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进我区城乡就业工作的调研报告
城乡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统筹城乡就业是贯彻落实胡锦涛“314”总体部署,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基本要求。为统筹城乡就业、构建和谐**,区政协组织秘书长会议组成人员深入有关部门、部分镇街、村社和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深化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认识
(一)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意义重大
统筹城乡
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关于“五个统筹”的首位要求,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劳动力这个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而统筹城乡就业则是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方式。因此,坚持统筹城乡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具体体现、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转移、与生产资料有效结合,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广大群众才能安居乐业,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获得收入、维持生计和不断改善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途径。多一个就业,就多一份和谐。而统筹城乡就业,则是促进城乡居民获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成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途径。
统筹城乡就业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内在要求。“着眼于统筹城乡就业,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着眼于统筹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大力加强农民工就业安居扶持工作”,是市委、市政府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计划七大重点工作的前两项。统筹城乡就业是对城乡分割的就业体制的变革,目的在于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就业新体制,这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二)我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成效明显
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截止2006年底,全区共有劳动力35.8万余人。其中:城镇劳动力12.67万余人,全区城镇就业人数从2003年的9.59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2.37万余人,新增就业2.78万余人,年均新增0.92万余人;农村劳动力23.13万余人,有从事农业生产人员10.6万余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由2004年的9.2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0.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4%。同时,自去年以来,接收安置了2870多名巫山移民就业。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2003年到2006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由0.48万人减少到0.3万人,失业率由4.2%降至2.49%,下降1.71个百分点;农村未转移就业的富余劳动力由2003年的2.84万人减至2006年的2.03万人,未转率由23.59%降至16.2%。
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形式灵活多样。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由2003年的37.66:39.84:22.49到2006年的36.12:38.99:24.90转变情况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有所增长,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同时,就业形式趋于灵活多样,涉及的行业和区域十分广泛,如城市社区的家政服务,公益性的城市保安、物业管理、建筑和加工制造业中的临时工、季节工,商业服务中的打字复印,文化领域的自由撰稿人,社会中介的咨询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逐渐兴起,在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等诸多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劳务市场展现生机,就业培训成效显现。建立了城乡共享的职业培训机构22个、培训基地51个,拥有师资队伍600余人;培育了45个劳务市场、9个劳务中介机构、89名劳务经纪人和能带5人以上的劳务能人。自2003年以来,组织各类培训班730期,培训的3.9万人中有3.1万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其中,经“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村剩余劳力实现转移就业人数达13,137人。通过开发劳务市场和劳务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在2006年底已累计转移的10.5万人中,区内就近或进城务工的约占60%、向区外市内转移就业的约占30%、向市外输出就业的约占10%,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仅2006年的劳务收入就达8亿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比上年增长14%。
(三)我区统筹城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劳动力素质不够高,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一是就业观念滞后。城镇不少求职者期望就业岗位体面轻松和待遇优厚;农村部分农民“小富即安”,仅满足于农闲时做临工、打短工,有的害怕外出务工上当受骗。二是文化素质偏低。目前,在城镇登记的失业人员中,高中(含中专)、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分别占42.5%、48.16%;在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其以上、初中文化、小学或文盲半文盲的分别占
15.1%、35.2%、49.7%。三是职业技能较弱。求职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时间短、专业性不强,技能单一,不少求职者只能找体力活岗位就业。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在我区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的问题十分突出,难以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出现了“有劳动力难就业,有空岗位难招工”的现象。另外,针对市场用工需求和我区农村劳动力资源
特色,打造劳务品牌不够,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竞争力较弱,劳务输出的规模不够大。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就业需求空间有限。一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不够快,吸纳劳动力就业有限。截止2006年底,我区生产总值和增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速,虽在区内纵比创造了历史新高,但在重庆“1小时经济圈”中横比,分别排第13、第9位和第9、第10位,其总量和增长速度仍然偏小偏慢,新增就业岗位不够多,吸纳劳动力就业有限。二是能带动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欠发达。在现有规模以上的166家企业中,无一家食品加工企业,虽有纺织工业8家,但规模均不大,从业人员不足2000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低于全市全国平均水平,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空间不足。三是新增劳动力成上升趋势,就业压力加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虽逐年减少,但隐性失业而未登记人员远高于登记失业数,加上逐年自然增长的劳动力人员,就业的压力仍然较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在农村还将不断产生富余劳动力,需转移进城务工的人员大量增长,可供就业的空间有限。
市场培育不够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滞后。一是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健全。全区没有驻外劳务机构,个别民办中介组织运作不规范、诚信度差。二是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机制不完善。城乡劳动力资源、培训、输出网络一体化建设滞后,农村劳务转移服务机构与城镇劳动就业保障机构之间链接不畅,劳动者求职与企业用工信息渠道不畅,有效组织化程度低。三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现行户籍制度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制约了城镇化建设进程。社会保险参保率低,覆盖面窄。截止2007年6月,进城务工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比例极低,仅占城乡就业职工参保总人数的10%、8%,医疗、生育保险尚未覆盖到农民工。四是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问题较突出。自2003年以来,劳动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被区劳动仲裁机构立案处理的就有1172件;仅举报用人单位违规而被区劳动监察执法责令整改的案件就达793起。其中,用人单位未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案55件,被督促补签劳动合同2.5万份,超时劳动案39件,单位未参加社保登记案95件,拖欠工资支付案428件,未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案47件,为劳动者追讨的工资达2468万元,骗取工伤保险、收取保证金等其他案件129件,劳动维权工作亟待加强。
二、创新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为目标,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按照市、区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要求,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在搞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从体制、政策和工作入手,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就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促进就业与市场调节就业相结合。既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协调服务、政策保障、监督管理等职能作用,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又要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坚持以市场机制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调节手段,实现用人单位和求职劳动者的双向选择,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及其资源的优化配置。
坚持开发就业岗位与推行竞争就业相结合。既要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渠道拓展就业岗位,为劳动者提供充分就业的条件和机会,又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加大劳动者文化技能素质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劳动者竞争就业的意识和能力。
坚持劳动者就业与完善社保制度相结合。既要坚持以解决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消除“零就业家庭”,实现全社会劳动者比较充分的就业。同时,又要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制度,使劳动者的权益依法得到保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促进劳动者安居乐业。
(三)目标任务
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资源管理机制,促进开发就业。对城乡劳动者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整体规划,统筹管理。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和统计制度,建立城乡劳动力资源和转移监测体系。在做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同时,把包括失地农民和区外来碚务工人员在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全区就业计划和劳动保障管理。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相适应,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保障。
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管理制度,促进平等就业。要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向社区和农村延伸搭建就业服务管理平台,加强社会职业中介机构、劳务输出组织建设和就业服务的规范管理,从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等各个方面,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城乡劳动者提供诚信平等的就业服务。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消除城乡劳动者农业与非农业身份的差别,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管理制度全覆盖,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培训格局,促进素质就业。以市场就业需求为向导,统筹规划,形成劳动就业部门牵头统管、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和城乡劳动者积极参与的培训新格局。依托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就业培训网络,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强化培训质量,提高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建立城乡一体的职工权益保障制度,促进稳定就业。要以规范企业用工管理、维护职工劳动合法权益为重点,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欠薪保障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积极探索和完善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乡劳动者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保率,促进城乡劳动者稳定就业。
三、强化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措施
(一)着重提高就业能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整合培训资源,提升培训能力。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不同层次、技能、管理人才的需求,将现有的区内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各类职业中学、技校和培训机构、基地,按其办学培训功能、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调配,促进各类职业培训资源的有效整合,健全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相衔接的机制,不断提升我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综合能力。
搞好培训计划,扩大培训范围。要按照“市场所需、培训对路、覆盖面广”的要求,将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已就业再就业人员都纳入全区培训范围,着眼于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取向,以城乡劳动者不同对象对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的选择为依据,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充实培训项目,制定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培训计划实施,扩大扶贫施训范围,使更多的城乡就业困难家庭人员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城乡各类人员就业技能培训的全覆盖。
突出培训重点,增强培训实效。要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各类职业学校培训的主渠道作用和企业培训的主体作用,坚持以被征地农民、中学毕业未能升学和大学毕业生等新增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人员为培训重点对象,全面抓好城乡各类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着眼于企业用工需求、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积极开发适合城乡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课件和教材,坚持校企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开展定向式、订单式、输出式培训,实施按需培训、按需开课、按需施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引导城乡劳动者转变择业观念,激发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技能和竞争就业能力。
(二)着重完善劳务市场,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管理
加强劳务市场建设。要进一步整合全区劳动力市场资源,合理布局和开发新的劳务市场,加快建立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调控有力、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全区城乡一体的劳务市场,形成与镇(街)劳动保障机构、社会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密切联系,纵横贯通的劳务市场网络。充分发挥劳务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为扩大城乡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空间搭建平台。
优化劳务市场服务。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就业服务计划、项目和工作流程,为城镇失业和下岗人员、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失)业登记、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就业援助、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要开发服务项目、改进服务手段,完善服务功能,畅通信息渠道,定期分析和发布就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水平和政策法规等各方面的信息,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规范劳务市场管理。要按照统筹城乡就业的原则,建立城乡一体的覆盖各类人员就业登记和失业统计制度,规范劳务市场的管理。要进一步规范劳动者求职、用人单位招聘和职业中介及劳务输出行为,进一步完善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企业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和就业登记制度。劳动就业保障部门以及工商、公安部门,要加强各类职业中介、劳务输出和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和动态管理,确保劳务市场运行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创新统筹工作机制。要把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劳动、农委、计委、经委、教委、财政、计生、统计和民政、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城乡就业规划、就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协调指导工作。实行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归口区劳动社保局牵头统管、相关职能部门联动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镇街的职责,强化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指导镇街做好就业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形成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奖惩激励的统筹城乡就业工作运行机制。
(三)着重实施就业援助,推进劳动保障制度改革
重点帮扶困难群体就业。要进一步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措施,坚持以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人员、“4050”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以及城乡退伍士兵为就业援助重点,实行台帐式“动态消零管理”。通过实施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和财政负担农民免费培训等优惠政策,依托和鼓励用工条件不高、需求量大且具有就业潜力的企业积极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积极探索兴建公司+农户入股经营模式,开发规模小、投资少、见效快和市场前景好并能带动就业的小型企业,鼓励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双零”家庭人员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转移就业,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的特殊扶持政策。同时,大力开发社区物管、治安、环保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着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必须严格执行即将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以落实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为重点,加强对用人单位与城乡劳动者签订、续订、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和维护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必须严格落实劳动工资保障制度,抓好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加强对各类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有效监督和规范企业对职工工资支付行为,确保最低工资标准的落实,不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要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加大对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无故拖欠或克扣工资、严重超时加班、拒绝参保缴费等不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推进劳动保障制度创新。要积极实施城乡居民户口登记管理制度的改革,努力争取进入全市城乡居民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先行试点区,在2010年前率先突破现行户籍二元化结构管理模式,消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别和户口迁移限制条件。要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着重解决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问题,并配套解决好农村转移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教育和农民变市民的安居问题,使农民工真正享受平等就业、平等待遇。通过推进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创新,吸引和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城落户务工,安居乐业。
(四)着重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
做强支柱产业,扩大就业容量。要深入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做大做强仪器仪表、机械制造、生物制药和资源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加快推进碚城光电都市工业园、**巫山工业园、玻璃加工工业集中区、同兴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开发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复合型产业。通过不断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扩大吸纳城乡劳动者就业的容量。
拓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范围。要以开发第三产业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方向,以发展旅游、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业为重点,拓宽城乡劳动者的就业渠道。进一步整合我区旅游资源,突出抓好十里温泉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和金刀峡及其沿线的旅游资源开发,加快“重庆第8商圈”、蔬菜批发市场、农副产品标准化原料基地和配送中心的建设步伐,积极培育和扶持餐饮龙头企业。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范围。
优化第一产业,扩大就业领域。要在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同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和城镇化建设步伐。要着力推进农业生态园、万寿农民工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加快发展静观花木产业、江东“一线八点”特色农业产业,增强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和能力。同时,要开辟转移就业渠道,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服务机制,向镇村和区外延伸搭建劳务输出保障平台,实现有组织的规模化劳务输出,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领域。
鼓励民众创业,扩大就业门路。要引导广大民众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增强创业就业能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建立创业项目资料库和免费推荐、发布创业项目制度,为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创业项目申办登记等保障服务,鼓励支持创业者独自或联合创办民营企业,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注重宣传和推广成功创业者的典型经验,发挥创业典型的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城乡劳动者走自主创业之路。
第二篇: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关于古里镇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的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既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一、古里镇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原则
1、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在市域发展框架内研究古里镇城镇长远发展的目标、方向和空间布局;协调城镇建设区和农村地区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社会公平。
2、城乡统筹发展原则:依据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精神,从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出发,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按照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开发区集中的“三集中”要求,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发展空间,加速城镇化进程,做强做优中心镇区,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
3、远近结合现实原则: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出发,以长远眼光研究古里镇的功能区划结构和分区控制措施,保障古里镇长远发展的空间需求,同时强调近期建设的现实性和规划管理的可持续性,切实指导村庄建设方向,保障农户合法利益。
4、保护历史文化原则:发掘和传承历史文化内涵与地域文化特点,彰显古里镇村庄特色,加强古里镇特色村庄保护,对列入历史文化街区和古村落的建筑按照相关专项规划予以综合整治修缮。
二、古里镇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建设发展现状
目前古里镇共有7个一体化示范小区,总建筑面积约54.5万平方米。其中铁琴一期、紫霞一期、红豆小区3个示范小区已经竣工投用,共安置农户407户。还有4个在建示范小区新市小区、紫霞三期、金湖花园将于本完工,可安置844户,紫霞二期将于2016年完工,可安置289户,能够满足拆搬迁刚性要求。在此基础上,计划开工铁琴二期工程,建筑面积约20.3万平方米,可安置617户,目前桩基施工单位已经公开招标确定。
三、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资金紧缺问题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基础,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作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只是一句空话。古里镇2014财务收入约3.05亿,财政支出约4.25亿,财政相当吃紧,而城乡一体化项目的投入是巨大的,以铁琴二期为例,预计完成此项目总投资约7-8亿。
2、安置补偿问题
近年来,由于拆迁补偿标准问题无法统一,造成很多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事件发生,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紧缺,供需矛盾突出。
3、工程建设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影响建筑物外观及使用功能的主要因素,一旦建筑工程的质量发生问题,轻微的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结构的使用安全,严重的可能危害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寿命和使用功能,增加工程维护量,浪费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给使用单位和人民生活带来困难
4、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安全问题
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小区体量大,建筑周期长,又以高层建筑为主,一旦安全工作做得不到位,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施工现场的不文明施工也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四、实施“建设全面小康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农民自愿,因地制宜。要深入宣传实施“建设全面小康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是党和政府的利民之举的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投入工程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做到量力而行,防止刮风,切忌强迫命令。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层次地推进环境治理、村庄整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和特色村建设等工作。
2、规划先行,统筹安排。按照“统一规划中心村、逐步缩减自然村和加快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搞好全区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村庄规划编制要始终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村镇体系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村庄规划的生活、生产区布局要合理,体现农村特点,做到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统一。规划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调整与修订规划必须按程序报经批准。
3、保护生态,协调发展。实施“建设全面小康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行田、林、路、河、住房、供水、排污等综合治理。注意保护古树名木和名人故居、古建筑、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迹。要与土地整理结合起来,集约利用土地。要与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开发等结合起来,改善投资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以民为本,整体推进。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完善村庄管理制度等村规民约,整体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水平。
5、各方支持,密切协作。各级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和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支持、参与村庄整治。要建立集体和农民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社会各方力量支持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有效机制。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外来投资参与建设。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任务,整合各方力量,加大扶持力度。
五、推进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的意见建议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城乡融合,使城乡共享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此,结合我镇实际,对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统筹协调城乡一体化建设。一是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建设,确保各项在建工程按计划实施。二是全面落实双置换工作。高度重视补偿安置新老政策衔接,全力做好沪通铁路等新征地项目及城乡一体化小区农户的土地换保障工作,真正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及安全管理。镇建设分管领导及建管所成立质安专项小组,加强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建立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机构,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同时协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管理公司等各参建方,共同提高质量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做到全项目无质量及安全事故发生。
3、对于已经建成竣工的小区,成立社区服务工作站,对入住农户进行日常网格化管理,对每个社区增加居家养老阵地,增加殡葬服务中心和喜庆服务中心,从而达到方便社区群众的目的。
4、确保城乡一体化项目建设资金的落实。根据一体化工程项目的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好财政资金或银行贷款用于一体化项目的整体推进。
第三篇:关于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7月24日,我带领市治理办十余名同志来到**,实地察看了*安路、*超路、**东路、**高架底层、**大道及**市场环境治理情况。7月30日,我再次来到**,观看了**城区及各街道(镇乡)今年治理工作情况对比展板,看了相关工作情况资料,先后几次与**区党委、政府及其城管局主要领导座谈,并与部分基层干部沟通交流,参加了**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亲身感受了全区干部群众治理城乡环境、做美城市形象的决心和激情。总体上感觉**今年以来环境治理工作力度大,城区及街道形象提升快,具有高起点、大手笔、生态型、精品化四个鲜明的特点。
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在谋划并即将部署全市新一轮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区的做法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带动性,调研总结该区环境治理工作,对深入推动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一、**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全面提升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总结**区的治理工作,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强化领导,推进有力。**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督,组织全区各镇(街道)及各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开展学习观摩现场会,召开全区治理工作推进大会,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宣传发动。同时,通过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定期专题听取治理工作进展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组织领导有序,工作推进有力。
(二)规划引领,统筹兼顾。**区坚持规划先行理念,以国际化视野、全球化眼光,聘请国内外一流机构和专家,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和完善环境治理相关规划,同时加强对规划的执行,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划做好相关的控制,注重建筑单体的形态美观度。围绕“把环境做美”这一目标,加强对环境治理工作的统筹力度,注重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向生态文明建设延伸、向文明城市创建延伸,注重城市内部的系统性、产城之间的相融性、城乡之间的协调性、区域之间的互动性。
(三)“四态”融合,城景一体。**区用“四态融合”理念统揽环境治理,把城市作为一个景区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努力形成现代化的城市形态、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达到城景一体,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效果。一是把影响市容美观度的广告、路灯等认真进行清理和规范统一;二是在城市建筑的设计上立足高品位、高标准,凸显城市个性,释放城市魅力;三是在城市中更多地镶嵌景观元素,通过科学搭配的植物、雕塑、灯光,在绿化、美化、亮化城市的同时,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和历史内涵,形成“一步一景”的城市靓丽风貌,建设独具**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
(四)突出品位,注重细节。**区无论在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立面色彩,还是标志性建筑、城市家具、园林绿化的建设,都要有机渗透地域文化,充分体现**文化元素和历史内涵,体现特色、个性、唯一。一是最大限度实践人性化设计理念,完善城市功能,让居民生活得更加舒适、更加便捷、更加惬意;二是通过建筑高矮搭配的最佳结合,勾勒出完美的城市天际线;三是充分考虑花草树木的品种、色彩、高矮、花期,进行合理搭配,塑造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绿化景观;四是在交安设施、导视系统,以及景观照明、卫生环境设施等方面,都注意从细节入手,注重协调性、彰显人性化、体现景观化,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五)三级联动,示范带动。**区通过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加强示范工程创建,促进主城区、镇(街)和村(社区)三级联动,实现城乡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全域提升。一是主城区突出了现代化和特色化的目标,抓好了重要节点、重要界面的建设和风貌塑造,如蜀龙路景观建设,对标“香榭里”;加大了桂花种植力度,新老桂湖,桂花已具规模,初显特色。二是镇(街道)要突出整洁性和协调性的要求,做到临街建筑物美观大方,街道设施完好齐备,商家店铺规范经营,农贸市场整洁有序,建成特色鲜明、清爽干净、风景优美的样板镇。三是村(社区)要突出生态化和便利化取向,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解决好农村面源污染,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让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条件与自然山水和谐相融,建成具有农村特色、田园风光、农家情趣的新农村(社区)。
(六)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区将环境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和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在市政基础设施、街道综合整治、特色风貌塑造等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在道路基础设施改造方面,今年对标人民南路,对马超路、桂湖路、静安路实施综合示范整治提升工程,全区主干道路皆遵循“南北方向统一采用墨绿色、东西方向统一采用深褐色”进行了规范。投资1.6亿元对金丰高架两侧及成彭路这一成都主要北门出入城通道进行改造,提升成都“北门”品质。同时,**区还按照“投资多元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要
求,引导社会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力夯实基础设施,提升环境承载能力。
(七)全民动员,共建共享。**区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通过深入的宣传发动,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群众参与度、知晓度、认同度,努力形成“人人关爱环境、人人参与整治、共创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同时,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继续抓好12319城管投诉热线、96198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热线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认真听取并及时解决市民举报、投诉和建议;在各类媒体设立曝光台,大力发挥网络监督、市民督查队伍的作用,构建社会监督体系。对曝光反映的问题,要跟踪指导、切实整改,以最快的速度给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复。
(八)长短结合,常抓不懈。城市管理重在坚持。**区把短期攻坚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着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向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转变,推动城市管理实现区域全覆盖、时空全覆盖、责任全覆盖。一是不断巩固好集中整治的成效,积极探索城市长效管理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二是促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街道、社区属地管理责任。三是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城市环境网格化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智管城市。四是抓好城市经营,通过公共资源的经营撬动社会资金参与,结合区域实际,发挥政府公共资源优势,经营城市无形资产。
二、**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以“六大工程”“四项专项行动”为主要抓手,以“环境作美”为工作目标,持续治理“七乱”,塑造风貌特色,配套基础设施,完善长效机制,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日常管理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
(一)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区坚持“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的总要求和“城市美容师、城市守护者”的职责定位,逐步完善各类工作机制,实现了环境治理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一是调整完善了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18个推进组,建立健全了工作推进长效机制;二是建立了区治理办和区监察局、各牵头部门、各镇(街道)三级效能督查机制和曝光机制;三是建立了牵头部门和区治理办两级考核机制,环境治理考核更加科学、公平,考核结果更具激励、引导功效;四是创新了资金投入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实施项目治理,如锦门项目、198功能生态区建设,毗河生态景观建设等。五是构建了共建共享
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共享优美环境。
(二)“七乱”治理更加深入。一是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环卫管理水平。中心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保洁达到100%,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35%。二是利用数字化中心的作用全面提升市容秩序管理水平。三是通过设置信息张贴栏,责任打包分片提高广告乱贴管理水平。四是利用网格化布警以及实施非现场执法管理提升车辆停放管理水平。五是启动河道清淤以及下河排污口治理工程,提高水环境整治水平。六是加强工地监督力度。共发出《**区扬尘污染情况督查通报》42期,对造成扬尘污染的工地实行限期整改和处罚。七是完成19个集贸市场的“三化”改造。
(三)专项整治成效彰显。突出重点难点,全力攻坚克难,深入推进“六大工程”“四项专项行动”,实现了“环境大改善”、“形象大提升”。“六大工程”方面:完成环城生态区200米范围拆迁任务的96%和拆迁点复垦绿化,成彭、成绵、成青立交桥区域景观打造;完成老锦水河、九道堰河道清淤整治及九道堰为主的8条河道339个排污口治理;完成成绵高速、成彭高速、成青快速通道绕城外500米至中心城区**段的综合整治和绿化景观提升;通过了全国园林绿化模范区(县)验收,13个镇(街道)荣获成都市“绿化之乡(镇)”称号;及时更换环卫设施,修补道路等,保持了整个市政设施体系的完整性;实施了路灯远程监控管理和LED节能改造,城市照明和景观都得到了整体提升。“四项专项行动方面”:开展交通违法行为整治,推行运渣车公司化软蓬密闭运输,依法查处违法行为341起;完成蜀龙大道南段、马超西路、静安路店招牌的规范,拆除828处违法户外广告;综合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控制设施到位率100%,网格化设施到位率80%以上,土方覆盖率95%以上,荣获2013年首次城乡环境综合测评中工地管理第一名;开展市场专项测评工作,加快推进市场“三化”改造,加强了场镇市场的管理。
三、当前**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体上力度在加大,成效很明显,但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广大市民群众的美好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治理工作现象性问题主要有:一是盲点死角依然存在,部分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行政交界区域、高速公路沿线及出入通道、地铁站口等管理薄弱,出摊占道、流动商贩、“鬼饮食”污染路面、车辆乱停放等仍未得到根治;二是秩序乱象回潮反弹,摊位乱摆、广告乱贴、车辆乱停、乱搭乱建、乱牵乱挂、乱吐乱扔等影响市容秩序的各类乱象出现了回潮反弹迹象,需要反复抓、抓反复。三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贸市场布点不尽合理、容量不够,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不完善,小区压缩中转站不足;四是特色亮点不够鲜明,城市建设风格特色不够鲜明,没有充分彰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风情;五是治理成效参差不齐,各镇(街道)、区级有关部门在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和成效上上发展不平衡。
治理工作管理性问题主要有:一思想认识还需深化,部分干部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劳厌战、松懈松劲情绪,重视程度有所下滑,责任意识有所弱化,管理力度有所衰减,对环境治理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还需深化;二是队伍建设还需加强,少数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对依法办事、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严格执法的理念不强,不会管、不敢管现象依然存在,执法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三是宣传力度还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大,社会各方面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还不强,环境治理的社会氛围还不浓,市民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四是体制机制有待理顺,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协调配合还不够顺畅,综合执法不够有力,协同治理机制尚未形成。
四、对**区下一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建议
**区是全市规划建设的4个中等城市之一。在当今所处的城市化加速期和城市品牌塑造关键时期,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抓好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乡环境建设和管理,既是该区党委、政府的历史责任,也深入推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任务。为此,对**区下一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查找薄弱环节,巩固治理成效。建议**进一步查找、梳理与金牛接壤部位、与市区的重要连接通道周边等薄弱区域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交通场站、闲置地块及各类市场、工地等重点部位、重点区域,依然存在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强化清扫保洁,规范市容秩序,提升绿化景观,力求全区环境治理工作再深化、再提升。
(二)进一步强调精细管理,追求完美品质。省委、市委要求提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精细化水平,“精细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在整治建筑立面、店招广告及景观打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道路护栏比较精致,色彩色调也很和谐,总体上是把握了“精细化”的要求。建议**在“非机动车停放花架”设置、部分建筑二楼以上的店招广告及城区单立柱广告的设置风格、部分垃圾筒、果屑箱的容量及颜色、城区道路标识标牌设置、园林绿化设施建设等方面,把功夫再下深点,精细程度再提高点,在环境品质提升上追求完美。
(三)进一步注重规划引领,推进科学治理。环境治理工作要整体规划、系统推进,不能“见子打子”。建议**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环境友好、生态保护、健康安全的需求,坚持规划引领,修订完善辖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以及城乡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节能减排、再生资源利用、绿地系统和生态园林建设,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专项规划,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规划实施,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不断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
(四)进一步突出民生优先,力求群众满意。环境治理,是形象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我们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突出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的民生功能,侧重于从改善民生的角度去打造环境、做美城市。具体到工作上,就要着力抓好人民群众关注关心、与民生休戚相关的大气环境、水环境、老旧院落环境整治及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治理“七乱”(垃圾乱扔、摊位乱摆、广告乱贴、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河道乱污、违章乱建),力求“环境治理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
(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坚持文明执法。建议**区各级环境治理与城市管理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特别是执法过程中,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多与管理对象作心灵沟通,多维护管理对象的利益,多为管理对象排忧解难,真心服务,文明执法,礼貌纠章,将“无情法律”变为“有情操作”。在管理对象拒不配合、无理取闹的时候,要稳得住神、沉得住气、压得住火,始终做到“依法、合理、有节”,坚决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同时,坚持以人本管理、法治管理为基本价值取向,坚持疏堵结合,探索分类管理,力争拿出一个解决城市管理中市容秩序管理与弱势群体生存的矛盾难题。
(六)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奋力创先争优。当前,成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推进和城市品牌塑造提升的关键阶段,全市城乡一体化已处于较高水平。如何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如何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佳的效果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容貌秩序管理、形象品质提升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环境治理与城市管理一班人肩负的历史责任。作为成都的卫星城市,建议**在深入分析当前城乡环境治理与城市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城乡环境建设管理转型升级的举措,力争探索出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子,为全市的郊区市县树立标杆、作出示范。
城乡环境,事关发展大局,紧系民生福祉。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造“国内一流、中西部第一”的环境目标,践行“大城市、细管理”理念,在现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强化措施,扎实工作,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推进成都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而不懈努力,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任务和历史责任。
第四篇: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3月19日至23日,我到章安街道东埭村蹲点调研,了解到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再结合平时工作中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我认为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取得了一些
可喜的成绩: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识水平明显提高。调研中可以看出,全区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认识明显提高,强化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制定了“城乡一体、南北一体、陆岛一体”的战略目标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落实政策措施,把握工作着力点,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区农业总产值达43.5亿元,增长8%,农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47元。创建市级以上全面小康示范村5个,市首届“魅力村庄”2个,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1个。
3、城镇化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积极构建大交通格局,加大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开始启动“乡村康庄工程”,目前全区新建通村公路358.5公里,硬化率92.7%;公交班车通村率88.7%,城乡公交一体化已经形成;全区有109163户农户实现区、镇、村统一供水,占总数的99.18%。
4、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积极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推广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有87.3%的自然村和91.7%的农户的垃圾处理已经实施“户集、村收、街道中转、区处理”的模式;有79.78%的村、78.4%的农户的生活污水通过区、村域管网集中处理或户处理;155个村完成改厕任务,占总数的56%。
5、农村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实行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持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进入农户家庭,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宽带网络覆盖率100%,基本实现宽带进村、进家庭,17265户农户拥有电脑,平均每7户拥有一台,实际上网的有16032户。
二、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从对我区农村的调研情况看,虽然我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方面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受到下列一些因素的制约:
1、农民收入仍然偏低,增收后劲不足。近年来,虽然进一步加大了支农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同时,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持能力弱。特别是一些“家庭作坊式”的个体私营企业,严格意义上说,是“三合一”企业,经营的规模与效益不佳,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而且存在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城门失火”,就会殃及周边群众。
2、村镇规划建设水平低,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不少村庄建设缺少规划或者规划编制不够完善,执行不严,部分村镇建设无序,管理水平低下。多数村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村民环境意识淡薄,农户将生活、生产垃圾堆放在院内、大街上,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村中街巷缺乏硬化,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给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目前农业生产方式普遍粗放,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村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推广难度较大。由于农户缺技术、少经验、无资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小,名牌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优势农产品规模小,布局分散,缺乏产品优势和规模优势。
4、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
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5、农村社会事业建
设相对滞后。我区农村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的村已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农医保报销额度偏低,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6、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做“太平官”。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难以支付,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同时由于包产到户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也致使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现象的产生,村委会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五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当地群众有意见。六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由于我区区域发展不平衡,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思路和模式,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具体建议如下:
1、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2、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3、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4、抓好村镇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街道(镇)要有总体的规划,要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村屯城镇化建设目标。
5、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农民发展民俗文化表演和地域风情旅游;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6、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在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五篇:区统筹城乡发展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不能回避并且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性课题。xx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打造xx“一小时经济圈”强势增长极,率先在xx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互动共荣、南北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难题的迫切需要。统筹xx城乡发展,既是战略性任务,更是当务之重、当务之急。
一、xx区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探索
(一)统筹思想越来越明确
面对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原江北县委、县政府在1986年就提出了“服务城市、富裕农村、依托xx、建设江北”的指导思想。1995年撤县建区时,区委、区政府制定了依托老城、开发新城、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四城”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较XX年前更加明确具体。XX年,区委、区政府在“1234”总体发展思路中,作出了“城市带动农村,南部带动北部”的战略部署,并且在工作中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举措。当前,正在抓紧制定xx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xx正朝着xx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奋勇前进。
(二)统筹措施越来越有力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xx在xx市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近郊大农村。当时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依托xx老城区开发建设龙溪,依托机场开发建设两路,走“以地生财、以财建城、以城兴业、以城带乡”的路子。进入新世纪以来,龙溪新城、空港新城、北部新城迅速崛起并呈融合之势,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强势推进,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工作显著发力。
1、强势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近年来,xx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园区开发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形成了以汽摩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集群,以房地产业、商贸服务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集中发展区,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实力和人口集聚能力日益增强。
2、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瞄准xx主城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和“钱袋子”,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大力发展“三色”农业、畜禽林果业、生态旅游农业等都市型农业。承接园区大工业,创办了8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通过努力,城乡产业融合互动格局正在形成。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实施了“一小时xx”和“村村通”公路建设,人行水泥便道“院院通”建设,电视信号和电话线路“村村通”建设,镇街集中供水和村级分布式供水工程,农房改造和沼气池建设等“三改一建工程”,以土地整理和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普遍得到改善。同时,实施了小城镇改造,中小学和农村卫生院危房改造,中小学寄宿学校建设,镇政府办公场所和镇文化中心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条件有了明显改观。近年来,城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设施正在加速向农村延伸。
4、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XX年,我区率先在全市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三免一补”(免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对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每年为群众减轻负担3000多万元。XX年,xx作为全市首批6个试点区县,开始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机制,到XX年,参加人数达41.4万人,参保率达到81.59%,区级财政补助1286万元。XX年,率先在全市实施农村低保制度,财政拨款424万元,让11000人得到政府生活救助。此外,还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农民享受到的文明成果一天比一天多。
5、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全区初步建立起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实现了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健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机构,加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和服务。加强了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对23000名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免费培训。到XX年底,全区29.8万个农村劳动力中,在外务工经商农民达到15.7万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473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务工经商收入成了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6、公共财政尽力向“三农”倾斜。近几年来,实施了向镇街倾斜的财政体制调整和改革,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基础上,区级财政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向农村社会保障倾斜的力度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XX年区级财政投入农村的资金高达5.8亿元。在近几年中,我区公共财政向农村投入的资金总额年年居全市第一。
(三)统筹效果初步显现
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探索,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互动步伐加快;农村人口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有序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承载能力日益增强。通过20年的发展,xx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986年3.4亿元、1996年28亿元,到XX年猛增到183亿元。财政收入由1986年3531万元、1996年1.1亿元,到XX年增长到10.6亿元。城镇面积由1986年0.4平方公里、1996年11.3平方公里,到XX年扩展到7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1986年0.5万人、1996年11.9万人,到XX年上升到37.35万人。
二、xx现实城乡差距与原因透析
(一)xx现实城乡差距
1、城乡发展速度差距拉大。近年来,xx区抓住机场建设、xx主城北移、xx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北部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经济发展迅猛,xx都市风貌展示区已显雏形。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采取特殊措施狠抓“三农”,农村经济社会自身纵向比发展较快。由于广阔的农村制约的因素较多,发展变化远不及城区,个别边远山区农村甚至仍然山河依旧。“城市象欧洲,农村象非洲”,是我区城乡发展差距最形象的描述。
2、地区收入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XX年,在全区10.6亿元财政收中,北部地区拥有50万人口的20个镇仅占3%,南部地区40万人口的6个街道却占了97%,个别镇全年财政收入不到10万元。相反,20个镇均吃区级财政补贴,财政支出占了全区的30%。XX年,我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3元,比XX年的7309元增加4184元,每年增收1046元;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3604元,比XX年2622元增收982元,每年增收243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差距成倍数扩大,由XX年2.6:1上升到3.2:1,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3.1:1的警戒线。
3、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别过大。据专家统计,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等原因,城乡居民待遇差别有47项之多。一是在财政投入上倾斜市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往往是民办公助,农民既出资又出劳,城市类似建设从不让市民掏腰包;城市居民低保、社区干部待遇、复员退伍军人安置金等大大高于农村同类人员标准。二是在劳动力就业上歧视农民。一些行业和工种限制农民就业,农民工遭受不同程度的工资歧视、雇佣歧视和政治歧视。三是社会保障差距明显。城市居民基本可以享受以各种保险为核心,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政策。农村除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相关救助制度外,养老保险等不少保障制度缺失。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难以与城市职工同等享受各类社会保险。据区农业局统计,用人单位没有为我区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比例分别为83.5%、87.7%、94.6%、92.4%。四是享受教育等社会事业资源不平等。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优势资源高度集中于城区,农村接受教育和医疗、享受文化生活的条件与城区相去甚远。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难以就地入学。资料显示,农民工子女在城区入学,平均每学年学费为2550元,人均借读费、赞助费1526元,农民工家庭难以承载子女就地入学之重,被迫让幼小子女留守家中。
(二)城乡差距原因透析
1、地理环境影响。xx位于长江北岸与嘉陵江东岸的三角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华蓥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纵贯南北,将xx切分为两大纵向系统。在14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坝、台地、水体共占10%,丘陵50%,山地40%。东南地区地势较平缓,靠城依江,占地理之优,为此,xx绕城公路内486平方公里面积已纳入主城规划,并在全速建设,xx北部新城区已在这一区域逐渐崛起。北部山高沟深,东部被铜锣山脉和明月山脉阻隔,且离城区较远,这近1000平方公里区域在短期内要与南部发展同步,由于制约因素十分明显,因而显得非常不现实。由此可见,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着我区城市与农村、南部与北部的发展差距,也决定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差距难以缩小和消除。
2、经济承载能力制约。xx由原江北县嬗变而来。xx在历史上一直是农业大县,工业和城市不发达。xx城市发育于1985年龙溪开发,转折于1992年两路城南建设,加速于XX年北部新区设立。xx现代工业起步于1998年科技产业园区,加速于尔后设立的空港工业园区、两路工业园区。虽然现在城市发展和产业支撑已取得不菲成绩,但要带动1300多平方公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尤如小马拉大车,效果可想而知。特殊的发展基础只能继承,不能逾越。有限的经济承载能力,逼迫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只能选择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不能不顾条件操之过急。
3、体制政策障碍。一是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缺陷。我国现行的“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分别管理以及行政审批的户籍制度,把人口与土地、人口与地方组织的关系固定化,阻断了人口迁徙的效率途径,成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大发展的重要障碍。同时,这种户籍制度人为地分出了两个世袭的“种群”,户口不同,待遇就不同,让农民难以享受真正的国民待遇。二是土地制度不完善。《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制度设计上,实行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用地分别治理,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土地市场,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进入工业和城市土地市场,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严重侵蚀农民土地利益。此外,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盘活土地存在诸多政策障碍。三是投入体制未完全理顺。公共财政对农村生产建设的投入太分散,投资效益不高。尚未建立起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自觉投入和巨额投入的引导机制。四是行政管理体制城乡分割。适应城乡二元结构管理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设立和管理也逐步形成了“农口管农、工口管城”的管理格局。这种管理模式导致城乡规划难以统一和衔接,各级各口资金难以集中打捆使用,城市产业与基础设施难以向农村延伸,等等。
4、“三农”弱势本质。农村地域广阔,产业和居住分散,缺少吸引聚集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必备优势。在势不可挡的城镇化进程中,优势资源自动流向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城市。在这种状况下,相对于高速发展的城市,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就在所难免。农业受自然条件和市场规律双重作用,相对于二、三产业,始终属于弱质产业。农民受生产生活环境影响,从总体上看,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难以与时尚的市民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始终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三农”的弱势本质,决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三农”上。
三、对xx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建议
xx小城区大农村,是xx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表现和市情缩影。区委决定把xx建设成为xx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定位准确,意义重大,切实可行。为此,对我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准确把握“统筹”内涵,防止步入认识误区
统筹城乡发展,是指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把全区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打破城乡界限,统一规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繁荣。要准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内涵,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消除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政策等障碍。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作,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的目标。二是必须跳出城乡分割、两大系统封闭运行的传统思维,走出片面强调“立足三农抓三农”和“跳出三农抓三农”的认识误区,自觉把“立足三农抓三农”和“跳出三农抓三农”结合起来,既重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也重视激活“三农”自身要素,创造“三农”发展内在动力。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决不能只停留在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对口支援上,应从体制政策和规划入手,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统筹城乡发展,并非简单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本质是城乡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全面推进,协调发展。事实上,要在短期内消除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差别,将几十年形成的城乡居民差异一笔勾销是不现实的。
(二)界定“统筹”原则,明晰工作指向
统筹城乡发展,在工作上应遵循若干原则,最基本的大体有三条。
1、从区情实际出发,铸造xx特色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全国全市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xx属于xx主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大区,地理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等都非常特殊,只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和办法,才能铸造出xx版统筹城乡发展模式,打造出xx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2、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历史性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也是现实的紧要工作,必须抓紧做实。为此,既要谋划长远,精心制定xx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的各项子规划;同时也要立足当前,及时启动xx区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争取早日突破,尽快见效。
3、全面统筹,重点突破,务求实效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涉及城乡各个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系统安排,全面统筹。由于区级政府权力、财力、精力所限,在特定阶段全面推进不太可能,因而只能选择最有条件解决好的问题加以突破,才能收到实效。从xx近期看,拟选择农民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城乡社会保障、城乡投入保障、土地流转和行政管理体制等制度创新上突破为宜。
(三)明确历史任务,锁定长远目标
统筹城乡发展,从长远和根本的角度看,必须解决好“五大统筹”、“五大制度”和“五大网络”问题。
1、实现“五大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科学规划是依法行政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就是要一张规划蓝图管到底。当前,应按照“综合性、科学性、创造性、示范性”的总体要求,抓紧编制或修编统一的xx区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和居民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规划。二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加强各种资源和要素的统筹,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创造城乡之间的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和农村二、三产业合理分工,形成衔接紧密的产业链条和城乡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四是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在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的基础上,加快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设施全面向农村延伸。五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按照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要求,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向农村倾斜发展步伐。
2、创新“五大制度”。一是创新户籍管理制度。适应经济大发展,人口大迁徙,布局大调整的总体趋势,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畅通人口迁徙的效率途径,建立起城乡统一、迁徙自由、以身份证管理为中心的新的户籍管理制度。二是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在“自愿、依法、有偿”基础上,建立起“资产入股、量化到人、合股经营、按股分红”等土地流转新机制。三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完善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投入办法。组建农村发展等投融资公司,支持发展农民互助银行,鼓励金融机构贷款向农村倾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三农”。四是创新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低保、养老保险、医疗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信息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新机制。五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按照城乡统筹要求,调整政府部门职能,改革城乡各管一段和职能交叉重叠体制,走出一条城乡通管、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路子。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减少镇街管理事项,规范镇街管理行为。
3、建设“五大网络”。统筹城乡发展,要重点建设城乡交通网、城乡信息网、城乡市场网、公共服务网、城乡安全网。
(四)理清总体思路,定位指导思想
统筹城乡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和率先在xx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完善城乡总体规划为先导,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为切入点,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改革投融资体制为突破口,以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居住转移为载体,早日形成“体制统一、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通过XX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构筑起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设施形态、生态环境和社会文明,城乡差别、南北差距缩小,xx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
(五)细化运作措施,扎实推进“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运作,成败在落实。必须立足现实,制定周密可行的实施方案,并认真加以实施。
1、细化改革措施,强力推进综合改革。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对那些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不合时宜的政策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并且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务求实效的原则,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果断地废除旧体制旧政策,以开拓创新的气魄和智慧建立起符合xx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新政策。当前,面对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两大核心改革,我们更要精密设计,精心运作,强势突破,造福xx。
2、细化发展措施,不断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承载能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和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地做强城乡工业,做大城镇规模,做精都市农业,让产业支撑和城镇发展共同撑起xx城乡统筹发展的蓝天。
3、细化活动载体,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重点突破。根据需要和可能,可择机启动“项目带动工程”、“农民转移工程”、“投入保障工程”、“土地流转工程”。通过实施这些工程,切实解决项目哪里找、地向谁去要、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等瓶颈问题,为今后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4、细化试点措施,以点带面积极稳妥推进。要抓紧策划并及时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农民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等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后迅速在面上推行。
5、细化组织领导措施,切实加强对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在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统筹城乡发展基础上,应注意统筹区级班子领导力量,建立重点工作区级领导负责制,让工作压力层层传递到基层,从而高效推动各项工作。在区级领导和区级部门继续联系乡镇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街道、企业与镇,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与农村卫生院对口帮扶长效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