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家川县恭门镇小城镇建设总体发展情况的报告
张恭政发﹝2009﹞70号
张家川县恭门镇人民政府
关于恭门镇小城镇总体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发展和改革局:
现随文上报《恭门镇小城镇总体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请审批。
附件:恭门镇小城镇总体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二00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主题词:小城镇发展调研报告共印2份-1-
张家川县恭门镇小城镇建设总体发展情况的报告 恭门镇位于张家川县东部,距县城11公里,天宝公路贯穿全境,镇域面积768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26261人。是张家川县东部四乡镇及清水县部分地区的商品经贸流通中心。恭门镇小城镇处于西关和恭门两村,小城镇建设也主要集中在该辖区内。近年来,恭门镇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小城镇人口急剧增长,商品品种日益丰富,批发零售店辅近230家,饭店及小餐馆近20多家,从业人员近2800人。为了推进农民工向小城镇积聚,增加城镇人口,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项目,入住恭门镇矿产业工业园区,在组织输转劳务输出的同时,积极组织处出务工返乡人员利用外出学习的先进技能和创业资本回家创业,恭门镇小城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有规模但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有规划已经严重不适应恭门小城镇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人口的逐步流入,恭门镇小城镇房屋建设出现了任其自由发展,一派无序、杂乱、不协调、缺乏科学性之相。再加上原有规划水平较低,缺乏小城镇体系规划和详细规划,跟不上建设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突出表现就是在建筑风格方面出现千户一面,万户雷同的现象,建筑风格和周边的环境不协调,缺乏美感,同时建筑房屋还出现各自为阵,缺乏统一协调。
二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配套性很差
从调研中看出,当前恭门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但是在道路,污水排放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落后,有些地方由于下水道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雨天还会出现积水现象,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同时由于居住的相对分散,电网、邮电通信、信息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成本提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的推进。
三是粗放建设,房地产发展十分缓慢
由于前期缺乏统一规划,和人们观念落后。目前的房屋建设多沿街建房,呈现商贸和居家相结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调研中还发现有些家庭的住房用地面积严重浪费,土地利用率低,从面积来看已经超出了单纯住房的需要。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的发展,土地面积将会越来越少,土地紧张局面也必将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在这一方面,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就显得举足轻重。
四是由于恭门镇地处张家川县东部山区,是一个农业大镇,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没有一定的资本创业,文化水平低等因素制约着农民工向城镇积聚。
五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提升境界、适度超前、科学发展的过程。因为恭门镇小城镇建设没有高点定位,使小城镇建设没有提升档次又没有凸显当地地域特色,致使恭门镇小城
镇建设难以吸引处地资本。
六是小城镇建设的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管理缺位。
为了加快恭门镇小城镇发展和农民工向城镇积聚,促进恭门镇总体发展,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上级组织要把小城镇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把小城镇作为乡镇企业的再生之地,县域经济的富民之地,现代城镇的安民之地和展现各级干部优良作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教育基地来建设。要成立专门领导机构,组织精干力量,协调推动不同区域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所在地政府要选拔有超前意识、组织能力较强、城镇建设和管理经验丰富的开拓型人才,担负小城镇发展的领导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小城镇投融资体制。上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小城镇发展。对直接来源于小城镇并可划归小城镇管理的预算收入,应全部或大部分划为小城镇预算收入。对直接从小城镇取得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除按规定上交中央和省、市的部分外,原则上要留给小城镇。小城镇存量土地出让有偿收益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超额部分,要全部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机构要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重点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产业开发及乡镇工业
和小城镇住宅建设的投入。要鼓励支持社会、民间资金参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对小城镇的供水、排水、公交、医疗、学校、托幼、环卫等实行企业化管理,推向市场,积极盘活小城镇基础设施资产存量,通过转让股份、承包租赁、拍卖等多种形式,收回投资,滚动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加快城镇规划编制步伐。凡属近五年内没有修编规划的,一定要组织力量抓紧修编,一年抓一部分,逐年完成。规划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切忌千篇一律。建设局要集中力量抓好小城镇规划修编的督促工作,及时督促,检查、通报情况。规划一经审查批准,就要严格执行,不得“朝令夕改”,随意变更。同时,要严格规划执法,对不遵守规划的建设行为一定要认真查处。
四是规范设置小城镇建设的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只能由建设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应尽快理顺城镇建设中的机构设置问题,建议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职能从镇国土所剥离出来,重新交由建设部门统一管理。
五是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小城镇经济发展是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各乡镇,特别是重点镇应因势利导,发挥优势,加大向上争资立项的力度,及时把规划项目化,把城镇规划落实到项目之中,通
过项目建设实现城镇规划。要通过重大项目,集群项目形成支柱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人口,壮大城镇规模。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引进资金和项目,把乡、镇、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引到小城镇来,形成聚集效应,小城镇要合理确定适应本地发展的产业类型和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推动乡镇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要搞活流通,加快小城镇各类市场的建设,按照商品资源状况、商品流通规律和小城镇特点,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集散能力的农产品、小商品交易批发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积极发展商品流通、信息、咨询、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通过加快市场建设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为农民工向城镇积聚提供条件。
天平铁路途经张家川恭门镇,将为我镇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带来了商机,恭门镇党委、政府将立足镇情,扎实工作,为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经济发展的恭门镇努力工作。
第二篇:镇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镇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按照县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开展支持发展小城镇专题调研提纲的要求,我镇组织力量利用两天时间对发展小城镇、农民工向城镇积聚情况进行了周密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城镇建设现状
**镇位于**县西北部,两市三县交界,总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3.5万,辖58个行政村,是省级中心镇、全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一)城镇建设
近年来我镇将城镇建设作为重头戏来抓,坚持以规划引领发展,不断提升城镇的承载和服务能力。在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统一规划图纸,一条街道一种风格、一种情调。构筑起“三纵四横”路网框架,建成区从0.3平方公里扩展到1.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七街一城一市一园”的城镇格局;同时对城镇东、西、北三个出口进行改造,形成了“四季长青,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明显改善了城镇面貌。在城镇建设中,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先急后缓、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实用为上”的原则,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建设了建筑面积260平方米的为民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办公,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办事;投资280余万元建设了**镇中心敬老院,五保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供养目标;投资1635余万元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使全镇居民都用上了优质自来水;投资200余万元 1的**汽车站竣工通车,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同时,对**中学、**卫生院、仁和园、文体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城镇管理
城镇发展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为改变小城镇“重建轻管”、“有硬件,无软件”现象,我镇注重管理方式、观念、制度和机制创新,积极推进小城镇管理由“乡村管理型”向“城镇管理型”转变。制定出台了《**镇小城镇管理办法》,与城镇居民、经营业户签订了门前“五包”协议,使城镇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编发了小城镇管理“三字经”,营造出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成立了卫生保洁和绿化队伍,筹资10万余元购置了专业洒水车,实现了城区保洁的专业化和经常化。
二、城镇建设对农民工向城镇聚集的作用
我镇把城镇经济作为发展重点,精心经营城镇,大力聚集和培育产业,努力推动农民工就业。一是形成了服务“三农”的窗口。完善的设施、良好的环境,加快了人口集聚,目前城镇人口达到8000多人;初步发展起来的商贸服务业、加工业,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工作与生活;健全的民生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辐射周边”、“惠及百姓”。二是搭建起产业集聚的载体。我镇形成了生资批发、建材批发、生猪购销等市场。“全天候”商贸城的建成使用,为城镇商业发展增添了活力,目前镇区各类工商业户发展到400多家,增加就业岗位1000余个。充分发挥镇农民工创业园基础设施基本完备的优势,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积极引进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
密集型企业,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家门口就业。目前城镇企业发展到22家,形成了金属铸造、足球加工、家具生产、服装加工、毛衣针织、纺织等支柱产业,产业支撑更加有力。三是构建起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平台。扶持创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充分发挥外出打工农民技术、资金、经验丰富和有一定信息渠道的优势,广泛开展就业创业宣传,组织实施技术技能培训,多层次、广渠道、全方位提高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本领,激发农民工创业热情。目前我镇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6家,吸纳农村劳动力500多人。四是建设城镇居住新模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今年在镇政府驻地正式启动
了农民新社区建设项目。农民新社区根据城镇聚集的需要,坚持“尊重民意、规模开发、集约用地、典型示范”的原则,规划建设新型农民住宅84套,目前一期28套农民新居主体完工,道路、供排水、绿化、照明等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建设。农民新社区建成后不仅可集聚人气,更为农民改善居住环境提供了典型示范。
三、关于支持小城镇发展、推进农民工向城镇积聚的体制政策建议
(一)合理的宣传引导。大中城市具有强大的的劳动力集聚效应,小城镇发展上比较弱势,政府在要正确合理引导,鼓励农民工向城镇转移。一是思想引导。加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宣传,营造小城镇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政策引导,不仅要放宽各种政策限制,还要结合实际出台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向小城镇转移,在小城镇就业甚至于安家落户。三是信息引导。在城乡之间搭建“劳务信息平台”,通过建
立健全劳务输出体系,提供劳务信息,拓宽农民在小城镇的就业领域。
(二)加大投入。通过完善城镇功能,丰富城镇文化,搞活城镇市场,进一步缩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生活环境的上差距,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转移。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配套,通信快捷,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与周边农村和大中城市交通便利;参考经济适用房建设政策,鼓励城镇建设适宜农村、经济节约、规划合理的农民新社区,让就近转移的农民居者有其屋。二是加大招商引资投入。结合地方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有优势、有特色、有市场前景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以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抓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家门口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聚集城镇人气,壮大城镇规模。
(三)提供制度保障。应从解决农民工进城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对小城镇的发展进行必要支持和保障。同时,加快小城镇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经济由市场调节,社区向农民开放,城乡统筹就业率先在小城镇启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免除后顾之忧,为城镇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促进农民与小城镇的融合,推动小城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三篇:恭门镇中学申报县级绿色学校自评报告
恭门镇中学绿色学校工作
自评报告
恭门镇中学地处张家川东部贫困山区,始建于1958年,1972年设高中部,承担着来自恭门、马鹿、闫家、平安、张良五个乡的高中生和恭门区的初中教学任务。2009年秋全县学校布局调整,我校高中部并入原五中,现只保留初中部,张良附中初中部并入我校。校园占地30亩,建筑面积8679m2,教学用房5128 m2。现有学生1031人,共设21个班,其中寄宿生389人,男221人,女168人,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本科学历52人,专科学历31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4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
随着国家和省市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不断加大,学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先后实施了二期义务工程,远程教育工程,寄宿制工程等建设项目,建成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楼各一幢。有微机室2个,多功能室1个,理化生实验室4个,图书室、阅览室各1个。2005年7月启动了寄宿制项目建设,建成教学楼1幢,建筑面积3084 m2,学生宿舍楼1幢,建筑面积2750 m2。在努力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我校重视校园绿化工作。操场四周以刺槐、紫槐为主。没到五月,槐花香气扑鼻,沁人心肺。中路两侧松树四季常青,教工宿舍前的一片竹林郁郁葱葱,鸟儿在此间嬉戏,小猫在四周追逐。教学区的草坪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于2006年8月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2009男6月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平安校园”。
一、以体制建设为抓手,促进绿色校园创建工作。
绿色象征生命,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境意识,自觉爱护生态环境意义非常重大,校领导始终把环保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真正把它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主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工会团委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环境保护常规》,《环境教育活动要求》,《学科环境教育规范》等有关规章制度,并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使环境教育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形成了多角度、多侧面的环保教育管理体系,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制定学校环境教育计划和活动主题,组织学校老师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学校对环境教育、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绿化等斥资数万元,以保证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的顺利进行。
二、利用课堂主阵地,在各科中渗透环境教育
以课堂为单位,注重相关学科的教学渗透,把地理、物理、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体系,并纳入相关必修课程的教学计划,成为各科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保护环境的好习惯,我们构建优质课评价标准,所有学科组的优质课评价指标都有相关环保教育的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
进行环境教育科研活动,我们把环保教育对中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影响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组织教师从不同领域探索环境教育的途
径和意义,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教学实践技能。
三、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绿色承诺活动
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环保气氛,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创建绿色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加强宣传,营造气氛
学校把环境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如在校园内设有环保教育宣传栏,环保宣传语(牌),班级进行环保板报竞赛,不断为环境教育营造浓郁的氛围,学校利用闭路电视系统、有线广播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共鸣。学校广播电台开办了《环保之声》固定栏目,定期向全体师生直播,使之成为学校环境宣传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开展环保知识教育
学校把环境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讲话中加入:珍惜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爱我蓝天,爱我家乡,以实际行动清除地球上的污染等内容,使环保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中,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
每学期教导处、共青团、学生会开展诸如我们和鸟做朋友,地球呼唤,绿色的歌等主题班会,对学校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环境意识,班会课形式新颖,有政事、诗歌、小品、歌曲、知识竞赛等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环保知识。
3、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活动。
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四·二二地球日等纪念日开展丰富多
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地球日,我们开展环保知识书画竞赛,爱我家乡征文比赛等,植树节组织学生义务植树。发动学生为班级献花,教室里、办公室里摆上了几盆绿色盆景令人神清气爽。教育过程中,注重把环境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学生不仅应用所学知识,而且学会关注自然、树立科学思想,提高了素质,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
4、走出校园,实施社区教育扩大环境教育的成果。
学校坚持每学期组织同学们净化、绿化校园。利用节假日组织同学们走上街头,敬老院进行卫生清扫和环保宣传活动,每年植树节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植树造林活动。不时组织学生把道路两旁的白色垃圾“牛皮癣”清理得干干净净。他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唤醒人人来爱护环境,将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学校要求不但要做环保标兵,也要带动家庭开展环保活动。
5、“润物细无声”将绿色理念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坚持一天三小扫、每周一大扫,节假日有值日生的环境卫生制度,使学生养成讲卫生、保持卫生、珍惜环境的良好卫生习惯,学校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使师生们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的评选,激发了学生的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同学们自觉的掀起了把绿色带入宿舍,绿色带入教室的活动,载上一盆花,种上一棵草,装扮自己的美好生活。今天热爱绿色,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四、学校环境环境建设及校园绿化工作成绩显著
通过积极努力和“中德造林项目”的实施,我校校园苗木基地面积已达3500 m2,占校园总面积19800 m2的17.7%。绿化树种二百余种。从绿化方式来开学校能根据不同的地形和空间条件点线面交叉,栽种绿化带小龙柏3000余棵、塔松20余棵、雪松30余棵、紫薇、樱花等树种十多棵,项目计划还将栽种省内外野生花卉及珍贵树种。
在卫生与环保方面,学校从细微之处着手,在餐厅和其它方面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不使用塑料袋、一次性卫生筷;教师不在集中场所吸烟;学生有较强的环保参与意识,自觉维护、清洁环保,不吸烟,不乱丢乱吐,不乱写乱画,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自觉节约粮食、水电、纸张,不损害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益虫、益鸟等野生动物;校园垃圾、废物得到了妥善处置,食堂的服务场所卫生条件好。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但学校已形成的强烈的环保意识,必将长期推动我校的环境建设及校园绿化工作。
随着教学区硬化的完工,绿化、美化校园的工作又一次设施工程。一开春,学校即邀请县林业局专家来校统一规划,选择载重合适的花草、树木,使学校成为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环境宜人的良好育人环境。同时,我们将完善制度,健全档案,以申报绿色环保校园为契机,使我校绿化、美化、净化工作更上一层楼。
2012年4月10日
第四篇:普文镇小城镇建设情况报告
普文镇小城镇建设情况报告
普文镇人民政府
2010年3月24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普文镇小城镇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打造普文“商贸流通型小城镇”发展战略,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提升普文镇形象为出发点,举全镇之力,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从镇域经济发展为准绳强化集镇功能,依托特色经济发展小城镇,依靠政策扶持推动小城镇,依托民间资金建设小城镇,紧紧抓住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建设的大好机遇,实现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普文镇地处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最北边,位于东经101°23′、北纬22°33′,东接勐旺乡,南连大渡岗,西靠景讷,北临普洱市南屏镇,距离景洪市87公里,距普洱市(思茅)34公里,距昆明530公里,有“一镇连两城”之说,国道213线—昆曼国际大通道横穿坝子,是内地进入西双版纳的第一门户重镇,素有“版纳北大门”之美称。全镇总面积554平方公里,辖4个村委会39个村小组,有35个企事业单位(省管单位:景洪监狱、普文试验林场),47家大小企业,总人口4万余人(含流动人口)。辖区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区位优3-
大项目报批和招投标有关法律法规,实行项目负责制。坚持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战略,用规划资源来加大投资力度。在抓好“校安工程”、“四季花城”、“瘴气河休闲大道”等建设项目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好“北门明珠广场”,“两横四纵”的茶源路、西环路,“入城大转盘”,民族泼水广场(夜市场)等几大项目的申报审批、可研编制、工程设计、征地拆迁、回迁安置工作。集中精力做好旧城改造,积极引资建设北片区行政中心和南片区工业发展项目申报和引资。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发展观念,吸纳民间资金,营造“筑巢引风”的投资环境,尽力盘活周边商业经济,拓展城镇功能,提升产业支撑力,经济辐射力,各要素集聚力,形成“一镇连两城”的经济带,辐射周边乡镇。项目成熟一个做一个,把“走出去”和“引进来”有机结合起来;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夯实城镇发展基础,拓展招商引资、融资、投资渠道,着力引进一批带动作用较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切实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积极为全镇“十二五”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
第五篇:文山州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报告
文山州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报告
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城乡物资流通、信息交换的“中枢”。在城乡发展结构中,小城镇承上启下,既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依托,还是城镇化的基础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山州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面貌不断改善,实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集聚型、乡镇工业主导型、商贸流通集散型等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促进了农村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信息交流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成为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良好平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山州小城镇建设还存在规模小、综合实力弱、特色不够鲜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不够好等问题。
一、文山州城镇化发展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城镇化认识的提高,文山州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与布局结构有所改善。小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作用初显端倪。
(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1、小城镇建设成绩显著。一是小城镇数量逐步增加,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到2009年止,全州建制镇达43个,比1999年增加8个,比1992年增加21个。全州城镇化水平从1999年的18.6%提高到2009年的27%,增长了13%。分别是:文山县50.9%;砚山县28.2%;西畴县12.83%;麻栗坡县23%;马关县26.4%;丘北县21%;广南县19.6%;富宁县24.8%。二是镇区面积不断扩大。全州县城城区总面积从2002年的85.85平方公里增加到2009年的122平方公里,增长了70.36%。分别是:文山县12.96平方公里;砚山县7平方公里;西畴县1.68平方公里,麻栗坡县4.4平方公里;马关县5.36平方公里;丘北县8平方公里;广南县13.2平方公里;富宁县9.15平方公里。三是镇区人口聚集效应日益明显。到2009年,城镇人口由2002年的61.6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83.3万人,比1999年增加55.61万人,比1992年增加63.38万人;分别是:文山县23.1万人;砚山县10.4万人;西畴县2.54万人;麻栗坡县6.64万人;马关县9.32万人;丘北县5.1万人;广南县15.3万人;富宁县9.95万人。
2、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全州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对全州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对八个县的14个乡镇进行撤并,使建制镇由原来的39个增加到43个,进一步完善了州域城镇体系;二是启动重点中心集镇建设,编制集镇近期建设规划,制定近期工作计划和落实建设项目,剥隘国家级重点镇完成了集镇迁建工程,平远省级重点镇在全省乡镇中率先建设完成了第一个住宅示范小区、第一条乡镇公共交通线路、第一个专业市场、第一条无障碍通道和第一条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小城镇流动,正在形成规模聚集效应,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启动旅游小镇建设工作,完成普者黑、八宝旅游小镇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编制,并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开发建设旅游小镇。四是开展文山县新平坝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改善该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该村成为与文山三七工业园区相配套的集后勤保障、民族风情、饮食文化为一体的新农村,探索出了一条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新路子,被省建设厅列为城中村改造试点。五是组织开展了农村民居通用图设计工作,并制定推广了实施方案。
(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城镇布局不合理,规划滞后。总体上看,文山州小城镇自身规划滞后,规划管理不严肃,建设随意性强,导致用地布局较为混乱。一些地方出现了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建设牵着规划走的不科学现象,导致城镇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此外,随意更改规划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使小城镇规划流于随意,缺乏长期性和严肃性。
2、小城镇人口聚集规模较小,吸纳能力弱。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加上交通条件的限制,文山州在小城镇发展上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发育程度低、功能不全和辐射能力弱等特点。镇区人口是反映小城镇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理论认为,小城镇人口应为5万人以上,镇区人口2-3万人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目前,文山全州8个县中,有建制镇43个,集镇22个,城镇密度为每千平方公里0.96座,人口最多的砚山县平远镇两万多人(不包括农村人口),其余如文山县的马塘、平坝、西畴县的兴街、马关县的都龙、广南县的八宝、富宁县的剥隘城镇人口都在万余人左右。由于城镇规模小,城镇建设水平低,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再从分布上看,全州小城镇之间的联系以及城镇与所属农业经济的联系,往往在沿交通道路呈带状的狭小区域较强,其余地区则较弱。城镇化水平整体滞后,制约了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3、资金筹集渠道过于单一,吸纳社会资金不足。
总体上看,文山州小城镇建设资金仍然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各类企业、个人参与投资的很少,在吸引社会资本上缺乏有效的机制,不能调动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而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乡镇财政状况紧张、资金短缺现象依然,基础设施欠账多,这是制约文山州小城镇快速发展的瓶颈。
4、小城镇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化水平低
文山州小城镇相对过去虽然有较大发展,但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使小城镇通过辐射能力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功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全州小城镇产业发展基本上还是呈现出以农业尤其是种植业为主体、二、三产业比重很小的结构特征,总体产出功能不高,经济效益低下。城镇之间横向联系较差,经济结构层次低,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产业性质相近、结构趋同,分工不明确;农业集约化程度低,各自的地方优势和特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乡镇企业规模小、数量少、效益差;小城镇的工业化水平滞后,工业产业层次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对城镇化支撑力度不够,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生产要素聚集水平低,城镇工商业发展聚集效应不明显,制约着城镇化进程。
5、小城镇配套改革滞后,政策有待完善
从全州来看,在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配套改革滞后问题日趋突出,影响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一是农村土地承包期虽延长30年不变,但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尚未正式建立,制约着农村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二是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事实上脱离了农业生产,但若迁移户口成为城镇居民,怕失去生活来源,不愿放弃承包土地,故存在“两栖化”阶层。三是新土地法颁布后,新增建设用地费税加重,建房审批手续和建设手续繁杂,影响农民到镇区建房的积极性。四是户籍制度改革滞后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制约着小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
6、小城镇建设用地问题突出。
就全州目前而言,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限制了城镇化的进程,土地要素制约明显,土地利用已成为全州小城镇建设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城镇建设利用率低,许多城镇盲目外延,土地利用粗放现象严重。二是粗放使用土地,滥占耕地。在小城镇建设中,由于缺少有效的节约用地和合理调控、约束手段,土地资源在该领域长期不能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来对待,从而导致建设中的用地过多地采用了粗放式外延扩张模式,使不合理占用和浪费土地现象十分普遍,出现了少征多用、多占少用、早征迟用,甚至征而不用、占而不用、好地劣用等现象,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三是土地利用效率低,用地结构不合理。居住用地比重过大,公共设施用地、生产用地和绿化用地比重偏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与国家所要求的标准、规范相去甚远。四是小城镇建设用地报批手续繁杂,且每年下拨到县的用地指标极少。用地指标限制了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发展,这与前面所说的土地利用资源浪费和利用率低又成了一对矛盾。五是乡镇小城镇管理机构不健全,城市建设系统管理不完善,全州目前的102 个乡镇中除了平远和八宝等少数几个乡镇设有城建管理所并配有少量工作人员以外,其余的乡镇均未设置机构和配备工作人员,导致乡村建设和新农村的规划和管理空白。
二、文山州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机遇与条件
国际经验表明,当城市化率处于30-60%,城市化即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文山州
城镇化率已经达到27%,从发展趋势看,离上述目标已经不远。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文山州小城镇建设进入新阶段带来新机遇。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城市发展突破了传统的等级体系框架,城市的功能在扩张和变化,正在形成崭新的有机联系的世界城市网络体系。文山州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全州现代小城镇建设的功能再认识、再开发和再建设,要以新型工业化体系为战略支点,发挥后发优势,抢占若干技术制高点,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通过城市化加快构造新的城市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快全州小城镇建设步伐。
第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文山州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提供不可多得的契机。要紧紧把握这个重要战略机遇,加强城镇区域的对外开放、交流与合作,主动对接珠三角、东盟以及“两廊一圈”建设,提高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合理配置的程度,使城镇区域通过外溢效应有效地了解、引进、吸收外部的知识、技术、技能、制度、文化,全方位提升小城镇实力。
第三,文山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是小城镇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它们自我协调、自我循环演进。一般而言,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区域城市化水平可保持年均1个百分点左右的发展速度。文山城镇化已处于中期发展的初始阶段,将会发生加速现象,每年保持1-1.5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是完全可能的。
第四,通道经济以及新高地战略的实施为文山州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提供坚实的动力支持。州委、州政府近年来提出的“通道经济”、和“新高地”战略,为文山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文山,随着“文砚平”中心城市自身结构的优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城市的产业向周边城镇经济腹地转移和梯度扩散,同时发生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高级生产要素溢出,将辐射和带动周边经济区域、乡村的发展,全州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三、加快文山州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因地制宜制定对接市场的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小城镇规划目标与全面小康建设目标、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新农村建设目标相统一。要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大好时机,搞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统筹考虑城乡经济发展。同时,强化规划工作的监管与实施,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坚持依法行政、社会监督,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小与大的关系,在大局中考虑小城镇建设。要从小处着手,科学规划,精心施工,严格管理,不断完善小城镇的服务设施,提高其科技含量和辐射能力。二是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共性中突出个性。小城镇建设包括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即所谓共性;而要使小城镇建设有根基、有后劲、又必须突出个性,因地制宜地确立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建设格局和建筑风格,形成特色鲜明的镇容、镇貌。三是要处理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在建设前做好论证。小城镇的规划与布局要符合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具体建设项目要充分估计市场变化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可以在条件成熟后再进行施工建设。四要处理好用地与节约用地的关系,在规划中节约用地。解决用地之争的惟一途径就是加强小城镇合理布局和科学规划。
(二)加快产业集聚,增强小城镇发展动力
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强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与后劲。小城镇建设必须以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为支撑。其发展水平与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小城镇的结构、功能和素质,决定着小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当前全州小城镇发展中突出制约因素之一就是缺乏主导产业支撑,发展后劲不足。必须努力创造条件,把有条件的企业吸引到小城镇周围,使之适当集中,连片发展。要把产业发展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认真选准启动项目,精心培育支柱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城镇发展。
一是培育小城镇产业支撑体系,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产业聚集带动小城镇发展。要把产业培育放在小城镇发展的首要位置,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合理确定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要把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工业化结合起来,在小城镇开辟工业小区,吸引各类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型小城镇。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等服务业,使小城镇成为各类商品集散的枢纽,成为城乡信息交流的平台,把小城镇培育成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的中心。鼓励农民带资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办企业。
二是抓好城镇工业小区建设。结合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着力推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工贸小区聚集,增强小城镇聚集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能力,促进小城镇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资源合理配置,增强小城镇的载体功能。
三是抓好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以商兴镇。市场建设对小城镇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小城镇作为城乡结合、农工结合、农商结合、生产科技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利用其人口集散特点,兴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小商品零售市场和各类专业批发市场,通过市场带动加工业发展,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四是抓好高效特色现代农业,从而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全州小城镇建设要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农副产品是发展小城镇的天然禀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小城镇建设应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业,走以农兴镇,以镇促农的路子,注重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通过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既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可以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
(三)完善小城镇功能,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从全州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饮水安全、道路硬化、排水管网、环保环卫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小城镇吸纳人口、增加就业和聚集产业的能力。要加大对小城镇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与健康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以保护水源、大气为重点,加强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系统建设,严禁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小城镇转移,健全完善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保护自然生态。加强镇容镇貌管理,切实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把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去,建设节约型小城镇。要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就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和模式,逐步在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实现城乡统筹,最终实现城乡保障一体化。
(四)创新发展方式,提高小城镇集约化水平
要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严格控制城镇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保证耕地总量控制平衡。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努力满足小城镇建设合理的用地需求,实行灵活的用地政策。要优先安排小城镇建设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在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前提下,对小城镇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优先予以安排,尽量满足小城镇建设合理的用地需求。对小城镇建设中的工业项目,以及公共设施项目需要使用集体土地的,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以经农转用或存量的集体土地投资入股。对符合土地置换规定的项目用地,经县政府同意,允许在县范围内统一调剂使用置换的土地指标。对耕地集中连片,土地整理潜力较大的小城镇,在符合城镇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优先安排土地整理项目,落实专项资金。与此同时,要逐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合理用地与严格保护耕地的关系,引导农民宅基地和责任田的有序流转,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五)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小城镇民生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为切入点,按照规定,建立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要落实好对已被征地、无地可耕的“城中村”农民的社会保障措施,保障其最基本的民生权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城中村”的顺利全面改造和按照新的城镇规划实现新型城镇建设。要不断完善集体土地利用、规划建设手续办理、土地权属、房产确权等管理办法和措施,为促使农民转为城镇居民、拥有合法财产提供保障。
2、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鼓励有合法固定住所或职业及稳定生活来源的外来人员进城镇落户。落实好新落户城镇居民在就业、子女入学、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切实维护好他们的权益。加快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征兵、转业、退伍安置、优抚等配套制度改革,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和外来人口的实际问题。对中心镇、重点镇实行按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制度,实行城乡户口登记一体化管理。逐步在全州实行以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促进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市场配置。
3、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实现就地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小城镇建设重要外延内容之一。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转移,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整合城乡劳动力市场,构建政府和社会各方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和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网络。抓好农民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力争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发挥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的作用。根据市场需要,定期发布职业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方面的信息,增强农民适应转移的能力。
(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小城镇建设的投入
要建立多元投资机制,拓宽小城镇建设筹资渠道。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州财力允许的条件下,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各地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维护建设。各有关部门扶持企业、产业发展的项目、资金要优先向中心镇、重点镇倾斜。各县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辖区内的中心镇、重点镇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开发建设及产业发展。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资金重点支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三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要充分发挥市场筹资功能,拓宽城建投融资渠道,推进小城镇土地资产经营和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小城镇化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四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打破政府对公益事业的垄断,大力发展招商引资,鼓励集体、个人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士参与小城镇开发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小城镇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最大限度地为小城镇开辟资金渠道。千方百计启动民间投资,加快小城镇建设,使小城镇尽快步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
(七)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引领新农村建设发展
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带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城乡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小城镇作为农村之首,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的引导和协调作用。注重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作用,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寓于小城镇的建设之中,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意味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面貌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
(八)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领导
一是调整充实乡镇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乡镇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机构,对全乡镇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筹协调。乡镇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机构(局或所),负责对本乡镇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抓好落实,以解决乡镇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管理工作无人抓,无人管的现状。同时,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二是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创新。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示范镇、重点镇实行扩权强镇改革。在示范镇、重点镇按照分税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镇一级财政管理体制,地方财政超收部分留归镇级财政。三是完善小城镇建设发展考核体系。州、县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规划建设方面的培训,促进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州、县建设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小城镇建设考核方案,确立主要考核指标。对示范镇、示范村和重点镇实行动态管理,由州、县每两年组织一次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效显著的由州政府给予奖励。四是进一步完善小城镇管理政策。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对一些经济发展重镇,要强化其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解决“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改革的结果,应既能调动方方面面力量共同参与小城镇建设,又能够将小城镇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权紧紧掌握在政府手中。城镇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充分尊重乡镇的自主权,减少垂直领导权力给乡镇的经济负担及制止乱收费,增强乡镇政府的调控实力。五是进一步强化乡、镇政府的管理职能,建立健全相应的城镇管理法规,并以明确的法规形式赋予乡、镇政府对小城镇的综合管理职能,以实现对城镇管理的权利与义务、事权与财权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