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化解高三学生焦虑症的一点看法
怎样化解高三学生焦虑症的一点看法
进入高三之后,我带的高三(四)班的学生已经感觉到了来自各方面沉重的压力,不少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跟不上加快的学习节奏,出现了比较普遍的高三焦虑症。具体表现有萎靡不振、抑郁自卑、焦急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恐学、厌学、甚至辍学现象。教师应从哪些方面作好防范工作呢?
一、营造恰当的学习氛围。一到高三,有的教室早早的在黑板前贴上了“高考倒计时”,学生一抬头就看到了,用心很好,希望争分夺秒,可学生发觉时间一天天地在减少,而不懂的内容似乎越来越多(已知的知识是圆内,未知的知识是圆外;当已知的知识越多,就会感觉到未知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自然就慌乱起来;还有的教室后壁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考试题、花花绿绿的考试信息,似乎让学生抽空能去阅读阅读,可事实是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资料,学生已经完全无所适从了。事实表明:过度紧张的环境不利于人的成长。因而,教室的布置要简洁明快。可以有恰当的奋斗目标,积极向上的名人名言,有针对性的复习专栏;同学之间可以找对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风气,而不是独处一隅、相互保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老师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做到人人每一个问题都兼顾到,而同学之间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比如相互抽查,抽查者既可以强化该知识点,被抽查者还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同时改变了孤独封闭的心境,也改善了同学之间的关系,自然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真是好处多多啊。
二、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人们,权威性的谎言+教师的态度=学生自信心的发展+学生积极自觉的行动。从教学实践我们也发现教师的积极评价和良好期望会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会使学生自暴自弃,造成恶性循环。一方面要肯定地告诉学生,他们的任课老师都是有足够水平和富有教学经验的。要把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充分地介绍给学生,要把近年来毕业生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自己的老师和学校有充分的信任、自豪。如此,就会为教师的期望转变为学生的自信和行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的权感性谎言就会转变成为学生客观的现实。给每个学生一个恰当的预期目标,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有意无意地使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充满了期望,包括实现预期目标的期望,克服某种目前存在问题的期望。要使学生感到,我完全有条件实现老师的期望,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要让学生树立信心。很多学生看到在同一个班级中,有的同学进步很大,而自己似乎还有太多的东西没有掌握,太多的题还无从下手,考试的名次在下滑,就认定自己不行,慌乱起来,其结果是越来越糟。这时就要作好疏导工作。我班有一位女同学,我发现她情绪低落,便询问她。她沮丧极了,她说她已经没有希望了,每次月考都只考200多分,并举例说,数学考试尤其差,每次大题目不会做,而在这上面她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我问她过去对几个,她说没对过,我说每次你动了笔没有,她说我动了笔会写一点写了几步。我针对这种情况表扬鼓励了她只要动了笔就好办!我找出她的月考卷,分析下一步错的原因以及如何解答
下一步,我说你认为你努了力,有没有效果呢,她点头承认了,我进一步开导她,才一两个月,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运用你已有所了解并会在解题中体现了,还有那么多的时间,你认为不会进步了吗。她又露出了笑容。我还告诉了她一些树立信心的方法,要有计划的安排每天的事,不要贪多,每天掌握一小点知识,日积月累就是很多了,要学会作笔记,会的东西用蓝笔,不会的东西用红笔,自己复习时,重在红笔上花功夫,会了之后,就将它作上符号,你会发现你会的越来越多,不会的越来越少,你自然会出现一种踏实感了。
四、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触动他们的心灵动力。教育专家指出:真正教育好学生要从学生内心世界入手,在心灵的交流中唤醒每个学生内心深处的向善的本质。高三工作的确复杂艰巨,但班主任和所有任课教师不仅要花功夫研究考纲、研究教材、评定学生成绩,还要深入学生内心。每个学生每月都应有老师与之座谈,都应有老师给予其个人的肯定、鼓励与情感关怀,包括他们在上放学的路上和在家里的环境及学习情况,让他们有“家”的感觉。
五、教给学生一些调节心理的方法。告诉学生当发现自己的情绪处于紧张时,可听听音乐或作深呼吸;碰到难题做不出而信心受挫时可默念:我行、我行、我行;不搞疲劳战术,每天应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每次考试重点应放在试卷分析上,发现问题上,而不要纠缠自己的分数,要拿得起,放得下。
另外还要告诉他们科学合理的饮食,如加强营养,应大量摄取像菠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少食、多餐等等;给家长必要的辅导帮助,如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宜施加过多的压力,要正确看待考试的分数等等。
卢锡平
2007.7.30
第二篇:对高三重点学生培养的几点看法
对高三重点学生培养的几点看法
山东禹城一中马传军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看,成绩优秀的学习尖子,往往有“吃不饱”感觉。如何使尖子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今后的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高中教学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培养尖子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兴趣是成功的先导
学习兴趣占有重要的地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使学习者对学习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兴趣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而需要的满足又会引起更浓厚的兴趣。人对有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地探索。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巨大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动力因素。在教学中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或讨论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辅导过程中,注意提出问题的深度,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对尖子学生做到多表扬、多引导、多肯定,使学生体验到思考的欢乐,运用成功激励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自信心是人对自身能力和先前活动的认知。追求成功的学生把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能力强,他们常选择有相当难度的学习任务,认为只要努力总能取得成功。相反,避免失败的学生往往把成功归因于机遇好,而将失败归因于自己无能。成功的学生和失败的学生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自信的程度不同。培养尖子生大胆实践,不怕出错,增强
信心。在教学中努力营造和谐、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做到课堂语言民主与平等。逐步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善于质疑是尖子生的优秀品质
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通常,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复制型的,也就是说,以过去遇到的相似问题为基础来解决新问题,但也有一部分人的思维方式是创造型的,甚至是独特的。在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让他们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沟通师生感情,才能悉心呵护起学生的创新萌芽。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能自己解决疑难问题。我要求优秀生在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质疑与争辩,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空间。学会善于把问号变为句号,又从句号中产生新的问号……
第三篇: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本站推荐)
《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
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课题简介
我校确立研究的课题为:《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我校对该课题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
(二)对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估价
1、就学生而言,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心理状况是好的。当然,由于我校生源涉及到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心理发展水平不一致,因而目前无法对我校的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作出精确的数量描述,而只能作出比较概括的判断。
2、我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在:
①自我认同感差,自我评价值低,不能辩证看待自身发展与环境的关系。②理想状况较差,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学习没有动力。
③人际关系紧张,一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交友原则,不能正确处理与周围人群的人际关系,显示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
④暴力倾向严重,相当部分学生有明显的暴力倾向,主张用暴力或极端方式解决问题。⑤是非观念淡漠,自尊心歪曲明显。
⑥法律意识淡漠,社会集体观念差,没有积极维护社会、集体、班级荣誉的正确认识。
(三)国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2、《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把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作为德育目标之一。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把健康心理作为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中学生基本的素质要求之一。
5、《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标准》第一次以课程标准形式规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并以此规范教育实践。
6、1999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现实的需要,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全新的课题。
(四)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1、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开发潜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
2、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健康的情绪和性格特征,可以增强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效果,促进学生智能的协调发展与学习效率的提高。
3、心理健康教育能消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和不良行为,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4、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克服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促进积极向上的心理形成,进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缓解人际冲突、密切人际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研究目标
1、学生方面: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教师方面:
教师普遍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与学生进行教育的沟通,能有效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咨询能力。部分教师能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上有较大的提高,具有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能力,具有一定的教改研究能力。
3、家庭方面:
探索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力求形成较好的家庭育人环境,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研究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扰问题,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根据其年龄特点,初中重点放在自我和人际关系方面,高中重点放在人际关系和生活及社会适应方面。
(四)研究思路
课题开展后进行学习——遇到新问题——再学习——再修订——再发展
这种研究思路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形成一种有效的双向磨合和互动发展态势,其结果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五)课题研究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系统性原则:
对整个研究工作作系统安排,使各个系统形成有机整体。
3、可操作性原则:
课题研究应在学校工作系统的常态条件下进行,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效性。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体发展特点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5、教育科学辅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作用,同时启发和调动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6、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原则。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具体措施
1、学校教育活动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①全校教育渗透心育
A、每学期举办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2—3次。
B、学校利用各种重大节日,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游戏、娱乐活动和文娱演出。C、政教处、电教室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大量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影音作品。
D、由校团委和学生会负责的心理广播站,每月都有一次“心灵直通车”专题,针对学生心理困扰较大的问题进行指导、化解。②年级教育渗透心育
A、新生的军训内容中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B、根据各年级特点,进行年级专题心理讲座,如毕业年级进行“消除考试焦虑”的心理健康辅导,或进行心理问卷测试,及时发现问题予以化解。
C、为搞好家、校教育配合,特别是针对多数家长缺乏必要的心育知识与经验,学校要求各年级利用召开家长会之际,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培训。③班级教育渗透心育
A、班主任利用每周班会时间,针对本班出现的学生心理困扰问题进行化解,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B、各班主任利用批改周记或随想录的方式,积极与学生沟通,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问题。④个别教育渗透心育
一是发展性辅导,及时肯定学生的微小进步;
二是预防性辅导,针对学生表现的一定心理偏差苗头进行辅导,预防心理异常; 三是救助性辅导,确认学生存在不健康的心理现象时,进行矫正。
2、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妨碍他们学习,因此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必须加强学习心理渗透教育,解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我校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如下方面:情感教育、学习心理教育、认知障碍研究、思维与识记训练等。
3、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 学校主要在初
一、初二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健康活动课一般都由课题参研教师共定题目,共同备课,然后资源共享,在各个班级展开活动课。活动课的方式一般从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到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进行心理体验。
4、心理咨询 ①电话咨询
我们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2233016 ②信件咨询
我们建立了“心语”信箱,每天都有老师负责开启信箱,有值班老师负责回信。③当面咨询
主要接待同学们的当面咨询,有不少同学会事先进行预约,指定接受咨询的老师,也接受了不少家长的咨询。
5、推动学生与老师的自我心理教育。
①学校图书阅览室订购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书籍和相关杂志。②每周升旗仪式举行国旗下的讲话。
③参研老师坚持集体学习和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能力。④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会、专题培训会和活动观摩课。
6、课题组档案室加强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建立和完善了课题组档案管理模式。
四、课题研究成果
由于我们采取了上述七条措施,使得我校的课题《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得以顺利开展,我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局面在不长的时间之内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教师理论水平有明显提高,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与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1、课题开展之初,很多教师对课题持观望、等待的态度,通过学习培训和心理素质教育实践,广大教师认识到学生中的不少问题既不是政治思想问题、也不是道德品质问题,而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造成的心理承受能力问题、心里不平衡问题和心理失常问题。教师们深感自己过去所学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不够,主动去图书室借阅相关书籍和订阅相关杂志的教师增多。
2、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组相关活动。每当题组组织理论学习和相关课题研讨会时,都有非课题组教师主动参与,交流心得体会。
3、很多教师主动提交心理教育论文,主动观摩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4、学校专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全面负责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有所下降。
1、学生心理问题自助和求助能力提高
由于学校处于相对落后、封闭的农业县城,造成了学生的封闭心态,与心理咨询所要求的敞开心扉、渲泄情感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们课题组刚开始开展咨询时,甚至出现了咨询室门可罗雀的现象。随着各项工作的逐渐开展,以及部分大胆的同学通过咨询后感到受益匪浅而逐渐带动了更多的同学,有不少同学先是信件咨询,然后电话咨询,进而当面咨询。也有不少同学在课间休息时间向教师进行倾诉、渲泄。
学生打开心扉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问题,提出化解方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学生自我意识普遍提高,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3、学生意志向健全、坚强发展
我校有几个学生,身患严重的疾病,他们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顽强地向病魔抗争,他们的意志之坚强,让所有人都为之感动。
4、学生人际关系趋于和谐
经我校住校生为例,以前不少住校生人际交往能力差。生活管理员反映,通过实施全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住校生之间为小事争吵发生矛盾的比例下降,住校生学会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人,逐渐掌握正常交往的准则和技巧。目前我们的参研课题已接近结题阶段,但对全校师生而言,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才开了个好头。我们今天的探索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还有许多领域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学校领导班子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要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我校的教育不仅应为社会输送大批人才,更应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的劳动者。
第四篇:关于怎样上好历史课的一些看法
关于怎样上好七年级历史课的一些看法
虽然只做了一个多月的历史老师,但是,对于怎样上好历史课,尤其是七年级的历史课,我有些心得体会,也总结了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和大家共同探讨,请老师们多多指教!
现在,国家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但是,由于水平、时间有限,学校最看重的还是升学率。作为一个人民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之外,最关键的还是想法子,怎样做才能使学生的(历史)成绩提上去。
首先,对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总结出以下四点,记录下来:
一、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地位,尤其是这个学期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地位。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是副科,远远不及语数英重要;即使中考时有历史科目,它也是开卷考试,没必要花很多的功夫去记忆;这学期所学的中国古代史就更是副科当中的副科了,因为中考所考内容不包含这部分的知识。以上所有这些因素都共同造成了学生对历史的忽视。只有转变这种想法,学生才能真正的用心去学好历史。
二、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是配角,学生才是主角。教师点到为止,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独立的思考,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设法制造机会、创造情境,让他们去运用这种所谓的学习方法学习,进而独立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课堂上有必要挤出八分钟左右的时间来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记忆和背诵,从而缓解学生时间紧张,任务繁重的矛盾。
三、教师应该迎合学生的兴趣去讲授,去备课,也就是教师要“备”学生。鉴于初中知识的简单,浅显的特点,课堂上应多插入一些趣味性强的历史小故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师要学会和学生做朋友,多和学生谈心、沟通。当老师深入到了学生之中,或者说学生对老师没有了心灵上的“惧怕”,学生的成绩也就提上去了。除此之外,教师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决不可偏心!这不仅包括教师要看到全部的学生,也包括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全部。最后,一定要常常给学生赞美!赞美的确是一个神奇且奇妙的好办法,不信的话,尽管去试试,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后果。
我知道,仅仅靠说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去做,老师要起个带头的作用,带领学生一块儿去做。我相信,只要认真去做了,学生们是会有进步的!
第五篇:准高三学生怎样合理安排暑假时间
准高三学生怎样合理安排暑假时间
今年高考已经成为过去,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马上也要踏上高考的征程了,对于高二年级学生来说,这个暑假实际上是高三的起点,所以一定要合理利用黄金暑期。
学习课本的能力
会读书,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会学习,纷繁复杂的知识可以简化;会思考,可以透过现象抓本质。
题目的分析和应对能力
会读题,可以利用题目所给信息做题;会思维,可以利用必要性客观思维逻辑推理;会考试,了解标准化考试的命题原则。
在进入总复习之前,首先解决上述问题,让自己具备知识体系,拥有考试技术,科学迎战高考。高三学生尤其要在高三解决以下几项问题:
1、怎样合理复习高中三年的知识点?如何做好全年学习计划?如何落实每个计划?如何将全年计划落实到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如何把控自己的复习进度?
2、怎样构建各个学科以及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学生即将面临的考试不再是阶段性知识点的考察了。而且也不是简单的知识掌握程度考察了,而是综合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考察。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
3、每个学科的学习方法?
4、如何高效听课?
5、如何高效作业?
6、如何做题?
7、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8、最关键的,是如何考试。也就是一定要具备考试技术。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进入大考前的一年里,用心准备、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做好这一年的学习工作。我们说高考是一个大项目,我们参与其中的人必须全面考虑、精心准备、有策略有技术的应对。
新高三学生,如何解决上述八个核心问题?
对于高二年级学生来说,这个暑假实际上是高三的起点。下学期开学后,学生大多会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学习,很难有相互赶超的额外学习时间;而这个暑期,则为学生们提供了相互追赶、习练“弯道技术”的时间。
假期补习,新高三学生应从四方面入手。
第一,补状态。学生如果不在学习状态,费再多的时间、精力都是徒劳。学生首先要分析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冲刺高考的学习状态,是否能够自觉、主动的学习并且持之以恒。另外,好的学习状态表现为专注程度。“学生投入学习的绝对时间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投入学习的专注时间。”赵老师解释说,高二学生沉迷于网络与交友是颇为普遍的现象,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第二,补知识。新高三学生要利用这个假期好好整理以往学过的知识,分析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体系是否完备,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完整性是否足够。知识分为链条式和塔基式两种,链条式知识(比如语文课程)如果缺少一环,相对好办;而塔基式知识(外语、数学等)如缺少一部分,学生的知识体系就会处于“漂浮”状态。因此,新高三学生要及时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夯实、牢靠。
第三,补能力。高考不仅考知识,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能力。学生要在这个假期思考自己的写作技能、运算技能、实验技能,特别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加强哪方面的训练等。
第四,补方法。“当状态和决心都具备了,方法也非常重要。”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理科学习和文科学习的方法大不相同,而高三正常上课的方法与总复习阶段的方法也大相径庭。学生要利用这个假期反思和整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于即将升入高三的同学来说这个暑假确实有点忙,不过现在的努力正式为了明年的今天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