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贵在“求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贵在“求破”
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梨尧小学张江龙
〔关键词〕求破;激趣; 地域文化
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既是重要的交
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根据年段的不同要
求,对二者不可偏废。在教学流程中,不能只注重形式上的环节连贯、整合自然,而应当求重点、难点的突破。
一、阅读教学不在于“求全”,而在于“求破”
小学语文新课程选编了许多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文章。很多教师在组织课
堂教学流程时,往往为了教学环节的连贯,将这些精美的文章割裂成块与学生反
馈交流,从而破坏了语言的整体美,使表现语文素养中难点的目标(尤其是贯穿
课堂的隐性目标)很难突破。在课后评价中往往以课堂流程的自然连贯而遮丑。
因此,一堂好课应当是突出重点,在合作、探究的氛围里突透难点的课。
二、教师应该“沉下去”,不应该“浮上来”
教学难点的突破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更需要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里营造
一种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环境。教师应该沉到学生中去,不应该把自己当成知
识能力远远高于学生的施教者。教师应该是一把盐,学生是一杯水,盐沉入水中,搅一搅,变成盐水。当课堂变成“盐水式”的氛围后,目标的突破就会轻而易举。
三、注意激趣,掀起高潮
钻研教材,熟悉学生,是激趣的前提。教师只有抓住教材中的闪光点,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的不同结构层次,才能掀起一个大的波浪,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
到情绪的感染与辨别是非能力的教育,使其价值观不同程度的趋向矫正与完善。
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动,是为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静,是为了让
学生思考如何用最恰当的语言去表达。
四、联系实际,开发利用地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
阅读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生活是语文的大课堂。超越教材,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不仅能丰富教学资源,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增强学生
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其中,地域文化的开发利用,是阅读教学联系生活实际与突破式教学的一座
重要的桥梁。我校所在地——天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是在更小的范围内
——关子镇,也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与美丽的自然景观,神奇的民间传说及独特的民俗文化。这些地域文化的重要价值,已越来越多地成为当地教育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其纳入阅读“求破”教学法中,既增强了教育的润滑性与亲和力,又能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语文教育贵在创新
语文教育贵在创新
马晓红
在春秋战国时期,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点,使我国古代教育一直走在世界教育的前列。在当今,人们对语文教育却多有指责,模式僵化,凡事以教参为准,制定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改变不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为己任,要与时俱进,取精华,去糟粕,开拓创新,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质为目标,使语文教育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语文创新,重在作文
作文是语文创新的最根本体现,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字、词、句,进行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的创新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使学生的作文让人眼前一亮呢?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有时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各种文体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但有时一些具体的细节描写却把握不好,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与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作文时就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出了与众不同的效果。这样,既纠正了学生写作中的失误,又指导了写作方法,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心理体验。
二、兴趣提问,新颖设疑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要讲究发问的方式,变换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还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够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的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就是说苏州杭州犹如天堂般的美好,令人向往,杭州美在山水,那么苏州美在哪里?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样用文字表现它的美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能迅速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与能力,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使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
三、自学质疑,疑中求真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到此时方是进步。”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就要从学生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归纳、综合、筛选出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捕捉即逝的智慧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
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探寻、讨论,加上教师的激励和鼓舞,他们的好奇心,成功欲就能得到极大的满足,被动地接受就会变成主动的探求;独立思考加上团队的合作交流,就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但教师要注意克服易犯的老
毛病,为了完成计划赶进度,使合作交流流于形式,教师只抽几个优秀学生来回答问题就草草结束,而让许多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怕打乱课堂秩序,不敢放手让学生讨论;忽视了集体的智慧和“全体”二字,使问题不能真正理解;教师作为旁观者,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启发、诱导,没能抓住学生“盲点”于无疑处生疑。总之,这一步是学生在开放、民主、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驰骋思维、各抒己见、感悟知识,共同探究的一步。
四、新课的导入创新
清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文章开头必须讲究落笔艺术,语文课堂教学的导语也该如此,要起到先声夺人、扣人心弦的作用,使学生涣散游离的心在短时间内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由于知识本身比较枯燥,趣味性不浓,学生学起来容易厌烦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听课时往往精力不够集中,易开小差。但在课前加上这段生动的导语,让学生在一笑之后明白“词的音形义”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起求知的欲望,并在意志力的作用下保持精力的集中。
五、启发想象,开拓创新之路
想像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思维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如对有些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的诗文,就可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图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思维的再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图表表现自已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鉴于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这样,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已见,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只有树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的观念,同时认识到模式不是僵死的套子,坚持“以学定教,以学定法,教无定法”的教学原则,始终把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在趣味中学好语文。
作者简介:马晓红,生于1968年11月,性别:女,民族:回,籍贯: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西岗中学教师,2005年获得中学一级教师职称。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致力于语文教学的创新实验。
邮编:277519
电话:***
第三篇:求真的语文
读《一对一模式下语文“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互补》有感
作者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是“生活的教育”,“人的教育”。学大教育的特色本是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就更应该体现“人的教育”这个精神。
在学校教育中,往往 “书本”的教学脱离生活,而在很多辅导机构中,仅仅片面的将提高分数作为语文学习的目标,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兴趣不浓,作文枯燥乏味,阅读能力欠佳,所以,作者提出,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一对一教学中,要真正把“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互补。
特别在我们的辅导中,我们有时又不得不把语文教学的每一类型总结成审题、答题技巧,甚至作文套路等等,这对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来说,是有帮助的,有利于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而对于语文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则只会让他们感到语文枯燥乏味,有可能彻底丧失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一个真字道破了语文学习的真谛,所以语文学习应该与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从书本中寻找生活,发现书本中的生活,并是让学生从“书本世界”的知识点中跳出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并受到感染和启发。
南通市今年的中考作文题为《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一个学生在练到这个中考作文题时问我怎么写,我说,从季节上来看,春暖花开是指从冰冷的冬天过渡到了温暖的春天,当然这肯定是一种打比方的说法,反映在人的心理变化上,应该是从一种困惑、迷惘、矛盾、不安等等的心情转换成豁然开朗、欢欣鼓舞的心情,所以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来写,可以写写自己生活中的事,也可以写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朋友等之间的事。然后这个学生说,那我只能编了„„我当时就无语了。这就是语文学习严重脱离生活的例子,一旦将自己的生活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学生的灵感就枯竭了,思维就冻结了。他们常常认为语文就是死记硬背的东西,是不实用的学科,并不会也不能将语文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
所以作者说,生活是语文教学的的源头活水,语文的外延也就是生活的外延。我们绝不能把老师与学生固定在知识点的有限空间里,而要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还是拿作文教学来说,作文应该成为与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语文学习,我们要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写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在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下,我们更应该将“求真”的语文进行到底!
第四篇:小学作文:贵在坚持
贵在坚持
最近我看赵博姑姑很瘦,就问奶奶是怎么回事。奶奶说:“赵博姑姑做了一个减肥运动。”这个运动是把脚站在地上把手伸到最高最高,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瘦下来了。啊,原来这么奥妙!
我以为很简单,就想试试。可是我只做了一会儿就举不动了。我不想做了。奶奶对我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才会有结果。”听奶奶这么一说,我下定决心做下去。坚持做了好多天,我真的瘦下来了。
我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贵在坚持。
第五篇:教学常规贵在落实
教学常规贵在落实
为了使学生养成按时完成假期作业的良好习惯,本学期开学初,双滦四小重视对学生假期作业的检查工作,保证了假期作业不流于形式。
在上学期末,学校给全体学生布置了三项知识性作业:背诵十首必背古诗(《我校校本课程》);一篇作文:《快乐的假期生活》;完成《寒假生活》的练习册。
本学期开学初,学校制定了对以上作业的检查落实方案:各年级语文教师,负责对所教学生的古诗背诵情况进行初查,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限期一周内完成;各学科教师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对学生《寒假生活》练习册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用有效的形式进行批阅;由语文组组织,对三至六年级学生的作文《快乐的假期生活》进行检查,并选出优秀作品编辑出版校园文集《四小之星》第二期。以上工作教导处从开学第二周起进行抽查。
按照工作要求,我校各相关教师不等不靠,积极落实此项工作,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耐心督促,挤时间补做,而且教师也挤出繁忙的工作时间进行批阅。经过教导处业务领导检查,各班级、各学科均按照学校要求,出色地完成了此项工作,尤其《四小之星》第二期如期出版。
检查不是目的,通过检查让学生认识到:“今日事今日毕”是多么的重要。尽管开学初工作繁忙,处理这些假期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进度,但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此项活动会让学生懂得,作业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会让学习活动轻松、有序的进行。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