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阳光行动”与警察形象(xiexiebang推荐)

时间:2019-05-15 02:2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阳光行动”与警察形象(xiexiebang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阳光行动”与警察形象(xiexiebang推荐)》。

第一篇:论“阳光行动”与警察形象(xiexiebang推荐)

论“阳光行动”与警察形象

摘要:警察形象代表着党和国的形象,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对于维护和提高社会公众对警察的信任和支持,推动警察依法行政,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都在改变警察形象上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影响警察形象的问题还是较为突出,时下,就“阳光行动”大开展以来,对维护警察形象结合进行论述。

主题词:阳光行动 警察形象 问题 原因

人民警察的形象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公安机关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少数“窗口”单位和人民警察形象不佳的问题,已成为党委和政府十分关注,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制约队伍建设而又迫切需要解决一个大问题。“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是塑造警察形象的具体目标。所以我认为打造“阳光警务”是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契机。两者也是相符相称的。

一、警察形象的含义及意义

警察形象是指警察的客观存在与社会公众主观认知的混合体,是警察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的反映,是公众在心目中对警察的言行、表现所形成的感觉、印象、评价和信念。警察形象体现了公安机关的精神风貌,是民警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它主要包括:仪表形象、纪律形象、执法形象、服务形象、知识形象等。警察形象事关公安事业发展,警察良好形象的确立,既是党委政府的要求,也是社会公众的愿望,更是全体民警的内心呼唤。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一是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二是有助于警察的廉洁自律和健康发展三是有助于警务目标的实施和警务效率的提高。

二、当前警察形象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们公安机关在加强队伍建设,改变警察形象上做了很多工作,如执行“五条禁令”,开展“三项教育”,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大讨论”,深化“大练兵”等一系列活动,使警察的总体形象有了明显变化,但是公安队伍中影响警察形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1、警容不整,言行举止粗俗。目前有一些民警站没个站相,坐没个坐相,着装时歪带帽子,敞胸露怀,根本不象个警察样子。

2、“三乱”,“四难”现象还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在公安机关普遍存在,这些现象一天不解决,警察形象一天得不到根本好转。

3、工作作风自由散漫,无视纪律。一些民警工作责任心不强,纪律松松挎挎,上班迟到早退,不能坚守岗位,群众来办事找不到人。有的公车私用、闯红灯、超速、酒后驾车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警察形象。

4、工作不力、效率低下。一些民警整天想入非非,不干实事,只想个人得失,工作飘浮,对待工作上推下卸,不爱岗敬业,不尽职尽责,有些民警基本上全在办公室处理问题不愿深入社区、农村调查研究,对辖区情况不明,对治安动态掌握不了,导致长期建立起来的警民鱼水关系逐渐被淡化,工作效率逐渐下降。

5、特权思想严重、服务态度不佳。个别民警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颠倒了“主人”与“公仆”的关系,以管人者自居,对待群众盛气凌人,有的滥用职权。

6、违法执法现象依然普遍。主要包括:违法执法,越权执法,执法不公,办人情案,执法不严,绚情执法,执法行政不作为。

三、影响警察形象的原因分析

影响警察形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在的因素,又有外在的因素,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警察自身形象不能自己维护

1、宗旨观念淡薄。当前少数民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错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蔓延,特权思想严重,公仆关系颠倒,对待群众态度粗暴,要特权,摆威风,严重败坏了警民关系。

2、民警素质不高。一个人外在的形象是内在素质的反映,素质越高,反映在外在的气质和形象也就越好,而目前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高,一些民警文化知识偏低,业务素质较差,执法水平不高,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效能低下,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和现实斗争的需要,群众对此很不满意,民警队伍的素质已经直接影响了与公众的关系,影响了警察队伍在公众中的形象。

3、法制观念淡薄。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对执法要求更高更规范,但是一些民警却不注重学习,对公安常用的法律条文一知半解,造成程序不当,证据不足,办案不铁;有的公正执法意识不强,执法随意性大,造成冤假错案;有的民警滥用职权,为个人谋私利,任意践踏法律权威,最终的结果是群众遭了殃,公安队伍蒙了羞,败坏了警察形象。

4、思想认识不到位。目前各地形象塑造的理念还远未普及,长期以来,一些警察对警察形象塑造和警民关系不能正确理解。

四、“阳光行动”的主要内涵和目标。

“阳光行动”即是要通过执法规范化、警民和谐化来增加公安机关的透明度,一切以群众利益为主,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特别是公安派出所,基层窗口单位要用最大的能力为群众提供方便,使老百姓对警察满意,对服务态度满意。

五、群众对警察形象的要求

1、容易以偏概全。当群众对少数民警形象作风方面有过不好的亲身体验,他就会得到警察组织一切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的结论,在这种以偏概全的心理效应作用下,警察良好的整体形象由于某个体和局部的失误和犯错就被全盘否定,出现形象危机。

2、对警察的期望值过高,把警察当成“神”来看,以为警察是万能的,一旦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想法就会产生进而可能转化为负面效应。

3、对一些流言深信不疑,并积极参与传播。以致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快,越传越失真,人为地损害了警察形象。

4、群众认知有限,造成误会。由于部分群众对法律知识有限,经对正常的警务活动产生误解,如小偷被抓,民警必须在24小时内让小偷把犯罪事实交待清楚,如不能则必须按法律规定放人,然而一些群众不这么认为这是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他们会认为警察无能不负责任把坏人放了。还有如取保候审、保外就医、假释、监外执行等正常法律措施,当因人犯“复出”而被群众误解为徇私舞弊的司法腐败行为,由此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

六、“阳光行动”塑造良好警察形象

塑造新时期人民警察形象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是必须对警察形象进行科学定位,其次是必须遵循整体和个体形象相统一、改变近期形象与树立长期形象相一致的原则,然后围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多策并举,塑造人民警察的高大形象。全国大力开展“阳光行动”就是联系实际树立形象的良好契机,“阳光行动”的目标也是为了改善公安机关的形象。

七、塑造良好警察形象的基本途径

利用“阳光行动”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应当围绕“内强素质,外数形象”上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民警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一是形象意识,形象无处不在,形象反映素质,折射作风,影响声誉,影响环境,只有树立形象意识,才能永保警察形象的正义性、纯洁性、公正性;二是宗旨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警察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只有增强宗旨意识,认真思考和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态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树立起人民警察诚心为民的公仆形象;三是法律意识,目前社会对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尊重法律,保障人权”是现代警察所必须树立的执法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执法为民,实现司法公正,在群众中树立人民警察严格、公正、执法文明形象;四是服务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政府职能已由“管理”向“服务”转化,对于公安机关来说“服务”决不是警务工作的份外负担,而是一种法定的、必须履行的职责,是应该提供的职业精神和美德,民警只有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寓“管理”与“服务”之中,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让群众满意,这也就是所谓的“阳光行动”。

2、一个人第一形象如何,关键在仪容、仪表、仪态,一个人有没有水平,则主要表现在说话上,所以要通过礼仪培训,使民警懂得在各种场合处理人际关系和与公众交往中的言行举止和必要礼节,在工作中推行使用文明规范用语,讲话要“请”字当头,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提升民警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3、落实警务公开制度,加强和促进工作作风,促进形象转变。实施警务公开提高公安工作的透明度。减少公众和警察合作的盲目性,使为人民服务具体化和规范化,增进公众对警察的理解和支持。

4、树立执法为民意识,端正执法思想,更新执法观念。一是要破除特权思想,树立观念,破除封闭狭溢的执法观念,树立自觉接受监督、,严格执法的意识,破除“重打击、轻保护,重管理、轻服务”的习惯思维,加快向保护人民、服务人民的观念转变,破除“神秘”的职业观,开展“阳关作业”,以公开促公正;二是健全执法机制,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三是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加强审检监督。

所谓的“阳光行动”最终目的也将是为了实现和谐警民关系,树立人民警察在公众心中的良好社会形象,所以只有民警素质提升了,警民关系和谐了,才能说明“阳光行动”见到实效了。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用“阳光行动”来大力提升警察形象,警察形象好了,“阳光行动”就开展成功见到实效了。

第二篇:论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

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

作者:

学校:

【内容提要】本文叙述了当前警察形象建设的背景,阐述了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必要性;详细说明了当前警察形象的状况和表现形式,对影响警察形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警察形象建设根本途径是与时俱进,正风强警这一观点。

【关键词】警察形象 建设 途径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4年共查处公安民警违反“五条禁令”案件491起、636人。虽然较2003年的738起、988人,分别下降了33.5%和35.6%但违禁案件的绝对数仍在高位停留,不能乐观。中新网2005年3月31日电公安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祝春林在全国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暨队伍建设会议上表示,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安民警违法违纪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与党和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公安部党委提出了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奋斗目标:“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不懈努力,使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纪律作风有较大改进,违法违纪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比较满意。”

触目惊心的违纪数字和部党委对队伍建设的高瞻远瞩,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塑造新时期警察的新形象。

一、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必要性

公安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公安机关是党委政府与群众间最主要的沟通桥梁。民警是公安机关联系和伸向社会公众的触角,扮演着党委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公安民警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的形象。因此,建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意义重大。

(一)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的需要。“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在新时期肩负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没有良好的警察形象,公安工作就不可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不可能完成任务。只有加强警察形象建设,才能造就出一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合格人才,才能从容应对并正确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更好地完成公安机关的光荣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公安机关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深入贯彻和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人民警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与其一脉相承。通过形象建设,人民警察可以更好地为民、爱民,让人民满意。

(三)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对人民警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警察的言行不当也越来越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误解或纠纷。因此,只有良好的警察形象,才能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四)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树立新形势下警察公共关系理念的需要。加强警察形象建设,有利于不断促进警察与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沟通,实现警察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在与群众密切接触中树立和改善人民警察形象,在经常沟通与交流中达到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从而树立警察公共关系新理念,使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在新形势下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二、当前警察形象状况及表现形式

(一)、总的来说当前的公安队伍是好的,警风状况良好,其主要表现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指针,贯彻三十项便民利民措施“大接访”等活动的重要精神,广大民警在工作任务繁重,执法环境恶劣,社会支撑力减弱,经费保障缺乏,侦破打击难度加大,群众期望值超高的情况下,仍然以积极的态度和高昂的斗志迎难而上,坚决贯彻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学习,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与各专项打击治理工作和抢险救灾工作。在打击犯罪第一线,面临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广大民警赴汤蹈火,舍身忘死,为保卫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凯歌。2004年全国有492名民警牺牲,6920名民警负伤,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与此同时,广大民警还不断加强政治、思想、纪律、道德、文化、作风等方面的学习与修养,推行便民利民措施,确保了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使民警的执法形象大为提升,社会威信大为增强。

(二)、但另一方面,警风不纯,警纪不正,背离现实公安公作的要求,特别是以权力商品化,人情化,关系化为主要特征的腐败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和转变,仍在腐蚀部分民警的心灵,违法违“禁”的行为时有发生。2004年共查处公安民警违反“五条禁令”案件491起、636人。在全国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暨队伍建设会议上,祝春林列举了公安队伍中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的种种问题,突出表现在:极少数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安行政审批、执法办案等权力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一些民警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不强,执法不作为;有的单位和民警受经济利益驱动,乱收滥罚,插手经济纠纷,滥用权力搞“创收”;个别民警执法犯法,导致队伍中“大、丑、恶”案件时有发生.有的谋财害命,有的因奸情杀人,有的利用职务之便买卖赃车,甚至有的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少数民警执行公安部“五条禁令”的自觉性不高,心存侥幸,明知故犯,顶风违令的案件屡有发生;一些民警特权思想严重,对待群众态度“冷硬横推”。特别是仍有少数基层民警在办案过程中急功近利,作风粗暴,搞刑讯逼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警察的形象,从而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影响警察形象的成因

近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在转变管理理念,强调树立新型的、更富人情味、值得信赖的警察公众形象,在加强队伍建设、改变警察形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执行“五条禁令”、开展“三项教育”、推出大接访等一系列活动,使警察的总体形象有了明显地变化,服务热情、工作规范、执法文明等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树立。但是,公众眼中的警察形象还是不尽人意,有的甚至不堪入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来自公安机关内部的原因。

1、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第一,由于人事管理上进口不严,出口不畅,导致少数素质低下的民警进入公安队伍,影响了队伍整体形象;第二,少数民警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反映到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方面,出现了许多社会群众不满意的行业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警察整体形象,破坏了警民关系。

2、日常执法工作不尽人意。一是落后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大众的需求产生较大的距离,机械呆板的工作方法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造成群众对公安工作绩效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声誉;二是部分民警执法不够规范,以罚代刑、以罚代教、以罚代拘等“三乱”现象时有发生,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三是公安宣传工作不力,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3、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治警不严,惩处不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能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一方面队伍中少数害群之马未能得到及时处置,不能使得后来者引以为戒;另一方面,无法约束民警的思想、行为,导致民警违法违纪现象屡禁不止。

(二)来自群众方面的因素。

1、期望过高,失望越大。相当一部分群众把民警当作“神”而不是当作“人”来看,他们希望民警是万能的,既是侦察破案、打击犯罪的能手,又是排忧解难、保护社会安宁的卫士。然而,一旦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进而可能转化为负面效应。

2、认识偏颇,混淆视听。在频繁的警民接触过程中,一些群众由对少数民警形象、作风的非议甚至鄙夷而形成对民警群体的错误认识;由对一些民警工作绩效的不满意导致对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怀疑;由极少数民警身上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产生对整个公安队伍的不信任。这些有失偏颇的认识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警民隔阂。

3、认知有限,造成误解。由于部分群众法律知识有限,对刑法等实体法有所了解,而对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和刑罚的执行等有关规定不够了解,以致对正常的警务活动产生误解。例如取保候审、保外就医、假释、监外执行等正常法律措施,常因人犯“复出”而被群众误解为徇私舞弊的司法腐败行为,由此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

(三)来自社会其他方面的原因。

1、行政干预,滥用警力。一是由于公安机关执法权限较大,一些地方党政部门往往将公安机关当成万能钥匙,其他部门一遇上难办的事就让警察去管,无形中扩大了公安机关的对立面,从而损害警察形象;二是非警务活动过多,损害警民关系,影响民警的执法形象。

2、鱼目混珠,损害形象。

六、七十年代,穿制服、戴大盖帽的行政执法者唯有公安一家,在老百姓眼里公安机关就是“大盖帽”,代表的是政府形象,有着绝对权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各类行政执法人员不断增多,工商、交通、财税、城管、卫生及联防保安等各式“大盖帽”满天飞,由于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假冒警察招摇撞骗,严重影响了“大盖帽”在群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和威望,也使公安机关的形象受到损害。

3、保障不力,经费不足。首先,因公安经费保障不足,使正常工作无法开展,“以罚代刑”、“以罚代拘”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察的文明执法形象。其次,警力不足,任务繁重,战役过多,超负荷工作,而经济利益却得不到保障,挫伤了广大民警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影响了民警的执法服务形象。

4、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目前报纸的报道大多带着倾向性,正反面反差较大,或是倾向于正面的宣传,或是倾向于问题的揭露。有的报道宣传的痕迹过于明显,老百姓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有的报道则为了制造新闻效应,夸大地揭露警队黑暗面。公安机关在做宣传工作时,应该把握尺度,不应夸大成绩,也不应自我丑化。如“警察求职”这类的宣传,实际上反而损害了警队的整体形象。还有的把队伍内部每年查处多少违法违纪、辞退多少民警作为“成绩”向社会宣传,实际上留给群众的第一印象是公安队伍管理存在问题多。

四、与时俱进,正风强警是塑造警察形象的根本途径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赋予公安机关的新的历史使命和要求。对于我们公安队伍而言,警察的形象就在于警风,民警的作风关系着民警的形象和生命。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定位自身的形象和不辱使命呢?

(一)、为警莫罔顾职责,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体素质是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核心动力

1、不断学习钻研,提高理论素质。一是要刻苦自学。刻苦自学是从警者树立良好形象的根本保证。世事多变,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随时应付变化的世界。二是对“症”下药。采取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充电”式研读法,集理论精髓于一身,以便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融科技侦破预审于一炉,以便拥有娴熟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牢记自己使命,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任何一个民警如果驻足不前,其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将难以胜任现有工作。

2、加强道德建设,提升自身修养。加强自身修养是培养从警者良好形象的基础。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从警者作风的优劣。自身修养主要包括两大块:一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修养。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每一个民警履行职责的最基本条件,它可以帮助从警者提高对环境的认识感受能力和对违法犯罪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它本身可以间接转化或直接表现为侦审能力,处理能力,二是思想道德素质的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是培养从警者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作风的根本条件,也是为警清廉,保民平安的内在动力,它可以帮助从警者为实现自身价值而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是领导者科学决策的思想保障。

3、注意日常工作,加强自身涵养。在日常工作中,广大公安民警要以维护人民警察内部的团结协调和步调一致。要珍惜时间,今日不唱明日歌;珍爱自己,有错不搞下不为例;规范着装,文明值勤,“阳光”作业,办事不搞暗箱操作;严肃法纪,严于律己,执法执勤中不徇私情,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作风。

(二)、加快公安体制改革进程,强化组织领导,是塑造警察形象的保障。

1、坚持从优待警,是提高民警工作积极性和改善当前警察形象的助推动力。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有动机决定的,而动机则产生于需要。也就是说,人的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因此,满足需要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而在各种需要中,人们对物质生活基本条件的需要,对被尊重、被关心、被爱护等人身基本权利的需要又显的尤为迫切。基层公安民警常年战斗在同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犯罪分子和治安灾害事故作斗争的第一线,工作充满了危机性和艰苦性,随时随地面临着生与死、苦与乐、情与法、荣与辱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复杂,公安保卫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而公安工作经费又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公安民警不得不从事地方指派得有损形象得非警务工作问题,上级政令在基层执行中受干扰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快体制改革进程,重点解决编制经费不足,“皇粮”没有保障的问题。要以公安改革为契机,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科学用人机制;加强对名警执法权益的保护,把名警的权益保护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争取各方面支持,努力改善基层公安机关的办公条件和设施,在生活上关心爱护民警。只有这样才能振奋民警的精神,促使其保障高昂的斗志。

2、坚持领导率先垂范,是改进当前警察形象的引导动力。“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的带头示范是对民警最实际、最有力的动员和教育,对民警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通过领导的率先垂范作用的发挥,才能进一步增强民警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才能够感召民警,才能使作风好的人有所作为,使工作差的人受到鞭策。

3、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誓做忠诚卫士是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源泉。加强作风建设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做到这一点,对我们党来说,事关党的命运和生死存亡,对公安机关来说,则决定着能否履行职责,能否让党和人民放心的重大问题。因此,公安民警紧紧围绕保持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来开展各项公安工作。当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拍案而起,操正义之戈斩妖魔爪;当群众需要帮助时,我们要挺身而出,降智慧之神解百家之难;当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时,我们要扪心自问,用火热之情暖百姓之心。总之,我们要时刻牢记基本工作路线,要沉到基层去,把群众当老师,恭听他们的教诲,改进自己的形象。要通过民意测评,信息反馈,舆监督等多种措施,拓广反映民警作风问题的渠道,不断提高执法质量水平,适时调整改方案,真正实现作风的根本好转。

4、加强公安宣传工作。是向人民群众展示警察形象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措施。没有宣传,公众对警察的认识是零散的、局部的和表面的。公安机关工作做得再好,工作再苦,公众如果不知道、不了解,就谈不上理解。因此,公安宣传工作是塑造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措施。

从“五条禁令”、30项便民利民措施到“大接访”反映着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对自身的深刻认识,标志着公安机关执法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公共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意味着“人民公安”理念的回归,并展现出公安机关塑造警察高大形象的理性心态。

加强警察形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公安机关一定要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以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继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的作风建设来积极推动维护稳定工作和严打整治斗争。建立警察形象建设的有效机制,在经常化、长效化上着力,牢记从警宗旨,遵守法律法规,誓做人民忠诚卫士,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参考文献:公安部政治部,《警察形象建设》----第一届警察公共关系征文获奖论文选;2003。群众出版社。

第三篇:警察形象

随着公安部颁布30条便民措施,警察“整风运动”的进行,中国警察的新形象问题,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

视野。曾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篇报道:2004年11月17日午后,家住某市五一路,现年87岁的老太太,因为

一个人在家寂寞,就想出去走走,可年迈的老太到了繁华的五一路之后,就迷路了,找不到了回家的路,好心的群众拨打了110,警察迅速赶到,但是老太有些痴呆,只知道自己姓马,迷了路回不了家,其它的

全然不知。民警小刘和小张只好带着马老太沿着城区的几条主干道一路打听,最后绕市区走了两圈,将所

有的道都走遍了,才把马老太送回家。而马老太家人下班回来后,发现老人不知去向后束手无策、万分焦

虑时,看到老人在民警的搀扶下安然无恙地回来,家人十分感动,紧紧地握住明净的说:“现手在的警察

真好!”这句发自群众内心的话,也道出了警察形象的变化,人民警察形象代表着国家、政府、是社会关

注的焦点。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对维护党的领导,维护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为了更好的发挥警察职能,必须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多管齐下,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方针,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可亲可敬的警察形象,沟通警民感情,最终形成警民共治的良好局面。

什么是警察形象?形象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即公众

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警察形象则市指人民警察给予人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

看法、印象或感受,即社会公众对警察的的总体评价。它是民警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正意

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警察形象体现了公安机关的精神面貌,是民警内在素质

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包括仪表形象、纪律形象、业务形象、服务形象和知识形象等。塑

造警察形象,必须首先树立良好的岗位形象。

一、端庄的“警容形象”。即仪表形象。良好的新形象,应从警容仪表、言谈举止入手,从提高内在

素质着眼。这是第一步。人民警察端庄的的警容形象不仅要求公安干警在上岗执勤、执行任务是要着装整

齐,姿态端正精神振奋,更重要的是要求在执行各项勤务中,要文明办事,礼貌待人。做到:文明办案不

刑讯,文明管理不刁难,文明执勤不卡压,文明宣传不带刺。坚决消除少数干警在思想上存在的不健康现

象。

二、熟练的业务形象。是指每个公安干警都应具有的掌握本警种、本岗位的“应知应会”技能和实际

工作能力。如(1)组织指挥能力(2)调查研究审讯破案能力(3)语言表达能力(4)擒敌制胜能力。

三、严格的纪律形象,严明纪律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作好公安工作的保证,也是人民

警察必备的政治品德。只有严格人民警察职业纪律,才能有力的保证公安保卫工作任务的完成。在岗位执

勤工作中作到不侵犯群众利益、不贪污受贿、尽心尽职,从而树立一个严格的岗位“纪律形象”。

四、主动的“服务形象”。每个干警必须树立新型的主动的“服务形象”,在指导思想上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要在执法意识上更新观念。公安工作要转变职能,要正确处理好打击与服

务的关系,打击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工作方法上应主动求新为改革和经济建设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

务。

五、丰富的“知识形象”。要树立丰富的知识形象就要求每个干警不仅要掌握各项公安业务知识,同

时要掌握一定的专门科学知识。

人民警察良好的岗位形象塑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靠一朝一夕,不能单看一时一事,更不能

随意应付,必须进行长期的修养和锻炼,坚持系统的学习和提高。要以文明执勤、礼貌待人、规范化作业

为体现,塑造公安干警良好的岗位新形象,推动警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在转变管理理念,向树立新型的、更富人情味、值得信赖的警察公众形象靠拢,在加强队伍建设,改变警察形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执行“五条禁令”、开展“三项教育”、推出

警察卡通形象、警察形象大使等一系列工作,使警察的总体形象有了明显地变化,服务热情、工作规范、执法文明等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树立。但是,公众眼中的警察形象还是不尽人意,有的甚至不堪入目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来自公安机关内部的原因。

1、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第一,由于人事管理上进口不严,出口不畅,导致少数素质低下的民警进入了

公安队伍,影响了队伍的整体形象;第二,少数民警受不良风气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

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反映到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方面,出现了许多

社会群众不满意的行业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但后果严重,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警察整体形象,破坏了警民关系,伤害了警民感情。

2、日常执法工作不力。一是落后的管理方式与公众需求产生较大差距,机械呆板的工作方法和无法适应

形式发展的要求,造成群众对公安工作绩效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声誉,在群众中造成

极坏的影响;三是公安宣传不力,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3、监督机制不健全。治警不严,惩处不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能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

止。一方面,队伍中少数害群之马未能得到及时处置,不能使得后来者引以为戒;另一方面,无法约束民

警的思想、行为,导致民警违纪现象屡禁不止。

4、缺乏现代法治能力。这是警察素质和警察文化的软肋。不少警察我行我素,不管不顾,普遍缺乏人权

观念、程序习惯、取证能力和公关意识,个别警察甚至还大言不惭地挑衅公众说:“我就这样,你能把我

怎么样!”

5、警察管的太“宽”,乱用、滥用警力现象存在。作为强力机关,警察的限制甚至打击功能

已经很强,再把其它的限制、打击任务交过来。就会使公众把各方面、各部门的毛多一股脑地集中到警察

身上,警察机关和警察个人就更难做事,不能一遇到什么事情就警察拉上去,造成警察与公众的对立,从

而损害警察形象。在这种“啥事”不好办,警察往前站“的社会管理格局中,警察确实管的“宽”,你或

他的想象能好吗?

(二)来自社会其他方面的原因。

1、群众对警察的期望过高,把警察当成“神”来看,以为警察是万能的,一旦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进而可能转化为负面效应。

2、群众容易以偏概全,混淆视听。在频繁的警民接触过程中,一些群众由对少数民警形象、作风的

非议而形成对民警群体的错误认识;由极少数民警身上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产生对整个公安队伍的不信任

。这些有偏颇的认识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警民隔阂。

3、鱼目混珠,损害形象。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各类行政执法人员不断增多,工商、交通、城管、财税、卫生及联防保安等各式“大盖帽”满天飞,由于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假冒警察招摇撞

骗,严重影响了“大盖帽”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也使公安机关的形象受到损害。

4、保障不力,经费不足。公安经费一直是困扰公安问题的问题之一由于经费不足。致使正常工作无

法开展,“以罚代刑”、“以罚代拘”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察文明的执法形象。其次,警力不足,任务繁重,民警超负荷工作,经济利益却得不到保障,挫伤了广大民警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影响了民警的执法服务形象。

警察的形象应是公仆形象,让人民满意的形象。因此,人民警察形象建设的目标就是提高全体民警的

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树立起成心为民的公仆形象。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改善警

民关系,就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方针,多策并举,多管齐下,使人民警察高大

形象在群众中得到升华。

(一)内强素质。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一个部门形象是自己树立的,警察形象的好坏不是

由别人吹捧或批评所决定的,是警察自己掌握着形象毁誉的“切换键”。因为。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

决定因素,外因只是个条件,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警察形象中的仪表形象、社会形象是外在的,而服务形象、执法形象是内在的,内在形象决定和制约外在形象,而内在形象又是由

素质决定的,警察与民众的接触最频繁,在这频繁的接触中如何保持威严、高效、文明、廉洁的“警方形

象”要靠每个民警的自身素质。

1、要提高民警思想认识,增强服务意识、宗旨意识、“诚信”意识、法律意识、形象意识。

(1)服务意识。对于公安机关来说,“服务”决不是警务工作份外的负担,而是一种法定的、必须

履行的职责,是应该提倡的职业精神和美德。因此,新时期的公安机关是集专政、打击、管理、服务于一

身的多元职能的机关。群众对好警察的要求是很基础的,他们心中的好警察不是百战百胜的巨人而是态度

好的尽职的警察。微笑是打开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把钥匙,警察作为人民的公仆,更应该带着这把钥匙去

打开人民心中的锁,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明确自己的角色。全心全意做个人民好公仆。

(2)宗旨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只有增强宗旨

意识,认真思考和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更

好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树立起人民警察诚心为民的公仆形象。

(3)“诚信意识”。所谓“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心为善并付出实践,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

任。公安机关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公安机关的信用是政府信用的重要组成部

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公安机关既要做社会信用体系的管理者、维护者,更要成为信

用体系的示范者、实践者。

(4)法律意识。“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尊重法律、保障人权”是现代警察所必须树立 的执法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作到执法为民,实现司法公正,在群众心中树立人民警察严格、公正执法的

文明形象。

(5)形象意识。形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形象反映素质,折射作风,表现文明,影响生育,影响

环境,所以有人说:“形象重于生命。”树立公安民警的良好社会形象“,这既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公安机

关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公安大讨论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警务活动和民警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形象,要靠制度规

范和制约。只有通过对公安机关工作、行为、装备进行规范,有效提高队伍的工作效能,重塑“文明之师,威武之师”,才能有效改善警民关系,实现警民共治。制度问题也是影响警察形象的最深层次问题。举

个例子,公众对管车、管驾驶员的警察意见很大,---------为什么一定要让警察来管?不能交给其他部

门吗?如果警察只在发现问题是才有权扣证、处罚,车主、司机就不会给警察塞钱,因验车而腐败的警察

不会出现;同时依法追究发给合格证件者的责任,不就同时把验车发证的人也监督起来了吗?这样的制度

安排,警察减少腐败机会,减少很多任务,却也强化了交通管理。小平同志讲,还是制度最可靠,一个

好的制度能让坏人也干了坏事,一个不好的制度,即使是好人也不可办坏事,我们要依法治国,就必须要

懂得这个道理。一要继续贯彻落实“五条禁令”、《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加强警容风纪形象建设。警容

风纪是警察形象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展示警容风貌的窗口。人民警察讲究礼仪,保持严整的警容,目的

在于展示公安机关的优良作风,做到举止文明,令行禁止,朝气蓬勃,雷厉风行,在行为举止方面显示人

民警察的威严,铸造成新时代的人民卫士。二是健全业务培训机制,落实业务知识培训制度,有效提高民

警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实战技能,才能保证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改善执法形象。三是,建立健全人事

管理制度,使民警队伍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保持队伍纯洁。大力推行岗位目标责任、末位淘汰和竞争上

岗、双向选择等制度,增强民警的岗位责任感和荣辱感,以良好的工作姿态树立人民警察爱岗敬业的良好

形象。

3、解决经费保障,改善警察形象。媒体关于警察特权作风以及乱罚款、乱检查、乱收费等现象的暴

光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产生几乎与办案经费不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办案经费短缺,汽车要加油,民警

要出差,咋办?无奈之下,只有吃“杂粮”---------罚款了。罚款一旦由手段变为目的,就会背离作为

辅助惩罚手段的初衷,成为一些警察谋求私利的工具,从而助长某些警察的特权意识,极大损害了警察形

象。所以重塑警察形象,关键还在于煞住乱罚款、乱收费、乱检查的歪风。而这又要以充分的财力保证为

前提的。解决经费保障,让警察不再有后顾之忧,势必极大地调动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积极性,确保社会

安定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促进治安环境的进一步好转,有利于改善警察形象,密切警民关系。

4、提高公安工作绩效,努力创造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使老百姓真正的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样

才能树立人民警察良好的社会环境。

5、落实警务公开制度,加强和促进工作作风,促进形象转变。警务公开是把为人民服务承诺落到实

处,使为人民服务具体化和规范化。实施警务公开,提高公安工作的透明度,减少公众和警察合作的盲目

性,增强了公众对警察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警察加强服务意识和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形象建设。

6、提升警察在外来工心目中的形象。细心、耐心地为外来工办实事,不急不躁,缩短与外来工距离,改变以往在民工心目中的形象。

(二)外树形象。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要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除了警察自

身表现要好外,更要借助外力,发挥外因的作用,促进内因发展。从而提高警察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公

众支持。

1、加强与外部的沟通能力,争取各种组织、团体和社会公众的支持与协助。深入社区、农村,充分

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请人民监督员、设立民警违纪举报投诉电话,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改进警察队伍中的不良作风,促进人民警察形象建设。

2、充分发挥新闻媒介作用,增强公安工作的透明度。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报纸、刊物等传播工具,宣传公安工作。一要向社会宣传有关公安工作的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使警民在“有法必依、执法必

严、违法必究”上达成共识。从而为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二要大力宣传公安工作,既要宣

传民警的工作,也要反映民警的疾苦,以唤起群众对警察的理解和支持,加深警民之间的感情交流。三是

要树立公安队伍的模范典型,感染群众,让群众真正了解、信赖警察。四是要向群众公开和宣传公安机关 的办事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构筑一个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的社会环境。五是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坚

持正面宣传为主,减少公开暴光,防止产生负面效应。六是要开设与民沟通的渠道。如设立警民论坛、征

集交流话题、组织开展亲民活动,实现警民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加强沟通,促进理解,树立形象。

3、推行社区警务战略,全面建设警察新形象。社区警务贯彻“预防为主,警民合作”两大原则,实

行“以社区为导向”、“以服务为导向”、“以治本为导向”等三个导向,具备“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

关系伙伴化,警务对策前置化,警务活动社会化”四大特征,摆脱了单纯依靠警察、单方面、采取单一的

限制甚至打击方式管理社会、保障安全的思路。一方面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一方面也符合警察新形象 的要求。

公安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公安机关是党委政府与群众见最主要的沟通桥梁。民警是公安机关联

系和伸向社会公众的触角。民警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的形象,没有良好的警察形象,公安工作就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只有抓好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才能永葆警察形象的正义

性、纯洁性、公正性,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形势的发展,更好地完成公安工作的光荣使命。公安机关必须

高度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转变警察形象的长效机制,适时进行警

察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把警察队伍真正建设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队伍。

第四篇:警察形象建设

警察形象建设

摘 要:人民警察形象代表着国家、政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对维护党的领导,维护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就必须提高警察素质,沟通警民感情,改善警民关系,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可亲、可爱、可敬的形象,最终形成警民共治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人民警察

社会形象

培养意识

何为警察形象?形象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而警察形象作为一种具体形态的社会印象,乃是社会公众对警察群体的精神面貌及其行为方式进行综合认知后所形成的关于警察群体特征的总体印象、普遍看法或评价。[1]它是民警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政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警察形象体现了公安机关的精神风貌,是民警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包括仪表形象、纪律形象、业务形象、服务形象和知识形象等。

一、影响警察形象的原因

近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在转变管理理念,强调树立新型的、更富人情味、值得信赖的警察公众形象,在加强队伍建设、改变警察形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执行“五条禁令”、开展“三项教育”、推出警察卡通形象、警察形象大使等一系列活动,使警察的总体形象有了明显地变化,服务热情、工作规范、执法文明等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树立。但是,公众眼中的警察形象还是不尽人意,有的甚至不堪入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来自公安机关内部的原因。

1、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第一,由于人事管理上进口不严,出口不畅,导致少数素质低下的民警进入公安队伍,影响了队伍整体形象;第二,少数民警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反映到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方面,出现了许多社会群众不满意的行业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警察整体形象,破坏了警民关系。

2、日常执法工作不尽人意。一是落后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大众的需求产生较大的距离,机械呆板的工作方法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造成群众对公安工作绩效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声誉;二是部分民警执法不够规范,以罚代刑、以罚代教、以罚代拘等、保障不力,经费不足。首先,因公安经费保障不足,使正常工作无法开展,“以罚代刑”、“以罚代拘”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察的文明执法形象。其次,警力不足,任务繁重,战役过多,超负荷工作,而经济利益却得不到保障,挫伤了广大民警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影响了民警的执法服务形象。

二、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意义

我们的人民政府及政府的各个部门,以及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各个团体,都会通过自己的活动在人民群众中产生总的形象。这种形象可能是很好的、较好的或者不好的、很不好的。百姓心中有一杆秤,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际感受来进行衡量和评价,从而形成一种形象,这种形象如何,不仅仅是对其现实活动的肯定或否定,表现自己的满意或不满意,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其今后工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因而直接关系到这些社会组织能否顺利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可见社会形象是很重要的。[2]

人民警察队伍是党和政府领导的一支执法队伍。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一方面担负着治安行政管理职能,一方面肩负着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能。人民警察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人民群众总是密切关注人民警察的一举一动并作出自己的评价,在自己的心目中产生一定的形象。这种形象是不同寻常的,不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形象都会产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公安工作、警察队伍本身,还影响到对党和政府的看法。

因此,建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意义重大。

(一)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的需要。“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在新时期肩负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没有良好的警察形象,公安工作就不可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不可能完成任务。只有加强警察形象建设,才能造就出一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合格人才,才能从容应对并正确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更好地完成公安机关的光荣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公安机关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深入贯彻和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人民警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与其一脉相承。通过形象建设,人民警察可以更好地为民、爱民,让人民满意。

(三)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对人民警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总之,良好形象是取得群众对公安机关肯定与支持的重要条件,是衡量警察队伍好坏、能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标志。

4、人权意识。人权意识是反映公安民警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要求之一。在执法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即使对待犯罪嫌疑人给与起码的人道待遇。伴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权观念越来越深入民心,人权的概念也越来越丰富。人权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公民的人权自由,是对新时期执法者的一个基本要求。每一位公安民警都应当在执法中将严格执法与维护人权紧密的结合起来,尤其在对犯罪嫌疑人时,更应体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理念和人文关怀的意识,在对待普通群众时将依法行政与热情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5、整体意识。警察是一个整体,警察个体形象如何,会给警察队伍的整体形象带来很大影响,甚至会给警民之间制造很大的障碍。树立整体意识,一是整体是由部分组成,各部分好坏,直接影响整体形象的改善;二是整体利益大于部分利益,应从整体、全局着眼;三是整体利益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令行禁止。每个警察都要珍惜集体的荣誉,并引以为自豪,而且想方设法为集体增光添彩。“群众利益无小事”,每个人民警察都应当从大局出发,从维护人民警察的整体形象出发,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积小形象为大形象,以个体美好形象带动整体美好形象的改善。

6、沟通意识。没有沟通,警民之间的关系就不复存在,更无法取得群众的支持。从人际交往来看,警民之间要想取得相互支持与合作,首先要相互了解,只有彼此了解了,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达到理解信任与合作。建立沟通要做到:第一,警务公开,警务公开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广大群众了解公安工作、监督公安工作,也是为方便群众到公安机关办事和杜绝或减少暗箱操作而形成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现在的警务公开正在步入良性轨道,公布了警务工作的内容、程序、时限、条件,审批权限等真正体现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直接要求的内容;第二,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广泛宣传,使群众真正、完全了解警察,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了解他们同形形色色的犯罪斗争的艰难困苦和为确保一方平安夜以继日的辛劳和流血流汗的精神以及付出的代价,增加群众的直观感受,引起群众的共鸣;第三,广开言路,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提出好的建议及时推广,对群众的合理要求尽快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或是无法解决的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打消顾虑,以免引起误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尤其是干警违法违纪的问题必须认真查处,严肃处理,并且及时给予明确答复;第四,当群众存在误会时,应当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疏导工作,防止矛盾激化,酿成治安事件或引发刑事案件。

(二)从行动上加强人民警察的形象建设

业务培训机制,落实业务知识培训制度。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严格培训,有效提高民警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实战技能,才能保证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改善执法形象。为此,要努力提高队伍的科技水平、执法水平、行政管理水平和口才交际能力。三要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使民警队伍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保持队伍纯洁。要大力推行岗位目标责任、末位淘汰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制度,增强广大民警竞争和危机意识,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民警的岗位责任感和荣辱感,以良好的工作姿态树立人民警察爱岗敬业的良好形象;要以“治长”为重点,以“从严”为核心,建立健全从严管理队伍的制度,坚持教育与处理并举,对民警实行“严治、严管、严教、严查”,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从根本上改善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和服务水平;要建立健全用人制度,严把“进口”,畅通“出口”,严格执行“凡进必考”制,从源头上把住进人关,大力清理不合格人员,下大力气治理和解决刑讯逼供、滥用职权等问题,并将其与“治警打假”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队伍纯洁。

四、结语

总之,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抓好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才能永葆警察形象的正义性、纯洁性、公正性。公安机关必须高度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转变警察形象的长效机制,适时进行警察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把警察队伍真正建设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队伍。

第五篇:小学作文:警察形象

警察形象

每次出去玩时,在十字路口,我常常看见交通警察在那里指挥交通,他们穿戴整齐,动作整齐划一,很有规律,看上去很潇洒。有了他们的指挥,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当他们看见有小孩独自过马路时,就上前引导,看见年老体弱和行动不便的人过马路,就主动搀扶他们。偶尔遇到闯红灯、不守交通规则的人,他们会上前“啪”地先敬个礼,再对他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我想,这些人被警察叔叔说得心服口服了,以后再也不会违反交通规则了吧。不管严寒酷暑、风霜雨雪,他们都坚守岗位,不管夏天的太阳晒黑了皮肤,冬天的寒风吹裂了嘴唇,他们都一丝不苟地执行着任务。他们就是我们城市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正因为有了他们,才使我们能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群众的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或在路上遇到坏人坏事,只要拨打110,不论白天黑夜,警察都会立即驾着警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尽快帮我们解决事情,他们的行动真迅速啊。我想他们一定有很强的责任心,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自己的职责。

为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他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有时为了擒拿歹徒,殊死搏斗中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心中的人民警察形象。

下载论“阳光行动”与警察形象(xiexiebang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阳光行动”与警察形象(xiexiebang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人都是警察形象”与警察公共关系分析

    “人人都是警察形象”与警察公共关系 旅游行业有句老话,叫做“人人都是旅游形象”,意指参与服务、接待,甚至于景区内的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景区的......

    论警察执法防卫与控制

    论警察执法防卫与控制 摘要:警察防卫控制术是警察效制服暴力犯罪的警务技术,是警察在执法活动中,以法律为依据和准绳,,以徒手或警械武器为手段,以踢、打、摔、擒拿等技法,通过对......

    阳光警察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公安战线上的老民警,通过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的学习,让我内心深有感触,感觉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要甘做阳光警察,愿当人民公仆,说白了就是要堂堂正正做人......

    阳光警察的心得体会

    阳光警察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公安战线上的老民警,通过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的学习,让我内心深有感触,感觉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要甘做阳光警察,愿当人民公仆,说......

    媒介报道中的警察形象

    媒介报道中的警察形象 近几年来,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报道和监督越来越多,民警的日常工作变得越来越“透明化”,新闻媒体警察对基层民警侦办案件、处理纠纷、抢险救援等活动进......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内容提要】文章通过对影响警察形象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人民警察形象建设的根本目标是“......

    树立良好警察形象的策略

    树立良好警察形象的策略 就一个县级公安机关而言,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应从当前和长远两个角度入手。并结合视觉形象、行为形象与理念形象,制定详细策略。 一、 着手眼下 面对当......

    阳光警察思想汇报[共5篇]

    胶东在线网9月10日讯(通讯员 崔建斌 宋君) 为查找和解决当前公安队伍在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交通民警执法和服务水平,龙口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从现在开始到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