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警察爱民情感的建立(精选)

时间:2019-05-12 08:1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警察爱民情感的建立(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警察爱民情感的建立(精选)》。

第一篇:论警察爱民情感的建立(精选)

论警察爱民情感的建立

人民警察是人民的警察。人民是警察的主人,警察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利益的守护者。最为一名警察应该具有“以民为本”意识,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做为工作的根本宗旨,把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警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始终做到人民利益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做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做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做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做为第一标准,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做为工作的切入点,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做为警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只有爱民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心系于民才能时时刻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热爱,才能更好的为人民开展工作。那么做为一名警察,特别是一名初任警,要如何建立爱民思想呢?

要像沈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平二大队二中队中队长贾明哲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他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12年如一日全力疏导交通,创造了辖区道路4000多天安全顺畅无拥堵的奇迹;他纠正、处罚交通违法行为20余万次,无一例有理投诉;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拒收各种礼金礼品折合人民币15万余元;他舍小家顾大家,先后为5万余名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他曾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荣立个人二等功四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八次;他先后被授予“沈阳市十大公安模范”、“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辽宁省人民满意民警”、“全国交警系统执法标兵”、“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他曾参加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所在的中队,被公安部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全国公安系统“文明执法示范中队”。

我们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学员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在参加初任警培训时,有幸听到这样一位人民心中的“及时雨”为我们做了一次报告。

他用质朴的语言,真实的工作经历使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做为一名人民警察应该具备的素质,同时,也更深刻的体会了要想将工作做好就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首先,要努力学习。不仅要政治知识,法律知识,更要从最深处了解百姓的需要。做为一名公安宣传人员,我更要努力。

法律监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人民的监督是法律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应尽的义务。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就是要积极拓宽和畅通监督渠道,不断完善举报、信访、投诉等法律监督制度,为人民群众进行法律监督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方便条件,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在咨询发达的今天,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日益强大,通过媒体舆论对执法权的监督是重要的监督渠道之一,人民群众通过媒体舆论的报道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知情,并提出赞成或反对的意见,达到对其执法的监督。同时,舆论的力量还可以限制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执法权的滥用。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违法乱纪行为很容易成为舆论焦点,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的监督,能够使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克服和有效防止滥用权力、执法不公的现象发生。主动宣传公安工作,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主动宣传公安工作,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迫切要求。人民警察一方面要积极实行警务公开,不断增强警务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和亲和度,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警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认同感,促进警民之间的密切联系。让群众了解公安机关。

第二篇:论监狱警察职业化及举措

论监狱警察职业化及举措

摘要:以现代监狱理念为指导,监狱警察应当而且只应当从事监狱警察事务,实践中,监狱警察的职责不纯与错位严重制约了监狱工作的效率与水平,开展监狱警察职业化建设成了势所必然。关键词:监狱警察职业化、监狱职能专业化

监狱警察是我国人民警察的一个警种,他与其他各类人民警察共同构成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也是实现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五十多年来,监狱警察以惩罚和改造罪犯为己任,曾在新中国监狱史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改造成就。但是,成就属于过去。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依法治监的不断深入,以及知识经济、入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我国监狱正在发生着亘古未见的变化,特别是监狱工作理念正在经历着历史的大嬗变,素质、创新、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公正、文明、法律至上,权利、义务等理念要素,成了监狱工作现代理念的最基本和最核心构成要素。以现代监狱理念为指导,努力提高监狱工作水平,就必须从监狱工作的最根本决定因素——监狱警察自身着手,走监狱警察职业化建设道路,充分保证监狱警察只干监狱警察事务,尽可能避免监狱警察从事非警察事务。

一、监狱警察职业化的阻碍力源于监狱工作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在短时期内难以根本解决的若干问题

(一)监狱职能多元化

理论上讲,监狱是惩罚和改造人的地方,劳动改造罪犯中的劳动应当是为着改造罪犯的目的,而不应该在改造的目的之外产生经济效益的目的。监狱警察应当从事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工作,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行政职能工作,办企业、办社会(如医院、学校、三产)不应当是监狱警察的职责。但是,由于监狱自身条件的限制,我国监狱多数地处僻远、交通不便、子女入托、上学、就业困难重重,监狱警察及其他工作人员就医不便,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狱办社会的职能虽然在理论上说不通,但是实际情况却又是无可奈何。监狱办企业这本来就不是监狱的本意,它只能是劳动改造的附属物,是劳动改造的一种实现形式。这种企业应当服从劳动改造的需要。然而,在监狱的经费保障不能全额到位之前,当前,罪犯改造经费的缺口很大,绝大多数省份拔付的监狱改造经费都不能满足改造工作的需要,监狱必须通过生产,自己主动地挣改造经费。另外,监狱要发展,硬件设施要上规模、上层次,这些花费巨大的开资从何而来,它也迫使监狱必须通过生产自筹。再说,每年国家的财政预算与监狱实际的经费需要能否相符,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难以协调的问题。所以,在目前的监狱条件下,如果让监狱停止办企业,放弃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是不切实际的,且会引发若干难以解决的新问题。现实条件对监狱职能单一化的限制,从根本上妨碍监狱警察职业化。

(二)监狱工作非科学化

职业化的监狱警察必须科学地组织实施监狱警察的各项工作,全

面高效地履行警察的岗位职责。现实的监狱警察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非科学做法,并由此导致了监狱警察工作的效率问题。多年来,我国监狱警察工作一直强调严防死守、硬拼苦干,不计成本、不惜代价。监狱警察的奉献精神固然可佳,但问题是这种奉献是不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于可以追问是不是有此必要。监狱警察应当干警察的事,应当依职责干警察的事,应当在职业活动时间范围内干警察职责范围内的事。这是一种监狱警察职业化的分工及组织活动理念,舍此,我们就只能空谈职业化。监狱警察在工作中,忙碌于看守、改造与生产之间,每一个基层一线的监狱警察,都在职责上具有全能性——看守、改造、生产的职责全要承担,每个监狱警察都充当全能型人才。事实上,他们肩负不起也不可能肩负得起这么多的职责。心理学理论认为,当个体面临多重职责需要同时履行时,个体往往倾向于选择承担最容易实现、最富有实效的职责。这正好说明为什么当前监狱警察对监狱生产与教育改造厚此薄彼的原因。监管安全是监狱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每个监狱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安全防范。从防范手段来看,现在,我们至少有三种手段可以使用——物防、技防、人防。可是在安全防范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监狱现有的物防、技防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有时还会成为耗费警力的一种途径。许多监狱对物防、技防所持的信任度太低,往往习惯于相信人防,不顾物防技防的现实存在及其可能达到的功能,依然如顾地强化人防。现在的工作状况既不能保证每个监狱警察尽到全职,也无法使个监狱警察的工作都有成效,重复劳动、低效劳动、无效劳动客观存在,这些非科

学化的做法更是与监狱警察职业化的要求完全相悖。

(三)监狱警察的权利义务不明确

监狱警察的存在具有工具效用价值,即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警察的政治定性赋予监狱警察崇高的政治地位与政治使命,使这个集体具有区别于其他职业群体的政治意义。对于监狱警察个体而言,职业的政治使命感固然必要,但他们不能仅仅被当作工具发挥作用,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从事监狱警察职业活动并不能逃离“职业是人们赖以谋生的手段”的定性。监狱警察职业活动涉及到他们自身及家庭的切身利益。因此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权利义务必须明确,这样才能谈得上职业化。实践中,监狱警察的执法权力比较明确,政治性很强,但监狱警察非常关心的权利和与此相对应的义务,却说不清道不明。由于没有关于监狱警察权利与义务的明确规定,监狱警察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只能享有人民给予的权力,却无法行使他从事职业活动应有的权利,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应尽义务也缺乏明确认识,更无法保证他们在工作中对应当承担的每一项义务都能全面履行(如目前的教育改造,在许多监狱,其工作都与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些情况表明,监狱警察职业活动与监狱警察职业化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

二、监狱警察职业化的举措思考

(一)转离社会职能、分离经济职能

监狱职能得不到纯化,监狱警察就不可能只从事警察事务,就不可能有监狱警察职业化。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监狱的条件有了很大

变化,交通有所改善。监狱办社会的职能已经不象过去那样有着迫切的实际需要,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区域,监狱办社会的职能发挥,甚至存在非常大的困难。应当尽快把监狱办社会的职能转离出去,丢掉监狱一个沉重的包袱。由于监狱经费的原因,监狱的经济职能在目前还不具有完全分离的条件,但是,可以把它从监狱警察职能中分离出去,监狱警察不必承担经济生产指标任务。在组织罪犯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监狱警察追求的应当是其中的改造效益,通过生产劳动,促进罪犯转变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掌握和提高劳动技能。而劳动的经济效益及劳动成果的价值实现不应由监狱警察来负责,应由专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营销人员来负责。

(二)加强监狱警察人才资源开发

针对监狱警察队伍的现有素质状况,应当采取措施,大力加强人才资源开发。首先应当对监狱警察进行工作分类,根据各人的专长及实际工作能力、年龄、政治素养等条件,把监狱警察分成看守、改造、其他三种类型,其次,加强从事看守和改造工作的监狱警察的职业化建设,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水平,努力实现这些岗位上的监狱警察从事岗位工作的专业化,高效化。因为一旦这些岗位上的监狱警察都具有了专业水平,那么工作的效率就会显著提高,我们就可以减少一些不讲科学的严防死守,更不必经常性无报偿地牺牲监狱警察大量的非工作时间。第三,重视做好监狱警察人才资源的引进工作。监狱警察职业化,这种职业活动对技术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提高监狱警察相关从业员的的整体素质和个体素质,既要靠内部队伍建设,也需要从

外部加强人才引进,通过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激活监狱内部的监狱警察人才资源。因此,要重视做好监狱警察人才引进工作,对将要引进的人才不仅要强调有真才实学,而且这种真才实学确实是为监狱所需,以保证引进人才的质量。

(三)转变两个观念

一是由于监狱警察的政治属性、过去,我们习惯于强调监狱警察工作的政治重要性,相对忽视了这一职业自身固有的规律性、职业对技术的要求。因而,监狱工作中,工作的科学性不足,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不高。监狱警察必须要讲政治,但监狱警察不能因为政治而忽视了科学技术。监狱警察应当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追求监狱工作的科学性、技术性。促进监狱工作更快地发展。二是从监狱工作的具体岗位来讲,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监狱警察,有些岗位如财务、工会等岗位,他们和罪犯一般没有直接的接触,这些岗位上的工作完全可以由非监狱警察来完成。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监狱警察人才资源,纯化监狱警察职能与事务,而且可以通过监狱警察岗位和非监狱警察岗位的划分,达到进一步提高监狱警察职业地位的效果。这样一来,即使监狱还有企业、学校、三产,也不会由此影响到监狱警察的职能,至少监狱警察可以从这些职能和事务中摆脱出来,专心于惩罚和改造罪犯的本职工作。

第三篇:论警察素质的培养

论警察素质的培养

一个人的良好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自我修养才能获得和保持的,其自身素质并不因职位的升迁而随即提高,更不因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升华,始终保持其良好品质是一个自我改造永无止境的过程,所以更必须注意加强在实际工作中的锻炼,以不断改造和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和修养。

警察职业道德修养和其他职业道德修养一样,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其主要的修养方法是客观存在的,值得我们认真探讨。警察素质不仅包括身体素质也包括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等等。就业市场化要求公安院校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特别是面对就业市场化的现状,公安教育的核心应是培养警察的职业素养。原来的公安教育偏向于学历教育,过于强调通识教育,对公安职业教育的特色强调不够。原先公安教育的理念仅强调政治方向,把公安的职能局限于刀把子,过于强调政治教育,不强调专业教育。所以我们要提倡在公安教育中强调职业化发展的思想,大力培养学生的警察职业素养。有的从警校毕业的学生到了实战岗位,很快就崇信:“传统经验是个宝,技能可有也可少”,重实体,轻程序,破案第一,质量第二,安全意识薄弱。这说明学校在警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技能战术是人民警察必备并区别于其他国家公务员的独特能力和特殊技能,是公安民

警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过去强调专政模式下的法律工具主义,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比较突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公安工作的重心应转移到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中来,转移到服务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来。我们在公安教育中要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面对日益发展的就业市场化形势,要完成好公安机关的三大政治社会责任,公安教育不转变观念,不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难以承担警察人才培养的重任。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从社会需要入手,从各方面进行,就业市场化要求我们的警察素质教育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需要我们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警察职业素养,能够基本满足或完全满足公安机关用人的需要。为增加培养针对性,可以将警察职业素养内涵界定为政治法律素养、警务技能素养、心理素养、公共关系素养四个方面,研究其发展路径对症下药。加强学生的警察职业素养培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政治法律素养方面。公安院校大学生具备政治法律素养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的。公安机关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专政机关中不可缺少的部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政治法律素养要求特别高。公安院校一般遵循“政治建警,政治建校”的建校方针,在政治标准、政治修养、政治觉悟等方面比其他普通高等院校要求更多、更高,它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在任何时候思想政治上都必须同党中央

保持高度一致性。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是重要的政法部门,法律素质的高低是衡量公安院校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公安院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二是心理素养方面。面对社会压力加大的现实,面对警察需要承受比一般行业更高的心理压力的现实,应加强心理素养的培养。警察健康心理的标准主要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遇事冷静,意志顽强,性格良好,胸襟宽广。可以结合警察健康心理标准,引导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可重点训练三个方面:(一)职业心理意识的训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启发、疏导等,使学生对警察职业产生客观正确的认识、观念和态度,不断强化其职业自尊感、价值感,形成牢固的职业意识,为将来进入从警生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二)职业心理能力训练。职业心理能力指警察在职务活动中需要具备的心理能力,这些能力关系到警察在工作过程中能否能顺利、出色地完成任务和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三)职业心理品质的训练。情绪调控、性格养成、团队精神、交往态度、意志修养等训练都属此范畴。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人民警察活动效率的提高、警民关系的优化以及职业形象的塑造。三是公共关系素养方面。公共关系素养培养呼应了现代警察工作趋向“社区警务”的要求。社区警务是一种警务理念。这种理念鼓励通过采用问题解决策略和建立社区与警察之间的伙伴关系来分析犯罪恐惧感和社会混乱的成因并减少这种恐惧感和改善社会秩序。社区警务要求警察具有较高的公共关系素养。随着城市化的深入

发展和警察基本职能的转化,警务管理越来越走向社区化。与社区警务理念相适应的对警员素质要求是:既能独立执法,也能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来预防犯罪。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社会学、法律与应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让学生掌握与不特定社会阶层和成员沟通的技巧,应把握的法律界限和伴随人际交往的心理活动规律。增加人文教育、警德教育、新闻宣传方法、形象定位等方面的课程,并设计相应的情境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相关素质。通过这些培训,使学生逐渐具有从事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公共关系能力,为承担专家型、服务型、公仆型的警察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警察专业素质既是警察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标志,也是警察正确履行具职责的基本保证。公安高校校园文化决不是模仿照搬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具独特性是指在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基础上,努力建立体现公安特色的文化,但不能以所谓的公安特色来代替校园文化特色,甚至违背文化发展的规律,强行建立一种所谓的具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它要求结合公安业务实际,营造一种独特的环境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推动学生在自己的价值追求中表现出鲜明的创造能力。

警察专业素质既是警察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标志,也是警察正确履行具职责的基本保证。公安高校校园文化决不是模仿照搬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具独特性是指在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基础上,努力建立体现公安特色的文化,但不能以所谓的公安特

色来代替校园文化特色,甚至违背文化发展的规律,强行建立一种所谓的具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它要求结合公安业务实际,营造一种独特的环境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推动学生在自己的价值追求中表现出鲜明的创造能力,我相信在将来警察的素质将得到更的提高和进步。

第四篇:小论警察核心价值观

文章标题:小论警察核心价值观

只要有组织,就会有该组织一定的形象模式存在,但有组织,不一定就有组织形象塑造,自发形成的组织形象与自觉培育形成的组织形象是大不一样的,这里涉及到一个战略问题。警察形象战略就是这样一种有意识的战略性活动,它是警察组织为了塑造自身形象,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透过统一的视觉设计,运用整体传

达沟通系统,将组织的运作理念、组织文化和活动传递出去,以凸显组织的个性和精神,提升警察组织和个体的知名度、美誉度,从而使社会公众对警察产生认同感和共同价值观。本文探讨的是在警察形象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培育,旨在使警察形象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在IT领域曾经流行过三句名言:人的知识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不如人的觉悟。在某种程度上,思想、价值观念比物质和金钱更有力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价值观是通过人们日常的习惯、技能和行为反映出来的人类的品行和美德。”

核心价值观(CoreValue)也称为“关键信念”,则是指为实现组织使命而提炼出来的,一个组织所拥护和信奉的,指导组织成员共同行为的永恒的准则。它是整个组织价值观体系中能影响和左右其他价值观,并且具有相当稳定性的信念和思想。著名学者柯林斯和波勒斯简洁地把核心价值观解释为“组织的精神和持久的原则,是一套不需要外部调整的永恒指导原则”。

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是警察组织想成为什么、为什么价值而存在的定位,是警察组织生存的基点和灵魂。它告之每一个警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最高标准。它是一种深藏在警员心中的东西,决定和影响着警员的行为方式。它具有如下内涵:

——警察核心价值观是警员是非善恶判断的标准。它表明了你们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哪种行为是组织所崇尚的,鼓励警员去做的,哪种行为是组织所鄙视的,警员不应该去做的。

——警察核心价值观是警察群体对所认同的目标持续一贯的追求。核心价值观不是一开始就确定,它要经历了一个从不太明确到明确,从不太正确到正确的过程,但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不断向前发展,有些价值观体系中的内容会随之变化,被赋予新的内涵,但核心价值观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核心价值观的持续一贯性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组织即使历经沧桑变化,时代更迭,科技进步,也能保持自我,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发自警员肺腑并竭力倡导的准则。核心价值观不是挂在墙上,锁的文件柜中那些口号,它必须是警察组织的领导真正想要倡导的,同时被全体警员所接受并认同的一个准则。所以警察核心价值观必须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必须深藏在警员心中,每一个警员对此深信不疑,并会用心捍卫它。

——警察核心价值观是传统积淀与使命相结合的信念。警察核心价值观应该有自己的行业特点和独特的使命,不能去追求时尚,简单跟风、模仿。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来自于警察文化传统的沉淀,警察组织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其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核心价值观在组织产生、发展过程中已经自然形成并散落于警察工作的各个角落。所以在核心价值观提炼过程中要善于广泛搜集警员意见,结合历史“英雄人物”和关键事件仔细推敲;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提炼还必须考虑警察的职业使命,要能使得核心价值观能够支持组织最为根本的存在目的。

二、警察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警察形象是警察内在因素所决定的外在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反映和评价。它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有机体,其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精神层、制度行为层和物质层。核心价值观在这三个层次起着主导和灵魂的作用。

1.核心价值观是警察精神形象的核心

精神形象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组织精神、运作理念、道德规范、宗旨目标等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一种客观性反映以及所形成的社会综合性评价。核心价值观作为组织全体(或大多数)员工所持有的、判定某种行为或事物的好坏、对错以及是否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直接决定着精神形象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警察精神形象。例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警察在以公众为主导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塑造的精神形象就必须时刻体现出服务一流、积极向上和追求卓越等时代特点。

2.核心价值观主导着警察制度行为形象的性质和方向

制度行为形象是组织制度、管理行为、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等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一种客观性反映以及所形成的社会综合性评价。它是精神形象在制度行为层领域的具体展示和表现,是整体形象塑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核心价值观在制度行为形象塑造的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主导着制度行为形象的性质和方向,因为核心价值观要求组织管理制度与其有机统一,例如,澳门

司法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是“除暴安良,维护法纪”,因此在制度形象的塑造上,就强调建立一支廉洁、奉公、高效的执法队伍;另一方面,培育和塑造出一系列崇高、积极的价值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动组织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人的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使每一个警员成为组织形象自觉的塑造者、传播者和代表者。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可以为警员提供一个正确的衡量标

准和评价标准,提供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和努力目标,有助于产生较持久的精神动力,产生一种强烈的激励作用。

3.核心价值观决定着警察物质形象塑造的效果

物质形象是指组织的建筑物、设备配置、服饰配饰、组织标志及各种代表组织形象的物质形态等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一种客观性反映以及所形成的社会综合性评价。警察组织物质形象的塑造也渗透着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它决定着物质形象塑造的效果。例如警徽作为警察的物质形象标识之一,由于各地警察的核心价值观的不同,赋予的含义也有所侧重。中国内地警察的警徽由国徽、盾牌、长城、松枝组成。体现了中国警察忠诚为国、执法为民、坚强刚毅的价值追求;中国台湾警察警徽是由警鸽和麦穗组成。警鸽代表纯洁和正义,麦穗形成“七”字,代表一周的时间,隐喻为警察不分昼夜24小时的工作。这与他们“警察是纳税人的保姆”这一核心价值观相一致。

总之,运用各种先进的传播手段和现代化的策划创意方法将组织形象的物质形态在社会上加以传播,从中一定要体现出组织的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在社会中形成一定的冲击力。

三、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一)警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内容

警察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是一个完整的理念系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构建它:

1.组织使命。

使命(mission)常常也被称为宗旨或目的,它反映了一个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或价值,回答的是“我是谁”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一个组织的使命是关于其存在的理由,它决定了该组织之所以是它而不是任何别的机构,构成了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的内容。

任何组织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使命。如一所大学的使命是为了培养人才和研究学问,一家医院的使命是为了救死扶伤,而一个警察组织的使命则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一个组织有了明确的使命,才能够致力于“做正确的事”。警察组织树立了明确的使命之后,还需要根据不同警种的特点,不同地域的特点,进行“使命陈述”。

例如惠普公司将其使命陈述为“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技术贡献”;迪斯尼公司的使命是“让人们快乐”;索尼公司的使命则是“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快乐”。110将其使命陈述为“有警必接,有险必救,有求必应,有难必帮”;香港警队将其使命陈述为“服务为本,精益求精”。“使命陈述”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持续保持警察形象战略整体的一致性,防止各部门的形象活动超出“战略边界”,使每一个警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二是在组织的总体使命之下,为各方面或各部门设定相应的、相互契合的“次级使命”,以各级使命之间的契合性弥补职责或权力界定可能引发的“本位主义”或权力斗争。使胸怀使命的每个警员专注于工作本身的要求,而不是上级领导的好恶。三是使命本身是组织变革的理由。如警察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的使命,在此崇高使命之下它可以进行任何必要的变革。

2.运作哲学。

运作哲学是组织在管理过程中提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的是“我们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它是组织在运作活动中对发生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后,提出的在处理人与人(组织与公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组织利益与员工利益、组织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人与物(产品质量与产品价值、职工操作规范、技术开发与改造、信息、情报、计划、成本、财务)等关系上的奋斗目标。警察的运作哲学是由一系列的观念所组成的:

——公众观念。它是警察处理自身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的指导思想。要求警察组织在对待公众的问题上以公众的利益为核心,以诚恳的态度高效率的工作去赢得公众的信任、理解、合作与支持。例如香港警队的价值观“正直及诚实的品格,以公正、无私和体谅的态度去处事和对人、承担责任及接受问责”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运作哲学。

——以人为本观念。这里的人既包括组织领导和警员,也包括外部的公众群体,乃至整个人类,其目标是,对外要造就社会责任感,对内要造就团队精神。例如惠普哲学:“你就是公司”,充分调动了员工的上进心和荣誉感;玛丽·凯化妆品哲学:“P”和“L”,在这里“P”和“L”不是指是盈(profit)和亏(1oss),而是指人(people)和爱(Love);天津警方运作哲学“民忧我辱、民安我荣”;香港警队运作哲学“尊重市民及警队成员的个人权利”,都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提出来的。

——社会观念(生态观念)。社会观念是警察组织在运作中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除了提供社会公共安全以外,还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诸如生态环境、文化教育事业、社区发展作出某种贡献。社会观念的本质,就是谋求警察组织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从长远来说是一种双赢(Win__Win)的关系。警察组织的发展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社会的发展又会为组织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所以也称为生态平衡观念。例如美国空军高级士官学院就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定为“体系化、服务国家、卓越贡献”;香港警队的价值观中也提到“尽量配合环境的转变”。

3.行为准则。

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中还包括行为准则的内容。它体现了组织对员工的具体要求,回答的是“我们怎样到哪里去?”的问题。具体包括服务公约、劳动纪律、工作守则、行为规范等内容。例如重庆市公安局八处的座右铭“忠诚、团结、奉献、进取”,国家安全局的座右铭“对党绝对忠诚,精干内行”就就是从自己的职业准则角度对内部的警员提出的行为要求;再如香港警方的“服务改善计划”,引入商业概念,鼓励警察“换位思考”,要求把市民视为顾客,把自己当作“服务员”,因此在价值观中对警察提出“以礼相遇”、“彼此关注”,以求“协力建树”等行为要求。

(二)警察核心价值观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组织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已经被警察组织认识到,但是在进行组织形象建设过程中和一段时间之后普遍发现效果不理想,为什么呢?结论就是:没有将核心价值观推进到底。所以警察在确立和培育核心价值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要求警员共同参与

我们很多警员往往把核心价值观的创建视为领导或是公安宣传部门的事情。其实核心价值观培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警员的共识程度。古语云:“上下同欲者胜。”只有参与决策的人才更有决心贯彻执行决策,只有达成共识才能采取统一的行动。所以在培育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自始至终都需要全员参与、整体互动,任何一件事情,只有亲身参与了,才会有责任感。“事不关己”就会“高高挂起”。在参与的过程中让警员体会成就感、挫折感、温暖感、危机感等不同感受,通过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大家共同首肯的价值准则。

2.加强对警员的教育、管理,使组织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警员自己的价值观

很多新加入警队的警员,并未弄清楚这份职业对他意味着什么,他可能带着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工作作风,蒙蒙然地走进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使他们的个人价值观与我们警察组织整体价值观相统一。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将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愿景化,即把核心价值观转换成为一幅美好图景。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群体必须建立在愿景之上,必须把人凝聚在共同原则周围。不然的话,组织就会瘫痪,不能够活动,不能要求它的成员努力工作”。

共同愿景,英文原为“sharedvision”,本意是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愿望的景象。所谓组织的共同愿景是指组织中所有成员共同发自内心的意愿,这种意愿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能够激发所有成员为这一愿景做出奉献的任务、事业或使命,实际上就是可预

见的未来,也就是经过全体警员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在转换时必须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组织存在的价值,二是警员依存组织的价值。例如,美国空军军官训练学校将其核心价值观提炼为“正直第一”、“为祖国服务第一”、“为国家献身无上光荣”、“做得最好”等共同愿景。

其次,要使愿景深植于每个警员心中,作为决策层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支持的组织价值观,使自己的言行、决策和信守的价值观相一致。同时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和强化,如提出组织的口号,印制警员守则,在内部刊物上宣传,在各种会议上讲解,亲自为中下层管理人员及警员授课,培育他们的自豪感。这种重视两头(领导和基层警员),中间精简的结构,就好似一个哑铃他的一端是领导的决策,这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领导头脑中的思想,只有扩散到每一位警员心灵中,成为他们的追求时,才能成为一个组织的安身之本。哑铃的另一端在于基层,这关系着决策的效果。只有让每一位警员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履行者,才能实现内化的真正目的。

3.通过各个层次,多种形式强化组织核心价值观

培育核心价值观,仅仅简单说教或宣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在组织内部通过各个层次不断强化价值观理念,把这些组织文化内核方面的东西通过大量的传播媒介和实际行动广泛地宣传,使之生动鲜活起来,易于为全体警员理解、认同和接受。使每个人明确做事的正确方式是什么。例如美国空军学院为了培育自己的核心理念,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学员的爱国教育、传统教育、宗教教育、形势教育、法制教育等多种形式中,使之成为每名学员的精神追求,效果明显;中国警察也通过卡通、歌曲、宣传片等形式,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

发挥榜样的作用也是培育组织核心价值观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在培育的过程中,把最能体现核心价值理念的个人和集体树为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并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激励方法,使其达到价值观的人格化和物化作用。其中激励约束机制尤为重要。因为有了先进,但仍然会有人自甘落后,所以需要激励和约束。据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发现,在缺乏激励和约束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发挥出20%-30%;但在适宜的激励与约束环境中,员工却能发挥出其潜力的80%一90%。激励主要分为:物质激励、舆论激励、升降激励、民主激励、许诺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及时激励、批评激励等。同时,要保证激励的效果,还必须加大约束机制的执行力度,旗帜鲜明的表达倡导与反对的态度。

总之,核心价值观是警察组织形象的本源和基础,它不是通过硬性强制,而是通过软性引导,不是通过权力,而是通过思想,不是通过单纯的规章制度,而是通过信念、宗旨和行为规范,以“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组织的整体运作。当然警察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道路也很漫长,但可以预见的是,核心价值观自觉和全面的运用,将会把警察形象建设带入更高的境界。

《小论警察核心价值观》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小论警察核心价值观。

第五篇:论中国警察持枪问题

论中国警察持枪问题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使通讯变得越发便捷,我国对犯罪团伙枪支的管理也比以前更加困难。犯罪团伙与警察持枪对峙的现象时有发生。警察抓捕逃跑犯人一般都是大规模出动,这样不仅劳民伤财,而且破案率比较低。而且警察站在与罪犯斗争的第一线,和罪犯经常进行直接对抗。由于我国警察不配枪,不敢开枪,使罪犯不再畏惧警察甚至直接威胁警察与人民群众的安全。针对以上公安工作中的问题,本文认真剖析了中国警察持枪问题并通过借鉴其他发达国家解决警察持枪问题的做法对我国警察持枪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警察 持枪问题 法律 危险性 法律法规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ing communication more convenient, our country is more difficult to manage gun control in criminal gangs than in the past.Criminal gangs have been confronted by police with guns.The police capture and escape are typically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not only for the poor, but also for the lower case.And the police are on the front lines of the criminal struggle, and often confront criminals directly.Because the police in our country are unworthy of the gun, they dare not shoot, so that the criminals no longer fear the police and even directly threaten the security of the police and the people.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in public security work, this paper carefully analyzes the Chinese police gun problem and by reference to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pproach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lice armed police gun problems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to our country.Key words: police

a gun problem

risk

laws and regulations

警察是一个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的特殊职业。在21世纪的新形势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存在的社会矛盾愈发激烈,违法犯罪行为与恐怖袭击活动进入高发时期,身为人民警察,身上肩负着维护社会安全。保卫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重任,日常工作都是与违法犯罪行为和恐怖行为作斗争的第一线,随时都有暴力威胁和生命危险,正因为如此,警察的持枪问题需要我们特别的关注,如果工作中的矛盾处理不当,那么会引发更严重的警民矛盾。如果警察不能妥善保管枪支,导致枪支丢失,不但会对自身、家人、工作和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安全威胁,而且还可能导致警察的威望下降,人民群众对警察的信任程度降低,不利于警察日后的办案,给警察形象抹黑,给人民群众造成恐慌与伤害。

一、当前中国警察配枪的问题及原因

(一)警察持枪存在巨大心理压力

虽然枪支对于警察自身与警察破案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至今仍然很少给警察配枪,是因为警察持枪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而且社会一直对警察持枪问题争议不断。第一,由于警察工作压力大,负担重、强度高,使得警察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可能会对警察持枪时的突发情况处置能力产生消极的影响。第二,警察自己也有偶尔出现的自制力不强的情况,如有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喝酒、抽烟,导致的工作时的判断能力下降,甚至行为失控,严重的威胁到了社会的安全。比如,1999年警察持枪就毁了两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深圳市公安局两名警察在一次下班之后中边吃边聊,提到了工作中的压力与不愉快,以及家庭关系的疏远,两个人聊着说着竟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而且不可理喻的约定,同时开枪将对方打死,第一声枪响之后,开枪警察看到倒在地上的好友,顿时清醒了过来,感觉自己犯下了滔天大罪,拨打了120并对自己开了一枪。

(二)警察存在对于枪支的滥用

警察配枪是国家及人民赋予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的产生有时也会产生滥用。这种偶然发生的滥用,会使警察在人民群众心中高尚威严的形象变成像暴君一样滥用职权的丑恶嘴脸。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警察群体中有些人不满于现状,受不了社会社会上的压力,也有自认为与自身不符的社会地位,开始滥用枪支,比如渭南市一名法院的司法警察为了不交车辆高速公路费,竟把枪指向了收费人员的头;吉林省涌泉的一名刑侦大队的大队长在酒店滥用枪支导致酒店服务员终身卧床;河北省霸州的一名派出所所长违法滥用枪械致使汽车司机当场死亡;云南省罗平县的一名警察在一次办案结束后到村民家中喝酒,喝多了与人争吵起来,使一名村民胸部中枪等等①。

上面的事例,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警察的心理状态不佳或头脑不清醒的情况下,警察持枪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周围的群众来说都是致命的威胁,亲朋好友也不例外。警察工作是一个压力过于密集的职业,如果没有超于常人的身体条件与心理素质,单单依靠一个人很难适应警察工作所要面对的各种复杂情况。警察配枪是国家与法律赋予的权利。这种权利的赋予是为了更好地、更快的破案与打击违法犯罪。而且更能起到预防犯罪发生的作用。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但是有些警察或者是精神压力过大,或者是不甘于现状,看不了别人的轻视,这使得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忽视了国家赋予的权利的意义,从而给公民合法权利造成侵害。造成社会的舆论不满,甚至危害到了社会结构的稳定性。

(三)我国警察不持枪增加职业危险性

2003年,上海市的“2.8袭警案”震惊全国;山西大同刑警传唤释放人员时,遭罪犯斧头袭击,当场英勇殉职;2011年发生在山东泰安“1.04”持枪杀人事件中,三名民警调查案件走访到嫌疑人家中,但是嫌疑人拿枪隔着门就射向了门口的警察,导致警察当场牺牲。另两名警察在追击歹徒的过程中,由于两名歹徒都手持猎枪,虽然警察奋不顾身与歹徒展开激烈斗争,但是血肉之躯终究还是打不过真枪实弹,最终民警与协警最终殉职,现实中警察破案抓捕犯人,比电影里精彩格斗的画面要更加激烈、危险、残酷,一往无前的警察保护成千上万的生命,烈士生命的逝去每个人都应该惋惜,但是我们也该想一想,我国警察为何不能持枪保护自己呢?如果都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那么如何保护公民的安全呢? “哀与悲之发不由一也,而由余者共至”警察不配枪的原因有很多。第一,警察个人不愿意带枪,很多人认为配枪是个至高的权利,但是保管枪支的压力也是巨大的。之前就有警察醉酒丢枪的事例发生,该警察不止失去了工作,身上的“警服”也变成了“囚服”。第二,很多公安局领导存在“因噎废食”的心理,很多领导害怕丢枪的麻烦而导致自己丢了饭碗,枪支一般都放到特别安全,甚至无人知道的地方。这使得基层民警在办理需要使用枪支的案件时,不仅需要领导的批准,还需要去隐蔽的地方去取枪,严重影响的民警的办案效率。第三,①张博,我国警察使用警械武器的基本原则[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5年 很多警察认为现在的枪支管理制度过于繁琐,取枪与存枪都要向上级汇报,审查,在遇到紧急事件、突发情况时,这种制度严重拖延了警察的办案时间,使得警察在办案中处于不利地位。第四,有部分民警使用枪支的能力有待训练,基层民警很少使用枪支,在使用枪支方面的训练也不足,即使把枪械交给这些警察,这些警察也不会使用,不仅无法充分发挥枪

的积极作用,也不能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正义,甚至会危及公民的安全,引起社会舆论。

二、解决警察持枪问题的意义

警察对每个人的生活都至关重要,它是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国家政府政策实施与在维护社会安全的屏障。那么,警察在与恐怖分子与嫌疑人的斗争中如何保障安全呢?有人说,警察可以增强自身体魄;有人说,警察可以增加人手;也有人说,警察可以增加自己职业技术,事实上,这些理解都是有些片面的。

警察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者多种角色,即在国家政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在公共场合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宪法对人民警察是这样定义的:警察一般指武警或人民警察,不仅仅是指治安、户籍、刑侦、交通等,还有国家安全部门的国家安全警察,劳动改造部门的司法警察,以及法检系统的司法警察,是国家赋予安全保卫任务的部队①。从宪法给出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警察至少面临两种威胁,第一种是需要面对不同性格,不同危险程度的罪犯,比如有在互联网上窃取隐私的黑客,也有打砸抢烧的狂热分子;第二种是身担保卫国家安全的重任,心理压力巨大,在重压之下,有可能在罪犯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人民警察是国家在和平时代的“武力”,肩负着重要的维护公共安全的职责,现代国家都是将最强有力的执法手段与工具赋予他们②.所以,枪就成为了警察的职业标志之一。

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社会人群中,有将近30%的人存在健康问题而对于站在与犯罪作斗争的第一线的警察来说,他们的健康安全与保障更有令人感到担心的,因为警察是应激性职业之一,而且警察是其中危险最多,压力最大的警察的受伤甚至是死亡,大部分情况下不是警察身体素质或者是擒拿技术水平不够,而是在自己手中的武器远落后于罪犯甚至手无寸铁的情况下,想要制服罪犯更是难上加难。只要警察职业存在一天,这种警察职业的危险性和职业关系就不可能消失,警察携带武器是基于警察职业危险性和保持警察职业关系稳定性而产生的内在要求,这也是在这21世纪新形势下,虽然社会迅速变化,制度频繁更替,警察条例也在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我更新和调整。但是警察却一直携带武器的原因。所以,解决警察的持枪问题,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意义。

首先,解决警察持枪问题可以提高警察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警察持枪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如果因为某个人的失误而处理不当或者操作失误而引发社会舆论。这会使得警察形象声誉受到严重的损害。警察无时不刻都要准备面对方方面面的应激性事件,如果警察个人持枪操作失误都会产生巨大舆论,并使的警察名誉扫地,那么警察持枪面对重大意外事件和犯罪事件时,就会犹豫不决。错失抓捕嫌疑人的时机。

其次,解决警察持枪问题可以提高警察的办事效率。当今社会警察的威严还不如以前,很大程度是因为当今警察不配枪。交警在查办违规车辆时,遭受到违规罪犯的殴打,在追击罪犯时,警察只能喊:‘不许动’然而对跑远的罪犯望尘莫及。在监狱中,在押人员在监狱民警面前嬉戏打闹,民警毫无震慑作用。警察持枪可以使罪犯和嫌疑人心生惧怕,不敢顶撞警察,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让罪犯立刻束手就擒,也对警察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保障。

①②罗晓,试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现状及调适[J],法治与社会:旬刊,2015年 严家怡,公安基层民警忍耐力研究[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 最后,解决持枪问题有助于治疗警察的心理问题。21世纪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更别说日常都要做危险性工作的警察。警察由于每人都要面对这种特殊工作。所以都会有小心翼翼与谨慎的习惯,这种习惯甚至会引起自己一定的精神衰弱,强迫症,恐惧症等心理问题的产生。由此可见,解决持枪问题会使警察的注意力从周围的各个方面的威胁转向保管枪支上,只要枪在身边,罪犯与嫌疑人就不敢轻举妄动。而且警察持枪问题的解决会使警察办事效率提高。使警察可以腾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休息,不用每天都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工作,可以更好地保障国家与人民的安全。

三、对于解决中国人民警察持枪问题提出的建议

警察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即在国家政府、家庭成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在公共场所是不可或缺的参与人员。所以新形势下警察使用枪支是非常有必要的。警察使用枪支是基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和职业关系的影响。警察持枪是警察职业生活过程中必须经过的过程,古代社会没有警察自然也没有专职的警察机构。随着1878年,近代警察制度在英国诞生,警察携带武器就作为警察职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情况的出现,至今为止,世界上很多国家并没有军队,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没有职业警察。在不同国家,警察的发展虽然经历了大相径庭的发展阶段,但是表现出来强烈的法律性、高危性、社会性、权利性等固有的职业特性是一成不变的。而且警察主要的社会关系如警察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之间都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在一些国家,私人持有枪支是不允许的,这使得警察配备枪支是不必要的。在这些国家,偷盗与抢劫等街头犯罪往往不那么暴力,受到专业训练的警察能够对付那些没有致命武器的小偷和歹徒。如果警察配备了枪支,潜在的犯罪分子也会加强自己的武器装备自己,并将犯罪行为升级为暴力与军事的竞赛。此外,携带枪支的警察在执法过程汇总更倾向于使用枪支,以便更快的、更有效的执行任务,从而导致更暴力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在一些国家,枪支被视为是普通民众的合法财产与权利,在这种情况下,警察两手空空会使警察在办案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此外,在人民群众不能携带枪支的国家,比如我国警察也应该在承担危险任务时携带枪支,有鉴于此,警察是否携带枪支,不仅取决于枪支是否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存在,更重要的是执行的任务是否危险,万一有危险,警察应该携带枪支。所以,对于警察持枪提出以下建议:

(一)新形势下警察使用枪支的心理调节

枪支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警察能否稳定使用枪支时的心理状态。稳定平和的心理状态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安心与信任。而如果滥用枪支往往就会让人民群众长期处于慌张与猜疑中。培养健康的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与适度,是警察心理调节的目标之一。心理调节的对策就是指在自身出现不舒服、不适度的情绪反应时,自身能够理智淡定的分析与评当下出现的情况,正确与准确的判断引起情绪反应的各种原因,有助于整理思路,冷静迅速的做出正确的措施应对。比如,在警察持枪巡逻与办案过程中,警察很容易就会被歹徒与罪犯激怒,并作出过于激动的行为。警察开枪不至是一个扣动扳机的过程,它还包括了很多心理变化:开枪前的犹豫不决,开枪瞬间的恐惧,开枪后的悔恨心理[吴娜,和谐社会建设中警察身心健康的意义与价值职业[D]2013年]。因此,警察掌握了心理调节的办法,在下次持枪执法过程中不容易被激怒,认真分析过激行为产生的原因,对于罪犯的刺激有理智的识别,正确认知和评价犯罪心理,避免在持枪执法过程中过激行为与做法的出现。在提审犯人时,面对顽固不化、就是不开口的犯人时,警察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情,换个环境有助于找到审查罪犯的突破口。适当的心理宣泄会使自己的心理压力减少很多,很多时候警察的压力无处宣泄,会使自身的压力积重难返。这样会使警察在持枪处理案件过程中判断受到影响,不利于保障社会安定与和谐。

(二)借鉴美国警察先进枪支管理经验

李克强总理说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主要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看,警察的持枪问题是警察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些问题,发达国家以“守则”、“训令”、“须知”等多种规范条例来约束,对于我国警察持枪问题来说,不仅要研究和发达国家的共同点的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更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实际,以公安工作要求和公安队伍建设目标为宗旨,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完善与改进有关警察持枪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对警察处理持枪问题的能力进行必要的培训。只要这样,我国警察持枪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在美国,美国总统里根在一次劳工集会的演讲之后在回到自己的专车的途中遭到了警察辛克力的刺杀,并非是出于政治原因,而是想要通过这一举动,引起自己崇拜的好莱坞女星朱莉·福斯特的注意,被捕后,辛克力因为“精神失常”而被判无罪,但是一直被关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白宫发言人布雷克在刺杀中被集中了头部而造成了终身残疾,伺候他同妻子一直致力于推动枪支管制,多年后他通过了美国历史上最严格的枪支管制法案。挺身而出的保镖麦卡锡被射中腹部,经手术后完全康复,从白宫退休后,在伊利诺伊州担任警察局长,致力于枪支管理法案的宣传与执行①。美国警察条例规定,在开枪之前要明白两点:第一点,开枪的是否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或保护在自己的安全,或者是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第二点,开枪时是否是没有其他方法解决问题。

美国由于枪支数量过于庞大,所以警察在执勤过程中如果感觉情况不对,就会依法开枪,因为他们不知道对面站的是否是一个拥有枪支罪大恶极的罪犯。美国禁止鸣枪警示,因为这样会更容易激怒罪犯,更容易危及警察及周围人的生命安全。美国犹他州就发生了警察去处理可能发生的抢劫案件,但是现场有一名为地里·泰勒的白人带着耳机未能听清这名警官的警告,并做插腰动作,结果被警察当场射杀。犹他州在发生这件事情后,给每个配枪警察的头上开始佩戴录像机,规范警察的持枪行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三)完善我国警察持枪培训体系

1.对我国警察的枪械使用能力的需要正确的认识

当今社会警察持枪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减少警察的伤亡率,让警察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面对严重的暴力事件时,警察需要最基本的保护自身安全的武器,而且警察自身一定要会熟练使用,不能因为害怕丢枪等事故的发生就患得患失,这样只会产生怕出事就不敢用,越不敢用越怕用。有鉴于此,就需要警察机关领导们与基层民警同志们转变对于枪支的观念。

对于警察的持枪能力进行严格的培训与监督。警察使用武器的性能越好,就需要越严格的培训与管理。毛主席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警察在当今社会不能在手无寸铁,而是应该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开枪制止罪犯的危害社会行为。对于向往和平的人民群众来说,警察手中的枪支本来就是一种暴力的威胁;但是对于处于水深火热的犯罪现场的人质与周围群众来说,警察不开枪制止犯罪行为就是一种失职,在放纵犯罪的发生。我国目前反恐形势严峻,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新变化,如果警察不能依法有效的使用武器警械,就难以及时的制止、震慑犯罪活动,就难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解决人民警察持枪问题从其他国家的做法与政策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要从每个持枪案件中寻找价值,从中积累立法与执法的经验教训,可以使警察使用枪支行为纳入法律程序,加快警察开枪行为的合法化。

2.建立健全警察持枪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有关枪支的法律条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与武器条例》而且这个规定落实的不到位,条例中的各项规定也模模糊糊,应该制定更加符合警察办案 ①张鸿巍,美国枪支管制的那些事[J],政府法制,2013年 程序,提高办案效率的法律法规,系统规范警察使用枪支,对于警察持枪的评估程序应有明确规定,对于警察持枪资格的审查机制应严格把控①。在紧急情况发生之后,警察对于武器的使用在事后应该有补偿与评价机制。法律应该规定警察开枪应该遵循“最小的武力使用原则”,在不是特大危害与紧急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不致命的武器。结合各地方的治安执法能力的不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让持枪制度法规落实到位。完善持枪警察的选拔培训的法律法规,建立合理公平的选拔制度,保证持枪警察拥有持枪所应具备的条件。对于持枪警察的档案也应有严格的管理机制,确保警察、个人信息、枪支使用信息有准确的记录,这样有利于对持枪民警进行针对性训练。也可以对以后的持枪警察的持枪考核有所参考,为警察队伍的选拔拥有优秀经验与实战能力的警察打下基础。

3.加强持枪警察的资格考核

任何能力的获得都离不开考核,而考核也是检验自己努力训练的成果。对于以后上岗的时候可以减少警察不敢开枪、乱开枪的行为。对于持枪警察的考核不应只考察持枪的能力如何,更重要的是对持枪警察是否熟知警察持枪的法律法规、持枪的习惯等等的考核。要确保持枪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不犯错,就应该对持枪警察进行严格的考核审查,比如身体健康情况、心理承受能力等。对于没有通过考核的警察应该收回该警察的持枪资格。除此之外,警察部队应该对于持枪警察优厚的待遇,对于升职加薪等都要以是否拥有持枪资格为依据,改变个别警察对于枪支的抵触心理,提高警察持枪的积极性,激励警察参加训练。

我有幸在警察队伍中实习过两个月。我觉得警察职业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抱着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为人民干实事去的。但是由于上层领导的只会说不作为问题,怕担责任心理,公务员奖罚制度模糊不清,严重缺乏训练等等问题,导致这个部队整体素质偏低。说句心里话,我第一次去公安实习的时候,看着未来的同事,我都怀疑他们到底是不是警察:身体状况、年龄大的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办事效率低下、警力严重不足、干了实事无功反而还总被各种社会人士拿来愤世嫉俗。一个月720小时我上班的时间为至少360小时,由于长时间巡逻缺乏睡眠、体能跟不上、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更别提什么所谓的训练了。现在警察实行3班2运转,也是就无事的前提下3天要上两天,而且这两天还是连号上36小时,而且这是最理想的情况。按要求,新警入职至少要培训半年,实习一年。好多人培训连俩月都没到.说句心里话,好警察很多,但更多的是无奈。官僚腐败,制度黑暗,这支部队第一是为党服务的,而才是为人民,老同志们都认命了,大部分踏踏实实做人混着退休就解脱了,我这初出茅庐,还有点热血朝天。所以,我觉得给予警察持枪的权利,通过对警察的心理以及持枪能力的培训,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可以使警察队伍更加庄重威严,也能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①覃柳文,关于警察体育教育训练中执教理念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

参考文献

[1]董晓薇,警察的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

[2]严家怡,公安基层民警忍耐力研究[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

[3]林力胜,情绪控制能力和心脏的健康[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 [4]张兵,警察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开枪[J],中国经济周刊,2012 年

[5]邹俊杰,近代武汉警察制度发展简论[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 [6]张鸿巍,美国枪支管制的那些事[J],政府法制,2013年

[7]刘德新,基于实战的警察体育教学模式[J],研究当代体育科技,2014 [8]许华,论警察道德力的建构与提升,改革与开放,2014年 [9]张博,我国警察使用警械武器的基本原则[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5年

[10]吴娜,和谐社会建设中警察身心健康的意义与价值职业[D]2013年 [11]覃柳文,关于警察体育教育训练中执教理念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

下载论警察爱民情感的建立(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警察爱民情感的建立(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情感与写作

    写作提纲 一、作品中情感的魅力 1、读者对作品情感的渴求 2、作者的情感冲动 3、从李白诗歌看情感魅力 4、从《复活》看情感魅力 5、从流行小说看情感魅力 二、写作情感的培......

    论企业如何建立激励机制

    论企业如何建立激励机制【摘要】近几年来,人力资源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当作一种成本,而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越来越被企业重视。激励作为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已经被越......

    论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

    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 作者: 学校: 【内容提要】本文叙述了当前警察形象建设的背景,阐述了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必要性;详细说明了当前警察形象的状况和表现形式,对影响警察形......

    论警察不作为的解决方案[5篇材料]

    论警察不作为的解决方案 安网大队12中队网安五区孙诗宇 201221450040 警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部分公安民警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不作为现象。表面上看,这......

    论警察执法防卫与控制

    论警察执法防卫与控制 摘要:警察防卫控制术是警察效制服暴力犯罪的警务技术,是警察在执法活动中,以法律为依据和准绳,,以徒手或警械武器为手段,以踢、打、摔、擒拿等技法,通过对......

    再论英语情感教学

    摘 要: 人的认知功能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 不同的情感对学习有不同的影响。 积极的情感,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人在愉快时,感知较敏锐,记忆较牢固,想象较活跃。 素......

    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

    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 文章标题: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

    论中国传统合法性的建立

    论中国传统合法性的建立 中国传统合法性有着自己特殊的历史文化根源,我认为合法性的建立主要依靠三个方面: 1.神秘化:依靠天人合一的理论,将对君主的监督权交置到上天的手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