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初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策略
题目:浅谈初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单位: 姓名:的问题、原因及解决策略宁波七中 吴剑颖
浅谈初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策略
吴剑颖
关键词: 新课程写作问题原因解决策略
基础能力指导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明确地把“写”的要求列入了英语语言技能的目标中。因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言水平的综合体现。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加强了书面表达的考查力度。我们宁波市中考卷最后一题是书面表达,分值15分。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句型、语法等内容进行谴词造句、组句成文的能力,是一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题型。我在多年教学中和中考书面表达的评卷中注意收集了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平时的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训练过程中,作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总结了几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 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语音功底差,拼写错误
学生在英语作文中,经常会出现许多单词拼写错误。
如: 1.I come form(from)USA.It is the frist(first)time that I came
to visit this city.2.I wish your dream will come ture(true)one day.3.My pan pal comes form(from)USA.这种错误在学生写作中存在的范围比较广,出现频率也很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在记单词的时候没有根据读音的规律拼读,而是死记硬背, 不动脑子。
(二)语言功底差, 语法错误
学生在英语作文中出现最多就是语法错误。学生在写作中经常近义词混淆;词性用错;词组、句型使用不当;各种人称混用,男、女不分;语法不规范, 时态,语态混用;不能清楚的说明文章表达的意思等情况屡见不鲜。所以,语法问题是学生英语写作中所面临的又一个主要问题.下面是学生经常犯的错误:
1.形容词和副词的混用: She is very carefully.“carefully”应改为 “careful”
2.介词误用:We had a sports meeting in Oct.28.“in”应该写为 “on”
3.时态错误:I wake up at 6:00 yesterday.“wake” 应该写为 “woke”
4.主谓不一致: Jim with his parentshave gone to Canada.“have” 应该写为 “has”
5.主动、被动语态误用:The underground subway will finish building in 2014in Ningbo.“finish” 应该为 “be finished”。
造成这么多的错误有多种原因:《go for it 》这套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模式,融合汇话,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于一体,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模式,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这套教材对语言结构的教学安排缺乏系统性及相应的练习,引起部分教师对语法教学的不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忽视,所以在英语写作中出现这么多的错误也不足为奇了。
(三)粗心马虎, 审题错误
部分学生在写作前没有认真读题、审题,粗略看一下题目,没经过深思熟虑就动笔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会背离主题,得分也较低。
例如:我们经常看到的作文提示: 假设你是李华, 你------
一部分学生一看到李华就想当然认为用第三人称写。这样完全不符和题目的要求。2009年宁波中考作文题目是这样的“上星期,学校就学生的作业量问题要求各班召开家长会进行讨论。以下是你班家长的观点,请根据提示,作简要介绍并表明自己的观点”考完英语后,我见到很多学生笑逐颜开,因为题目比他们想象得要容易,提示很多,比较好写,大家都自我感觉良好。但是,笔者改卷时发现,有相当部分学生审题不慎,只写了家长的不同意见(因为有英语提示),根本没有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导致降低文章的档次和失分。
(四)句子衔接性差,常识性错误
许多学生没有意识到文章中句与句之间、上下文之间不同的关系,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不注意过渡词的运用,单纯地翻译中文提示的句子或者用英语的参考词汇造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显得句式单调、文采呆板。从整体的角度看,句子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割裂感,衔接性不够,使语言不流畅不连贯,从而使文章显得生硬.甚至有些同学取巧,感觉专门针对文章要求字数写。刚写了几句达到八十个字就完。就以为已经符合写作题目的要求.而事实上,这类文章往往是得不了高分的,给人以记流水帐的感觉,内容不够充实而显得单一不丰富,所以就不可能得到较高的评价。
二. 我在教学时采用的策略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写作扎实语言基础
写作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果学生连基本的单词、语法都不懂或不愿记忆,那进行书面写作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坚持背诵单词和重点句子。我从初一入学开始,就告诉学生英语单词好比造房子的砖;句子就是由砖(单词)砌成的“墙”;那么文章就是一栋“房”。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人人必过语音第一关,通过对小学词汇的分类,整和,让学生找出字母发音的规律,利用这些已掌握的规律,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去学习初中那些简单的词汇,再要求学生触类旁通根据音节去拼读多音节的单词,这样从简到难,循序渐进,为学生正确拼写单词,课外自学单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在课堂教学中节省大量的教学单词的时间,以致有更多的时间讲解单词的应用和学生的操练上。对书本上的重点词语、基本句子我都要求学生熟记于心。我一般每天利用3-5分钟的时间,对上节课的词组和重点句型进行默写。有时要求学生用
刚学的单词,词组造句。为要即将搭建的“房子”作好奠基的准备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学生的单词、短语和句型已经积累了不少,这样为学生的写作做好有利的铺垫。
(二)重视口头作文的训练,为写奠定语言基础
要写好作文,必须抓好口头作文。“Go for it”这套教材的教学体系基本是围绕一个主题
词汇---句子---语篇
三条主线一—— 听---说---读----写
输入-----输出
我上课时在第1-2 课时中比较注重语言的输入,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语言的活动,到第3课时,我经常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来进行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同时达到学生对语篇的口头输出,从而为写作奠定基础。如:
What did we learn in the last class??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story that we learned yesterday?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passage?
这样紧紧围绕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口头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意义的理解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避免在作文中出现不伦不类的中式英语。
(三)扩充阅读,以读促写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源泉。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充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从而汇集大量的语言信息,为写作准备充分的的语言资料。因此,在学好课文中的阅读材料以外,我常常从报刊杂志上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特别是与每个单元的话题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篇幅短小,文字浅显,语言规范,丰富学生的词汇及句子结构。由于目前中学课本内容安排的限制,很多学生想在生活中表达的东西在课本中却无法找到。另外我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色,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背诵,积累素材
看了好文章,不单是理解就够了,还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多背诵,才能达到融会贯通、据为已有的效果。所以我每个单元都会选一到两篇课文让学生背诵,有时发现课外好的文章也会要求学生诵读。但是我时常向学生传授一些背诵的方法和技巧,如理解记忆,形象化记忆,归纳分类记忆等等,以免使背诵走入误区,并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的记忆力在不断的背诵磨练中能得到很快的提高,而且很多学生学以致用,最终也提高了英语写作能力。现在背诵和熟记一些语言材料,对中学生来说将会受益无穷。
(五)由浅入深,适时多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我很重视抓基本功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求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以后英语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积累的增多,我采取不同的训练手段:仿写;看图写话;有控制性写作(将课本中的对话、文章、图片或复述、缩写和扩写某个片段);限时训练 ;自由发挥等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强信心,在写作中找到乐趣。通过一段时期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而且使英语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六)授之技巧,帮助提高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作为教师要教给他们一些写作的基本技巧,为他们点拨迷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听、说是培养口头交际能力,而读、写是培养书面交际能力,它们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所以我常告诉学生,要想迅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就必须多读、多背、多模仿、多练习。此外,写作前要认真审题,吃透题目要求,整理思路,确定时态,抓住关键词,用自己最熟悉的词句一气呵成。
(七)多元评价,优化批改
1. 激励评价,促进发展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文达到较高水平,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结果。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文质量的积极性,我采取多次修改作文,逐次提高等级的评价策略。当作文发给学生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其次我在批改时,加些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的评语。对那些书法规范及漂亮者优,标点符号正确者优,典型句使用恰当者,我多会在课堂上加以表扬;对那些写得特别好的文章,我会让学生在教室的黑板报上展示出来。如果我们把评价学生的写作自始至终放在重要的位置,我们随时会发现学生的字、词、段、文方面的优秀之处和可取之处,学生才能从遭遇失败到尝试成功,从惧怕写作到乐于并善于写作,真正走出英语写作困境,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应对学生的写作训练予以高度重视并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写作策略,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善抓典型,当堂批改
我有时将在批改学生习作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错误集中起来,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并由师生共同修改。单词拼写是否有错误、可数名词的单复数是否错误、谓语动词的是否注意人称和时态、句子表达是否错误以及句子结构合不合理等都是学生写作时要常犯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改正,这可能比教师批改的效果更好。
3同伴合作,相互批改
同伴批改是指学生相互阅读同伴的作文,指出同伴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修改建议。在实践中发现,同伴批改学生都能发现对方文章中的主要毛病,并能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此外,同伴批改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意识,内化英语写作技巧。这种方式批改作文,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在同伴的反馈中,学生一方面同过作文与他人交流,另一方面通过评判他人作文使自己受益,取得进步。
总之,英语书面表达的训练是综合能力的训练之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的是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而且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只要平时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坚持不懈,初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定会全面提高的。
参考文献:1.《新课程标准》
2.《教 师 教 育 研 究》 第21卷总第124期
3.《英语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穆林华 张玲棣著
2009-12-15
第二篇:如何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多年从事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也很复杂:思路不开阔,缺乏观察生活的能力;寻找捷径,抄袭成风;错别字多。农村的学生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生活圈子的局限性,使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抬头见的是山,低头见的也是山。再加上农村文化生活的缺乏,使他们见闻短少。农村单调的生活也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习以为常,缺乏观察能力。因此在作文中往往打不开思路。为了应付作文,又怕自己所写的文章不如意。不少学生在作文时往往不经思考。随便从《作文选》中抄它一篇完成了任务。所抄来的文章,有的有板有眼。有的不伦不类,张冠李戴。虽然老师时刻都强调写字要认真,注意不写错别字,但是学生作文中错别字却经常出现,实是令人头疼。
我认为首先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寻找写作灵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切写作素材都来自于生活。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小事得都是值得一写的。而作文无非是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所感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可以采用记日记的方式。要求学生把一天当中有意义的事记下来。教师可逐步引导,学生基本上能把他们喜欢什么,接触什么人以及对事物、人的认识和感受写出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觉得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写。也就会更加留心周围的生活。到写作文时,日记中的生活片断就会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这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找到写作灵感,写出的思路一定茅塞顿开。
其次学生懂得去抄范文,并不得是坏事。这就是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们要懂得学生的心理,告诉他们,抄袭的文章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我还注重作文前对学生的辅导。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学生一起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怎样去观察,怎样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等等。通过努力,学生就会发现身边其实也有很多东西可以一写。于是学生心中的话匣就打开了。学生能写出一篇篇好文章就不是难事了。
最后,我们在上语文课时,一定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上真正的语文课。在教学中要讲究趣味性,要讲清字理,以免学生机械记忆,使生字回生率高,以致书写错别字。
我在语文教学中按照上述对策进行教学,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较快,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初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中心不明确或者立意不高。
2、言之无物,言之无情,言之无序。
3、文体不明: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说明文不像说明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4、自拟的题目不能起到或概括内容或点明中心或暗示线索等作用,更不用说富有新意。
5、语言缺乏表现力,更谈不上各具特色。
二、主要原因:
1、一部分同学平时对生活观察不够细致,对社会生活中的大大事件缺乏观注的热情,思考得不够深入。
2、上网、看电视剧等成了当代学生们主要的课余生活方式,课外阅读量几乎为零,学生在语言、材料积累方面明显不够,致使他们作文时内容空洞,情感虚假。甚至连平时与人的交流都存在明显的问题。
如: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题中有一道语言实际运用题:
小周的妈妈李老师在外旅游,因为误机不能按时返校上课,于是她打电话给自己的儿子,让她的儿子小周请她的同事王老师替她向学校的张主任请三天假。请回答:(1)小周的妈妈李老师对小周说:“”
(2)小周对王老师说:“”
(3)王老师对张老师说:“” 结果全班五十五个学生,大部分都没把这道题表述清楚。由此可知,作文中他们的语言表达会明畅吗?还谈啥语言有表现力呢?
3、课内学生参与不主动。许多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同学及资料上对课文的讲解,因而,无法从文中吸收到“养料”。
三、解决方法、过程:
1、课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提问、答疑、评价等。凡是参与了的每节课每次加2分操行分。
2、教给学生必要的文体知识及写作技巧。
3、规定学生每周必读两至三篇课外优秀文章,如:名著、优秀作文、《读者》、《杂文选刊》等并摘抄其中的美词佳句好段,写出赏析文字。
4、每周写一个周记,并及时评改、评讲。选出其中优秀的作范文念给学生听,学生听后口头评价。
5、建议学生有选择性地看电视节目。如:看“今日说法”、“新闻30分”等,关注现实生活,并主动思考。
四、效果:
通过多年的实践,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及练笔,作文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第四篇:中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
中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
长城实验学校
唐俊
教学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作文的目的仅为应付老师要求,没有写作动力;对作文没兴趣,更没感情;作文内容东拼西凑,缺乏生活的底色;缺少良好的表达技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多是我们的教育引导缺失,主要有:对生活的关注不够,缺乏写作素材;对生活感悟不够,缺乏表达愿望;写作指导不到位,缺乏表达的基本技巧。为了改变中学生作文的现状;提高中学生作文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感情,针对当前中学生作文与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的语文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对策与措施:
一、积累生活,感悟生活
在教学中,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关联,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兴趣,进而建议学生有感而发,写下一些生活的精彩的、深情的点滴。我们需要小步的,不带强制的,建议式的引导学生去积累和感悟,这引导需要有计划,逐步加深,逐渐完善。一方面要积累和感悟,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关注生活、用心积累生活的兴趣。
二、以笔传情,表达生活
对学生害怕写作的问题,我们需要降低写作难度和要求,分成很多小步来培养。首先是生活中的小情节记录、感受;再是相关情节连缀成篇的练习;然后是对简单的连缀成篇,做巧妙的剪裁,使之能围绕一个中心,有详略,有精彩;最后是更完善的艺术的表达。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已经学会了从生活中来,用语言自然的表达生活,艺术的表达生活了,每一个步骤的要求都建立在他们早已形成的能力基础上,缩小了难度,也教会了学生写作的方法。写作本就是自然的内心的流露,写作也就回归了他最自然的本色,不再是面目狰狞的、冷冰冰的作文题目了。
三、学习经典,巧妙表达
课文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课文教学的目标,读懂文本本来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教会学生阅读,教会学生表达就成为课文教学的重点。我们充分利用好课文,让课文成为阅读教学材料,成为作文教学的范文,带领学生分析各种文体,每篇文章的内容、语言、结构、情感本就是对作者的选材、立意、谋篇、表达等的分析和学习,我们可以安排一定量的分析欣赏练习、仿写练习,课文能给学生的会更多,更有价值。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专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数学教学中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个别学生因厌学而辍学。现将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现象做以汇总,希望各位同仁能给予指正,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教师层面存在的几个问题
1.情境创设偏离教学内容,牵强附会,只注重“趣味”而不注重“数学味”,有些甚至“离题”太远,不切实际。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应有度,不要生捏硬造,刻意为之。应尊重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结构,有些问题找不到适合情境也很正常,有些问题来自数学本身。
2.部分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对课标理解不透彻。新课标提出三维目标,以学科知识和数学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但多数教师仍侧重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目标完成,将其作为数学学习目标的主体,导致课程目标的失衡,使之教学过程简单化、程序化。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训练”,缺乏必要的“培养”。
3.教学方法模式化,缺乏灵活性。有些教师为了应付集体备课,在进行集体备课时,只是把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分工,没有进一步探究和挖掘,只“拿来”不“思考”,形不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缺少“备学生”的环节,对所谓的“经验”和“理念”盲目借鉴,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探索与发现的方法是值得提倡,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用探索与发现,高年级和低年级的授课方式上应根据不同课型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新课改不是全部否定原来的教学模式,有些问题的解决采用教师的启发引导,合情推理来完成更有效,应视实际而定,不应以偏盖全。
4.尴尬的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最能展示一名教师的“修养和内功”,本次调查发现:有些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匮乏,评价肤浅化、琐碎化、过度化,缺乏激励性、启发性,课堂上鼓掌成了主要方式,甚至是有些教师的评价语言带有一定的讽刺或侮辱性,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就像专家所说“有些孩子是被骂坏的”。如果评价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引发灵感的碰撞;不能有效的发挥其诊断、调节、指导与激励方面的功能,那就失去了评价意义。
5.学生的合作探究形式化,小组讨论的问题没有价值。缺乏对“大问题”的设置,对课堂问题不能有效地“放”与“收”,“曲解1/3模式”,课堂教学中“找答案”的现象普遍存在。
6.忽视课堂中师生的真实情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现象严重,师生难以进入“角色”,缺乏好的课堂资源生成,课堂资源的生成应是自然地激发生成的,而非刻意造就的。不能很好把握课堂交流中的过程状态,让学生有效参与活动,积累经验,反思体验,不能很好将学生的经验归纳总结成数学问题。
7.个别年轻教师课堂环节缺失,思路不清,课堂效率低,缺乏有效反馈和及时评价,课堂教学忽略学生实际,课堂“任务型”思想严重,缺乏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如实验观察、信息获取、数据处理、模式抽象、合情推理、预测猜想、逻辑证明、探究创造等重要的数学能力的要素在数学教学中多数都不能得到很好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学习目标中体现最弱的一个方面。
二、学生层面
1.作业质量差,家庭作业缺乏有效监管。初中学生年龄尚小,自制力相对比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在初中阶段不完成作业和作业不认真是整个初中阶段存在的最难解决的问题,因为放学回家便不在教师的掌控中,家长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家长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不能及时督促学生,而学生自制力又差,所以学生不做作业或抄作业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周末和假期作业,更是一塌糊涂。相当一部分学生作业书写不认真、审题不认真、不认真检查,稍微有点难度就放弃。很多同学的作业流于形式,每天的课堂教学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处理作业,而又要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势必造成了课堂教学的简单化,同时也会导致部分认真做了的同学的时间和精力上的双重浪费。以致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2.学生厌学,家长不配合。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学生不愿吃苦,学习动机不明确,农村部分家长对此认识不到位,不注重对孩子吃苦耐劳品质及意志力方面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有效监督。课堂上,教师的说教及想方设法调动起来的学习兴趣,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时间一久,学生的兴趣就没有了。有的教师形象的形容农村第二胎是个男孩,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就是天生的“残次品”,可见家长对其溺爱的程度。怎样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3.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堂“乏力”,常常是以睡觉的方式进行无言的“对抗”。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发力”,才能既能让优生吃饱,又能让中等生吃好,还能让差生吃的了,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改变初中高年级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熬课堂”的局面,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4.缺乏必要的“做人教育、惩罚教育”,现在的学生,接受“做人”教育的渠道很窄,所以课堂上的“育人”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在平日教学中,数学教育应有的育人功能难以体现,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教书”,缺乏有效地“育人”,以至于很多学生不明白做错了应受到必要的“惩罚”,对于作业不完成及学习不上进的学生,没有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管理,很多学生无感恩之心,缺乏责任意识、缺乏责任感。
5.忽视细节,不注重对学生的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缺乏对数学学科严谨性及逻辑性的培养。例如,在本次调研中看到一名学生的作业是这样写的:“四边形ABCD是等腰三角形”,由此可见,在平日学习中缺乏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
6.对“自学和预习”的困惑。自学和预习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的。部分家长在双休日及假期将孩子送入“辅导班”进行“抢跑”,通常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情况是这种预习只是形式上的,没有进行学程预设,结果预习设计与学情相脱节,使学生预习成功感减弱,学习热情消减。另一种是部分学生将课堂作为个人“展示”的平台,在课堂上往往是一些有“价值”问题被“偷跑、抢跑”的学生抢答,致使一些有价值的课堂资源不能有效地生成,同时也限制了这部分同学思维的有效拓展,也使其他学生缺少了良好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个性品质的关注,削减了数学学科的魅力,容易导致其他学生缺失数学学习的兴趣及信心,对学习难以形成愉快体验。
7.数学考试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周考、月考过于频繁,评价方式单一,教师习惯性地给学生排队。考完后家长、教师多数会“小题大做”,机械性、重复性的练习会加大,甚至还会遇到“人人过关”、“补考”等方式,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厌学情绪加强,教师又缺乏有效的补救措施。
三、对改进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注重常规管理,加强常规管理的研究,抓好备课环节,备课要“实”,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了解学生的基础,抓好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课后辅导。
2.注重加强学科学习,提升教学理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对课程标准、教材充分理解,吃透精神,能够熟练地驾驭教材,把握教学难度,设置合适的目标。不同的学生学习接受能力不同,一个思维灵活的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新旧知识之间的差距,而一个思维僵化的学生面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感到束手无策.但是如果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去学习新知识,那么任何问题都会令人感兴趣,达到预想的目标。
3.学习内容分层次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分不同的层次要求,对优等生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对中等生加强知识的综合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暂差生”加强“双基”训练,使其跟上学习进度,对于“睡觉”的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使之课堂有事可做,充满活力。总之,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共同发展,从而增强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可把一种教法模式化、简单化,注重在细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倡教师打造“激情”课堂,但课堂上对于“嘴快”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打压”,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对逻辑思维能力及意志力品质的培养。
5.提倡小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引入竞争机制,可以采用“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的模式,运用小组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
6.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高。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才能信心百倍地学习,在学习中也才能富于探索和创新,教学效率才能明显提高。
7.注重常态课的教学及反思。常态课教学应该在“实”字上下功夫,教师应在常态课上关注学生,而且不仅关注显性的目标,还有隐性的发展目标,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从平时做起,把每一节常态课打造成高质量的课,提高常态课的课堂效益,做教学的有心人。
8.优化评价方式,以评价促提高。课堂评价语言要丰富,要恰如其分,要重激励,更要重于“帮”,而不是“指责”,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呈现,要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改进学习方法出发,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诚如专家所说“孩子不是靠着一堂课养大的”。教学需要常规,需要常态,课堂需要真实、需要自然,就像做人需要真诚一样。只要认真的反思,适时的调整,必能打造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