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习题课模式
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素质,是提高高中化学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习题课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传统的习题课,是题海战术的一个缩影,枯燥无味,缺乏针对性,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们化学教学组对此课题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并且逐步形成了一套习题课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导入→考点展示→例题展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师点拨→师生总结,方法升华→举一反三→课堂小结→作业巩固。
[课堂导入]知识反馈、提纲挈领、归纳总结
[考点展示]课标要求、考纲要求展示
【例题展示】典型例题展示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将学生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分组,分析解题的关键、思路、方法和答案。
【教师点拨】补充和纠正
【师生总结,方法升华】总结方法和规律
【举一反三】类似题目练习
【课堂小结】
【作业巩固】实效性和针对性。
第二篇:浅谈九年级化学习题课教学
浅谈九年级化学习题课教学
甘肃省民勤县东坝中学(733302)
李宗福
高效的习题课教学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具有巩固知识、训练思维、掌握方法、培养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作用。它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诊断性,而且还有治疗功能。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上好九年级化学习题课,提高教学效率,根据我的教学谈谈我的一点点体会。
一、教学内容选择科学性:
1、习题选择要有目的性。
选择习题要体现初中化学课程的总目标、教学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要着眼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围绕基础这个中心进行策划,真正有效地发挥习题的功能。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设计习题应侧重于重点,突破难点上。对学生易接受,知识连贯性强的内容,设计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的习题。
2、习题选择要有针对性。
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考查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掌握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对概念、特征和本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选习题应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探究,从化学的本质,进一步理解探究的意义。
3、习题选择要注意可行性。教师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进行习题的选择,过分简单的习题会影响学生思维的质量,思维活动未得到充分的展开,缺乏其应有的激励作用;难度过大的习题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难以获得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将使学生丧失自信心。所以,题目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适当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等都存在一定差别,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处理,既要创设舞台让优生表演,发展其个性,又要重视给后进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梯度,虽然起点低,但最后要求较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后进生不至于“陪坐”,优等生也能“吃得饱”,使整体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教学过程重视学生主体性
1、情感交融,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动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主体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习题课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双向活动,将讲、练、思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提出问题应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它们在主动探索和讨论中达到问题的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练习反馈的信息,积极组织学生讨论,适时启发点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以点带面,突出思路教学
在习题课教学中,重视题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审题,让学生弄清每类习题与哪些概念、理论、公式和哪些物质的性质有关,进而找出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然后根据习题特点,找出解题的要害,从而形成正确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案,把握解题方法,并能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意事项。如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思路为:⑴审题,从中找出已知和求解的关系。⑵列已知,设未知。⑶列出比例式、求解。⑷写出答案并验算复核。
三、教学手段重视化学学科性
1、利用化学学科特点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验在化学学科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并利用好这些特点 ,培养学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①将习题和实验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和改进实验改造成实验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养。②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链接,解决现实问题的化学。溢满生活气息的化学,才能让学生感到化学的价值,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
2、加强解后评析,注重思路启迪,提高解题效率。
习题解后的评析,不仅能及时理清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同时对训练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方法可采用“一题多解”、“变题讨论”、“错例分析”等。通过评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讲活,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变通性、创造性,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无论用什么方法,讲解习题一定要让学生有思辨、质疑的时间,某些实验题应该让学生去动手探究,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会科学的方法。对学生习题中普遍出现的错误,教师要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矫正学生在审题、理解、推理等方面的失误,培养他们规范作答的好习惯,而那些绝大多数学生都会的题目,完全可以不讲,留待课后个别答疑。从而节约大量的学习时间,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教无定法,生硬地照搬照抄只能是邯郸学步,批判性地继承别人的经验,找出适合自己实际的最好方法,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篇:化学习题课的教学策略
化学习题课的教学策略习题教学是将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通过课堂问答和练习、课外作业和测验等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教学主要通过习题课的形式来完成。习题课是以习题教学为中心的课型。习题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知识的落实、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环节。此外,利用习题还可检查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传统的习题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把落实知识作为最终目的,比较重视正确解题方法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的探查,学生成了被灌输的容器,于是造成了一些学生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仍然不知其故,自己应如何改进学习也没有明确的答案。对于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还要不要开展习题教学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习题教学就是搞“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的一种行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样离不开习题训练。解答习题是学生学以致用,训练思维,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习题课不仅是复习、检查和巩固学生学习质量的措施,而且是使学生通过联系进行独立学习、参与获得知识的教学手段。这与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 “学”上这种新课程下的教学思想相适应。化学习题课不单纯的是为了考试,更主要的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正确掌握知识体系的整体网络及内在规律,并以此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在复习过程中,由于时间紧,内容多,习题课的教学让教师和学生往往会陷入对知识的重复和题海中,处理不当,易使教学显得枯燥无味,流于形式,降低学习效率,加重课业负担。因此新课程理念下,同样不能忽视习题课的教学。但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习题教学必须立足于扭转这种教师机械讲授,学生重复训练的被动局面,要教给学生学习思路,训练科学方法,发展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以更好地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较高层次上更加有效地学习。具体来说,在习题教学中应突出以下转变:一是由“题海战术”向“习题精选”的转变,二是由“重视知识”向“重视思路”的转变,三是由“就题论题”向“借题发挥”的转变,四是由“教师独断”向“师生协商”的转变。要实现上述转变,在习题教学中应该重视以下策略的使用。1.习题精选策略习题的精选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为学生精选习题,二是为教学精选习题。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必须控制习题的数量,为学生精选习题。所选习题应该既要全面,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又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能体现科学方法和观念的渗透以及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习题类型力求多样化,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开放性习题与探究性习题。这样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增强知识的概括性,防止思维的僵化或知识的固定化,进而增强解题方法的适应性和迁移范围。同时,习题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习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追求习题的偏、难、怪,而要使之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和潜在发展水平,保证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内在动机,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使习题教学具有针对性,必须对习题进行二次选择,即从学生做过的习题中精选教学内容。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是选择内容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批阅学生做过的习题是一种重要方法,从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哪些习题不会做,哪些习题出现了错误,错在何处等等。有时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和想法是导致学生出错更为主要的原因。在上课之前针对出现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解题思路,或许能够找到学生解题出错的真正原因,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展开习题教学奠定基础。另外,有些习题即使是少数学生出错,但如果具有挖掘拓展价值,对其他学生有启发,也要作为习题教学的主要内容。2.思路点拨策略 解答习题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习题课应该重视解题思路的启迪与解题方法的引导,使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找思路、如何选择解题方法、如何规范化地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呈现出来。习题课如果不从学生的认知过程上找毛病,促使他们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那么错误的根源会仍然存在。这样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缺陷就得不到及时 的诊断和弥补,最终会导致知识结构的缺陷。所以习题课不能只是讲授正确的解题方法,满足于获得正确的结论,应该使学生学会寻找求得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学会从具体的知识技能中归纳和提炼出一些简洁而有迁移价值的方法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纯粹是解题的模板,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运用可视化策略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所谓可视化策略是指在解决问题时,在对问题进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运用图示帮助问题解决者分析题意,明确已知和未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解题思路和方法的一种策略。可视化策略有助于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死记教师教给的方法,因而有助于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例如:用一定量的金属镁和铝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共收集到5.6L氢气(标准状况下)。处理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让氯化镁全部转化成硫酸镁,质量增加4.375g,求金属镁和铝的物质的量。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画出以下的图形:
2-- MgCl 转化为MgSO时,质量增加的原因是SO的质量大于
2442Cl的质量,抓住这个关键,首先根据MgCl转化为MgSO时
24质量的增加计算金属镁的质量的量;再利用Mg与盐酸、Al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从放出H的体积求出金属Al的物质的量。这样就找
2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和运算思路。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思想方法能指导我们揭示问题的本质,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进一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在习题教学中还要重视教给学生思想方法。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常用的思想方法主要有模型思想、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等。
3.引导反思策略
传统习题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搞题海战术。学生疲于应付做不完的习题,没有时间进行反思。教师注重的是正确的解题思路,也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解题出现错误的原因。然而教师传授的所谓解题的方法未必能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经验,并自觉地运用到解题过程中。一些习惯性思维方式(这里是指一些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想法)还会左右学生的解题活动。不少学生做了大量习题,解题能力却没有多大提高,原因就在于此。只有经过解题后的反思,才能清除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和模糊认识,形成更加科学、更加简捷的解题思路。习题教学应该使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解题活动,体验知识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达成知识的迁移。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知识的反思。解决问题需要哪些知识,自己的认知结构是否完备足以解决这类问题,通过解决这类问题,新建了哪些知识间的联系。这是反思的基本内容。第二,对策略与方法的反思。这是反思的核心内容,反映了学习者的反思能力的高级水平,其实质是对寻找解题途径的过程进行反思。因为解题的过程就是对解题途径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它反映了个体认知发生发展的过程。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蕴涵了什么样的规律,思维活动中策略的选择是否合适,有没有别的思路和方法,这道题的解法还适合哪种情境等等。对这些内容的反思都会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第三,对解题活动中情绪状态(动机、情绪和成功体验)的反思。对解题过程中情绪状态的反思使学生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学习的乐趣,它为继续学习提供了持续的内在动力。只有经过解题后的反思,知识才能真正被理解,才能纳入到学习者相应的知识结构中,成为易于提取、便于提取、便于检索的条件化知识,才能有助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4.借题发挥策略习题课不能就题论题,重要的是“借题发挥”,挖掘习题的多重价值,对选定的习题进行精心研究与设计,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双重目的。习题教学应该重视思维能力,尤其是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学生主动高效学习的一种基本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
不能局限于弄清既定习题的解法,就题论题,而应当把习题作为一种样例,作为学生思维训练的载体,以该题为基点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把一道题变成一类题,变成若干题,使许多知识连成串、结成片,从而收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开放性习题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开放性化学试题具有条件的不完备性、结论的不确定性、过程的探究性、知识的综合性和思维的不约束性等特点,利用开放性习题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多角度发散,然后他们会一一地去进行验证,尝试选择各种有效途径,如此就能克服思维的定势和思维的狭隘性、单一性。教师对选定问题从不同的认识层次、观察角度、知识背景和问题特点等多方面分析、设计,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对一些相对封闭的习题,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条件的转换、增删,使其变得相对开放,成为知识的生发点,思维的发散点,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丰富,思维得以拓展。因此对选定习题的深度挖掘是能否做到借题发挥的关键。4.集思广益策略 选择习题不应由教师独断,可以考虑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我们化学组的科研课题建立错题集,我们进行试验,每位老师每周让学生将他们自己认为有针对性、容易发生错误、有趣的习题“投稿”给老师,每次单元练习和单元测试试题,我们都会从学生的“投稿”中选择。然后习题课处理后,老师在找这些错题中学生还有哪些没掌握的,学生易错的,我们在把它整理出来,这样让学生突破易错点,得到提高。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又能使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既拓宽了出题的视野,又提高了习题的质量。实践表明这种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效果特别好。总之,在习题教学之前首先要非常熟悉试题的重、难点所在,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搞清知识点,扩大知识面,形成知识链。做到心中有数,讲解时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重点不要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要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简单训练,而应放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和知识的整体联上,放在总结归纳解题规律、寻找解题突破口上。无论用什么方法,习题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有思辨、质疑的时间,某些实验题应该让学生去动手探究,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
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会科学的方法。对学生习题中普遍出现的错误,教师要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矫正学生在审题、理解、推理等方面的失误,培养他们规范作答的好习惯,而那些绝人多数学生都会的题目,完全可以不讲,留待课后个别答疑。从而节约大量的学习时间,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教无定法,生硬地照搬照抄只能是邯郸学步,批判性地继承别人的经验,找出适合自己实际的最好方法,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篇:数学习题课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模式
(一)解读目标,明确范围(二)预习交流,人人过关(三)梳理考点,形成体系(四)变式训练,展示提升(五)达标检测,反馈评价(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一、解读目标,明确范围
一节习题课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本节学习,巩固哪些知识,扩展哪些知识,掌握哪些解题方法,理解和体验哪些数学思想,形成什么技能,这些都要有明确的目标。
解读目标的方法有:可以是教师自己直接给出学习目标,或者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也可以找一名学生来读目标,再令其找出目标中的关键词。
二、预习交流,人人过关
要想上好习题课,就要把基本知识以题组的形式呈现,不能单纯的只讲概念,而应在实际练习中巩固知识点,即“基本知识习题化”。做到题题不重复,题题有目的、题题有深意,习题安排从浅入深、由表及里,娓娓道来。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所要复习的内容精编、精选习题。
三、梳理考点,形成体系
梳理就是将已学过的知识点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实质就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维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把那些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知识泛化,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的目标,这一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点拨来达到促使学生相对完善知识,逐步趋于系统化。
在习题选择上要做到以下四点: 1.习题选择要有针对性
在选择习题时,要针对本节教学目标,针对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可少做甚至不做,但普遍有缺陷的常犯错误的地方不但要多做而且要反复做。
2.习题选择要有典型性
习题的选择一定要典型,不但要注意到知识点的覆盖面,还要让学生能通过训练掌握规律,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
3.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
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梯度,虽然起点低,但最后要求较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学困生不至于“陪坐”,优等生也能“吃得饱”,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4.习题要进行一题多变,达到举一反三
巧妙地把一个题目化成一组要求不同或难度不断变化的题组,不仅可以使学生易于掌握应用之要领,也可使学生能从前一个较简单问题的解答中领悟到解决后一个较复杂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变式训练,展示提升
所谓数学变式训练,即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概念、性质、定理、公式,以及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做出有效的变化,使其条件或结论的形式或内容发生变化,而本质特征却不变.也就是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变式训练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化归、迁移思维能力和思维灵活性的有效方法之一.运用变式训练可以提高数学题目的利用率,提高教学有效性,起到综合运用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充分理解数学本质属性的作用.这同时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下面是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变式训练,激活数学思维。1.概念的变式训练
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数学概念的形成,尤其是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因而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训练主要是通过多方面呈现概念的外延和触及一些“貌似神离”的情况,以便突出概念的内涵,使学生能深刻、准确地理解掌握概念。2.公式、法则、定理等的变式训练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变式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公式、法则、定理中的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本质规律,使学生能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3.题目形式的变式训练
题目形式的变式训练就是让学生同时练习那些在知识、方法上有关联,而在形式上又不同的题目组成的题组,使学生对一些基本知识、方法及重要的数学思想加深领会,达到触类旁通的境地。
变式题的教学,先让学生议练,教师在知识的转折点上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点拨,在思路上为学生扫除障碍。
4.解题方法的变式训练(以变促能,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设置“一题多解”类变式训练,引导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思想方法来思考解决同一个问题,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达到以创新方式来解答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发散性和灵活性。
五、达标检测,反馈评价
课堂检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反馈,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一个过程,它的作用不仅在于检测,还可以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因此,为了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堂检测的习题要少而精,要紧扣当堂的知识点进行检测,这样既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知识点,并能够学以致用。课堂达标检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明确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和灵魂,在目标明确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像在赛跑;而在目标不明确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像在散步;两种课堂教学的效率差别很大。2.精心设计 达标检测的设计要做到量少而精,适时、适量、适度、有效。3.适时及时有效
(1)及时进行反馈。评析时要抓重点、抓典型,分析透彻,从认知结构上把错误纠正过来,以免学生一错再错。
(2)“当堂达标”环节增强了师生的效率意识,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3)学生学会分析错因,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课堂上可以把学生出现的典型性错误拿出来让学生一起分析,掌握分析的方法。并让学生用文字来记录思维的过程。
4.达标检测的原则和方法:
(1)原则:首先要坚持不懈,每节课都要做这些训练。持之以恒。不能遇到问题半途而废。其次,严格要求,严格要求每一名学生。
(2)方法:集体检测法。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本节课的目标进行检测。
做法:学生先自我检测,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解决绝大部分问题;对本组内仍存在的争议或疑惑再在班内进行生生、师生的交流,以便在交流中进一步达成共识,达成补偿教学。
5、各小组算出平均分后进行汇总本节课得分,评选出前三名,进行奖励加分(5、3、1)作为下次课的起始分,对本节课表现最好的小组奖励免写今天巩固性作业1次的奖励卡,来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在课堂结尾时用二、三句话点明重点、要旨,更显生动有神。学生会有所顿觉,从而抓住问题的关键。如果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小结,并进而学会如何做好小结,对巩固课堂授课效 2 果,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独立学习能力,将是十分有益的。布置作业----能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总之,数学习题课既有查漏补缺的作用,也能使学生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得以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数学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延伸,使数学课堂正正成为思维体操的舞台。
第五篇:高三化学习题课评课
关于XX老师的课,我就不按评课的小分类来一一评说了,就分成优缺点两大块来说吧。
优点:作为一名高三的新手,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不错的。教态大方,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衣着得体,板书漂亮,与学生的互动也很是有幽默感。
缺点:
1、目标不明确。作为高三的复习,无论是哪一轮的复习,在本节课开始就应跟学生讲明涉及本节课考纲的要求,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目标的去学习这节课。更让学生明白自己已有知识与考纲的差距,这样做更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容量小。作为高三的二轮复习,我觉得一节课讲7道题真的太少了。其实这里不在于说讲的题越多越好,也不尽然,而是方法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的容量对一名新老师来讲确实是个问题。一节课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能力也摆在那里,我就得好好思考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以阿伏伽德罗的应用为例吧,不错正如有些老师讲的这块的知识琐碎,但是再多再琐碎也是可以总结出一些东西的,我们可以把近五年的关于阿伏伽德罗应用的题目拿在一起比较一下,无非就是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关于某方程式 得失电子的,关于一些微粒的计算(如质子,电子,中子等等)之类一些问题。要善于分类、总结。所以如何提高课堂容量是老师成长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其他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3、不能为了讲题而讲题。最基本的我们要跟学生一起探讨这个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当然一道题目我们也可以延伸出许多的东西,比如出题者的意图,我们可以怎样创新这道题目,我们可以怎么对这道题目举一反三。所以一道题目不只是一道题目,夸张点说是一道题目是一个课题。
4、语言的准确性。语言准确规范这是老师最基本的素养,特别是理科老师更要注意。有一道题目谢利老师是这样说的,“碳酸氢钠不能电离出来碳酸根”。当然作为那一道题目问题解决了,但是我觉得要这样说的话会给学生的认识带来误解,不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