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管理学专题三十作业调动班外教育资源的策略与方法
调动班外教育资源的策略与方法
一、家长资源的调动
“没有家庭的配合,学校的很多努力是白费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学校应当领导家庭。”(马卡连柯语)因此,要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 21 世纪社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学校及其教师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正确认识、把握并精心挖掘家长教育资源为学校教育工作服务。
1.深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家长教育资源的认识水平
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课程资源做支撑,课程改革目标的圆满实现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课程资源若按空间分布的不同,一般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家长教育资源属于一种校外课程资源,它对于学生个性的健康以及多样化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及其教师应当拓宽并加深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充分认识家长教育资源于新课改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对家长教育资源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
2.强化家长培训,提升家长教育资源的质量
针对目前社会上的家长普遍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学校及其教师可以根据家长的不同文化层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他们进行分期分批集中培训,使其了解素质教育及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清楚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并有效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从根本上转变家长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方法论,提高他们的文化理论素养。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制定家长委员会制度,组织家长共同交流家庭教育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形成“学习共同体”,在这种共同学习中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最终使家长教育资源的质量得到快速、有效地提升。
3.激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发挥家长教育资源作用
新课程十分重视扩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而家长所能提供的学习活动空间远远超过任何科任教师,而且学生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也需要家长的热情参与。家长的参与不仅给学生以信心和积极性,而且也利于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所以,要善于利用家长教育资源优势,鼓励并大力引导学生家长全面参与学校工作,以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的作用。为此,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到子女所在班级参观教师“授课”,了解其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以加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可以根据家长实际选聘部分家长担任学校教师,义务执教一些校本课程,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以开阔视野、提高其学习兴趣。如邀请当交警的学生家长讲一讲“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生命线”等道路交通知识并现场演练指挥手势等。可以安排家长参与学校的评学评教等学校管理活动,增强家长同学校及其教师的联系,使家长成为学校民主化管理和新课程的积极参与者。还可以邀请家长陪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郊游活动,等等。
4.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家长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现代社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都在竭尽全力为孩子营造优良的家庭环境并积极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这些都可称之为个体资源。学校应想方设法将这些个体资源转化为其他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以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只有让学生共享众多家长提供的教育资源,其学习世界才更接近于他们的生活世界,才能获得更大发展。学校要建立家校课程资源的相互转化机制,强化各种公共资源间的相互联系、广泛交流与共享,并从家长委员会着手广泛宣传和动员家长,使其理解共同开发教育资源的责任义务,明白只有通过教育资源的共享,才更有利于自己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的道理。所以,可以组织开展一些诸如“家长专题讲座”、“教子有方经验交流”、“家长育人研讨会”等活动,给家长提供展示其教育子女成功经验的舞台,从而变一人经验为大家的经验,实现教育经验共享,促进家长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二、其它资源的调动
1.学校、班主任应主动与社会有关组织、团体,如共青团、妇联、工会、校外文化教育机关、村(居)民委员会等单位取得联系,向他们介绍学校教育计划,学生情况,邀请他们参加班级的教育研究工作,共同商讨如何指导学生的校外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配合。
2.与当地的文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科技馆、文化宫、图书馆、影剧院、各类业余学校建立固定联系。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支持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并经常交流情报,协商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也可派有特长的教师兼任这些组织的辅导员或把学校缺乏的专业人才请进来,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还可以请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离退休干部、解放军来担任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校外教育。
3.与有关单位建立共建共教关系。如与部队、工厂、科研单位、文化机关、村民组织建立共建文明单位和德育实习基地,相互参观、交流,指导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加知识,增长才干
第二篇:班级管理策略与方法心得体会
《班级管理策略与方法》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杨 冲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做到既务实又务虚;既能管得住,又能放得开;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做到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
一、以“严”为出发点。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在纪律,在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原则,公平、公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使学生心服口服,自觉接受教育。
二、以“勤”做保障。“勤”就是要“腿勤、嘴勤、手勤”。
三、以“细”为基础。在任何时候都要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班级中班委的情况,同时还要了解班级大部分成员对班委的评价。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细心地做好班委核心人物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创造良好的情感气氛。
四、以“放”为动力。“放”是根据主体教育的思想,逐步建构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和谐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日常管理中,我们要敢于放手,敢于给班干部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同时,要协助班干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踊跃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
五、以“抓”为突破口。“抓”就是要抓方向、抓原则。“抓”重在“严”和“勤”。“抓”不是要教师面面俱到,也不是要教师搞一言堂和包办代替。“抓”而不放,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个性,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放”不是不管,不是放任自流。如果“放”而不抓,将导致班级的无序和混乱。
因此,要做好班级工作,必须抓放结合。同时还要注意“度”的问题。在日常管理中,注重“严、勤、细、放、抓”的结合,把话说到点上,把检查落到实处,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三完小 2015年9月
第三篇:班级管理学专题二十作业关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的分析报告
关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的分析报告
在一个学校里,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差”的学生和“好”的学生,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即教师在关心“优生”的同时,也要关心“问题学生”。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一般来讲是,问题学生可分为三大类:学习问题类、行为问题类和心理问题类。学习问题类的学生常见的问题有: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偏科、马虎、学习成绩较差等;行为问题类学生常见问题有:多动症、经常性迟到、顶撞老师、随意说谎、语言不文明、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心理问题类学生常见问题有:自卑、早恋、迷恋网络,耐挫性差等。“问题学生”是班级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最棘手的问题。问题学生过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下面结合我平时班主任工作实际浅谈一下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与转化策略。
一、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我认为产生问题学生应有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的原因。
1、自身原因 ①学习智力水平因素。智育落后的学生,多数在学习上都缺乏良好的内在动机,态度消极,导致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低,思维反应缓慢,达不到其实际年龄应达到的水平。②意志品质因素。有些问题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进取精神,表现在纪律松散,经常迟到,抄袭作业,上课不愿动脑筋,遇到困难退缩。③是非观念模糊,有些学生是非观念不清,以穿奇装异服,迷恋网吧,看黄色书刊为时尚,以能顶撞老师,打架斗殴,滋事生非,欺凌他人为“英雄好汉”。
2、家庭原因 ①家长行为的负面影响。有的家长不能作自己小孩的榜样,每天沉迷于打牌和吃喝,对孩子放任自流,听之任之。更为严重的是家长的行为被孩子耳闻目染,结果导致小孩上课逃课,结伙玩牌赌博,抽烟、喝酒等不良恶习。②单亲和留守家庭的因素。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家庭和留守家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些家庭的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导致他们心灵扭曲,日常行为异常,对事非常敏感,逆反心理特别强。
3、学校原因 现在许多学校仍然重“应试教育”,轻德、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为了提高学校的身望,扩大学校的影响,追求升学率,只抓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差生”的教育,这就滋长了优生的自大心理,挫伤了差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其次教育方法不当,对成绩差的和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严厉训斥,无情责难,实行以罚代学,以罚代管。但事与愿违,受训或受罚的学生产生了自卑畏惧和怨恨心理,最后自暴自弃,越变越糟。
4、社会原因 ①拜金主义。学生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认为与其在校苦熬,活受罚,不如趁早出去打工挣钱实惠。②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许多学生看到社会上有的人没上几年学或上学调皮的学生走上社会后成了老板、大款;而成绩好的,受老师偏爱反而下岗,混得不怎么样,看不到知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力量和作
用。人生价值观出现偏差,觉得读书无用,从而厌学不学的情绪加深。③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由于文化管理力度不够,致使一些不健康的书籍和光盘、网络游戏、色情网站来毒害我们的学生,轻者精神萎靡,无心学习;重则行为下流,导致犯罪。
二、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问题学生转化的转化的转化的转化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的组成部分,与个性倾向性共同组成了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在个体素质发展过程中,使个体的素质发展有明确的指向性使个体素质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个性倾向性对素质发展的影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性倾向性只有依赖与个性心理特征才能表现出来。个性心理特征在个体素质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潜能,应当充分利用个性心理特征对素质发展的影响,解开其心理的障碍,积极培养良好的个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追循生物进化论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传统,始终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环境对行为的塑造和改造上,因为儿童时期,其家庭、学校环境对个性成长、学习成效的影响最为典型和特殊,行为主义者自然把儿童的发展、儿童的行为研究当作重要方面。华生本人曾宣称,“历代为骗子、为凶手、为窃贼、为娼妓所生的婴儿,只要是身体强壮,没有缺陷,我们都可以将他们教养成善良的人。”
三、如何转化如何转化如何转化如何转化 “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针对以上“问题学生”我就近几年的德育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1、严爱相融,关心、尊重 “问题学生” 由于问题学生意志相对薄弱,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存在问题的克服和矫正需要时间和过程,对他们必须严格要求,但要严而有度,不是揪住不放,对待问题学生的态度是他们最敏感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一份微笑,少一些威严架子,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到和蔼可亲,切不可总是冷若冰霜,带理不理,讽刺挖苦,流露出厌恶感。教师只有真心爱护他们,贴近他们,耐心帮助他们,发现他们有点滴的进步及时加以肯定,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2、培养问题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学生的兴趣,树立自信心树立自信心树立自信心树立自信心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都不高,教师在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实行分层教学,在备课时考虑为问题学生设计几个问题,上课时让他们得到参与,作业也应区别对待,让问题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高分”的喜悦。其次要认真分析了解问题学生的特长爱好,根据其爱好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如篮球组、足球组、乒乓球组、书法组、绘画组、文学社等,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展示,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会消除对立情绪,乐于接近教师并接受教育,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与班集体荣辱与共。
3、耐心引导耐心引导耐心引导耐心引导,促其转化促其转化促其转化促其转化由于问题学生身上具有长期的消极因素,他们的进步容易出现反复,教师要细致地观
察他们的行为,及时查找问题的原因,分析其心理,“防患于未然”。在学生出现反复时,不要轻易发火,要有耐心,真诚对待学生的过错,努力分析原因,改变方法,抓反复,反复抓,给他们自省,自我纠正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反省中逐步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自己管理自己的目的。
4、家校社会配合做好转化工作家校社会配合做好转化工作家校社会配合做好转化工作家校社会配合做好转化工作问题学生的转化当然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和学生家长共商教育的方法,形成合力。面对问题较大的学生,如在校外打架、偷东西,应经常借助社会的力量,特别是派出所等执法机关。其次还可组织学生到劳改场去参观,请服刑人员来校现身说法,请法制人员进行法律讲座,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如2008年4月份我校请劳改场三位犯人来校现身说法,活生生的例子给学生很大的振憾和教育。第三是要动用社会力量清理校园周边环境,让不健康网络远离学生,让不法社会青年远离学校,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5、用适当的惩罚促进转化工作用适当的惩罚促进转化工作用适当的惩罚促进转化工作用适当的惩罚促进转化工作在当前的教育大气候下,老师们谈“罚”色变,但惩罚不同于体罚,惩罚教育是“另类爱心”教育,是在关爱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的强制措施。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们提倡表扬、奖励、鼓励的同时,不应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感到是一种责任。只有正面教育和惩罚教育相结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帮助的,而且效果明显。总之,问题学生的转化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易事,他们每克服或纠正一点问题,取得一点点进步都是可喜而不易的,是要付出很大努力的。因此,我们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允许他们有一个过程,对他们充满信心、耐心,反复抓,及时肯定和鼓励。这样,通过各个击破使一个一个具体问题转化,达到问题学生的逐步转化。从而对学生,对社会也作出了一份贡献。
第四篇:山区初中班级德育策略与方法探讨
注:本文入选校刊《澄溪碧浪-教育教学成果集》
山区初中班级德育策略与方法探讨
增城市小楼中学吴坤良
摘要:德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德育是教人学做人的活动。因此,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近年来,有关学校的德育研究掀起了又一个高潮,引发社会、学界的广泛讨论,已经成为学校常规教育的热点。本文试图通过观察山区初中班级德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揭示德育存在的问题实质,发现德育过程的曲折性,以亲身的德育践行,总结和探讨了山区初中班级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班级德育策略方法
一、山区初中德育的背景分析
地处山区农村的初级中学,绝大部分学生来源于周边农村。他们年龄一般介于13-16周岁,正处于道德品质形成的“动荡期”。学生中存在较多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对他们学业和品德的发展影响很大。近年来留守儿童数量剧增,他们在班级里占的比例高达30%以上。家庭教育薄弱是山区农村学生的相同背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平日忙于田间农活,或外出打工经商,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更多的是家长素质低下,麻将和六合彩赌博等生活不良习性对子女影响极大。因此,山区学生往往存在如下的问题:爱说谎话,粗言烂语,破坏行为多,对人不尊重,言行不一,公共服务意识差,缺乏责任感。
二、班级德育策略与方法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班主任是班级德育中最重要的教育者,应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个
体的如下一般情况:个人经历;个人品德;学业成绩和学习态度;个人身体情况;人际关系;个性情况;家庭情况;学生生活的社区和交往情况等。了解和研究学生应遵循三点基本要求:一是要全面经常,二是要客观深入,三是要有历史和发展的观点。山区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态度差异很大,学习与纪律后进生所占比重大。家庭背景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影响因素,班里单亲离异家庭、孤儿、留守情况较多,这就要求教育者更要做到深入了解,细心、耐心与学生交流,从而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班里的小英和小宏是孤儿,两人都性格沉默,很少主动与人交流,这就要教育者善于利用时机,平时多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嘘寒问暖,用感情去熔化他们内心的冰块。经过师生多次接触后,他们对老师产生了信任,从而能更好地融入班集体的学习生活。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从班级组建始就一下子形成的,而是在教育者的精心组织和培养下逐步形成的。班集体是一种重要的德育力量和手段。当班集体形成后,就与教师一起,共同作用于每一个成员,发挥出巨大的德育力量。
1、提出共同的近期和远期目标
班主任要善于从班级实际出发,提出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前进的共同目标,以便统一思想和行动,推动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目标的提出要结合社区、学校工作重点,结合实际灵活地用于班级。如市政府提出创建文明城市,学校提出创建市安全文明学校,班
级就可将学期目标放在“创年级文明班”上。短期的目标可以不断提出,完成一项更新一项。如本周“卫生工作前五名”实现后,接着提出“班容班貌周周新”等。让班集体始终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运动之中。
2、培养优良的学风与班风
学习习惯和学习纪律的培养与教育很重要,在班级组建初就必须向每一位学生提出中学学习要求,提出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纪律要求,只有明确要求,学生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才能逐步形成。刚入中学的新生,很多小学的学习不良习惯都带来了,如只有老师布置的作业才做,没布置的就不主动做;上自习课等于放松课,无所事事;学习资料乱七八糟不收拾„„学习效率的提高,首先要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班的学习纪律是学习的根本保障,班集体建立初就必须制订好本班的学习纪律,并要安排时间全班讨论各学习纪律条例,讨论出合理的和适当的纪律,让学习纪律成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要求和需要。
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离不开班级舆论力量的有力配合。一个班集体,如果好事无人夸,坏事无人敢于批评,要形成良好风气,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当好风气还处在萌芽状态时,舆论力量应该为它“浇水、施肥”,使之更快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好风气已初步形成时,舆论力量应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它发展、壮大、巩固;当好风气遇到挫折、干扰时,舆论力量应该鼓舞士气,用思想武器帮助排除干扰因素。某天小燕同学拾金不昧,回到家给老师打电话说她拾
到十元钱,第二天主动上交学校团委。这件事很快就被班主任和班干部作为榜样进行了宣传,班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要培养优良的学风与班风,就必须有集体活动,如没有集体活动,班集体就会死气沉沉,学生就感觉不到集体的存在。有了集体活动,就会焕发精神,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促进同学才能、特长的发挥和相互间的团结。班际的篮球赛、郊游活动、创建班QQ群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
(三)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爱说谎话,言行不一,缺乏责任感是大多数后进生的通病。他们的学习成绩差、纪律表现差。而这些后进生在班级占的比重又通常较大,能否转化这些后进生、如何转化后进生就成了山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中。
1、要关心热爱后进生。山区学校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孤儿较多,他们也往往成了后进生,他们平时就缺乏家庭关爱,又受同学嘲讽。因此,转化后进生的最有力武器就是-----关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以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起后进生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要以心灵的温暖、健康的情感去医治后进生心灵的创伤,陶冶他们的情操;要用精神的雨露去洗涤精神的污垢,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弃旧图新。当他们犯错时,教育者一定要语重心长的细心耐心教育,就如和风细雨般,而非狂风暴雨般的斥责。班里的小宏是内宿生,偷出校园去网吧通宵上网。小宏是孤儿,犯错后班主任没有在班里公开宣传他的“坏事”,也没有对他大发脾气,而是先询问他昨晚天气这么冷,你只穿了一件衣服不冷吗?不是先批评,而是先让他回宿舍穿上衣服保暖。后来小宏很快就把自己的坏事交待得一清二楚,并决心改正错误,因为他心里知道老师对自己的爱。
2、了解后进生,有针对性做好转化工作。班级里面的后进生是各种各样的,形成的原因和问题的症结,各自的脾气个性等都不尽相同。因此,教育者要深入了解研究不同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才能针对各个人的问题和特点,有的放矢做好转化工作。如有的同学经常上课迟到,屡教不改;有的同学上课总爱讲闲话,影响课堂教学;有的卫生意识很差,座位周围总是垃圾满地;有的总爱与人闹,专做恶作剧。有的后进生在犯错后态度不好,有的还会很恶劣。总之,后进生林林种种。对待他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育者必须提高法制意识,违反《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事不能做;提高教育的艺术性,以柔克刚,以退为进,讲究策略方法,审时度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能奏效,还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问题可能变得更大,从而对班级产生更恶劣影响。尊重学生,不歧视不体罚学生,这既是教育要求,也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关键之一。首先要动之以情,然后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3、抓反复,反复抓,不断地做好后进生的后继教育。后进生在班里的表现会时好时坏,反反复复,这是教育者必须面对的现实。没有一劳永逸的教育,尤其是对这些自觉性差的后进生来说。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有思想准备,认识转化工作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坚持不懈地做好转化工作,做到不放弃、不畏怯。在方法上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
实施教育,重视做记录、追踪调查,及时对后进生的变化进行总结分析,表扬鼓励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强化他们的行为养成。同时多运用校讯通平台,只要学生学习纪律有进步,就要迅速告知家长;学生思想上面的波动,行为习惯的改变,及时与家长沟通。学校教育者要灵活地加强家校联系,让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更好的推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总之,班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最重要阵地,教育者必须努力分析班级学生德育背景,全面了解研究学生,在创建班集体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风与班风为德育工作开展创设良好环境,加强转化后进生为德育工作的提升开创突破口。山区学校的班级德育工作更需要加上“爱”的味道,变粗暴为细腻,变苦涩为甜蜜。
参考文献
胡厚福主编:《德育原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五篇: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策略与方法
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策略与方法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信息化资源应用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学班31个,在校学生2261名学生,教职工80名。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学校三年内办学规模预计将达到36个教学班,学生将达到2700人以上。
学校已接入10兆光纤,现有计算机教室1个,装备了60台电脑,生机比21:1。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电教室10个,其中3个是专用教室,装备了7个教室,一年级5个班,二年级2个班。
学校各年级办公室、各行政办公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共计38台,虽然没有达到人手一台,但这些教学设备对我校信息化资源应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策略和方法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大组织工作。
我校被自治区教研室确定为推进信息化资源应用试点学校后,五月份校长吴玉强参加了自治区教研室组织到南方考察学习,回来后,他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在他的领导下,成立了推进推进信息化资源应用试点学校领导小组,并任组长,参与制定了《彭阳县第一小学推进信息化资源应用试点学校实施方案》。
(二)、深入动员,加强活动的宣传工作。
六月月上旬,校长带来领导小组成员在银川参加第一次推进会议,并
且在大会上作了《高位谋划 分步推进 全面提高学校信息化资源应
用水平》报告。
开学动员大会上,传达学习了自治区教研室《推进信息化资源应用试点学校工作》要求,安排部署信息资源教学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要求以各组为单位,人人参与此项活动。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能力。
结合我校教师信息化资源应用的实际情况,以推进推进信息化资源应用试点学校契机,开展信息化资源应用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资源应用素养。
培训形式:
1、专业培训。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派试点学校管理员参加区级培训,掌握第一手资料。
2、校本培训。由管理员定时、定点、对全校教师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交换式电子白板应用技术和宁夏数字化教育信息平台实名注册。
3、互助培训。教师可以根据国培计划和教学实际情况,教研活动等自主方式进行自我或者同伴互助学习,共同探讨和解决在信息化资源应用过程中实际问题。
(四)、加强信化资源和各学科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推进信息化资源应用归根到底是为提高教育教学效能服务的。因此,其最终必须要和各学科有效整合才能真正发挥其真正作用。
1,利用现成的网络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
充分利用宁夏教研工作平提供的信息资源和互联网络平台上的信息资源,教师通过浏览资料、内容整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制作出较高质量的课件、撰写实用教案、寻找多媒体资料等。
2、开展信息化资源应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教学展示活动有新进教师“亮相课”、中青年教师“评选课”,优秀教师“示范课”,各教研组的观摩课,课堂展示中要突出信息化资源应用。并将展示课拍摄成课堂实录,供做课教师课后自我完善。通过教师的互动互助、彼此支持,在表达自我经验,分享他人成果的过程中得到收获和提高,形成同行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氛围,使信息化资源应用落到实处。
3、开展不同形式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信息化资源应用教学能力。具体包括集体备课说课、评课、撰写教学反思、点评教学案例、解答教学问题、积累学科资料等,参加国培活动,鼓励教师利用博客、主题论坛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源共享。
(五)、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对参与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的教师给予激励和支持,如:对学科教师在各类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项目中所获得的奖项与成果给予奖励;相关政策和奖励向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中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倾斜;在学校内部定期进行课例、课件、教学设计方案、主题资源等比赛,给教师以展现自我的机会等。
(六)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高。
通过信息化资源应用,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各层面应用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营造浓厚的学校信息化氛围。
(七)、学生信息化资源应用
我校从三年级就开始有信息技术课,对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起到了将举足轻重的地步,学生从小就接触到了计算机,他们不但掌握信息知识能力,还学懂得信息道德。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网上举办的各种活动。
(八)、管理情况
有完善的信息化资源管理规章制度。有专职管理人员,经常检查维护设备。
广大教师爱护设备,合理使用,目前这些设备运行情况良好。
三、今后的工作方向 硬件方面:
1、积极争取资金,从2013年开始由现在的10兆光纤增加到50兆光纤。
2、力争上级投资建设学校视频播控室,实现全校会议(教学)同步视频直播。
3、所有学生教室全部装备交互式电子白板。
4、建设学生电子阅览室。软件建设
1、继续充实所有学段的课件、文字、图片、图像、音频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建成具有实用性的学校网站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教科研网、图书网、学籍管理系统、校讯通等,宣传学校,及时充实校园网内容,把学校的计划、要求、各种管理资料通过网络传输,逐步实现无纸办公。教学资源上传下载。家校互动(家长了解学校和学生情况,跟贴反映家
长的意见和建议等)。
2、实现电子交互式白板从教具到学具的运用;实现从演示工具到探究工具的运用。增强教学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3、继续完善学校教育网站功能,将学校网站建设成为学校信息化应用的主要平台。
(1)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增强网站的应用性功能,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
(2)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风采。
(3)开辟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
彭阳县第一小学
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