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课后记
让歌声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
本节课主要学习八年级英语下Unit8的一篇阅读文章Why don’t you learn to sing English songs?按照以往的教法,我会按照课本上的内容一步一步往下教,教单词,教句子,然后做课本上一些简单的活动,学生感到乏味无聊,我也觉得很没意思。但在让学生讨论How many English songs can you think of?时,我并没有仅仅局限在课本的内容上,而是不但让学生说出英文歌名,还要让他们唱出来。许多同学都蠢蠢欲动,这让他们感到英语课不仅仅是死学知识,原来还可以唱歌呀!许多同学都踊跃上台表演,有的还献上一段舞蹈来助兴,英语课堂马上变成了一个PK台,活泼热闹!让我感到更意外得是,班里一位英语很差的男生竟然英文歌唱得非常好,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不由感叹道:原来每个学生都是如此可爱!接下来,我也为学生献上了一首自己练了很久的《La Isla Bonita 》,虽然没明星唱得好,但学生还是热烈的为我鼓掌,大家都在感叹:一向严厉的英语老师竟然也有这般才艺!借此机会,我又为他们讲了一些唱英文歌的技巧,进而延伸到鼓励他们一定要多读多说,口语练好了,歌一定能唱好!
这样一个课堂小插曲,一下子唤起了全班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让他们意识到学习英语最直接的好处——会唱歌(这是初中生共同的爱好)!接下来的30多分钟里,学生们个个都精神抖擞,全神贯注,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对知识的极度渴望,尤其是平时不太喜欢学英语的学生!
这节课让我明白了:并非滔滔不绝的讲授,为学生灌输条条框框的枯燥的知识就是成功的教学,而是要想方设法地勾起学生心底里学习的欲望,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欲望和兴趣,教师不用滔滔不绝,都会因学生出色的表现而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
杜曲中学
郭粉艳
2009年6月
第二篇:后记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后记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课文,课文写了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取水,乡亲们为了纪念毛主席于是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样一个故事。
由于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远,所以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在课堂上交流、反馈,加深对毛主席的了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水的来之不易,我让学生先了解沙洲坝的地理环境,出示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让学生大声朗读,想象沙洲坝人民没有水生活是多么的不方便,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缺水带来的烦恼,使孩子们切实体会到沙洲坝人民生活的不容易。然后抓住“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这句话,让学生想象情境,练习说话。
每当烈日炎炎的时候,乡亲们„„ 每当寒风刺骨的时候,乡亲们„„ 每当大雪纷飞的时候,乡亲们„„ 每当暴雨倾盆的时候,乡亲们„„
这样,学生深切的体会到水的来之不易后就更能感受到毛主席和战士们挖井这一举动给乡亲们带来的方便,以及乡亲们对主席的敬意。从而深刻地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然后让学生说说“石碑立好后,可能会有哪些人去看?看了以后,又会说些什么”。这样,学生既体会到了毛主席和八路军的奉献精神,也看到了普通农民的淳朴和真诚。
同时,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到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读,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行为。最后由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现在生活的幸福,谈谈“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如:“穿衣不忘织布人”、“吃饭不忘种田人”、“住房不忘建房人”等等,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分钟》教学反思
学生的感悟深浅,多数来源于自身的实践体验。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第二册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一分钟》,讲述小朋友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了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借由这篇课文,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家测试一分钟能干些什么,同时指导学生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第二天进行交流。学生回家做的测试题五花八门,如“一分钟内洗了六个碗”、“一分钟内做了21个仰卧起坐”、“一分钟内算出了46道数学口算题|”“一分钟内读了一个寓言故事|”„„在学生的交流中,一分钟内学生做了许多的事,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再一次感悟到一分钟不仅短暂,还很有用,从而认识到一分钟是宝贵的。接着,我将自己收集的“一分钟能做的事”的资料与学生共享:一分钟,车子就可以开很长一段路,;铅笔厂可生产铅笔1600支;核潜艇水下航行可达1200米;银行的点钞机可以数1500张人民币;计算机计算量等于60个人不停地计算一年;一个印刷工人能印一千多张报纸。最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学生的发言异常热烈:“一分钟等于60秒,我要珍惜”;“老师,一分钟好重要呀,我做事再也不拖拖拉拉了。”;“老师,我现在明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这句话的意思了。”„„从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在自然而然中不断得以深华,真像课标中说的那样:“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促体验,活动促感悟”,这就是我在本课教学中得到的初浅体会。
《猜字谜》教学后记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如何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这考验着老师的智慧。学习生字本身很枯燥,如果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往往事半功倍。今天我展示了《猜字谜》一课,在课上学生积极发言,踊跃举手,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回答问题。
课后王校长和陈主任为我这节课提出了几点建议:1生字教学的时候,边写边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2.学习新生字时先不急于写字,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把字写好看、写美;3.解释“相遇”这个词语时让两个学生演示体会怎样相遇;4.最后作业超市中的编写谜语,可以让老师在课上先带着练习编一编,有梯度的练习;5.课中操让学生动起来,可以站起来活动活动。
“猜字谜”这节课给我的启发很大。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办法很多:一堂课的中间做一次课中操,缓解学生的疲劳;适当利用多媒体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运用肢体语言把“走神”的学生“拉回来”。总之,在今后的课程中不断向师傅学习,向老教师们学习,多听课、多思考,不断提升自己!
《树和喜鹊》教学后记
《树与喜鹊》是一篇简短易懂的课文,讲述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过程。让学生知道,只有保护鸟类,多种树,才能改善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
开课伊始,我设计了故事导入,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信的信心,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小组交流——全班师生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语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整堂课学生学习很有热情。
《静夜思》教学后记
《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美。然后请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战时自己的风采,让学生都很羡慕他,从而带动其他同学也愿意站起来读,还通过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练习读,发现自己读得不正确的可以请同桌帮助。然后通过与“字娃娃”交朋友的游戏来调动认字的积极性。、将生字与音节打乱,“找朋友”、“认朋友”等游戏性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学生愿意在玩中学,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认读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字音的纠正,如:“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读起来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不准的就看老师的口型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
会读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否能牢固掌握,我还通过复习巩固加深写生对字型的认识。首先,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还让认识字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么认识的,请认识的学生当小老师,教那些不认识字的同学。于是我采用包干到人的方法,让认字有困难的同学自己去给自己选择小老师。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学习、一起读字、一起读书。这种方法一经实施,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小老师认真负责得教,同学们也喜欢学,到了第二节语文课,大伙儿基本上都能熟练地读出这些字了。最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第三篇:英语课稿
教学设计
必修三Module 4Sandstorm in Asia
一、说教材
本模块介绍了亚洲,主要是中国沙尘暴得情况,并因引入了与沙尘暴和环境为题材,设计和组织各项活动,了解当地的环保情况,让学生口头或笔头介绍所见所闻,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本部分学习,学生掌握有用的词汇和句子,同时学生能提高听,说,写,尤其是读。同时加强学生的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1)掌握本部分的词汇:pollution、Desertification、major、be caught in、situation、survive等。
(2).i:…because the thick dust makes it difficult to see.ii:To prevent it coming nearer, …
2、能力目标:
(1)掌握单词解释和用法。会读,能理解并学会运用这些单词。
(2)理解文章内容并能较流利地用英语表达。
3.学习策略目标:
在阅读英语合作式学习中,完成任务;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信息,分析并运用有效信息来完成写作任务。
4、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团结友爱的精神。
(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意识,热爱大自然。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流利诵读对话
2、学会用英语谈论沙尘暴及环保的语言。
四、教学难点
讨论:What causes sandstorms?
What can we do to stop sandstorms?
五、学情分析
1.学生知道一些关于沙尘暴和环保的知识。
2.他们缺乏相关的词汇。
3.他们不经常使用英语表达和互相及交流,因为他们怕犯一些错误。
六、设计理念
1、以学生听、说、读、写、练贯穿始终,让全体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小段对话,这样既能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又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极大地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
2、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如:猜词意、表演对话、观看VCD动画片、回答问题、讨论等形式,努力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
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
3、利用电教媒体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知英语,这样可以拓展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渠道,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七、教法学法设计
本节课以“沙尘暴图片—观察讨论—操作发现—应用拓展”的形式展开。
八、学习方法:检测、观察、练习、讨论、猜测、验证、操作、应用。
九、教学手段
投影,录音带,多媒体,黑板
十、教学过程
1.复习(5’)
做本节的习题2(回忆、感知已知词汇,激发理解新词汇)
设计反思:以上任务具有检测的功能。一方面督促了学生提前学习生词,另一方面将词汇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了解课文的欲望。
2.导入(5’)
展示图片用英语简单描述
T:What is the biggest problem facing the earth?(用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
第二幅图具体说出什么“pollution”,并进一步掌握这个词语。
设计反思:此任务以提问、观察来描述图上的内容“pollution”,目的是激发兴趣与导入本文主题,让学生认识本节课总任务,同时为完成总任务扫清认知障碍。通过激活已有信息,使学生具备摄入新信息的心理定势。观察图片把教学内容视觉化,有助于学生对沙尘暴感性认识,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阅读
(1)略读听录音,理解大意,回答问题(7’)
.What is happening ?
What is the cyclist wearing and why?
What do you think happens to traffic in this situation? Why?
What do you think experts advise people to do in the situation?
设计反思:通过让学生解读标题获得文章大意,整体感知文章训练了自己的略读技巧;排序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抓关健词来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并通过排序理解行文线索和各个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2)再次阅读完成习题4&5(10’)
安排活动4练习
设计反思:以上任务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核对答案,让学生了解了各段的细节,明白沙尘暴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会导致什么想象、给人们带来什么困难、如何防止,训练了学生的查读技巧。
安排活动5熟练掌握词汇(此项为辅)
设计反思:这是本节课的任务后阶段,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运用语言不是课文简单的重复,而是能力的扩展、知识的再生与运用。为运用做好铺垫。
(3).巩固(7’)
填表格(小组比赛形式)
完成屏幕出现的表格,这项是我自己出的题,阅读过程是学习知识的过程 设计反思:这项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把所学运用到其中,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表格,开展自主性学习的小组活动,使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最大程度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4).自由讨论(10’)
设计反思:这项任务增加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发挥自己语言能力,有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4.家庭作业(1’)
复习和本节习题、预习
十一、板书
1.Vocabulary :pollution、cycle、dust、citizen、survive
forecast、situation、Desertification
2.Phrase :be caught in、not to go out、cover … in a thick、difficult to see
第四篇:教学后记(推荐)
《花钟》教学后记
《花钟》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并例举了牵牛花等九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最后扩展讲植物学家根据这一原理修建了“花钟”。它和后面的《蜜蜂》《玩出了名堂》等课文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突出本单元“细心观察”这个专题,旨在激发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这篇课文用语言优美,思路清晰,所以在教学中,我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如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读、指名读、默读、齐读、配乐读等等,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发现,读中体会,让学生感受到花朵的美丽,花钟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当然,我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因为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我担心教学任务没法按时完成,所以给学生们思考的时间比较少,学生只是围着我的思路在转,回答问题单一缺乏主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意纠正这点。
朋兴乡星光小学 :王丹
第五篇:调查后记
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调查后记
我们此次营销策划书的完成,一方面,得益于论文指导老师的指点和策划书委托方所提供的资料来源;另一方面,是我们两人的默契合作。鲜雪梅主要负责策划书的前半部分(存在问题与问题分析),杨金则负责策划书的后半部分(具体的解决办法)。
我们论文的完成步骤,大概分成三部分。第一步,是论文提纲的拟写;第二步,是资料素材的收集与整理统计;第三步,是论文的创作阶段。占用我们时间最多的是在资料收集这一块。其次,是论文的写作。相反,提纲这一环节相对较轻松。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谈谈在资料收集这一块,我们是怎么做的。
首先,我们的前期工作是开始收集资料。我们所写的策划书是营销策划,其策划对象是乐山师范学院星期八酒吧。作为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对该酒吧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做过更深入的了解与调查。鉴于此,我们对星期八酒吧的资料收集主要采用了三种方法,即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我们将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
2013年8月15日——8月28号:鲜雪梅和杨金一起完成论文提纲的拟写 2013年9月5日——9月12号:鲜雪梅和杨金完成问卷调查的设计 2013年9月25号——9月29号:鲜雪梅和杨金负责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2013年10月7日——10月10号:鲜雪梅和杨金一起完成问卷的整理、统计分析
2013年10月15号:鲜雪梅联系酒吧负责人,并与杨金一起进行实地考察和完成访谈
2013年10月17号:鲜雪梅和杨金两人汇总信息,交流意见。2013年10月18号:开始我们的论文写作阶段。
经过这一系列的基础工作之后,我们的收获也蛮多的。如,从问卷统计中我们了解到了酒吧的目标市场对其的信息反馈等;在与经营者的交谈中,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了酒吧目前的经营状况和存在问题等等。当然,有了这些基础工作的铺垫,后面的论文写作才有依据,使我们的论文更具有可操作性。而论文的撰写也
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不是一蹴而就的,还要在一次次地修稿与指导老师的建议中去完成。修改,一稿,二稿,三稿的修改直到到最后的定稿。
在此次论文的写作中,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们明白了两人之间的互助与协作的重要性。互助与协作的前提就是要分工明确。在这一点上,我们做地很好。同时,作为一个团队,我们需要的是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在某一观点上发生意见分歧等等。但通过沟通交流后,还是统一了各自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