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教多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姜堰区实验初中)
“少教多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江苏省泰州姜堰实验初级中学 钱方 张明亮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教学的表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我们不难看出,这里“自己的”显然是指学生自己的,而绝非教者自己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应该留给学生足够多的自主或互助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一)“少教多学”模式关键在于“自以为灯,自以为靠”。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使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这种目标如何实现呢?释迦牟尼留给弟子一句话:“自以为灯,自以为靠。”即自己点亮自己的灯,自己当自己的靠山。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我们应当努力促使学生点亮自己的心灯,垒造自己的靠山。
(二)“少教多学”模式要求学生要充分确立自主地位。
1.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语文这门学科开放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激发他们积极地进行发散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此时,创新思维的火花往往会突然迸发。而创新能力也会不知不觉的提高。因此,自主学习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更会反过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以前那种教师过多过细的解读为现在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们的教学就要做好“三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传授知识为知能并重;做好“五让”,即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最终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创新的教学理想。例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狼”专题时,摒弃过去那种老师单一说教的教学模式,充
分备课、精心设计好相关问题后,就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积极搜集整理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歇后语以及传说故事,并在班上进行交流总结,从而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狼的相关知识,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到狼既有冷酷凶残的兽性,又有团结协作、集体观念强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这样,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孩子们的互动探究,就会进一步培养起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学表述的综合实践能力。
3.积极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积极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我们要打破传统的学生必须举手,在得到老师允许后才能发言的做法,让学生畅所欲言,想说就站起来大胆地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补充。尊重学生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适当走些弯路,允许学生犯点错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实践;尊重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得的规律,不要将现成的果子摘下来削皮切块甚至做成果汁喂到学生嘴里。
(三)“少教多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做到“教学互动,授之以渔”。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条鱼能饱一时口福,却不能彻底解决生活之困。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
1.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如怎样做好课前预习,怎样提高听课质量,课后怎样高效复习等。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很重要。
2.交给学生学习主动权,推动、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在学习中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这方面的潜能,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地交还给学生,摆正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自觉地向引导者的身份转变。教师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为主的基础上,使得教学活动成为推动和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
3.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教育学生不应该采取一概而论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教学,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我们老师全身心的情感投入,用心、用情打开文本,感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语文阅读教学的“少教多学”模式大有可为。
第二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少教多学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少教多学
摘 要:随着少教多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在这其中需要教师做一个学习的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回归于学生。在这种模式之下,教师少教,学生同样会有很大的收获。
关键词:少教;多学;引导
一、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秋天的怀念》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因为这是新选入的篇目,所以我在教学时没有一个头绪。对课文进行梳理之后,我决定让学生抓住“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这些细节去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透过这些小事,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的。
教师要相信学生独立学习的潜能,不断地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才会提高。
二、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研读
在教学中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诗文阅读,都要透过文字领悟其深邃,从而加深对文章内涵的深刻理解。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时,对“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一句话,其字面意思的理解是: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地探究,只求领会意旨。对这句话大部分学生没有疑问,但一问学生:先生为何好读书又不求甚解呢?对这一问题,需引导学生根据陶渊明的生平经历来研读思考这个问题。
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发表见解的时间
有时学生的见解也是值得回味的,假如不让学生说,学生的个性将会逐渐失去。如:在讲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首诗时,老师提问:山河破碎风飘絮和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能否调换顺序?学生回答不能,有一位学生问道:身世风尘雨打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天祥爱国的体现,因为爱国所以参加抗元战争,由此在外漂泊。对于这一问题,我倒从来没有思考过,并且翻阅各类参考书也没有解析到这点。由此看来,学生的见解也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四、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
小组间的互相交流,就是生思维的碰撞。小组合作可以采用兵帮兵形式,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完成《芦花荡》一课人物老头子“过于自尊和自信”的性格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的。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细节描写,一一找出在组内进行交流,充分感受老头的这一性格特征。
在课堂上老师应让学生畅所欲言,人人都有体验的机会,人人有收获。老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把课堂的自主权下放给学生。树立一种观念:老师少教,学生同样有不少收获。
参考文献:
张雪丽.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微探.祖国:建设版,2013(08).编辑 谢尾合
第三篇:“少教多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少教多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第二中学
安学颖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少教多学”的教育理论,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巧借语文阅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一直是困扰着我的教育难题。三年语文阅读教学试验之后,我豁然开朗——巧借美文完全可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回顾美文阅读教学过程,我感触颇多。
人之所以为人而非物,概是因其有灵魂即思想也。现在的青少年可谓是e时代的宠儿,可惜并非人人皆为精英。更可怕者,因长期受网络、媒体副面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灵魂已下岗,即便在岗,也已如行尸走肉。如何才能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将此类学生的灵魂唤醒、撑起,乃至重抖擞,早已被时间老人毫不客气地摆在了我们的案头。
唉,难矣!
此时,正逢我校汲取“洋思”、“衡水”经验,全校性开展教改活动之际,令我振奋不已。当校园已是春意满园之时,我竟也禁不住蘸绿涂鸦。但以何为切入点描绘蓝图,心中仍很茫然。
此次教改力度之大,步伐之快前所未有。因而学生及家长能否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是未知数。于是我下定决心在第一周用自己精心所选的美文对学生思想进行轮番轰炸。学生读后,小组讨论,当堂发言,课后写读后感。没想到这一炸,竟使学生心花怒放,欣然接
受教改新思想,并对语文课爱的不得了。我现在常想,当时语文课自己之所以敢于不断尝试各种教法,学生也乐此不疲,与第一周的思想战役的大捷有直接的关系。从那以后,我就决心此生与美文并肩而行,用智慧的火花将学生干枯的心田滋润。
一、勇于亮出你自己,做课堂的主人
课堂上,我给学生读了《有几分傻气又何妨》这篇文章,旨在鼓舞学生勇于亮出自己,争做课堂的主人。一位学生在此文的读后感中写道“也许答错了题,我会一时‘丢脸’,可同时却能收获更多知识,换来长久的不‘丢脸’,有几分傻气真的无妨。”
对此文的理解,我们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上,而是付诸实践。于是课堂上少了几分羞涩,多了几分自信;少了几分犹豫,多了几分热情„„每节课当我刚提问题,话音未落时,学生早已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手儿举过头顶,同时渴望被叫的目光追随着你,嘴里还不停地喊“我,我„„”。此时的我真有点象“沙场秋点兵”,美哉。答对的同学喜形于色自不必说。就是没答上的同学,在别人的善意的笑声中,他也很快乐,因为他热爱“丢脸”。
记得侯明月在作文中这样描述:“语文课总是很生动,老师喜欢用表情、动作阐述词义,如在教《背影》中的‘蹒跚’和‘攀’时,当老师以近乎夸张的动作表演时,快乐的分子在教室的空气中飘荡,也许老师和我们一样认为有几分傻气也无妨。说实话我爱老师的'傻',因为她使得我们在笑声中学到了知识„„”
就这样,我和这些可爱的小朋友们,在每一节课都用我们自己独
特的方式展现自己,不怕出丑,更无人嘲讽,因为我们坚信,只要能使自己强大起来,有几分傻气也无妨。
二、敢于质疑,以挑战的心态听课
为了使学生信任老师,但不盲从,我给学生读《最难忘的老师》。文中的美国生物老师在第一节课中,所教内容都是虚构的,并当堂检测。考卷发回后,看着满是错号的试卷,学生怨声四起。等稍作平息,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人应时刻动脑筋,老师不是万能的。因而我们应以挑战的心态去听课,要敢于善于质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发现这篇文章对学生的影响颇深。当我正讲的自我陶醉之时,学生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我的口误或笔误。每每这时,我都会带头鼓掌,表示感谢。同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总是很独特,如当我讲到《七根火柴》的主人公是无名英雄时,卢大鹏同学就大胆质疑“老师他有党证,怎么会是无名英雄?”讲《纪念白求恩》时,刘明德同学又说“课文中所写白求恩五十多岁,可据我所知他当时应是49岁,老师,你说对吗?„„”
每节课,都会有学生反驳我的观点或答案,总是说“我认为„„更好”。他们脑海中似乎认为语文没有标准答案,自己的答案才是最棒的,基于这种自信,他们对语文课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一个个小饱学之士所提出的问题经常令我叹服。在一次次学生给予勇敢质疑者的热烈掌声中,我读懂了他们的智慧。
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巧借美文,重塑自我
1、自
信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美国诗人桃乐斯诺特曾说,“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信。”教师在鼓励的前提下,适时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使其明确“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这也正体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的原则。
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多半缺乏自信,因而抓住其心理特点,我们学习了系列关于帮助其树立自信心的文章,如《多赞美自己》、《你是最棒的》等。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人必须自信。只有自己自信,别人才会对我们有信心。唯有自信,我们才能将梦想擎到理想的高度。
2、笑对人生
性格即命运,要想健康成长,首先应保持乐观。如通过学习《紫藤萝瀑布》,学生进一步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因而我们应以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
3、拒绝早恋
学业荒芜,精神萎靡者,多与早恋有关。若对其进行训斥或枯燥说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遇到此类问题,我常借助美文为其点燃一盏心灯。
除以上几点外,我还与学生共同学习关于如何树立正确人生观,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美文,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总之美文以其故事性、趣味性、启发性等特点,极适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他们需要大人的帮助,却又极力排斥说教。借助美文,能
达到在笑声中感悟人生之效。真可谓少教多学,事半功倍。
第四篇:浅谈“少教多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浅谈“少教多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哈巴河县第二小学
黄 梅
针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特点,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我校申报了自治区级科研小课题“小学语文少教多学”。通过阐述“少教”“多学”的定义以及内容,少教多学课堂的成败因素,期望教学模式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教师自身的能力。
“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少教——把语文的最重要的核心教给学生。
1.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不仅是小学阶段学习上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好的学习方法一方面需要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的要求,教师应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财富,变监督学习为自觉学习,从而实现“教会-学会-会学”的转化。
2.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信心、耐心、恒心。要关爱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起点,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都有自我表现,自我成功的机会,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和自信心。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予以肯定,尤其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用教师的满腔热忱,营造出祥和的心理环境,消除他们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置身于教师的期望之中,在无卑无怯、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中抬起头来学习。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说明,如果一个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学习动机那么他就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和更多的资源投入学习之中。当一个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进行数学学习时,那么他的学习一定是主动的、高效的,同时也是愉悦的。我班就有这样一名学困生,他叫军,男生,来自单亲家庭,跟父亲一起生活,父亲是一名长途汽车司机,平日里很忙,无时间辅导他的功课,所以他经常拖欠作业,语文基础很薄弱,听写10个词语,最多只能对两个到三个,上课也不专心。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听写,谈心。课堂上尽可能多的提问他,表扬他。让他担任语文小组长。就这样一天天的坚持,军对语文课越来越感兴趣,作业也及时上交,通过多种方式激发他的学习内动力。
“多学”,并不是多读书、多背教材,教师要通过“少教”将学生的学习变成发自内心的活动,将学生引向积极学习、深度学习、独立学习的境界。
“少教多学”之“多学”具有三个内涵:
一是“积极学习”,即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探究观念、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内容,使学习变成发自内心的活动。
二是“深度学习”,即学习者积极地探究、反思和创造,而不是反复记忆,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的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三是“独立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自主选择、自主思考、自主提问、自主领悟。如果经过学生个体思考可以习得、领悟的学习内容,应该依靠其个人能力独立完成。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少教多学最终要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达到学习的“自能”之境界。
我校本学期增加了“少教多学课题研究公开课”,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听课,课后大家一起评课,讨论氛围很浓厚。就杨老师讲的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乌鸦喝水》,谈谈我的想法。
杨老师在讲瓶子里的水升高时,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她请了三组学生来演示乌鸦如何使瓶子里的水升高的。步骤一:学生甲手拿着一个装有半瓶水的塑料瓶。步骤二:学生乙将小石子逐渐放进瓶子中。请同学们观察瓶子里的水位是否升高了。
我认为这个小实验设计的特别合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通过小实验,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与文本零距离接触,教师只是在一边指导,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主角,这符合“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课后进行评课时,许多老教师谈了自己的见解,例如:分小组实验时,可以多分几个小组,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瓶子里的水滴上红墨水或蓝墨水,效果会更好。通过听评课题研究公开课,使我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我也特别享受大家在一起讨论的氛围。
学习的最高境界就叫自主学习,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数据调查我们发现,学习者自我参与度的高低是决定他学习成果或者学习质量的根本原因。不管讲多讲少、学多学少,都要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问题。
语文学科有它自有的规律,在教和学这个问题上历来就意见杂陈。既然语文学科有自己的规律,我们就应该很好地去研究,语文课的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怎么样提高学习效率,以往大家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这个现象的确存在,尽管经过几十年大家的共同努力,有所好转,但我认为没有根本的转变,语文学习占用了我们学生很多的精力,但是一直是收效不明显。这个问题也让我们很伤脑筋。
现在在我们的平时语文教学活动中,“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具有效性和趣味性。身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将“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结合自身实际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作者简介:黄梅,女,29岁,籍贯:甘肃武威市,就职于哈巴河县第二小学,小教一级,年级组长,本科学历,学科:语文、主要研究方向是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联系电话:***
E-mail:78841004@ qq.com
QQ号:78841004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乌鸦喝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科书
[3]《少教多学” ——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贡献》
田万隆
第五篇:少教多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少教多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
墨红镇中学荣泽科
“满堂灌”的教学总是老师讲得苦口婆心,学生听得枯燥乏味。老师不讲不放心,学生听得真烦心。做老师的做学生的怎一个累了得!如可改变这一让人窘迫的现状,成了第一线语文教师必须解决的教学难题。穷则思变,变则通达,我认为,少教多学,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动起来,教学效果必然就会好起来,是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人困马乏”满堂灌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少教多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具体方法是要让学生在充分“动”起来,目的是让教学效果好起来,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以下笔者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谈点具体的做法。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参与到教学中来。
如在教学《荷》时,我在上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和同学手里的资料提前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做成读书笔记。接着,我要求学生根据查到的资料和课文提供的关于历 1
代文人对荷的赞美诗篇,绘出一幅荷花图。这一环节使得许多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荷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第一课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过乘着小船穿梭于荷花开满池塘时的情景吗?那种感觉一定美滋滋、乐陶陶。你们想不想马上见到美丽的荷花呢?”学生兴奋的说:“想„„”于是,我播放了一段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荷花”的节目,学生被荷风叠韵迷住了。我停止播放时,学生竟喊:“不要啊„„”我被学生对荷的喜爱之情折服了,于是我停止讲课,让学生尽情的欣赏荷花。
第二节课,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各小组分别上台介绍荷花的相关知识。有的介绍荷的生长环境和分布地域;有的介绍荷的别名;有的介绍荷各部分的用途的;有的介绍荷的有关传说和歇后语„„丰富的材料展示,使同学们对荷有了深刻的认识。最后同学们对专题中的历代文人诗词谈了自己的看法,并用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配上自己所画的荷花图,向大家展示。学生们乐了,争先恐后的上台展示自己的杰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成效。
二、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
心理学认为:“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如在教学文言文时,怎么把枯燥的课堂搞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呢?我采用了小组学习方式。
首先,我把该文划为若干段,由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要求各小组根据文下的注解和工具书理通文意,针对文段进行质疑,小组长做好记录。
其次,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讲台,把关键字词和句子给同学们进行讲解。
最后,各小组之间互相质疑。
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达成共识。
在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放开手脚,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由争论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受约束地去探究、去思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注入生机。
教师总是怕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引起争论的话题会影响教学进程,于是草草而过。殊不知这样扼制了许多学生的思维,错过
了许多精彩的智慧火花。我在教学中很留意学生提出的有价值话题,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如在上《狼》时,有的学生认为狼很可恶,应该杀,有的则认为狼是生态环境中的一员,应该保护,为此,我就“狼该杀还是该保护”让学生进行了一场辩论,双方拿出种种材料为维护自己的观点,在唇枪舌战中,同学们的喝彩声不断,而我没有否定任何一方的看法,只是为双方的发言与众不同而鼓掌。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争辩中极大调动他们的思维空间,无形中也使他们在争辩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思路决定出路,理念成就未来,只要我们孜孜不倦探索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必将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生机勃勃,快乐语文,师生共享语文带来的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