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不需要做秀
今天,我上了一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单项训练课,上课了,我对同学们提出要求,同学们想不想得到100分和小红花,学生的回答是响亮的,我说:“只要睁开你们明亮的眼睛,把题看清;开动你们的脑筋,努力思考;有不会的地方请同学和老师帮忙,相信100分和小红花一定会属于你的。”(设计意图: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随后,每桌同学得到了一张小试卷,共13道题。(设计意图:不是每人一张,有利于同桌同学交流。)前十道题,我通过同桌同学寻找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向学生展示的方法,只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不需要算出结果。(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只说不写,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目的,算出结果只是针对具体的题的要求。)十道题顺利完成,还有大概5分钟的时间,我又补发试卷,每人一张,要求:自己从头至尾分析题意,看哪道题还有问题,可以请同学或老师帮忙解决。最后,我要求同学把这张小试卷带回家,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必须独立完成,如果前十道题都做对,得100分,如果后三道题都能做对,再另加一朵小红花。(设计思路:先交流完成,再独立完成,使学生找到解题的思路后,再经过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变别人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变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自己的方法。并让学生容易又轻松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听课教师和做课教师的交流意见:
1、应该板书题目和需要用到的公式。
(一是我班的学生状况是公式都已掌握,二是我口头就能叙述清楚本节课的内容,没有必要浪费时间板书和复习公式。)
2、整个课堂学生没有动笔。
(我不需要学生动笔,我要培养的是学生积极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简单的结果。)
3、课堂上都交流了,100分还有什么价值吗?
(交流的只是方法,满分在细节中体现。说得好,做得不一定好。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部分学生不会装会,我要用这种方法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我要在他们的解答中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在重复中巩固。)
4、一味的交流,会让学生养成惰性。
(如果交流时偷懒了,课下的独立完成是难已逃脱的。哪个学生甘心偷懒不愿意展示自己呢?)
5、把题分类,基础的和有难度的分出层次。
(分类后,孩子们会按照提示,轻视基础题。)
6、必要的题需要老师讲解。
(学生有能力把题讲清楚,老师何必再去花时间呢?)
7、学了立方和平方了,为什么不用立方和平方的说法?
(10的立方,再计算时也得写成10乘10乘10,尊重学生的思想,不必强求。)
8、平时上课还可以,做课没有教师的板书、没有学生的动笔不完整。
(课是上给学生的,不是上给听课教师的。)
9、让学生读题,因为听课教师没有题?
(我的课是为学生上的,不是为听课教师上的,听课教师可以到学生那里去看题。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在默读中理解题意。)
课后及评课后反思:
做课不是作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今天下午的试卷批阅中,我很高兴,因为除一两个同学出现了方法上的错误,其余同学没有方法上的错误。从试卷中,我发现了学生的一个重要错误知识点。第10题、用铁皮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油桶,长和宽都是4分米,高6分米,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桶内放汽油,每升油重0.82千克,这个油桶可装汽油多少千克?有5个学生算出了用铁皮112平方分米。再计算第二问时用112乘0、82,我都一一对他们进行了讲解。每升油重0、82千克,升是什么单位?(容积)112是什么?(面积)那需要先算什么?(容积)在以后的教学中,每个单元我都要再次安排一节这样的课,通过学生的交流分析问题,通过自己的独立解答来解决问题。
第二篇:领导干部要做事不要“做秀”
一段时期以来,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出现了一种不良风气:“做秀”。有的干部为了给自己装门面,树功绩,把所谓的“农业示范园”、“农民别墅群”、“现代养牛场”等集中“秀”到公路边,好让参观者和上级领导“一目了然”;有的地方领导不顾经济承受能力,举债集资,甚至挪用救灾款,竞相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大高楼”等“标志工程秀”,严重脱离发展实际; 有的干部平时不下基层、不搞调研,偶尔下去一次是小车一大溜,蜻蜓点水走一圈,“秀”得轰轰烈烈…… 还有随意编造的“数字秀”,不切实际的“口号秀”,夸夸其谈的“报告秀”,虚假夸大的“政绩秀”等等,可谓花样百出,“秀”功十足。“做秀”带来的恶果不可小视。一批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项目”、“路边亮点”加重了群众的负担,这些中看不中用的“大好风光”掩盖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基层的真实情况。“做秀”坑苦了百姓,蒙骗了上级,搞坏了作风,直接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望,败坏了领导干部的形象,疏远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秀”贴了干部脸上的金,失了人民群众的心。做事与“做秀”,一字之差,却集中反映了领导干部完全不同的“官念”。领导干部是做事还是“做秀”,是树立什么样的权力观的大问题。领导干部是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还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捞取个人好处,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的标尺,是判断领导干部是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试金石。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做秀”,其根源在于心中没有群众利益,只有个人得失。这些干部私字当头,只想着自己升迁做官,不想着为民操心做事;只对上“做秀”逢迎,不对下干事负责。“做秀”是形式主义在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中的具体表现。有的干部什么抢眼“秀”什么,做起“秀”来认真到位,驾轻就熟,做起事来却马虎应付,一筹莫展。时间一长,做秀的本事日见长进,做事的本领则每况愈下。“做秀”是投机取巧的心理在作祟。做事需要真才实干和奉献精神,需要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做秀则轻松容易,只要“秀”得惟妙惟肖即可“立竿见影”,“见效快,效益高”。“做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欺骗。“做秀”者通过堂而皇之的表演,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没有做过的事可以编出来,做了一点小事可以粉饰夸张成丰功伟绩。个别干部甚至通过“做秀”骗取了荣誉,升迁了职位。要根治领导干部“做秀风”,必须加强对干部的教育,提高干部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使各级干部把“三个代表”落实到为民着想,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为民谋利的实际行动中。要根治领导干部“做秀风”,必须创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制定选贤任能的标准,健全和完善干部考察、评价、监督、激励的科学机制,从源头上遏制“做秀风”的盛行。要发挥群众在刹“做秀风”中的监督作用。领导干部有多少政绩群众最清楚。一个干部为群众做了事,即使你不张扬,群众也会牢记心中。一个干部不做事,任你如何“做秀”,群众也不会买帐。百姓心中一杆秤,他们会公正准确地秤出做事与做秀的轻重。我们面临的各项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各级领导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要把心思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
第三篇: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立论)
谢谢主席,针对对方的陈词,我方认为对存在两个逻辑上的问题。首先,对方辩友把追求个性跟刻意追求个性混为一谈,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不是要不要追求个性,而是要不要刻意追求个性。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请对方辩友明白这个道理。什么是刻意呢,刻意在辞海中的意思是:
1、用尽心思,2克制意欲。显然,刻意追求与追求有着明显的差别。
而什么又是个性呢?人格心理学指出,个性是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即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人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真实自我。个性也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我方并不否认个性需要追求,只是追求个性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度,而这个度就是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最终确立下来的。
而刻意追求个性就是过度地追求,不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不可否认,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个性张扬的时代,人们需要追求个性,但追求的应该是适合自已的,而非那些时尚的却又违背自身发展规律的个性。刻意追求有以下三个弊端:一,刻意追求,用尽心思,过于盲目,忽视客观规律。“尽”有极尽之意,刻意追求时常意味着过分看重目标,把主观意愿作为主导作用,而置客观规律于不顾。
例如,有些家长过早的将孩子送进了各种特长班,这种刻意追求只是泯灭了孩子们最宝贵的童真童趣,使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这样的刻意追求只能是抑制个性发展!其二,刻意追求,克制意欲,情非本意,丧失真实个性。个性的珍贵之处在于他是最真实的反映,而刻意时常带有违背意愿的感情。举个例子来说:“我今天刻意赞美了我喜欢的女孩子!”大家是否觉得他的这种赞美带着一种别有用心呢?
其三,刻意追求,他人个性,迷失自我,导致千篇一律。个性的前提必须是真我的表现。当你去刻意追求一种个性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你也就是你,世上正因为有像你这样的千千万个迥异的个体,才如此缤纷,如此让人迷恋。其次,对方辩友把要不要突出彰显个性与刻意追求个性等同起来。
不错,我们是处在个性化的时代,大家也希望突出自己的个性,但是这种突出是对自已个性的正确认识和坦然面对,刻意追求个性恰恰是改变和扭曲了自己的个性,这两种是不同的。东施妹妹不顾自身情况而刻意追求个性,使本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她变成了货真价实的芙蓉姐姐,在邯郸学步的故事中,燕国人无法认清自己而刻意追求,使本应步伐矫健的他不得不爬回故里。历史是极为客观的,我们真诚的希望对方辩友不要再因坚持刻意追求个性而在此贻笑大方了。我再次重申我方观点,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第四篇:不需要节约了吗?
最近,国务院作出部署,用3年的时间在全国开展资源节约活动。“节约”这个似乎生疏的词又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我们曾经因为物质匮乏而节衣缩食,曾经因为白手起家而厉行节俭,现在好不容易生活好了,又大力倡导节约,有这个必要吗?20多年经济的快速增长,13亿人的温饱基本解决。在有些人看来,不再需要锱铢必较地算计,不再需要集腋成裘地筹谋。不少人追求的是高档的装修,高质量的生活,随心所欲地“一次性消费”……周总理的睡衣,朱总司令的扁担,艰苦创业,勤劳节俭,那些曾经让我们景仰的品质、感动的精神,似乎尘封于记忆深处。我们真的不需要节约了吗?在尽情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之时,人们开始意识到,承载我们幸福的这片土地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许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资源的过高消耗换来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和过度的消费方式带来了生活的快速改善,也带来了生态的不堪重负。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一方面是人均资源捉襟见肘。我们的土地以脆弱的生态状况,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压力:人均自然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可耕地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5,水资源为1/4,森林为1/7,石油储量仅为2.3%……一方面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我们每创造一美元国民生产值所消耗的煤、电等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而水资源消耗,我国万元GDp用水量是美国的近10倍、日本的24倍。近2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了6倍,而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几十倍。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现有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已相当吃紧,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相当脆弱。倘若我们为一代人的享受断送了未来发展的根基,我们的民族会不会因此而面临困境?倘若我们为一时的富裕毁掉了中华文明的母土,十几亿之众的人口又将去何处寻找失落的家园?厉行节约,是我们应对资源短缺的唯一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生产伦理,节约可以促使生产者降低成本,节约原料,减少能耗,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式经营,从而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增加收益。作为一种消费伦理,节约可以推动我们珍爱本已十分紧缺的资源,确立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和永续发展的消费方式,树立崇尚适度物质生活和丰富精神追求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厉行节约,也是我们跨越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居民消费进入了新的结构升级阶段。人均占有住房面积的增加,每千人拥有汽车数量的提高,家用电器拥有率的飙升等等,一切随之而来的变化都会使人均资源消耗呈增长趋势。而城市化速度加快带来日益膨胀的城市人口,还在要求更多的资源支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幸福的生活传之久远,我们需要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回荡在中华大地,扎根在每个人心中。
第五篇:不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
不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情况
不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情况
在我国并不是所有的工程在开工前都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有六类工程不需要办理:
(一)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
根据2001年7月4日建设部发布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第2条,所谓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指的是: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同时,该《办法》也进一步作出了说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限额进行调整,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作为文物保护的建筑工程
《建筑法》第83条规定:“依法核定作为文物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和古建筑等的修缮,依照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由于此类工程的特殊性,《建筑法》明确规定此类工程开工前不需要申请施工许可证。
(三)临时性建筑
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出现临时性建筑,例如工人的宿舍、食堂等。这些临时性建筑由于其生命周期短,《建筑法》也明确规定此类工程不需要申请施工许可证。
(四)军用房屋建筑
不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情况
由于此类工程涉及军事秘密,不宜过多公开信息,《建筑法》第84条明确规定:“军用房屋建筑工程建筑活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依据本法制定。”(五)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
此类工程开工的前提是已经有经批准的开工报告,而不是施工许可证,因此,此类工程自然是不需要申请施工许可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