保建设进度。2.加强组织协调,推进计划执行。围绕各项目标任务,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发挥制度的规范、约束和驱动作用,着力推进工作落实。一是建立了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制度。市上下发了《白银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联席会议制度》、《白银市委市政府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制度》和《白银市地企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为计划顺利实施排忧解难。二是建立了经济运行逐月分析研判制度。市政府有关部门就全市经济运行情况逐月进行研判,按季分析,及时以呈阅件方式向市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呈送,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三是建立了项目建设访谈和约谈制度。市上主要领导带队到重点企业开展调研访谈,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市发改等部门不定期与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领导进行约谈,互通信息,谋划对策措施,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四是建立了向国家和省上投资主管部门的工作汇报制度。对国家和省上的投资项目,各县区、各部门主动向国家、省上有关部门汇报衔接,积极争取支持。今年以来,市上主要领导先后两次亲自带队赴国家有关部委和省上相关厅局,就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专题汇报,得到了部委领导的肯定和支持。通过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工作合力,促动了一批沉淀多年的重大项目有了新的进展。

3.主动接受监督,狠抓整改落实。市政府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报告和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主动接受监督。就全市2011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市政协五届十八次常委会议进行了通报,就全市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全市2011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分别向市七届人大第三十次、三十一次常委会议进行了报告。对市人大常委会议的审议意见,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反馈各相关部门,逐项督促做好整改落实工作,并专题就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向市七届人大第三十二次常委会议进行了报告。通过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各部门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大整改力度,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4.实施预警监控,着力攻坚克难。根据省政府控物价降能耗减排放保增长专题会议要求,为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市政府78次常务会议决定对经济运行实行预警监控措施,设立了预警警示指标。召开了全市“控物价降能耗减排放保增长”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了四大攻坚任务,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在第四季度消化前9个月欠账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出台了一揽子调控监管政策,先后下发了《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强化经济运行调控确保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的实施意见》、《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预警监控坚决遏制市场价格过快上涨的实施意见》、《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预警监控确保完成全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实施意见》和《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预警监控确保完成全年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的实施意见》,对各项指标完成实行逐月预警监控,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5.严格督查考核,强化保障措施。为切实做好各项目标考核工作,市上下发了《白银市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有关部门制定了单项目标考核办法,逐项确定分值,严格考核程序和具体奖惩措施。市政府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人组成重点项目建设和四大攻坚任务督查组,深入县区、部门、企业开展督查落实工作,并将结果作为年终考核主要依据。特别是针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不平衡、个别项目推进慢的实际,市上召开了项目建设推进汇报会,并建立了重点项目定期通报制,推动重点项目建设。通过有效的督查考核措施,加快了工作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促进全年目标计划的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计划执行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全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较好,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为“十二五”规划起好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水平低,促进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市场化融资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任务十分艰巨。由于受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投资增效放缓以及国家对固定资产统计口径进行调整等方面的影响,加之缺乏大项目的支撑,实现投资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三是三次产业发展有待提质增效。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整体竞争力不强。绿色有机农业及制种产业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体系建设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工业经济增效减缓,难度加大。原材料、人工工资以及融资成本的大幅上升,“高进低出”的价格走势,增加了企业生产的经营成本,加大了工业经济增效的难度。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行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且新型服务业发展不足。四是价格水平仍然高位运行,物价的持续上涨对消费形成制约,市场及流通等环节的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五是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受居民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发展速度、收入分配调节体系不健全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全市城乡居民收入虽然有一定的增长,但除去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收入水平仍然偏低,成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客观因素,也是制约居民消费需求不旺的根本原因。六是节能降耗形势仍然严峻。白银是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地区,“十一五”时期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已下降20.45%,重点企业节能降耗空间已十分有限。在火电及有色等高耗能行业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同时,能耗增幅居高不下,保增长与降能耗的矛盾越发凸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主要任务和措施

2012年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开局年。市第七次党代会以“融入中心,跨越发展,为建设繁荣文明幸福白银而努力奋斗”为主题,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公民素质全面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市在全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力求发展速度快于全省、发展效益高于全省、发展质量优于全省,努力实现“四翻番、三提升”的奋斗目标,确立了“民生优先、项目带动、三化联动、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要求。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工业增加值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财政收入略高于生产总值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在省上下达指标内。基于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贯彻“中心带动”战略,夯实联动发展基础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抢抓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循环经济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色金属加工及新材料基地建设、棚户区改造和省上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开发区发展等方面重大政策机遇,组织实施好《兰州—白银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大工作力度,搞好政策对接,细化工作措施,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争取更大支持。继续做好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等专项资金的争取工作。

二是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坚持统筹谋划,整合资源,集中财力的原则,依托白银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按照轴线延伸、板块聚集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国家级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金子招牌,以兰白、刘白高速公路和黄河为轴线,以白银区、平川区、刘川工业区、景泰正路工业区为支点,构建总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空间格局,以着力打造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为契机,全面开展白银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和省市协调联动机制,力争比照兰州新区开发建设管理模式建立组织机构开展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谋划引进一批具有支撑能力的大项目、好项目。对接兰州新区开发,规划建设景泰正路工业区,推进兰州至景泰经济长廊建设。

三是融入中心联动发展。按照面向兰州、依托兰州、服务兰州的发展思路,充分借助兰州交通、物流、科技、金融、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主动融入,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借力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兰州能源建材供应基地、鲜活农畜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休闲目的地,共建共赢,实现联动发展。主动搞好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对接,遵循市场规律,实现融合联动发展。

四是加快建设特色城镇。立足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三县县城为纽带、以重点城镇为平台,构建区域城镇体系,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做好市区总体规划及道路、给排水、供热供气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老城区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及小城镇规划编制等工作。高度重视规划实施管理,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融入铜城文化和黄河文化元素,精心打造一批地标性建筑,搞好城市水系规划,增加文化内涵,凸显地域特色。加强白银区与平川区、刘川新区的协调联动、功能互补,加快城中村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县区旧城改造步伐。推进市列小城镇建设进程,支持黄河沿岸城镇优先发展。

(二)创新招商融资方式,推动项目开工建设

一是抓好项目前期谋划。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对西部落后地区的资金支持方向以及省上的整体规划,争取在循环经济、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污染源治理、生态建设和关键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谋划凝练一批项目,加速办理项目规划、用地、环评、能评等方面的审核备案手续,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的良好项目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景泰至中川机场、景泰至礼县高速公路、白银至景泰黄河石林高等级公路、兰白沿黄快速通道、包兰线银川至兰州扩能改造工程(白银段)、红会支线铁路改扩建及延伸工程、干塘至武威增建二线景泰段、白银至平凉铁路、西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基地、西部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生产示范基地、中石油永登至白银成品油输油管道及白银油库扩建、华鹭铝业155千安培预焙槽产能置换、黄河黑山峡梯级开发、黄河靖南峡水电站、甘宁两省中北部扶贫暨生态移民兴电二期供水工程等18个总投资超过千亿元的重点项目前期协调、论证规划、立项争取工作。

二是做好项目规划编制。按照“发展抓项目,根本抓规划”的要求,结合国家、省上和全市“十二五”规划重点,以及国家政策走向和投资方向,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及企业抓好对重大项目的前期规划编制,加强汇报衔接,争取列入国家、省上专项规划。重点配合做好《兰西格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黄河上游经济带建设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依据上述规划,精心组织编制《白银市生产力布局规划》、《白银市产业布局规划》和《白银市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发展总体规划》,及时修编城市建设规划,确保我市提出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具体项目上,实现利益最大化,为推进规划实施和促进投资较快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87个续建项目进度,完成投资70.02亿元。确保白银公司铜冶炼、锌冶炼,广泰、宏达10万吨铝型材,扎布耶锂业废渣综合利用,郝氏碳纤维节能复合材料,中电国际新能源白银20兆瓦光伏发电、华电景泰马昌山风电二期等72个项目年内建成;刘化集团25万吨硝基复合肥、寿鹿山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15个项目完成投资12.67亿元。确保新开工142 个项目,完成投资57.58亿元。力争靖煤集团煤矿安全技术改造、白银供电公司电网建设与改造、会宁西城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等63个项目竣工;开展资源勘查,摸清资源状况,抓好白银公司内蒙萤石矿开发、陕西和西藏等3家矿山收购,加快靖煤集团庆阳环县沙井子西、宁中煤炭资源基地及煤矿矿井建设。力争白银市热电联产、靖远、景泰25万千瓦风电场、平川区城市供水改扩建工程、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国家防灾减灾物流储备基地、白银至中川机场等级公路、全市等级公路改造升级等12个项目立项建设,完成投资100亿元。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机制,严格项目建设“四制”要求,推进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立健全项目联合检查监督制度,加大项目稽察力度,加强资金监管,确保项目建设合法合规,及早建成发挥效益。继续实行投资目标责任制和部门联动机制,提高项目审批会商效率,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四是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坚持以项目为核心,依托全市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转变项目引进思路,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把引资重点从注重数量引进转到追踪精品项目、从注重广泛吸纳资金转到重点打造产业链条、从注重提供优惠政策转到提升比较优势上来,认真研究终端市场,实行点对点招商,重点引进一批污染程度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力争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继续做好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五是拓展投资融资渠道。加快企业重组联合,推动白银公司、聚银公司上市。扶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撬动民间投资。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及担保体系建设,建立灵活务实高效的融资平台。创新担保方式,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提供高效便捷的担保服务,确保项目建设资金落实。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发展地方银行和村镇银行,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实施好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主权外贷项目,谋划一批外资项目,争取亚行贷款白银城市发展二期项目进入国家三年滚动规划,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六是加快财政支付进度。财政支付进度要保持与项目建设进度同步,对项目建设的前期费、园区建设的专项费和市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支出,要优先支付,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一是保障供应。全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完善扶持生猪、奶牛、禽蛋生产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优惠政策,积极扶持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切实抓好粮食、肉食、蔬菜等“菜篮子”工程,保证群众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供需平衡。二是降低成本。降低重要商品市场的流通成本,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农贸、农校对接,畅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规范和降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的进场费、集贸市场的摊位费及卫生费,从源头上降低成本。三是完善制度。完善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零时收储制度,加快启动实施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增强市场的调控能力。四是创新方式。创新中低价位商品的供应方式,建立适合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市场,满足中低收入群体对日常消费品的需求。五是加强监管。加强价格预警监控和市场监测监督检查,充分发挥价格调控联席会议的作用,调动各部门及各方面的积极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重点整顿粮油、蔬菜、农资流通、教育、医疗、商品房销售等领域价格秩序,加强成本监审和节假日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垄断定价、价格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繁荣和物价的基本稳定。

(四)发挥农业特色优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农村经济特别是粮食增产的关键,确保稳定在125万亩,突出发展玉米和马铃薯,种植面积均达到100万亩,稳定发展小麦、水稻、小杂粮等优质粮食品种,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万吨。实施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景泰示范项目,加快建设会宁、靖远、景泰产粮大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测土配方施肥32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示范田40万亩,确保水地粮播面积稳定在90万亩。

二是壮大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瓜菜、草畜、林果等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优质蔬菜产品,新改建日光温室1万亩。加快牛羊产业大县和奶产业建设,重点扶持规模养殖场、良种繁育体系和检测体系建设,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场)50个,全市牛饲养量达到15万头,羊饲养量达到360万只。大力推广农牧复合型生态循环农业,力争秸秆利用率提高到55%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加快建立马铃薯一级、二级良种扩繁基地,脱毒种薯覆盖率保持在100%。

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制定更加有效的扶持政策,培育和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增强带动能力。培育一批规模型、成长型、创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8%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控制源头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50%以上的农产品通过企业和合作社加工、销售。扎实推进农业科技服务和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加大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实验、示范、推广力度,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进程,力争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

四是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工农渠泵站改造,抓好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靖远双永人畜饮水及生态供水工程建设,争取靖会、兴电、刘川大型泵站改造列入国家计划。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兴修梯田15万亩,解决1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户用沼气3189户、大型沼气工程5处、小型沼气工程11处。新建农村公路400公里、通乡油路80公里。加快10个乡镇客运站和350个村级停靠点等项目建设。继续推进空白乡镇邮政所建设。五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积极拓宽农民就业创业空间,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0项,新建、改扩建小型水利工程20个。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0项,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60户2194人。

(五)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突出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优化产业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以新能源产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加快工业化建设步伐。

一是强化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树立服务意识,把服务企业作为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抓手。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预警监测,重点做好31户企业产品铁路运输任务,搞好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保障供应。支持白银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加大后续找矿力度,解决好企业办社会职能遗留问题。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提升服务企业发展水平。

二是抓好协调,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建立重点企业定期会谈协商机制,助推重点产业改造升级,做大做强。重点协调做好白银公司铜冶炼技术提升改造、锌冶炼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升、贵金属综合利用、小铁山多金属矿深部开拓工程及选矿节能工艺技术提升工程、银光公司12万吨PVC等项目达标生产,加快推进白银有色长通公司电线电缆生产线、银光公司5万吨TDI和2万吨PC、靖煤公司环县沙井子西及庆阳宁中煤矿矿井建设、刘化集团25万吨硝基复合肥等项目进度。实施74项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78亿元。

三是重视投入,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联合。不断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切实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和研发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技术开发中心的作用,强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重大技术攻关,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尤其重视我市目前在全国同行业具有代表性技术或领先水平的炭纤维复合材料真空高温技术、兆瓦级风电叶片制造技术、碳酸锂生产加工技术、超导变电站核心技术、TDI大规模产业化技术、稀土萃取分离技术等10项技术的应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是优化政策,繁荣壮大非公经济。进一步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优化政策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凡允许国有资本和外资进入的领域,一律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开放。鼓励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和重点项目发展配套产业,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形成产业集聚。鼓励大企业把非核心的生产制造外包给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持之以恒开展造林绿化。统筹搞好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经济林,努力让绿色拥抱城市,让生态造福人民。全年完成造林绿化32万亩,其中:特色经济林10万亩,农田林网3万亩,城区及大环境绿化1.3万亩,绿色通道700公里,“千村万户”村屯绿化点200个、庭院绿化示范户5000户。二是继续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产业生态化,构建节约、高效、环保的低碳产业体系。加快实施白银城郊东大沟流域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白银公司铅锌冶炼厂含铅镉酸性废水改造项目、白银公司危险废弃物储存库等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管理和循环利用,继续推进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支持清洁能源建设,淘汰落后工艺设施,及时查处偷排和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推进有色金属冶炼灰渣、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全面完成历史遗留铬渣的无害化处置,全力搞好煤矿塌陷区治理。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三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排放,不断延伸产业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积极组织编制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加大对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力度,积极引进实行节能新机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深入开展节能、节地、节水行动,强化矿产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推动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七)发展现代服务产业,扩大城乡消费需求

一是加快发展物流业。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逐步完善仓储、配送、信息等服务平台,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农副产品仓储等物流业,谋划建设白银仓储物流园区。二是不断完善市场体系。积极培育土地、产权、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进一步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改造农家店200家,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和市区菜农直销暨蔬菜综合批发市场,推进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示范工程,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便民服务。做好“家电下乡”工作。三是加强特色文化建设。重视地质遗迹保护、文物单位申报评级、非物质文化申报等工作,进一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大新闻出版和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建设白银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一院三馆”,抓好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等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工作,对全市所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推进20户以下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4.9%。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组织实施一批带动辐射作用强的文化产业项目,打造具有白银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努力提高文化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四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继续加强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整合现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链附加值。加大会师圣地红色游、黄河石林风光游、铜城工业游、“农家乐”休闲游等特色旅游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开发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协调联动发展,努力把旅游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力争旅游接待量超过336万人次、综合收入17亿元。

(八)落实民生保障措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推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15所,50所小学附设学前班。新改扩建校舍20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化学校30所,改造农村寄宿制初中30所、寄宿制小学15所,撤并农村中小学80所。二是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快建设市级重点医院、县区标准化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医疗卫生工作示范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开工建设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和县级急救中心业务用房。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1‰以内。三是加快发展体育事业。建成全民健身示范村15个,“一村一场”体育设施30个。争取开工建设靖远县体育场及部分乡镇、社区全民健身场。以筹办备战省十三运为契机,完善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四是促进全民就业创业。完成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体工程,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基金3000万元,完成就业培训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7万个,输转劳动力30万人次。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五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增加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六是进一步改善住房条件,建设保障性住房3410套。完成省上下达的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七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矛盾预警和调处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提高事故灾难及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八是组织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大力开展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五城创建”活动,推进实施人文精神培育、文明风尚引导、白银形象塑造工程,共创共建美好家园。

(九)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切实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将深化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以改革创新拓展发展空间,以改革创新争得发展先机,以改革创新增添发展活力。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努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配合做好国家、省上对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验收工作。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行新农合“一卡通”,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城区建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模式,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资源环境等领域改革。认真落实成品油和电价改革方案,严格落实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等价格改革。继续繁荣壮大非公有制经济,让各种资源和资本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流通。努力增加科技创新投入,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型白银建设。探索建立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收入分配体系,明显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努力为投资创业者提供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环境最佳,服务最优的发展平台。继续规范项目审批流程,简化办理程序,压缩办理时间,方便办事群众。完善联审联办的电子审批模式和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各部门的相互监督和市政务大厅的实时监督。深化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探索出台有利于加快白银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办法,努力拓宽政策空间,进一步打造充满活力的内陆开放型城市。大力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对外贸易方式转变。鼓励引导更多具有潜力的企业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完成进出口总额10亿美元,增长10%以上。

各位代表,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目标催人奋进,任务繁重艰巨。我们将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围绕本次会议提出的任务,开拓创新,锐意进取,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努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三篇:白银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白银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白银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转型这一主线,以“项目建设落实年”和“全面效能建设”为载体,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克服连续干旱造成的不利影响,努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基本完成了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初步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58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2.33亿元,增长15.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28亿元,增长33.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3亿元,增长1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1;大口径财政收入28亿元,增长1%,一般预算收入9.92亿元,增长16.7%;财政支出58.98亿元,增长37.7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3135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3018元,增长12.78%。

一年来,市政府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进一步深化认识,完善思路,贯彻市委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推进白银新一轮发展的意见和“融入中心、优化布局、区域联动、科学转型”的发展战略,加强政府工作人员学习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突出解决问题,解决突出问题,城市转型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抓机遇扩内需,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抢抓中央实施扩大内需等政策机遇,扎实开展“项目建设落实年”活动,全市在建项目达817项,同比增加121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幅是近年来最大的一年,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

全方位争取国家支持。超前谋划,精心运作,争取扩大内需项目200项,落实国债资金7.54亿元,有45个项目竣工;围绕保障民生、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接续产业发展,实施了一批重大转型项目。资源型城市转移支付专项资金达到1.58亿元,争取省上调整了对我市的财政分配体制,靖远、景泰纳入省财政直管县范围。争取地方债券1.5亿元、中期票据融资1亿元,市上和各县区在城市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获得国家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支持;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创历史最好水平,增长43.32%。多方汇报反映棚户区问题,三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作出重要批示,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开辟了新通道。经国土资源部批准,调整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价。积极向国务院支持甘肃发展政策调研组系统反映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十二五”规划和新兴产业规划研究启动。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行包引进、包建设、包投产“三包”招商引资机制,充分发挥企业、部门、产业园区和驻外机构的积极性,通过节会招商、挂职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招商引资实效,项目签约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落地率有较大提高。宏达铝业10万吨铝型材、新天际钢材100万吨管材线材、甘肃新北重专用车改装等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市政府与湘电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拟建年产2兆瓦500套直驱型成套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全市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28项、签约资金148.21亿元,新开工160项,竣工126项,完成投资35.16亿元,增长21%。

园区建设呈现诸多亮点。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晋升国家级园区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0.82亿元,增长48.6%,中科宇能实现批量生产,同盛公司可回缩安全型注射器投产上市;金轮针布扩建、白棉公司5万锭棉纺生产线等项目开工。西区开发区完成投资13.28亿元,增长34.65%,金大沟综合治理项目投入运行,中集华骏扩建等项目顺利实施。平川经济开发区陶瓷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初具规模,国泰陶瓷建材城开工建设,华顺陶瓷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白银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三县工业园区引进实施了一批新项目。

(二)抓创新调结构,产业培育实现新突破。坚持争取国家支持和挖掘内部潜力结合,开拓市场和提升技术并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努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着力培育多元支柱产业。坚持抓大增小,培育发展主体。有4户企业被纳入全省重点企业扶持范围,市上重点扶持了30户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设立了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当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户。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精细化工一体化、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等产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白银有色集团20万吨高纯阴极铜项目一期建成投产,二期和贵金属综合利用工程、铅锌厂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开工;银光公司10万吨TDI技改扩建项目投产、12万吨pVC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大唐景泰电厂一期首台66万千瓦火电机组并网成功;中材集团日产4500吨干法水泥、雨润万头种猪及150万头生猪屠宰生产线、会宁6000吨中药材加工等项目加紧建设。多元支柱产业完成投资93亿元,实现增加值122亿元,分别增长34%和14.3%。

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降耗工作。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项目27项,实施市级项目130项,共投入资金0.16亿元,有5个项目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申报专利156件。银光公司技术中心晋级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聚碳酸酯技术通过省级鉴定;长通集团国际热核聚变装置用超导电缆绞缆项目通过专家评审;甘肃化工研究院中试基地落户产业园,甘肃矿用防爆电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我市。以技术改造推动节能降耗,华鹭铝业电解铝碳素系统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稀土公司工业锅炉热电联产等项目开工。争取中央财政节能奖励资金0.69亿元,有17个节能改造、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项目获得国家和省上投资补助。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6%。

大力发展服务业。改建新建了一批农贸市场、配送中心,会宁新时代购物广场、靖远商业步行街、景泰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西区苹果一条街、平川中恒配送中心等商贸设施建成投运,白银道路运输物流园区开工建设。开展“家电下乡”活动,销售产品3.1万台(件),发放补贴454万元。发展金融服务业,会宁会师村镇银行挂牌运营,组建小额贷款公司3家。完成旅游投资0.76亿元,世行贷款和国家旅游发展基金黄河石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了会宁鸡儿嘴村、靖远大坝村、景泰龙湾村、白银民乐村、平川月河湾5个示范点,农家乐形成规模经营,实现旅游收入1.6亿元。

(三)抓“三农”保增收,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开展抗旱生产,保障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播面积达到340万亩,总产量60.75万吨。落实农业综合开发资金0.35亿元,改造中低产田2.1万亩;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面积63万亩、农作物良种400万亩;改良繁育畜禽良种60万头(只);申报绿色食品认证6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8个。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日光温室大棚、优质小杂粮、马铃薯、农作物制种、特色林果基地面积稳步扩大;草食畜牧业稳定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达250个,景泰大富、白银区车路沟等奶牛养殖场基本建成。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达190家,完成增加值10亿元,增长20.6%。发展劳务经济,输转劳动力25.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9亿元。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省级试点县建设全面铺开,市级试点村分区域扎实推进,旧村整治改造开局良好。落实扶贫专项资金0.68亿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4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集体林权制度和水管单位改革全面推开。

(四)抓保障惠民生,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集中财力物力,解决了一批突出民生问题。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全市个体经营户及注册资金分别增长36%和130%,吸纳就业人员1.4万人。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取得显著成效,城市低保对象新增0.43万人,保障标准人均年提高204元,农村低保对象新增1.9万人,保障标准人均年提高43元,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71亿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达1万多人,供养标准人均年提高600元,发放供养资金0.18亿元;城乡医疗救助3.4万人,发放救助资金0.29亿元。为7190户保障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0.18亿元。制定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市老年儿童福利院、县区综合福利院开工建设,中信国安红军疗养基地建成。落实抗旱资金0.47亿元,动员社会各界捐款511万元,救助受灾群众30万人。

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0件惠民实事全面落实。出资1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和全民创业资金,培训劳动力4万多人,开发城镇就业岗位2.8万个。引大入银城市水源工程武川水库坝体基本建成;解决了农村8万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0公里、新增农村沼气3.83万户。建设廉租住房5472套、27.36万平方米,竣工252套、1.26万平方米;改造农村特困群众危房2.4万户。改扩建校舍16.12万平方米、乡镇综合文化站21个、农家书屋440个和农村乡镇“小超市”460个。招录1763名大专以上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卫生院、学校、社区(村)。大坝滩综合开发和金鱼公园二期改造工程进展顺利。东市区集中供热管网改造工程完工。

(五)抓环境夯基础,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完成交通投资10亿元,平定高速公路会宁段建成通车,省道207线改造暨靖远黄河大桥建设、白银城区至四龙公路改造进展顺利;完成农村公路投资3.6亿元,农村道路网络更加完善、标准质量进一步提高。包兰铁路改造、营盘水至双塔高速公路景泰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紧开展;电网建设项目进展顺利,750千伏平川变电站即将建成,有5座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或开工建设。投资0.53亿元,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9项,新补充耕地1.07万亩。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亿多元,会宁中川、靖远平堡、平川种复等6项饮水安全工程完成建设任务;靖远刘川、白银区蒋家湾等6处大中型灌区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景泰中泉、平川旱坪川等7处大型泵站改造工程列入国家规划,工农渠及泵站改造工程开工;新增有效灌溉2.5万亩,兴修梯田11.5万亩,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06平方公里。争取林业投资1.7亿元,造林8.85万亩。

“四大民心工程”项目进展良好。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4号机组脱硫工程、白银公司三冶炼ISp工艺“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工程通过验收;白银公司铜冶炼污染治理精炼工程竣工投产,靖远二电5号炉脱硫工程建成,银光公司酸雾治理工程废酸处理系统一即将建成,系统二进入土建及设备订购。白银、会宁、景泰城区天然气工程建成投运。白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投入运行;平川、景泰垃圾处理项目基本竣工,靖远、会宁污水处理厂加紧建设。亚行贷款城市发展项目全面启动、加快实施。白银区文化广场开工建设、吊地沟生态公园建设进展顺利。

(六)抓统筹促和谐,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补助经费2.22亿元,减免了4.2万名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研究制定了城乡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改扩建寄宿学校60所,撤并115所。全面启动校舍安全工程,落实建设资金3.19亿元,安排项目163项,已竣工111项。西区中学开工建设。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有1.4万名中职学生享受国家资助政策。高考二本上线8354人,创历史新高。

群众健康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面推行新农合制度,参合率达97.31%。筹资1.4亿元,落实卫生项目45项,建成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12所乡镇卫生院、69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开业。市熟食品定点加工基地投入运行。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甲流H1N1防控工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稳步推进,建成农村卫生厕所2300座。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抓典型、建机制和层级动态管理年活动,人口自增率为6.67‰。

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启动了覆盖全市的文化资源共享村级服务点工程,市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加紧建设,黄河石林书画院写生基地落成。两个广播电视栏目进入全省十大品牌栏目,“飞越白银”大型航拍和“唱响铜城”歌手大赛取得显著成效。市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启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功举办第三届“金凤凰”少儿艺术大赛暨第四届文化艺术节、“歌唱祖国”大型歌咏比赛等文化活动。文化产业稳步发展,西区文化商业街正式开业。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积极预防群体性事件,果断处理了会宁“5?19”和平川“6?4”群体性事件。强化信访工作责任,落实领导包案制度,集中化解信访积案,解决了一批疑难信访案件。民族宗教和外事侨务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侦破刑事案件1551起,破获命案30起,命案破案率90.9%。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安全生产监督,开展了宣传教育、行政执法、隐患治理三项行动和法制机制体制、安全保障能力、安全监管队伍三项建设,推进煤矿资源整合,安全事故起数下降27.5%。

(七)抓效能建机制,行政能力有了新提高。扎实开展“全面行政效能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管理和创新机制相结合,努力提升行政能力。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重大行政决策听证程序、行政执法案件评查办法、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1件,其中结案19件。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决策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和建议、意见。以建机制、促落实、提效能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工作流程,解决了一些影响效能的突出问题。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获省政府批准,事业单位人事工资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核准了1214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比例;清理行政审批项目933项,取消482项,减幅51.7%。市政务大厅实行“并联审批”、“全程代理”,商务办证链条事项办理由47天压缩到2天。深化政务公开,建立政府系统信息公开网站(网页)338个。加大纠风治乱和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得到解决。强化效能监察,促进了重点工作、重点事项及时落实。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极其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审时度势、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劳动者、投资者,向驻银部队官兵,中央、省驻银单位,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白银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新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对国家投资的依赖性过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主导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两高一资型”工业结构亟待改变。二是能源需求不足,加之新能源建设迅速发展,对我市以火电为主的生产结构带来严峻挑战。三是县区吸引社会投资的能力还不强,缺乏支撑性的大项目、好项目,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四是符合国家鼓励投资的项目储备不足,前期工作还不深入,项目申报争取难度较大,加之土地资源优势逐步弱化,征地拆迁成本增高,项目落地难问题突出。五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不快,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六是社会治安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七是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作风不实等现象仍然存在。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总体部署

2010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城市转型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们既面临中央扩大内需、国家省上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务院出台支持甘肃发展、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等政策机遇,也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竞争加剧、城乡差距扩大等严峻挑战。做好2010年的工作,我们必须着力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抓投资与促消费的关系、促发展与惠民生的关系、抓项目与引外资的关系、打基础与谋长远的关系,审时度势,坚定信心,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资源型城市转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全面实施“融入中心、优化布局、区域联动、科学转型”发展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三农”工作,转变发展方式;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攻坚年”活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继续深化“全面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实现稳中求进,推动白银新一轮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略高于生产总值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5,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融入兰白都市经济圈,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以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为契机,突出产业培育,强化项目凝练筛选工作,坚持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促进产业聚集,推动城市转型。

积极推进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重要工业基地、中部生态屏障”的目标定位,按照基本形成“三个格局”、实现“四个提升”的奋斗目标,强化规划引导,有步骤、分阶段扎实推进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今年把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四个方面:一是主动与兰州协商配合,尽快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健全经常化、规范化的磋商、交流、协同机制。二是立足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以产业对接为主做好相关工作,共同编制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规划,并编制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三是及早谋划,超前工作,借助兰州商贸、科技和资源优势,筛选实施一批现代加工制造业项目。四是着眼自身发展,立足服务兰州,从易办能办的事着手,优先建设农副产品、能源建材供应基地和休闲娱乐基地。

大力培育多元支柱产业。争取国家投资和招商引资并举,改造提升和引大引强结合,立足现有基础,实行重点突破,强化有色金属产业这个主体,突出能源和化工产业两个重点,坚定不移地加快培育多元支柱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有色金属冶炼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白银有色集团20万吨高纯阴极铜项目二期和贵金属综合利用工程建成投产,搞好铜冶炼渣综合利用、西北铅锌厂资源综合利用和华鹭铝业公司技术改造等项目。把发展重点转向产业链延伸,支持白银公司开展铜、铅、锌基合金及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建成宏达公司铝型材项目一期工程;支持稀土公司开发稀土深加工产品,力争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线开工,争取平川区甘肃德宝公司抛光粉项目建成投产。着力延伸以TDI、光气为龙头的异氰酸酯产业链,力促银光军民结合型化工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关联项目和企业聚集。坚持火电、水电、风电并举,加快在建电源项目建设,争取实施景泰、平川、靖远风电后续开发,力争国家超导变电站建成投运、中电投10兆瓦光伏电站落户景泰,开展会宁郭城火电厂前期工作;加快实施碳酸锂二期工程,促进新能源材料和相关产品开发。争取甘肃新北重专用车改装、中材集团日产4500吨干法水泥、雨润公司年屠宰加工150万头生猪产业化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中科宇能风电叶片配套件及辅助设施、中集华骏扩能改造、新天际钢材100万吨管材线材等项目建设,抓好景泰县万吨木糖醇、靖远县70万吨焦化生产线等项目,力争星湘公司风电成套设备总装、平川铁矿砂等项目开工。

提升园区开发建设水平。以园区为载体,积极与东部园区对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园区与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强化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建设,加大土地储备开发力度,启动建设产业园东区;加快亚行贷款项目实施进度和基础设施配套,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大企业、好项目。完善西区管委会职能,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物流业、会展业,建设特色商业街。扩大平川经济开发区发展空间,推进陶瓷市场建设和陶瓷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刘川工业集中区建设,按照功能规划,引入市场机制,多种开发方式并举,鼓励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支持其他县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

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省道207线改造暨靖远黄河大桥、白银城区至四龙公路改造工程,确保营盘水至双塔高速公路景泰段开工,力促兰州至景泰高速公路早日开工。争取国道109线白银城区过境段改线、省道308线平川至景泰段改造、白银至龙湾、白银至水川、靖远新建黄河大桥至吴家川等公路建设项目进入省上计划。配合做好兰州至惠农铁路二线、甘塘至武威铁路二线建设,争取白银经会宁至平凉铁路立项。实施黄河水运二期工程,完成黄河航道12个码头改造。继续争取电网改造资金,不断完善城乡电网。

(二)夯实“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扩大内需增长空间。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落实粮食奖补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确保粮播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争取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扩大到115万亩,种植马铃薯100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20万亩,粮食作物高产模式化种植100万亩。强化中低产田改造,选育推广优良品种,主攻粮食单产,着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粮食产量继续保持60万吨以上。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把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强化农业科技集成,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推广“种植-养殖-沼气-种植”循环发展模式,扩大饲草种植规模,开发秸秆青贮饲料,力争奶牛、肉牛和羊只饲养量分别达到1.5万头、12万头和380万只。发展秸秆加工业,秸秆转化利用率提高到40%,继续扩大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面积。在规模养殖场谋划建设大型沼气池,配套建设输气管线,推进集中供气。

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基地+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巩固扩大奶牛养殖、舍饲养羊、特色林果、小杂粮、啤酒大麦等生产基地,以枸杞种植为重点,探索节水灌溉模式,做大做强蔬菜瓜果和草食畜牧业,每个县区形成2—3个区域性特色产品。培育壮大粮油淀粉、蔬菜保鲜、果汁饮料、肉类分割包装和饲料加工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多层次转化增值。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家庭经营向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建成12个乡镇客运站和350个村级停靠点。争取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发展联户沼气。统筹民生、资源和生态水利发展,争取实施一批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分别争取2—3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大型泵站立项建设,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实施11项安全饮水工程,解决6.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力争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靖远双永人饮灌溉工程立项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梯田12万亩,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00平方公里。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完成造林5万亩。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培育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解决好农村融资难问题。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搞好新农村试点建设,出台政策措施,整合移民搬迁项目,实行开发式扶贫和以奖代补,引导农民向沿河、沿路和靠近城镇的区域集中居住。科学规划新村庄,实施村容村貌改造工程,推进村庄治理,引导人口集中居住的村庄建设联户粪便、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物业管理。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整村推进、科技扶贫项目35项。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经济发展

坚持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同步推进,以自主创新为重点,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争取国家专项投入,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抓好西北铅锌厂冶炼技术改造、铜冶炼技术创新等项目。实施“名牌战略”,推进质量兴企,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装备和开展自主研发,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支持主体企业引进战略投资,推动企业相互参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利用原有基础振兴轻工业,加快五万锭棉纺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力争开工石头造纸项目。扶持成长性较强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加强经济运行协调服务,协助企业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树立低碳经济理念,编制完成《白银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抓好重点行业和产业园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争取国家投资和政策扶持。引进推广资源节约和替代、回收处理等关键技术,抓好煤炭、有色金属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力求“吃干榨净”。争取3个以上园区列入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搞好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工作,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大力实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技术改造项目,推广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加紧实施华鹭铝业回转窑余热利用等12个节能改造项目,确保稀土公司工业锅炉热电联产等项目建成投运、白银公司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全面建成干法处理铬渣无害化工程,启动白银城郊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工程。逐步淘汰小水泥、小电石、小煤窑等落后产能和骨干企业落后生产线,坚决关闭硫酸厂等严重污染企业。

探索发展新兴产业。编制好新兴产业和接续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型装备制造、生态环保、生物制药等产业,突出延伸产业链,开发新技术、衍生新产业,切实在最有基础、最优条件的领域,选择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项目率先突破。着力提高自主创新和招商引资能力,强化产学研互动,努力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力求一项技术带动一个产品、一个产品带动一个产业,促使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努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坚持把扩大消费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方针,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加快推进。

完善商贸流通体系。整合行业物流资源,引进建设物流园区,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和特色商业街,优化网点布局,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落户。培育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特许经营等新型业态,鼓励超市、连锁店向乡镇延伸。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城市社区双进工程”、农村县乡集贸市场改造工程实施力度,完善大宗特色农产品购销体系,推进配送体系建设。逐步落实市、县级粮食储备,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确保区域粮食安全。

着力培育城乡消费热点。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增加下乡产品的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信息服务业,支持中小企业在软件开发、技术咨询、服务外包等新兴领域创业。引导社会力量创办社区便民服务机构,积极促进金融、会计、养老、健身、保洁、家政等服务消费,搞好物价监管,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努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促进全市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围绕黄河石林景区建设,打造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观光休闲、影视拍摄基地。以会师圣地为重点,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红色主题,优化线路设计,扩大知名度。依托丝路、工业和民俗等独特文化资源,培育精品景区,开发精品线路,打造旅游品牌。积极发展融观光、休闲、体验、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推进景区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民间投资参与景区开发。

(五)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强化城市和城镇建设

在全市开展“棚户区改造攻坚年”活动,把棚户区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重点抓好棚户区改造。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强化地企协调联动,加快改造进度,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两个城区、三个县城和5个重点企业249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建成6.58万套、475万平方米的住房,改善25万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抓紧完善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近期和中长期目标,突出建设重点,分阶段推进,做到目标、任务、行动与空间布局、时间安排和工作进度紧密衔接,户型设计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标准对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社区服务设施和居民休憩场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落实县区政府及部门的投入责任;落实4户主体企业及改制企业的责任,鼓励企业采取联合共建等方式,引导受益居民及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加强与国家和省上有关部委、部门衔接,争取专项资金,鼓励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支持。搞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统筹解决被拆迁居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做到依法拆迁。采取就近整合、整体捆绑或项目搭配等方式推进连片改造,力争今年全市完成50%以上的棚户区改造任务。以棚户区改造带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新增廉租房5363套、26.8万平方米;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发放租赁补贴8531户;提高公积金住房贷款额度,支持居民购买自住和改善性住房,促进中小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开发建设。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增强城市承载功能。完善城市道路体系,实施好亚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城市发展项目,启动西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配套供热、供水管网,加强供水、供暖管理,提高经营服务水平。扩大“四大民心工程”覆盖面,加快城市污染治理、清洁能源、安全饮用水、生态环境建设。建成铜冶炼粗炼系统低空污染治理工程,确保银光公司酸雾治理工程废酸处理系统二按期竣工投运。全面完成引大入银城市生活水源工程;加快会宁、靖远县城和平川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工程。完善白银城区和会宁、景泰县城天然气输配管网。抓好城市大环境绿化,加快实施白银区大坝滩综合治理、平川区大水头沙河治理项目,搞好西山公园、金鱼公园改造,启动银光公园和张家岭公园改造工程。

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着力在城乡建设规划、公共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率先推进白银区、平川区城乡一体化建设。修订完善小城镇建设规划,重点推进三县县城、干线公路和黄河沿岸城镇建设,增强城镇的吸纳和聚集功能,为农民转移就业创造条件。强化城镇管理,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制度,逐步使其成为人居中心、消费中心、农畜产品集散和加工基地。

(六)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提高开放开发水平

以完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促动要素聚集为核心,推进改革开放,创造发展新优势。

积极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切实保护耕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在两年内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继续推进靖会、兴电等水管单位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使用制度,开展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改革试点。深化供销社改革,加快“新网工程”建设,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快长通集团改制重组,积极推动白银公司、稀土公司上市,培育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中小企业,促进全民创业。

不断提高财政金融保障水平。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管好用好国家和省上转型补助资金、棚户区改造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压缩一般性支出,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的支出。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对接转型发展,主动搞好信贷服务;积极发展地方银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力争白银市商业银行挂牌运营,支持会宁会师村镇银行和市内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开展业务,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水平,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

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创新投入,推进产学研结合,组建产学研联盟,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等合作平台,完善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新材料、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的攻关,支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行业新产品研发。力争省内开发类研究院所在产业园建设成果转化基地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创新招商方式,依托主体企业,围绕延伸产业链,谋划一批循环经济项目,搞好招商推介,吸引优势企业建设原材料精深加工项目,推进资源深度开发和就地转化增值;充分发挥企业、园区、产业办的招商职能,强化登门招商,提高招商引资成效。鼓励企业向外扩张,建立域外原料基地。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与大集团、大财团和发达地区合作开发园区。加大城市经营力度,激发社会力量挖掘、盘活、优化城市各类有形和无形资产。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兼顾当前与长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

千方百计促进城乡就业。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机制,完成再就业培训6000人、创业培训1000人,开发城镇就业岗位2.7万个。落实各项免减补政策,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强化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和妇女创业就业,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5万人。放宽市场准入,引导项目建设单位尽可能使用本地劳动力和建筑材料,促进当地农民工就业增收。

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扩面征缴和监管工作。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帮扶救助力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部分优抚对象待遇水平;在会宁县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建设市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完善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制度,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推进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降低保险门槛,提高报销比例。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积极争取专项补助资金,提高人均补助水平。做好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救助。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努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筹资4亿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消除D级危房25万平方米,加固维修校舍10万平方米。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撤并学校90余所。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加快西区中学建设,力争秋季招生。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搞好实训基地建设,保证“两后生”接受就业培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开展“学校管理年活动”,实行教师绩效工资。依托白银公司职工大学,争取创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不断提升群众健康保障水平。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实施好市中医院和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人民医院等项目建设,推进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6项重点公共卫生项目。继续做好甲流H1N1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工作。加大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平抑人口出生高峰,稳定低生育水平。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启动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创业型城市“四城联创”活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启动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市广电中心二期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建成文化广场和市体育中心一期工程。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产品创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备战参战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申办省第十三届运动会。

(八)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源头治理,实行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落实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用,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完善社会自治功能。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完善预警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靠实工作责任,加大追究力度,及时化解各类信访突出问题。加强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工作。切实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和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加强普法教育,搞好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增强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继续开展煤矿及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工地、消防等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严肃事故查处,加大事故责任追究力度。加强应急救援和信息调度工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和农资、建材等产品质量监管。

集中力量兴办惠民实事,是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有效方式。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今年兴办10件惠民实事:⑴继续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和就业技能培训工程;⑵改造棚户区200万平方米、农村特困群众危房10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350户;⑶加快实施平川区、靖远县天然气入户工程;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00公里;⑸开工建设长安路东段,打通西区连接老城区的新通道;⑹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落实公交补贴,更新一批公交车辆;⑺改扩建44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改办29所寄宿制小学,为1000所农村中小学配置节能环保型烧水设备;⑻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减少出生人口缺陷;⑼建设白银旧货市场,全市新建改建菜篮子市场14个;⑽收购市区8所公共厕所、新建6所,并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人民政府与时俱进,不断推进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进一步转变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和关切,努力建设服务政府。建立群众需求汇集机制,规范民意集中程序,提高民意整合水平,使政府的各项决策和政策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增强引导发展的能力,既善于把国家政策转化为发展规划,又善于把群众需求转化为具体项目,形成国家、社会、群众共同支持发展的新优势。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面向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发展环境,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切实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设责任政府。着眼增强落实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能力,强化政府部门责任意识,深化效能建设,确保政令畅通。全面落实问责制度,完善绩效奖惩激励机制,促进工作落实。切实维护社会公正,提高综合利用财政、税收、社保、福利和救助等政策工具的能力,有效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坚持不懈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推动政府机构及工作人员学法、知法、守法。加快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按期完成改革任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各项决策都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程序依法规范、过程民主公开、结果科学公正。积极应对行政诉讼,妥善化解行政争议。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重视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坚定不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努力建设廉洁政府。以规范制度和制约权力为核心,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和现代科技手段,推进全面监督和全程监督。办好政务大厅,推进政务公开。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强化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坚决查处腐败案件,依法惩处腐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各位代表,白银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在中共白银市委的领导下,坚定必胜信心,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奋力推动白银新一轮发展!

第四篇:白银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白银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雒永宏同志事迹材料雒永宏同志,男,汉族,现年41岁,中共党员,现任靖远二中党总支副书记,从事教学和党组织工作。他,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治学严谨,在当地口碑很好。他1991年参加工作,1992年入党,2004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多年来,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党赋予党务工作者的光荣任务,为党务工作和党的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和优异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热衷于党务工作事业,认真抓好党务党建工作

1、以理论知识为指导思想

平时,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学习《党章》等党务知识。由于他平时认真而努力地学习,他不但掌握了基本理论,而且学会了做党务工作的方法。在处理日常党务工作中,他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使广大党员和群众,既受到了理论教育,同时也科学地处理和解决了实际问题。几年来,她积极配合校长,起到得力助手的作用,协助校长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好。他所领导的党总支,党员的思想一直十分稳定,工作一直积极主动,为保障教学、服务教学,为我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切实加强党总支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重视班子成员的理论学习,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学校具体情况

和群众思想动态以及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组织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3、认真抓好党总支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认真抓好青年业余党校工作,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

4、开展多项有益活动,提高党的凝聚力。

二、不计个人名与利,抓住思想热点,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这是我的责任,我的工作,我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我既然选择这项工作,就一定要把它做好。”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朴实的语言,捧出的却是一位党务工作者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做好党务工作的心。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发动广大党员、教职工对学生多关心、多接触、多了解、多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稳定学生情绪;认真抓好“结对子”工作,他曾多次带头为特困学生捐款,对工作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富有奉献精神,这是雒书记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他做什么事都十分投入,工作效率高。他非常重视党组织的发展,经常找那些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好的中青年教师谈心,鼓励他们积极靠拢组织,自觉接受党的考验,在他的模范作用引导下,总支其他党员也纷纷开展找群众谈心的活动。

他的敬业精神是教师的楷模,她时时刻刻以一个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来要求自己。工作早到晚归,不怕脏,不怕累,不计报酬,大公无私,不谋私利。他那勤奋无私的工作精神,是他总支工作的“资本”。他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干任何工作都雷厉风行,不拖不拉。无

论是党组织布置的活动,还是上级行政部门安排的工作,他总是不折不扣地带领党员和群众共同完成。做到了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从不弄虚作假。因为有校长的正确引导,有他这个副书记的倾力协助,所以靖远二中各项活动开展和落实的都很好,成绩也比较突出。

雒永宏同志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事事、处处、时时都以党员的条件来严格要求自己,以党员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作为一名党总支副书记,他能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组织总支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各项活动,在思想上与行动上、组织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她处处走在前面,想在前面,身先士卒,起到了一名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体党员树立了榜样。他带领的党总支认为:教育部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当中。于是他们实行党员教师承诺制。

党总支抓住思想热点,有针对性开展工作,配合教育局分层次地开展思想交流和思想工作,有效地理顺了教职工的思想情绪,为教育局的决策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极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理顺各处室职责,配合学校整体工作。

三、勤于学习、自觉锤炼、提升服务党务工作的业务能力

1、深入教学一线,坚持听课评课,深入调研,对教师思想全面了解。

2、注重自身学习,计划严谨,系统性强。

3、开展帮扶活动:①救助贫困生②与教师结对子③与学生结对

子。党员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已经在广大教师中引起共鸣。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他能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开展学习,分析评议等活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并灵活地和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带领总支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并在县委“创先争优”推进会上发言交流经验。雒永宏同志关心群众,热爱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工作,在广大教职工中有较高的威信。

在教学中他教风严谨,教学潜心,教改踏实,教研认真。对学生循循善诱;对工作一丝不苟。他敏于治学,严以治教,谦逊谨慎,博采众长。从1991年至今,雒永宏同志所带班级的化学成绩一直名列全校第一。1999年高考成绩名列全市第二名,2000年高考成绩名列全市第三名。他带的2004届高二(1-4班)优良率达90﹪,合格率达98.63﹪。1997年、1999年参加“岗位练兵、教学评优”活动中两次荣获靖远县一等奖,2003、2004、201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甘肃赛区中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工程——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及德育新成果展评活动中,他荣获二等奖;被评为甘肃省第四批省级“骨干教师”;甘肃省第二届“青年教学能手”,第四届“白银市优秀青年”,2009被评为白银市首届名师,并授予“白银市园丁奖”称号。雒永宏负责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及有效实施的探索研究”通过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鉴定。他已发表国家级论文9篇,省级论文5篇,市级论文14篇,2002年被聘为《教与学》全程策划的编委;2005年被聘为《高考绿色通道〈化学〉》的副主编;

2003被聘为“甘肃经济日报”教育周刊部校园记者。2009年12月1日在《每日甘肃》专题报道了“白银市首届名师 靖远县第二中学党总支副书记 雒永宏”。2012年被聘为第一批“甘肃省学科教学研究专家”。

辉煌的成绩背后彰显着雒永宏同志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积累着他沉甸甸的奋斗汗水,谱写着他平凡而动人的先进事迹,展示着潇洒俊逸的名师风采。

第五篇:白银市优秀共产党员座谈会发言稿

在全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

党组织书记代表座谈会上的发言

魏学祥

(2011年6月2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在党的90华诞来临之际,能够参加全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组织书记代表座谈会,我感到十分光荣和自豪。下面,我结合自身实际,就个人立足本职创先争优、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谈几点体会:

一、必须立足本职。群众看我们党的先进性,不是光看我们党的理论、纲领和路线,更重要的是看我们党员的实际行动。党员作用发挥的怎么样,经常地、普遍地反映在本职工作、本职岗位上,只有立足本职发挥作用,才能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日常的生产经营、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起到带头作用和骨干作用。我是王岘水泥有限公司的管理者,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的本职工作就是抓好管理、带领员工生产优质水泥,创造财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也曾遇到经营管理不善,企业效益下滑,生产工艺落后,发展后劲不足

等困难局面,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没有放弃过,没有气馁过,而是立足实际,主动出击,科学决策,狠抓落实,终于使企业在改革发展大潮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二、必须勤于学习。作为新时代的党员,不仅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更要有过硬的工作本领。只有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企业党员,必须带头学习各种知识,熟练掌握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技能,拥有服务国家、社会和群众的过硬本领,才能逐渐使自己在政治上真正“靠得住”,在工作中真正“拿得下”,在群众中完全“信得过”。王岘水泥公司是一个具有40年发展历史的“老”企业,公司职工包括企业管理层人员90%以上是当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在2000年以前是不争的事实。在我和我的团队——王岘水泥公司党支部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干部率先学习,从理论、管理、工艺多方面入手,并带动全员持续学习。通过 10多年努力,我们彻底改变了原来的落后面貌,跻身白银市30户重点工业企业之列。

三、必须勇于创新。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成为时代的先锋,就必须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随时掌握企业发展的脉搏,紧跟企业前进的方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和创新型人才,要用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带动周围的群众,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在近20年的生产经营管理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创新”,可

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的王岘水泥公司。从最初的土窑生产到机立窑生产,再到年产10万吨回转窑、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达产达标,我亲历了王岘水泥公司一次次的“思想变革”和“技术创新”,体验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求得突破、求得发展。

四、必须乐于奉献。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奉献就是这种崇高力量的集中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和平时期更是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像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式的优秀共产党员,而如今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更是闪现着无数老党员默默奉献的身影,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深深影响并教育着广大群众和党员干部,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党性意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就我们王岘水泥公司来说,也有部分党员曾经有过“多给多干、少给少干、不给不干”的心理,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的形象也不突出。但我们通过正确引导、率先垂范、开展党性实践活动等方式,动员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企业党员从最初的被动要求逐渐变为主动参与,党员奉献意识明显增强、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党员在生产一线带头苦干、先锋示范的形象也逐渐树立了起来。

今后,我决心以此次市委授予先进典型荣誉为动力,在新的起点上,开拓进取,树立创新发展的“领跑形象”,做敢创

敢干的领跑人;扎实工作,树立立足岗位的“敬业形象”,做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带头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流的业绩和无私的奉献,来实现入党时的庄严誓言,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立足本职创先争优的先锋模范。

谢谢大家!

下载2014年白银市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白银市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白银市环境污染

    白银市环境污染 甘肃省白银市的名字让人一听就忘不了。实际上,白银市最大的特产不是白银,而是铜,它的铜产量曾连续18年位居全国第一,因此白银市还有个外号,叫铜城。不管叫白银,还......

    白银市廉租房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白银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 廉租住房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 市政办发„2006‟12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企事业单位,中 央、省在银各......

    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5篇)

    政府工作报告是什么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各级政府都必须在每年召开的当地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政治协商会议(俗称“两会”)上向大会主席团、与会人......

    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2014年3月5日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分为三部分:2013年工作回顾、2014年工作总体部......

    白银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科学制定我市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明确有关部门职责,保障城乡规划顺利实施,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

    白银市实施意见

    白银市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实施意见”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央在银各单位: 为了全面贯......

    白银市工商局效能

    白银市工商局“六抓六创六解决”掀起“效能风暴” 新闻来源:白银市工商局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2日 商系统开展效能风暴行动视频动员大会结束后,白银市工商局迅速召开专题会议,......

    密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密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30日在密山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密山市人民政府市长赵醒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