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中死亡争议案件尸检价值的评估(范文)

时间:2019-05-12 12:5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疗纠纷中死亡争议案件尸检价值的评估(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疗纠纷中死亡争议案件尸检价值的评估(范文)》。

第一篇:医疗纠纷中死亡争议案件尸检价值的评估(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尸体检验对死亡争议事件的医疗鉴定、赔偿处理上的价值,以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中医患双方的矛盾。

方法 对温州市4个市、区、县2002-2004年的182例死亡争议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尸检率,临床、尸检诊断,尸检对医

疗鉴定及争议事件处理上的作用.及其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具体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 182例其

中尸检46例,尸检率

25.27%。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争议事件l12例,尸检率19.64%。临床死因诊断与尸检死因诊断不符合率37%,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为多。46例尸检中,医疗鉴定32例(69.5%),经济赔偿29例(63%)。未尸检136例,医疗鉴定2o例(14.7%),经济赔

偿121例(88.9%),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尸体检验对死亡争议案件的医疗鉴定与处理具有重要

意义.尤其在死因鉴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死亡争议案件;尸体检验;价值评估

【中图分类号】d919.

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06)02一ol19一o

3the value of autopsy in medical dispute over cause of death.hu haitao,xu wenpin,wenzhou medical a ssociation,wenzhou

325027

【abstract】obj~tive discuss the value of forensic autopsy to death dispute identification,compensation and disposal,so as to

appropriately handl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atients and hospital in medical tangles. methods 182 death dispute cases from four

cities and counties in w enzhou from the year 2002 to 200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rate of forensic autopsy,clinical and

forensic pathological diagnose.way of handle were statistically treated.re羽l】协th e rate of autopsy was 25.27%.34.78% of the clinical

diagnosis was inconsistent with forensic pathological findings.th e highest death rate is in circulation system and breathing system.for

the l 1 2 death dispute cases taken place in hospitals above grade tw o.the rate of forensic autopsy is only 19.64% .among the 46 autopsy

cases,29(63%)were for economical compensation;for the 136 cases without autopsy,121(88.9%)is for identification,the differences

was significant.conclusion autopsy is indispensable for identifying cause of death,compensation and disposa1.

【key words】death dispute case,forensic pathology,evaluation

近年来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争议的事件呈上升

趋势。死亡争议事件处理不妥,可能引起群体性恶性

治安事件,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若当事方的医

疗机构一味强调息事宁人、一赔了之,则可能导致国

有资产的流失。本文对温州市鹿城区、瓯海区、瑞安市

和苍南县2002-2004年医疗纠纷死亡争议事件进行

了调查分析,并就尸体检验对死亡争议案件的医疗鉴

定与处理的作用和价值进行了评估。

资料和方法

选取2002-2004年温州市4个基层卫生局登记

备案的

第二篇:《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办法》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医疗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办法》

第一条 为保证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尸检,是指为了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对死亡患者的机体进行解剖、检验,以查明死亡原因的手段。

第三条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由具有本办法规定资格的尸检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尸检。

第四条 下列机构可以申请作为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

(一)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置具有独立病理解剖能力病理科的医疗机构;

(二)设有具备独立病理解剖能力的病理教研室或法医教研室的医学院校,或设有医学专业的并具备 独立病理解剖能力的病理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教研室或法医教研室的高等普通学校。

第五条 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至少具有2名按照本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至少1名为主检人员;

(二)解剖室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三)具有尸检台、切片机、脱水机、吸引器、显微镜、照相设备、计量设备、消毒隔离设备、病理组织取材工作台、贮存和运送标本的必要设备、尸体保存设施以及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水、污物处理设施;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承担尸检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二)受聘于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机构;

(三)具有病理解剖专业初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条件。

主检人员除符合上述(一)、(二)条件外,还应当在取得病理解剖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

第七条 拟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申请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或其他机构的有效证明文件;

(三)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名单、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四)病理解剖设备清单和设施说明;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拟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应当向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第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自收到申请后,45日内对申请机构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估,符合本办法所规定条件的,予以认定、公告。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认定的尸检机构于认定后15日内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九条 确因尸检工作需要,在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尸检机构以外的机构开展尸检,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尸检机构派出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尸检时应当具备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条件。

第十条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指定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承担尸检任务;也可以会同同级公安、司法机关指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设置的具有独立病理解剖能力的法医机构承担尸检任务。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第十一条 尸检按照规定收取费用。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问题

http://s.yingle.com/ss/885977.html

  怎样有效地收集证据 http://s.yingle.com/ss/885976.html 关于加大对涉及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等案件的审判力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 http://s.yingle.com/ss/885975.html

 上班时间员工发生刑事拘留公司是否有责任 http://s.yingle.com/ss/885974.html

 骑车撞伤人最多拘留多久

http://s.yingle.com/ss/885973.html

  关于外国公司 http://s.yingle.com/ss/885972.html 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 http://s.yingle.com/ss/885971.html

  拘传票 http://s.yingle.com/ss/885970.html 取保候

http://s.yingle.com/ss/885969.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关于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直属分局办理证券期货领域刑事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 http://s.yingle.com/ss/885968.html

 请律师办取保怎么收费

http://s.yingle.com/ss/885967.html

 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 http://s.yingle.com/ss/885966.html

 行政庭审中申请回避程序

http://s.yingle.com/ss/885965.html

  检察院提起公诉期限 http://s.yingle.com/ss/885964.html 精神病

http://s.yingle.com/ss/885963.html

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http://s.yingle.com/ss/885962.html

 公安机关和军队互涉刑事案件的管辖如何分工 http://s.yingle.com/ss/885961.html

 寻衅滋事刑事拘留多久

http://s.yingle.com/ss/885960.html

 申请保外就医有什么条件

http://s.yingle.com/ss/885959.html

  强制医疗的时间 http://s.yingle.com/ss/885958.html 关于印发(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http://s.yingle.com/ss/88595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七年以上犯人能取保候审条件

http://s.yingle.com/ss/885956.html

 解除取保候审的法律条款

http://s.yingle.com/ss/885955.html

  刑事和解与刑事谅解 http://s.yingle.com/ss/885954.html 纠纷刑事案中检察院会介入调解吗 http://s.yingle.com/ss/885953.html

 取保候审的人看打架有事吗

http://s.yingle.com/ss/885952.html

    关于办理盗窃油气 http://s.yingle.com/ss/885951.html 谁可以申请回避 http://s.yingle.com/ss/885950.html 刑事和解出现的问题 http://s.yingle.com/ss/885949.html 我国法院的刑事诉讼管辖有几种呢 http://s.yingle.com/ss/885948.html

   办理取保候审的程序 http://s.yingle.com/ss/885947.html 不构成贪污罪辩护词 http://s.yingle.com/ss/885946.html 辩护人不得进行的行为主要有哪几种 http://s.yingle.com/ss/885945.html

   刑事附带民事案由 http://s.yingle.com/ss/885944.html 刑事有调解书吗 http://s.yingle.com/ss/885943.html 犯罪嫌疑人在哪些情形下可能会被监视居住 http://s.yingle.com/ss/88594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行政诉讼案件管辖有何规定(2018)http://s.yingle.com/ss/885941.html

 关于印发《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侦查案件作撤销案件 http://s.yingle.com/ss/885940.html

 取保候审还会被拘留吗

http://s.yingle.com/ss/885939.html

 取保候审交了一万到期能退吗

http://s.yingle.com/ss/885938.html

 被害人不服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可以对民事部分上诉吗 http://s.yingle.com/ss/885937.html

  民事裁定书范本 http://s.yingle.com/ss/885936.html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辩护人有什么区别 http://s.yingle.com/ss/885935.html

 打架派出所拘留多少天

http://s.yingle.com/ss/885934.html

  提起公诉后多久开庭 http://s.yingle.com/ss/885933.html 公安派出所是否具有独立的行政处罚主体资格 http://s.yingle.com/ss/885932.html

 从司法层面看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程序中的作用 http://s.yingle.com/ss/885931.html

 刑事附带民事法律依据

http://s.yingle.com/ss/88593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可能会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有哪些 http://s.yingle.com/ss/885929.html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

http://s.yingle.com/ss/885928.html

  工程合同纠纷起诉书 http://s.yingle.com/ss/885927.html 取保候审办出来了多久能从看守所出来 http://s.yingle.com/ss/885926.html

 不具有申请回避权的有哪些

http://s.yingle.com/ss/885925.html

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和起诉书范本 http://s.yingle.com/ss/885924.html

 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适用问题的批复 http://s.yingle.com/ss/885923.html

 申请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http://s.yingle.com/ss/885922.html

  监视居住后会判刑吗 http://s.yingle.com/ss/885921.html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刑事拘留期限 http://s.yingle.com/ss/885920.html

 收集证据应遵守哪些原则

http://s.yingle.com/ss/885919.html

 最高人民法院 http://s.yingle.com/ss/88591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申请回避的审查和决定

http://s.yingle.com/ss/885917.html

 关于在检察工作中防止和纠正超期羁押的若干规定 http://s.yingle.com/ss/885916.html

 强制医疗辩护词书写格式2018 http://s.yingle.com/ss/885915.html

 贪污取保候审后判刑吗

http://s.yingle.com/ss/885914.html

 辩护人不能有哪些行为

http://s.yingle.com/ss/885913.html

  关于完善院长 http://s.yingle.com/ss/885912.html 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工作流程 http://s.yingle.com/ss/885911.html

 取保候审后逃跑有哪些后果

http://s.yingle.com/ss/885910.html

 村支部书记因赌博被拘留后,能不能进支部做委员 http://s.yingle.com/ss/885909.html

  酒驾拘留可以保释吗 http://s.yingle.com/ss/885908.html 关于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暂行规定 http://s.yingle.com/ss/885907.html

 嫖娼罚款后还会不会拘留

http://s.yingle.com/ss/88590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取保候审有什么适用条件

http://s.yingle.com/ss/885905.html

 什么罪犯要暂予监外执行

http://s.yingle.com/ss/885904.html

  什么是司法拘留 http://s.yingle.com/ss/885903.html 取保候

http://s.yingle.com/ss/885902.html

 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侦查案件作撤销案件 http://s.yingle.com/ss/885901.html

 申请取保候审几天答复

http://s.yingle.com/ss/885900.html

  关于对变造 http://s.yingle.com/ss/885899.html 公安

http://s.yingle.com/ss/885898.html

 刑事案件立案侦查的程序怎么走

http://s.yingle.com/ss/885897.html

  关于对变造 http://s.yingle.com/ss/885896.html

关于印发(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的通知 http://s.yingle.com/ss/885895.html

 逮捕后办取保候审一般多长时间人可以出来 http://s.yingle.com/ss/885894.html

 刑事案件移送管辖 http://s.yingle.com/ss/88589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 取保候审可以回家吗 http://s.yingle.com/ss/885892.html 关于转送审查处理公安部公复字[2001]4号批复的请示)的复函 http://s.yingle.com/ss/885891.html

  什么是强制措施 http://s.yingle.com/ss/885890.html 道路交通事故起诉状书写格式http://s.yingle.com/ss/885889.html

2018  刑事案件监视居住后案件怎么进行 http://s.yingle.com/ss/885888.html

 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http://s.yingle.com/ss/885887.html

 关于报送复核被告人在死缓考验期内故意犯罪应当执行死刑案件时应当一并报送 http://s.yingle.com/ss/885886.html

 公诉案件一审需要多少审限时间

http://s.yingle.com/ss/885885.html

 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

http://s.yingle.com/ss/885884.html

 刑事送达期限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是如何的 http://s.yingle.com/ss/885883.html

 关于涉弩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及性能鉴定问题的批复 http://s.yingle.com/ss/885882.html

 关于对核发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有关问题的批复 http://s.yingle.com/ss/88588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 强制医疗程序申请人 http://s.yingle.com/ss/885880.html 公安

http://s.yingle.com/ss/885879.html

 交通事故纠纷上诉状 http://s.yingle.com/ss/88587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第三篇: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

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

引言

近年来,随着劳动者法律意识的提高,用工成本的增大,加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递增。某些用人单位因疏忽了劳动关系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而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其中大部分是因举证责任而导致的。为此,笔者抛砖引玉,在总结劳动争议案件办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拙见。

一、举证责任的定义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其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其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在一般证据规则中,“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而举证责任的倒置则是这一原则的例外。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指基于法律规定,将通常情形下本应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他方当事人(一般是被告)就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同时存在着“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同时也存在举证责任的倒置,这是由劳资双方的法律地位来决定的。

二、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第九条“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

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上述之规定明确了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即大部分举证责任都将由用人单位来承担,这无形加重了用人单位义务,但这也使得用人单位不得不完善其用工体制,以规避法律风险。

三、举证责任之法律实务

(一)用人单位须对劳动合同的订立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在《劳动合同法》出台之前,很多公司特别是人员流动较大的公司都没有与员工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即使是《劳动合同法》出台,亦有某些公司、个体工商经营者抱着侥幸的心理,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劳动纠纷往往就会在劳动者离职时出现。

劳动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在处理这类型纠纷时,一般要求用人单位就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承担举证责任,比如是否有签订的《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提供证据,那么就会被认定为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将会承担双倍支付工资的风险。当然在此之前,须先确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而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大部分由劳动者承担举证责任,但这对劳动者要求相对比较简单,像工号牌、名片、公司通讯录、工资表等都可以作为存在劳动关系的直接证据。如果劳动者确实提供了上述证据而用人单位不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已签订《劳动合同》的,那么用人单位必然将败诉。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笔者建议用人单位与每位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妥善保管好已签订的《劳动合同》,对已到期的《劳动合同》及时续签(到期未续签的亦按照未签订《劳动合同》处理),以避免发生纠纷。

(二)用人单位须对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是否合法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按照上述规定,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履行以下的程序:草案——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协商(不一定取得劳动者同意,但须有会议纪要,劳动者须在会议纪要签字)——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最好是劳动者人手一份)。违反上述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将不会被劳动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认可。

在笔者办理的一件劳动争议案件中就涉及这个问题,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离职时克扣了一半的绩效提成。用人单位主张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员工离职的,剩余的绩效提成公司不再支付。经查证用人单位确实有此类规章制度,但是劳动者反驳其并不知情。劳动仲裁委员会要求用人单位拿出证明已将该规章制度告知劳动者的相关证据。但是该用人单位不能提供,于是劳动仲裁委员会并未认定规章制度对该名员工的约束,进而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剩余的绩效提成。

(三)用人单位对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赋予了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这些权利同时也对用人单位形成了约束。劳动合同不同于《合同法》上的“合同”,合同条款当事人除须协商一致外,还须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权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而不以双方约定为准,即无论劳动合同是否有解除合同的条款,解除劳动合同都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劳动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与劳动合同法相冲突的,那么也应以法律规定为准。所以如果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情形不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那么将会被认定为无效。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要有法定的情形,且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同时须有相关证据予以证明。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须提交的证据,如“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就应当规定详尽的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在规章制度中就须明确出现哪些情形就属于严重的情形,假如设定连续旷工达7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达20天的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况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那么这个过程中用人单位就须提供该名劳动者旷工的相关证据,比如考勤表。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如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款“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提交其与劳动进行协商但未能协商一致的相关证据,否则就不能以此款解除劳动合同,擅自解除的,将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双倍责任。

所以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之前,一定要遵循法律规定,履行法定程序,否则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用人单位须对减少劳动报酬和计算工作年限承担举证责任

用人单位在用工过程中不能擅自减少劳动报酬,否则劳动者将可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追究用人单位的责任。现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制定的薪酬制度中将劳动报酬分为两大类: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基本工资是确定不变的,而绩效工资确是浮动的。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案子,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数额,而绩效工资的数额确定是最高的,即劳动者在各项考核合格后的数额。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劳动者发生了旷工的情况致使绩效工资须下调,进而劳资双方发生了纠纷,进入到仲裁环节,由于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不合法而最终导致败诉。鉴于这样的情况,笔者建议用人单位在确定绩效工资时只确定最低标准,每月进行考核时,在此基础上增加,这样可避免发生上述情况。

劳动者工作年限的计算一般由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因为这块儿的证据主要是由用人单位来掌握的,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提供的,那么劳动者的相关证据将会被仲裁委或者法院认可。所以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员工入职的相关资料,以便以后查证或者提交证据。

(五)加班事实的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分摊

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三对加班事实的举证确定了一个基本原则,即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劳动者提出考勤卡可以看出其加班,那么此时用人单位就须提供考勤卡以便仲裁委或人民法院查证,如考勤卡显示节假日有打卡记录的而又没有安排补休的,那么就会认定劳动者加班;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提供的,那么也认定劳动者加班。

当然,现在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在节假日上班毋须打卡,那么以避免通过考勤卡来主张加班费。但是某些用人单位在这一方面也做得不是很完善,像笔者接触过的一个用人单位,工资表中写明每个月的工作天数,本来5月实际工作日为24天的,结果登记的工作天数确是26天,那么这多出的两天就应该算作加班,如果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该证据的,那么加班费必定得到支持。

四、建立规范的用工制度

结合上述论述,虽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案件中承担的举证责任较重,但是只要用人单位运用劳动法相关法律法规恰当,也可避免承担不利的后果,减少损失。就如何建立规范的用工制度,笔者建议如下:

(一)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拟定相关法律文件。如员工入职表、离职表、变更工作岗位通知书、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各类签收单等。

(二)合理制定规章制度,完善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以保障规章制度合法有效。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按照规章制度的程序及要求予以处理。

(三)劳动合同解除须谨慎,解除前须收集并保留相关证据,解除时须履行合法程序。

(四)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制定竞业禁止协议和服务期协议。

(五)其他需要规范的事宜。

从实践经验来看,凡事做大、做强的公司都会建立规范的用工制度。“天时、地利、人和”,对于公司来说,“人和”体现在规范的用工制度。笔者认为,用人

单位应当防患于未然,对现有劳动关系站在法律层面进行梳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劳动人事体制,以构建和谐的劳动人事关系。

第四篇:浅析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浅析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一、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

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诉讼中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举证责任分为二个层次,一是行为意义上的举证;二是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行为意义上的举证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应当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供证据,用来证明自己的主张;结果意义上的举证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和事实。只有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既完成了行为意义上的举证,且所举证据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才算完成了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有两种情形:举证责任一般规则和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即通常所说的“谁主张,谁举证”规则,这是举证责任的常态。举证责任的倒置规则,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将通常情形下本应由提出主张一方当事人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他方当事人就某种事实存在或者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举证责任倒置规则是一般规则的例外,它的适用应基于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没有规定则不应适用,防止出现举证责任分配的随意性。

二、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

劳动争议是指存在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问题而发生的纠纷。我们知道在劳动关系中,虽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主体,但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属性,所以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一般处于弱势地位;并且与劳动关系有关的证据材料基本上都由用人单位保管,这使得劳动者在诉讼中对有些事实的举证存在困难,而用人单位提供这些证据则相对容易。因此,对于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有着特殊的要求,我们称之为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下面就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作简要归纳。

1、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劳动争议案件当然也适用这一规则,例如劳动者对于相关事实有举证的义务,如时效、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存在加班的事实、被克扣工资等,如不完成举证责任,则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但如果劳动争议案件中仅适用“谁主张,谁举证”规则,因用人单位占有和保管相关证据材料,可能导致劳动者举证不能,即使申请仲裁机构或法院调查,也可能遭遇到用人单位的不配合而承担不利后果,所以还需要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加以补充。

2、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这一规则最早体现在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六条中:“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作出了与此相同的规定。有人认为用人单位掌握相关证据材料,由用人单位举证属于法定合理分配的举证责任,不属于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笔者认为,同样是用人单位举证,举证责任一般规则和倒置规则所产生的意义和后果不同。在举证责任一般规则下,用人单位所举证据是为了证明己方的主张或反驳对方主张,通常产生对己方有利的后果;即使不举证,如果劳动者不能证明相关事实,其也未必承担不利的后果。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下,用人单位则需要按照条文的规定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如用人单位不提供证据或举证不到位,则可能推断劳动者主张成立,用人单位需承担不利的后果。从对本条文的理解,如用人单位举证不能需承担不利后果是应有之义,这一点从后来出台的法律中得以明确,因此该条应属于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这一规则体现了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起到了有效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3、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和倒置规则相结合的条文。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第九条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这两条规定一方面规定了举证责任的“谁主张,谁举证”规则,另一方面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即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明确了其不

提供则承担不利后果。从这两条规定,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劳动争议案件存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但这并不等于免除了劳动者的举证责任,如举证不能同样也应承担不利后果。

三、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进一步完善

从1994年7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到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逐渐完善,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更加明晰。但我们还应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争议案件越来越复杂,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仍有值得完善的地方。

1、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的范围还不够明确。我们知道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用人单位对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负举证责任,虽列举了劳动争议的多种情形,并且用了“等”表明也可适用除此之外的情形,但这有可能导致在不符合上述情况下的劳动争议案件,出现举证责任分配不一致的情况发生,也可能出现对条文的扩大解释,加重了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但哪些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可能因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2、没有考虑到用人单位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证据的情况。如用人单位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证据,应该如何处理?例如,劳动者提出其两年前的工资标准低于当时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要求主张权利,那么根据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用人单位应提供工资单等证据证明工资支付情况。根据《安徽省工资支付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发项目及数额、实发数额、支付日期、支付周期、依法扣除项目及数额、领取者的姓名等内容,并保存2年以上备查。(还有其他省份有类似规定)”按此规定用人单位相关工资材料只需保存2年,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保存两年前工资材料,导致客观上不能提供,是不是也要承担不利后果?另外如果用人单位因意外、不可抗力等导致材料损毁而不能提供,能否免除举证责任或减少举证责任?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3、对用人单位不提供证据的不利后果未加以明确。对不利后果的理解有几种含义,可能是导致劳动者主张的事实成立,也可能是直接导致败诉的结果等等,理解不同导致案件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个“度”该如何把握,还需要进行探讨。

总之,完善的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分配制度能够明确各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能够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这有利于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浅析房地产评估中的损害价值评估

浅析房地产评估中的损害价值评估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房地产已经成为了我国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房地产的投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固定资产最主要的投资力量。然而其中所发生的财产受损的现象频发,很容易遇到各种类型的有损价值的房地产评估。怎样总结出能够适应我国房地产现状的评估方法是房地产估价行业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房地产评估损害价值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加快,房地产评估损害的案例屡有发生,大多数的案例都是通过司法调解等方式解决,以双方协议的价格为依据进行赔偿,缺乏专业性的意见,尤其是当受损一方所牵涉的范围较广的时候,协议赔偿缺乏公信力。房地产损害评估这个行业作为服务于房地产的行业应运而生。本文以今年实际操作的案例为例,对房地产中的损害价值评估进行了初步探索。

1.房地产损害价值评估的主要类型

1.1由于不当施工所引起附近的房屋受损。如基础施工没有安设护坡,导致地下水位发生下降,周边的建筑出现墙体裂缝、地基沉陷等现象;由于桩基工程所引起的周边房屋的地基损坏、松动;由于装修不当造成相邻的户室墙面出现浸水、装饰层剥落等现象。

1.2由于规划设计或者变更规划存在一定的瑕疵,损坏了建筑物的功能。例如电梯的数量设置不足,导致在上下班高峰期造成拥堵,使整栋楼层的功能性大幅贬值;新建的建筑物给原建筑物采光、通风造成影响,影响相邻的关系等。

1.3房屋本身完好无损,但是相关方由于过失损害了房屋权益。例如建材的供应商没有及时履行合约,导致在建的工程项目处于停建的状态;非法占用房屋造成长期空置或者停租的状态等。

1.4先天不足,房屋本身的质量有缺陷。例如开发商在施工的过程中偷工减料,抗震、层高等指标没有达到应有的设计要求。

目前,我国虽然在文献理论中的阐述丰富,但是在评估行业内可操作的项目较少。在评估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了价差法、成本法、市场比较法以及资本化法,具体的适用情况如下表:

2.房地产损害价值评估的典型案例

事由:某居民区由于附近的工程在基础开挖时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裂缝、屋面渗水。

评估目的:评估报告和结果仅为委托方确定房地产的损害价值提供依据。

评估方法:以检验部门所出具的检验证书进行判断,上述的房屋所产生的裂缝不会对建筑主体产生影响,是可修复的价

值损害评估,使用成本法进行。成本法的公式为:

V=C1-C2+C3+C4+C5

V-房屋质量的缺陷损失评估值

C1-拆除的工程费用,包括清运费用

C2-拆除物残值

C3-修缮成本

C4-恢复成本

C5-修复的直接经济损失

技术思路:以检验部门所出具的《修复方案》为依据,修补主要包括加固墙体和修饰面层的粉刷和修补。该两部分是拆除、修缮以及恢复的工程成本;另其拆除物不存在材质,不做考虑;在施工的期间相关的受损方需要进行周转,费用可当做租金损失,由于未对房屋的通风和采光造成影响,直接的经济损失不作考虑。则损害价值 =工程成本 +租金损失。

3.房地产损害价值评估的难点

由于房地产的损害评估具有差异性、个体性、地域性等众多特点,评估虽然可以将损害量化为金额,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存在着非常多的难点。以本文所提到的案例为例说明:在修复墙体的时候应当使用哪种材料进行加固?价格相差悬殊,需要修补的墙面裂缝有多大面积(做部分修补还是整体修补)?如何界定裂缝的性质(在同一墙面中既有由于温差所产生的伸缩缝,也有地基不均匀沉降所产生的裂缝)。同时,一些局部的细节也可能影响到评估的结果。例如补桩,使使用钢管桩还是采用砼桩?其两者的价格相差数倍。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以建筑材料、工程量的差异进行分类。规模较小的项目采用材料价值中等,适度放宽工程量的方法;而对于大型的项目,则需使用招标的方式进行,通过邀请权威的机构设计该项目的修复方案,并在方案中明确修建所需的各种材料。进行损害价值评估的另一方法就是确定受损一方的间接损失。由于在各地的评估规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受损方的损失(误工费、时间损失等),而这一部分损失由于难以量化,所以容易被忽视。在评估报告中应当对受损方的间接损失做充分的考虑。

第三个难点就是很多的新型损害评估操作难度过大。例如当房屋受损之后影响到经济寿命,从理论上讲,虽然可以以成新率差异和房屋的重置价来确定损害所需要的赔偿金额,但是难以界定受损之后的经济寿命还有多长,在这一问题上很难进行充分的评估。损害价值评估的最后一个难点就是评估的结果和实际的赔偿金额之间的差异。以笔者去年执业的一个项目为例说明,初步的评估结果和最终赔偿的金额相比相差一倍之多。其中存在的差异和双方当事人的信息掌握度、心理预期以及权力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和公开市场价值的假设有所冲突,但是更多的还是执业中的评估技术尚未成熟,使用的评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4.房地产损害价值评估从业者的注意事项

在执业的过程中,无论是拆迁评估、抵押评估,抑或是涉案评估、课税评估,对于规划和工程的知识并没有高标准的要求,但是进行损害价值评估则要求从业者必须是一个综合性的人才,否则在执业过程中很难开展工作。

目前我国关于房地产损害价值评估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大多没有实际意义。例如由于环境质量所引起的贬值股价,无法使用传统的损害价值股价方法,这就要求了估价师在工作之外还需要懂得更多的分析手段。此外,由于房地产损害价值评估的工作中经常需要和受损方、调解人、损害方等多方面进行沟通,所以也要求了估价师需要拥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房地产损害价值评估和常规的评估方法相比,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4.1在接受委托项目时,需要以受损方、执法机构和损害方等多方的委托书为准。如果有一方对于委托项目不予认可,就可能在工作中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4.2损害价值评估应当严格以检测部门出具的验收报告、跟踪报告和检测报告为前提,一旦没有切实的依据就容易陷入纠纷之中。

4.3所有的协调会议以及现场勘察所产生的记录都要以书面的方式要求当事方盖章、签字,为以后的工作做足充分准备。

房地产损害价值评估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有大量的市场需求以及广阔的前景,在拓展业务的同时,必须加强学习和研究,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最有效、最公正的评估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整个行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房地产估价师职业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心,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03):139-140.[2]崔裴;关涛,房地产价格评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9):242-243.[3]王学发;戴峰,使用评估及房地产估价业经验案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09): 326-327.[4]柴强,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04):195-196.[5]蒲建明,房地产估价实务、经验和艺术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01): 129-130.[6]艾建国,房地产估价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4):95-97).

下载医疗纠纷中死亡争议案件尸检价值的评估(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疗纠纷中死亡争议案件尸检价值的评估(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改制中劳动争议案件问题之浅析

    浅析企业改制中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问题 郑州大学在职法律硕士09级一班焦静霞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 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通过破产、重组、分立、合并等......

    当前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当前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中的若干问题探讨发布时间:2006年04月12日文章浏览: 339次 徐伟群 胡晓晖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由此引......

    劳动争议HR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应该如何预防

    劳动争议HR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应该如何预防:在劳动争议中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因此,当事人应当依据自己所掌握的证据来表述事实,阐述主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作为完......

    器官病变患者输液中死亡医疗纠纷尸解1例(精选合集)

    【关键词】输液;死亡;医疗纠纷【中图分类号】d919.4.16;r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9297(2004)03—0169—02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突然死亡比较常见。【1-31本文报道1例多......

    浅论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 目标企业 价值评估论文摘要:本文基于中外企业研究的现状,从并购理论出发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并介绍了现金流量法......

    商标争议案件中保护著作权论文(精选多篇)

    一、在先著作权:商标争议案件中的重要武器实践中对在先著作权实行跨类保护,实质上已经突破《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的限制。中国相关部门对认定驰名商标的要求一直都十分严格......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几个问题及相关规定综述

    一、临时工1995年1月1日劳动法实施后,“过去意义上相对于正式工而言的临时工名称已经不复存在。用人单位如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为其建立各种社......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几个问题及相关规定综述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几个问题及相关规定综述一、临时工1995年1月1日劳动法实施后,“过去意义上相对于正式工而言的临时工名称已经不复存在。用人单位如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