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的问题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的问题分析
作者:邢 震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2期
[摘 要]文章分析了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如产权问题、治理结构问题和权力继承问题等,指出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今后家族企业自身的发展必将会受到极大的阻碍和限制,并对此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产权;治理结构;权力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家族企业面临传承难题
(基层反映)家族企业传承面临问题亟需关注
近年来,我国家族企业创一代完成资本积累后,创二代中,愿意接班的占到60—70%,但是符合接班条件的,比例仅为20~30%。截至2013年底,宁波家族企业、工商户等占市场主体总量达55.76万户,这些家族企业连同个体工商户,预测平均运营寿命仅为3.67年。在平均寿命几年内如果不顺利解决企业传承问题,将会前功尽弃。我国家族企业在未来十年中,将有80%以上面临着传承难题。目前,我国家族企业传承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一是缺乏权利传承规划。家族企业权利传承规划是一个有步骤的系统化过程,在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家族企业领导者之前,继承者和前任需要面对情感角色和沟通模式等关键因素的转变,然而现实中很多企业家并不精通公司多代维系的规划。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企业所有者死亡或无法工作的情况下有详细权利传承应急预案的占59%;管理层发生变动,要求审查继任规划时才会被动去物色传承人的占49%;未担任高层管理者的家族成员对企业继承不知情的占42%;只已有某个家族成员或由创办人在管理层表达了企业如何继承给下一代想法的占67%。缺乏长远权利传承规划,对下一代领导层的继任或有阻力。(来源:浙江在线)
二是接班候选人之间的冲突。大多数家族企业设有以家庭内部成员为主的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对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对公司发展缺乏看法。浙江省经信委调查显示:董事会中家庭成员在年龄、任期上没有限制,对于企业接班候选人的任用也是各执己见。以浙江百强家族企业双林股份为例,2014年2月末就出现过董事会成员为接班候选人出现不可调和争执场面,在集团内引起不好的影响。(来源:世界浙商网)
三是聘任职业经理人的风险。职业经理人是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服务并承担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然而现实中往往出现职业经理人变动大,对企业缺乏忠诚,与老板发生矛盾情况,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对家族企业继续维持运营和效益增长将造成不利影响。浙江省经济信息统计中心调查显示: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缺乏忠诚度的占47%,三年内流动的占68%,与老板发生矛盾的占87%。(来源:舟山网)
第三篇:浅谈我国家族企业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对我国家族企业的概念、特征以及其利弊进行了阐述。对我国家族企业产生的背景作了进一步的介绍,将家族企业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讨论,认为家族企业的存在具有它的合理性;以社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家族制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向;企业家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政府的制度应我国政府应该通过立法和制定规章,完善法律制度,大力推进专业资格认证,为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调整,彻底改变企业有所有者或者是家族成员独裁的局面,对企业的人员设置进行社会化、市场化,选用优秀人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家族企业现在还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企业形态,仍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家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竞争环境,需要针对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以求得更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我国家族企业 策略建议 发展启示
目录
一、家族企业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家族企业的概念
(二)家族企业的特征
二、家族企业在中国产生的文化背景
三、家族企业的发展
(一)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特征
(二)影响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对策
四、中国家族企业的特点
(一)中国家族企业的优势
(二)中国家族企业的劣势
五、家族企业管理提升的对策
(一)引进人才,唯才是举
(二)健全管理体制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五)走股份制道路,构筑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六)提高业主领导者的素质
(七)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把握会计和税法差异
六、结论 参考文献
浅谈我国家族企业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家族企业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并且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中国,以家族企业为主要形式的私营企业已经成为当前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二十来年,中国家族企业以飞速发展力求走完发达市场经济中家族企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走过的路。在成长的道路上,中国家族企业既有管理、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也有着在用人、管理方面的劣势。
一、家族企业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家族企业的概念
家族企业是指为一个家族所有并控制的企业。从广义讲是指由家族成员所拥有的企业,强调的是家族对企业的所有权;从狭义讲则指企业不仅为家族成员所拥有,并且为其所控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企业发展迅速,其比重已经超过80%,特别在江浙一带,比重已经达到95%。中国家族企业尽管数量庞大,却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能够良好发展,成为某个行业的领军人,大多数的家族企业平均寿命不超过五年。大量案例表明,中国家族式企业易于创业,却不易于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家族企业文化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的家族企业文化利于创业而不利于发展的原因。同时,从研究家族企业文化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突破企业文化瓶颈的途径,给中国家族企业群体以借鉴。
(二)家族企业的特征 1.任人唯亲
家族企业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企业形式,它的起源可能已经无从考证,它的现代版本则可以随手拈来。从一人掌控、夫妻掌控、父子掌控、兄弟掌控到一个复杂的家族系列各种形式都有。创业者个人或者创业者家族的理念不同可能导致家族企业在制度形式和组织发展上走上完全不同的路径。
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间特有的信任关系和相对很低的沟通成本,是其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有力保证。但是,如果处理不好,让家族政治进入到企业之中,并且进一步地让企业外聘人员也卷入家族政治当中,必会阻碍企业的组织发展进程,上演一场几败俱伤的豪门恩怨。家族企业要做大、要发展需突破一个重要的瓶颈,就是企业管理要专业化和规范化。吸收大量专业人才进入公司的核心层是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必由之路。
2.子承父业
众所周知,家族企业是靠亲缘关系来维系的“人和”企业,子承父业,是华人企业的传统,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企业的领导成员间容易沟通、决策快、管理成本低、容易保护商业秘密等。永恩集团的年轻CEO陈英杰认为,家族企业是创业人常年艰苦创业的成果和见证,大多数人对其家族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将其看作是自己及本家族的安身立命之本,因此企业的所有权通常都由家族牢牢控制并在家族内代代相传,但“子承父业”的接班方式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不是每一个创业者的后代都是最好的接班人。尽管在现实中,创业者们会尽力给予子女最好的教育及商业经验熏陶,却并不能保证子女也有从商的兴趣、才能。更为棘手的是,如果有多位条件相当的继承人选,那么权力的交接可能会导致家族利益团体的分裂,进而可能导致企业走向灭亡。
二、家族企业在中国产生的文化背景
中国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悠久和深厚的国度,家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大陆农耕文化,农业社会的稳定,是依靠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度来维持的。以家族为纽带,以血缘远近亲疏的关系来确定人们的尊贵卑贱地位。它有着如下特点:血缘性、聚居性、等级性、礼俗性、自给性和封闭性等。这种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意识,家族成员彼此之间自然产生出一种信赖,相信自己的家人以至亲戚、同族、同乡、同学等关系密切的人,而对其他异地或异族人形成了一种先天的隔阂。家族制企业往往成为中国现实企业组织形式的首要选择。正是由于中国的家族企业具有浓烈的、深厚的“家”文化特色,使得中国式家族企业具有超乎寻常的家族内部的凝聚力,使家族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地勤奋工作;也形成了家长式管理方式,能够形成强大的领导核心与执行能力,能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并做出迅速的反应;借助于传统的家庭等级制度和“遵上”、“忠信”、“服从”观念以及家族成员彼此高度的认同感和一体感,有利于减少企业内耗、降低管理控制难度和成本,促使中国的家族企业在八九十年代得到了迅速增长,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家族企业的发展
我国家族企业有其自身优势,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股权高度集中、管理粗放、融资困难及权力交接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发展。为了实现家族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家族企业应从优化股权结构、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重构新型企业文化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启动和完善,许多家族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在改革的浪潮中异军突起。由于中国传统的家文化,在企业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家族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亲缘关系等特有的文化因素,使他们有着相同的家族价值观念和利益目标的追求,彼此间信任程度较高,容易进行沟通和达成共识。这种文化特征容易形成较为强烈的凝聚力,降低了企业成员之间的心理契约成本,使企业成员为了家族整体利益而共同奋斗,从而增强了企业的经营效率,较快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并且,家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以及家长制的权威领导,保证了经营方式的灵活性,使企业决策速度较快,能够迅速适应和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我国家族企业的成长是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密不可分的,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而快速发展。但由于发展的时间还较为短暂,我国大多数家族企业的规模还比较小,大多集中在服装鞋帽、食品、小家电等生活消费类产品的制造、销售及服务行业,缺乏大型的企业集团和高科技领域的企业,技术含量较低。
(二)影响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族企业发展迅速,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权过于集中、管理粗放以及缺乏处理纠缠不清亲情关系的机制等,严重制约了家族企业的成长。影响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家族企业普遍股权集中度过高
所有权高度集中在家族手中,产权结构单一,基本上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同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创业者为了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们视企业为己物,从感情上排斥外来者的干预,偏好绝对控制企业。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单一化的股权结构所存在的弊端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成长,主要体现在,不利于吸收社会资本的注入,特别是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使企业承担了很高的经营风险,制约了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并且,单一化的产权结构也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不利于搭建和实施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
2.管理粗放,缺乏战略管理
我国家族企业许多是凭借企业家的胆识及敢于冒风险的精神,把握住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机遇而发展起来的,管理上还存在着较为粗放的现象,企业主独裁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方式以及家庭、亲情与企业相混的管理偏差,使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能形成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并且,许多家族企业缺乏战略管理,企业主将大量的精力用于应对当前事务、获取眼前利益,没有站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考虑企业的长远规划,缺乏企业战略支撑和指引,因此造成许多家族企业寿命短的现象。
3.企业文化的局限性
家族企业成长的历程成就了家族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这种以家庭文化为主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初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其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在当前众多家族企业中,企业老板个人的价值观和喜好等常常成为企业文化的主体,掌权者家长式的作风严重,权力大于制度,可能根据血缘或亲缘关系的远近决定其在企业中的位置,任人唯亲,形成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内外不同的判断标准,使家族成员在企业中具有天生的优越感,不利于非家族成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阻碍了企业发展。4.宏观环境的制约
政府对家族企业还未建立起公平竞争和平等的政策环境,家族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在行业市场准入、资源配置等方面还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私有财产权不能完全得到法律保护。而且,融资困难也是困扰家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业初期,家族企业筹资的方式主要来源于家族成员或亲友,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和融资渠道。目前,由于金融制度和政策的限制,国有银行对家族企业的贷款十分慎重,贷款手续复杂,贷款额度低,使企业很难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并且在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方面给予家族企业过多的限制,从而制约了家族企业的发展。
5.企业所有权和权力交接问题 我国家族企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第一代创始人大多数已年近花甲。据胡润2006年的一项统计表明,未来的10-20年将是中国民间财富从第一代创业者转向第二代的高峰期。因此,家族企业权力交接的问题日益凸显。由于中国传统的家文化,家族企业掌权者往往倾向于由家族成员来继任领导,对引入的职业经理人或经营高管通常抱有不信任的态度,因此加大了委托代理的成本。但是,家族成员的继任,也存在着家庭财产如何分割、内部利益如何权衡、继任者的培养及继任者权威的树立等问题,如何实现企业所有权的转移及选择适宜的继任者,保持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是所有家族企业掌权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三)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对策
家族企业有其特有的优势和成功经验,但也存在着制约自身发展的天生缺陷。要实现家族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除了需要政府给予创造良好的法制和经济环境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家族企业从思想观念、股权和治理结构及科学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进行自我否定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优化股权结构,稀释家族股权,实现产权明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家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突破家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首先要进一步明晰产权,优化股权结构,要使企业股权结构由单一化、家族化不断向多元化、社会化转变,打破“一股独大”的局面,不断搭建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及实际情况,采取吸引战略联盟投资者的方式,形成强强联合的局面,进一步增强企业实力;也可实施管理层和员工持股的计划,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员工主人翁的责任感,与企业共呼吸、共命运;条件成熟的企业也可上市进行股份制改造,形成资本社会化。通过优化股权结构,稀释家族股权,使原本模糊的股权结构逐渐清晰化,过度集中的股权适当分散化,从而有助于形成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实施现代企业制度,为家族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在多数家族企业面临着由第一代创业者向第二代经营者过渡的情况,股权的分散也为第二代经营者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范围。
2.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科学化管理
合理的股权结构为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基础和可能,要建立一套与股权机构相适应的、权责分明的治理机构和组织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执行机构等,实行权力制衡、有效监督和科学决策。可采取委托代理的方式,引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建立经营管理组织架构,实行层级制分权式管理。要明确企业的经营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和行为准则,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形成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科技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一套科学的系统管理体系,使企业由“人治”逐步走向科学规范化管理。
3.重构新型企业文化
当前,我国大多数家族企业文化是为树立与维护家长制权威而服务的,为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要将此不断向“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转型,构建新型家族企业文化。新型文化要发扬家族企业亲和力的优势,将成员之间较高信任度、目标较为一致的价值观念融合到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文化创新,敢于接受新观点和新理念,借鉴现代优秀的企业文化,构建新型人际关系。要突破血缘?亲缘关系的束缚,变“任人唯亲”为“任人唯贤”“任人唯能”,在企业中构建平等、公平、公正、民主的良好氛围,尊重、关心和理解员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而形成开放、和谐、积极向上和为广大员工所认同和遵守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4.为家族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家应从法律、政策等方面入手,为家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从法律上保障家族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国家要放宽对家族企业的市场准入,允许家族企业等民间资本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有同样的行业准入和政策,放开对家族企业的行业限制。要制定有关政策,改革金融制度,放宽国有银行向中小型家族企业放贷的条件,放松对家族企业上市融资及发行债券的限制,并规范和加强其融资行为和诚信监督,改善家族企业的融资环境。要逐渐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和信用评价体系,为委托代理制度的实施创造条件。
四、中国家族企业的特点
(一)中国家族企业的优势 1.管理成本低,监督成本不高
家族式管理是由有血缘、亲缘关系的家族成员投资组成,从事生产活动的组织形式,其权责统一、自主管理、运作灵活、效率较高,其企业内部固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企业管理层之间的默契,这些优势在企业创业之初无疑都会对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产生推动作用,促进企业的成长壮大。同时由于企业初期资金有限,家族管理方式适应企业低成本的要求并具有相对的优势,因而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应该说家族式管理在私营企业初创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决策效率高
首先,在家族企业中,家族利益的一致性会导致决策过程较短,从而会提高决策的效率。其次,家族企业的管理体制以家长居多,这种家长制的权威领导,可以使得企业决策速度最快。再次,家族企业由家族成员绝对控股,所有者与决策者合一。企业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所有者对其资产的一种处置。这种具有实体权力是不受外人干涉的,因而处置的效率也就很高。3.信任度高、凝聚力强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及家族利益和声誉是很被看重的。由于传统家族制度、家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家族关系为主的特殊信任,导致家庭成员之间有很高的信任度,对一般人一般不信任。这种观念导致了对我国企业成长至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先天不足,迫使私营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不得不主要依靠家人。而家族企业就很好地解决了不信任一般人的问题,使得家族成员能凝聚到一起为家族事业打拼。
(二)中国家族企业的劣势 1.财务管理水平低
多数家族企业任用家族内部人员管理公司的财务,而对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不能准确把握。家族企业内部财权集中在关键人手中,过于注意控制,而疏于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这方面把握不好则公司的前景令人堪忧。2.人才的缺失
家族企业大量的起用亲属,由于这种亲缘关系,会使得很多优秀人才会担心得不到重用而对家族企业望而却步,不利于引进优秀人才。家族外部人员在企业内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工作效率。
如果家族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占据市场甚至开拓海外市场,一定会遇到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那就是企业管理层的非家族化。因为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它不可能永远局限在于一个家族之内。在中国社会,子承父业还是很常见的。但接班人的能力、综合素质如何是难以控制的。一旦接班人不能令其他家族成员信服,家族矛盾会带进工作从而影响企业的业绩甚至倒闭。3.决策的风险较高
决策的独断和高效,是许多家族企业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证。许多家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靠的就是决策的果敢和善断,因为抓住了一两次稍纵即逝的机会而成功的。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迁,这种个人化的经验开始失效。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活动的量也越来越大,从而使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果出现决策失误,对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有时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而不像创业初期那样,一两次失误还可以弥补回来。这时,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就显得越发重要。但在家族企业中,决策的独裁,个人能力的局限性以及决策成员来自于同一家族的思维的相似性,对此时发展至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决策的风险相对要大得多。4.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随着家族企业的成长,企业领导者不可能事必躬亲,所有权与经营权必然相互分离。而企业内部存在各种利益集团,由于夹杂复杂的感情关系,领导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处于两难的境地。比如,企业领导人的亲属和家人违反制度时,管理者就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这就给企业内部管理埋下了隐患。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制度安排的具体化,这些制度决定了企业的目标、行为,决定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由谁、怎样来实施控制,风险和利益如何分配等问题。而家族制企业由于自身的原因,利益相关者之间不能形成很好的制衡关系,使得企业利益让位于个人利益,制度丧失了约束作用,走不出“人治”的怪圈。
5.国家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总的来说,我国对家族企业在政策上是越来越重视,市场准入条件也不断放宽并不断提出大力支持、鼓励等口号,但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在现实经济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仍是不一样的,后者面临着更多的行政性障碍,执法及法律上受保护程度、贷款融资仍处于不利地位。而且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和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使得我过家族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社会化也受到限制。
五、家族企业管理提升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家族企业管理中的种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来提升家族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引进人才,唯才是举 企业要广招各种人才,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同时对现有的人员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企业面向全社会招聘,吸引人才,特别是对职业经理人的引进,让非家族成员参与管理和经营企业,更有效地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去获得更好的效益。没有人才,企业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提出,家族企业要想生存和保持有效运作,在高层管理人员中,无论有多少家族成员,也无论他们多么出色,都至少要有一位非家族成员。所以家族企业老板必须改变任人唯亲的观念,必须做到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并建立起科学的人才使用系统,同时培育良好的创新氛围,即引进外来的,养住自己的,提高现有的。
(二)健全管理体制
建立新型的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建设。家族企业要利用组织和机制的力量,弥补企业个人经验主观决策和控制幅度的不足。管理模式要从简单的控制机能向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转化,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使上下之间容易达成共识,利于政策贯彻彻底,执行得力。规模较大的家族企业中,经营管理方面的变化步伐比所有权方面的变化快,可下放一定的权力,以情动人,依法治企,由企业主和家族成员来行使有关企业发展战略决策职能,而常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则可交由专业管理人员负责。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家族企业应提倡员工参与管理,鼓励员工对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鼓励创新,并对在质量控制、工艺改进、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企业的经营者要广交业缘、友缘,形成广泛的社会网络,扩大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金融信贷、民间融资、吸引外资等多元化融资格局,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五)走股份制道路,构筑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家族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族企业的一股独大、所有权和经营权模糊造成。要改变家族企业喜好小企业的多数股份,不要大企业的少数股份的心态,顺应股份社会化和分散化的客观趋势。通过实行股份制,使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并成立相应的董事会和监事会,让职业经理人去考虑企业的生产销售等日常事务,而家族企业的所有者则用主要精力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使企业朝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六)提高业主领导者的素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家族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经营者的领导和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领导者应该建立切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应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功能有深刻的认识,对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的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得到全体员工认同并不断创新,把企业打造成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七)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把握会计和税法差异
家族企业应该在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风险意识上下工夫。在严格把握传统的财务内控手段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的知识技术,形成一套可操作的、可控制的内部财务报告组织信息系统,才能达到从根本上降低税务风险的目的。
六、结论
本文对我国家族企业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家族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各个问题给出针对性的对策。家族企业管理是传统经验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演变而来的,在不同行业、不同时期各自会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应该具体企业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企业
参考文献
[1]张咏梅,许晓明.中国家族企业成长与演化路径分析——基于家族文化视角[J].生产力研究, 2009(3).[2]周锡冰.中外家族企业成功之道[M].科学出版社,2011-01-28. [3]人鱼.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M].中信出版社,2012-01-01 [4]程书强.家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9,(3).
第四篇:家族企业的管理问题分析
家族企业的管理问题分析
——兼论家族企业发展
一、家族企业产生的原因
根据克林.盖尔西克1997年的研究表明,由家族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至80%之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家族 企业约占40%。根据王彬2001年的研究,在欧洲,43%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华人社会中,家族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更是非常普遍。在市 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家族企业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经济总量也占相当份额,其创造了全美78%的就业机会和GDP的50%。不难看出,家族企业在当今社会依然 是活跃的经济主体。实际上,家族企业强大的生命力已昭示出其生存的理由和社会根源。
首先,社会经济发 展是家族企业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社会的发展,应该说是社会主体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结果。而经济的发展,显然是社会发展成果的标志之一。经济活动的主体应 该是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发展的组织和个人。但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故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的越来越频繁和单项经济活动量的不断增加,个人之间的人 力和物力便趋向集合,应该说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集合自然催生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个人的另一种经济活动主体。该主体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便是企 业。而在这一集合的过程中,家族成员具有特殊的先天性条件。因为:
1、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基于血亲和姻亲而产生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特别是血缘关系,还具有无法选择性和不可替代性。我们常说的利他主义在市场关系中因没有收益,故其存在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家庭却较为 普遍。这是因为其可以提高家庭成员抵御突变和其他不测事件的能力,分散风险和损失。
2、家族成员之间长期互动,彼此了解和特有的关注和宽容,使其成员之间 的信任关系较之外来人而言要强烈的多。
3、家族文化价值观使家族成员更容易形成共同的目标,并对实现目标构成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 次,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文明法治。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来说都概莫能外。当良好的法治环境尚未造就,井然的社会秩序尚未彻底形成,应有的社会规则尚有缺位的时候,家族企业正是克服这种困难的有效手段。故在经济发展初期,家族企业出现的就多。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沿海地区私营企业(其中 绝大多数是家族企业)的大量涌现,正是对这一点的充分验证。因为在法治社会中,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绝大部分是通过契约来实现的。不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 是员工及所有者,大都可以通过这个契约来保证自己一方的目标得到基本实现,并由法律保障它的实施。相反,当有效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都不在位,企业的信任 和信托关系无法建立和维系的时候,人们就会想办法来克服这种困难。而以血缘为基础,以亲缘为依托的家族企业此时便应运而生。
二、家族企业优劣势分析
(一)家族企业的先天优势
家族企业在所有企业组织形态中,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家族企业的所有权掌握在以血缘、亲缘为纽带的家族成员手中,但并不能由此推断家族企业就是一种低效率的企业形式。相反,作为一 种制度安排,其本身的存在就说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而家族企业的顽强生命力更是说明它与其它企业形式相比有其优越的一面。当然,利弊相生,不足之处也是在 所难免,这种特殊性也导致了家族企业诸多根本性的内在缺陷。下面我们就家族企业的先天优势及内在缺陷进行深入分析:
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权合一,家族成员既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又参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所以家族式企业中的家族成员有动力经营好企业,这使得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同时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团体,团体内部由于经常在一起沟通交 流,使得内部成员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成员间的协调成本大为降低。不仅如此,由于血缘关系的维系,家族成员对家族高度的认同感和一体感,使其对家族产生了一 种神圣的责任,这使得家族成员为家族企业工作都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计较自己付出的劳动和获得的报酬是否处于合理的比例关系,从而使企业成员间的交易费用大大降低。另外,在家族群体内部还有一种选择性刺激制度,即家族成员必须努力为家族的发展而奋斗,如果某个成员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他就可能会被族长开出族籍。在这种压力下家族企业中的家族成员一般都会比较自觉,为家族企业也是为家族的发展而努力工作。在信息不对称状况减弱和选择性刺 激制度下,家族企业中的家族成员与企业签订契约的交易费用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家族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念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着家族性的默契,所以企 业主对员工的监督成本也很低。正是由于交易费用的降低,使得家族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的环境下能体现出相对其它组织形式的优势,这也是家族企业能普遍存 在和顽强成长的主要原因。
(二)家族企业的内在缺陷
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环境中有很多适合家族企业生存的特点,所以,经过近20年的迅速发展,用家族制的方法管理企 业已经成为70%-80%的民营企业的普遍管理模式。从国际上看,即使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家族企业也是最普遍的企业形式,很多闻名全球的大企业也仍然 带有家族的色彩。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发达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纯粹的家族企业只是在一些行业、一定的范围内有着有限的生存与成长空间,不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真正主角。当市场变革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完全由家族成员掌控的封闭式家族管理的缺陷就显现出来了。
1、组织机制障碍
随着家族企业的成长,其内部会形成各类利益集团,由于夹杂复杂的感情关系,使得领导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会处于更复杂,甚至是两难的境地。企业领导人的亲属和家人违反制度时,管理者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这给企业内部管理留下了隐患。
家族式企业还有一个很普遍的特点就是,可以共苦但不可同甘,创业初期,所有矛盾都被创业的激情所掩盖,但创业后的三关——分金银,论荣辱,排座次往往给组 织的健康成长造成了阻碍。当对待荣誉、金钱和权利的看法出现分歧时,亲兄弟之间、父子之间都可能出现反目现象。
2、人力资源的限制
家族式企业似乎对外来的资源和活力产生一种排斥作用。尤其是由于在家族式企业中,一般外来人员很难享受股权,其心态永远只是打工者,始终难以融入组织中。另外,由于难以吸收外部人才,企业更高层次的发展会受到限制。正如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所说:“家族企业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社会精英进不来。几兄弟都在企业 的最高位置,外面有才能的人进不来,而且一家人的思维方式多少有些类似,没有一个突破点。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要决策某件事就很难,容易耽误商机。”
3、不科学的决策程序导致失误
决策的独断性是许多民营企业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证,许多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靠的就是果敢、善断,因为抓住了一两次稍纵即逝的机会而成功的。但是随着企业的发 展,外部环境的变迁,企业主的个人经验开始失效,生意越做越大,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不像创业初期那样,一两次失误的损失还可以弥补回来。这个时候,保 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就显得越发的重要。
三、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在家族企业上的丰富经验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为一个家族文化传统相对薄弱的国家,美国的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尚经历了漫长的过 程,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则更是任重而道远。目前英美家族企业处于公众公司这一阶段,日本也已基本上完成家族企业化阶段,海外华人大企业正在从企业 家族化阶段向家族企业化阶段演进,而我国家族企业还处于家庭企业阶段。虽然现在不少家族企业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但其数量在众多家族企业中仅仅是九牛一毛而 已,绝大多数家族企业还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如何使这些家族企业尽快摆脱低级形态而向高级阶段加速迈进?除了选择正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外,还必须加强这条 道路的建设,才能使家族企业在这条路上走得既快又稳。
1、健全法律,规范市场,提供更加完善的市场平台
政府应该健全法律,规范市场,为企业的制度变迁和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市场平台。尽管我国的家族 企业制度变迁方式是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但政府部门并非完全无所作为,而应该为企业的制度变迁创造更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尽可能 开放投资领域,在开放融资、进出口权等多方面使之享受国民待遇,推动资本、人力资源等要素按市场机制配置,充当市场经济的合格的“仲裁者”,推动家族企业 制度变迁的顺利实施。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进一步表明了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态度,完善了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明确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 不受侵犯”写入宪法,强化了对非公经济私有产权的保护。这对以家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为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法律保障 和制度平台。
2、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和信用评价体系
引入职业经理人是突破家族企业人才瓶颈的重要手段,也是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
但目前我 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经理人队伍良莠不齐,缺乏可靠的信用体系,难以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约束。据有关资料,中国家族企业的投资者将自己直接参 与管理的原因归于找不到可信的管理者的比例高达67.1%。改变此种状况必须建立公开、透明、健全的经理人市场和信用评价体系,通过市场对经理人进行无形 的硬化约束。建立完善的经理人市场和信用评价体系,可以使经理人在每个阶段的行为信息全面化、透明化,经理人的任何行为都将对自己以后的市场交易产生影 响,从而大大增加经理人败德行为的成本,使其从保护自身人力资本的角度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同时,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和信用评价体系的存在,还会降低家 族企业创业者与职业经理人签约的搜寻成本和创业者鉴别经理人的成本,从而使家族企业进行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大大降低。
3、放松融资控制,加强融资制度和监控体系建设
融资困难是长期困扰家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时常遭遇资金匮乏的窘境,而对 家族企业而言,则更是一道屏障。从银行的间接融资来看,以家族企业为主的中小民营企业很难通过银行信贷筹措到足够资金。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 国有企业,对于中小民营企业,银行放贷则十分谨慎且手续繁杂。以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浙江省为例,个体私营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一般仅占全社会贷款总额的 10%-20%,与其雄踞全省经济半壁江山的地位极不相称。而对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尽管国家在不断放松对私营企业上市融资的限制,但比例仍然偏小。其实 不管是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其风险控制主要取决于对融资制度和监控体系的建设,而不是以融资对象的所有权性质来判定。我们应该强化监控,而不是限制对 象。放松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控制,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将有助于家族企业的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使家族企业向公众公司迈进,实现家族企业的可持 续发展。
4、家族企业的内部变革也是相当重要的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家族企业的制度变迁是一个非帕累托均衡过程,并非所有的家族成员在 变革当中的收益都为正。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和家族以外的非核心层人员共享企业的产权、剩余索取权及经营管理权,一部分低素质的核心层人员将从重要的经营管 理岗位退下来,把权力交给专业的管理人员。这对家族成员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一部分家族成员从自身利益出发,会竭力反对变革。对创业者及核心层人员来说,这 一过程无异于一次激烈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尤其对创业者,把企业管理权交给能力比自己强者去掌握,战胜家族亲情远比克服一般人情更困难。这个过程充满了 风险和不定因素,要求作为变革主体的创业者必须具备强烈的变革意识和开拓魄力,必须成为真正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具备强烈的 “企业家精神”。创业者需要加快自身的知识更新速度,形成适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使企业运作日益和规范的市场经济规则相适应。
四、家族企业创新的思路
家族制管理模式,有利于创业,不利于发展,这是学界的共识。故家族企业要做到长盛不衰且不断壮大,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家族企业的优 势和劣势,就必须要有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勇气。要以战略眼光,机遇意识,开放观念去认识创新制度的必要性,克服家族企业的短期
行为,克服家族情结的缠 绕,突破家族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如何将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与家族制管理模式进行有效融合的方式,紧密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制度。因为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进入到一定的生命周期时,就必须要突破家族制的管理模式,以家族资本去有效融合社会资本,与非家族成员共享企业资产的所有 权、盈余分配权和经营控制权,从而完成从家族企业到现代企业的变革。家族企业制度创新主要包括资本社会化、管理专业化、企业治理结构规范化。
1、加快产权制度创新,实现资本社会化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规模超出了家族资本所能承载的范围时,企业后续发展资金不足就会显现出来。其带来的直接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家族业主 会感到身心疲惫,发展欲望明显降低。客观上,企业难以继续做大。家族企业要克服这种不利局面,要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就应该解决产权主体一元化的问题。就 要积极稳妥地开放股权结构,以便吸纳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本,从而使企业从人格化交易转向制度化交易。因为只有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才能使企业成为公众型企业,才能实现人才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有效结合。诚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言:企业要做大做强,应该是老板的股份越来越少,员工的股份越来越多。
2、开展管理制度创新,实现管理专业化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管理层次的细化及岗位职责的明细化的要求便日渐显现。就像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必然会越来越细一样。当这一要求与家族企业现存 的管理方式日渐格格不入时,重组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当家族业主不具备重组的能力和素质或不能适应重组后的企业管理模式时,吸纳优 秀的专业管理人才,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便成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自主选择。这时,家族企业就应该有明确的竞争战略,就要以理性代替感性和亲缘。就必须坚持以 人为本的现代理念,注重对员工的培养和激励。通过创新现代管理模式,实施先进管理方法,建立规范管理制度,从而确立科学管理体系。同时通过内部约束和外部 监督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来实现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双赢,进而实现企业管理专业化目标。
3、加强企业治理制度创新,实现治理结构规范化
家族企业要在坚持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结合家族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现代规范化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家族企业壮大的过程也是社会资本不断融入的 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必须从合二为一转向相互分离。这样,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就显得十分重要。各机构在实际运 行中各自独立又相互监督、制约,在制度的轨道上按制定者的初衷去运行,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便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目标。即建立员工、股东、债权人共 同治理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有效拆解经营权和所有权合二为一,科学划分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的权责,确立制约监督机制,从而实现治理机制的创新和治 理结构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郭凡生著:《中国模式:家族企业成长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2、刘培峰著:《私营企业主----财富积累的轨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3、张厚义、刘文璞著:《中国的私营经济与私营企业主》,知识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4、陈才庚著:《民营企业家生成研究》,载《求实》2001年第6期;
5、刘仲康主编:《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
6、[英]韦恩.贝克著:《社会资本制胜----如何挖掘个人与企业网络中的隐性资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五篇: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分析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分析
摘要
家族企业是一个发展具有争议的组织形式。从我国家族企业目前的发展来看,一方面,家族企业不断兴起、迅猛发展、经济地位也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在家族企业中又容易出现创业者陷阱、家族成员内耗、“空降兵”的怅然离去、传承陷阱、中小股东被掠夺等现象,这一矛盾现象表明对家族企业,特别是对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研究还有待深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家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整体上呈现出规模由小到大、作用由弱变强、发展由慢变快的趋势。而企业的内部治理状况在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得以确立的今天,也成为企业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为此,本文将我国家族企业的内部治理问题作为分析与研究的对象。
家族制企业被看作是一种落后的企业制度,对它的理论研究也非常有限,与理论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的家族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经济实力上,其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家族企业一旦有了足够的政策土壤,就迅速成为中国私营企业创业的主流模式[1]。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家族治理模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弊端逐渐显现,家族企业面临着走出家族制的迫切要求。家族式企业的治理结构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它也会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研究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的决定、影响因素,找到制约内部治理的核心因素所在,以推动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水平的改善,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指导私营企业建立与完善高效率的治理结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
关键词:家族企业 治理模式
第一章 绪论
1.选题背景
按照主流经济学的观点,由家庭所有并控制的家族制企业是一种日渐衰微的古典企业组织形态,在企业成长内在规定性的要求下,家族企业会沿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路径变迁,并最终过渡为由职业支薪经理所控制的现代股份公司制度(伯利、米恩斯,1932;钱德勒,1987)。既然现代公司制度是一种比家族企业制度更有效率、更富于成长性的企业制度安排,那么为什么家族企业会自愿“锁定在这样一个低效、落后的制度结构中”[3]呢?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展开了深入研究。
2.重要概念的界定
(1)家族企业
关于家族企业的定义和特征,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现有的各种定义表述,可以发现,家族企业应当具备以下三个特征:①家族企业由个人或家族合伙创办;②至少有两代的家族成员在企业中居于高级管理层;③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财政、财务有控制作用[4]。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家族企业:家族所有和家族经营。
(2)家族管理
所谓家族管理是指家族成员不仅仅是企业的所有者,而且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的经营运作是通过血缘、亲缘、地缘纽带维系。
第二章 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分析
家族制管理在企业处于创业阶段时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为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随着企业不断步入成长和成熟阶段,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我国经济全面融入全球经济所带来的国际化的压力下,原有的家族制管理模式因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而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在现实企业发展的实践中,固守家族制管理的消
极影响已显示出来。
1.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
(1)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优点
第一,节约企业成本。家族企业依靠血缘关系,使得企业中的家族成员对企业有着极大的认同感和忠诚感,形成了较强的向心力,对工作异常的投入,家族成员彼此齐心协力,节约了企业的管理费用。
第二,决策迅速,执行有力,反映灵敏。由于家族企业所有者数目较少,企业组织结构简单,一般没有庞大的金字塔结构,当企业和市场发生变化时,往往凭借家族领袖的经验和眼光迅速做出决策,在执行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规模结构单一,加上家族领袖在家族内部的权威,往往能很好的贯彻决策者的意图,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第三,减少代理风险。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代理的问题,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经理的目标函数和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函数不完全重合,再加上信息的不完全对称,从而存在着代理成本和风险,而在市场经济制度还不是很完善。
(2)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缺点
第一,组织机制障碍。
由于家族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类利益集团,特别是家族成员和“外人”之间的利益差别很大。而且,由于夹杂着复杂的感情关系,使得领导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会处于更复杂的景况,甚至是两难的境地。企业领导人的亲属和家人违反制度时,管理者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这给企业内部管理留下了隐患。家族企业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特点,这就是:可以共苦但不可同甘,创业初期,所有矛盾都被创业的激情所掩盖,但创业后的三关—分金银、论荣辱、排座次,往往给组织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当对待荣誉、金钱和权利的看法出现分歧时,夫妻之间、兄弟之间、父子之间都可能出现反目现象。
第二,人力资源的限制。
在家族式企业中,一般外来人员很难享受股权,其心态永远只是打工者,难以真正融入组织中。家族企业所有者一般都竭力培养自己的儿女成为接班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一般都是本家族人员,而外来人员很难进入公司的核心层。任人唯亲、严重排外是家族企业的固有倾向。外来人员在家族企业中很难得到应用的支持,这就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特长和潜能的充分发挥。而任何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然要不断的吸纳新的优秀的人才。企业要做大,要发展,单纯在家族成员中选择人才的结果,就是选择面变得越来越窄,可用的人越来越少。长期的家长制管理会使领导者变得自负,更加排斥社会上更优秀的人才加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日益深入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企业管理的复杂性不断上升,具有专业知识的职业经理人势必要取代不能胜任的家族成员,否则,随着专业人才的缺乏,家族企业会受到管理“瓶颈”的制约。
第三,不科学的决策程序。
决策的独断性是许多民营企业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证,许多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靠的就是果敢、善断,因为抓住了一两次稍纵即逝的机会而成功的。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生意越做越大,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个人的能力很难驾驭企业的发展,这个时候,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就显得越发的重要。由于家族企业渗透着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对投资行为缺乏长远的规划,短期行为比较严重,往往是“家长”依靠个人的经验,主观随意的进行决策,使决策风险加大。如果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靠的是果敢、独断的决策抓住了一两次稍纵即逝的机会而成功,那么随着企业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迁,投资风险的加大,单单靠企业者的判断已经无法把握整个市场情况的变动,为了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制定一个科学的决策程序也就更加重要。
第四,融资渠道的单一性。
由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融资服务仍主要面向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因此家族企业很难从国有银行筹集一定的资金来发展企业。由于家族企业规模较小,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物资,或抵押物难以变现。从贷款者的角度考虑,为了降低风险,也会产生抵押条件苛刻、对抵押品要求过严的问题,从而使家族企业的抵押率过低,进一步降低了家族企业贷款的获取率。有些家族企业在特殊的成长背景下,因土地、厂房、设备等的产权残缺而难以抵押,难以获得自己所需的资金融通。
2.制约因素分析
家族企业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世界范围内创业型企业所无法跨越的一个成长阶段。企业由家族制向公司制的改造并不是企业形式的法律化或组织架构的公司化,而是一个涉及企业所有权结构、控制权配置结构和治理机制等多个层面的全方位制度变迁过程。创业家族拥有企业控制权是家族企业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特征。根据以上学者的分析,我们分别从家族企业的资金来源、控制权、业主素质和传统文化这几个方面来说明对家族企业的影响程度及制约作用。
(1)家族企业创业资金来源
资金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没有资金,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创立。在成熟的市场规则下,原始资金更是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家族企业在创业时期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业主和其家族投入,比例约占69%。近年来,这一比例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13.7%,达到了82.7%(1996年)。也就是说,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也主要源于业主及其家庭。其他渠道的资金,在企业初创时所占的比例很小,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比例还在降低,家族企业从初创到后续发展,其主要资金均来自于业主及其家族的内源式融资,而不是靠社会化的资本集中制。
由于企业产权是企业决策权与管理权的最终来源,产权结构的单一性必然导致单一的经营决策权和管理权。因此,在家族企业创业和发展初期通常采用家族管理模式。
(2)家族企业管理风险和管理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风险按照来源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来自企业外部的市场风险,这可以通过多种经营、加强市场分析和战略管理手段来加以降低或回避。其二是来自企业内部的管理风险。在家族企业创业和发展初期,由于各种规章制度和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企业采用家族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回避来自企业内部的管理风险。
家族企业如果聘用职业经理来管理企业,就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职业经理的才能越高,企业相应付出的成本就越高。所以,尽管家族成员的管理水平低于外部职业经理,在支付能力的强制约束下,企业也不得不优先任用家族成员来管理,以保证企业的管理成本控制在适度的水平。
(3)业主素质
在家族企业中不乏高素质的企业家,但从总体来看,业主的素质还不高。
第一,学历水平较低,文化素质不高。
第二,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由于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外人极端的不信任,使得他们把企业经营管理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和家族手中,不敢放手让外人插手经营。第三,思想浮躁,决策专制。
第四,缺乏理想和信仰。
第三章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家族制管理在企业处于创业阶段时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随着企业不断步入成长和成熟阶段,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我国经济全面融入全球经济所带来的国际化的压力下,原有的家族制管理模式因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而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在现实企业发展的实践中,固守家族制管理的消极影响已经显示出来。
在企业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后,需要适时地推进家族制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的转变。
1.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蜕变模型”
家族企业同所有的生物一样经历着一个从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到退出期的生命周期。在这个生命周期中,其管理模式也经历着一个从家长式管理、家族式管理、泛家族式管理到职业经理人管理的“蜕变”过程,一步步趋于成熟和完善。企业对于管理模式的选择应该是相对于其生命周期来说的,不能抛开家族企业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而简单地评价哪一种管理模式最适合、最有效,也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任何企业都需要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每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其生存的土壤,家族式的管理并非天然就是与“落后”联系在一起的。根据现实中的一般情况,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可按如下阶段来划分:
(1)创业阶段—私营企业,家长式管理中国的家族企业一般都是由以下四种方式创业而成: ①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家族成员的加盟;
②直接由家庭成员出资兴办;
③朋友、同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伙式企业,其中关键人物占大股份;
④通过组建、承包、买断乡镇企业或国有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红帽子”企业等。
以上形式的共同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归一个或一些投资者所有。
(2)成长阶段—家族企业,在这个阶段,企业己经由一个私营企业发展成为家族企业,企业不仅吸收与创业者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进入企业,而且扩大用人范围,开始吸纳朋友、同学、同事、邻居等具有初步信任关系的成员进入企业。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步入正规化,各项规章制度逐渐建立,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再依赖于个人,而是一个利益相关的共同体。家长式的一言堂管理模式发展成为家族式管理模式。
(3)成熟阶段—家族控股的股份制公司,泛家族式管理模式如果企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获得成功,企业便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进入了成熟期。成熟期是企业生命曲线中最为理想的时点,在这一点上企业的控制力和灵活性达到了平衡。这个时期的家族企业已经完成了控股公司的转变,发展成为公众型上市公司。而泛家族式管理模式也在这个阶段大行其道。
所谓泛家族式管理,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发展了家族式管理的概念:①泛家族管理的“家族”是指家族网络圈,即包括亲属、创始人共同体和情缘共同体组成的具有家族性质和血缘特征的家族群体。其中创始人共同体是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起人与其同学、同事、同宗等结合成的利益共同体,具有与血缘关系相同的特征;情缘共同体是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培育某些企业成员成为亲信并结合为利益共同体,也具有与血缘连接方式相同的特征;②泛家族管理中的“管理”是指现代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结构与传统的家族管理的管理结构相融合,演变成为新型的管理模式。
(4)自由退出阶段—股权绝对分散的上市公司,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在这个阶段,家族逐渐从管理层淡出,扮演投资者角色;很多专业管理人才进入高层,形成了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
第四章 我国家族管理模式的优化对策分析
一、职业经理人监督制度的完善
我国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己经司空见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或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许多家族企业纷纷引入了职业经理人,来弥补家族内部的知识与能力的不足。但我国的家族企业在引入职业经理人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创业家族的企业主,为防止企业为他人所控制,或经理人员跳槽泄露关键信息,一般会亲自将企业客户状况、营销网络、财务、产品研发、投资决策等信息掌握在自己和家族手里,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会轻易地让非家族成员的经理人完全知晓掌握这些信息的,外来经理仅仅只履行职能。因此,在我国应当建立有效的职业经理人监督激励约束机制。
1.建立有效的经理人制度
我国的经理人市场刚刚开始建设,有效的经理人市场就是一个有良好信用制度支撑的特殊的人力资本市场,是一个能查到个人信用纪录的市场机构,是一个能对经理人失信行为实行有效惩罚的市场机制。
(1)建立各方支持的大容量的经理人才信息库,将企业部门经理以上人员都列入经理市场选择的范围,以利于在更大范围内选拔人才。
(2)建立招聘经理的信息公布制度,高价聘用经理后公开登报,并议定如果经营不善下台时仍要公开登报,以对被聘者形成压力。
(3)建立职业经理的法律保护制度、职业经理的自律制度等。
(4)民间社会逐步形成权威公认的第三方机构,对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及道德进行科学的评价,并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的评价体系,企业主依据评价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留用及奖惩方式与数额。
(5)还应将职业经理人作为重要的社会阶层形成一种民间性团体组织,由行规形成一种行业自律。
(6)通过组织形成应有的职业经理人档案,记录经理人的受聘业绩,以便职业经理人在社会、市场的约束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建立职业经理人才测评制度、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才测评制度,运用国际通用的科学方法,对职业经理的智力、世界观、爱好、心理素质、知识面、事业心、荣誉感、道德责任等评价指标进行综合量化分析,并对职业经理过去的业绩、曾任职的成败、所握权力大小评定等级。建立职业经理市场准入禁入制度,凡希望成为职业经理者,需经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才能进入该市场。凡有造成企业破产或重大损失等经营劣迹者,将依其所负责任,确定为若干年或永远不得成为职业经理的“市场禁止进入者”。
3.建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和监督机构,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市场信用建设,规范会计师、审计师和律师事务所、公证仲裁机构、计量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资产资信评估机构等各类中介机构对企业的监督作用。
二、企业监督约束制度
1.建立职业经理选拔聘任制度
按照市场规则和企业的目标需求,家族企业在选拔、录用、引进职业经理人时,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聘任程序和解聘程序。将职业经理人作为一种生产经营要素,按照生产要素的一般采购程序,公开条件要求,公开待遇和职位。
2.完善协议条款,约束职业经理人的行为
家族企业应当制定较完善的公司章程并与经理人签订详细的劳动合同,以规范约束经理人行为。企业主与职业经理人要签订书面聘用协议书,协议书条款应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经理人的试用期、工作任务、责任、奖罚、工资奖金等待遇,以及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升降级方式、解聘条件、违约责任、权利等。
3.建立、完善其他的相关管理制度
健全财务制度,在财务管理上将审批权、执行权、记录权分开,使部门之间互相监督;建立定期报告制度,经理人定期以书面形式向企业主(董事会)总结汇报自己的经营行为,使业主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掌握生产、销售、财务收支等情况,也同时作为考核经理人的依据;增强职工民主管理监督,建立工会组织,通过职工或职工代表对企业决策、管理实施民主监督,赋予他们对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决策班子、经理人就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质询、控告等权力。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家族企业可以同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相溶合。换句话说,家族企业应当而且可以走向现代化之路。将家族企业的优势和现代管理的优势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家族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体制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是企业家和管理学者共同的责任。
注释
[1]张厚义等.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2]晓亮,论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J」,经济研究资料,2002,(12):40
[3]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5):53.参考文献
[1]张厚义等.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2]晓亮,论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J」,经济研究资料,2002,(12):40
[3]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5):53.[5]易宪容,家族上市公司的制度分析,财贸经济,2002,(3):51一53。
[6]张宏伟,家族企业组织层面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l):32一35。
[7]王祖强.,古典家族企业向家族式股份公司演进的路径与特征[J],当代经济研究,2004,(6):41一43。
[8]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一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