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记家族的事业传承法则(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2 11:1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锦记家族的事业传承法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锦记家族的事业传承法则》。

第一篇:李锦记家族的事业传承法则

李锦记家族的事业传承法则

成立于1888年的香港李锦记集团,以“思利及人”和“务实,诚信,永远创业精神”为经营理念,以“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和“弘扬中国优秀养生文化”为企业使命,历经126年的持续发展,如今李锦记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酱料王国,成功打造出一个百年民族企业,成为中华民族企业“质量与信心标志”的国际品牌。

在百年企业匮乏的中国,李锦记的成功显得十分的耀眼和突出。是什么支持了百年李锦记的传承,让其突破“富不过三代”的历史魔咒,到今天还是100%家族控股的家族企业?回顾其发展变革的百年史,我们不得不把眼睛放在其传统而现代的家庭文化上面。

家族委员会

抱着不分家的理念,李锦记第三代传人李文达开始尝试如何利用家族文化价值体系来维系家族成员间的密切合作和利益共用。

2003年,李锦记建立了家族委员会。家族委员会由最能代表家族利益的核心成员组成——包括李文达夫妇和五名子女,未来则在关心家族事务和家族整体利益的第五代中选择新成员。

作为全体家族成员的定期交流平台,李锦记的家族委员会主要关注如何将家族共有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加以正式化,以及家族核心成员的培育等家族事务的核心问题。至今,李锦记家族委员会每个季度都会召开一次为期4天的会议,内容包括从战略层面规划家族建设,比如家族宪法、家族精神以及下一代甚至下两代的培养等。

无论家族委员会的核心成员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必须赶回来参加,如果迟到就会受到惩罚。到了第四天,所有与会成员的配偶会被邀请参加会议,向他们通报前几天会议通过的内容,以便配偶当好“贤内助”。

李锦记家族委员会只负责家族事务的处理,公司董事会则主要讨论与企业运营相关的重要战略决策,二者各司其职。然而,董事会中的家族董事由家族委员会选择任命,以保证董事会能够在考虑家族整体利益的情况下独立做出决策。

一个华人家族拥有自己的家族宪法不多见。李锦记家族委员会成立后,将制定家族宪法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其包括如下关键内容(根据各种资料整理):

公司治理:李锦记集团坚持家族控股,只有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才能持有公司股份,股东想要退出,股份由公司统一购回;董事会成员由家族委员会选择对业务有兴趣的家族精英出任,但一定要有非家族的人士担任独立董事;酱料和保健品两大核心业务的主席,一定是家族企业内部成员,家族委员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选定董事会及各个业务的主席,可以连任;家族关于集团控制权最大的底线是,集团董事长必须是家族成员,CEO可以外聘。

家族成员的雇佣:欢迎家族成员加入家族企业,但对于是否接手家族生意,家族的下一代拥有完全的自主选择权,如果要进入到家族企业,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第一,至少要读到大学毕业,之后至少要在其他公司工作3至5年;第二,进入公司的应聘程序和入职后的考核必须和非家族成员相同,必须从基层做起;第三,如果发现其无法胜任工作,可以给一次新的机会,如果仍旧没有起色,一样要被炒鱿鱼。

家族委员会:每3个月召开一次会议,每一次召开4天,一年有16天,家族成员必须全部参加;会议设一主持人,由委员会核心成员轮流担任。

家族成员退休规定:家族成员年满65岁要退休。

家族宪法修改规定:宪法内容的制定和修改,需要家族委员会中75%多数通过才能

确定;一般性决议的订立和修改则过半数就可以。

尚在讨论中的宪法条款还包括李文达与5个儿女的三条非正式约定:不要晚结婚、不准离婚、不准有婚外情。李文达注意到很多家族生意没落,完全不是因为自身能力问题,而是家族结构混乱,因此他与子女约定,违反后两条将自动退出董事会,仅保留股份,在家族委员会和企业决策中也将不再享有发言权和决策权。

接班人的培养是每个家族企业最挠头的事项,李锦记家族也不例外。李锦记有一个“超级妈妈小组”。家族里的妈妈们每个月碰一次面,交流对孩子的教育经验,从小为孩子灌输家族的理念和价值观。

每年,李锦记都会组织全家族旅行,26个家庭成员都要参加,通过这个团聚的机会,分享家族的快乐、责任、知识。在李文达眼中,“公司只是家族的一部分,我们更关注家族怎么延续,家族利益至上。没有家族内部的和谐,家族企业的长久发展就无从谈起。”

家庭内部教育的传承

李锦记的百年品牌还在于李氏家族内部的良好教育和环境。很多家族企业都是以生意为核心,结果家庭出了问题,子女出了问题,生意跟着受挫,陷入“富不过三代”的怪圈。而李锦记却始终以家庭为核心,把生意看成家庭的一部分,认为家庭和睦才是事业兴旺的基础。这正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家和万事兴。中国人讲究天地人和,尤为重要的是家和,家和万事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家族的团结和睦正是维系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最终力量。要实现家和就需要有共同的目标、高度信任的氛围和沟通的平台,还要有制度做保障。

这个平台就是“家族委员会”,由它领导李锦记集团、家族办公室和家族基金。在家族委员会上,不谈经营,主要讨论“家族宪法”、家族价值观以及第三、第四代甚至第五代的培训。这样的会议让家族成员有专门的时间来相互交流,敞开思想,感受亲情。了解产生信任,信任达成共识,保障了“家和”,也保障了家族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他们完成了由家族企业向企业家族的转变。对此,李惠森谈到,家族公司有四个角色:家族成员、股东、董事和管理层,许多家族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家族成员没有正确区分这四个角色。他们每天都在饭桌上召开家族公司董事会,因为他们既是股东,又是公司董事,甚至包揽管理着的角色,而李锦记在努力区分这四个角色。

李氏家族一贯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李文达更有一套别具一格的教育方法,他把对子女的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例如,要求小孩不能偏食,什么都要吃。李文达送孩子去西方接受现代教育,还经常带孩子们到世界各地游览,让他们去感受不同的文化,认识不同的事物,增长更多的见识,理解人生百态。他甚至有意带子女们参加葬礼,可以让子女清楚地看到死者一生的成败得失,以及种种家族的矛盾和人情世故的复杂。启示子女:人一生的所作所为,要为最后的“盖棺定论”负责,更让人深刻体会到,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命价值的守护是多么可贵。

李氏家族有着开明的教育,也有严格的家规。与很多富豪家族不同,李家有专门的“家族宪法”,这是家族成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借用“宪法”这个概念做比喻

比如,他们提出的一条“宪法”就是:第五代家族成员要先在家族外的公司工作3-5年,才能进入家族公司;应聘的程序和入职后的考核必须和非家族成员相同。每次确定新的准则后,第四代家族成员都要在该规定上签名,并把这些信息传达给第五代。

这样的家族教育和管理,使李家子女继承了李氏家族所传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吸纳了西方的现代文明。既有中国人传统的稳健、谦卑、宽容精神,又有西方人的开拓、创新、进取精神。对于李文达和李氏第四代而言,追求健康、家庭和事业平衡的生活是最重要的。因为平衡,才能走远。如果没有健康,没有和睦幸福的家庭,那么再成功的事业,有再多的钱,都不能算是成功的人生,李氏一大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美满,在努力创造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享受着天伦之乐。传统家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完美结合,就是李锦记塑造民族的世界品牌的根本和保证。

《李锦记家族宪法》第二条:接班人培养:对于是否接手家族生意,下一代拥有自主选择权。后代要进入家族企业,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第一,至少要读到大学毕业,之后至少要在外部公司工作3至5年;第二,应聘程序和入职后的考核必须和非家族成员相同,必须从基层做起;第三,如果无法胜任工作,可以给一次机会,若仍旧没有起色,一样要被炒鱿鱼;如果下一代在外打拼有所成就,李锦记需要时可将其“挖”回。

媒体采访:

李惠森多次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他的提案的主题都只有一个——家族企业传承:从2008年的“为家族企业传承换代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2009年的“进一步关注经济危机下家族企业持续发展”、2010年的“关于国家关注家族企业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到2011年的“关于重视培养家族企业接班人的建议”,再到2012年的“关于鼓励建立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分享平台的建议”,李惠森对家族企业传承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提案的内容也越来越详细。如下摘录的是有关媒体对李惠森的相关采访,以飨读者。

Q:有预测说,未来十年,香港很多家族企业会被卖掉,原因是第一代创业者退休以后,第二代对继续发展家族传统业务未必感兴趣,于是为实力买家提供了收购机会。作为家族企业的传承人,你怎么看这种趋势?

李惠森:不单是香港,全球家族企业现在都面临怎么传承的课题。我们用三个字来解决问题,就是“治未病”,我们要做的是在没有发生大问题之前解决隐患。

我们第四代传人从2001年起成立了家族委员会,并制定了家族宪法,包括股份怎么安排这些问题,家族宪法都已经规定出来了。我们第二代和第三代都出现过纷争,所以我当时提出不如把有些问题规定下来,并且还在不断完善。

Q:家族宪法中对第五代接班人有哪些规定?怎样平衡家族事务和子女兴趣之间的关系?

李惠森:我们要求子女在外面工作3-5年,但是对学历、就读专业没有要求,他们学什么的都有,我们鼓励他们去学喜欢的专业。同时,家族企业中有很多职位和机会,他们可以选择加入董事局或者服务家族基金会;如果他们都不感兴趣,不愿意加入企业管理,我们会从外面请非家族的CEO。

最近,我们第四代和第五代一起去哈佛大学学习怎样经营一个家族。一共13个人,包括我们兄弟姐妹5个人加8个第五代。一起学习很重要。在我们家族,男女都可以成为股东,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Q:据说你们对婚姻问题有很严格的规定,不准有晚婚、婚外情、离婚的情况,这些也同样适用于第五代传人吗?

李惠森:那基本是对第三代和第四代的要求,对下一代来讲,好像要求高了一点。Q:你对于家族企业整体发展趋势怎么看?

李惠森:家族企业在全球500强企业中占40%,所以不是说家族企业不能成功。对于家族企业传承来说,永远创业很重要。通常第一代创业,第二代守业,到了第三代是败业。在今天常说的“富二代”,我希望他们更多人能变成“创二代”。

第二篇:李锦记家规

李锦记家规:设立家族委员会

文│本刊记者 葛成恩

香港李锦记集团是华人社会中少见的长寿家族企业,从创办至今已有124年历史,目前已发展成员工近5000人的大型跨国公司,下辖酱料和健康产品两类业务。李锦记发展至今经历了清末、民国以及新中国时期,更经历了家族的两次内部纷争,最终成为百年企业,除家族几代人的努力之外,与近些年来李锦记建立正式的家族治理机构,以及施行家族宪法有深层次的关系。

设立家族委员会

1888年,原籍广东新会的李锦裳因避乱迁居至珠海南水镇,在当地开了一家小茶寮并出售蚝豉,因为一次偶然煮蚝用时过长而发明了蚝油。李锦裳后成立李锦记,经营蚝油和虾酱产品,还顺利进军美国,1932年,李锦裳将公司迁到香港以谋求更大发展。随着业务发展和自己年事已高,李锦裳决定让自己的三个儿子李兆荣、李兆登和李兆南接手自己的事业。但是到1970年代,三个儿子对企业发展的前景产生了巨大分歧,李兆荣和李兆登认为李锦记已经发展得相当好,不应再冒险继续扩张。而三子李兆南和长孙李文达则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双方意见无法调和,导致家族矛盾逐渐升级。1972年,李文达获得了准备退居幕后的父亲李兆南的支持,买下了两位叔叔李兆荣和李兆登的所有股份,并接手管理公司。李文达为此承担了巨额债务,公司第一次出现了负资产,兄弟不和对李兆南心理造成了巨大冲击。从此以后,兄弟之间不再往来,这就是李锦记家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分家。

在李文达的经营下,李锦记获得了长足发展。在父亲李兆南退休后,李文达邀请弟弟李文乐一起管理公司,同时给了弟弟相当可观的股份并委以重任。但是到了1986年,由于对企业发展的看法不同,弟弟提出退休,弟媳提出巨额的股权变现要求。李锦记再次面临分裂,冲突日渐升级,甚至诉诸法律。李锦记被法院责令停业半年,李文达后来斥巨资从弟弟手中全额回购了李锦记股权,亲人间关系剑拔弩张,从此不再往来。这是李锦记家族历史上第二次分家。两次分家给李氏家族成员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对于李文达而言,他不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再面对第三次家族矛盾。秉承“家和万事兴”的理念,2003年,李文达四子李惠森向家族成员提议成立家族委员

会。按照李惠森的设想,李锦记家族委员会是家族核心成员的沟通平台,同时也是家族最高决策和权力机构。

目前,李锦记的家族委员会由第三代李文达夫妇及第四代的五个兄妹组成,总共七人,大家轮流出任委员会主席一职。主席要按照家族事业现状选择议题,安排日程,每3个月举行一次家族委员会会议,每次会议持续4天。家族委员会会议的第一天到第三天讨论家族内部事务,最后一天交流彼此家庭生活近况和孩子们的问题。李锦记的家族委员会会议的第一天先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打高尔夫球,活跃气氛,为后3天创造愉快和信任的气氛,李惠森组织兄长和姐姐共同阅读,加深理解,学会相互欣赏。大家在同一环境下思考和提高,在同一个平台上沟通,不仅能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行动和成果,而且便于家族委员会的决策运作。

家族委员会主要负责家族宪法的制定和修订,关注家族价值观的传承与强化,以及全部家族成员的学习与培训。家族委员会负责挑选和委任董事会成员,通过董事会主席的任命及挑选,委任家族委员会下属各机构的负责人。

家族委员会下属5个部门,分别是:业务(酱料和健康产品)、家族办公室、家族基金、家族投资和家族学习与发展中心。每个项目由四兄弟分别负责,任期两年,可以连选连任。李锦记家族宪法规定:除李文达夫妇以外,其他家族委员会成员到了70岁便一律退出家族委员会。家族宪法在家族委员会成员超过75%投票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修改,其它议题则可以50%投票通过。如果出现双方票数相同的情况,则通过摇骰子的方式决定,较高的投票门槛要求家族成员必须有充分的沟通和谅解。

李锦记家族委员会制定了人性化的议事规则,其中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可接受行为和不可接受行为。可接受的行为包括:“我们大于我”,坦诚表达,建设性反馈,畅所欲言,积极争论,对事不对人;不可接受的行为包括:负面情绪,一言堂,“我就是这样”,言行不一致,人身攻击。一旦有人在激烈辩论中失控,这些条规有助于缓和气氛,让会议继续进行。

最近两年来,李氏兄妹5人已经在家族委员会的头三天独立召开会议,到会议的最后一天才请父母参加,为企业的平稳过渡做准备。目前的李锦记,第三代2位,第四代10位,第五代14位,总共26人。每个成员都是家族议会的成员,家族议会从属于家族委员会。李氏家族每年都举行家族旅游,26个家庭成员全部参加。

颁布家族宪法

李锦记的家族宪法已经成为李氏家族成员人人都要遵守的根本大法。家族宪法是由家族最高权力机构家族委员会制定和通过。制定家族宪法是为了保障家族的延续,现在制定和考虑中的宪法条文是为家族第四代、第五代,以及将来的家族成员准备的。在一个家庭里,兄弟姐妹的兴趣、爱好、性格、学科知识背景差异大于共性,例如李氏家族第四代的五个孩子接受的专业教育从食品科学与技术、市场学、财务到化工不同,大家学识不同,合作又是必须的。家族宪法成功的关键在于家族成员能够有效遵守,其来源于家族宪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解决合作与沟通问题,是形成家族宪法的必要条件。

家族是大树,企业是枝干

李锦记家族对家族委员会、董事会与管理层的功能做了细致区分,避免家族对企业的不适当干扰。

对于家族企业中“家族”与“企业”哪一个应该摆在首位的问题,李锦记认为,“家族”涵盖了大家庭的方方面面,而“企业”只是家族的一部分,家族犹如一棵大树的根基,企业只是大树的枝干。反之,如果把企业放在首位,一旦企业不成功,家族就像涣散了一样,一些不愿意或没能力承担家族企业业务的成员,就会感觉自己被排除在家族之外,部分家族成员也会觉得无用武之地。显然,这很不利于达到“家和”的大目标。李锦记认为,把重视家族的治理置于企业管治之前,是更具有前瞻性的观念,有了治理好的家族,才能有治理好的企业。因此,在李锦记的家族企业权力结构中,家族委员会才是最高权力机构,家族委员会主要关注家族价值观的强化,家族宪法的制定,协调家族关系和所有权问题,以及决定董事会的结构。

在李文达看来,“每天晚上回家开董事会”是大部分家族企业的通病,角色的混淆甚至会导致企业员工无所适从。李文达认为,家族成员、股东、董事和管理层各个角色之间需要有效分开,这样既能保证家族对企业的控制力与影响力,体现家族企业的特色,又能在组织上规范企业的活动,有效规避家族内部事务干扰企业运作的弊病。李锦记董事会成员由家族委员会确定,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战略,挑选企业高管,监督企业的业绩,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李锦记集团的董事会除包括李文达和4个儿子外,在2005年邀请了

普华永道资深股东方正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原总裁施祖祥担任非执行董事。

李文达一贯注重家庭的和谐,他与第四代的成员达成了一个约定:子女不能太晚结婚、不准离婚、不准有婚外情,如果犯规就要退出董事局,不过该规定目前并未列入家族宪法。按照李锦记的制度设计,在家族委员会会议之后召开董事会,与家族委员会会议每个季度4天相比,董事会会期只有3天,这是为了确保家族委员会是凌驾于董事会之上的最重要的决策机构。董事会与家族委员会虽然在人员上大部分是重叠的(莫李美瑜是家族委员会成员,但不是董事会成员),但是机构却是分开设置的,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事项,比如组织、战略计划、员工雇佣、股权转让、红利分配政策等都是在董事会上讨论并做出正式决定,有关家族的事务则不到董事会上讨论。

李锦记在124年的发展历程中,李家一直保持着100%的股权。李锦记的CEO可以由家族成员担任,亦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担任。2006年,董事会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了首位非家族成员担任行政总裁。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争座位帖》中讲到:修身岂为名传世,做事惟思利及人。李锦记家族一直将这句话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在李家人看来,做人做事并不避讳利益,但是“思利”要从“利及人”中来,道出了从思利到得利的客观规律。回顾李锦记百年,家族在第二代和第三代成员之间曾发生股权纠纷,甚至闹上法庭,令家庭分裂、亲情不再、企业负资产经营,这些沉重的历史教训,最终让家族得到了“家和万事兴”的正面感悟。为避免重蹈覆辙,让李锦记家族持续发展,李锦记将“思利及人”作为家族的核心价值观,让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学会用“直升机思维”,即把自己放在更高的位置上去思考问题,也就是把家族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主动接受“我们大于我”的思想,引领百年的传统家族走上了现代家族治理传承的道路。

家族宪法主要内容包括:

1、股权的继承和转让:李锦记股东必须具有李锦记家族的血缘,但不限男女,由于婚姻进入李氏家族的成员不能享有股份。

2、家族成员的雇佣:家族欢迎家族成员加入家族企业,但必须在家族外的公司工作3至5年,才能进入家族企业。应聘的程序和

入职后的考核必须和非家族成员相同,而且做的不好同样开除,确保了家族成员的职业化。

3、李锦记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家族委员会在对业务有兴趣的家族精英中选择出任,可聘请外部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由家族成员出任,家族委员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选定董事会及各个项目的主席,主席可以连任。

4、家族议会:家族议会从属于家族委员会,是全体家族成员(包括配偶)的沟通平台。根据需要不定期举行会议,讨论需要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的家族内部事务,如每年一次的家族旅游。家族议会的决定须经过家族委员会讨论通过方能生效。召开家族议会时,家族成员不得迟到,否则将受到惩罚,即缴纳一定数额的款项作为希望工程的捐助。从守时制度开始,家族宪法的权威逐步建立起来。

第三篇:家族财富传承——私人银行

中国私人银行客户财富传承需求分析及解决对策探讨 摘 要:从个人理财到财富管理,从财富管理到私人银行,银行间理财业务的竞争越来越走向高端市场,而私人银行无疑是这座金子塔的顶端。私人银行业务在各家金融机构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客户需求也无不牵动着各个业务关联部门的神经,近期频繁出现在人们眼球中的私人银行客户财富传承需求更是频频成为业内焦点,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和探讨。关键词:私人银行;财富传承;方案

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只不过经历了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与国外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相比,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但尽管如此,在私人银行领域,国内各家银行间已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格局。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发达地区,私人银行业务都围绕着富豪们的需求展开,而且在整个金融机构的业务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意义

作为专门服务于高净值人士的私人银行,虽然作为舶来品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刚刚起步,但是对中国金融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顺应市场利率化,推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银行业面临着存贷款利差缩小、利息收入减少的必然挑战。通过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能促进商业银行开展多元化、综合化经营,推动商业银行逐步从资本密集型

业务模式向资本集约型业务模式转变,提高盈利能力。

(二)促进财富管理行业整合提升,加快金融创新

作为服务高端客户的综合性平台通道,私人银行以开放式平台的形式整合了商业银行之外的证券、基金、信托、私募等机构的财富管理产品,方便各类财富管理机构有的放矢的进行产品开发和创新研究,拓展金融产品和非金融服务的创新空间,实现金融资产多样化配置。

(三)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体系,利于国民财富的保护和增值。私人银行的核心是帮助高净值客户在变幻莫测的经济金融市场中实现创富和守富,协助高净值客户生产与投资的进一步开展,从而促进市场的活力,促进上下游行业生产与投资的良性循环,带动各行业各条线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国民财富的整体保值与增值。

二、中国私人银行客户的财富传承需求分析

随着事业逐步进入巅峰期和稳定期,中国部分高净值人士的子女即将成年,“财富传承”的需求开始显现,并呈现出爆发的趋势,而且在超高净值人群中这一需求更为强烈。

(一)中国私人银行客户财富传承需求爆发的主因

现阶段,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年龄层比较集中,约70%年龄处于40-60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净值人群对财富传承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其中遗产税政策信号刺激、财富保障、子女成年以及家族企业进入移交阶段等因素是促使高净值人群开始考虑财富传承问题的主因。

(二)中国私人银行客户对财富传承方式的态度

在财富传承的方式上,对财富的掌控权、家族企业经营的持续性和财富的分配方式方面是“富一代”和“富二代”共同关心的问题。此外,“富一代”还较为看重保障子女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甚至预留一笔资金,作为子女成年时的“创业启动资金”,为子女开创事业营造良好的开端。也有部分“富一代”在为保障子女的生活教育水平预留部分财富以外,希望用自己积累的财富为社会做出一些积极的贡献。

(三)“富一代”和“富二代”在财富传承上想法的差异点

虽然对财富的掌控权是两代人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但两代人的意愿存在一定差异。“富一代”希望财富成为子女人生的助推力,而不是负担。因此他们希望可以通过一定的财富安排,在子女成年后分批次交予子女,同时在子女达到一定年龄以前,只让他们成为受益人,而父辈保留一定的财富掌控权。而“富二代”则希望在接管财富、特别是接管企业经营的同时应获得掌控权,权力和责任相匹配,获得充分的信任和发挥的空间。

(四)中国私人银行客户家族企业的传承思路

对于家族企业是否由子女接班问题上,高净值人士间有较大的差距,仅有少量的企业主有信心且明确要求子女接管家族企业。在经历了自己创业阶段的辛苦奋斗以后,较多的“富一代”表示会尊重子女的兴趣和意愿,希望子女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规划开创人生。因此,建立企业法人制,引入职业经理人成为普遍的想法。值

得注意的是,有些企业主开始考虑转卖并退出企业,这部分企业主财富管理的重心将逐步从实业经营转为金融和其他类型的投资,财富传承的主要方式也会从企业股权的移交转变为金融财富的传承。

三、中国私人银行客户财富传承需求解决对策探讨

(一)解决财富传承问题需要关注的要点

财富传承,对高净值人士来讲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需求项目,而且各个家庭之间千差万别。虽然这项规划非常复杂,但对于每一个家庭都需要面对这些同样的问题:什么时候传承、传承给谁、传承多少、用什么方式传承,针对这些问题逐一作答就可以迎刃而解。

(二)做好财富传承规划首先要了解国家政策

考虑财富传承问题就需要密切关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遗产税政策。目前关于我国遗产税的讨论非常热烈,2010年的遗产税草案最高税率为50%,所以对很多私人银行客户来讲,很有必要从现在开始进行周密的财富传承规划。而且一般情况下,遗产税的开征都会伴随着赠与税的开征,心存侥幸计划临时赠与的方式大多是行不通的。

(三)财富传承规划的要点和工具

对于企业资产的传承,可以设计一些股权转移方案,逐步将权益转移至下一代,完成企业的交接。对于家庭资产的传承,需要注意的是实物资产。因为遗产税需要以现金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缴,而临时变现实物资产很有可能面临较大的折价,这时可以借助一些人寿保险工具提供的大额免税现金来缴纳税金。另外,对于一

些超高净值人士,还可以借助家庭信托完成资产的传承。家庭信托也具有免税的优势,但起点金额较大,一般在5000万元以上,只适合亿万级以上的富豪。

(四)有特定目的时如何选择传承工具

如果有多个子女,或者有其他的传承对象,就需要借助遗嘱来进行划分,但注意遗嘱的制订必须具有法律效力,否则会引发更多的纠纷。要想把资产有目的传承给不同的子女,也可以借助人寿保险实现,通过受益人的指定完成,同时自己保留更改受益人的权利,如果子女不孝,还可以通过更改受益人进行制约。

参考文献:

【1】《洞悉客户需求,致力科学发展》2012年中国财富报告

【2】《中国私人银行业:根深叶茂》2013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第四篇:陈氏太极拳传承及家族简介

陈氏太极拳传承及家族简介

陈氏家族介绍: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下令由山西省洪洞县向怀庆府属地移民。移民中有一青年名叫陈卜,祖籍本在山西泽州郡东土河村,时因家乡连年遭灾,逃荒到洪洞,与妻儿一起被裹入移民队伍带入怀庆府境内,在温县城东北10公里处落了脚,将此村取名陈卜庄。由于陈卜庄地势低洼,常受涝灾,明洪武七年,陈卜合家造成往常阳村。此村位于陈卜庄东南、西清风岭上,南临黄河,北负一岭,旱涝保收。因其西有柿沟,东有赵沟,北有正北沟,三面环沟,随着陈氏家族人丁繁衍,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直至建国后陈家沟所用的婚丧嫁娶用具上还写着“古常阳”的字号。陈家沟距今温县县城正东约5公里,仍以陈姓为主,村中居民现达2600余人。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陈卜及其后代六世同堂,计有二世陈刚、三世陈琳、四世陈景元、五世陈堂、六世陈宗礼等人。到七世陈思齐、陈思孔、陈思怀三兄弟时开始分家立业。陈思齐传于第八世陈守身,又传于第九世陈我读、陈我讲、陈我诵、陈我漠兄弟四人,再由陈我讲传于第十世陈汝信;陈氏另一支是七世陈思怀传于八世陈抚民,由陈抚民传于第九世陈奏乾与陈奏庭二人。陈王庭,又名陈奏庭,系明末文痒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匪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陈王庭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化,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双人推手及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

陈式太极拳传承列表:陈王廷——创始人陈所乐、陈汝信——第二代陈正如、陈恂如、陈申如——第三代陈敬柏、陈继夏——第四代陈公兆、陈秉奇、陈秉壬、陈秉旺——第五代陈长兴、陈有恒、陈有本——第六代陈清萍、陈仲甡、陈耕耘——第七代陈垚、陈淼、陈焱、陈森、陈鑫、陈延熙、陈复元——第八代陈克忠、陈克弟、陈发科——第九代陈照丕、陈照奎、陈照旭——第十代陈瑜、陈小旺、陈小星、陈正雷——十一代陈自强——第十二代

陈式太极拳传承简介: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1600—1680),字奏庭,太极拳创始人。自明洪武初年,陈姓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河南省常阳村(即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时算起,为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陈所乐陈氏第十世,师承太极拳创编人陈王廷而得太极拳真谛,和其师兄弟陈汝信同为太极拳创编后的太极拳第二代宗师。陈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陈汝信,陈氏第十世,学拳于太极拳创编入陈王廷。陈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陈正如,陈氏十一世,师承陈所乐而精于—百零八式太极拳,为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陈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陈恂如、陈申如陈氏第十一世,陈所乐之孪生子,陈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陈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陈敬柏、字长青,乾隆年间人。陈继夏、字炳南,清乾隆末年人。陈氏十二世。陈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陈公兆,字德基,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1715年),陈氏十三世。陈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陈秉奇、陈秉壬、陈秉旺,陈氏十三世,陈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乾隆末年人。三人乃亲叔伯兄弟。从小即拜族叔陈继夏为师,学习家传陈氏太极拳术。陈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长兴(1771-1853),字云亭,陈氏十四世,太极拳第六代传人,自幼受业于其父秉旺,太极拳、械出神入化。他对太极拳的发展,贡献颇丰,可谓继陈王廷创拳后,在漫长的太极拳发展道路上,又树起了一座丰碑。陈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有恒、陈有本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清萍(争议很大,赵堡太极列为第7代传人,所传弟子都是皆有建树,有杨露婵-创杨氏,武禹襄-创武式太极,和兆元-创赵堡和式架,李景延创赵堡忽雷架)、陈仲甡、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耕耘、字霞村,陈氏第十五世孙,太极拳第七代传人,一代太极拳宗师陈长兴之子。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垚、字坤三,仲甡长子,叔伯弟兄排行第二,为陈氏十六世。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淼、字淮三,季甡长子,幼随父习文练武。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焱、仲甡次子。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森、字愧三,季甡次子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鑫、字品三,仲甡三子。陈氏十六世。前清岁贡生。为近代中国体育史上著名的太极拳理论家。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延熙、陈耕耘次子。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复元、字旭初,陈氏十六世。陈氏太极拳第九代传人--陈克忠、字子纯,陈克弟、陈氏十七世。陈氏太极拳第九代传人--陈发科、字福生。陈氏十七世,太极拳第九代传人。自幼师承乃父延熙。他是近代陈式太极拳史上的代表人物,对发展和传播太极拳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从本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长期在北京教授拳术,使陈式太极拳逐步走向社会,为社会所熟悉。其著名高徒有:沈家桢、顾留馨、洪钧生、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李经梧、肖庆林等和其子照奎、照旭以及女儿豫霞。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丕,字绩甫,陈氏十八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奎,陈发科幼子。自幼随父学拳,精通陈氏太极拳理论和擒拿术以及各种技击方法,善于精巧细腻的攻防技术,对推广、普及、提高陈氏太极拳贡献巨大。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旭,陈发科次子。陈氏十八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瑜,陈照奎之子。陈氏十九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小旺,陈照旭长子。陈氏十九世。曾担任河南省陈式太极拳协会主席,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第七届政协委员。参加过《太极神功》、《神丐》、《陈式太极拳》等影片的拍摄工作。并有多部武术专著面世。创办的“世界陈小旺陈式太极拳总会”,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会,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上百个城市推广太极拳,为太极拳走向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小星,男,1952年出生,系陈家沟陈氏十八世太极妙手陈照旭先生的三子,系十七世太极之尊陈发科先生的嫡孙。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嫡宗传人,国际太极拳大师,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校长,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会长,世界太极拳联谊会会长。自幼随父辈习练家传太极拳,与当代陈氏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胞兄陈小旺大师一起刻苦学习,拳艺日臻精湛。当今陈家新生代中,陈炳、陈军、陈迎军、陈自强、陈自军,等均受其恩惠。其入室弟子有陈占成、陈雪飞、陈国强、崔武装、崔恒全、张华庆、张宗军、陈宇雷、苏建平、曾卓儿。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正雷,男,汉族,1949年5月生,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村人。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历届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委员,1995年中国武术协会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太极拳杰出传承人。现任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执行主席。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发展基金会法人代表,2009年被评为建国后“感动中原60位人物”之一。在40多个国家设100多个教学点,直接受教者数十万人,其中300余位收为入门弟子,可谓桃李满天下。被国内外上百个武术和太极拳组织聘为顾问、名誉主席、名誉会长等职。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陈自强1977年出生于陈家沟陈氏太极拳世家,陈氏二十世太极拳嫡宗传人,陈家太极七龙之四龙,陈家沟太极拳学校副总教练。自幼随父亲陈小星大师习练家传拳械,并得到二伯父陈小旺大师的悉心指教,加之聪颖刻苦,勤于钻研,不仅擅长陈氏太极拳老架、新架、三十八式、十九式及各种太极器械,对太极推手及太极散手也颇为谙熟,动作弹抖靠发,刚劲冷脆,功夫极具威力,不愧为将门虎子。其长期任教于陈家沟太极拳学校,并多次在河南、广西、浙江、深圳等地传拳授艺。1996年首次参赛,一举夺得河南省太极推手冠军。1998、1999、2000、2001、2002年又五次蝉联河南省太极推手冠军。1998年在第五届国际太极拳年会中,一路过关斩将,战胜各路强手,夺得交手擂台赛A组冠军。1999年在杭州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中为河南队赢得了本次大赛唯一一枚金牌。此后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武术太极拳、剑、太极推手锦标赛、太极推手冠军。成为陈家新生代中又一位全国冠军。并被西安体育学院相中,特招录取为该校本科学生,学习现代散打运动理论和人体运动知识。2004年任陈家沟太极拳协会常务副会长。2010年以绝对优势夺得中央电视台康龙武林大会陈氏太极拳擂台争霸赛总冠军

第五篇:无限极有限公司李锦记创业人生

“宁波人对于工商业经营经验丰富,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人足迹,其能力与影响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这是孙中山先生对宁波人的赞誉。

“上海昔日的繁荣离不开他们,经济领域的数个第一都是由他们创造的。”“他们有着商业奇才的经营谋略。”“有人说他们是最爱冒险的商帮,有人说他们是近代最优秀的商帮,有人说他们的成功源自于创新精神。”

这是著名经济学者郎咸平(博客)教授对宁波人的赞誉。

他们为何有着如此高的声誉?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甬商。

甬商是我国四大商帮之一,也叫宁波帮。虞洽卿、朱葆山、包玉刚、邵逸夫、董浩云、吴锦堂等富豪巨贾,无不威震一方。郎咸平在其著述里感叹说,在同时代的晋帮、徽帮、湖帮逐步衰减乃至销声匿迹的今天,宁波帮却能历久不衰,欣欣向荣。

2010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中国之夜”在这里举行。各国政要巨商云集。其中一位中年男子时而向各位贵宾颔首微笑,时而与身边的嘉宾低声交谈。

他,就是宁波三生董事长黄金宝。这位宁波人有着甬商固有的气质,内敛,雅致,甚至还带有一点点羞涩,但目光中透着坚定和睿智。

作为直销企业的董事长,在这个直销普遍遭遇主流社会偏见的时代,黄金宝是第二次出现在APEC会场,而三生也两度与宝马汽车、戴尔电脑等一起成为APEC论坛官方合作伙伴,其旗下产品御坊堂海狗丸也两度成为APEC论坛唯一指定保健食品。

APEC论坛因有各国政要参加而成为世界级盛会。类似于三生这类直销企业,许多还在为遭受社会偏见而苦恼,甚至不敢跻身高端主流活动。在其他同类企业还在寻求社会认同的时候,作为直销后起之秀的三生,却通过APEC论坛一举迈进世界级殿堂,无不显示出黄金宝骨子里甬商特有的敢为人先的精神。

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早在浙东文化的学术思辨中就能找到强烈的印证。明代王阳明敢于在禁锢人们精神的“理学”一统天下的思想格局内,公然倡导“致良知”学说,鼓动人们冲破既定的思想牢笼,争取自我心灵的解放,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史上掀开了光辉的篇章。黄宗羲以振聋发聩的“经世致用”的声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改革与民主启蒙的进步观念。

正是受浙东学派的深远影响,再加上港口文化的熏陶,作为历史悠久的通商口岸之一,宁波人与外来交往频繁,兼收并蓄中西文化,宁波帮孕育出了务实、明理、进取、重文、包容、机敏的性格特质。而这也深深地影响着黄金宝。在经营三生的过程中,黄金宝正是凭借着这种甬商精神,精心经营着三生和他的事业,续写甬商传奇。

尽管三生在中国直销企业中还不是最大,只能排在第二梯队,但这并不影响黄金宝实现自己的理想。早在2008年,黄金宝就提出,要为所有事业伙伴打造最佳事业平台,成为最受人尊敬的国际化直销企业。

志存高远,却务实,黄金宝认为未来的三生,做大不如做强,做强不如做久。

在宁波三江口附近的广场上,屹立着一组雕像。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雕像中的每个人都背着行囊、准备上路。这仿佛意味着永远创业、永不守摊的宁波人,永远在路上。

郎咸平在其著述里说,“宁波帮还将创造出怎样的奇迹?也许最大的猜想都是保守的。”

这话,对于黄金宝和他的三生,同样适用。编辑本段商业伦理

直销联盟凡孝平老师

2012年12月25日,三生公司独家赞助第三届深圳直销精英行业交流研讨会。三生公司黄金宝董事长高度赞扬深圳直销联盟对直销行业所做出的贡献,并表示只要直销联盟有需要,三生公司愿意长期对联盟的各项活动进行赞助。深圳直销联盟副理事长凡孝平老师发言指出:“直销行业的市场空间非常大。直销公司应该倡导健康和谐的竞争合作关系,引导所属直销员公平合理地开发市场,共同拓展市场份额。”[1]凡孝平老师对三生公司整合灰色项目的力度进行高度夸赞,称对行业的正面积极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2009年10月22日,宁波帮博物馆举行开馆典礼。就在数月前,宁波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城市形象口号,一对湖南夫妇撰写的“书藏古今,港通天下”高票夺魁。这正是宁波人精神家园的写照。

“书藏古今”,狭义上指的是宁波有四大藏经阁之一的天一阁,广义上寓意着宁波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一座有着7000年文明史的文化之城。而这座文化之城,同样演绎着厚重的商业文化。

甬商群体既受黄宗羲“经世致用”学说影响,养成了务实明理的性格,又受王守仁“致良知”学说影响,注重判断善恶和道德标准,更加重情重义,尤其在商业社会,“信任”成为宁波帮恪守的道德标准,“以信立义,义中求利”是宁波人最大的特点。

郎咸平评价说:“宁波帮信任无双。”宁波人是中国第一个设立“邮局”的人。据史料记载,1403年(明永乐年间),宁波人就设立了“民信局”,其功能相当于现今的邮政局,书信、报刊、契约、金银、钱票皆可邮递,兼营货物护送,并一直延续到解放前。这种民间邮政机构,除了雄厚的实力,更需要绝对的信用。即使在今天,世界各地邮政几乎都由国家专营,就是以国家承担信托责任,由此可见宁波人“一诺千金”的信托责任感。

黄金宝认为,经营企业也是一种信托责任。“不管是员工还是营销人员,进入三生,就是把自己的前途托付给了公司,我们同样负有一种信托责任。”黄金宝认为,经营企业就必须承担社会责任,而履行社会责任,最重要的是把企业经营好,让员工满意,让营销人员获得发展的平台和空间,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为社会创造财富。

把经营企业当作一种信托责任,认为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把企业经营好,黄金宝的话非常平实,却非常契合世界“管理之父”德鲁克的观点。

德鲁克在谈到企业社会责任时认为,企业最大的责任,不是捐赠,而是最大化地经营好企业,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最大的价值。利益相关者权益包括股东权益、员工权益、消费者权益、合作伙伴权益、社会权益等。

在“企业公民”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媒体语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喜欢通过捐赠体现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三生却在热心公益的同时(短短几年捐赠资金几千万元),更是潜心经营企业,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信托责任”。

黄金宝提出,三生要为事业伙伴打造最佳事业平台,也正是为了这句承诺,在直销前景扑朔迷离甚至有同行和专家告诫姑且观望的时候,黄金宝却在第一时间申请直销牌照,还将本已满足申请直销牌照条件的注册资金数由8000万元主动提高到1.568亿元,以提高自己的信用额度,成为中国第六家、浙江省首家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2004年三生直销业务刚刚起步,黄金宝曾面对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对公司员工和业务人员承诺:“我要把这块地买下来,未来把它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健康产品生产基地。”几年过后,投资2亿港币的三生健康产业园一区工程拔地而起,而且正在规划投入后续资金8亿元,扩建二区、三区工程,即将建成亚洲规模最大的保健用品生产基地之一。

一位跟随黄金宝多年的公司高管介绍说,黄金宝不会轻易承诺,但哪怕是生活中一个小小的承诺,都会恪守,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无信不立”。

黄金宝现在最大的承诺就是要把三生打造成“最受人尊敬的国际化直销企业”。黄金宝认为,最受尊敬,绝不是靠大笔捐赠可以得到的,也绝不是把企业做大就可以实现的;最受尊敬,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信任,则是最基本也是最受尊敬的一种精神。编辑本段渠道并购哲学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宁波的这句城市形象主题口号,“港通天下”狭义是指宁波港通天下,但在黄金宝的诠释里,却道出了宁波人“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情怀。

宁波有众多优良港湾,从宁波港起航,商船可借助海潮和风力往来南北,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出发港,在秦代商贸活动已相当活跃。鸦片战争以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商贸更为发达。长期的商贸活动,使宁波人注重流通商贸。

长期的流通商贸文化,让宁波人对流通渠道有着与生俱来的重视。郎咸平在评价宁波人的创新时指出,真正发明加盟店的就是宁波人,并且发生在100多年前。由此可以看出宁波人对打造流通渠道的重视程度。

“直销企业做什么?第一是产品,第二是渠道。”黄金宝认为,直销企业通过发展营销人员构建起来的流通渠道,是直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宁波人常年面向大海,培养了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为了快速发展流通渠道,黄金宝率先祭起了“并购”大旗,先后整体收纳绿谷团队、力康力团队等,无不在直销市场引起轩然大波。三生也被业界称为“并购大王”,并一度被市场视为“搅局者”。

面对这种诘难,黄金宝却坦然说道:“首先,渠道并购是企业发展的常规形态,注重的是双赢;其次,三生进行的是理性并购,而非外界质疑的疯狂;最后,三生并购是有效的并购,但自主发展仍是主力。”

渠道并购是双赢的市场常态,黄金宝所说的渠道并购,在商业社会确实时有发生。

渠道并购最著名的案例是沃尔玛收购好又多。2007年2月,沃尔玛宣布了购买BounteousCompanyLtd(BCL)公司35%股权的协议,BCL在中国内地运营好又多超市,好又多是中国最大的连锁零售商之一。台资好又多超市自1997年8月首家内地店开业至今,在34个城市开设了101家商场,尤其是在广州、成都、厦门和上海等城市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其实沃尔玛在中国一直落后于家乐福,扩展并不顺利,比如,沃尔玛在广州为“零市场”,而好又多总部恰恰位于广州,拥有十余家盈利良好的店。通过收购好又多,沃尔玛迅速提高了其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地位。

此外,世界房地产中介巨头21世纪不动产收购另外两大房地产中介巨头戴德梁行旗下的二手房代理业务部门、满堂红(MyTopHome)在深圳市福田区的15个房地产经纪店,也是渠道并购著名的案例。

黄金宝认为,直销市场生态与其他商业生态一样,渠道并购是资源重组的常规市场运作,人们大可不必以另类的眼光去看待。黄金宝认为,渠道并购其实是双向选择,一方面是其他渠道在某些方面发展遇到了瓶颈,需要找一个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三生只是更为吻合他们的需求罢了;另一方面,三生要拓展渠道,并购是快速拓展渠道的商业运作手法之一,就像沃尔玛并购好又多一样,双方合作,达到的是双赢的结果。

尽管团队小规模并购或重组原本一直在进行,在绿之韵并购越洋科技后,仍不时传出类似的并购消息。直销团队的整体并购,似乎将成为一定阶段直销市场重组的关键词,而这一关键词的背后,同样是渠道并购的延续。

理性并购的“植树原理”。如商业社会的渠道并购一样,直销行业的团队整体并购在一定时期内将成为常态,但黄金宝感叹说,并不是所有团队都值得并购进来,弄不好既害了团队,也害了自己。也许这正是黄金宝的经验之谈。

2009年8月,三生调整了自己的直销政策,吸引了众多团队前来洽谈合作。据三生工作人员透露,当时几乎是各方排着队想加盟进来。当时三生确实并购了一些团队,但后来发现,并购进来的团队良莠不齐,有的甚至打着三生的旗号干着非法传销的勾当,让三生蒙受损失。另外,并购进来的团队一定程度上对三生原有团队构成冲击,也有的因为各种原因后来离开了三生。

2009年11月,三生召开专门会议,对并购行动刹车。对前来洽谈的团队,三生坚守两个原则:第一,炒作型团队坚决不要,尤其运作不规范的团队,团队再大也不为所动;第二,团队领导人与企业理念不吻合的坚决不要。

黄金宝表示,刹车并不表示三生不再并购团队,而是在以后的团队并购中,三生会更注重团队的质量,原则性更强。“三生的并购,是建立在合理、稳定、发展基础上的并购,是建立在维护原有团队公平基础上的并购,是建立在公司核心原则、核心价值观上的并购。”黄金宝说。

黄金宝近两年来热衷于植树并颇有研究。黄金宝总结说,并购外来的业务团队,就像买树种树一样,在买树时既要把这棵树的根系和土壤一并移植过来,又要把它种植在新的土壤里;既要保持树原来的根系,又要给予新的土壤和养分,树才能重新长大,否则树既长不大或者会死掉,又占用了土地资源,造成双重浪费。另外,有的树移植过来的时候枝繁叶茂,但并不一定会成活;有的树移植过来的时候长得不怎么样,但适应了新的土壤环境后,反而长得郁郁葱葱—套用到团队并购,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既要保持原有团队的文化属性,又能融入到三生的企业文化中。

有效并购与自主发展。“并购容易共生难”,这是黄金宝经常告诫同事和团队领导人的话。

尽管都是直销人,但团队并购进来后,如何与三生共生共融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三生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呢?

宁波人的特质此时便显现出来。宁波自古就是通商口岸,常年与海外通商贸易,养成了宁波人兼收并蓄的性格,而多元文化的融合让宁波人习以为常,并历练出了反向融合的特质。

“我们坚持理性并购,坚持两个不要,这就淘汰了一些难以共融的团队。”黄金宝介绍说,对于并购过来的团队,已经有了相互认同的基础,这也是被并购团队与三生共生共融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后,最重要的就是文化融合。“正如植树一样,我们对并购过来的团队,会让其保持一定的原有属性,但同时我们又通过三生的教育培训体系,迅速进驻团队,复制三生的文化。与此同时,我们还会给予新团队支持和关怀,不让其感觉到是外来户。从情感上进行融合,当然,这也是文化融合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一些并购的团队后来选择了离开。对于这种情况,黄金宝介绍说:“对于选择离开的团队,我们自然感到可惜,我们首先会反思,是不是我们服务做得不够好,是不是让其受到了冷落,是不是经销商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是不是我们跟进得不及时,或者是双方的价值观不一样导致水土不服。如果是我们的原因造成的,我们会尽量改进并挽留;如果是价值观无法一致,我们会恭喜他们,希望他们找到更好的归宿。”

令黄金宝高兴的是,大部分团队后来都留了下来,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黄金宝认为,三生的并购是一种有效的并购,让三生的业务队伍在近两年得到快速发展。

正因为如此,外界质疑三生近两年的发展主要依赖并购,自身业务队伍的发展能力偏弱。但黄金宝不这么认为:“三生的发展,绝不是依赖团队并购,而是主要依靠自身业务队伍的发展。”黄金宝举例说,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在三生的销售业绩中,70%的业绩来自于三生原有的业务队伍,只有30%的业绩由并购进来的团队创造。而在三生现有的5名两钻石经理中,三生老的营销人员就占了4名。

黄金宝认为,并购肯定为三生的业绩加了分,但重要的是三生发展起来了,并且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他不否认以后将继续通过渠道并购拓展市场,但以后肯定仍将以发展自身业务队伍为主,“并购团队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自身发展才是根本”。编辑本段产业版图

在中国甚至全球经济领域,浙商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各大领域取得的成绩,无不令人注目。挟巨量民间资本炒楼炒金炒农产品,严重的投机行为令市场望而生畏。由于温州人风头过劲,甚至成为浙商的代名词。这让人在与他们打交道的时候总是心存疑虑。

尤其在直销业,企业主“投机”甚至“捞一把就走”的心态,更是营销人员的大忌。而在中国市场上颇多这样的企业,有的企业甚至业绩已经做得非常大,却仍栖身租赁的写字楼里办公,期待企业永续经营的营销人员往往对这类企业心有余悸。

“这种担心完全是不了解宁波帮的性格。”黄金宝介绍说,宁波人看着商业资本,更看重工业资本,兴办实业几乎是每个甬商的追求。

历史上,宁波帮兴办实业早就举世闻名,涌现出了许多工业大王,虞洽卿、包玉刚、董浩云(董建华的父亲)等声名显赫的人物无不有庞大的实业基础,而镇海的方液仙在上海创办化学工业社,兴办我国第一家日用化工厂,被称为中国日用化工奠基人。定海的刘鸿生,以经营煤炭起家,号称煤炭大王,1930年创办的大中华火柴公司,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火柴厂,年生产火柴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又被称为“火柴大王”,以后在全国各地开办了几十家企业,又被称为“企业大王”。据史料记载,宁波人创造了100个左右全国第一,涌现出一批“大王”,书写了中国工商业史上的百年辉煌。

永续经营也是甬商的传统。例如1896年鄞县的鲍咸昌与其兄鲍咸恩、妹夫夏瑞芳等创办的商务印书馆,后来发展成为我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贡献卓越的大型出版企业,现在仍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出版企业之一。宁波人创办的同仁堂,现在仍是最具活力的医药企业之一。

黄金宝秉承甬商兴办实业的传统,大力兴办实业。2004年4月,宁波三生成立,5月30日,三生占地18000平方米的产业园区一期生产基地投入使用,告别租赁办公室的历史,搬进宽敞明亮的办公区,而且建成了高标准的生产基地,成为宁波首家通过保健食品GMP审核的保健品企业。当年,黄金宝规划三生工业园区,计划总投资10亿港币,建成总占地面积566亩、设计年产值180亿元的三生健康产业园。作为三生全球生产研发基地,健康产业园占地156亩、总投资额2亿港币的一区已于2009年5月正式启用,而占地410亩的二区、三区也将陆续动工,将建成三生化妆品、洗涤用品和小型厨具生产基地。全部建设完成后,三生健康产业园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健康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为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黄金宝还做了三生国际运营中心的规划,总投资人民币4亿元,占地43000平方米,建设用地于2007年年底就已购入。

在不断夯实直销产业基础的同时,三生以直销为核心进行了与主业相配套的产业衍生和升级,三生国际名酒庄、三生湿地主题公园等多个协同性配套产业项目也将陆续建设。

黄金宝认为,树要长得高,根要扎得深。唯有兴办实业,才是企业的根基,这也是宁波帮长盛不衰的秘诀。鲍氏兄妹如果只卖书而不兴办印书馆,也许早已销声匿迹,就不会有今天的出版大鳄商务印书馆;同仁堂创始人乐氏家族如果不兴办药厂而只卖药,也不会有百年老字号同仁堂。三生要为营销人员提供最佳创业平台,讲究的是永续经营,而要永续经营,唯有打下产业基础,企业才有发展的根基。

在商业社会里,利用充足的资金在资本市场搏杀,确实可以获利丰厚,但商机短暂。同为浙商的温州商人在各地炒楼、炒煤、炒黄金甚至炒大蒜、炒大豆等,近几年却没有出现一个楼市大王、煤炭大王、黄金大王,而炒蒜炒出了“蒜你狠”,炒大豆炒出了“豆你玩”。在宁波,至今仍有开办企业之风,除三生外,云集了雅戈尔西服、奥克斯空调、方太厨具等知名民营企业,是仅次于制造业之乡顺德的第二大小家电制造基地。

无怪乎市场上有“温州出商人,宁波出企业家”之说。

编辑本段全员服务哲学

江浙向来是富庶之地,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但这话到了宁波就不一样了,成了“宁波熟,一碗粥”。这是因为宁波人多地少,收成再好,人仍不能吃饱。宁波人不能像湖广一带的人一样靠地吃饭,只能靠海吃海,迎着风浪以捕鱼为生。

大海捕鱼,风高浪急,云谲波诡,危险无时无地不在,个人单打独斗无法战胜风浪,上至船长下至水手,唯有彼此合作,彼此服务,让全船的人形成一个整体,才能确保平安。有时多条船一起下海捕鱼,更是需要相互照应。

这种捕鱼生活与大部分中国人所过的农耕生活有着极大的区别。农耕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人携带农具就可以独立完成,无所谓生命危险,最多遇到暴风骤雨,自己跑回家躲雨就是了。

正是这种捕鱼生活,在长期与大海搏击的过程中,彼此晓情明义,彼此照应服务,宁波人的血脉里积淀下强烈的服务因子。在船上,只有彼此服务、彼此照应,整条船才能战胜风浪;在船队,也只有彼此服务、彼此照应,整个船队才能平安归来。

“经营企业就像出海搏击一样。”黄金宝认为,市场如大海一样风高浪急,不管是营销人员还是其他员工,甚至是董事长、总经理,彼此之间都要互相照应,才能在市场搏击中取得胜利。

在三生“二五计划”发布会上,三生设立的“服务型企业”目标,是三生“二五计划”的重要内容。

“什么是服务型企业?”黄金宝认为,传统的直销企业往往强调的是管理营销队伍,公司承担管理者的角色,但“屁股决定脑袋,人一旦坐上管理者的位置,往往注重的是发号施令。但服务型企业不同,公司提供的是服务,坐在服务的位置上,考虑的就不是发号施令,而是怎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了建设“服务型企业”,三生提出了“全员服务”理念。很多公司讲到给营销人员提供服务,往往是客户服务部,超前一点的是与营销人员打交道的一线人员,但三生要求后端人员也要具有服务意识,只有全员服务,才能提升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为了打造“服务型企业”,三生提出了“互为顾客”理念。

“我们提出‘互为顾客’概念,打破了常规的顾客概念。”黄金宝说,“通常所指的顾客,往往是指企业客户。但在三生,凡是打交道的对象,我们都要把对方定位为顾客,并以服务顾客的态度去对待。”

黄金宝认为,所谓的外部顾客,就是通常所指的消费者和营销人员,甚至还包括各类供应商,一般企业都非常注重。但在企业内部却往往没有“内部顾客”意识,只有上下级或不同部门的概念,这就导致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甚至扯皮,阻碍了服务水平的提高。黄金宝举例说,有时候处理一桩投诉,这个部门说是另一个部门的事情,另一个部门又推说是另外一个部门的事情,营销人员跑了一圈,问题仍然解决不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一个部门或工作人员移交给下一个部门或工作人员的是“半成品”,导致整个服务大打折扣。

提倡“内部顾客”意识后,三生在坚持给“外部顾客”提供服务的同时,对待企业内部关联的部门和人员,都强调以“顾客”的方式对待,“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部门之间都互为顾客”。黄金宝认为,树立了顾客意识,会让全体员工增强对彼此的服务意识,从而提高公司的整体服务水平,让三生真正成为“全员服务”的“服务型企业”。

企业服务定位的改变带来的是操作模式的改变。管理型企业往往自己制定各项政策或规划,让营销人员去执行,但在三生却恰恰相反,每逢重大决策,往往会把营销人员代表召集起来,一起商讨,一起做出决定,以强烈的服务意识让每项政策最能符合营销人员的需要,给了他们强烈归属感。

三生在2008年成立了市场咨询委员会,刚开始只是象征性地一年开一次会议,但在确定成为服务型企业后,三生就多次召开委员会会议。

永不守摊重创新 三生的愿景期待

宁波人面向大海,直面大洋的挑战,在艰险的环境中生存,他们有着开阔的视野、坚强的意志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而浩瀚的大海培育出宁波人博大的胸怀和永不满足的价值追求。

2010年3月5日,三生“二五计划”宣导大会在宁波鄞州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明确定位,强化内功,提速发展”的主题点燃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营销精英的激情。在此次大会上,三生正式发布“二五计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2010年~2014年,三生将在全力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稳步开拓国际市场。

对于内资直销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业内一直有不同的意见。一些企业所谓的开拓国际市场,往往只是一个在国内快速收单的噱头。有的企业在各个国家建立分公司,往往有点像猴子掰玉米,今天这个市场轰轰烈烈开张,明天却从另一个市场悄无声息地退出,许多市场仅仅留下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并且门可罗雀。

“三生要成为最受人尊敬的国际化直销企业,不开拓国际市场谈何国际化?国际市场那么大,我们自然不能放弃。”宁波帮素有开拓国际市场的传统,并且业务遍布世界各地,国际市场对黄金宝有着别样的吸引力。不过务实的宁波帮精神,让黄金宝多了一份理性:“我们不会遍地开花,‘二五计划’期间我们将坚持以成熟一个开发一个、开发一个稳定一个为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国际市场。到‘三五计划’期间我们才会在‘二五计划’期间打下的扎实基础上全面开拓国际市场。”

尽管三生已成为中国直销企业的新锐标杆,有着“永不守摊”宁波帮精神的黄金宝又在梦想一个全球化、多元化、集群化的直销产业集群,并希望能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据悉,三生正在着手规划和兴建三生全球生产基地、三生国际运营中心、三生东钱湖游艇俱乐部、三生国际名酒庄、三生湿地主题公园等多个规模宏大的项目,并将逐步拓展全球市场,进行全球化资本扩张和多元化发展。

谈及多元化与直销的关系,黄金宝表示,直销永远是三生的核心业务和重中之重,三生的多元化将是围绕直销核心业务的相关多元化。“这样的格局,不但大大提升了三生的形象和品牌力度,而且给予营销人员更明确的梦想点,同时还可以作为产品展示、营销人员会议、教育、旅游等项目的配套设施,更好地服务于直销市场。另外,三生还可将延伸产业作为奖励,使得营销人员获得更多的收益。”

宁波帮既注重产业资本兴办实业,也有着注重金融资本的禀性。中国金融业信用制度真正的创始人正是宁波人,宁波人创立了“过账制度”,即钱庄对客户的经济往来不支现款,而是采取划账的办法,这其实是后来新式银行票据交换制度的开始。独特的金融才能,不但让宁波人中出现了众多银行家(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即由宁波人严信厚、叶澄衷于1897年创办),而且通过金融手段彼此帮扶,使宁波帮的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在谋求实业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三生将海外上市纳入发展规划,计划通过国际资本运营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融资通道。黄金宝说:“随着直销主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价值链的提升,三生将利用多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和国际资本运作平台,助力拓展全球市场,实现国际资本全面扩展和配套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全球营销伙伴创造多种收益来源。”

在中国与国际金融市场日益接轨的今天,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在海外上市其实非常普通,但对于中国直销业来说却是别有一番意味。在以前就出现过许多直销企业借海外上市概念大玩炒作原始股的把戏,让众多直销人员沦为难民。[2]

黄金宝表示,自己绝不会成为资本家,宁波人更多的还是习惯做实业,三生也只做实业,资本运营只不过是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目标的途径,是企业与营销伙伴分享成功的一种方式,绝非企业经营的目的。他认为,务实求真是宁波人的禀性,“金融资本是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是产业资本,我们绝不会混淆”。编辑本段《尊重的力量》

一直记得这样一个故事。[3]

美国钢铁大亨洛克菲勒在散步时,遇到一个瘦弱的摆地摊卖旧书的年轻人,他正缩着羸弱的背脊在寒风中啃着发霉的面包。洛克菲勒怜悯地将8美元塞到年轻人手中,头也不回地走了。但是没走多远,洛克菲勒忽又返回,从地摊上捡了两本旧书,说:“对不起,我忘了取书。其实,您和我一样也是商人!”

两年后,洛克菲勒应邀参加一个慈善募捐会时,一位年轻书商紧握着他的手,感激地说:“我一直以为我这一生只有摆摊乞讨的命,直到你亲口对我说,我和你一样都是商人,这才使我树立了自尊和自信,从而创造了今天的业绩„„”

许多人看到的是洛克菲勒尊重别人的高尚人格,但我看到更多的是尊重的力量。这位年轻人走过的人生历程我们无从知晓,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我们可以推演出这位年轻人的经历。

当他还在寒风中啃着面包摆地摊的时候,也许并没有太多对于成功的渴望,觉得生活原本就应如此度过,默默无闻,了此残生。但当一位著名企业家给予了他一句“你和我一样,都是商人”的肯定,年轻小伙子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这种被别人尊重的幸福感就像一颗石子扔入了原本平静的湖面,不可避免地激起了波澜一样,激发了他内心蛰伏已久的赢得他人尊重的渴望。

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其实在人类内心深处,渴望尊重是一种本能。谁都在期望做受人尊敬的事,做受人尊敬的人。只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处境,绝大部分人的这种渴望被尘封掉了,或者感受并不强烈。然而这种本能一旦被激发,人们感受到被尊重的莫大(博客,微博)幸福感,将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让人充满斗志,锐意进取,百折不回,以满足内心深处那种本能的渴望。

尽管我们不知道纽约街头那位摆地摊的年轻人走过了一条怎样的人生轨迹,但可以想象,要晋身洛克菲勒出入的名流慈善宴会,那一定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他必须付出不同寻常的努力,锐意进取,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此外,他必须克服一个又一个在前行过程中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百折不回,才能到达成功的顶点,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但,事情还远不止如此。

你会发现,许多人都有类似的境遇,也在努力前行,也在克服困难,但为什么就这位年轻人能晋身洛克菲勒的名流圈子,成为一位成功人士,而其他人却只能平庸地过着,尽管内心心存渴望,却只能在渴望中煎熬?

这,取决于对尊重的态度。

对待每一件事情,如果仅仅只是把事情做完,甚至敷衍了事,自然无法赢得尊重。而有些人力求完美,事事尽心尽责,也就是这种尽责,才让他们到达胜利的彼岸。

力求完善,就是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对人、对事都应该如此。许多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但结果却迥然不同。有的人只是做了这件事情,有的人不但做了,还以力求完善的态度去做,从而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前者只是把事情做了,只是一个平常的结果,而后者的结果会迥然不同。

因为本着力求完善的态度,会思考如何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精益求精,并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更重要的是,因为要力求完善,就会不只停留在“低头做事”的层面,更会“抬头看路”,会考虑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就会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工作方法。这种力求完善的态度,会让人每一天都充满创意。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这样不断琢磨,反复思索,就会生出好想法,产生有益的启迪,并引发创新的突破。

精益求精和力求创新,都是力求完善的态度,是力求完善的两个方面。

凡事精益求精,会让每一件事情都比平常人要好那么一点点,开始的时候可能看不出差距,但随着这种日积月累的量变,最终会产生深刻的质变,由平凡衍生出伟大,由平凡衍生出卓越。

三生的产品并不是和市场营销理论所倡导的一样,有自己的核心科技,但因为我们精益求精,把每个产品都做到了极致,所以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三生也不是一家战略上有独门秘诀的公司,但因为我们精益求精,把每项服务都做到极致,所以一直深受业务伙伴和消费者的喜爱。

不可否认,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衰退、消亡的过程。有些事物不管你怎样精益求精,不管产生怎样的量变,都会遇到天花板,如果不突破,则会进入到衰退期,也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消亡的过程。但因为要力求完善,就要求有不断的创新,不断地突破天花板,从而找到一个又一个突破点,让发展的阶段更为持久,或者在一个事物还没进入衰退期的时候,就找到了新的事业起点。

小的创新,会加速量变的进程;大的创新,有时更会带来直接的质变,与精益求精相结合,加速衍生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如果说我们引入直销的创新营销模式,让我们从日趋没落的传统保健品营销市场进入了最具活力的直销市场,那么三生有机系列产品的推出、有享网运营平台的上线,同样会将三生带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未来。

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我们的一个目标:成为最受尊敬的国际化企业。

正是这种对尊重的渴望,赋予了我们巨大的能量,让我们每天以最饱满的激情,锐意进取,百折不回。

我们也深切地知道,唯有以力求完善的态度,才能达成我们的愿景。三生成立以来,我们力求完善,我们精益求精、力求创新,朝着我们的目标迈进。

因为我们知道,尊重是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成就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下载李锦记家族的事业传承法则(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锦记家族的事业传承法则(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长流李氏家族代表会议纪要

    长流李氏家族代表会议纪要经晴隆、水城、六枝各地牵头人约定,于2009年8月21日在晴隆县长流乡大会议室召开了长流李氏家族代表会议。参加会议有来自水城、六枝、普安、晴隆各......

    李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赵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

    中国古今家族成功传承经典案例[推荐五篇]

    中国古今家族成功传承经典案例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1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企业也必须有执行力和优良传统的传承,现在中国很多企业最大的优点是有这种优良传统的......

    学 法 笔 记

    学 法 笔 记通过认真开展系列的学法和普法工作,充分提高了法律观念、认识和依法遵法干事的能力和劲头,在实际工作中,我更加认识到要真正做到学好法用好法,体会到: 一、提高思想认......

    传承“大别山精神” 献身教书育人事业

    传承“大别山精神” 献身教书育人事业 ——湖北省教育界人士畅谈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汪金权事迹体会 汪金权一直以微笑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 与年轻教师们切磋 课堂上的汪老......

    婚姻家庭法(必记)范文

    婚姻家庭法 第一章 绪论 必记内容: 1.婚姻家庭的社会功能:实现人口再生产的职能;组织经济生活的职能;文化教育功能。P5 2.2001年《婚姻法》修正的相关内容:1、关于总则:增设了“......

    传承忠魂精神勇攀事业高峰

    传承林森精神 争当组工楷模 ——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感悟 中共渠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通过学习《老百姓眼中的基层组织部长》勇攀高峰。常怀为民之心、常做利民之事、“......

    李情法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高一年级学年度即将结束,感谢领导在最后一个多月给我学习与锻炼的机会,回顾这一个多月,自己能够做到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多方面进行计算机教学工作。有辛勤的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