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视综合素质教育评价 为适应社会奠基
重视综合素质教育评价 为学生适应社会奠基
本网讯(通讯员 田洪恩)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适
应社会的能力。活龙坪乡小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为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相关负责人作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各班应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二是要根据不同年段、不同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综合素质教育评价细则实施方案》,并能具体地反映出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指考查科目音、体、美);三是既要体现出学生的学业成绩(指考试科目语、数、外及科学品德),又要表现出学生的个性发展(意志品质、行为习惯情况等);四是不能主观臆造,严禁搞形式主义,期末评比要有学生的平时表现记录;五是把评价工作纳入评选“优秀班主任”的重要依据,占考核项目总分的7%。
通过这一举措,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增强了班级
管理者的责任心,更重要的是为学生适应新型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篇: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价
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价
曲阳县南留营中学王连坡
对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学习评价工作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我们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老师来说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素质的全面发展深入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学校教育的一系列变革。学生的期末学业评价必然需要一种新的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的新的评价体系与相适应,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全面性的教育评价活动,近几年来,我对于小学生的素质综合评价进行了新的探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学校如何评价一个学生以及评价的方法越来越重视。为了促进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逐步构建小学教育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教师应积极地进行考试、评价改革,把小学的素质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下面我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措施简单介绍一下。
转变教育评价机制
考试评价改革,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又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机制。几年来,教师们积极进行探索,涌现了不少典型,总结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陈旧的考试、评价制度和方法成了制约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瓶颈”;考试、评价不改革,素质教育就难以深化和发展,甚至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坚持考试为教改服务,为教学服务。考试作为一种测量手段,它是服务于教学的,而不是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教学工作的“指挥捧”应该是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这些既是教学的依据,当然也应该是考试的依据。那种让教学跟着考试转,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以考试形式为教学形式的做法是对考试与教学关系的颠倒,其结果必然导致“应试教育”。改革考试,就是要摆正考试的位置,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施行考试,根据考试的结果进行分析,以适当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评价最终以优、良、及格等形式呈现,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人文关怀,而非冷冰冰的分数面孔,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转变教育评价方式
考试本身具有一些片面性,因而一直受到教育家们的批评。教育家们认为,考试限制了儿童受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实现,在儿童间划出了不同的等级,一部分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一部分学生则处于不利地位,不能受到应有的教育,以至逐渐被淘汰。此外,学校教育不应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这些任务仅靠考试是不能实现的,相反往往有碍于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是建立在观察、考查基础上的综合方法,有利于教育任务的全面完成,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及个性发展,因而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考试向评价过渡,成为基础教育阶段考试改革的一种趋势。考试向评价过渡,决不是取消考试,而是采用评价的思想、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改进
考试,使其更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真正成为一种良好的教育行为,教育学生,鼓励学生,不断进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仅仅依靠上课时学生的测验成绩和教师的总体综合评价,而是改变评价的主体,采用学生评价卡、教师评价卡、家长评价卡,让学生、教师、家长都参与进来。在评价一年级学生的成绩时我设计了这样一张表格,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以及家长评价,来得出学生的音乐课成绩。学生和小组评价表:
1、你学会了几首歌?
2、你还学会了其他的本领吗?能不能告诉我们。
3、音乐课堂真热闹,你喜欢上音乐课吗?学习认真吗?
4、好伙伴一起动,在活动中你跟小伙伴合作好不好?
5、课堂中如果你碰到了问题以后,你是怎么办的,有没有想到要去克服它?教师评价卡:(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考核成绩得出)家长评价卡:(根据学生在家的自练情况以及表现得出)五颜六色的评语小卡:最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评语,填入评语小卡片
1、我很棒啊!真行!
2、离最棒的我还差一点点,没关系,我下次努力肯定做到最棒!
3、我还应该再努力些,相信我能做得更好的噢!在新课程的课堂评价中要用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
关注学生非学业评价,为学生评价改革拓宽渠道。要选择鼓励性评价
在全面、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只关注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对学生的评价,时时刻刻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日常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学生甩掉仅以学生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的束缚,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是我们对学生进行非学业评价的最终目的。
1、运用“档案袋评价”——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
“档案袋”的含义是指有目的地收集学生的作业、奖励及学习的轨迹,从而反映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的努力、进步或成就。“档案袋评价”是形成性评价方式中的一种,它是动态的、发展的、面向未来的,突出了激励反馈的作用。给每个学生建立“档案袋”,改变了单纯书面评价为各种综合评价,从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袋中往往有以下内容:学生最满意的试卷、能力测查试题、曾获得的“小红花”、“小星星”、荣誉证书、小奖状、自己最得意的作业、曾参加实践活动的照片、“四心评语”等等。它本着“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原则,对学生实行了多维度评价,既关注了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更重视了过程性的评价。在我县的各小学,“档案袋评价”已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它让学生注意到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为学生的发展刻画下了成长的轨迹。
2、实施“坐标式评价”——关注学生人格的动态发展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教育评价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品质,行为品质及积极的人生态度等。因此,我们把评价的着眼点还定位在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上。
3、校本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特长,树立信心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所采用的评价,是一种多元化、多渠道的评价方式。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全面系统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在不同方面实现了个人价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形成特长,获得成功。
总之:评价不是目的,提高和改进教学才是根本。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改进。小学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很重要的就是要使评价从应试模式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评价的作用是激励和推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价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东高平联小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具有我校特点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指导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 004】8号)、《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 6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及安泰市教育局、新泰市教育局、谷里镇教育办公室关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会议精神为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小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综合素质评价应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特长六个维度,共十二个评价要素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从而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办学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二、基本原则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2.激励性原则。评价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使之强化,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心,注意激励学生。
3.差异性原则。评价既要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间差异和个性特长的发展需求,充分体现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
4.科学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注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努力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保证评价工作的质量。
5.参与性原则。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要尊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评价活动变成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标准
1.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关于“对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确定我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目标和个性特长发展目标三个方面。2.综合素质评价要在小学学生综合表现详实纪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表现详实纪录是指能够表明小学生在学校期间多方面素质及个性发展状况的关键性材料。综合表现详实记录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考试成绩。
(2)社会实践活动。
(3)个性特长与获奖情况。(4)道德品质。
四、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班主任为小组成员。
2.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落实评价方案,制定实施细则,任免班级评价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认定评价结果。3.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价小组人员需班级学生一半以上认可,方可入选。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心组织机构
组 长:王禄民
成 员:苏上延 苏全明 王英国 吴元信
张兆芳
方丽华
五、工作程序
1.宣传培训。学校应就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内容、标准、程序、方法、过程、制度等内容,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学习并进行培训,做好宣传动员和培训工作。2.组织自评。学生依据《新泰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所列的评价标准写出自评报告,整理并提供相关证据,确定六个维度的自评等级。所搜集整理的有关材料要求提供完整的原始记录,保证材料的真实性。自评报告应如实总结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字迹工整。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又是参与评价活动的重要主体,所提交关键性材料和自我鉴定过程本身就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3、班级评价小组负责审核学生的个人评价材料。
4.组织班级学生互评。各班分二至三组开展互评。先由学生自我介绍自评意见,出示相关表现材料,然后同学集体评议,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每个学生的六个评价维度共十二个评价要素分别根据各要素的权重打出得分,得出互评等级建议。A等达6 0%以上的记为A等,A+B达6 O%以上的记为B等,A+B+c达60%以上的记为c等,否则记为D等,对每个学生的互评情况应单独形成评议记录材料,供班级评价小组参考。
5.家长评价学生。家长对学生每学期和每学年的发展情况进行 评价,撰写描述性评语,并以等级形式呈现评价结果。
6.班级评价小组评审。根据市教育局、镇教育办公室和本校制定的评价标准,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意见,以及各项客观佐证材料,班级评价小组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后,初步确定学生的各项评价等级,并将评价结果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审议后,对被评定为A等的学生名单应及时在学校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接受监督;B、c、D等级的学生,由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或其他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7.收集反馈意见,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进行复评。再次公布复评结果。对有重大分歧的评议意见,应提交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集体审议裁定。
8.撰写综合性评语,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整理相关材料归档,待学生毕业时,一并归入《毕业生档案》。
9.总结上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每学年末将对毕业生的评价情况写出书面总结与《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名册》(文本和电子文稿各一份)一并报校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六、评价结果的使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是小学生毕业以及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1.作为毕业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中,如果“道德品质”被评为“D”等(待合 格),则不能毕业。
2.作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培养目标要求、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七、实施要求
1.评定主体要多元化。要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充分重视学生自评、互评意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建立诚信协议书制度,教师和学生应签定诚信协议,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
2.确定等级应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实际水平,并与学生群体综合素质的实际分布状况基本相符。
3.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注意以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内容为抓手,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及时将相关数据和评语做好记录,同时应充分参考学生和教师提供的关键表现记录和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状况资料,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把握所评价的等级。4.班级评价小组要客观公正的对待学生自评、互评意见,参考自评、互评所提供的信息,在集体评议的基础上进行等级评定,撰写综合性评语并逐一签名。如果出现经过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应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得出结论;如有重大的原则性分歧,应提交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裁定,并逐一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上签名。建立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讲诚信的教师和学生,实行责任追究。
5.评价结果应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应进行核实与裁定。公示制度要得到保障,对评价的结果,被评定为A级的学生名单应予公示,其他等级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评价结果经公示后,校长应签名并加盖公章,存档备查。
八、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1.对弱智生、伤残生的评价,根据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本方案进行评价。
2.本方案自2013年9月2日起执行。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实施方案 东
高
平
联
小
2013.0902
第四篇: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实施方案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具有我校特点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指导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 004】8号)、《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 6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及淄博市教育局、高青县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特长六个维度,共十二个评价要素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从而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办学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二、基本原则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2.激励性原则。评价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使之强化,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心,注意激励学生。3.差异性原则。评价既要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间差异和个性特长的发展需求,充分体现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
4.科学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注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努力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保证评价工作的质量。
5.参与性原则。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要尊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评价活动变成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标准
1.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关于“对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确定我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目标和个性特长发展目标三个方面。
2.综合素质评价要在小学学生综合表现详实纪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表现详实纪录是指能够表明小学生在学校期间多方面素质及个性发展状况的关键性材料。综合表现详实记录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考试成绩。(2)社会实践活动。(3)个性特长与获奖情况。(4)道德品质。
四、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德育处、教务处主任任副组长、班主任为小组成员。
2.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落实评价方案,制定实施细则,任免班级评价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认定评价结果。3.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价小组人员需班级学生一半以上认可,方可入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 组
长:孙华东
副组长:焦
明
陈家健
赵
霞
董军华
彭同卫
工作小组:张 琳
许
雷
崔建勇
于国勇
朱慧芳
各年级年级主任及班主任
五、工作程序
1.组织自评。学生依据《中心路小学素质教育评价手册》所列的评价标准进行自评。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又是参与评价活动的重要主体,所提交关键性材料和自我鉴定过程本身就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自评完毕,学生本人依据自我评价分ABCD四个等级记录在手册自评栏中。
2.组织班级学生互评。各班分小组开展互评。对《中心路小学素质教育评价手册》所列的评价标准进行互评。先由学生自我介绍自评意见,出示相关表现材料,然后同学集体评议,得出互评等级建议。由组长根据学生互评分A BCD四个等级记录在素质教育评价手册中。
5.家长评价学生。家长对学生每学期和每学年的发展情况进行 评价,撰写描述性评语,并以等级形式呈现评价结果。
6.班主任(教师)评审。班主任老师根据本校制定的评价标准,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意见,以及各项客观佐证材料对学生各项指标进行师评。一般在寒暑假前完成,假期学生带回,将评价结果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7.小组及家长语言性评价和激励。各族组长在全组评价的基础上对每个成员的日常行为表现做出书面评价,用激励性的语言记录在《手册》相应栏目中。家长在全面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后,结合学生假期在家的表现,对学生做出综合性的语言评价,并提出新学年的期望。
8.教师撰写综合性评语,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整理相关材料归档,整理成长档案盒。
9.总结上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每学年末将对毕业生的评价情况写出书面总结,上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六、评价结果的使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是小学生毕业以及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培养目标要求、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学校把评选结果作为学生评选“三好”“优干”等工作的主要标准。
七、实施要求 1.评定主体要多元化。要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充分重视学生自评、互评意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建立诚信协议书制度,教师和学生应签定诚信协议,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
2.确定等级应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实际水平,并与学生群体综合素质的实际分布状况基本相符。
3.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注意以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内容为抓手,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及时将相关数据和评语做好记录,同时应充分参考学生和教师提供的关键表现记录和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状况资料,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把握所评价的等级。
4.班级评价小组要客观公正的对待学生自评、互评意见,参考自评、互评所提供的信息,在集体评议的基础上进行等级评定,撰写综合性评语并逐一签名。如果出现经过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应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得出结论;如有重大的原则性分歧,应提交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裁定,并逐一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上签名。建立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讲诚信的教师和学生,实行责任追究。
5.评价结果应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班主任应组织学生重新进行核实与裁定。
八、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对弱智生、伤残生的评价,根据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本方案进行评价。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实施方案
高青县中心路小学
2017.2
第五篇: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实施方案
资阳市雁江区老君镇大溪小学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具有我校特点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指导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根据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资雁教〔2014〕99号资阳市雁江区教育局关于印发《雁江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2014年修订)》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特长六个维度,共十二个评价要素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从而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办学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二、基本原则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2.激励性原则。评价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使之强化,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心,注意激励学生。
3.差异性原则。评价既要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间差异和个性特长的发展需求,充分体现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
4.科学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注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努力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保证评价工作的质量。
5.参与性原则。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要尊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评价活动变成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标准
1.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关于“对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确定我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目标和个性特长发展目标三个方面。
2.综合素质评价要在小学学生综合表现详实纪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表现详实纪录是指能够表明小学生在学校期间多方面素质及个性发展状况的关键性材料。综合表现详实记录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考试成绩。
(2)社会实践活动。
(3)个性特长与获奖情况。
(4)道德品质。
四、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德育处、教务处主任任副组长、班主任为小组成员。
2.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落实评价方案,制定实施细则,任免班级评价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认定评价结果。
3.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价小组人员需班级学生一半以上认可,方可入选。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 组 长:刘承礼 副组长:廖祯福、李黎
工作小组:张秀芳、张学君、杨德兴、王丹、刘晓霞、刘艺
五、工作程序
1.组织自评。学生依据《小学素质教育评价手册》所列的评价标准进行自评。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又是参与评价活动的重要主体,所提交关键性材料和自我鉴定过程本身就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自评完毕,学生本人依据自我评价分ABCD四个等级记录在手册自评栏中。
2.组织班级学生互评。各班分小组开展互评。对《小学素质教育评价手册》所列的评价标准进行互评。先由学生自我介绍自评意见,出示相关表现材料,然后同学集体评议,得出互评等级建议。由组长根据学生互评分ABCD四个等级记录在素质教育评价手册中。
5.家长评价学生。家长对学生每学期和每学年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撰写描述性评语,并以等级形式呈现评价结果。
6.班主任(教师)评审。班主任老师根据本校制定的评价标准,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意见,以及各项客观佐证材料对学生各项指标进行师评。一般在寒暑假前完成,假期学生带回,将评价结果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7.小组及家长语言性评价和激励。各族组长在全组评价的基础上对每个成员的日常行为表现做出书面评价,用激励性的语言记录在《手册》相应栏目中。家长在全面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后,结合学生假期在家的表现,对学生做出综合性的语言评价,并提出新学年的期望。
8.教师撰写综合性评语,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整理相关材料归档,整理成长档案盒。
9.总结上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每学年末将对毕业生的评价情况写出书面总结,上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六、评价结果的使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是小学生毕业以及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培养目标要求、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学校把评选结果作为学生评选“三好”
“优干”等工作的主要标准。
七、实施要求
1.评定主体要多元化。要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充分重视学生自评、互评意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建立诚信协议书制度,教师和学生应签定诚信协议,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
2.确定等级应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实际水平,并与学生群体综合素质的实际分布状况基本相符。
3.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注意以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内容为抓手,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及时将相关数据和评语做好记录,同时应充分参考学生和教师提供的关键表现记录和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状况资料,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把握所评价的等级。
4.班级评价小组要客观公正的对待学生自评、互评意见,参考自评、互评所提供的信息,在集体评议的基础上进行等级评定,撰写综合性评语并逐一签名。如果出现经过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应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得出结论;如有重大的原则性分歧,应提交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裁定,并逐一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上签名。建立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讲诚信的教师和学生,实行责任追究。
5.评价结果应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班主任应组织学生重新进行核实与裁定。
八、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对弱智生、伤残生的评价,根据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本方案进行评价。
老君镇大溪小学 2018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