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赵川镇初级中学开展“珍惜粮食、文明就餐”活动(推荐)
赵川镇初级中学开展“珍惜粮食、文明就餐”活动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广大师生爱惜公物、珍惜粮食的良好生活习惯,经赵川镇初级中学行政办公会研究决定,开展一次“珍惜粮食、文明就餐”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2014年3月1日——5月25日。
二、活动目的:培养师生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良好习惯。
三、活动要求:
1、学生就餐,本着吃多少打多少的原则,不准乱倒饭菜,杜绝浪费。
2、学生一日三餐在餐厅进行,就餐时应保持安静,不许大声喧哗,做到文明用餐。
3、就餐时不得随意丢弃食物,保持餐厅内外的卫生。
四、组织管理:
1、成立领导小组:
为确保活动开展地扎实有效,学校成立专项活动领导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办公会成员各班主任及当日值班教师
2、领导组值周顺序:刘曾军江厚明苏典明何王成刘玉清杨青峰全勇陈亮
3、领导组职责:
组长、副组长全面督导督查此项工作,成员按值班、值周顺序一日三餐全程对学生的就餐进行管理。班主任利用班会、团会时间集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赵川镇初级中学
2014年年2月26日
第二篇:珍惜粮食、文明就餐 活动方案
广德航空小学开展“珍惜粮食、文明就餐”活动
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广大师生爱惜公物、珍惜粮食的良好生活习惯,经广德航空小学2010年5月4日行政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开展一次“珍惜粮食、文明就餐”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2010年5月5日——5月14日。
二、活动目的:培养师生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良好习惯。
三、活动要求:
1、学生就餐,本着吃多少打多少的原则,不准乱倒饭菜,杜绝浪费。
2、学生早餐在本寝室,中、晚餐在本班教室内进行,就餐时应保持安静,不许大声喧哗,做到文明用餐。
3、就餐时不得随意丢弃食物,保持教室内外的卫生。
4、中餐时,教师要做好本班学生饭菜的分发工作,并与学生一起就餐。晚餐由保育员负责学生就餐。
四、组织管理:
1、成立领导组:
为确保活动开展地扎实有效,学校成立专项活动领导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刘书敏副组长:黄近宁
成员:钟声、曹建平、陈富才、王广汉、周恩涛、夏忠华、李铁夫
2、领导组分工:
③号楼一楼:曹建平、夏忠华③号楼二楼:钟声、周恩涛 ③号楼三楼:陈富才、王广汉
④号楼一楼:刘书敏④号楼二楼:黄近宁、李铁夫
3、领导组职责:
中午放学铃响起,各楼层负责人员应及时到达指定地点,学生就餐结束后,各负责人员做好本楼层各班就餐情况登记,再到食堂就餐。
4、晚餐由当日值班人员负责管理。
广德航空小学
二〇一〇年五月五日
第三篇:赵川镇初级中学学生文明就餐班级评比方案
赵川镇初级中学学生文明就餐班级评比方案
一、活动目的文明用餐,节约用水,杜绝浪费,是学生日常文明礼仪最基本的要求。为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保证用餐的有序进行,加强食堂就餐管理,开展就餐文明班级的评选活动。
二、评比条件及要求:
(一)就餐人数(30分)
要求每班按实际人数全部就中餐,采用随机抽查和学生会干部检查相结合,每缺一人扣1分.
(二)就餐秩序(30分)
1.就餐铃声一响,各班学生服从调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排成2-3列纵队有序地进入食堂。路上不得喧哗,保持安静,队列要整齐。(学生随便说话或队伍不整齐分别扣1-2分。)
2.学生进入食堂后,不得争先恐后,有序到指定窗口排队。(违者扣2分。)
3.就餐以班级统一管理为主,学生要安静有秩序地用餐。用餐时,不大声喧哗,不恶意敲打餐具,故意起哄。(违反规定的分别扣1-2分/人。)
(三)就餐习惯(30分)
1.珍惜粮食不浪费。不挑食,不厌食,要尽量把饭菜吃干净。就餐后,将剩饭或剩菜倒入指定位置。(发现较严重的浪费现象扣2分/人。)
2.洗饭盆时,节约用水,洗后要关水龙头。(违者扣1分/人)
(四)其他检查(10分)
结合学生会就餐部督查所扣分数纳入评比总分。
三、评选考核方法:
此次评比结果作为班级常规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期末优秀班集体评比的重要依据。
赵川镇初级中学
2014年2月26日
第四篇:《珍惜粮食 文明就餐》教案
《珍惜粮食,文明就餐》
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爱惜粮食,文明就餐”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活动目标:
1、理解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爱惜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核心要素:自己吃 不用喂 吃干净 不浪费 爱粮食 惜食物 粒粒米 皆辛苦 活动准备:PPT,提前熟悉音乐《我爱吃》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古诗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观看课件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二、初步了解粮食的来历,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1、认识水稻和麦子。
教师:今天,老师从农民伯伯那里请来了两位客人,猜猜他们是谁? 出示图片 教师: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吗?”——粮食。
2、出示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粮食的来历,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教师:粮食有许多话想对你们说,你们想听吗?请水稻先来说一说吧!(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2)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3)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养护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说我来的容易吗?为什么不容易?
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我才能诞生!” 教师: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幼儿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3、教师小结: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一粒粒的粮食都来之不易,都需要农民伯伯付出很多的汗水,所以,我们要加倍的爱惜粮食,请小朋友说一说我们怎样做,才能爱惜粮食?
小结: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掉饭,不倒饭。
4、通过动画故事和幼儿一起探讨如何爱惜粮食。教师:让我们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对待粮食的。观看故事
教师:小兔一家是怎么做的?小老鼠一家是怎么做的?谁做的对呢?为什么?如果我们像小老鼠那样不爱惜粮食会有什么后果? 每个问题幼儿回答完后,通过视频验证小结。
四、游戏 《我爱吃》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请3—4个幼儿在圈里边唱边表演。唱到最后一句时,走到一个朋友面前,边拍手边说:“嘿嘿,猜猜我想吃什么?要求对方说出一种主食名称。依次交换游戏人,游戏重新开始。附:音乐游戏《我爱吃》 2 3 1 ︳5 5 ︳6 5 3 6 ︳5 — ︳6 6 1 6 ︳ 5 4 3 ︳ 我 的 肚 子 饿 了,吃 点 什 么 好? 大 米 面 粉 变 变 变,2 5 3 3 ︳1 —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0 ‖
就 要 开 饭 喽!(拍手)猜 猜 我 爱 吃 什 么?
五、开展“小小检查员”活动
邀请班上的值日生轮流当“小小检查员”。每餐之后检查幼儿的餐具是否还有剩饭剩菜?督促幼儿爱惜粮食。活动延伸:
家园互动:
1、不论在家进餐还是外出就餐,家长给孩子的饭菜要适量。也可以在尊重孩子意见的前提下,给孩子适量的饭菜。
2、家长可利用假期,带孩子郊游。并给孩子介绍农作物的种植知识,使孩子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注意事项:如果幼儿因为身体不适或饭量小,吃不下那么多饭菜时,幼儿可以提前跟老师说明情况,使老师在进餐前就能将多出的饭菜放回,以免造成浪费。活动反思:
我们经常发现:每天,幼儿园都要倒掉一些剩菜剩饭。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引导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那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呢?小朋友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那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样爱惜粮食呢?小朋友们的回答丰富多彩——“把老师盛饭菜都吃光”、“要吃的干净,不浪费”、“看到别的小朋友没有吃光,要提醒他们吃光”等等。最后大家一起朗诵了古诗《悯农》来告知自己“粮食来之不易,要从小爱惜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五篇:赵川镇初级中学召开民主生活会活动[范文]
赵川镇初级中学召开民主生活会活动
刘玉清2014年9月17日下午,赵川镇初级中学召开民主生活会,此次活动由学校党支部牵头,各办公会成员指导督查教研组,按照党的群众路校教育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各教师宣读手写书面对照检查剖析材料,参会教师纷纷提出帮助性意见和建议,包抓领导做最后点评,指导教职工确立今后努力的目标。会后学校办公会成员又召开专门组织生活会,会议由镇党委袁安友主持,校长代表学校宣读学校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班子成员、列席代表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随后,班子成员分别宣读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按照既定议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各小组会议开得非常扎实,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