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效果评价(小编推荐)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效果评价
来源:老苗汤 http://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神经外科现有床位60张,其中8张抢救床位;共有护士25名,均为女性,其中主管护师7名,护师9名,护士9名。学历:本科4名,专科21名。所取临床数据以2009年风险管理实施至今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900例作为研究组,另取2006年~2008年同时间长度的8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服务反馈情况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
1.2神经外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1.2.1存在的风险护理人员不足:随着现今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车祸、酗酒等精神因素导致以及家庭纠纷、抑郁自杀等心理因素导致的脑出血、颅脑损伤等神经外科常见疾患的发生率激增,导致神经外科护理的服务需要量与实际人员所能提供的服务相比而言,出现了较大差距,人员不足凸显。急救知识不全面:神经外科疾病种类繁多,其临床治疗过程中诊断复杂,稍有疏忽即可导致患者不适或者并发症的产生,而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对于时间的要求性较高,导致很多护理人员虽经验丰富,但是由于以前所在科室接触疾病较为片面,同时神经外科工作繁重不堪,未有足够的时间补充其他专科的急救知识,如:在脑外伤患者中及时观察瞳孔变化防止脑疝发生;准确判断室速、室颤等等。管理措施不完善:神经外科工作中有章可循极为重要,尤其是对于护理工作的查对、患者病情动态变化记录等,从而给予主管医生提供及时的参考,在急救中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抢救仪器的管理制度由于缺乏专人管理而出现清理不及时,乱摆乱放,甚或
是设备故障等现象,从而延误护理工作,导致出现差错以及医患纠纷。
1.2.2风险管理对策设立二级三班值勤制:根据神经外科护理人员不足的现状,合理调配我科的资源,设立早中晚轮班制度,每个班预留一线、二线两级值班人员,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同时,合理安排调配护理工作的人员调配,做到新老搭配,尤其是夜间值班有经验的配合经验较少的新护理人员,加强意外事件多发时段的护理梯队,使整个科室工作协调,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疏漏均易引发护理风险,从而不仅为抢救赢得时间,也可合理调整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减少应激刺激。加强护理业务学习:鉴于我科工作的繁重性,对于科室的护理人员在培训上采用抽调轮训的方式进行,不再设专门的讲座等,主要通过在科室工作中进行强化培训,如:常见的神经外科急救技术随时考核,使我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学习,强化知识,每月组织抢救病例讨论1次,临床业务考核1次,主要侧重于患者病情变化预测及对策分析。
同时,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工作,由于护理文件是护士执行医嘱实施抢救治疗的主要依据,漏记、错记等均可能造成日后医患纠纷的根源。因此,在工作中要求每位护士养成谨慎、周密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规范工作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医疗安全教育,以培养其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一般而言,多指操作程序的不可更改性、查对的重要性、根据病情进行护理不能主观判断以及对于实习生的严格监督机制,通过各种措施严把质量考核关,发生错漏即不断完善,及时纠临床护理下无游离气体,这符合小肠穿孔特点,因小肠内一般无气体,乙状结肠内气体较多,穿孔后容易形成气腹。发病时空肠扩张,其内可见液气平,形成小肠梗阻征象,且当时全消造影显示肠动力低下,钡剂排空缓慢。
发病时结肠镜检查无阳性发现。全消化道造影显示小肠系膜冗长,肠管活动度很大,考虑小肠扭转形成梗阻,既而肠管缺血坏死穿孔形成腹膜炎,局部化脓后侵蚀结肠壁,穿透后形成瘘管。影像医学飞速发展,但是对消化道检查仍存在诸多困难,特别是小肠段,虽然小肠内窥镜已经应用,还远远未能普及,并且因患者身体状况,适应症受到很大限制。传统钡餐造影仍是小肠段病变重要检查手段,对于有梗阻的患者,一般不能应用钡餐,可适当选用76%泛影葡胺,造影后如果胃、上段小肠内存留过多对比剂,可在检查完成后胃肠减压抽出,结肠一般用结肠内窥镜检查,当粪便多或患者体弱不能耐受时,应选用钡灌肠造影,对于结肠蠕动减弱或者年老卧床患者,在造影检查结束后可再用肥皂水灌肠帮助钡剂排除,以免钡剂停留时间久后水分吸收,形成干燥钡斑、钡团,加重梗阻症状。
第二篇:精细化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精细化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影响护理管理安全风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安全对策。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232例神经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安全风险因素,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
结果: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是护理人员素质不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偏低,护患沟通问题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等。
结论:改善影响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的风险因素,加强风险管理对策,可有效地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管理风险因素护理安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42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260-02
护理管理作为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而在医院管理中日渐占据重要地位。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具有任务繁杂,危险性高,强度大的特点,因此,如何对其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科学、及时、有效的纠正,保证高质量的护理,是现今外科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针对50例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管理干预,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27~65岁,平均(37.8±3.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集中化护理管理干预,对患者进行统一的集中化管理,且配备技术力量雄厚的医护人员从事神经外科加强监护病区工作,对危重患者进行从入院、手术、出院整个过程全程负责,使治疗、护理整体化、规范化。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干预,对患者在给予集中化护理管理的基础上注重细节护理,运用科学、规范、合理、细致的临床护理方法,从环境管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管理等方面对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由两组患者对两种护理管理后的效果采取满分100分的评分标准进行判定。
3精细化护理管理
首先,要让每位护士明确自己职业的特殊性和对患者该负的责任,将护理目标、要求和理念都融入到护理中去,并针对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召开护士会议,共同探讨解决策略。护士每月都要进行思想汇报和工作总结,每月都对护士的具体表现进行考核并记录,对表现好的给予奖励,对表现不好的给予教育和辅导。其次,护士应该掌握患者的全部护理知识和护理方法,不仅要承担解除患者痛苦的责任,还要及时做好心理护理,避免给其带来不良刺激,解脱其心理上的痛苦。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加强护士的思想教育,耐心灌输细节的重要性,把“关注细节”时刻牢记在心,并实现于日常护理工作中,争取将每个环节都能很好地完成。同时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哪个环节风险存在比较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有意识地对护士进行细节教育,采用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馈,指导护士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改掉思维定势的不良习惯,培养护士良好的观察力,指导护士凡事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注重细节的好习惯。护士要不断学习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不仅要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感,遇到事情要换位思考,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真正地使其感觉到护士的真心、关心,同时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的时候,采用针对性的沟通方式,掌握沟通的技巧和时机。
4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学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深化,越来越多地体现了“经验理念”的概念和色彩。精细化管理是从护士到患者、从生理到心理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和细致的工作,不仅需要对护士进行防范风险等相关知识的教育,还要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加强细节管理,增强护士的主人翁意识,转变工作态度,给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同时保证工作有序、监督有度、修正有据,保证更好地完成护理流程的监督和反馈,使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的修正。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对病房管理、健康宣教、护士态度、技术、解决患者问题、病情及时跟踪观察及患者满意度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精细化护理管理提高了医院的各种管理制度的实行,多方面地呈现了精细化护理管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各方面的评价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提高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意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海英,李珍珍,谭媛.精细化管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7(10):167-168
[2]张秀霞,杨雪飞,刘爱梅,等.细节管理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3(11):91-92
第三篇: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其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ICU病房患者30例,另外选取在我院ICU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30名。本次分析主要是对这些护理人员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对其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之后,进行分析调查,统计经过护理风险管理之后,ICU病房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结果:统计经过护理风险管理之后,护理人员在沟通能力方面、操作熟练程度方面、责任心方面等有很大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从而使护患纠纷减少,有在医疗机构推广的价值。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护理管理;ICU
ICU属于危重症患者治疗的科室,说明在ICU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同时护理人员工作的安全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在ICU病房发生护患关系不和的事件多有发生。风险管理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展应对措施的,比如医院通过科学挂你的方式,将存在的风险问题认识和衡量,通过安全有效的办法,将医院的成本降低到最低。目前,在ICU病房比普通病房里发生的风险事件的概率要大,若事件没有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或许会失去生命。然而ICU病房是禁止患者家属进入的,但是其家属往往愤怒暴躁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那么ICU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只有清楚的认识到护理风险事件,完善相关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把娃抵抗风险的基本能力,才能将护理质量提高。本次分析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ICU病房患者30例,另外还有在我院ICU病房的护理人员30名。本次分析主要是对这些护理人员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且有了好的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ICU病房患者30例,另外在我院ICU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30名。本次分析主要是对这些护理人员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这30名护理人员有14例女性,年龄处于20岁到40岁之间,平均年龄(28.62.4)岁;工作时间在0---20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是(6.83.3)年;16例女性,年龄处于20岁到42岁之间,平均年龄(27.62.3)岁;工作时间在1---20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是(7.01.2)年。这些护理人员的学历情况是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分别为3名、8名、9名、10名。这些护理人员中,护士长、护士主管、护师、护士分别为2名、7名、10名、11名。这些护理人员愿意配合此次分析全程的护理工程,并且愿意参与此次风险会管理工作。而30例患者中,有14例女性,16例男性,年龄处于22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51.22.8)岁。1.2 方法
对这些护理人员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之前,将30名护理人员整合成一个小组,护士长任命为小组组长,将药疗小组、质量控制、护理文书、仪器维护、消毒隔离小组进行划分,并且每个小组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小组的工作检查情况由本组的组长负责检查监督,检查时间频率是每个周两次以上,并且每月召开护理风险管理大会,主要是将工作中发生的纠纷事件和事件原因进行归纳整理。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缺点和存在风险及时在大会上咨询并且整改,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控制的认识力度[1]。其次,护理风险管理的小组每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并做相应的记录,主要是让护理人员充分意识并且负责的对待自己的工作行为。对于一些特殊重症患者,在比较重要的时间段,组长应进行相关工作质量的监督,并及时进行调整,当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改正[2]。再次,对护理记录开展严格管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记录中没有详实的工作记录以及存在的不规范现象,组长应及时告知并且整改。原因是若发生了护患纠纷,这些工作记录将会是医院的法律参照依据。ICU病房患者属于重病患者,护理人员就应该进行全力的救助,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应对和反馈才是硬道理[3]。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风险管理前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和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其中内容有护理人员的态度、熟练程度、应急能力和责任心等方面。采用问卷的形式让患者评价护理的满意度,设立总分为100分。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8.0进行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计数资料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护理人员经过护理风险管理之后护理质量的对比,其态度、熟练程度、能力和责任心等方面大大进步,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风险护理前后护理质量的对此(分)
时间 风险护理后 风险护理前讨论 熟练程度 91.226.12 78.226.44
态度 97.467.44 82.147.22
沟通能力 94.256.31 80.214.35
责任心 92.456.77 81.254.57
应急能力 93.446.57 83.456.44 随着目前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ICU病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护理人员就得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包括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护理人员的素质、工作质量没有提升,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也没有技术更新,那么无疑使护理工作出现风险事件,由此就会引发护患纠纷。本次分析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ICU病房患者30例,另外还有在我院ICU病房的护理人员30名。本次分析主要是对这些护理人员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开展研究。护理人员经过护理风险管理之后,其态度、熟练程度、能力和责任心等方面大大进步,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对于ICU病房护理工作,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从而使护患纠纷减少,有在医疗机构推广的价值。参考文献
[1]王双,l刘宁,墓恩.灰关联法用于ICU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6):446-448.[2]刘珊珊,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2):98-99.[3]张晴.新型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91-92.
第四篇: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及其建议探讨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及其建议探讨
摘要:神经外科患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护理工作比较复杂,护理风险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该严密观察患者,注意护理操作的规范性,争取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本研究分析总结了我院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建议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神经外科护理工作风险大,针对不同的风险进行判断并处理的过程[1]。这些患者情况特殊、病情相对严重,在院护理期间存在很多不可预知的危险因素,容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神经外科患者的家属也不同于其他科室的家属,情绪更不稳定,如果对患者护理不当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及时认清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风险,加强防范,对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事故具有重大意义[2]。
1风险分析
经过研究总结对危险因素进行逐个分析。
1.1窒息风险神经外科患者不同于其他患者,其没有自我保护意愿,在转运过程中,由于患者脑组织受损,患者基本没有吞咽和咳嗽功能,这样可能出现误吸,导致窒息风险发生。
1.2压疮风险神经外科患者一般都需要长期卧床休息,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因此极易致使患者出现压疮的症状。
1.3药物和仪器操作风险相对于其他科室,神经外科所用药物种类多、副反应严重,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很难把握药物的相关注意事项,一旦出现用药不当的情况不但不会达到治疗的目的,甚至出现其他病症。神经外科的护理设备也不尽相同,随着一些高技术含量的设备投入使用,护理人员对这些新设备的性能、用途等缺乏一定的了解,如果操作不当往往会影响治疗效果,引发危险。
1.4 院内感染神经外科患者的院内感染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患者治疗过程中所插管道较多,长期鼻饲饮食,对患者的侵入性的操作比较多,此外患者长期卧床,缺乏锻炼导致自身抵抗力下降,医院内部病菌较多,无法保证真正的无菌环境,就造成了患者容易出现肺部、尿路感染的危险。
1.5 非计划性拔管神经外科患者护理程序多,患者身上监护仪器多,各种插管也相应增加,患者本身脾气就相对烦躁[3]。护理过程中稍有不当就容易引起患者一些突发性行为,其中自行拔去氧气管是最危险的行为,失去维持生命的氧气会造成患者呼吸道损伤加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
1.6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不严格一方面,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的复杂性、重复性,造成了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这就增大了护理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医院规章制度不严格,护理实践过程中相关操作不严格,简化操作过程,致使风险产生。
1.7 医患沟通问题神经外科患者相对特殊,护理人员难以与其沟通,如果在工作中不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就有可能引起医患纠纷。除此之外,遇事也应该与患者家属沟通好,如果不能完全理解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则更加容易造成纠纷。
2护理对策
2.1 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应对能力定期分析总结神经外科患者出现的风险因素,组织护理人员一起讨论分析,制定出一些可行性的方案,利用网络优良资源,提升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护理人员必须深入熟悉并掌握每种药物的使用方法、适应症状、不良反应等,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用药应该加倍小心,降低用药所引起的风险。
2.2 减少窒息发生患者卧床休息时尽量采用侧卧式,便于清除呼吸道内的杂物,在气管插管之前应该湿化气道以充分排出痰液后,方可插管。此外还要防止食物反流。
2.3降低院内感染针对患者免疫力较低的特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加强无菌意识,在护理过程中使用到的雾化器、导管等都应该严格消毒,不能交叉使用,避免引起交叉感染。深入贯彻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采用合格的消毒隔离设备,尽量将院内感染风险降到最低。
2.4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概率气管插管对患者的呼吸道是一个强烈的刺激,患者性情烦躁不安,极易自行拔管,对管道应该妥善固定,保证插管畅通。护理人员定时检查插管情况,发现危险及时处理,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频率。
2.5妥善处理患者的疼痛神经外科患者一般病程长,长期的病痛始终折磨着患者,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间经常出现各种疼痛,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悉心照顾,按照医生的意见针对性的给予适量止痛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
2.6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办法,落实相应措施护理人员应该严密观测潜在的风险,制定出针对这些风险的处理措施,严格落实每一项护理操作,降低风险发生几率。
3结论
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风险很多,增强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是一项严峻的任务。近年来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越来越高,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纠纷。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医患沟通,认真听取患者心声,为患者提供一个舒心的就医环境。此外还要时刻学习专业技能、培养法制理念,增加护士的责任心。针对患者存在的潜在风险,落实合理的措施,健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风险管理的制度,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提升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质量,让患者满意,也提高了医院的声誉。
参考文献:
[1]张小燕,杨春霞.加强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634-635.[2]张振芬,陈明.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J].临床护理,2012,15(4):23-24.[3]钱淑清.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防范[J].护理研究,2010,9(3):69-70.[4]金燕.重症监护患者气管导管滑脱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理研究, 2011,9(3):532-533.编辑/孙杰
第五篇:PICC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护理.
PICC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护理
[ 10-11-08 09:22:00 ]
作者:高丽梅
编辑:studa09042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其在我院神经外科率先使用。由于神经外科病人在输液管理上存在几大特点:一是分时段使用脱水药物,多次穿刺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损伤较大。二是治疗周期长,多在10天以上。三是病人存在意识障碍及躁动等,普通钢针及留置针容易脱针。四是重症病人需要肠外高营养治疗及留置静脉通道。鉴于以上几点原因,我们对适应病人在早期进行了置管,大大提高了病人的输液管理,从而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现就具体护理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5年10月至今共置管6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脑外伤34例,高血压脑出血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
1.2材料
均采用美国贝朗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穿刺包,20毫升注射器2个,无菌手套2副,碘伏,棉签,肝素盐水一瓶,皮尺,弹力绷带。
1.3方法
1.3.1插管前的告知,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插管的目的及方法,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置管后的常规护理,征得同意后签知情同意书。
1.3.2插管前的皮肤准备及血管评估对穿刺侧上肢用肥皂液清洗干净,如病情不允许,局部用温水毛巾擦净。通常选用右侧的贵要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及头静脉。通常还选一条备用血管,以备穿刺不成功时待用。
1.3.3插管时的体位
病人平卧于床上,插管侧手臂外展90度,指导患者头偏向同侧并贴近肩部。如患者不能配合,则请助手协助摆体位及肢体的约束。
1.3.4测量置管长度
置管长度为穿刺点至同侧胸锁关节后向下至第三肋间。
1.3.5操作步骤
消毒穿刺点周围10厘米范围的皮肤两遍后,戴手套,铺洞巾,建立无菌区。助手在穿刺点上方10厘米外结扎止血带,穿刺插管鞘成功后抽出针芯,送入PICC导管,导管至测量长度后抽出导丝,用肝素盐水冲洗管道,接肝素帽,穿刺点用一8×10厘米的8层纱布压迫外加一弹力绷带包扎压迫穿刺处,术后拍片证实导管位置。
1.4置管的护理
1.4.1严格无菌操作谨防导管源性感染的发生
操作者在操作前应洗手,操作中避免污染导管,术后24小时更换贴膜1次,如无渗血以后可5—7天更换1次贴膜。更换贴膜时,由下向上撕去贴膜。用碘伏彻底消毒穿刺点及周围外露管线,消毒范围大于3 m贴膜面积。要注意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红肿,对排除疾病本身造成的发热患者,应高度警惕导管源性的感染,必要时拔管,作导管尖端的培养。
[ 10-11-08 09:22:00 ]
作者:高丽梅
编辑:studa090420
1.4.2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护士应该统一学习,对家属应指导到位,在输液完毕勿慌,勿夹闭输液器,翻身后应及时检查理顺管道。此外,应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及时巡视病房及时更换液体,密切观察输液速度及通畅度。统一护士封管方法,采用20ml注射器抽取20u/ml肝素盐水10ml行脉冲式的正压封管,也可使用正压堵头类。如输注液体为甘露醇、营养液、血浆等黏滞性药物后,则应先用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盐水封管。
1.4.3进行安全评估,预防导管脱出
对病人的意识情况、合作程度等及时作出评估,并采取约束措施,加强导管末端的再固定。翻身时注意避免管道的牵拉折曲,班班加强对导管的重点交接班,检查导管的留置刻度,发现贴膜固定不牢靠时及时更换贴膜,重新固定。如导管发生移位时,应密切观察导管功能,及时行X线检查,确定导管位置。
1.4.4局部渗血的护理
我们通常采用一8×10厘米的8层纱布覆盖外加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行加压包扎期间指导抬高穿刺侧肢体,观察穿刺侧肢体有无水肿,并及时调整松紧度。对躁动患者进行肢体约束以减轻导管对血管的刺激损伤,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结果
本组置管60例中,除2例导管堵塞而未达到预期留置时间外,其余导管留置时间在31-58日,均达到了治疗周期,并无其它置管并发症的发生。讨论
PICC在输液管理上具有新时代的意义,其由于操作简单,在神经外科病人的使用中具有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等优势,已在广大的医院病区开展。但由于PICC为深静脉置管技术,其操作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及并发症,而且神经外科病人由于本身存在的意识程度上的障碍,不能积极配合的因素等,极易造成置管期间导管堵塞、脱出甚至断裂等潜在性危险。故对待PICC要有正确的认识及处理流程,对适合病人早期即置管,以免血管破坏过多才想起置管,而增加了置管难度。对置管病人及家属进行详尽的讲解,取得置管前后的配合。对护士采取统一学习、统一手法,加强护士的慎独精神及严肃认真工作态度,及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从而最终达到PICC置管病人的安全有效的输液管理。参 考 文 献
[1]车杰.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要点.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0(8B):5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