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参加“小学语文国际精品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的 汇报材料
东寺头小学教师 李伟 撰稿
序言:
我非常感谢校方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栽培,使我有幸参加了“小学语文国际精品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这次活动让我亲身体会到国际华文教学的魅力所在。活动以示范课为主要方式,利用“中心”的文化教育的资源优势,发挥名校名师的作用,推广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与各省的教育部门进行教学、教法交流,探讨基础教育的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可以明确的说这些精品课堂都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其间,我也做了一些记录和本人在听课时的一些所感所悟,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于是我整理了这份材料。现在,我借着学校举办这次教研活动的平台,和一直探究新课程教法的同事们做个汇报交流:
一:语文天生重要
“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这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讲的,华罗庚教授只上过初中,但他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家,他是自学成才的楷模。他的这句话,不得不让我们对语文有了更多的思考,作为语文教师,也让我们对自己所教的语文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
是的,在我们生活中,只要看到我们人类踪迹的地方,就能看到语文活动。比如:从远古先人的结绳记事、甲骨文字,到现在我们完整的文学体系。从人类牙牙学语到生老病死的整个生命过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从衣食住行,到与人交往,无一不是语文活动的具体表现。所以语文活动是天生重要的。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去传道授业,如何让我们博大精深的国学得到发扬光大,的确值得我们深思。这里,我们就语文学科的性质做个简要的分析。
二、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我们如何开始传授语文学科的一个关键,这里我就不在赘述。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各个阶段都做了不同的规定,而最新确立的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一种工具,是为交际而服务的的工具,它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的特点。比如,没有一定的文字基础就不可能读懂数学应用题,更不用说计算了;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就读不懂各种类型的文章;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就谈不到解决高难度的各种问题;因此我们语文学科要注重它的工具性、实用性。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我们在学习一篇篇课文的同时,在作者的笔下,感受着自然美景,或人性美......我们的情感在这些文章的熏陶下,更加热爱大自然,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周围的人,也更加热爱珍惜每一天……
三、把握语文学科的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生活,尊重多样的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的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求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型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的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强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的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具体的说,总目标突出了这样的一些思想:
1、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凸现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3、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四、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作用:
新课程有一个关键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课程资源,一些相关的说法有:“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
中国的教师一直被称之为“教学工作者”,这是对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也就是说教师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而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重新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总是在调整、补充和开发着教材。我听的这些名师的讲解都有这样的共性,他们都阐述了文本的信息,以及文本中涵盖的更深层的文化知识。譬如,来自浙江的蒋军晶老师讲解的《麋鹿》这一课他不仅潜心会文,批文入境,而且透过文字,感受到环境与生命相互依存的关系;体验到麋鹿在延续自己种族时所表现出的坚强毅力和忍耐精神;从麋鹿的背井离乡、回归祖国的对比中看到祖国的荣辱起伏,等等等等。从这一个层面上讲,他们都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五、在教学中遵循的几点:
一个基础: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气氛的关键。师生关系融洽,是整堂课的基调,是学生对教师认可,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的前提。试想,如果学生对语文教师望而生畏,那么不用说,当你这位教师站在讲台上时,学生始终都是怀着一个恐惧的心理在被迫的接受知识,那么,什么知识探究都是空谈,没有人敢配合你进入到你所设定的情境中去的。相反,我们教师,如果能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真正的理解我们所要传授的文化知识,随心所欲的回答他们自己所想到的问题,课堂探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这些知识也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得到加强与巩固。其实我们语文学科的性质就决定,它是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体,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把握这一方法,让学生对自己所要讲授的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个宗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大家谁都知道,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师要对每一节课都要做到周密的思考,使教学内容就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眼看、耳听、口诵、心想、手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最大限度的挖掘他们的兴趣(求知欲),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更多的知识,潜意识中还会把它运用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自上海的丁慈矿老师讲解的《对课》一文,就是从山水楹联,到家家户户贴对联引起学生对自己所要讲解内容的兴趣的。期间,有丁老师出题,学生回答的方式开始作对,有一字对到两字对再到三字对……这样让学生亲身参与作对子,让他们充分的体验到做对子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无穷的想象力,如上联“门前绿水流将去,”学生对的下联是“院内红叶飘起来”“屋里清茶端上来”都是很不错的。
一个特征:
语文课堂的综合性。语文的工具性也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它是负载着相关的各种背景的,这也使的我们的语文课堂有了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它的综合性。这样也就改变了语文课堂在人们心中枯燥、单调、死板的印象。如2003年获得“国际文化艺术名人”荣誉,来自马来西亚的张发老师讲解的儿歌《太阳公公爱画画》一课,就是语文活动综合性的一个具体表现,如张老师在讲解时,让学生们学到了科学方面的知识,涉及到了音乐方面的知识,还有表演的这一方面的知识。当然这一方面,我们在试题中也能碰到,我想这也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个导向吧,比如四年级在上次考试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大概是让我们整理一下跳高时我们的一些动作的顺序,这是一道关于生活常识的知识。还有一道关于月壤的阅读题,在今次考试中五年级的试卷中有这一道题,“请你将第29届奥运会的有关资料写出三点来”。这是一道关于时政的热门话题,我想在我们语文课本里是难以找到诸如此类的知识的吧,那么这些知识就只能在我们教师的课堂上涉及到。我想专家们出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也是在考验我们课堂综合性的吧。
一个关键:
“一个好的数学老师要做一万道题,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要读十万本书”这是和我们随行的长治教研室的一个人要求我们年轻人的。起初我对他的话和大家现在听到这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将信将疑,认为这也未免太夸张了吧。没有理睬。但是当我听了这些国际名师的课堂展示以后,想法也就真的改变了。他们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我想这与阅读相当数量的书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样就使得他们讲解时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整个课堂气氛都十分的活跃,学生无不瞠目结舌,在座的老师都为他们渊博的知识投向敬佩的眼光。他们出口成章,随心所欲,而又全都在自己预设的情境中进行着,我们也没有理由不为之赞叹。这样的课,真的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享受。我想这也正是语文之所以博大精深所在吧!所以,教师们我们应该读更多的书,来不断的充实我们自己。
一个方法: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促进开放式的语文教学。这一个方法也是针对语文学科性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两个特点而言的。我们知道语文来自我们的生活之中,然后出版社从中选刊了一些经典的文章,以此为载体,来培养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紧紧读读课本,简单的理解理解还是不够的,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似乎能说明一些问题。我想我们的语文课程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再运用到生活中去,从单纯的课本中走出来,运用到复杂的生活中去。这才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也是诸学科的一个共同的特点。简而言之,语文生活化,生活即语文。也就是化知识为能力。这是素质教育一再提倡的。
一个灵魂:
现在国家都在大力提倡和谐,和谐这个词汇也充满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之中。所以我们教育也要提倡和谐,而且要大力推进和谐。换句话说,就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的大融洽。有人说:“学校关系着祖国的前途与命运”这话一点不假。学校是一片纯洁的沃土,有着培养祖国栋梁的神圣的历史使命,一切社会中的不良现象都不应该带到学校中来,学校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它是学校的灵魂。
这也是我今次去学习中所感触很深的。在各位名师的讲解中,我看到的太原小学生是相当的聪明,(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可以做一个比较,我们乡下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县城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相比如何?县城小学的学生综合素质与市里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相比如何?那么市里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省里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相比如何呢?接下来在进行比较,我们乡下的小学生与省里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相比又该如何呢?这时,我相信大家已经知道答案了吧。)这是为什么呢?我当时想了很久,我想这与他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比如:他们的家庭环境,他们的学校环境,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等等等等。换句话说,他们的聪明是环境造就的。作为老师,所谓社会大环境,我们没有能力去该变;所谓学校环境我们也没有能力去支配,所谓家长,我们没有功夫去提高他们的总体觉悟或知识水平。我们只能力所能及的去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只能用我们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用我们无私敬业的方式,默默无闻地去浇灌这些生在大山深处可怜的花朵。
六、教学的一些技巧:
一)、文本解读:有人说,现在的语文教改是在爬坡,是行进在很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拐点上。我想,这是一个再贴切不过的比喻了。所谓拐点,就是说可能向左走,也可能向右走;可能向上升,也可能向下坠,拐点上的人和事,面临着无数选择。
但是,语文教学无论将作出何种选择,做为一线教师,始终不能放弃的信念是:先学会解读文本。
学会解读文本,是因为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学会解读文本,是因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感悟,需要我们老师去响应、去对话、去引领。以其昏昏怎能使其昭昭?没有高屋建瓴谈何指导引领?
学会解读文本,更是因为只有深入解读了文本,我们才有可能想出办法在语文教学中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和谐统一起来。
几个例子值得深思:
1.曹冲称象中的一个问题:“曹冲当时为什么不用这些方法呢?”——防止文本解读的表面化。
小学语文教学当然要追求“深入浅出”,但绝对要防止“肤浅”。
有老师上《称象》,问学生:“假如你在场,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一个学生说:“造一杆大秤,用大吊车来称。”老师表扬:“你真聪明,还知道用现代化工具”。一个学生说:“搬石头太费力了,不如改成装猪、羊等动物,把猪、羊赶上去就行了。”老师非常高兴,对学生说:“你更聪明”。还有一个学生说:“用人来代替石头,让人上船,比赶动物更方便。”老师欣喜异常,对学生说:“你是最聪明的孩子。”
孩子是聪明的孩子,老师未必是“聪明”的老师,因为他对文本的解读已经降到了学生的水准。因为他对文本肤浅的解读,导致了这堂课失去了一次引领学生攀登思维高峰的绝佳机会,这样的机会把握住了,课堂将会充满智慧的味道。如下:
师:假如你在场,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生:造一杆大秤,用大吊车来称。(笑)
师:大吊车是现代工具,我们应该回到古代想办法?大家不要急着回答,先静静地想一想,也可以在学习小组先讨论讨论。(内容启发、认知启发)
(生思考、讨论)
生:老师,搬石头太费力了,不如改成装猪、羊等动物,把猪、羊赶上去就行了。
师:这个同学提供了一个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方向,真聪明!朝着这个方向想我们试试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
生:用人来代替石头,让人上船,比赶动物更方便。(鼓掌)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哎?你们说,曹冲会不会当时也想到了这些办法,但后来没有用吗?他为什么不用呢?
生:我曾经看过称象的动画片,曹冲为了把大象赶到船上,想了很多办法,动物是不太听话的,要把这么多猪赶到船上,可能很难。(评价启发)
生:老师,我觉得人的体积比石头大,但密度比石头轻,可能船上站满了人,船也不会下沉到划线的地方。
师:同学们,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想,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曹冲确实值得我们佩服,你佩服他什么呢?
(研读)
生:曹冲爱动脑筋,因为……
生:曹冲善于观察,因为……
生:曹冲富于联想,因为……
深入解读文本吧,没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根本不会有课堂上的“浅出”,没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教师只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外围兜圈子,即使是评价,也只能是干瘪机械的“你真棒”、“老师真喜欢你”,笑容是刻意修饰的,动作是夸张矫情的,那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显得苍白无力。
五年级中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其他父亲爱自己的孩子吗?”——防止文本解读的伪圣化
当我们在解读了人教版五年级的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后,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感觉到一种倾向,那就是学生会认为,那14位孩子的父亲过早地放弃了拯救自己儿子的努力,他们对自己儿子爱得还不够深,甚至有的学生会认为那些父亲是胆小懦弱的。特殊时刻正常的理性被误解为“贪生怕死”,这让我感到害怕,因为这种误解将会衍生出一种在我看来是畸形的价值观。
我们有理由相信,普天之下,父母舐犊之情都是一样的,那14位父亲对儿女的无与伦比的爱以及丧子之痛,是被文学处理中的“详略得当”中的“略”略去了,被语言文字天然所具有的“形而上”的倾向蒙蔽了……假如我们老师不能解读出这一点,而是一味地渲染那位不顾一切拯救孩子的父亲的伟大,甚至作出让孩子们“身体力行”的某种暗示,我想这是一种不人道的“伪圣化”。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解读,于是我们有了如下三改结局的教学设计:
我分别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结局,来促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伟大的父爱”作深入理解。
第一种结局: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38小时,最终拯救了自己的儿子和其他14个孩子。(课文原文)
第三种结局: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38小时,最终不但没有救出自己的儿子,反而引起爆炸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第一个结局是人们希望看到的,是圆满的结局,这样的结局使学生的感受、意见“高度”统一,学生毫无例外地谈到对这位父亲的敬佩:坚强、坚持、坚守信念。当结局改变以后,学生的想法有些动摇了,但最终学生还是努力为原先已经建构的认识寻找理由:不论结局如何,这位父亲坚守信念、置自己生命于度外拯救儿子的过程足以证明他的伟大。当第三个结局残酷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观点分化了:有的坚持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因为这位父亲不顾个人安危,执着要和自己的孩子永远在一起;而有的学生开始认为这位父亲不够理智,做出的只是无谓的牺牲。一个学生甚至激动地说:“这位父亲是自私的父亲,因为他的妻子在失去自己的孩子之后又要面对失去丈夫的沉重打击,他妻子今后的生活将是多么寂寞和悲苦啊。”这是回归地面的心声,这是回归人道的心声。
在争论中,学生的价值观得到提升和重构,对文本和人生深层意义开始作出多元的思考。而这一切源于教师对文本反“伪圣化”的解读。
在此基础上,自然地引导学生寻找“其他父亲爱自己孩子”的句子,学生找得很认真。
是的,当你学会解读文本时,你才会产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课堂调控信心;当你学会解读文本时,你才会勇于面对课堂教学是智慧与激情综合生成的挑战;当你学会解读文本时,你才会不负众望地成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所以,教师,请学会解读文本!
二、合理的取舍
一堂课45分钟,教师要想在这短短的45分的黄金时间里把本课所设计的所有目标都一一完成,做到面面俱到,我们仔细想想,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在这本书或者说每个单元做一个宏观的规划方案,每一课都有一个侧重点,这样每节课只有一两个目的,自然学生学起来会很轻松,整堂课的学习效果也是会很好的。
八、小结
因为我是代表学校去的,王校长也再三嘱托,一定要学习一些东西回来,不要来回跑的耍,所以为了不辜负校长多我的希望,就专心听讲,做了笔录,回来以后经过详细的整理,总是怕汇报有些遗漏,所以我反复的思考,反复的回味,总算是写下了一些东西,但终归还会有一些遗漏,在此向大家表示道歉,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以上就是本人在参加《小学语文国际精品课堂》中的一些收获。本人的汇报材料只是传递一些理念,基于怕材料写起来有些枯燥,听起来有些玄乎,便于大家理解所以文中夹杂有一些个人的教学体验。本人的思想可能还不够成熟;本人的观点可能还比较肤浅;本人的教学技巧可能还有些干瘪。汇报中的不足之处,还烦请所有的老师做个点评,可能是班门弄斧,但有抛砖引玉之意。欠妥之处还烦请诸位老师多多海涵!
最后坚信,我校定会是历经平顺县的大教改以后,取得成绩最好的学校,同时坚信通过我们所有老师的刻苦钻研和努力,我们东寺头小学定会异彩纷呈,定会培养出更多的新世纪英才!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交流”环节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交流”环节的教学策略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永年滩头联校 赵现军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交流展示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展示自我观点,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将成为现代人主要的素质表现。因此,培养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并能以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还能正确的判断对方观点是非走向、运用最有效的方法同对方沟通,从而达成一至看法的这一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的“合作”就是要求学生在一个学习群体体中通过“交流展示”来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设计好“交流展示”这一课堂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研究本环节的教学内容的确定、学生展示交流的方式的选择,学生参与的流程指导、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自主学习模式中“交流展示”环节是贯彻《新课程目标》的实现中是最关键的一环,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展示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在具体的教学时,我们教师缺少可操作的具体方法,虽然各地都在探索各自的自主学习模式,但从具体的文献资料中却很少有自主学习模式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策略,特别是展示交流环节,具体的流程怎样安排,教师怎样做体现自己的主导地位,怎样去评价指导学生的展示交流,展示交流环节与自主学习的其他环节的互动关系怎样体现。都是目前我们在新课堂教学中筮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途径及具体方法
1、我们滩头联校的语文教研组在推广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在“展示交流”环节的困惑。该环节完全不同于传统课堂,老师参与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参与的少了,正常的教学无法进行,教师在该环节应怎样体现自己的主导地位,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们语文教研组所有老师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我们滩头联校语文教研组成立以赵现军为组长的课题组开始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交流”环节的教学策略。2、2013年3月我校提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交流’环节的教学策略”课题研究申请,获得立项。课题组立即组织研究并编写了《开题报告》,课题组根据各个成员的特长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工,明确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确定了研究的方法,使课题研究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
3、2013年4月课题组召开了4次研讨会,就各自研究的内容及研究结论在教学中运用的反思开展研讨,形成研究成果,指明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使我们的小课题研究成果在教学中实践,在动态中优化,最后在4月末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各个参研教师所在的教学班“展示交流”环节的教学有序开展,教师的指导策略基本形成,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很好的体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展示交流中轻松愉快的完成了学习目标,并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题组成员就自己研究的方面形成了阶段性的成果,赵现军完成了论文《小学语文课堂“展示交流”环节的教学流程》、赵永法完成了论文《小学语文课堂“展示交流”环节与其他环节的互动关系》、赵文娟完成了论文《小学语文课堂“交流展示”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高素芳完成了论文《小学语文课堂“交流展示”环节的评价策略》、陈丽敏完成了论文《小学语文课堂“交流展示”学生的表达语言指导》。4、2013年5月课题组根据4月份研究成果,组织课题组成员上了了四节观摩课,观摩课上,做课教师从课堂的流程上,教师的指导评价上,学生的展示交流语言上,无不体现出我们的研究成果。课后观摩教师对这几节课评价道:课堂上学生展示交流的有广度、有深度、有热度,学生的能动性得以极大地发挥,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教师恰当的表现了自己的主导地位,堪称“无师课堂”。随后我们课题组又组织成员再次反思,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形成对策,为下一步的研究找到方向。5、2013年6月课题组进入结题阶段,课题组成员就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再次反思,查阅资料寻找依据,形成最后的研究成果。赵永法对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进行了调查完成了《“交流展示”活动对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影响》的调查报告,赵文娟完成了论文《小学语文课堂“交流展示”环节教师地位浅论》,高素芳完成了论文《小学语文课堂“交流展示”环节的评价的应用》,陈丽敏完成了论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策略》。基本上完成了课题的既定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完成了对“展示交流”环节的基本流程设计
1、在课题研究实验的过程中,形成了“展示交流”环节教学的基本流程,使老师掌握了在课堂上按照怎样的步骤来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展示,对应知而未知的知识通过交流来掌握,并且使知识交流过程在有限的课堂时空内得以高效有序的完成,从而打造一个高效课堂。在设计“展示交流”环节流程时,既要使学生全员参与到“展示交流”这个环节中,又要他们获得的知识最大化,我们就侧重于把“展示交流”的重点放在小组内展示这一环节中,这样班内几个小组同时进行,节省了展示的时间,又给了所有学生以展示机会,即使学困生有了释疑解惑的机会,又使学优生有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完成“惑”与“学”的交流。全班交流我们侧重于对共性问题的展示交流。注重点拨学生在全班展示交流过程中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使学生通过全班交流这个环节圆满的完成学习目标。
2、“展示交流”环节设计的亮点是“师生单独展示交流”这个环节,这是在课堂教学不能满足特殊学生需求的一个补救环节,在这个环节通过个性学生与老师单独交流,解决其存在的特别问题,满足其特别需求,激发其特别的学习欲望。
3、在这个流程中我们还设计了评价环节,运用教师评价指导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过程,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来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来能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运用学生互评来使学生完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伙伴关系,来使学生学会欣赏与赞美,学会探讨与沟通。运用学生自评来使学生学会反思与总结。
4、通过对流程的设计使我们很快老师完成了由“讲授型教师”转变成“指导型教师”,缩短了教师转型的历程,为尽快适应新课标,进入新课堂奠定基础。
5、通过对流程的设计也是学生尽快使用老师的新教法赢得时间,是学生明确在课堂上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二)完成了“展示交流”环节与其他环节的互动关系的探讨
1、“展示交流”只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环节,他必须与其他环节互动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发挥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展示交流”环节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深入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前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根据目标运用“读、思、画、查、批”的学习方法完成与文本的交流,即自主学习,为“展示交流”储备知识和构设疑问。在此基础上的“展示交流”才会有广度、有深度、有热度。同时“展示交流”环节通过学生在课堂的积极表现,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赞誉,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又促使学生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课前的自主学习中去,所以“展示交流”与“自主学习”这两个环节是互为促进的关系。
3、“展示交流”环节必须有“课末检测”环节做保障,“展示交流”环节的成果怎样,要靠“课末检测”检测效果,看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为下一步教学指明方向,同时“课末检测”环节又促进“展示交流”内容向着教学目标靠拢。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
(三)构建了教师在“展示交流”环节的主导地位
1、确定了教师在实现主导地位的三个步骤,即引领时代、参与时代、无师时代。教师在向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指导者的过程中必须分步进行,不可一蹴而就,本课题通过研究和教学实践,科学地确定了这三个步骤。
2、探讨了教师在实现主导地位的三个时代的指导内容,在“引领时代”教师主要从小组的构建、学习内容的设置、学习的流程和方法、展示交流得流程和方法、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展示语言的编排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引领,使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展示交流方法、评价方法,为成为课堂的主体走出第一步。在“参与时代”教师主要通过参与学生的小组展示交流,以一个小组成员的身 3
份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价同学的学习过程,展示交流过程。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去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展示交流中怎样去做,实现个性化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在“无师时代”学生已经能高度自主地去完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得学习过程,并且班级的组织生活以高度自治,教师这时要以关注个体、个案为工作要点,那些学生还不能适应自主学习,就要单独交流辅导,那些学生觉得课堂展示交流不够尽兴还有兴趣点,教师就要私下沟通交流,帮助其拓展兴趣点,开阔其视野。课堂教学中好的学习方法及时推广,不好的苗头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既实现了学生整体的学习目标,又使那些有精力、有兴趣的同学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拓展更开阔的事业。
3、教师主导地位的研讨为教师尽快适应新课堂提供了基本策略,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方向,提出来从一个观察者开始成为研究型教师的成长思路,指出教师从“知识与技能目标、个体学习、合作学习、同伴关系、学科情感”五个维度来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运用一定的分析工具来为我们教师实现主导地位提供科学的信息。
(四)提出了评价这种教学方式
1、教师的主导地位很多时候是通过评价来体现的,用评价来代替说教更具有针对性,更利于学生接受。
2、通过多种方式的评价,是学生能深刻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能认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激发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的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五)注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1、在“知识交流”这一环节中,学生是以口头表达为主的交流活动,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有较高的要求,用高度概括、生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展示内容,用礼貌、得体、周到的语言来和同学交流不同的看法,用铿锵有力、有理有据的语言与同学争辩,是我们课堂中的经常现象,这得益于我们创造了宽松有序的展示交流得环境,在这样的课堂上让学生想说、敢说、自信地说。
2、老师掌握了引领、指导学生语言表达的方法,在引领时代,老师设计出来最基本的表达语言样本供学生参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课堂语言的表达方法,在参与时代老师通过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在无师时代老师又重点指导着学生的语言表达。
(六)有力促进语文教学成绩的提升
课题组在本学期的研讨有力的支持了教学工作,课题组成员积极的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工作中,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成绩,如四年级(2)班作为实验班在县组织的期中检测中语文成绩无论是优秀生数还是及格生数、平均分都远远超过对照班四年级(1)班。见证了课题研究的效果,还有五年级一班在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态度、学习的自主性、课堂秩序、学习成绩等方方面面都 4
超过对照班五年级二班。
(七)有力的促进了教师成长
在课题研究的促进下,教师的专业成长取得可喜的成绩,我课题组的五名教师在本学期都作为总校的骨干教师,参加总校的教研活动,有四人为教研活动上了公开课,教改课,都以新颖的教法,高效的学习效果赢得了全总校老师的赞誉,成为学习的榜样,赵永法老师在两次在总校例会上做《课改报告》,更是体现其较高的专业素养。课题组成员全部获得“创建新课堂能力达标”证书,为我校赢得“首批创建新课堂示范学校”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五、研究结论
通过本课题组的一学期研究得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交流”环节教学策略》的研究是一个科学的命题,研究的成果基本解决了课题设定的研究目标,使得师生教学方式得到优化改善,教学调控达到最佳状态,大大提高教学过程的可控性,减少课堂上学生被动的现状,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而富有高效。
六、思考和展望
本课题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时间仓促,研究者的水平有限,教师在“展示交流”环节所采用的的策略还处在参与时代,真正要进入无师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我们继续的探讨。
第三篇:参加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会心得体会
参加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会心得体会
王秀芬
9月22日至23日,我有幸到都匀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会》,聆听了武琼,催云宏,张祖庆三位著名教育专家的精彩课堂及讲座,在两天的学习中,我领略了他们的课堂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的课堂教学艺术,他们的课给我全新的感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课是那样的朴实,那样的简单,让我受益匪浅,为我指明了今后教学前进的方向。
22日上午听取了武琼老师执教的《我是什么》,她的课朴实、真实、自然、细致、实在。她说:“课堂要真实,要实用,不是华丽的演示”。她的语文教学让我明白了学生要读懂课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高素质的教师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和适当的讲解感受到文本的情感与写作方法。
22日下午又听取了崔云宏老师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他的课充满了想象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感情诵读中,领悟古诗的无穷魅力。
最让我佩服的是张祖庆老师的作文课,他大气而细腻、精致而流动的课堂教学风格让在座的每位老师为之称赞,他的课堂似乎充满着魔力,简约但丰满、灵活且又独到。习作讲评课中,他巧妙地引导,审时地渗透,竟让学生文思泉涌、妙语如珠,无不让在座的老师为之折服。最后总结出的三条写人作文小贴士,即:写作第一美德:文从字顺——写完草稿,要“再念、再念、再念”;用真实、鲜活的材料写人——写出生料、熟料、猛料;写好人物语言——让人物张嘴说自己的话。最后,一堂讲座《怎样写好作文》让在座的所有人顿悟出他的课堂魅力源于他深邃的教学思想。结束时,老师们都还余兴未尽,活动效果极佳。
总之,这几位专家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那就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他们都注重朗读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根据课文提供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上都得到锻炼。以引导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些都是我应该学习的,上好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也将是我努力的方向。他们的语文课让我感受到:语文课堂只有在学生阅读兴趣的花朵盛开时,才是最美丽的,才是充满智慧的!通过两天的学习,使我学到了许多优秀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理论联系实际,化感动为行动,将本次学到的好经验、好方法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一个爱孩子、爱语文、爱教育事业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参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参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的心得体会
夏造小学:黄华兰
4月21日,我参加了县教学开放周听课活动,在万安县芙蓉小学举行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县芙蓉小学老师:罗华莲,肖小玲两节精彩的小学英语课和肖署华老师的一场场报告。两位执教教师注意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英语歌曲、歌谣、TPR活动或日常生活对话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教师和学生亲切交流,多媒体课件直观、实用性强,活动设计环环相扣,水到渠成。虽然两位老师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东西。让我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最大的感触是几位老师能够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同时,我也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乡下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与县城的差距。
通过学习,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效率,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做到更好。下面我说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是一个多面手。
小学英语教学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感兴趣了,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要会听、说、读、写、画、演、唱等技能。这次观摩课中肖小玲老师精湛的简笔画技艺得到师生的赞赏,还有各位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高超水准,以及他们歌唱、表演的多方面才能也充分展现出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规范的板书除了能利于学生抓住本课的重点内容,利于学生的理解外,也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罗华莲教师的板书不仅规范而且有吸引力,四个单词都写在四线三格中,旁边的四个小旗子代表四大组,学生发言积极、正确,声音响亮等用写“正”字的方式进行加分奖励。再如肖小玲老师的剪笔画,在黑板上画一个大树,有四个树杈,每个树杈代表一组,然后用水果图画奖励给表象好的同学,最后数一数那组水果图片最多就是获胜组。
三、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交际的平台,从而真正地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这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经常思考的问题。在这次观摩课活动中,两位老师课前都熟练地运用口语(Free talk)及时组织课堂教学,提问问题能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通过反问(ask in reply)和追问(Why?)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四、情境教学,寓教于乐。
在几节精彩的课中,教师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将会话教学至于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语言的交流,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如:罗华莲老师教学的at the farm,她的新课导入以一个chant开始“look at the cat, it is fat.Fat, fat, fat , it’s so fat.Look at the pig.It is big.Big, big big,it’s so big.”接着guess anmals,然后进入探究新知,猜动物,听声音猜动物,慢慢地在情境中教学。其次思维拓展,用今天所学的单词及句子,谈论你设计的农场。最后达标检测,检验一下今天学的内容学生有没有掌握。总之通过创设情境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学效果非常好。同时老师都非常的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在学生进行分组活动的时候,播放舒缓的音乐,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
四、备课充分,步骤紧凑。
通过观摩,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位教师在备课上所花的工夫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们从课堂开始与学生的打招呼,到导入到情境创设,一环扣一环,衔接自然,学生能够很好的跟进,没有断点。而且从一些教学细节上,更可见各位教师备课时的独具匠心。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深感压力之大,同时也让我深思: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自己的教学态度更自然?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英语课?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把尝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五篇:参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模版)
参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的心得体会
城南小学:骆月科
2012年3月11日至12日,我有幸到重庆参加了全国小学英语名师精品课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我们共观摩了龚海平、王雯、刘小菁等六位老师执教的示范观摩课和讲座,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现就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教师本人的基本功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的英语发展。从狭义方面来说包括两个方面:语音的标准及语言的流利,规范的板书。小学英语对学生听和说的要求相对多一些,因此,教师语音规范及语言的流畅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修炼自己的语音语调基本功,确保我们说出的每个句子,每个单词没有发音上的问题,从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这次授课的老师重庆的只有一个,而且大多数来自江苏的扬州。有的老师刚下飞机不久就走进课堂,他们与重庆的学生配合得非常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氛围活跃。这说明老师与学生的语音,语调都非常的标准、规范。规范的板书除了能利于学生抓住本课的重点内容,利于学生的理解外,也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次教师的板书不仅规范而且有吸引力,有的利用简笔画,有的粘贴课文主要人物图像,有的贴色彩分明的词条和重点句型等。有趣的图画和色彩分明的单词和句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交际的平台,从而真正地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这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经常思考的问题。在这次观摩课活动中,六位老师课前都熟练地运用口语(Free talk)及时组织课堂教学,提问问题能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通过反问(ask in reply)和追问(Why?)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龚老师在讲座中说到用口语导入,目的是通过师生交往,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说,通过说,可以把以往的知识再现给学生,加上教师帮助引导,学生的思维就能被激活,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而且说的都是真话,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只有真实的话语才是英语语言的真实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如何巧妙地从口语交际中导入到新课。龚老师上的口语与习作课就证实了这一点,这种口语导入不但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而且还使学生在学习了新句型后,灵活运用于不同的情景中,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三、情境教学,寓教于乐。
在几节精彩的课中,教师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将会话教学至于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语言的交流,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如:黄慧老师的四年级的一节绘本教学课型的第四步“让学生带着感情讲述绘本”时,她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在表演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不同人物的心里特征,用她的话说这就是带着孩子们在绘本的花园中漫步。刘雪飞老师教学四年级的一篇对话It`s mine时,为了让学生了解Sam 与Amy争执的情境,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T—恤主动参与到表演的活动中,在他的带动下学生的感情十分到位,从而通过表演将课文情境呈给全班同学。总之通过创设情境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学效果非常好。同时几个老师都非常的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在学生进行分组活动的时候,播放舒缓的音乐,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
四、备课充分,步骤紧凑。
通过观摩,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位教师在备课上所花的工夫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们从课堂开始与学生的打招呼,到导入到情境创设,一环扣一环,衔接自然,学生能够很好的跟进,没有断点。而且从一些教学细节上,更可见各位教师备课时的独具匠心。如扬州来的王雯老,先自我介绍,来自扬州小学,然后出示课件,通过句型“What`ar there in my school?”让学生参观扬州小学.再不留痕迹的导入学习内容library、bookcase又通过问When do we read lookup the books in the library?引入课题Open Day。
五、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是一个多面手。
小学英语教学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感兴趣了,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要会听、说、读、写、画、演、唱等技能。这次观摩课中刘小菁老师精湛的简笔画技艺得到师生的赞赏,还有各位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高超水准,以及他们歌唱、表演的多方面才能也充分展现出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
六、注重基础,适当拓展延伸
这次所听的六节课,除了注重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教学外,还注重了适当的拓展延伸,如:黄慧老师给学生的读书推荐卡。宋文老师安排学生写的调查报告等,由于前面将知识都夯实了,后面的拓展让学生进行起来也就得心应手。“磨刀不误砍柴工”,提高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深感压力之大,同时也让我深思: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自己的教学态度更自然?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英语课?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把尝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自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