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19-05-12 01:1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篇:浅谈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樊丽萍2010、1、12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爱写、乐写、会写作文,近年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训练。

一、提醒学生留心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小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我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写日记、读后感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当众宣读优秀学生习作,激发学生对留心观察的深层的兴趣,促进乐写不疲的内驱力。引导学生随时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留心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写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二、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体味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要把作文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随课堂积累优美词句。因为,要使文章精彩,首先是文章有优美的语言和词语。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主要靠平时的积累。我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个优美词句本,每学完一课,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词语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话。这样日积月累,使学生获益匪浅。

三、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起文章来,就难免“入不敷出”。因此,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但是单从课文中学习知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我除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本学期在原来积累的经验上更好地利用《亲近母语》这本课外阅读教材,还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并从实际出发,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编写普及本等。

在阅读过程中,我强调学生要自备阅读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一作业我班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工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同一事物是千差万别、绚丽多彩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世界的方法,自己的风格和语言。那些动人的画面,精彩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优美词句、语段、表达方法都要取之精华的作文基本功。我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物,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为自己的文章增色生辉。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说多读是提高学生作文的基础。小学生活泼好动,真正让他坐上数分钟,读一篇长文章,他是没有耐心的。即使让他读作文

范例,他往往也是蜻蜓点水式的读法,不深入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要与他们一起欣赏好作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精句妙段,并和自己一起去读,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下笔才能洋洋洒洒。

四、鼓励学生勤动笔写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周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周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养成写周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真正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篇:如何提高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但学生怕写作文,视作文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教师也为作文教学煞费苦心。先揭示习作内容及要求,再指导写法,学生写作,最后教师批改并评讲,这是一直延续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僵化学生思维,学生要么思路打不开无从下笔,要么所写大同小异,毫无创造性。同时这也花了教师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学生也因为写作文让本属于自己的许多快乐时间悄悄溜走,作文难、难作文是师生一个共同的永恒话题。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师们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呢?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改变习作教学的传统模式

每次习作教学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首先提前布置学生提前完成本次训练的初稿,不做任何指导,以免束缚学生的思维。收上初稿,评好等第,虽不为学生写评语,老师要做好详细记载:谁用词造句好,谁选材好,存在哪些共性问题,突出表扬哪些学生……把初稿分类放齐,以便评议时抽拿。在作文指导课上,由于心中有数抓住关键,有的放矢,加上学生的实例,做到指导不空洞,再适时对学生闪光点大加赞赏,使学生思路打开了,学习

热情得到了激发,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指导过后学生针对指导所提出的要求和问题,再次完成复稿。初稿质量好的,只需稍作修改。教师批改好誊写的作文后,根据需要二次交流,重点突出存在问题和复稿中有进步的学生,一般花时不多。导前初写——导时评议——导后再作,这种流程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受到启发,作文水平提升很快,效果明显。这样学生的初稿,尽管优劣参差,但自由发挥,老师看到了一篇篇充满个性的文稿,惊喜地阅读着这些风格迥异的文稿:活泼风趣型、干净利落型、自然清新型、沉稳朴实型…… 这才是真正属于孩子的写作。

二、习作训练的内容的多样性

教师要冲破传统作文教学禁锢,把作文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人才素质培养上来。要让学生懂得文章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弘扬真善美,也可以抨击假恶丑。

习作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写出他们眼睛里的世界和跃动着的童心。

1、命题求“宽”

习作以学生主体地位为突破口,拓宽学生习作空间,倡导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自由命题,开拓思路,体验自由作文的乐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积累素

材。抓住学生心理感受,引导学生乐于表达,增强他们表达的信心和欲望,体验在生活中习作的乐趣,培养创新能力。

2、选材求“广”

充分利用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之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拓宽习作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习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3、形式求“活”。

在习作体裁上不拘一格,可以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也可以是发表某种意见,阐明某一观点的议论文;可以是介绍、说明事物的说明文,也可以是简单的应用文等。平时不要拘泥于每周两节的作文课,把作文训练延伸到课间、课外、校内、校外、家庭等活动中,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采取课内作文、课外练笔,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召开演讲会、读书报告会,编辑小报等多种训练形式,多渠道全方位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五、引导习作的积累与拓展

写作是一个积累且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积存作文素材,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结合每次的作文训练内容,将一些拓展活动列入到教学中。如描写春天景物的习作练习,就可事先让学生观察春景,收集阅读描写春景的作文,摘录自己喜欢 的,关于春天景物的词句,有了这些体验、积累,学生进行运用,就会将秋景描绘得更准确、具体。

小学作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引起每个管理者与执教者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创设一个好的平台,时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积累、写作,较好地实现读写迁移,提高作文能力。只要自己用心钻研,大胆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就会给你惊喜。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作者:郭丽苗 发表时间:2010-7-19 7:12:27 来源:南靖靖城中心小学 访问次数:2425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和质量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最直观的“镜子”。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

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写作兴趣

“趣浓劳轻,乐此不疲。”兴趣是治愈恐惧的一剂良药。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能使学生较快进入角色,克服作文“恐惧症”。

1、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初学作文,最大的难题是:“没东西可写”,教师必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如预先布置学生去观察某一特定的景物,或参加某一次活动,或记述熟悉的某一个人,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容易完成作文。其中,生动幽默的导言或猜谜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比如,在要求学生写一种水果之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又热又渴。可是行李里只有一个苹果,怎么分呢?唐僧提议谁把苹果的特点说得详细具体,这苹果就归谁。(出示一个苹果)问:“同学们你们想吃这个苹果吗?”这样,学生就会置自己于这个特定的情境,他们的兴趣很自然得到激发。其次在作文命题上,除做到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具有启发性外,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规律。如写同一假日等街景,可分别出《欢乐的人们》、《美丽的街灯》等小题目,让学生克服“无从写起”的困难。

2、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讲评课力求生动、新奇、多样,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明白好在哪里,错在哪里。一是生动。坚持让学生从范例中体会写作规律。对学生习作中那些夸大其词的描写、啼笑皆非的想象、张冠李戴的用词等比较普遍典型的错误,可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让学生知道错在何处。二是新奇。注意选择那些充满情趣、富有特色又符合教学要求的文章或习作,力求激发学生的悟性,从中得到启迪。我曾给学生读过一篇《读者》文摘上登载的《我的妈妈》,这篇短文一改只写妈妈“好”的老套子,写了妈妈生活中的一些“缺点”。文章出自孩子的眼光,写得十分诙谐有趣。这篇范文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选材一定要新颖,要写得生动,有特点。三是多样。讲评形式多样,可以避免学生因单调重复产生厌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注重综合讲评、重点讲评、个别讲评的差异性,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对象,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评,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弱点和兴奋点。

3、教学相长,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一要建立良好的师声关系。这是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外在条件。要让学生喜欢作文,首先要让学生热爱教作文的老师。可以给学生出《老师,请您到我家》、《给老师一封信》、《和老师说悄悄话》等作文题目,既让学生练习写作又拉近师生距离。二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作文审题训练时,有时可以把命题写在黑板上,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而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有时则把审题的目的、范围、要求、重点、体裁

等几个要素在课堂上分析讲解,然后拟一命题让学生当堂练习,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允许争论。三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作文评价对学生的写作起着鼓励、指导和修正的作用。老师要及时批改作文,让学生及时知道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有时哪怕小小的肯定,几个重点符号都能使学生兴奋,产生对作文的热情。四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将学生的优秀习作作为范文讲评并展出,或推荐给有关报刊发表,为他们提供发挥写作能力展现的机会,并让作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写这篇作文的体会。身边同学的成功,给大家带来喜悦,带来鞭策,也带来写作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1、讲读教学,授予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我在讲读课上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习作练习,训练观察事物的思维。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后,要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培养的提高观察能力,并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观察的效果,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观察,激发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结合各单元习作要求,实地指导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3、写作日记,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为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可以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日记可以反映校内外的生活,大、中、小队的活动,对周围发生的事物的看法,也可以写阅读课外书、看电影、电视后的感想和意见等。对学生日记,必须进行讲评,将日记内容分门别类加以归纳,好的典型的让学生宣读,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4、观察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注意让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观察能力强的同学都爱动脑筋,而爱动脑筋思考,爱产生联想的同学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幻想力。这样的学生在写作时不仅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而且能浮想联翩。

总之,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正确引导、启发,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才能使作文教学质量得到真正提升,使学生的写作潜力得到挖掘,语言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彭元新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作文教学缺乏完善科学训练体系,虽然各类作文书多如牛毛,但没有专门的统编作文教材。造成习作教学随意性大,没有系统的教学要求,学生怕写作文,自然作文水平低,作文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我在此提出作文教学要注重策略,特别是老师们要明确“教什么”和“怎样教”。自己要有一个系统的训练体系,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关键词:习作教学、训练体系、策略、实效

习作是小学生萌芽起始状态,就像接受新鲜事物一样新奇,然而三分钟热度后,一切都改变了,变成困扰和纠缠小学语文教师的难题之一,学生不会写、讨厌写、写不好;老师不知怎么教、教什么,出现“老虎吃天—无从下仄”的局面;

怎样改变习作难这一局面呢?下面就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谈一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性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对于习作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只有学生对习作训练有浓厚了兴趣才是教学的最大成功之处。

(一)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鲁迅说过:“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因此老师引导学生多读书,不单是课内阅读,更重要的是课外延伸。这就存在与家长沟通,因为大多数家长反对孩子看课外书籍,在他们眼里这为“不务正业”。他们要孩子丢下语文就看数学、学英语,把孩子改造成一个满意的“小乖乖”。季美林老先生的“文理贯通,古今贯通,中西贯通”在他们眼里恐怕是一文不值的了。这种家庭观念反

而造成孩子厌学、怕学。那么,不妨让家长再次学习一下《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让季老先生给他们上堂教育课。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1、好记性,不如贴笔头。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把平时阅读课内课外书籍时的好词好句归类记录下来。每天所见的事情的概况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学生写作文时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无内容可写”自然也就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2、生活处处皆文章。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健康发展身心的主要方式。老师可指导学生“学会玩”,甚至可参加他们的活动。使他们身心放松,劳逸结合,增加习作素村积累。我镇近年来快乐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发挥潜能、陶冶情操、自得其乐、乐中习作。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了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描写人物”的写作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人物描写一组》的教学光碟情景动画,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炫耀权力和地位的女了—王熙凤吸引了众多眼球。这个女子的举手投足,丹唇未启笑先闻,穿着打扮已经映入孩子们的脑海。因此让他们续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可谓是一挥而就,把人物的言行举止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确保习作课的质量

1992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是对学生的要求,可往往大多数学生却做不到“恰当”这一点要求“颇高”。语文老师们为此又能做些什么呢?

(一)习作课堂,训练学生“多观察”、“勤动口”、“勤动手”

1、多观察,获取写作材料。观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形式,它靠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实现的。由于小学生智力水平有限,加之缺乏自控力,观察时很容易被一些无足轻生的事物所吸引,而对应该仔细观察的事物反倒流于形式,收到到预期效果。因此,要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根据习作要求,在观察前和观察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同时注意做好立意,造村方面的启发、引导。

2、勤动口。写前进行口语训练,也就是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进行“说”的训练,要求老师首先根据习作要求复习本单元的课本或相关章节,强化训练重点。然后,让学生口头叙述对所观察的事物的看法或见解,在此基础上,老师根据反馈,启发、引导学生依据各自掌握的材注和事物的认识,命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着手构思文章,语文老师切不可撇开口语交际直接进入习作训练,这种要葫芦,不管叶子的事,最终会“瞎子点灯—白费蜡”。

3、勤动手,即勤练笔。语文老师公局限指导学生写课本上的单元作文是远远不够的。习作教学上可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课内习作;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练笔。除了两周进行一次大习作外,每周可要求学生写一篇周记。但不能片面要求数量,而不讲求质量,做无用功,避免出现记流水帐。如,我起床刷牙、吃早餐,然后坐着校车来到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回家了。

写随笔,给学生充分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可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抒情、记叙、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字数多少不界定,不刻意去凑字数。这样在不自觉中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简单,在练习中渐渐地视野扩大,从身边小事写到社会,写到人生,内容越来越丰富。

(二)习作教学定位适当

1、要求适当。习作就是学习写作,没有一个天生就是文学家。老师和家长不要开口就是“这么差”、“记流水帐”等语气来挖苦、打击。不妨学习一下《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文中的妈妈,先给孩子一个肯定和认可,让他们对习作感兴趣、有自信。试想,当孩子牙之学语时,我们何曾要求过吐词清晰、语言生动甚至出口成章呢?哪怕孩子发出一个模糊不清的发音,我们都是那样激动欣喜,如果当时父母用高要求来强调孩子说话,恐怕孩子一辈子也开不了口,这和学写习作是一个道理,要求要适当。

2、目标适当,由于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缺乏整体规划,习作教学有极大的灵活性,造成习作训练目标的不明确,有着重“信马由缰”的倾向,或者以应试为目的。在老师高标准严格要求下造成学生的恐慌。学生手上的《同步作文》、《作文大全》、《分类作文》等书满天飞,结果抄袭范文、套用小范文、空话、大话、假话满篇。习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也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家,而是表达个人思想,抒了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小学生习作是老师的指导下,克服自身的困难,不断提高、逐步达到自能作文的目的。

小学生作文是一个练习过程,要提倡“儿童习作无禁区”、“獐表达无禁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只有降低习作教学门槛,学生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语言才会充满灵性。

三、注重习作评价

习作评价是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总结,也是语文老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习作评价可作为教师和学生心灵情感的纽带。无论是眉批还是总批,学生拿到作文本时都十分关注,看看老师写了什么,给了他们怎样的评价。怎样评价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呢?下面说说我的做法。

(一)多鼓励,少批评。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恰当的词语,一个准确的标点,一个优美的句子,我们都应以饱含激情和希

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不懈努力。作家不是天生的,孩子们中有可能出现一个“鲁迅”、“巴金”、“古龙”,甚至“莎士比亚”。

(二)多肯定,少否定。小学生学写作文,用词不当,语句不能很正常,我们不能同文学标准去衡量学生。学生每次写完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如果再次映入眼帘的都是“语句不能”、“条理不清”、“中心不明确”等,只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而“这个词用得真好”、“这个句子不错”这都可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兴趣是写作的动力,有动力才会有写作热情。

(三)评语幽默。幽默的语言往往能缓解紧张的气氛、化解尴尬、引人开怀大笑。幽默的评语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还可以达到“买过之后令人深思”的效果。例如,对习作有语病的学生,老师评语是:“给你作文看病的医生真是忙啊!你能让医生休息一下吗?”这句幽默的话语既指出了作文中的不是,又没有评语生硬。总而言之,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应顺应孩子身心发展特点,都会孩子正确观察,积累和写作的方法,重视孩子的写作意愿,让他们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亲身经历充分享受交流,从心底喜欢上习作!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作文教学缺乏完善科学训练体系,虽然各类作文书多如牛毛,但没有专门的统编作文教材。造成习作教学随意性大,没有系统的教学要求,学生怕写作文,自然作文水平低,作文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我在此提出作文教学要注重策略,特别是老师们要明确“教什么”和“怎 样教”自己要有一个系统的训练体系,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

习作是小学生萌芽起始状态,就像接受新鲜事物一样新奇,然而三分钟热度后,一切都改变了,变成困扰和纠缠小学语文教师的难题之一,学生不会写、讨厌写、写不好;老师不知怎么教、教什么,出现“老虎吃天—无从下仄”的局面;

怎样改变习作难这一局面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对于习作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只有学生对习作训练有浓厚了兴趣才是教学的最大成功之处。

(一)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鲁迅说过:“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因此老师引导学生多读书,不单是课内阅读,更重要的是课外延伸。这就存在与家长沟通,因为大多数家长反对孩子看课外书籍,在他们眼里这为“不务正业”。他们要孩子丢下语文就看数学、学英语,把孩子改造成一个满意的“小乖乖”。季美林老先生的“文理贯通,古今贯通,中西贯通”在他们眼里恐怕是一文不值的了。这种家庭观念反而造成孩子厌学、怕学。那么,不妨让家长再次学习一下《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让季老先生给他们上堂教育课。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1、好记性,不如贴笔头。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把平时阅读课内课外书籍时的好词好句归类记录下来。每天所见的事情的概况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学生写作文时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无内容可写”自然也就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2、生活处处皆文章。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健康发展身心的主要方式。老师可指导学生“学会玩”,甚至可参加他们的活动。使他们身心放松,劳逸结合,增加习作素村积累。我镇近年来快乐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发挥潜能、陶冶情操、自得其乐、乐中习作。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了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描写人物”的写作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人物描写一组》的教学光碟情景动画,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炫耀权力和地位的女了—王熙凤吸引了众多眼球。这个女子的举手投足,丹唇未启笑先闻,穿着打扮已经映入孩子们的脑海。因此让他们续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可谓是一挥而就,把人物的言行举止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确保习作课的质量

1992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是对学生的要求,可往往大多数学生却做不到“恰当”这一点要求“颇高”。语文老师们为此又能做些什么呢?

(一)习作课堂,训练学生“多观察”、“勤动口”、“勤动手”

1、多观察,获取写作材料。观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形式,它靠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实现的。由于小学生智力水平有限,加之缺乏自控力,观察时很容易被一些无足轻生的事物所吸引,而对应该仔细观察的事物反倒流于形式,收到到预期效果。因此,要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根据习作要求,在观察前和观察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同时注意做好立意,造村方面的启发、引导。

2、勤动口。写前进行口语训练,也就是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进行“说”的训练,要求老师首先根据习作要求复习本单元的课本或相关章节,强化训练重点。然后,让学生口头叙述对所观察的事物的看法或见解,在此基础上,老师根据反馈,启发、引导学生依据各自掌握的材注和事物的认识,命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着手构思文章,语文老师切不可撇开口语交际直接进入习作训练,这种要葫芦,不管叶子的事,最终会“瞎子点灯—白费蜡”。

3、勤动手,即勤练笔。语文老师公局限指导学生写课本上的单元作文是远远不够的。习作教学上可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课内习作;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练笔。除了两周进行一次大习作外,每周可要求学生写一篇周记。但不能片面要求数量,而不讲求质量,做无用功,避免出现记流水帐。如,我起床刷牙、吃早餐,然后坐着校车来到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回家了。

写随笔,给学生充分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可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抒情、记叙、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字数多少不界定,不刻意去凑字数。这样在不自觉中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简单,在练习中渐渐地视野扩大,从身边小事写到社会,写到人生,内容越来越丰富。

(二)习作教学定位适当

1、要求适当。习作就是学习写作,没有一个天生就是文学家。老师和家长不要开口就是“这么差”、“记流水帐”等语气来挖苦、打击。不妨学习一下《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文中的妈妈,先给孩子一个肯定和认可,让他们对习作感兴趣、有自信。试想,当孩子牙之学语时,我们何曾要求过吐词清晰、语言生动甚至出口成章呢?哪怕孩子发出一个模糊不清的发音,我们都是那样激动欣喜,如果当时父母用高要求来强调孩子说话,恐怕孩子一辈子也开不了口,这和学写习作是一个道理,要求要适当。

2、目标适当,由于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缺乏整体规划,习作教学有极大的灵活性,造成习作训练目标的不明确,有着重“信马由缰”的倾向,或者以应试为目的。在老师高标准严格要求下造成学生的恐慌。学生手上的《同步作文》、《作文大全》、《分类作文》等书满天飞,结果抄袭范文、套用小范文、空话、大话、假话满篇。

习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也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家,而是表达个人思想,抒了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小学生习作是老师的指导下,克服自身的困难,不断提高、逐步达到自能作文的目的。

小学生作文是一个练习过程,要提倡“儿童习作无禁区”、“獐表达无禁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只有降低习作教学门槛,学生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语言才会充满灵性。

三、注重习作评价

习作评价是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总结,也是语文老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习作评价可作为教师和学生心灵情感的纽带。无论是眉批还是总批,学生拿到作文本时都十分关注,看看老师写了什么,给了他们怎样的评价。怎样评价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呢?下面说说我的做法。

(一)多鼓励,少批评。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恰当的词语,一个准确的标点,一个优美的句子,我们都应以饱含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不懈努力。作家不是天生的,孩子们中有可能出现一个“鲁迅”、“巴金”、“古龙”,甚至“莎士比亚”。

(二)多肯定,少否定。小学生学写作文,用词不当,语句不能很正常,我们不能同文学标准去衡量学生。学生每次写完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如果再次映入眼帘的都是“语句不能”、“条理不清”、“中心不明确”等,只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而“这个词用得真好”、“这个句子不错”这都可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兴趣是写作的动力,有动力才会有写作热情。

(三)评语幽默。幽默的语言往往能缓解紧张的气氛、化解尴尬、引人开怀大笑。幽默的评语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还可以达到“买过之后令人深思”的效果。例如,对习作有语病的学生,老师评语是:“给你作文看病的医生真是忙啊!你能让医生休息一下吗?”这句幽默的话语既指出了作文中的不是,又没有评语生硬。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应顺应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教会孩子正确观察,积累和写作的方法,重视孩子的写作意愿,让他们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亲身经历充分享受交流,从心底喜欢上习作!

第五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让习作教学“有效增值”

——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内容摘要】:学生的语文学得怎么样,从某个角度来说,可以用他的习作水平来衡量。可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共同心声。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如何激发学生习作灵感、增强学生习作信心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习作 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习作教学,习作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我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都是害怕习作。一旦要习作,他们就感到周身不舒服。我也为这个问题而不断思考与反思,终于知道了如何让习作教学“有效增值”。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借空白,激发习作灵感

众所周知,文章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留有余地,这就是文章中的“空白”。这种“空白”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那么,文章中的“空白”又是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呢?

(一)从标点的空白处入手,补充习作的内容

在课文中往往会用一些表示语意省略的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填补这些空白,并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巧妙地留下标点的空白。

例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写志愿军跟大嫂告别的一段内容:“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从这段话中的省略号中,我们如果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想出一大串的问题:大嫂倒在血泊里后,志愿军是怎样从前沿阵地上救出大嫂?而大嫂又是怎样感激志愿军„„学生各抒己见,想象丰富。学完这篇文章后,有一位同学在自己的习作中,也巧妙地留下标点的空白:“听了那可怕的事,我一下子晕了过去„„醒后,我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后来,其他学生展开想象,同样想出一串的问题:作者晕后,发生了什么事?又是谁送他去医院„„学生想象丰富,合情合理。

(二)从字词的空白处入手,体会习作的情感

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词句好好品析,就能让学生体会习作的情感。在习作教学中,我举出了《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出现了很多关键性的词语,比如:“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中“唯一”说明了什么?从词语“丢下”和“背进”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通过琢磨词句,让学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学生内心的体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学生通过品析,在自己的习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含有关键性词语的句子。例如:“当听到自己得了冠军这个消息,我扔下手中的绳子,冲向奖台,捧着那沉甸甸的奖杯。”从词语“扔下”和“捧着”让读者体会到作者拿奖的那份喜悦。因此,教师可抓住词句,适时地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进行推测构思。这样既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

二、借范文,增强习作信心

很多同学都不喜欢习作,我认为学生没有生活的积累,缺乏习作素材,因此写不出东西来。老舍有一句名言:“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也就是说,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多点积累。只有积累得多,积累得广,积累得厚,才能够“识器”“知音”,才能够厚积薄发,写出好文章来。经常给学生读一些优秀的范文,并边读边讲,就会使学生从别人的习作中找到自己的差距,注意到自己没有注意的东西,吸取别人的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的素材。而我在平时的习作评讲中,更重视本班学生的范文朗读,这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种良好方法。记得在“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信”的习作中,我班的张嘉同学写得很好。于是,经她同意后,我把她的作品在班上范读出来。其他同学都为之而动情,而她更是乐在其中了。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全班的同学在往后的习作中表现很积极。所以说,范文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习作的积极性

三、借阅读,提高习作能力

(一)提倡课外阅读,便于学生积累

古语讲: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古代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秀才之所以能获取“天下事”,得益于博览群书。可见,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而积累是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积累,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和习作能力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面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都与有意识地积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有针对性地阅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都会得到相应提高。

为了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例如:阅读《论语》、《大学》、《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参与各种征文比赛等。自从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学生的积累越来越丰富。随手翻开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本》,都会清晰地看到大量的好词佳句,为他们的习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每一次的小练笔训练,同学们都能用上优美的语言;每一次的习作比赛,同学们都能拿到好的成绩。经过长时间的课外阅读活动,学生的收获颇大,习作能力明显提高了。

(二)坚持课外阅读,利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学生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的过程就是习作。很多学生由于口语表达能力不强,把没有经过过滤的内容反应在习作上,就会出现较多病语。要么就是句子不完整,要么就是主谓宾倒置,要么就是语句平铺直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学生的表达与阅读有关。因此,应让学生尽早地通过朗读、情景对话、角色表演等形式多记住一些名家名篇,汲取名篇中的精华,利于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

记得在一次班干竞选的演讲中,同学们脱口而出:“天生我材必有用”、“有志者,事竟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等名句,还有些同学把名人的故事引用到自己身上去,他们说得是那么的具体,那么的流畅。后来,同学们把演讲的内容写下来,就出现了几十篇优秀的演讲稿。我看着这些精彩的演讲稿,心里感到特别的开心。这一切的进步还是归功于课外阅读。总之,阅读是表达的基础。学生广泛有效地阅读,就会有良好的语言输出,提高自己习作的能力。

四、借机会,感受习作快乐

(一)参与批改,体验滋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学习的情绪力量。”新课标也提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兴趣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动力,而兴趣又与当前的活动、需要有关。只有除去罩在习作批改上面的那层神秘的面纱,让学生亲自参与批改活动,体验一下批改习作的滋味,从作者自身的角度评判文章优劣,才会增强其习作的责任感,激发其习作的兴趣,继而提高其习作水平。我们都知道,好的习作是修改出来的,而提高习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就是修改习作。虽然是说修改习作,其权利是学生,教师不可以反客为主,把学生的习作改得面目全非。否则,不但提高不了学生的习作水平,反而让学生失去了去习作的信心。所以,在平时的习作批改中,我会小心地把握轻重之分。对于好的学生,批多改少,充分肯定优点,加以鼓励;而对于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则重于文章的材料和结构。其次,在批改的过程中,我还组织多种多样的批改形式,如:个人自改,同桌对改,四人小组互改,师改等。这样的操作,不但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而且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提供机会,珍惜成果

在学生自改习作中,我尽可能以满腔热情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珍惜学生的习作成果,让学生看到劳动的价值。学生的习作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总有闪光点,大至选取材料,布局谋篇,小至一个词。每当我发现一个闪光点的时候,我都及时加以肯定,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

记得在《童年趣事》的习作中,我们班有一位叫吴志铭的学生,他在《同步作文》中摘录了这样的一个开头:“我的童年多姿多彩,童年里发生的趣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得数不清。其中最亮最耀眼的还是那一颗。”我看了之后,用红笔在旁边写上这样的评语:“这种运用打比方的开头实在太棒了,很多作家在文章中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开头。”此后,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我发现这位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时,表现得特别高兴。更让我感到开心的是,在每一次的习作中,他都很努力地写好开头,并慢慢喜欢上习作了。为了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我还经常在班里推荐发表学生的优秀习作。这些成功的体验,都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动力。

总之,习作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如果把习作教学比作演戏的话,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但同时是导演。所以,在评改习作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创设探究习作规律的情景氛围;发挥好配角的作用,让全体学生都唱主角,积极参与到修改习作这一学习活动中来,在修改中提高水平,在参与中展示自我,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创设一个好的平台,时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积累、习作,提高习作能力。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习作教学,又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问题。只要我们用心钻研,大胆探索,我相信习作教学真正做到“有效增值”。

下载浅谈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作文难,难作文”,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所有语文老师共同的心声。本文在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1、教学组织要“有序” “有序”是指教学组织要严密,包括场地器材的安排要简单、经济,以便于操作和组织教学。课堂教学过程要有逻辑性,教学要井然有序......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最终定稿)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 的传授、情感的交流、......

    如何提高议论文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赤峰松山区哈拉道口:陈立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关于议论文的学习目标规定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

    加强学校教学 提高教学有效性

    加强学校管理 提高教学有效性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以新课程实施为背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教科研为先导,注重实效,大力推进教研教改,创造性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建......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精选合集)

    我的语文教学观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

    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 1、明确教学价值取向 不可否认,发展学生素养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这两个价值取向虽然存在一些矛盾,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高......

    谈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

    谈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 宜川中学胡瑞英 通过这几年的高三化学教学,我发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是听着都懂,但一说就错,一做不会。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怎样才能事半功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