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及格现现象的反思

时间:2019-05-12 00:5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不及格现现象的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不及格现现象的反思》。

第一篇:对不及格现现象的反思

对不及格现现象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然

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却一直存在着不及格现象。

2003年秋季,江苏省南通市教研室对全市小升初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质量大

抽测,抽测的数学成绩不容乐观,不及格率高达150%以上,竟然还出现了好

几个0分。人们不禁质问:一位小学生学了六年数学,竟然连简单的口算都做

不出来,那这六年里,老师是怎么教的,学生又是怎么学的?估且不管那几个

学生是不是弱智生,不及格现象的确是一直困扰着小学数学教师的难题。

对智力正常的学困生来说,语文常能考及格,而数学要及格却很难。究其

原因,这一方面是由于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强,前面的知识学不好,后继学习就会困难重重;数学学习的难点是掌握解题思路、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以

一变应万变,问题解决的综合性、灵活性、变式性较强,死记的知识很少;数

学学习的内容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师不注重教法的革新和学法的指导,势必影

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当然,中国小学数学的难度系数是世界第一的。新课程改革正在将小学数

学向大众化、生活化、趣味化方向发展,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在数学

学习中有所发展。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随着小数教材难度的不断降低,数学学困生现象将在中

国消失?事情远非如此简单。数学学困生的产生不能全归咎于数学本身,还应

从许多人为的因素中寻找。但愿我们能借助新课改的理念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给学生以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活动

创新需要时间,创新更需要空间。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离开了空间、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相遇问题求路程”的一课中,其中一个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同向而行”。其实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语言基础,我觉得学生看着字面也能理解这些词语,关键是怎样令他们印象深刻。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只出示了“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同向而行”这三个词语,让学生先自己理解,然后找自己的好朋友在教室里走一走。让学生通过自己走,自己的活动亲身体会什么是“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同向而行”。学生不是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讲解,而是能够站起来,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还有机会表演,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这样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学习也更有劲头了,难点不攻自破,对新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所以,在课堂上不防多给学生一点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关于深圳大学期末考试现学生作弊现象800字

关于深圳大学期末考试现学生作弊现象800字

昨日,针对深圳大学一些学生集中反映期末考试作弊的问题,深大教务部负责人回应称,本次期末考试,初步发现作弊的学生有数十人。校方对首次作弊者的处罚是留校察看一年。该负责人表示,新学期开学后,学校将推行一系列措施改善学风教风,除了加大考试督导力度,也会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

学生首次作弊 留校察看一年

深圳大学教务部主任王晖告诉南都记者,深大期末考试刚刚结束,昨日所有学生成绩才上交。而在期末考试期间,除了每个考场有两名监考老师外,还有一个大约30人的督导团在各考场随机巡视,监督考生和监考老师的表现。从目前提交的情况记录表看,初步发现有数十名考生作弊。在记者进一步追问下,王晖说有四五十名学生,现场已告知学生。但因对事实的认定还要给学生申诉的机会,所以还未下最后的处分决定。据他介绍,学校对首次作弊者的处罚是留校察看一年,如果是第二次作弊被发现,将予以开除。

王晖进一步解释,本次期末考,深大全校大约有两万多名学生参考,作弊被发现的学生只有千分之几,但与大学精英教育的时代相比,目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考风确实没当年那么好。

一系列措施防学生作弊

王晖说,为了杜绝学生作弊,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试卷分为A、B卷,考前随机抽取,考生的座位号也是随机编排的。以前我们分发的草稿纸是白色的,学生如带小抄进场,也可辩解是现场在草稿纸上写的。现在考场发的草稿纸有四种颜色,也是随机决定的。

现场监考老师有两位,是跨院交叉监考。而大约30人的督导团成员,是一些退休或者在职的责任心很强的教师。他们除了监督考生,也会观察监考老师的表现。今年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个别老师监考的时候在翻书。督导成员会现场予以警告。

减少考试比重推过程性考核

王晖强调,改善学校的学风考风是一个系统工程。下学期开学后,学校将推行一系列改善学风教风的政策。首先是加强督导团的作用,其次是推行更严厉的学业预警管理制度,对于那些不思进取、无心向学的学生,会更加严厉处理。

此外,将对学生考核制度进行改革。以后期末考试在学生考核中的比重将会降低,推行全程紧张的过程性考核,比如考核学生平时的出勤、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的表现等。考试的方式和内容也会逐渐改变,比如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多一些需要对知识进行综合、创新的题目,甚至开卷考试等。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打击学生造假方面,深大今年7月5日公布执行《深圳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其中规定,凡是学位论文出现购买、由他人代写、剽窃或者伪造数据等作假情形的,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学位申请人为本校在读学生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为在职人员的,除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外,还将通报其所在单位。为他人代写学位论文、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买卖、代写人员,属于本校在读学生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属于本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的,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聘任合同。

相关

考题太容易 只因学生测评老师?

对于有学生反映一些教师出的考试题目太容易,深大教师徐晋如认为,这与一些学校开展学生课堂网上测评有关。他举了一些校内外教师的例子,说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下的功夫非常多,但因为学术含量太高,结果课堂测评极低。我一个理工科的同事,原先讲课非常好,因为测评分低,只好讲课尽量简单,考试尽量简单,他列举了一些题目,我这个文科博士都觉得太简单了。自此以后,他的课堂测评分一下就上去了。所以老师出卷子简单的问题,还是制度的问题。他认为,一所大学要对学生真正负责,就要从严要求,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学科最前沿的东西,或者是教师本身有深切体悟的学问,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水平就降低要求。

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告诉南都记者,学生对教授进行评估的确是很多国际优秀大学的做法。评估标准何在、是否公平,亦是这些大学经常面对的困扰。但问题不在学生评估制度该不该取消,而在如何看待和运用评估的结果和内容。千万不能只让学生给一通分数,而须要求他加以文字说明在该课程和教学里所获得的实际经验。当然,分析这样的评估结果和内容需要花不少精力和时间,分析者亦须有相当经验和水平。

[关于深圳大学期末考试现学生作弊现象800字]

第三篇:考试现象反思

考试现象反思

考试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但是经过我的观察,我发现了一个不好的现象。考前学生是不知所措;考中是惊慌失措;考后是手足无措。

考前学生是不知所措。考试的每一科内容都是很多,导致不少同学表现出无从下手,把课本翻来翻去,感觉自己什么都会,没有什么不会的啊!还有一部分学生感觉自己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像什么都不会。这样就导致时间在流逝,复习显得很被动,很低效。其实工作应该做在平时,在学习时,每一节内容或每一天的内容应该有个小结,用不同的符号或者不同颜色的笔标出易错点,自己没有掌握的点,做题高频点。这样的话,考前只要专攻这些知识点就可以了。同时,要定期(一周、一月、一学期各一次较好)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整理,找出各知识的联系,这样让学习成为一个体系,掌握就相对比较容易,考试也就会得心应手了。考中学生是惊慌失措。考试开始之后,不少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发现自己不会或记不清的知识点,就会拼命的想,这样使得自己心里认为自己什么也不会,什么也没有理解,导致自己的心情急躁,从而发挥不好。甚至有的学生产生偷看、抄书等等想法,使得精神更加紧张。考试中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个题,保证有好的状态。如果有不确定的或者不会的,应该先放一放,放松心情,保证自己会的一定不错。当一切都做完之后,在考虑自己不会或弄不清的题,此时依然要冷静。选做题可以凭感觉定一个答案,填空可以猜一个答案,计算题要有步骤分析,毕竟步骤会给自己思路,如果对的话,还给分数。

考后学生是手足无措。考完之后和同学一对答案,才发现自己的和他们不一样,导致自己手足无措。当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发现自己考的不理想(退步、失误较多、目标没有实现),也会导致手足无措。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考后的结果,想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反思自己失误的原因,哪些知识自己没有理解或者记混了,还是学习方法不恰当。要做到及时补救,及时调整。

同学们,相信经过我的分析,大家应该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了吧。一句话送给大家:考试不是靠运气,学习不是靠应付。自己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希望大家认真分析,细心准备,下次考出自己的理想成绩。

第四篇:对城市建设中浪费现象的反思

对城市建设中浪费现象的反思

当许多城市拟订一个新的城市建设规划时,总感觉可以留下的东西太少,于是总在重复,拆了建、建了拆,导致“拆迁”成为城建的关键词。如此的重复循环,使得城市总是离现代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有竞争力的城市有相当一段距离。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没有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城市只属于现在的人们吗?我们到底要给未来留下怎样的城市?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在上海就城建问题发表观点

一位业主的无奈:

写字楼的花样年华只有5年

7年前,决定买下这间位于大厦15层的套房自立门户开公司的时候,顾伟觉得自己很有点超前的眼光,当时杭州教工路附近的老文教区可没有现在这么多写字楼,这幢23层的大厦摆在周围六七层高的居民楼、厂房堆里绝对是鹤立鸡群。顾伟喜欢晚上站在窗前看夜景,从15楼俯视万家灯火,他觉得整个杭州都在自己脚下。

2年前把公司搬出这间办公室的时候,顾伟可不这么想。“经常有客户开玩笑,说我把新鲜创意都拿去卖钱了。”5年不到,曾经让他备感骄傲的选择不仅在别人眼中已经“过气”,他自己也越看越不顺眼:写字楼的门厅太狭小、采光也不好,一进门就觉得拘束;23层楼才配了两台电梯,又运货又载人,总是乱糟糟;地下停车位严重不足„„

然而顾伟事先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搬,2年不到公司竟换了3次地址。最近顾伟的新公司刚装修完,他说这回终于可以不再“飘在城市上空”,因为他与房东签了10年租约,把公司搬到了转塘。受够了等电梯、找车位,受够了千篇一律的玻璃幕墙、大理石和飘顶之后,这幢没有电梯、瓷砖贴面的3层农民房竟成了顾伟眼中的宝,单是内部装修不算家具、摆设就花了20多万元。“这叫以不变应万变。”在几个朋友参观了他的新办公室也张罗着在附近找房子以后,顾伟似乎又找回了7年前的那股得意劲儿。

声音

节能不能只算经济账

浙江大学建筑系张三明

浙江省为非采暖地区,建筑节能起步比较晚,严格意义上的建筑节能是从2001年之后开始的。对杭州市部分住宅2003年用电情况的调查表明,全年空调制冷、采暖用电量占居民住宅总用电量的32%,而且空调用电量还将不断增大,建筑节能十分迫切。但是不少人只算局部的经济账,认为节能50%就是省了50%的电费,没有考虑社会利益,因此节能产品大多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一些配套产品、技术没有很好跟上。今年,预计浙江将建设400万平方米的节能住宅,建筑节能很受重视。

建筑节能应利用生态能源

际高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凤君

社会能耗中,建筑能耗占30%以上,空调能耗占了建筑能耗的50%以上。

建筑节能可以利用生态能源,如土壤热泵与地表水热泵系统。土壤热泵系统利用大地表层能源、太阳能等可循环能源,冬季从地下取热,把室内冷气排入地下,夏季则相反。这种系统效率高,没有污染,运行费用比空气热源系统低40%,可节省能源40%以上。但此系统必须保持地下热平衡,否则会破坏地下生态系统。地表水热泵系统,用地表水代替冷水塔,冬天供热,夏天供冷。浙江省地表水资源丰富,可作为热泵冷热源为建筑物供冷热系统。整理:姚晓玉

城市建设浪费3宗罪

顾伟可能不会从他频繁搬迁的经历中发现城市建筑的有效使用期正在逐渐缩水,哪怕这种巨大而隐蔽的浪费正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不断发生。

幸而,有人注意到了。

“一些在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可能出现的建筑业的铺张浪费,正在中国大张旗鼓地上演。”国家建筑设计大师程泰宁的这句话,我们在周干峙、郑光复等许多专家、教授的口中也不断听到类似的表述。那么,这些铺张浪费集中表现在哪里呢?

第1宗罪:

反复拆建

欧洲住宅平均寿命约80年,据专家介绍,我国规定普通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70年,而事实上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拆除的大量建筑往往使用了还不到30年。“建筑在建造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投入使用时间不长又拆,不但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而且产生大量垃圾和多种污染。”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汤海孺表示,尽可能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实质上也是一种节能。

然而这种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翻新却在我们身边无节制地一次次上演:刚拓宽过的交通主干道,号称50年不落后,没过几年又开始大张旗鼓的整治;花费亿元资金建设的市场投入使用不到10年又要搬迁;刚刚翻新的住宅又被列入旧城改造范围;人行道上的彩色地砖,有的用不上一年就进行更换;“拉链马路”现象屡禁不止„„

据统计,目前每年用在城市建设上的资金约有4万亿~5万亿元,甚至可能更高。从开始时的立项不当,到规划设计有误,再加上建设施工中的问题,浪费比例已经非常惊人,如果再算上反复拆建造成的浪费,究竟这4万亿~5万亿元资金中有多少才是城市建设真正需要的?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2宗罪:

盲目追求时尚

在T台上流行总是最容易被追逐、模仿,又最容易被抛弃、遗忘的。当建筑也开始追逐时尚的脚步,是幸抑或不幸?至少,对那些脱离了实用、经济、安全、美观等基本原则,盲目追求流行的城市建筑来说,这是巨大的浪费。

有一段时间杭州住宅建筑中流行“八角窗”,因为它的视野更开阔,随后从住宅、写字楼到影剧院,玻璃材料开始在各类城市建筑中大面积使用,红极一时,如今走在杭州街头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样的建筑。事实上,这些看上去玲珑剔透的建筑多数达不到节能标准,后期维护成本很高。

因为想象中的漂亮、浪漫,裘女士买了有半面墙是落地窗的房子,住进去才知道,只要气温超过30℃不开空调房间里没法待,整个夏天家里的空调就没停过,而且因为太“透明”,为了私密性,窗帘经常只能拉上。这些实际生活中的苦恼是她事先没有想到的。

求大、求新、求洋、求怪„„城市建筑似乎成了“视觉的游戏”,在一次性的高投资之后,还伴随着长期的高额运营维持费用。在设计之初难道就没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

“从设计思想上讲,建筑师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后期的维护成本,实际上维护成本也是设计方案的必要组成部分。”一位业内人士私下告诉记者,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建筑师身上:“特别是公共建筑,买单的是政府。”比如某条路的路沿,原本是水泥的,整治后全改成了花岗岩,成本增加了好几倍,但事实上从实用性上考虑并没有这样的必要。

第3宗罪:

东施效颦

因为城市之间的建筑越来越相像,走在异乡街头,眼前晃过的常常是似曾相识的风景。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积淀下来的建筑风格、街道风格、城市风格,在十几年甚至几年间便被千篇一律的马路、广场、商厦、住宅等建筑所代替,这是城市发展的悲哀。

“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城市历史的延续问题,很多建筑可以改建,没有必要完全推倒重来,拆下的建筑材料也并非全是垃圾,可以在其他地方用于建设。”汤海孺说,对城市原有建筑的价值理解不深是造成这种巨大的文化浪费的根源:“事实上,对原有建筑功能进行转化,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浪费。”杭印路49号就是一个实例。

当那些原汁原味的小巷、院落以及其中的市井生活,在推土机下轰然倒下。取而代之的,是对西方建筑的简单模仿或对中国古建筑粗糙复制后拼凑起来的“样板房”、“样板街”,有形式而无实质。国家建筑设计大师程泰宁对这类现象深恶痛绝:“这种浮躁的心态对城市建筑有百害而无一利。”

对城市来讲,文脉断裂是最大的失误,也是最大的浪费。现在“体面”得多的城市面貌并没有带给我们更丰盛的文化,然而出于种种原因,这样的浪费仍在继续。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觉醒,这样的城市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也将回不去了。

我们究竟向西方建筑师学什么?

我常想到现在人们经常说要学习西方,但西方建筑中究竟有哪些是好的,是我们所缺乏的,我们究竟应该向西方建筑师学习什么?是那些新奇怪异的形式创作吗?不是,至少首先不是。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学习的是西方现代建筑中重视理性分析的传统。

理性思考不仅是指功能、适用或经济,它是一个宽泛的,能涵盖更多内容的概念。建筑师在拿到设计任务书后不仅要考虑功能、经济问题,他还要分析环境,研究与规划的衔接,还要研究所采用结构和设备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研究生态保护,交通、防灾,还要与业主一起分析市场,并给予准确的市场定位„„等等,特别是那些大型复杂的工程,还会有更多、更为综合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思考。当我们看到一些西方的事务所在设计时提供的那厚厚一本关于基地环境、技术经济以及市场调查的详细的、并有量化分析的报告书时,就会很自然地感到自己的差距。他们这种严谨而科学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学习。

由此,我也经常想到向西方多元化的建筑流派学习,也不应限定于一时一派。我们可以学习解构后现代,更需要学习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并未死亡,直到今天,它的一些原则和主张对我们仍然适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以来,在西方反理性思潮逐渐盛行。近三四十年,这种思潮在西方已成为一种时尚。这一思潮传入我国,并和当时我国特定的社会心态相结合,就出现了一种怪异的现象:一些在西方都很难实现的建筑方案,在中国却能实现。是中国比欧美更有钱吗?是中国人的心态比西方人更开放吗?当然不是,这正是反理性思潮的恶性表现。现在有的人自诩前卫,主张“玩”建筑,这种“玩”的创作态度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具体工程上的经济和实用上的损失,也是对创作理性的否定,是对建筑本身的否定。

回归理性,并最终立足自己。这要求建筑师不受时尚流行的影响,也不囿于传统,发挥独创性。如果跟着别人走同一条路,差距自然是大的,但如果走自己的、有自己文化精神的路呢?个性与创造性并非西方建筑师独有,走自己的路,中国现代建筑的前景无限广阔。

第五篇: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现象的反思

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现象的反思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但由于种种因素时下一些大学生的责任感缺失,与社会生活所要求的越来越不相适应。1然而社会责任感在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中是尤为缺失的。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是人生责任的核心和灵魂,是个体理想、志向和价值观的高度统一,是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1]。周恩来总理在国家处于危难的时候能够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这就是因为对祖国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如今,年轻人重视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对社会转变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却缺乏改造现实的责任感和资助意识;有在社会生活之外的旁观者般的批判勇气,却缺乏融入社会生活之内的主人翁般的拼搏精神。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一)重视个人理想,缺乏社会理想和主人翁神。

部分大学生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表现为日益强化的个人意识,而置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于不顾。主要表现在当今大学生在择业就业选择中对个人方面考虑较多,对社会需求方面考虑较少。一份对近1000多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问卷调查中,对“你毕业后为了什么而努力?”的问题,有84.6%的大学生回答是“既为社会也为个人”,真正“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仅为8.4%,而不太明确的占7.0%,尽管大学生兼顾社会和个人,但在两者之间还是偏重于个人。2从这里也可以大概看出大部分同学毕业后的选择都是首先考虑自己,而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个公民,对社会,对国家的考虑就很少。

(二)重视个人价值,漠视社会价值。

在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利益多样化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从社会价值向个人价值倾斜,在目标取向和行为方式上追求实惠,更看重物质利益和个人发展,而对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追求相对弱化,考虑更多的是个人利益的满足。很多同学毕业后首选是大城市,首选待遇好的企业,而不考虑西部地区,不考虑落后地区的情况也是广泛存在的。

(三)重视自我责任,忽视社会责任。

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wtp=tt 2 新华网 http://news3.xinhuanet.com/edu/2006-06/10/content_4673976.htm

1得以确立。但是部分大学生为了个人利益的需要而专攻几门课程,而置其它课程于不顾。他们没有把在校学习作为增强理论功底、提高实践本领、将来为社会作贡献的难得机会,从而失去了学习的持久动力。在学习中,大部分人带着一颗功利的心去学习,对我好久学习,对我不好就不学习,是否学习完全就是凭借自己对这门课程的简单判断。比如《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很多同学就选择逃课,去学习自己认为有用的课程,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学习的东西不是全部为自己的,从而忽视社会责任。

(四)自私,冷漠,缺乏正义感,奉行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

近年来在不同的高校中都存在着学生的各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严重的乃至对同伴,亲友,恩人的生命漠然视之。12日,18名复旦等校的大学生在黄山风景区登山探险时迷路,在公安消防官兵的全力搜救下,18名大学生脱险,但24岁的民警张宁海坠崖牺牲。一个生命的逝去,换来的不是复旦学子的反思和感恩,而是在论坛大谈面对媒体如何公关,登山社谁来掌权。检查的同时,同学们仍然有说有笑的。到了体检第六位同学的时候,我们有位老护士长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含着泪水轻声轻语地问了一声:“你们知道吗?为了营救你们的过程中牺牲了一名年仅24岁的民警吗?”整个房间没有一点声音的情况下,那位学生很轻松的说:“我们知道呀”!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

市场经济既调节着人们的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也调节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市场经济鼓励自由、平等、竞争的本性使一些人产生了诸如利己观念、个体本位观念、金钱万能观念等错误观念。这种观念强调金钱高于一切,获得物质利益才是实实在在的。这些观念使一些大学生趋向追求个人利益,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时候,我们开设了微观经济学这门专门介绍西方经济原理的基础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主要介绍了供需关系以及效用等等,强调了个人效用最大化即个人利益最大化。但是最后两章的精髓却是不讲的。最后两章讲什么呢?世界上所有的版本几乎都在讲:帕累托最优条件。即是“如果现在状态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状况变好,而没有是让其他人变坏,这个改变就是好的,否则就是不好的”这个状态虽然比较理想化,但是它却告诉了我们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奉行的基本原则。而我们学过来的市场经济,却忽略了这一原则,导致了很强的负面效应,影响了我们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可以说,很多我们学习的西方都是学到了表面,这种原则的东西很少讨论。

(二)西方部分文化的冲击。33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随着对外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入,西方的各种哲学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西方社会能发展这么好,肯定优秀的文化占了大多数。但是很多时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多不良的文化遍传到同学们这里,盲目地模仿,不加批判的吸收西方某些观点,片面宣扬“自我价值”、“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等等,这部分大学生只关注自我,成天迷恋于个人物质利益的满足,只要权利,不尽义务,追求实惠,唯利是图,损人利己,乃至于否认存在着个人利益之外的社会整体利益,因而也淡化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感。

(三)信仰的缺失

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信仰的缺失。两千年以来我们的传统思想是非常优秀的比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利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是,这些固然都提不到信仰的高度。什么毒奶粉,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这些都是具有高学历的人才能发明出的,但是却用在了危害社会的地方。为什么?因为缺乏信仰,没有真正的信仰,人们就没有正义感责任感,就会无所顾忌,无所敬畏,无有廉耻。金钱和地位也是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从小接受的唯物主义教育让很多人缺失了信仰,当然也包括大学生。在这种信仰缺失的环境中,很多学生觉得评价自己的唯一方式就是挣钱,向上攀,无论手段,无论影响,无所不用其极,没有忏悔,没有惩罚。社会责任在这种信仰缺失之下,某种程度上被看做理所当然。没有信仰自由、没有精神信仰的国家,再大也是小国!没有信仰自由,不论GDP多高,国民在精神上和道德上依然是贫困的。这种道德的贫困自然会体现在大学生的行为上。

三、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对策。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加强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趋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此,学校必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入学生头脑,进而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激励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用集体观念、爱国主义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加强感恩教育。“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一部分大学生之所以缺失责任感,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足够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们明了父母对他们无私的关爱以及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眷顾,更好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奋发图强用自己实际行动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并回馈社会、报效国家。

(三)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我国的优秀传

统文化对于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西方不良思想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强调以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来引导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因此,高校乃至全社会都应充分向学生展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让大学生吸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更加注重引入西方优良思想。

淡化西方部分消极文化的影响,适当介绍西方优秀的文化,比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学习西方国家是怎样把口号转换成行动的,比如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几乎都会把哈佛的校训--Enter to grow in knowledge,depart to better serve thy country and thy kind(入学是为了更好的增长知识,毕业是为了更好地回报祖国和人民)铭记于心并且付诸行动。这些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很少接触的。学校在教学时候,也应该更加注重类似思想的介绍,而不是只讲知识。类似帕累托改进这种西方经济学的宗旨,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

(五)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我们没法做到信仰不缺失,但是或许我们可以从侧面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社会责任成为一种习惯。具体就是国家要做好表率。首先是国有企业,要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你是人民的企业,不能以赚钱为目的。但是我们失望地看到我们的中石化,中石油,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等央企,每年有着巨额利润。公务员,同样需要作出表率,而不是把自己儿子送去美国而大唱红歌,或者坐着豪车不知民间疾苦。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大学生看到社会的倾向,社会的力量会让我们重拾那份责任感。

下载对不及格现现象的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不及格现现象的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学生不完成家庭作业现象的反思

    对学生不完成家庭作业现象的反思国庆小学王玉芳 最近几周,在我们办公室里经常出现几位“特殊客人”。所谓“特殊客人”,就是因没有完成家庭作业被数学、语文乃至英语老师“请......

    反思莫言现象

    2012年岁末给人带来的惊喜莫过于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对于中国广大文学爱好者、读者及莫言本人无疑是最大的喜事,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给国人或是中国当代文学带来了光彩。然......

    “郭美美现象”的反思

    “郭美美现象”的反思 (2014-08-04 17:37:07) 转载转载 ▼ 标签: 分类: 历史与地理 原文地址:“郭美美现象”的反思作者: 郭美美。 一个出身贫寒,不爱读书,贪慕虚荣的小北漂,......

    反思“造假”现象(最终版)

    反思“造假”现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竞争的加剧,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表现出来。“造假”泛滥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各种假冒伪劣的产品充斥人们的生活,各种虚假的广告占据......

    《静电现象》教学反思

    1.静电实验。实验材料有两种,一种是橡胶棒和毛皮,一种是玻璃棒和丝绸。课前我在实验准备的时候做了尝试,用橡胶棒和毛皮摩擦吸附纸屑不是很明显,而有机玻璃棒经过丝绸的摩擦在靠......

    《声现象》教学反思

    《声现象》教学反思 《声现象》教学反思1 学生刚接触物理,因此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去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在探究中体验成功......

    光现象教学反思

    光现象教学反思 反思一:光现象>教学反思本学期的初二期末复习时间也是比较短,结合本届初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我们进行了章节复习的方法,本次讲课讲的是初二第二章的复习《......

    静电现象教学反思[范文]

    《静电现象》教学反思 实验中学 曹云云 本节课选自苏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二节,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