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01:4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思考》。

第一篇:学校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思考

学校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思考

中寨乡中心学校——潘顺荣

我们正处在一个极具变化的时代,世界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地球已经全然不是从前的旧家园了,是我们的教育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如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负面效应。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学校的道德教育可以通过学校生活,教材,教学方法来进行。

一、通过学校生活进行道德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生活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同时联系与学校有关的更大的范围的社会活动来解释学校活动,要让儿童在实际环境中学习价值,并在审慎考虑结果后作出选择,还要注意在道德教育中认真考虑儿童的年龄和理智能力,在与别人的合作中学习价值的观点。这样儿童可以逐步培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道德观念。

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国旗下讲话,根据不同的节日,不同的日期发生的不同的史事,使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来历,了解祖国的沧桑,世界的动荡,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讲雷锋故事比赛,弘扬雷锋精神;书法,给画比赛,传承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参观历史遗址,缅怀革命先烈;到十几千米外的郊区去郊游,磨砺他们的意志;广泛开展“读百卷书,激爱国情”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并使他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正如学生在日记中所写的:“读书活动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而且让我从中深切领悟到‘落后了就要挨打’的道理。为了祖国的富强,我们从小就要发奋学习。” „„我校还举办了“每周一歌”活动,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10分钟为全校学生学唱“每周一歌”时间。我们搜集了各个时期的革命历史歌曲、少儿歌曲的录音,在学校广播中播出。铃声一响,全校学生便在音乐的伴奏下放声高歌。如今,“每周一歌”已成为学校的传统教育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共产主义儿童团歌》、《歌唱二小放牛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我们荡起双桨》、《劳动最光荣》、《学习雷锋好榜样》等几十首歌曲。在广泛学唱“每周一歌”的基础上,学校每年十月都组织“歌唱祖国”歌咏比赛,师生同场表演,气氛欢快而热烈。歌声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在歌声中孩子们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通过各科教材进行道德教育

知识的题材和道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和有机的联系,各种教材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主要手段,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

例如:低年级课本中有一篇李绅《悯农》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语言浅显而内涵深邃。我们学校的寄宿生刚开始乱倒饭菜的现象严重,稍旧的衣服就随手往外扔,我借此诗针对学生不爱惜粮食,搞浪费这一不良习性进行教育,使他们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是这样辛苦得来,使他们知道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学会节俭。

我们还要深挖教材蕴藏的思想内容,如:在讲解甲午战争时,我不仅讲清其历史背景,要求掌握相关的发生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等内容,还给学生以思考:纵观近几百年,每一个百年里都和日本有一次战争,你认为在这个百年里和日本会有战争吗?你认为会在哪个时间?会是怎样的一场战争?这样使学生加

1深了对甲午战争的认识,对日本帝国的认识,对旧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凌辱的旧历史的认识,唤醒学生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增强爱国热情。

我校是国家《电影教育课题研究》单位,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电影这一生动的教材,按影片反映史实的前后顺序,组织学生观看,在学生观看每部影片前,先把影片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向学生作简要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情;学生观看影片后,学校组织他们开展座谈、写影评或观后感等活动,并通过“红领巾广播”进行交流,同时各班结合观看的影片适时召开主题班队会。我校组织学生观看了《红孩子》《小兵张嘎》、《渡江侦察记》《上甘岭》、《雷锋》、《周恩来》等几十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片,不仅对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三,通过教学方法进行道德教育

教学方法与道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和有机的联系,也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主要手段。纵观历史,遍察诸国,教育的大目标不外有两个;一是启智,二是劝善。“善”可以定义为道德标准,它有其客观的量值——肯定人的尊严,弘扬个体与社会之责任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善的价值标准。责任心是道德积极的一面,它包括关心自己和他人、履行我们的责任、奉献社会、减轻苦难、营造一个更加完美的世界。具体讲,开展责任教育既是培养儿童和青少年对身心、学习、工作和理想具有高度负责精神的人,也是培养对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能够尽职尽责的人。因此对学生进行具有初步责任感、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并形成相应的优良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教育,只有从小打好这种个体内在品质的坚实基础,才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责任教育的过程是创新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我设计了低年级“对自己负责,自主自立做好孩子”,中年级“对他人负责,奉献爱心做好学生”,高年级“对社会负责,放飞理想做合格公民”的具体培养目标。对自己负责就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自己的意志品格负责。低年级通过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我做家庭小主人”等主题班队系列活动,使一大部分独生子女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会了自己穿衣服、洗脸、刷牙、洗袜子、做值日生等。开展了以“强化安全意识”为主题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孩子从小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让学生认识到安全、健康的生活,负责任的生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对他人负责,包括对同学负责,对老师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孤、老、病、残、不幸的人负责。在这一责任目标里我们开展了“手拉手,献爱心,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学会了关心:关心同学,关心长者,关心一切需要关心的人,体验了“你得到帮助,我得到快乐”。对学校、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负责,做合格公民; 在高年级责任目标实践活动中,开展了“动动手,弯弯腰,我是学校小主人”活动,成立了“校园环保小卫生队”、“护花小队”,同学们主动参与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活动。护花小队的同学们从春到秋,收集花种、播种、除草、施肥、使校园成为花园。通过自办“手抄报”,设计了“节约用水”,“保护动物”“登入太空”等专题,为人类环境负责。

这个世界中的各种高尚思想,如果没有深入每个个体公民的心灵,就无法继续存在下去。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来发挥作用:“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

第二篇:学校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思考

一,通过学校生活进行道德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生活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同时联系与学校有关的更大的范围的社会活动来解释学校活动,要让儿童在实际环境中学习价值,并在审慎考虑结果后作出选择,还要注意在道德教育中认真考虑儿童的年龄和理智能力,在与别人的合作中学习价值的观点。这样儿童可以逐步培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道

德观念。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国旗下讲话,根据不同的节日,不同的日期发生的不同的史事,使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来历,了解祖国的沧桑,世界的动荡,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讲雷锋故事比赛,弘扬雷锋精神;书法,给画比赛,传承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参观历史遗址,缅怀革命先烈;到十几千米外的郊区去郊游,磨砺他们的意志;广泛开展“读百卷书,激爱国情”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并使他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正如学生在日记中所写的:“读书活动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而且让我从中深切领悟到‘落后了就要挨打’的道理。为了祖国的富强,我们从小就要发奋学习。”……我校还举办了“每周一歌”活动,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10分钟为全校学生学唱“每周一歌”时间。我们搜集了各个时期的革命历史歌曲、少儿歌曲的录音,在学校广播中播出。铃声一响,全校学生便在音乐的伴奏下放声高歌。如今,“每周一歌”已成为学校的传统教育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共产主义儿童团歌》、《歌唱二小放牛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我们荡起双桨》、《劳动最光荣》、《学习雷锋好榜样》等几十首歌曲。在广泛学唱“每周一歌”的基础上,学校每年十月都组织“歌唱祖国”歌咏比赛,师生同场表演,气氛欢快而热烈。歌声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在歌声中孩子们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通过各科教材进行道德教育

知识的题材和道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和有机的联系,各种教材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主要手段,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

例如:低年级课本中有一篇李绅《悯农》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语言浅显而内涵深邃。我们学校的寄宿生刚开始乱倒饭菜的现象严重,稍旧的衣服就随手往外扔,我借此诗针对学生不爱惜粮食,搞浪费这一不良习性进行教育,使他们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是这样辛苦得来,使他们知道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学会节俭。

我们还要深挖教材蕴藏的思想内容,如:在讲解甲午战争时,我不仅讲清其历史背景,要求掌握相关的发生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等内容,还给学生以思考:纵观近几百年,每一个百年里都和日本有一次战争,你认为在这个百年里和日本会有战争吗?你认为会在哪个时间?会是怎样的一场战争?这样使学生加深了对甲午战争的认识,对日本帝国的认识,对旧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凌辱的旧历史的认识,唤醒学生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增强爱国热情。

我校是国家《电影教育课题研究》单位,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电影这一生动的教材,按影片反映史实的前后顺序,组织学生观看,在学生观看每部影片前,先把影片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向学生作简要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情;学生观看影片后,学校组织他们开展座谈、写影评或观后感等活动,并通过“红领巾广播”进行交流,同时各班结合观看的影片适时召开主题班队会。我校组织学生观看了《红孩子》《小兵张嘎》、《渡江侦察记》《上甘岭》、《雷锋》、《周恩来》等几十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片,不仅对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三,通过教学方法进行道德教育

教学方法与道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和有机的联系,也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主要手段。纵观历史,遍察诸国,教育的大目标不外有两个;一是启智,二是劝善。“善”可以定义为道德标准,它有其客观的量值——肯定人的尊严,弘扬个体与社会之责任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善的价值标准。责任心是道德积极的一面,它包括关心自己和他人、履行我们的责任、奉献社会、减轻苦难、营造一个更加完美的世界。具体讲,开展责任教育既是培养儿童和青少年对身心、学习、工作和理想具有高度负责精神的人,也是培养对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能够尽职尽责的人。因此对学生进行具有初步责任感、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并形成相应的优良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教育,只有从小打好这种个体内在品质的坚实基础,才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责任教育的过程是创新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我设计了低年级“对自己负责,自主自立做好孩子”,中年级“对他人负责,奉献爱心做好学生”,高年级“对社会负责,放飞理想做合格公民”的具体培养目标。对自己负责就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自己的意志品格负责。低年级通过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我做家庭小主人”等主题班队系列活动,使一大部分独生子女由“衣

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会了自己穿衣服、洗脸、刷牙、洗袜子、做值日生等。开展了以“强化安全意识”为主题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孩子从小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让学生认识到安全、健康的生活,负责任的生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对他人负责,包括对同学负责,对老师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孤、老、病、残、不幸的人负责。在这一责任目标里我们开展了“手拉手,献

爱心,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学会了关心:关心同学,关心长者,关心一切需要关心的人,体验了“你得到帮助,我得到快乐”。对学校、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负责,做合格公民;在高年级责任目标实践活动中,开展了“动动手,弯弯腰,我是学校小主人”活动,成立了“校园环保小卫生队”、“护花小队”,同学们主动参与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活动。护花小队的同学们从春到秋,收集花种、播种、除草、施肥、使校园成为花园。通过自办“手抄报”,设计了“节约用水”,“保护动物”“登入太空”等专题,为人类环境负责。

这个世界中的各种高尚思想,如果没有深入每个个体公民的心灵,就无法继续存在下去。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来发挥作用:“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

第三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教师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世界,几个民众,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世界,学生都可以以独特的形象出现在教师面前,可以这样说:绿叶如云,寻不见两个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学生在成为教师的教育对象之前,以受到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之自我教育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所以教育的任务,教师的责任,不是让学生顺其自然、任意发展,而是要根据教育方针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逐步克服不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教师要使学生知道社会对他们的期待,使每个学生逐步实现期待的条件,形成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这样的目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一般说来应侧重于以下几点:

一、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要全面塑造和培养学生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

学生内心世界是极丰富的,也是多变的,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至了如指掌,教育才具有针对性。了解的最基本手段是观察,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从细微的表情中发现学生内心世界,把握学生内心变化不失教育时机,当然,要了解学生仅靠观察是不够的,学生更多情况是教师观察不到的。例如,学生在思想品德发展中具有矛盾性。有时,他们对集体给予他们的品德上评价内心十分关心和敏

感,但表面上却对这一评价装作无所谓,同时,学生在自我意识上追求道德理想,但在行为习惯上却又无原则,所以,我们必须观察了解学生,坐下和学生谈话,开座谈会等形式,通过学生行为了解动机,通过表面现象看到学生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积极的思想意识,抑制消极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思想品质。

二、注意社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的作用。学生在社会中积极热情、思想活跃、情感丰富,每天接触大量的道德现象,容易接受正面教育的积极方面,但同时由于知识缺乏,社会经验不足,分辨力较差,有的学生把不道德的行为概以思想解放,新观念,予以肯定;甚至把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看成合乎道德的;把制约不良行为的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斥为落后保守反对。所以应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灌输和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使学生分清行为的是非,荣辱,美丑,善恶界限,来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道德问题的讨论,举办道德知识讲座和竞赛,还可以组织学生就生活中遇到过的典型事件或常见现象进行讨论,在生活中,教师应及时为学生做出道德评价榜样,这是引导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关键,同时通过有计划组织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比如为学校和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加深学生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三、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要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理

论上的说服,更重要的是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是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表里如一,言传身教,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得漂亮,做得差,这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优秀的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身教虽为贵,行知不可分”,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亲切告诫教师的衷言。在教育活动中,无声的“身教”往往胜于有声的“言教”,学生的优秀品德,要靠教师的高尚品德来熏陶,教师的“言传身教”,“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甚至教师每一个细小行为,文明习惯,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引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的表率作用,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注重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时,要注意发挥集体的力量,培养集体主义情感,抓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启发学生的良心,利用舆论扬善抑恶,对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用于牺牲,乐于奉献的行为,理直气壮地支持宣扬,对于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讲不道德的行为给予谴责,使学生在集体的力量中终止不道德行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五、注重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日之功。

需要耐心引导和反复强化,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的行为方式知识,使他们明白哪些行为方式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方式是不道德的,在行为方式的指导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智力水平,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地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并经常自觉地反复练习和实践,逐步形成道德习惯。

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必须从严要求,严格执行纪律。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必须从严要求,严格执行纪律。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守则和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逐项分解,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具体要求和可供量化分析的考核评比标准。纪律一经确定,必须坚决执行,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使违纪违法行为得到应有批评和处罚,就同良好行为习惯得到表扬和鼓励一样。都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

人都有自己生活领域,学生也不例外,随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范围越来越广阔,人与人交往越多,他们必须认识这样交往。正确处理交往间各种矛盾,但当前大学生并非都有清醒的认识,所以培养大学生树立高尚品德,使他们在处理相互利益,处理个人和集体利益关系时,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行为方式,自觉用社会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为社会造就人才的必经途径。

第四篇:1浅谈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浅谈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史水旺

在人生的征途中,初中学生如何迈出坚实的一步,身心都能得到健康成长,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德育教育是现实教学中面临的最大缺憾。怎么样弥补这种缺憾?我认为,应该把现代的道德观念与传统国学有机结合起来,古为今用,古今互补,搞好中学教育的德育工作,培养新型、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德”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德者,品行也。我们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地方就是最讲德行。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凡有作为者都把“德”作为立身之本。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曾精辟地阐明“德”的重要。“一个人如果无才,最多是用处少一点;但是没有人格那就害人,如果非常有才华,但是十分缺‘德’,那就是大灾难;一个人既有才华,又有德行才能有大用处。”这段至理名言阐述了“德”与“才”的辩证关系,道出了“德才兼备”这个成语的深刻内涵。

联系现实教育教学实际,我们恰恰没有把握好“德”与“才”的关系,只注重智商教育。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那就“一俊遮百丑”,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误区,致使学生在校不知尊师爱友、不懂礼仪,在家不知尊老爱幼,在校是“小霸王”,在家是“小皇帝”。这种现象如果发展下去,下一代的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要教育学生认真学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古人的名言,并将其化为行动,就会收到良好效果。

其次,要让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可塑性很强,道德教育又是塑造其灵魂的有效方法之一。古人的教育方法仍有现实意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强调了从小事做起的重要性。“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弟子规》中的这段话提醒我们,一个人如果重德,就会时时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自勉奋发图强,才能有所得。怎样取得进步,使德行有长进,就是要从自身做起,有强烈的责任感,具有奉献精神。现今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很明确地道出了助人为乐的实质。

另外,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教育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厘清是非。现在有的老师把扫地、擦黑板作为惩罚学生的措施。劳动本是光荣的,把其作为惩戒,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师生很容易成为对立面,结果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这种方法非常不妥。

德育工作还有很多方法有待我们去探索,作为老师,我们只有把书本中的人生道理、文化融合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让学生健康踏入社会,读懂社会这部厚重书籍,进而成就完美人生。

第五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教师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世界,几个民众,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世界,学生都可以以独特的形象出现在教师面前,可以这样说:绿叶如云,寻不见两个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学生在成为教师的教育对象之前,以受到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之自我教育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所以教育的任务,教师的责任,不是让学生顺其自然、任意发展,而是要根据教育方针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逐步克服不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教师要使学生知道社会对他们的期待,使每个学生逐步实现期待的条件,形成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这样的目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一般说来应侧重于以下几点:

一、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要全面塑造和培养学生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

学生内心世界是极丰富的,也是多变的,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至了如指掌,教育才具有针对性。了解的最基本手段是观察,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从细微的表情中发现学生内心世界,把握学生内心变化不失教育时机,当然,要了解学生仅靠观察是不够的,学生更多情况是教师观察不到的。例如,学生在思想品德发展中具有

矛盾性。有时,他们对集体给予他们的品德上评价内心十分关心和敏感,但表面上却对这一评价装作无所谓,同时,学生在自我意识上追求道德理想,但在行为习惯上却又无原则,所以,我们必须观察了解学生,坐下和学生谈话,开座谈会等形式,通过学生行为了解动机,通过表面现象看到学生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积极的思想意识,抑制消极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思想品质。

二、注意社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的作用。

学生在社会中积极热情、思想活跃、情感丰富,每天接触大量的道德现象,容易接受正面教育的积极方面,但同时由于知识缺乏,社会经验不足,分辨力较差,有的学生把不道德的行为概以思想解放,新观念,予以肯定;甚至把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看成合乎道德的;把制约不良行为的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斥为落后保守反对。所以应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灌输和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使学生分清行为的是非,荣辱,美丑,善恶界限,来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道德问题的讨论,举办道德知识讲座和竞赛,还可以组织学生就生活中遇到过的典型事件或常见现象进行讨论,在生活中,教师应及时为学生做出道德评价榜样,这是引导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关键,同时通过有计划组织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比如为学校和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加深学生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三、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要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理论上的说服,更重要的是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是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表里如一,言传身教,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得漂亮,做得差,这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优秀的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身教虽为贵,行知不可分”,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亲切告诫教师的衷言。在教育活动中,无声的“身教”往往胜于有声的“言教”,学生的优秀品德,要靠教师的高尚品德来熏陶,教师的“言传身教”,“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甚至教师每一个细小行为,文明习惯,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引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的表率作用,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注重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时,要注意发挥集体的力量,培养集体主义情感,抓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启发学生的良心,利用舆论扬善抑恶,对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用于牺牲,乐于奉献的行为,理直气壮地支持宣扬,对于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讲不道德的行为给予谴责,使学生在集体的力量中终止不道德行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五、注重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日之功。

需要耐心引导和反复强化,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的行为方式知识,使他们明白哪些行为方式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方式是不道德的,在行为方式的指导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智力水平,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地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并经常自觉地反复练习和实践,逐步形成道德习惯。

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必须从严要求,严格执行纪律。

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必须从严要求,严格执行纪律。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守则和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逐项分解,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具体要求和可供量化分析的考核评比标准。纪律一经确定,必须坚决执行,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使违纪违法行为得到应有批评和处罚,就同良好行为习惯得到表扬和鼓励一样。都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

人都有自己生活领域,学生也不例外,随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范围越来越广阔,人与人交往越多,他们必须认识这样交往。正确处理交往间各种矛盾,但当前大学生并非都有清醒的认识,所以培养大学生树立高尚品德,使他们在处理相互利益,处理个人和集体利益关系时,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行为方式,自觉用社会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为社会造就人才的必经途径。

下载学校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良好习惯提升道德品质

    培养良好习惯提升道德品质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五(5)班的许韵涵。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培养良好习惯,提升道德品质》。 小时候,我经常听大人们说:一个人要......

    对民办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思考

    对民办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思考 一、民办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理论基础1.从国内看,财政部于2002年9月24日发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第二条第九款指出:“非......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优秀范文五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摘要: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教师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世界,几个民众,而是几十个,甚......

    中职学生伦理道德品质培养与研究论文

    摘要 中职学生的伦理道德在我们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职校学生的道德品质有所下降,因此,加强其道德品质教育变得至关重要,作者所在的学校在护......

    在品德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合集]

    在品德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宗旨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光靠《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所罗列的知识及教师仅在课......

    培养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范文)

    培养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我深入考虑过我为何要入党的问题,如果在校期间,有幸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想凭借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创新能力与精神品格去应聘,而不是靠关系......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5篇)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马鹿中心校:张世伟 小学生好素质的根本是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对他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他成才的一个关键环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道德品质的培养

    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道德品质的培养 学员五队一班 黄少杰 军人道德品质,是军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人道德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我军建设质量和方向。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