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班主任的能力及修养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班主任只有具备以下能力素质,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1.敏锐的观察力。全面、深入、正确地观察是班主任了解、教育学生的基础。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就应做到:(1)要在对学生关心和负责的前提下进行观察;(2)要以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观察。对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知道得越多,观
察就会越准确;(3)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通过分析综合,达到理解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目的;(4)观察要仔细、翔实,要做到特殊情况不能忽视,细微变化不能粗心,短暂现象不能放过,偶然症状不能马虎;(5)要防止先入为主,切忌偏见,力求多层次多侧面地观察学生。
2.比较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是班主任能力素质的核心。主要表现为:(1)要有组建班集体的能力。善于组织学生搞好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善于引导集体意志,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集体的力量,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社会价值,感到集体荣誉感和自己的责任感。达到严格要求自己的目的;(2)要有组织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来加强集体意识,发挥才干,发展志趣,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到书本之外的知识,活跃生活,增添兴趣;(3)对班级工作要有计划、督促、检查、评估、总结的能力。
3.沉稳冷静的自制能力。班主任善于自我控制,保持冷静、沉着的情绪,是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班主任要遇事不怒,机智地对待各类问题,注意调控自己的感情和言行,使学生在心境良好的情况下接受教育与疏导。班主任要在学生面前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以愉快、乐观、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感染学生。
4.娴熟的执教能力。娴熟的执教能力是班主任教好学生、树立威信、扩大影响、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条件。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由敬重教师的才华而上升到对教师的拥戴。这样,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和学生沟通,受到学生的信任与爱戴。
5.生动、艺术的语言表达能力。班主任要善于运用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去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乐于接受自己的教育。此外,还要善于运用非语言的辅助技巧,如眼神、表情、手势等。
第二篇:《班主任能力修养》读后感
《班主任能力修养》读后感
新平安镇小学 李秀丽
近几天,我读了《班主任能力修养》一书,读后受益匪浅。
联系10年的工作实际,我觉得作为教师群体中重要一员的班主任,既要具备一名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又要具备更高的教师素质要求。时代发展需要班主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面对充满竞争、充满信息、充满机遇的21世纪,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原有的知识、本领,远远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还有学生身心发展的时代特点,需要班主任转变观念。现在的学生在家庭里备受关注,拥有比以往孩子更好的教育条件。无论是生活或学习上,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独生子女身上寄托了全家人的希望,故有许多学生在家中被溺爱、娇惯,变得任性。学生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太阳”,由于过惯了较为优越的物质生活,他们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爱劳动,不爱惜劳动成果,缺乏与人共处,与人合作的意识。作为一名班主任,就要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现在的家庭生活条件好,大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年轻的父母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培养目标过高,不切实际,易助长孩子的娇气。现在的社会环境也有许多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教师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对症下药,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轻易伤害学生的自尊,理解学生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探索当代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有规律,及时转变观念,并按学生发展规律培育一代新人,对于联系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力量的班主任来说更有特殊的意义。
班主任担负着重要的启蒙任务,对学生心灵的塑造、知识的丰富、智力的开发、体质的增强,都要呕心沥血,全面负责。实践证明,一个称职的班主任要做到以下五点:一是希望,对全班每个孩子都提出希望;二是信任,师生互相信任,说话算数;三是关心,对每个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都全面负责;四是理解,了解,体谅学生;五是鼓励,优化长处,淡化短处,促使孩子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为班主任,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班主任尤其要对学生学习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提高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通过读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需具备以下素养:一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二是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具有良好的能力素质;四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需要不断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尽心尽责做好班主任工作。
第三篇:演讲者的修养和能力
--演讲者为了使演讲获得最好效果,应该在思想、道德、品质、学识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水平,对此作的努力和培养就是演讲者的自我修养,演讲者的修养和能力-其它演讲稿-。那么,演讲者都应具备哪些修养呢?概括地说,就是先进的、科学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渊博的知识。下面分别谈谈。中国联盟编辑。
一、演讲者要有先进的、科学的思想演讲者演讲的目的是人、启迪人,提高听众的思想认识、水平。这就要求演讲者本身必须具备先进的、科学的思想,这样才能远见卓识,高瞻远瞩,识前人所未识,讲前人所未讲。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演讲家如德摩斯梯尼、西寨罗、林肯、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无一不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演讲也无时不在闪烁着真理、科学、智慧的光芒。今天我们提倡的“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也就是这个道理。尤其在科技高度时代,新知识、新学科不断涌现,更需要演讲者努力学习,迅速掌握各种新思想、新科学和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听众。
二、演讲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从某个侧面说明了演讲者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任何一种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人或发生关系,并受到一定社会规范的限制和协调,演讲也是如此。作为演讲主体的演讲者,更应以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水准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带头恪守社会道德规范,并应具备以下四点。
1、道德。即应当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良好的政治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
2、道德。演讲者必须遵守自己从事职业的道德,如医德、师德等。
3、社会公德。演讲者在一举手一投足间都应讲究文明礼貌,彬彬有礼。
4、伦理道德。演讲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伦理观、恋爱观、婚姻观,以此才能把正确的伦理观念传播给听众,演讲稿《演讲者的修养和能力-其它演讲稿-》。
59.0元
三、演讲者要有丰富的学识演讲者要有丰富的学识,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需要,也是演讲成功的基本条件。古今中外的演讲家无一不是学识渊博的,他们之所以能旁征博引,妙语惊人;之所以能把生动、具体、精彩的事例自如地到演讲中,就因为他们博览群书,知识宏富。在当今科技发展时代,各种科学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演讲者如果不了解新知识,跟不上现代科学文化发展步伐,就不会使演讲充实、新鲜、生动。有了思想、品德、学识等方面的修养,演讲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体现在三个方面:准备演讲时,有了敏锐观察力,就能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获取大量素材,通过分析和判断,从中发现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和社会主流;在演讲中,有了敏锐观察力,可以了解听众的表情、及场上的气氛变化,及时调整演讲的内容、方式、节奏;在演讲后,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可以从周围的反映中综合分析自己演讲的成败得失,以使自己的演讲臻于成熟。
2、丰富的想象力。在演讲中,想象力如同“点金术”,有了它就可以“思接千载,视通千里”,才能使演讲内容充实、新颖而多采,才能将各种各样的事物与演讲主题巧妙地组合起来,讲起来才能文思泉涌,增强演讲的浓度、广度和感染力。这需要演讲者努力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力,对任何问题都拿出认真钻研的热情,对任何事物都要有一种兴趣和求知欲望,并逐步增加生活,这是想象力的基础。
3、较强的记忆力。演讲者在演讲前的准备阶段,博览群书,吸取丰富知识,掌握大量材料和信息,当写演讲稿时,凭着记忆力,才可以如囊中取物一样,迅速、准确地组织到稿中。在演讲中,也要靠记忆力,才能将演讲稿的主要材料、观点、事例等牢记于心。这样讲起来才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4、良好的表达力。演讲如果离开了口语表达能力是不可思议的。演讲者道德必须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演讲稿写得再好,表达不出来,同样做不了演讲家。当然,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天生,它可以经过后天培养、训练而成。一般通过读讲法的训练,都可以达到口语表达流利顺畅,抑扬顿挫。所谓读,就是默读、朗读、快读;所谓讲,就是在任何场合、时间、机会都勇于去讲去练,久而久之定会提高。以上我们讲了演讲者应当具备的修养和能力。其实,演讲者所应具备的能力远不止这些。比如,演讲者应有理论家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应有家的记叙、描绘的能力等等。一句话,演讲者所具备愈高愈深,能力愈强愈多,演讲成功的概率也就愈大。因此说,演讲者的修养和能力的培养是无止境的。转贴于送鲜花
第四篇:演讲者的修养和能力
演讲者的修养和能力
演讲者的修养和能力
演讲者为了使演讲获得最好效果,应该在思想、道德、品质、学识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水平,对此作的努力和培养就是演讲者的自我修养。那么,演讲者都应具备哪些修养呢?概括地说,就是先进的、科学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渊博的知识。下面分别谈谈。
一、演讲者要有先进的、科学的思想 演讲者演讲的目的是教育人、启迪人,提高听众的思想认识、文化水平。这就要求演讲者本身必须具备先进的、科学的思想,这样才能远见卓识,高瞻远瞩,识前人所未识,讲前人所未讲。历史上
许多著名的演讲家如德摩斯梯尼、西寨罗、林肯、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无一不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演讲也无时不在闪烁着真理、科学、智慧的光芒。今天我们提倡的“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也就是这个道理。尤其在科技高度发展时代,新知识、新学科不断涌现,更需要演讲者努力学习,迅速掌握各种新思想、新科学和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听众。
二、演讲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从某个侧面说明了演讲者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任何一种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人或社会发生关系,并受到一定社会规范的限制和协调,演讲也是如此。作为演讲主体的演讲者,更应以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水准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带头恪守社会道德规范,并应具备以下四点。
1、政治道德。即应当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良好的政治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
2、职业道德。演讲者必须遵守自己从事职业的道德,如医德、师德等。
3、社会公德。演讲者在一举手一投足间都应讲究文明礼貌,彬彬有礼。
4、伦理道德。演讲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伦理观、恋爱观、婚姻观,以此才能把正确的伦理观念传播给听众。
三、演讲者要有丰富的学识
演讲者要有丰富的学识,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需要,也是演讲成功的基本条件。古今中外的演讲家无一不是学识渊博的,他们之所以能旁征博引,妙语惊人;之所以能把生动、具体、精彩的事例自如地组织到演讲中,就因为他们博览群书,知识宏富。在当今科技发展时代,各种科学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演讲者如果不了解新知识,跟不上现代科学文化发展步伐,就不会使演讲充实、新鲜、生动。有了思想、品德、学识等方面的修养,演讲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体现
在三个方面:准备演讲时,有了敏锐观察力,就能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获取大量素材,通过分析和判断,从中发现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和社会主流;在演讲中,有了敏锐观察力,可以了解听众的表情、心理及场上的气氛变化,及时调整演讲的内容、方式、节奏;在演讲后,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可以从周围的反映中综合分析自己演讲的成败得失,以使自己的演讲臻于成熟。
2、丰富的想象力。在演讲中,想象力如同“点金术”,有了它就可以“思接千载,视通千里”,才能使演讲内容充实、新颖而多采,才能将各种各样的事物与演讲主题巧妙地组合起来,讲起来才能文思泉涌,增强演讲的浓度、广度和感染力。这需要演讲者努力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力,对任何问题都拿出认真钻研的热情,对任何事物都要有一种兴趣和求知欲望,并逐步增加生活经验,这是想象力的基础。
3、较强的记忆力。演讲者在演讲前的
准备阶段,博览群书,吸取丰富知识,掌握大量材料和信息,当写演讲稿时,凭着记忆力,才可以如囊中取物一样,迅速、准确地组织到稿中。在演讲中,也要靠记忆力,才能将演讲稿的主要材料、观点、事例等牢记于心。这样讲起来才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4、良好的表达力。演讲如果离开了口语表达能力是不可思议的。演讲者道德必须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演讲稿写得再好,表达不出来,同样做不了演讲家。当然,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天生,它可以经过后天培养、训练而成。一般通过读讲法的训练,都可以达到口语表达流利顺畅,抑扬顿挫。所谓读,就是默读、朗读、快读;所谓讲,就是在任何场合、时间、机会都勇于去讲去练,久而久之定会提高。
以上我们讲了演讲者应当具备的修养和能力。其实,演讲者所应具备的能力远不止这些。比如,演讲者应有理论家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应有文学家 的记叙、描绘的能力等等。一句话,演讲者所具备愈高愈深,能力愈强愈多,演讲成功的概率也就愈大。因此说,演讲者的修养和能力的培养是无止境的。
第五篇:公安队伍素质能力修养
浅谈公安基层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修养
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是省厅党委深刻把握当前公安工作发展趋势和认真总结公安队伍建设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要部署,并将其放到与“三项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是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加强民警队伍素质能力建设,重点在基层,因为上级决策部署靠基层落实、各类治安问题靠基层解决、公安工作目标任务靠基层完成、警民和谐关系靠基层实现、公安机关形象靠基层提高。关键在基层领导干部,可以说基层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素质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公安工作的成与否。在当前国际、国内大形势、大背景下,公安机关的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困难越来越多,责任更为重大,给公安队伍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公安队伍素质能力建设,特别是着力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才能应对挑战,战胜困难,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
一、加强素质修养,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是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增进修养的重要途径。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公安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涌现,对当好一名公安基层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能力的源泉,作为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做刻苦学习和善于学习的人。首先要增强学习的系统性。真正把学习当作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终身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在学习中立德修身,在学习中健全心智,在学习中提高能力。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把“博”与“专”兼顾起来,既重知识的宽度,又重知识的深度;要把“零”与“整”统一起来,把有限的学习时间零存整取,无限的学习内容化整为零;要把“纸”和“笔”结合起来,读别人的文章,写自己的体会。不要一知半解,看看书单洋洋洒洒,问问内容似懂非懂;不要一曝十寒,心血来潮学上三五天,心生倦意则歇上三五个月;不要一心二用,干那些事倍功半、徒劳无益的事情。其次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实际,只有不断认真学习,善于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认识规律,把握趋势,才能善于领导。基层公安领导干部要做到不断学习,终生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决策水平。第三,要增强学习的广泛性。公安基层领导干部要争做知识型领导,广泛学习政治、经济、法律、公安业务等知识,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高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要开阔视野,多渠道汲取信息,增长见识;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总结,汲取新鲜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第四,要增强学习的长期性。理论素质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知识总量决定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也在于是否不懈地学习。学习贵在坚持。公安基层领导干部要妥善处理好工学关系,充分利用好一切余暇时间,刻苦学习,挤时间学习,并持之以恒,努力增强学习的效果。
二、崇尚实干精神,提高执行能力
执行力就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执行力至关重要。我们的工作之所以有差距,往往不是战略问题、思路问题,而是工作中执行力强弱的问题。公安基层领导干部,一是要强化执行理念,切实增强抓落实、重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执行方法和执行艺术,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落实上下功夫,在执行上动真格,对定了的事,要立说立行,雷厉风行,敢于碰硬,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做到重执行、抓执行、真执行。二是要着力加强执行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合理执行制度,有效解决警令不畅、执行不力的问题。要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制度,将决策、目标、任务分解到岗、具体到人;要建立健全督查督办制度,加大对重点工作的督查力度,及时批评落后,表扬先进,督促工作落实;要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将谁管理谁负责、谁出问题谁担过、谁有贡献谁得奖的原则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三是要在执
行上下真功夫。对大事、难事要有恒心、有韧劲,一以贯之,不达目的不罢休;对急事、要事要有决心,敢于负责、敢于碰硬,积极克服一切困难,不遗余力地推进;对繁事、琐事要有耐心,一件一件抓好落实。坚持在狠抓关键、推动重点工作取得突破上下功夫,在解决问题、加快落实进度上下功夫,在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上下功夫,在建章立制、健全推动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从而练就真功夫,推动各项工作的快落实、准落实、实打实、见实效。
三、善于统筹协调,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能把握全局的领导,在具体工作上也会出现偏差。作为一名公安基层领导干部,面对公安机关今后的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面对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和艰巨的工作任务,一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从总体上看问题、想办法、做决策,要统筹协调,才能集中解决总体性、前瞻性的问题,才能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才能真正推动公安事业的整体发展。要善于从全局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判断形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政策运用能力,做到统筹兼顾,把握全局。在工作布局上,要统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两手抓,以队伍建设促进公安工作,以公安工作检验队伍建设成效。在工作重点上,要进一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把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上,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让民警会采集信息、会录入信息、会应用信息、会网上作战。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多措并举,提高统筹协调能力。无论是治安管理,还是消防、交通管理,无论是打击整治还是防范控制,都要多方施策,善于协调,真正发挥整体功能。在工作实战上,要善于从全局驾驭社会治安局势。对各类矛盾纠纷,能在第一时间掌握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创造有利条件;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突发事件的现场,做好特殊状态下的群众工作;能在第一时间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情势作出准确的判断,掌握好依法果断处置的火候,防止事态扩大,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能认真分析和研判本地治安形势,根据违法犯罪活动在时间、空间上的规律和特点,确定打击重点,改进打击方式,增强打击实效,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能针对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的新变化,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挤压犯罪空间、降低发案率。
四、坚持解放思想,提高改革创新的能力。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解放思想一定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朝气、敢为人先的锐气、推陈出新的勇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实情,贴近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紧紧把握公安工作发展的脉搏,科学分析公安机关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矛盾、新问题,自觉打破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冲破旧体制、旧框框的束缚,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的工作思路,实现工作决策的民主化、工作措施的科学化、工作开展的合理化、工作绩效的真实化。公安事业发展贵在改革创新。新思路不是主观臆想,而是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公安工作要求的思路。公安基层领导干部要切实实现“五个转变”,即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转变警务观念,转变勤务方式,实现静态粗放型向动态集约型转变;在思维方式上,实现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在工作方式上,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工作指导上,实现由意志型向科学型转变,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在工作作风上,由坐而论道向求真务实型转变。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际和新的发展”,善于从日常工作中找到创新的突破点。当前要在“三项建设”中不断创新,努力提升公安机关综合实力和整体战斗力;要在基层勤务制度上进行创新,探索既善用警力又爱惜警力的警务模式;要在社会管理上进行创新,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新机制;要在改善民生上进行创新,进一步落实服务民生理念的要求,最大限度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在科技强警上进行创新,在信息化应用、网上办案、技防建设等方面寻求新突破;要在打防侵财型犯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建立打防互动新机制;要在队伍建设上进行创新,真正实
现公安队伍的良性发展。创新不是空谈,关键要付诸实践。在实践创新中,要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手段、探索的勇气、奋斗的精神,推动各项公安工作全面发展。
五、加强作风建设,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讲,尤其是在基层公安机关,公安工作就是做群众的工作。基层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能不能切实转变作风,会不会做群众工作,直接关系到公安工作成败。因此,公安基层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依靠群众,适应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坚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难开展的地方去,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一是要在执法为民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人民群众始终是公安机关的力量之源、生存之本、胜利之基。只有坚持执法为民,才能树立好形象、赢得好口碑、创造好业绩。所以,公安基层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执法为民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公平正义、严守法纪等理念根植到自己的头脑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贯穿到每一项执法工作和每一个执法环节中,从源头上解决执法不规范问题,提高公安执法的公信力。要进一步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坚决杜绝发生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心理的变化和执法对象的感受,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尽可能融法、理、情于一体,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法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在“大走访”中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先知,冷暖甘苦感受最深刻;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改革发展的成败体会最深切;人民群众是施政的基础,政令得失反映最真实。只有深入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才能知得失、知冷暖、知虚实。所以,公安基层领导干部要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依靠群众干工作,既虚心听取群众“送上门”的意见,又主动“上门”征求意见,体现民意、集中民智、汇聚民力,把“大走访”活动当作自己的必修课,经常化、长期化、制度化。三是在为民谋利益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公安基层领导干部要时时想着群众,体验群众生活,体会群众甘苦,体味群众情感,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要事事为了群众,恪守为民之责,把群众的急事难事作为自己的大事要事,做到民有所忧我有所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解,民有所想我有所行;要时刻关注民生,时刻为民办事,时刻为民解难;要着力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善解民之忧,善纾民之难,善兴民之利,善乐民之心的人民公仆;要自觉做到把群众要求想在决策之前,把群众工作做在执行之前,把群众利益考虑在实施之前,以更好地实现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要,维护群众利益,让公安工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六、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这个大时代大背景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是社会各类矛盾的集中凸显期,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和各种社会矛盾会不断出现,日益复杂。当出现重大问题和尖锐矛盾时,作为一名公安基层领导干部,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勇于面对危机、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多谋善断,采取果断措施,把问题及时解决好,把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是敏锐把握突发事件。对于突发事件,要敏感、敏锐。“风起于青萍之末”,任何突发事件的发生、出现,都有苗头、趋向。公安基层领导干部要有见微知着的能力、洞察先机的水平,要对突发事件做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和思考,增强全面性、预见性,做到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二是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体现了一名公安基层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和决断能力。最近几年,一些地方接连发
生突发性群体事件,免去了基层领导领导干部的职务,原因就是这些领导同志在一些大事上处理不当。这些都值得公安基层领导干部深刻反思、认真借鉴。正确应对突发事件,一方面要准确定性定位。对突发事件的内涵、实质、影响、范围等要迅速了解、全面把握、科学判断,这是处理处置突发事件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要把握处置时机。在对突发事件进行决策前要深入现场,全面掌握情况,增强科学决策的实效性。在决策过程中,要集思广益,特别是涉及复杂的群体性事件,一定要广泛听取意见,反复研究。在处置过程中,既要掌握处置先机,又要把握处置时机。三是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公安基层领导干部要敢于迎接挑战,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承担责任,面对困难,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面对挑战,要有应对挑战的办法。要善于处理各种复问题。当出现矛盾和问题时,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在克难攻坚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七、主动应对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使世界上任何一个点上发生的事情可以瞬间传遍全球。尤其对于负面新闻具有很强的汇聚效应、放大效应和扩展效应,很容易使分散问题汇集成焦点问题,局部问题放大为全局问题,一般问题演变为政治问题。因此,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公安基层领导干部新的能力要求。对于如何与各种媒体交流沟通,中宣部长刘云山提出“三善”的方针,即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笔者认为还应加“一善”,就是善交媒体。公安基层领导干部要善于与各种媒体打交道、交朋友和交流沟通,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一是要平等对待媒体。在公共事件中,无论是采访者还是被采访者,双方都只是代表。采访者代表的是媒体和公众,被采访者代表的是事件的处置者或管理者,二者在人格和法律上完全平等。公安基层领导干部只有树立了这种平等观念,才有可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媒体交流对话、支持协作,才有可能形成同媒体友好互动、和谐共进的融洽关系。二是要树立公众意识。媒体的社会力量是巨大的,它的力量来自于数量庞大的读者、听众、观众和网民。公安基层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时,应当牢记媒体背后站着社会公众,尊重媒体的知情权就是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接受媒体监督就是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善待媒体就是善待公众。三是要撑握主动权。公安基层领导干部要着力解决“不愿说”和“不想说”的问题,善于用权威的声音积极主动地抢占舆论制高点,正确引导媒体,不让舆论被一些不负责任的杂音所左右。为此,要把每一次媒体的采访,当作把握话语权、主动引导舆论的有利时机,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努力使公安机关的声音成为主流声音。四是加强交流合作。在我国,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从根本上说,媒体报导的方向与我们公安机关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是公安机关与媒体合作的重要基础。在与媒体打交道时,公安基层领导干部应努力使采访报道成为相互了解、促进理解的过程,成为真诚合作、互利共赢的过程。当然,在合作中,也要严守纪律,把握分寸。五是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做好媒体的服务工作,就是要确保媒体采访的正当权益,营造交流通畅、信息共享、坦诚和谐的工作环境。要树立“在服务中引导,在引导中服务”的理念,通过良好的服务来赢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引导他们遵守新闻道德操守,客观准确报道新闻、传递权威信息。
八、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凝聚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人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过去那种单打独斗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很难立足社会、事业有成。作为一名公安基层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团队意识,善于团结和带领一支队伍共同奋斗,才能走向成功。因此,凝心聚力是公安基层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能力要求。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凝聚能力,关键要做到“三真”,一是以真干感召人。民警看领导,一看工作干得好不好,二看作风实不实,三看班子和不和。因此,公安基层领导干部要把真抓实干、一抓到底作为一种政治品格、一种科学态度、一种价值取向、一种鲜明导向。以干事提升自我,以干练锤炼自我,以干净保护自我。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
局面。在作风上,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埋头苦干不浮躁、创新实干不攀比、紧张快干不懈怠。在班子团结上,要以和为贵,以和为善,以和为美;对于一名领导来说,团结和谐是素质、胸怀、境界、品格的凝练和合成;对于一个班子来说,团结和谐是同心、合力、友谊、支持的结果和展示。要把团结和谐作为一种境界来提升、一种责任来追求、一种行为来养成。领导干部之间要多支持,不拆台,增强协调性;多担责,不争功,增强自律性;多体谅,不计较,增强包容性,切实做到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合心合力合拍,能干苦干同心干。二是以真公感染人。对于公安基层领导干部来说,公正也是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只有“公”,才能明察秋毫;只有出自公心,工作才不会有误,即使有误,群众和民警会予以宽容。首先政治上要公。争做人民公仆。要重操守,常修为政之德;鉴古今,常思贪欲之害;安职守,常弃非分之想;明法度,常怀律己之心;为民警,常谋优警之策,争做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领导干部。其次,办事上要公。常言道“公门不言利,公法不阿亲”,惟有办事公道,出以公心,民警才能心悦诚服。要把公道正派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作为一种人格力量去强化,一种精神境界去追求,一种工作习惯去坚持。再次,用人上要公。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做到不因个人好恶看待干部,不论亲疏看待干部,不分地域看待干部。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干部,用辩证的眼光评价干部。全力重用肯干善干的民警,积极保护工作失误的民警,严肃批评混日子的民警,形成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最后,党风上要公。公安基层领导干部要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公开作表率。作表率是一种先锋意识和模范行为,体现在行动上先于一般民警;作表率是一种责任意识和负责行为,体现在标准上高于一般民警;作表率是一种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体现在要求上严于一般民警。要加强自我修养和党性锻炼,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始终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进取之心对待“事”。始终保持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状态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品格,扎扎实实履行好自己职责、发挥好表率作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三是以真情感动人。公安基层领导干部对民警要多一点“冰心玉壶”式沟通、“江清月近”式交融、“春风化雨”式开导、“落红护花”式呵护,做到平等与互助,信任与理解,真诚与和谐。要主动与民警谈心交流,沟通感情,在单位内部营造团结和谐的民主氛围。要努力为民警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让想干事的人有地位,要放手支持民警的工作,主动为干事创业的民警卸包袱、担责任,鼓励民警在工作中敢闯、敢试、敢于负责。要把“从优待警”方针落到实处,设身处地地为民警着想,真诚关怀他们、真心爱护他们,尽力为他们提供与工作强度相匹配的各种条件,关心他们的健康,关心他们的家庭。要拓宽“倾听”渠道,掌握民警的所急、所忧、所困,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做民警的贴心人,培养民警的认同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