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l理念与感想
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
1、高效课堂的概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2、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教育、教师、学生、教室。
A、教育即解放 B、教师即开发 C、学生即创造 D、教室即成长
3、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A、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
B、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
C、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D、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4、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
A、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
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5、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A、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B、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C、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
D、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6、高效课堂的特点:A、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B、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C、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D、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E、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F、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7、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A、课堂效益公式:1×?=效益
“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那么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倍或负倍的效益。
假定“?”是0,那么1×0=0,这样的课堂叫“零效益课堂”;
假如“?”是2,则1×2=2,这样的课堂叫“正效益课堂”;
假如“?”是–1,则1×–1=–1,这样的课堂叫“负效益课堂”。
因此,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B、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C、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D、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E、三种利器:又称“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F、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五步生成”,实现四级目标。G、教学目标: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8、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A、时间划分: 5+20+159、B、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C、六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串插巩固、达标测评。
9、高效课堂的评价:
A、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
B、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
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哑巴能成为好教师吗?当然可以,只要哑巴能让学生学会,岂不是好教师吗?
C、“三看”学生: 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D、“四看”教师:
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
E、评课三看:
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过10分钟;
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10、高效课堂的管理:
A、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 导学案的编制即“备课”:主备—年级组—主备—个备—课后备;
B、领导班子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校长要“清心”、“正气”、“洗脑”;
C、学科、年级、班组组织自己的听评课;
D、立足课堂,狠抓落实:一谈二警三停;
E、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既抓教师的观念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高效课堂教学实践后的感想
李小亮
上学期我校开展了高效课堂教学的评选活动,重点关注老师的课堂教学。高效课堂的三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不能遵循自己的意志讲,而不注重学生的多种学习方法。三是学生目标达成度检查的方式,信息的反馈。那么评价一堂高效课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容量要大。
二、目标达成度:包括过程达成度,结果达成度。三看学生的参与面。提问时看学生的参与面,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我觉得简单的说怎样算是一节高效的课呢,那就是把你这节课计划教给学生的内容让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有反思才会有进步。以下是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上的一些体会和几点做法,跟大家交流一下,敬请批评指正:
一、学习思想总动员
我们学校近几年几乎每一新学年都要重新组建班级,因此,无论作为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新学期的工作量都很大,要熟悉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我觉得这也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一个良好时机。我比较喜欢运用先严后疏的方法,就是一上来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利用第一节课或第一次班会,先把自己对学生的要求说清楚,表明对学生的态度。比如说上课前要求学生做到提前侯课,上课注意力要集中,要积极回答问题,要认真完成作业等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现在的学生来说,“玩”这个字眼太诱人。如果说“玩
是孩子的天性,学习是孩子的天职”这句话是正确的话,那么当前必须处理好学与玩的问题。首先,告诉学生学与玩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正如一位中学生所说:“学习借玩来放松,这是学得好,学得持久的因素之一;玩也靠学来充实,这样玩得方有意义,才称得上高层次的玩。” 其实,很多高考状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玩和学一定要分开。我也经常告诉学生,学的时候要狠狠的学,玩的时候再痛痛快快的玩。其次,一定要学会玩。要将玩的项目尽量与学有联系,对学有帮助。否则,玩没有目标,最后则会玩荒了学业,玩散了心,玩掉了希望。但什么都不玩,只知道读书做题,则会成为读书迷,死读书变成读死书。其实,我觉得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了,对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也是这么做的,经常就班里发生的某一件事或某个问题利用自己的课进行思想教育。
二、课前三分钟
课前三分钟要求学生到位,稳定情绪,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做好上课的准备。一般情况下,学生分组订正作业。或者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备老师检查。
三、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同学们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求学生做到:
1、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老师的提问问题多,面要广,要涉及优中差三个层次。中间学生我们提问的一般比较多,也要注意两头。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概括上节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并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要讲述的中心问题,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老师的课后总结,往往是一节课的精要提炼和复习提示,是本节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四、重视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的形式主要是四人一组或同桌二人小组,这样学生的参与面大,兵教兵,提高了教学密度。小组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方便学生学习讨论,而是方便检查作业。老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作业情况。作为班主任,我在给学生排座的时候关注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高矮,二就是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排的座位要适合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
1、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每个小组前后桌四人为宜。如果是应该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较差的。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当然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2、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组长又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在4人以小组内,设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操作员。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记录员主要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要求组织能力强,下笔快的同学担任;汇报员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的讨论结果,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操作员主要负责小组中的操作工作,要求心灵手巧的同学担任。组内分工落实后,应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3、做好各个小组的培训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
五、作业检查要及时、到位。
因为学生自习课上完成的作业及晚上的家庭作业,学生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根本完不成,因此,我便培养学生上课前三分钟就开始订正作业的好习惯。高效有二,学生认识到每天都要检查作业,因而思想上会重视,认真完成。二小组订正时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六、注重课堂反馈和课后反思。
课堂上及时反馈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教学中我们要用心设计合理的课堂反馈题目,及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老师课下要不断总结,多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之,高效课堂要求师生和谐对话,一堂课结束,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探索的兴趣、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安全与文化理念
安全与文化理念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在一定的安全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要使企业生产经营要素达到和谐统一,要使企业以人为本、全面减灾增效,要造就高素质高水平企业,实现持久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是企业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集体形成的一种共识,是实现安全长治久安的强有力的支撑。且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被员工普遍信奉,并附诸实践的,同企业目标一致的安全理念与价值取向及其实践的总和。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实施安全文化工程,要坚持“以安全塑文化、用文化保安全”的原则,突出加强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建设,真正用文化铸造起安全盾牌,从而保证和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稳定发展。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将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使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相溶共生,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一方面,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安全文化建设的地位,将安全思想、安全哲学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形象识别、工作规划、岗位职责、生产过程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安全文化建设也要围绕着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在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及行为规范中体现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使两者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要以深化体系运行、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及实施管理创新为手段,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各级组织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和责任,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各级管理部门的共同职责,作为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共同任务,有效消除那种“把安全文化建设当作某一管理部门,某一管理层面的事”的错误认识,使安全文化建设远离“隧道视野”和“局部观念”。下面是我在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几点感受。
第一,固本清源,不懈抓好以人为本的实践
安全文化是“人本”文化,是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的文化。我们常说要把“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进而再转化为“我会安全”。这实际上是把安全意识形象化、具体化了。实现了这两个转化就是安全意识的提高。提高全员安全意识,需要提高员工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文化教育,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这中间既有“硬件”的内容,如安全设施健全、设备完好、消除跑冒滴漏等,也有“软件”的内容,如事故分析、“四不放过”、安全知识的学习、有关舆论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和气氛等;其中既有强制性的惩罚措施,也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和对员工的关怀、体贴。我们一些班组长为调动员工积极性,有的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去安排工作;有的注意观察每个人的情绪去安排工作,这是什么?实际上,这是一种很标准化的人性管理,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彼此“关爱”,如果他们没有对同事的负责与关爱,他们能了解对方吗?他们能发现员工的情绪变化吗?我希望各级管理者能够深刻理解“关爱”的内涵,把批评理解为帮助员工成才,把批评理解为关注他们的生命。为此就需要各级领导者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懂得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的安全行为,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落实于安全活动之中,才能达到保证安全与健康的目的。
第二,结合实际,切实抓好安全文化理念的物化
没有员工践行的安全理念,那只是一句空话。举个例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该怎样向员工宣传“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这个理念。我想它决不只是总结中或文件上,时常出现的一句话而已。我们要真正把这句话的内涵精神体会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们所倡导的是预防型管理,而不是事后型管理,重点强调的是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那么,什么是安全意识?过去,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总把安全意识理解为安全知识的教育,应当说,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对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有一定帮助,但是,我认为,安全意识决不等同于安全知识培训,两者是有区别的。比如,在实际工作中,当我们询问员工某些操作知识时,许多员工对基础知识可能都知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往往未必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去办,为什么?因为知识不是意识,意识当中还包含着态度。我们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不是因为我们缺少知识,没有掌握知识,而是因为缺乏意识或缺少责任感造成的。所以,在安全生产上,我们常常有许多的悔恨,有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养,是我们各级领导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怎么去做、如何去做,我想,这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去培养,需要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时时刻刻去纠正员工身上不正确的行为,有句话讲的很好:“不断重复正确的行为,最终建立良好的习惯,”用习惯来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止万一的发生”。
第三、严抓细管,深入抓好精细管理的实施
安全生产、依靠科学,重在管理。重大的伤亡事故,无不与管理不善、麻痹大意、违规操作、不讲科学有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才能严把安全关。生产、生活中的一次次安全事故告诉我们,任何的麻痹大意、松散懈怠,都将埋下大祸的隐患。重视安全就要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关爱生命,关注安全,需要精细管理。“6S”管理强调管理上的精雕细刻,强调把各项工作做精、做细、做实,使上下环节、不同专业能够有效沟通与衔接,做到既相互支持、配合,又互相监督、制约。安全文化建设也要围绕“6S”精细管理的主题,明确目标,落实措施,选准载体。第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约束人性弱点
用文化来约束人性的弱点,培养职工形成“让安全成为习惯,让习惯更安全”的理念。人性的弱点主要表现在懒和贪两个方面:一是懒惰,只要没有外在压力,就不愿多做事;二是爱贪小便宜,总想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于是在行动上就表现为随意、粗放、麻痹、懒惰和拈轻怕重等。因此落实“6S”管理,就必须靠文化来约束人性的弱点。我们的安全文化建设是运用“四级教育”模式,检修前教育、开停车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班前安全活动、标准化岗位和班组建设、安全技能竞赛活动、亲情教育、“三不伤害”定置管理等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以及全厂各岗位、设备处醒目的安全标语、安全标志、安全宣传画形成的整体视角文化效应,使员工形成了良好的安全心态以及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从而,即使行为不受控的人在这种安全文化氛围浓厚的集体中,也很快被“同化”。这是因为在安全文化的“场能”作用下,使人们感到必须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调整和个性的重新塑造,使安全责任“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同时精益生产方式的特点,决定了很多职工要在单人岗位工作,这就更需要自律和自我约束,靠日积月累形成的遵章守纪的好习惯,靠无形的文化力量自觉克服人性的弱点,来保证企业安全发展。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急于求成,不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深刻理解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规范,在规范中在规范中求深化,在深化在求实效,通过强化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努力打造更高层次的安全文化,才能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文化素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才能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才能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确保企业长治久安。
第三篇:管理方式与经营理念
企业创新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在现有的资源的基础上,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一种新的或更经济的方式来整合企业的资源,并能有效地加以实施,以达到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动态过程。具体实施实施一般为:
一、提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如果经营思路可行就是一种管理创新;
二、设计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作;
三、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它能提高生产效率,协调人际关系或能更好地激励员工;
四、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五、进行一项制度创新。
一、管理创新的内容
管理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体现在更新岗位设计和工作流程,更体现在对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激励和约束制度、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及至在企业文化整合上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观念的创新
管理观念的创新首先要求管理者从自身的角度认识管理职能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管理者应改变重维持、轻创新的观念,在管理活动中追求创新,追求与众不同,追求制度规范与现存社会生活的最佳配合。
(2)战略管理创新
树立战略思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和核心,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功夫。
(3)组织机构创新
建立学习型组织机构。学习型组织是以共同愿景为目标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对顾客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是一种精简、扁平、网络化、有弹性、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创新的组织。
(4)人力资源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知识的快速发展。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一种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即建立一种“各尽其能”的运作机制。它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
(5)文化创新
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意识上,企业文化可以描述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最深层,是企业的共有观念和核心价值观;第二层次是中间层,是企业的具体行为和习惯,既“我们做事的方式”;第三层次是最简单最易见的标识、文字。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
二、管理创新的主体
具体地说,管理创新主体是由企业家、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三部分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1)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也是企业管理创新活动的主导力量。可以说,企业家是创新
活动的统领,没有这一统领,再好的创意也会因无序而难以产生应有的创新效果。
(2)管理者。管理者是管理创新的主体。然而,由于管理者处于企业最高决策层与基层的中间结合部,他们的行为要受到上级领导的约束,受到自身权限的约束,所以,并非所有的管理者都是管理创新的主体。只有当他们的创意得到上级的认可,并且在企业中顺利实施时,才能成为管理创新的新的主体。
(3)企业员工。企业员工也可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他们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源泉和基础。企业员工作为一个群体成为管理创新主体却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作为群体的员工可以包含大量的创意,当他们的创意得到企业家的认可并决定试行时,这些员工们就成了真正的管理创新主体。
三、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土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跨入新世纪,要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
1、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管理观念
(1)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管理已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不停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信息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和科学管理信息等;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以开放的头脑及时地把握各种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2)树立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观念
知识作为全社会能够共享的无限资源,它不仅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消耗,而且可以通过创新不断增值;不仅可以扩大传统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提供调整生产要素创造革新产品和改进生产程序的能力。因此,在知识经济中,中小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取决于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有形生产要素,且更取决于进入或创造与知识相关的市场的能力,以及将这些知识以快捷的方式融入产品或服务中提供给用户的能力。
(3)树立“能本管理”的观念
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企业具备“以快应变”的能力,以最快速的反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集中体现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的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从物本管理过度到人本管理,进而深化为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更确切地说就是能本管理。注重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侧重于人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
2、提升管理主体的创新能力
(1)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一是创造性思维,善于洞察和想象,使管理工作有合理的前瞻性、科学性;二是风险意识,有远见、不怕失败、敢做超前性的工作,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三是创新的技巧,在创造思维和不怕风险的同时,还必须有科学依据,有可行的操作措施;四是新时代的风格,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要善于学习,敢于实践,善于团结合作,尤其要善待创新失败者,永不满足,经常自我挑战。
(2)推行全员创新
在人性化、民主化管理普遍推行的今天,企业员工已不是被动的受雇者,而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已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主体。因此,企业管理创新没有员工的理解、合作与参与,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3、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1)创新战略的制定
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及可取得的资源的情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企业要搞好战略创新,就要总结成功企业战略管理的经验.成功企业战略有以下特点;其一,重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及时把握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有效避开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各种威胁。其二,重视分析企业内部条件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改善内部条件,适应变化的环境。其三,企业选择战略,要对企业内部的优劣势和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据此对备选的战略方案做出系统的评价,最终选出适宜的战略。
(2)打造和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企业的内部战略性资源的整合、培养与创新。第二,围绕企业核心能力培育,妥善地实施企业内外交易性战略,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注意核心产品的战略性市场开发。第四,以顾客价值系统为导向,进行动态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开发。第五,加强对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保护。
4、建立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管理理念,是企业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国际化的竞争需要而进行的管理创新。
(1)建立终生学习机制
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强调组织内个体和团体学习能力,强调与工作不可分离的学习,把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所以,在建立学习机制是应注意几方面: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学习;在反思中学习和学习中反思;以信息共享为基础的学习。就其内容来说,可开展二个方面内容的学习:一人生观、道德观的学习。二职业技术学习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学习型组织需要建立并完善学习和创新的激励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和团体的潜能,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具体实践上应注意两方面的结合。一将公平竞争与系统思考有效结合起来。二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起来,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
(3)建立通畅的反馈机制
良好的反馈机制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能敏锐、及时地洞察力企业的危机因素,将危机和发展的障碍消灭在萌芽中。这也要求组织内具备快速的信息传递速度,尤其是不良因素的反馈速度,动员企业成员关心企业的决策和企业的发展。
(4)建立持续的创新机制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和管理创新。首先,创新机制必须面向市场;其次,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再者,领导的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强大动力;最后,制度配套是创新的外在保障。
5、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能本管理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变成能力才有用,能力作用于知识才有力。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支配和操纵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主导力量,人们只有依靠能力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故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能够把知识、技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利润的“能人”。
(1)正确认识“能本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能本管理”就是在融合与发展“人本管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人力资本与企业其他资源的配置,增进组织内部各成员的有效沟通,建立一系列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培育有利于知识型、创造型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等,让人力资本的效用最大化。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是现代管理学的核心,对人力资源管理更具特殊意义。企业管理层应探索将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进行有效的组合,促进员工积极提高并发挥其工作能力。在实践中,企业可以更具自身特点,对以下激励措施进行相机抉择或有效整合:
①目标激励。通过建立企业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体系,激发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完成个人目标,从而体现个人价值及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目标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进取意识、奉献精神,并在目标体系运行中不断提出新的目标,推动员工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②参与激励。通过合理化建议、员工与各级管理层对话等民主管理方式,给员工某种参与制定计划和进行决策的机会,使其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信任,使员工产生主人翁责任感。员工对于组织的信任往往心存感激,因而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绩效,不负组织的厚望。③关怀激励。企业各级管理者通过对员工的体贴与关怀,使其工作和生活困难得到重视和有效解决,员工深感组织关怀的温暖,就会把企业当作大家庭,把企业当作自己为之奋斗的归属。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正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转变,企业仅靠职位的升迁、薪资的增加来激发员工的潜能,其效能是微弱的。因此,为每位员工提供成才的发展空间、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是不可忽视的人性化激励机制。
④认同激励。大多数人在取得一定成绩和进步后,需要得到同事、家庭和社会的承认,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场合,以祝贺、表彰、认可、示意等形式承认员工所获得的成就,从而满足员工的成就感,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积极性。
⑤物质奖励。物质奖励是现代企业最常用的激励方式,它对有能力并取得业绩的员工给予可折算为一定价值量货币的物质回报。物质奖励可以是奖金(品),也可以是期权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激励方式通常效果显着,但如果唯此独尊,则不能使激励机制达到应有的效果。
6、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1)确立企业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它确立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经营理念及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确定经营战略定位,并注意避免因一时利益而偏离主业、冲击主业。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能否久历风险而不衰,衡量它的惟一标尺却是用户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只有最好地满足用户物质和心理需求的企业,才能吸引用户关注的目光,才能有效益增长的平台,才能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提炼企业精神
1.培育团队精神。思想上相互磨合,行为上相互示范,利益上相互依存而步调统一。2.树立精雕细刻精神。在实际工作应精益求精,无可挑剔。3.打造超越自我的精神。树立开拓意识。
(3)塑造企业员工形象。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员工展示和表现出来的,因此员工的形象是企业整体形象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学习型的组织中,员工通过学习,使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和完善,员工以高素质的形象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4)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1.准备调研。结合企业实际,摸清和分析企业现状,总结经验,找出薄弱环节。
2.提炼设计。在深入调查和全面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炼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并进行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
3.推广实施。在企业内部,把广泛的宣传和细致的工作相结合,使全体员工真正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使企业文化在实际行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更新完善。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的内容,不断地完善,使之适应时代的要求,顺应历史的发展。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永无止境的。
第四篇:物业管理与服务理念
物业管理与服务理念
摘要:物业企业管理与服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物业企业要真正成为品牌企业,必须用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促进服务,使物业企业成为业主的好管家、好朋友。只有这样,物业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能在激烈地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成为新型服务理念的物业服务公司。
关键词:物业管理、服务理念、管家、朋友
作为服务行业的物业管理企业,要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品牌企业,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成为业主、开发商以及行政主管部门等各方面都认可、都满意的企业,就必须要有指导物业管理服务的思想价值体系和最高行为准则,即企业的服务理念。运用好物业管理的服务理念,就要用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来促进我们的服务,同时要学会当好业主的好管家、好朋友,使物业管理企业真正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搞好物业管理和服务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能够在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社会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必须运用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手段,开拓进取,提高参与市场的竞争力。
一、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是服务的基石
1、专业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先决条件。专业化体现在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两方面。因此,要求物业管理企业首先要搞好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员工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也是唯一能提供竞争优势的潜在力量。员工管理是服务行业的核心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根本途径是员工管理素质的提高。
2、规范化管理是增强服务质量观念的前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有意识地引进国外已经成熟的管理,经营和服务思想、方法,以科学的手段规范管理。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 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体系、工作标准和服务程序,明确规定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职能、每一类工作的操作步骤、各种问题的处理方法,由“人治”变为“法治”,让每一个员工工作都有章可循,才能确保工作质量,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调查分析业主的真正需要,科学地分解、组合管理服务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管理工作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3、科学化管理是创造企业高效率的保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已经是被现实证明的真理。因此,研究和应用新的物业管理技术,全面提升管理服务平台,节约服务成本,将会为物业管理企业提供新的竞争手段。物业管理企业一要建立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电脑化管理。利用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在记录、查询有关物业管理资料的基础上,参与物业管理决策,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状况,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重复的工作,节省人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二要采用网络科技,实现智能化管理。物业管理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突破传统的观念,引入网络科技手段,才能发挥智能建筑应有效果,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二、有了先进的科学管理,同时要端正服务态度
1、摆正位置
物业管理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定位,这与企业的理念是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企业理念将导致不同的企业定位,过去,绝大多数物业是国家所有的,即公有的,政府把这些财产交给房地局管理,房地局再派房管所去管理,房管所代表着国家的利益,行使的是房屋管理的职责和权利,因而也不具备有服务的意识,而现在随着物业的所有权转向私人和企事业单位,转向各个业主。物业的管理由新建的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和逐步从房管所转制的物业管理公司来负责。物业管理行业成为一种服务性的行业,物业管理人是必须以一个服务者的身份全心全意为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提供管理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业主是物业的主人,物业管理公司是业主聘请的管理人,虽然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双方,在法律关系上是平等的两个独立主体,但物业管理公司提供好的服务则应以低姿态出现,把自己定位为业主的仆人,先当好保姆。在理念上和行动上必须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即从“房管制”转变成一个令业主满意的“好保姆”。
2、端正态度
物业管理企业特别是从房管所转制而来的企业,由于长期专制的工作作风,养成了许多傲慢的陋习。业主上门或打电话报修,不是没有空,就是不准时,修理中又态度粗野,质量低劣,这样业主当然不满意,当收到物业管理公司下发的“缴费通知书”时就更火冒三丈,产生拒付物业管理费的念头。如果物业管理企业的员工都以保姆的姿态受理业主的报修,主动热情地提供服务,及时帮助业主排忧解难,使业主认可你的服务,满意你的工作,业主就会心甘情愿地缴纳各项费用。无论为业主提供服务还是相互交往中都应该以低姿态的面貌出现,礼让三分,以尊重他人来换取他人对你的尊重。
3、改革机构――从管理为主到服务为主
作为保姆,物业管理公司还需要改善机构,以适应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需要。在现代物业管理的形势下,物业管理公司对物业项目的管理可设置一个管理处来作为公司的派出机构,管理处可专门设立一个客户服务部,专门负责业主接待服务工作,业主接待服务之余,客户服务部还负责管理处文秘、档案、财务、行政、人事等内部管理的职能工作。这样,一来管理处部门设置将大量缩减,所有的管理服务人员都站在为业主服务的第一线。从业主的角度看,管理处管理机构简化了,服务岗位却增加了,服务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这样的变化完全是理念的转变所带来的。
4、规范服务
没有服务理念,员工工作起来往往是随心所欲的,但如果把自己当作是业主的保姆就会大不一样,保姆有好有坏,有高级保姆,也有低级保姆。想当高级保姆就必须努力成为一个“好保姆”,就必须从规范服务入手,与业主保持心与心的交流。
保姆时刻心系着业主,业主必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与保姆有共同语言,保姆勤勤恳恳、持之以恒,即便是所谓的“刁民”也会有“金石为开”的一天。如果心与心的交流有心心相印的一天,那保姆与业主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
三、如何做一个好管家 管家的职责主要是为业主当家理财、料理家务,所以物业管理公司应站在业主的立场上管好、用好业主的财产。用好管理费,控制支出,同时把好物业验收关,因为这对物业管理企业而言也是一次发现隐患,避免管理风险的机会。发现问题及时向开发商指出,请开发商找施工单位在项目交付使用前整改完毕,不留隐患,不留后遗症。及时整理好档案资料;做好房屋、设备、设施的保养,使其实现物业的保值、增值。
四、如何做业主的好朋友
物业管理公司要树立做业主好朋友的观念,但真正要做到成为业主的好朋友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必须是你已经被业主公认的物业的好保姆、好管家,业主已经接受和离不开你,把你当成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在此基础上,公司才能成为业主的好朋友。因此物业管理公司还要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与业主保持沟通
沟通是朋友之间保持友谊的基本方法。没有沟通,没有情感上的相互交流就不可能成为朋友,因此物业管理公司从接受委托、实施管理服务开始就应通过各种方式保持与业主之间的沟通。如:设立公告栏、指示牌、专用信箱、服务信息等方式进行沟通,还可以通过服务接触、会谈接触、走访接触等方式进行沟通。在沟通中与业主增加了解,增强信任,继而增进友谊。
2、为业主提供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物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业管理服务的延伸和发展。同时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花钱买服务,花钱买舒适的需求越来越大。物业管理公司如能顺应业主的这种需求,在物业区域内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代办服务和特约服务,社区服务无论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只要物业管理公司真心实意为业主着想,每一项服务都体现保姆对主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相信日久见真情,主人也会将心比心,以情换情,同时通过你的服务,他们对物业管理企业就会有一个较高的评价,主动与我们交心,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建设我们的家园。
3、管理来不得半点松懈,服务来不得半点疏忽。
物业管理企业每一项管理活动稍有半点松懈,就必然会发生诸如影响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等意外事故,给业主工作、生活带来损害、给企业品牌、企业形 象带来损害;其中每一项服务活动稍有半点疏忽,也必然会带来一大串辣手的问题,诸如业主对服务的不满、对费用的拒交,业主与业主之间、业主与开发商之间、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甚至冲突等等。为此物业管理公司将“管理来不得半点松懈,服务来不得半点疏忽”作为从业员工的座右铭,时刻提醒每一位员工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管理服务工作。
综上所述,管理是必然的,服务是无止境的,我们只要拥有各门专业科学技术和专业科学知识,能够用科学的头脑运行、维修、保养现代物业的房屋、设备和设施。物业管理不仅要提供公共性的专业服务,还要提供非公共性的社区服务,为此物业管理公司将“用科学的头脑为业主服务,用科学的服务让业主满意”作为我们的服务宗旨,时刻提醒员工掌握科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使服务更加有效。让我们共同携手,用我们科学的管理,新的服务理念,全方位优质的服务,建设丰富多彩的世界。
第五篇:碧桂园企业文化与理念
碧桂园企业文化:
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碧桂园矢志成为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阳光企业,衷心希望看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们过上美好的生活!为此,碧桂园将永远以一颗感恩的心尽己所能回报社会。面向未来,致力于打造“百年名企”宏愿的碧桂园在继续致力于本地市场的开拓和营造的同时,更将与时俱进,放眼全中国,为追求幸福生活的人实现五星级的生活梦想。
坚守诚信 回报社会
“诚信”是碧桂园立身之本,是碧桂园发展的基石,是碧桂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核心价值。碧桂园始终以“诚”取“信”于客户,取“信”于伙伴,取“信”于社会,不断发展,追求完美。
碧桂园对业主、对客户高度负责,根据社会发展和客户对生活居住品质提升的需求,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为社会建造物超所值的房子”,是碧桂园努力实践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碧桂园追求的最高诚信,碧桂园已售出的物业中大部分是通过业主口碑创下骄人的业绩,这正是碧桂园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公信力。
碧桂园对合作伙伴高度负责,以诚实守信为交往原则,碧桂园连年被各级政府部门评选为诚信企业代表,就是最好的证明。
碧桂园对社会高度负责,不仅积极纳税,更热心参与社会公益,带领推动行业良性发展。“为社会服务”,这是碧桂园追求企业利益,提高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率的前提条件。碧桂园认为,对社会的回报,才是最大的成功
推动发展 携手共赢
碧桂园所到之处必会给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注入无限生机;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巨大的人文张力,更不断推动了区域环境的提升和经济的飞跃。
全面提升人居品质
先进的“碧桂园家园模式”每到一处,总会成为人居新标杆,给项目所在区域的房地产行业,带来全新人居理念的革命,促使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产品与物业管理服务的升级换代,全面提升当地的居住品质,让当地居民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享受更舒适、更优越的生活方式。
创造更佳人文环境
碧桂园以建造绿色人居为己任,对项目开发进行科学的前期规划,结合项目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合理进行不同产品和配套的布局,让项目所在区域的人文环境成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资源。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碧桂园的跨地域发展,推行本土化战略,迅速融入当地,为项目所在区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地方纳税大户,碧桂园凭借卓越的经营业绩积极纳税,直接支援地方财政收入;其巨大的品牌优势,凝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材,全方位地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塑造城市综合形象
碧桂园每到一处都将其规模社区、优美环境、五星级酒店、主题公园、商业广场等城市级配套和领先的生活方式带到当地,填补区域高端市场的空白,有效增强城市功能,整体提升了区域的综合形象。
服务方向:广东碧桂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成立于1997年的“佛山市顺德区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物业管理分公司”,随后于2004年4月19日在中国注册成立为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11月23日转变成为外商独资企业,是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具备国家一级资质。随着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快速、稳健地发展,公司管理着碧桂园品牌的几十个大中型楼盘,为广大碧桂园的业户竭诚提供五星级的社区服务,“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
各物管分公司一般常设物业服务中心、社区文化部、物业管理部、家政服务部、水电维修部、工程管理服务部、环境管理服务部、车队、绿化部等服务部门,凭着丰富的物业管理经验,一流的服务队伍对房屋及配套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养护,管理和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确保物业的保值、增值。在“业主无小事”的服务认知指引下,在严格的考评体系下,公司员工不断改进自身的管理服务素质,以满足业户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公司成立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用心关怀每一位住户,细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的企业服务理念,要求每位员工都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为业主服务,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积极倡导和营造良性、和谐的社区环境,所管理的楼盘都已经或者逐渐成为成熟的大型生活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住宅小区、广东省城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等各类奖项。
☆24小时保安监控、电子智能门禁、视频监控等,确保您和家人安全 ☆随时提供清洁、维修及园林园艺保养服务等 ☆设置专人客户服务,提供来电咨询、投诉处理、办理业主收楼手续等服务 ☆提供社区建筑共用部位、公共文体场所、公共绿化、环境卫生等的维护与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