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先队社会教育阵地利用与开发的实践研究大全
少先队社会教育阵地利用与开发的实践研究
内容摘要:少先队是个社会性的组织,少先队工作的社会化理念更是一种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利用和开发好少先队社会教育阵地不仅是少先队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校在原有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少先队工作的方向,更加注重少先队工作的社会化研究,从构建少先队社会教育阵地的长效联动机制及依托社会教育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实践和研究。关键字:少先队 社会教育阵地 社校联动 依托资源 利用 开发
一、利用好社会教育阵地对推动少先队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少先队工作性质和理念的社会化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中高度提炼了5条少先队工作的重要理念,其中一条即指出了“开发和利用好社会资源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手段”,确实,少先队是个社会性的组织,把少先队员放在社会大背景中,并通过营造和优化社会有利于少先队员成长的大环境,对少先队员进行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争取党政部门的有力支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利用社会的资源,形成社会联动,这是少先队组织特色和优势所在。少先队把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作为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手段,既利用好校内教育阵地,又利用社会教育阵地,既依靠校内辅导员,又依靠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志愿辅导员,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对少先队的支持,形成社会化的工作运行机制,共同推动少先队工作发展。
(二)有利于少先队组织自身发展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多年来,少先队组织一直依托校内教育阵地开展活动,然而其缺点也不断曝露,不少学校在现有场地、人力资源匮乏的限制下,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通病,使校外教育存在盲区。不少青少年的实践动手能力、应变能力、意志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对青少年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况且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能完全割裂开,现在青少年除了学校生活外,假日和双休日里,他们大都渴望与小伙伴在一起寻找活动,因此,少先队社会教育阵地的开发与利用是少先队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可以让少先队员在实践体验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也是学校少先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构建与社会教育阵地长效联动的机制
建立与社会教育阵地长效联动的机制,其目的在于在一种充分开放的环境中,引导少先队员以积极的姿态主动接触社会,在比较选择的过程中,自由地吸取多种文化营养,丰富阅历,增加情趣,了解社会。而长效机制建立的关键在于:一是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社会教育阵地供队员选择,避免重要节日一窝蜂集中在一个社会教育阵地;二是要保证每个少先队员都能参与到社会教育阵地的各项活动,发挥少先队员的自主性;三是要保证阵地有丰富的资源供少先队组织活动并使队员能从中体验收益;四是要保证活动的延续性和社会效应。因此,我校十分注重与社会教育阵地的合作与沟通。为了避免停留于以点带面的短期合作形式,我校积极探索与社会教育阵地的长效联动机制。建立“4+1”联动机制,即“(共建协议/志愿服务/校外辅导/反馈评价)+网络互动”模式,切实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开创社校双赢的局面。
(一)与各社会教育阵地签定共建协议
我校通过与天山街道社区的共建启动仪式,与天山社区下属的18个居委会和敬老院签定青少年道德实践基地共建协议,要求我校18个中队与相应的青少年道德实践基地建立相应的联动机制。在共建协议中,对社会教育阵地应提供的服务、场地和我校各中队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次数等做了明确的规定,使双方明确了各自的任务,也使得各中队在相应的基地能有的放矢的开展各项活动。我们还要求每个中队设立1名社会实践积极份子,主动负责联系中队与社会道德实践基地的活动,在时间、人员、服务内容等方面切实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且与各社会教育基地保持良好密切的关系。
(二)建立社校反馈机制,并将社会实践工作纳入各中队考核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社会教育阵地的沟通和联系,我校大队劳动实践部的干部每二个月会随机走访3至4家共建单位,了解各中队在社会教育阵地开展活动的情况,并把社会教育阵地的需求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还制订了社会教育阵地实践活动反馈表,要求每个中队把活动的内容、人员、队员的感受和社会教育阵地相关负责人的反馈信息递交上来,并进行评比,最后的分数将纳入各中队学期考核和优秀中队的评比中。
(三)推荐优秀少先队员成为各社会教育阵地志愿者
在为少先队员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阵地同时,我们还努力为他们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积极推荐优秀的少先队员成为他们的志愿者,协助各社会教育阵地开展相关活动。例如我校的钱婷、严珏等队员经学校考察推荐作为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的红领巾讲解员,从而带动了一大批我校的队组织参观考察了陈列馆,不仅使她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为我校在社会教育阵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我校还有许多优秀的队员被推荐成为了社区的小辅导员、团支书,并积极协助关协的老同志开展了大手牵小手的帮困活动,得到了社区的认可,进一步巩固了与社会教育阵地共建的机制。
(四)聘请社会教育阵地的负责人作为我校校外辅导员
我校少先队不仅“走出去”,让少先队员拓展视野、体验社会,而且还努力将好的资源、好的人才“请进来”,为少先队员开设讲座、开展咨询服务等,并聘请他们成为我校的校外辅导员,长期建立合作的关系,切实保障了今后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先后聘请了长宁公安分局伍浩、长宁交警支队巢旭初、新华律师事务所连晏杰、长宁革命文化陈列馆刘安忆、天山居委会关协郭春华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大大加强了我校少先队辅导员的队伍。
(五)我校除了积极开拓校外的教育阵地外,还积极开发网络教育平台
与天山街道创立了天山博客群,将所有天山社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博客上展示,便于少先队员进行自主选择和交流,进一步加强了社校信息的沟通!
三、依托社会教育阵地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与社会教育阵地建立长效的联动机制只是一种保障,要真正利用好这些教育阵地,并为少先队组织发挥长效作用才是问题的关键。如何依托好社会教育阵地的丰富资源,将主题活动、仪式教育、道德教育等融入进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少先队主要在社会教育阵地硬件和软件资源两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1、托社会的硬件资源开展少先队活动。
社会教育阵地的硬件资源主要是场地、设施和人力资源,我校少先队结合科技、环保的办学特色和社区共同拟订共建项目,让学生走进社区,通过开展“废旧物资总动员作品展示”、“安全小卫士进社区”等活动,让学生把“变废为宝的环保作品”、“安全知识的小品”带到社区的场地进行展示,用自身实际行动来宣传环保安全的知识,在关注社区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教育。我校还充分挖掘社会教育阵地内对少先队组织教育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人力资源。例如我们在与长宁区革命文化陈列馆互动时,了解到她们经常与一批老革命家保持着良好的联系,于是我们通过他们邀请到了“南京路上好八连”原第二任指导员王经文,到学校为所有队员开展关于雷锋精神的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在与天山居委会共建后,天山社区的关协郭春华老同志便主动关心我们的队员,他经常来校与我们的困难学生沟通和交流,还解决了不少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并把社区“学习24孝”的主题活动与学校共享,他还与我校共同参与了社校联动的课题,为我校少先队工作作出了不少贡献。
2、依托社会的软件资源开展少先队活动。
社会教育阵地的软件资源有活动、文化历史、信息等无形价值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将会使少先队的活动形式和效果大大提升。学校利用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宋庆龄陵园、长宁仪表计量所科普基地、东方绿洲、上海消防科普馆等社会教育实践基地对学生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例如初二年级的十四岁生日仪式、新团员宣誓仪式、初一换巾仪式、队干部培训活动等。这些社会实践基地丰富的人文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更留下了深刻的回忆,让教育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而多彩。
我校少先队社会教育阵地的开发和利用,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显示了社会教育的特殊功能,有利于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有利于校内少先队工作通过社区少先队,从教育内容到形式、阵地得以向社会延伸和拓展,同时还有利于少先队组织全面服务于社会,推动少先队组织的社会化,从而形成全社会来关心、爱护少年儿童的成长
第二篇:少先队阵地建设与素质教育
少先队阵地建设
少先队阵地是少先队员举行各种活动的固定场所,少先队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阵地,在活动中充分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全面发展。下面结合我校实际,
一、少先队队报
每两周一期的少先队队报、队刊,是少先队德育教育的小阵地,它充分发挥了少先队阵地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优势,及时接受少先队德育的先进经验和知识原理,开展好基础道德教育活动。
二、红领巾广播站。
红领巾广播站是宣传学校少先队工作的一个有力窗口,从投稿、选稿到组稿、播音都由少先队员自己承担。各中队的小记者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对少先队活动的方方面面及时进行全面的报道,播报校园好人好事、假日小队、中队活动等方面的报道,在校园德育教育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少先队队角。
少先队队角即中队角,是每个队员展示自己才华的小阵地,在中队中建立起队员喜爱的队角,不仅能培养队员良好的思想品德,还能培养队员良好的生活情趣。
五、兴趣小组。
兴趣小组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学校拥有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有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篮球、环保、科技、电脑、游泳等兴趣小组。队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的兴趣小组,在兴趣小组中,队员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展示自己的风采。
六、雏鹰假日小队。
雏鹰假日小队是由队员自愿跨年级、跨中队组成,专门在周末、节假日及寒暑假进行社会公益义务活动,它有严密的组织,具体活动由小分队成员负责,大队只起监督指导的作用。如少先队大队部注重“爱老敬老”的礼貌教育,假日小队的队员们利用假日开展“爱老敬老”的活动,队员们有的为孤寡老人洗衣服,有的为五保户老人打扫卫生……给老人们送去一份少先队的关爱,受到了学校和社会
各界的好评。通过开展假日小分队活动,队员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且培养了队员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
少先队阵地建设活动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使队员们在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增强了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积极品质,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教育,提高了少先队员的各项素质。
第三篇: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摘 要:本文在调查与分析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与制约因素,指出目前发展旅游所面临的问题,并根据淮安市的实际,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淮安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淮安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淮安市,旅游,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目 录 前言..........................................................4 2 目前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4 2.1 发展势头良好,旅游品牌凸显..................................4 2.2 与其他省辖市相比差距明显....................................5 3 淮安市旅游资源总特征及优势....................................6 3.1 人文资源价值高,文化底蕴深厚................................6 3.2 自然资源丰富,类型多样......................................7 3.3 自然与人文景观结合紧密......................................8 3.4 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8 4 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8 4.1 产品结构单
一、分散,缺乏整合..............................8 4.2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比较落后................................9 4.3 旅游配套设施较差..........................................9 5 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建议.................................10 5.1 创新旅游景点..............................................10 5.2 打响优势品牌..............................................10 5.3 利用区位与交通优势,积极发展过境旅游....................11 5.4 搞好旅游宣传工作.........................................11 结 论..........................................................12 参 考 文 献.....................................................13 致 谢..........................................................14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继推出了“名人故里游”、“淮安美食游”、“洪泽湖风光游”、“淮河风光游”、“现代农业观光游”等一批特色旅游线路,努力打响“食在淮安、游在淮安”的旅游品牌。这些活动的开展还促进了淮安市餐饮业的快速发展,码头羊肉、平桥豆腐、钦工肉圆、朱桥甲鱼、高沟捆提、盱眙十三香龙虾等名菜广为人知[2]。
2.2 与江苏省其他城市相比差距明显
从表
1、表2中可以看出,淮安市近十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都呈现出增长的势头;但是从表1和表2中不难看出,就在全省而言,淮安市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只比盐城和宿迁要好,与其他几个同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市相比,差距是相当明显的;特别的,与和淮安市性质非常相似的扬州市相比,在2001年时,淮安市的国内旅游人数与扬州市的差距很小,但是2002年以后,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2010年淮安市国内旅游人数为1156万人次,扬州市的为2647万人次,扬州市国内旅游人数是淮安市的两倍还多,而旅游收入方面也是同样的局面。这些都说明,淮安市近几年来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对游客不构成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导致淮安市旅游发展水平与其他的同质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的东西要我们去研究、学习[3]。
表1 江苏省十三市近十年国内旅游人数 单位(万人次)
Table1 Total Number of Domestic Tourisms of the Thirteen C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Recent Ten Years
unit(million)
南京 无锡 徐州 常州 苏州 南通 连云 盐城 扬州 镇江 泰州 宿迁 淮安 2001 1630 1167 412 504 1671 359 342 331 484 485 292 113 281 2002 2076 1501 509 680 2010 450 381 378 633 610 331 129 345
2003 2223 1765 583 817 2350 514 501 415 685 670 349 140 406
2004 2806 2201 801 1040 3157 628 609 465 903 970 420 165 490
2005 3189 2637 993 1282 3656 743 700 529 1113 1166 488 182 549
2006 3700 3032 1148 1502 4135 882 802 610 1316 1380 567 221 635
2007 4488 3350 1344 1746 4792 1072 910 702 1522 1589 660 283 733
2008 4970 3682 1538 2037 5286 1275 1065 805 1844 1904 786 370 854
2009 5519 4310 1790 2342 5869 1483 1210 961 2265 2242 933 427 1010
2010 6365 5067 2049 2802 7004 1756 1392 1105 2647 2607 1072 490 1156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2001-2010)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概况见表3。
表3 淮安市主要人文景观 Table 3 Huai’an Cultural Landscape 景点 周恩来纪念馆
概况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楚州区东北的一个三面环水的湖心半岛上整个建筑造型庄严肃穆,形式朴实典雅,既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又有现代建筑特色,建筑的每个部分寓意深蕴,体现着设计者匠心独运,表达了亿万人民缅怀周总理的心愿。
明祖陵位于盱眙县洪泽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主要景点有神道石刻、地下宫殿、享殿遗址、基运亭、浏览码头等。
汉韩侯祠位于镇淮楼东侧,坐北朝南,由前、中、后三殿,东西厢房,以及上房楼和花园等建筑组成。祠内韩信立姿塑像,浓眉锐眼,气宇轩昂,戎装配剑,威风凛然,一派胸藏百万兵的大将风度。
吴承恩故居位于楚州河下镇打铜巷。正房前厅上悬挂着舒同手书的“吴承恩故居”匾额,其著书室“射阳簃”三字为赵朴初手书。故居里陈列着按吴承恩脑颅复原的半身塑像,大量的文史资料,中外各种版本的《西游记》
镇淮楼
镇淮楼位于楚州城中心,是古城淮安的象征性建筑,距今800多年,镇淮楼为砖木结构城楼式单体建筑物,下层为台基,中有城门洞,上层为二层山楼,全楼通高18.5米,东西长36米,南北宽26米,造型优美,敦厚坚实。明祖陵
韩侯祠
吴承恩故居
3.2 自然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淮安市具有品味好的自然景观很多处,种类多样。自然景观主要分布在市南的盱眙、洪泽一带,以老子山、铁山寺、洪泽湖等为代表。
道教名山老子山,位于洪泽湖南岸的江苏省洪泽县老子山镇,它是淮河入湖口岸,三面环水,一山分南北中连接贯通,以秀丽的湖光山色而闻名遐迩。老子山境内有大小滩头数十处,连同水面30余万亩,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铁山寺位于苏皖交界处,距盱眙县城 38公里,是江苏省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野生动植物王国。61.58平方公里的原始次生林海和群山环抱着的9平方公里无比纯净的天泉湖,构成了极其独特的小气候环境。这里繁衍生息着40多种动物,170多种鸟类,280多种高等植物,800多种中草药。其中绝大多数为南北地域边缘物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区域内山、林、泉、湖、石、洞,自然造化,佳景天成。著名的铁山寺十景是雾锁铁山、天泉夕照、索桥悠悠、九曲放排、竹海晨曦、百鸟朝凤、科普园朝霞、水杉林秋韵、天文台鸟瞰、雪霁铁山寺。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的纪念物,缺乏对其更深的挖掘。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很分散,铁山寺、第一山等分布在市区以外,还有很多的著名景点都在县区,个线路之间缺乏整合,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4.2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
表4 淮安市与其他部分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对比表 单位(%)
Table 4 Huai'an City and other parts of the region's GDP constitute a comparative table unit(%)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05 06 07 08 09 10 05 06 07 08 09 10 05 06 07 08 09 10 淮安 21 19 17 16 15 14 45 46 46 47 48 46 33 34 35 36 36 39 扬州 9 苏州 2 9 2 8 2 8 1 1 1
56 56 56 55 35 35 35 35 36 37 64 64 62 60 58 56 33 33 35 38 39 41 苏北 20 18 16 15 14 13 45 47 48 48 49 47 34 34 35 35 36 38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2005-2010)
淮安市近年来经济虽快速发展,但与省内多数城市相比,经济总体水平不是很高。从表4中可以看出,目前淮安市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产业还是占据比较大的比重,不仅大大高于同质城市苏州、扬州,而且高于苏北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使得淮安市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还不是很完善,旅游竞争力提升所依靠的经济基础和硬件建设较为薄弱,大规模的旅游开发无从下手。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出,淮安的旅游竞争力处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的第11位,竞争力水平明显落后[5]。
4.3 旅游配套设施较差
淮安市旅游资源的配套设施较差,这其中包括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人才量不足、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等。淮安市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市内交通工具较为单一,铁路里程短,没有大规模的休闲、度假、娱乐等配套设施,大型旅行社、高级饭店少。淮安市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部门割据、多头管理、相互交叉、合力不强的状况,政府对旅游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能力有限;完善系统的旅游管理体制尚未形成。淮安市旅游人才紧缺,全市旅游院校在校生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供需之间不平衡,其中主要紧缺的旅游人才有:导游人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外语人才等。旅游系统是由旅游供给、旅游需求和旅游媒介三者构成的,若没有旅游宣传或宣传力度不够,会造成旅游信息的闭塞,引起旅游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目前淮安市对旅游宣传的力度还大大不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还不够,例如,人们都知道周恩来,但不知道周恩来出生于淮安或者不知道淮安有个周恩来纪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5.3 利用区位与交通优势,积极发展过境旅游
近年来,苏北的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特别是交通设施,以淮安市为中心的“米”字型交通网已经形成。随着宁连、宁徐、淮江等高等级公路和同
三、宁宿徐、京沪等高速公路以及新长铁路建成通车,以及京杭运河的疏浚、新长铁路延伸线的筹建,淮安市已成为苏北乃至苏鲁皖交通枢纽,为苏南、苏中进入苏北沿海和鲁南的必经之地。淮安市应发挥区位与交通优势,充分利用周边地区景点知名度高之特点,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整合旅游资源,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发展过境旅游,以开拓更大的市场。
5.4 搞好旅游宣传工作
针对丰富的旅游资源,挑选重点旅游项目,进行包装、推介。投入资金,制作宣传画册、小册子、关盘等宣传资料,通过全市各地举办的艺术节(如淮扬美食节、盱眙龙虾节、金湖荷花节、涟水白鹭节等)、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淮安旅游;联合周围比较著名的旅行社,设计好精品的线路,共同宣传、推介,吸引市内外游客,扩大淮安旅游的知名度;可以与旅游发展比较好而相类似的城市(如扬州、苏州、杭州等)举办文化交流节(如淮安文化·扬州行之类的),吸取人家发展旅游经验的同时,更好的展示淮安、宣传淮安;强化互联网宣传,可以在新浪、优酷等比较受欢迎的视频注入广告,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最近几年像新浪之类的网站视频的开头广告几乎都是洋河蓝色经典,如果淮安市能够在这些网站视频的开头注入旅游广告,能让网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肯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参 考 文 献
[1] 淮安市统计局.淮安市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 周晓芬,翟明女.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楚州旅游形象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4,(7).[3]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4] 马跃.淮安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和发展对策[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8):55-56.[5]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6] 郭胜晖,王彬.淮安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定位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5,24(8):111-113.[7] 曹敏娜,王兴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研究[J].人文地理,2003,(2):37-41.[8] 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3
第四篇: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研究
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研究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为了促使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将生态稳定、建设和发展作为中心任务,坚决实施保护、巩固、发展的建设策略,加强水土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控制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土地荒漠化,重点控制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的行为,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筹建设、协调发展,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效益最大化转变为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绿洲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是维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及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的保证,一、首先要摒弃开发就是开荒的传统理念。
不论是解放以前或是解放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人口、粮食问题的压力下,兵团经历了多次大规模开荒的时期,农业的重点由南疆拓展到了北疆,耕地由山前平原延伸到沙漠边缘,大规模的林地、草地、湿地被改造成了耕地,历史的变迁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总认为兵团的开发就是开荒,就是扩大农业的规模,直到上个世纪末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后,一些政府部门立即提出大开荒的应对方略。继后中央相继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和重视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后,才初步克服了开发就是开荒的传统理念,但远没有达到摒弃这一理念的境界,在考虑新疆兵团的发展思路时,总是念念不忘开荒,甚至还把开荒作为今后大开发的重点,把扩大农地规模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而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建设用地发展的研究则远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这种传统观念必须尽快扭转。
二、对土地缺乏严格管理,土地浪费严重
尽管有了土地管理法,但由于执法力量不足,特别是从局部眼前利益出发开发利用土地,致使滥占滥用土地现象严重。对土地缺乏严格管理,土地浪费严重尽管有了土地管理法,但由于执法力量不足,特别是从局部眼前利益出发开发利用土地,致使滥占滥用土地现象严重。部分基建项目用地不报请批准或先用后报,宽打宽用,少征多用,早征晚用,多征少用,甚至征而不用。
三、土地退化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起因,恢复则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前提。土地的退化和恢复是两个长期的过程,其机理更是需要长期的研究和探索。这项研究不仅对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今后必须加大投入,继续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
1、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的需求量会日益增多,解决耕地资源稀缺问题的出路在于一方面“开源”即加大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和复垦;另一方面“节流”即节约和合理利用及保护耕地,提高土壤质量,提高耕地的产出水平。由于农业适宜和中度适宜的土地几乎都已被开垦用于种植业,其余土地的生态条件较差,因此应当弱化后备资源开发,重视对已利用地的挖潜整理。
2、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实现质和量的统一。切实保护耕地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效力,制定耕地保护的专项规划,严格执行用途管制;加强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晰耕地产权,建立长期稳定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土地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调整土地利用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对土地管理部门的监管,防止因利益驱动而多占、乱占耕地;建立耕地变化的动态监测系统。
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
1、要加强教育和宣传,使各级领导和大众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认识
到破坏自然、掠夺自然,就是破坏自己、掠夺自己;要关注人,也要关注自然;要满足人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的平衡;要关注人类当前的利益,更要关注人类未来的利益。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逐,忽视生态效益,只求索取,不讲投入,掠夺式利用,将加剧地力退化和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土地不仅是财富之母,更是民生之本。要积极转变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用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土地计划管理,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合理确定各类用地的规模、结构,使之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衔接。将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规划引导与成片开发,标准引导与保证质量作为结构调整的原则,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
3、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把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上升为法律行为,对任何破坏土地市场秩序的行为,都应当追究相应的责任,以提高违规成本。
4、严把用地审批关,坚决纠正、收回各种违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全面落实建设用地备案和批后核查制度,建立土地利用信用评价机制。
5、完善供地政策和标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减少耕地占用的基础性作用。制定和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推行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控制制度。进一步细化各业用地标准,严格按标准供地。
6、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为:挖掘耕地资源潜力,加强以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等级。
第五篇: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研究
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研究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特别是学习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趋势与潮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其不仅必要而且也成为可能。在整个20世纪,普及教育的趋势在全球展开,首先是小学教育,随后是中学教育,自第二次世界在战起,同一趋势发生在中学后教育,即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需要与传统精英教育完全不同的一种教育界结构,于是远程开放教育就此应运而生。
远程教育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之一,并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正如远程教育专家基文教授所说“远程开放教育应是各国政府在21世纪为国民提出供终身学习的第一选择。”在我国远程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逐步适应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界制度,”“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为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实施„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学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振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我国,以广播、电视为主要助学手段的远程教育已经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成果,鉴于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对教育领域的深度渗透,以及国际上现代远程教育大发展的态势,远程教育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使我们深深感到与世界远程教育发展潮流的差距和压力。
二、远程教育开放性的内涵
远程教育的大发展是与常规教育无法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息息相关的,这就要求远程教育应该坚持开放的姿态,而远程教育系统结构本身决定了它的开放性,能对社会发展作出适时反应,具有无限的生命力。通过对澳大利亚远程教育的考察和了解,开放性作为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的开放
信息化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人们在温饱以后追求的不仅是生存,更注重生存的质量,最应保证的权力就是学习的权力,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平等,民主的教育环境,以确保教育的终身化,从澳大利亚教育情况来看,学校主要由政府负责。以新南威尔土州为例,州教育及培训部主要负责州教育及培训部主要负责州内学前教育至大学教育的整个教育过程,负责保障儿童,青年及社会其它人员(不管性别,人种、宗教、社会经济状况、地理位置、身心能力)享有高质量教育的平等机会,满足所有人对学习的需求,从而使他们在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获取成功的必要技能,州政府明确了小学至中学阶段学校的教学目标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对中学后的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州政府制定的目标和政策就是使所有成年人,无论任何背景和处境,无论任何年龄,都享有学习的权力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终身教育是促进社区建设和整个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政府将尽力支持和满足地区和个人学习
之需,以建设一支有文化、有技术、有活力的劳动大军。可见,澳大利亚政府着力体现个人教育过程的持续性,为教育平等化、民主化、终身化、社会化创造条件。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1998年对国内高校学生统计数字表明:1998年澳大利亚高校学生中19岁以下学生占27%,20岁-24岁学生占32.5%,25岁-29岁学生占13.5%,三十岁及三十岁以上占27%。从以上数据及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澳大利亚应届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大学的迫切性远不如我们国内那样强烈,每年高校招生时常常会出现有些大学招不满人的现象,很多学生高中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工作了几年后,人们反而要求继续求学,所以20岁-24岁年龄段大学生的比例反而上升最高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30岁以上年龄段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也达到了27%,反映了澳洲市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全民化和历时性阶段,充分体现了把个人教育时段同个人生产实践适合起来,使终身化教育成为可能。
2、教育手段的开放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及时提高新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能力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个人电脑、CDROMS及各种软件、Internet网络和电信网成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手段和方法,基于新技术的远程教育模式在克服空间、时间、资源等方面有其本身的优势,代表着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空间方面,远程教育缩短了学校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通过数据压缩、文本、图像、音频及视频信号被高速传递到不同地点。在时间方面,教育机构在提供一些“实时”课程的同时,也提供一些“虚时”课程,即允许学生在方便访问课程教学和教材,课堂外教师和学生间及学生相互间可以同步交流(在某指定场所或通过远程电话会议,Internet聊天室等),也可以异步交流(如通过定期的信函、电子邮件、计算机公告版等)。在资源方面,近来数字图书馆、联机书店和计算机化的数据库的发展使用户如用现场一般获得远程服务;课程主页(Home Pages)组织了众多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快速定位和连接,学生可通地下载来获取学习资料。目前,在澳大利亚除远程学习机构外,传统的大学正在有效地应用远程学习和独立学习的方式来推行其成本革命,远程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导方式,其结果是传统高等教育和远程高等教育形态之间的差异正在消失。如西澳的莫道克大学(Murdch University),就可看作为澳大利亚远程教育中的“综合模式”(integrated model),即由分散在全国的高校聘用同样的教学人员同时光提供校内外两种模式(on-campus and off-campus),学习同样的课程设置,授予同样的学历证书。学生可同时在校内学某些课程而在校外学另外一些课程。随着学生环境的变化,学生还可以在两种模式之间随时变换,最近的发展是两种学习模式的学生都增加了计算机的网上学习(online computer mediated learning)。
3、教育体制的开放
开放使远程教育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为更多提供学习机会,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着力构建社会终身学习体系。高中毕业后可以通地任何途径接受高等教育或继续教育,无论是参加高中毕业证书考试(HSC)后立即进入大学深造,或工作几年后再继续求学,学校随时为学习者敞开大门,据新南威尔土州教育和培训部的1998报告数据,1998年新南威尔土州129所TAFE学院(培训和继续教育学院)学生中,19岁以下占25.8%,20-24岁占18.3%,25-29岁占12.1%,30-39岁占20.7%,40-49岁占14.5%,50岁以下中7.4%,其中业余学生占总
人数的72.6%。另外,澳大利亚教育体制中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良好衔接,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条件,很多高校之学习学分相通,学生选择专业及课程余地很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它不仅提供劳动市场所需的职业培训,也提供更高水平的专业培训,它可颁发学业证书、文凭及学士学位证书,它的学分也被许多大学承认。近年来,TAFE学院与中学的渗透性越来越强,一些12年级学生选修TAFE课程,既可作为高中毕业考试课程,又可获得TAFE学分,以新南威尔州Carling ford男女混合公立学校为例,1997年有53名11.12年级学生选修了TAFE的家政、建筑、管道工程、计算机技术、办公文员等16门课程,从这层面上看,澳大利亚在高等教育入学对学上解除了妨碍灵活学习的种种限制(如入学条件,跨校选修等),使它的远程教育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教育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教育成为全面开放的事业。
4、教育层次的开放
选择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往往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按学习目标的内容分类,青少年是为进入社会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成年人中有的为了求得更好的职位或胜任当前的工作;有的为了更好地承担角色;有的为了发挥自已的各种能力或发展自已的兴趣爱好,有的为了体闲、健身等。按教育类型分,有的为获取一定层次的学历文凭,只是为了不断充实自已,追求自身的发展。澳大利亚在远程教育中,力求满足不同对象的需求,有主要传授正规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获毕业文凭和学位的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有通过远程教学传授非学历课程的高等技术继续教育学院,它们适合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愿望开设了广泛的课程,为技术、工业、高业、管理、行政等部门培养了广泛的人才。这些课程涉及面广,能帮助求学者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澳大利亚每天有100多万人参加继续教育课程学习,这些课程培养的目标,课程的设置和学员类别呈多样化趋势。有面向移民的英语课程,有面向专业工作者的专业课程,有面向中青年的高等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有面向大众闲暇课程和兴趣课程,还有帮助人们交换工种和更新知识的短期培训课程。
远程教育应用卫星、电视、录像、计算机等现代通讯媒体实施远程教学,使学习的课程可以跨越时空,伸向受教育者所处的任何的地方,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特点、条件和职业需要选择专业和课程,通过各种渠道接受多种媒体的教学,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教育对象来说,他们不受年龄、职业和学历的限制。所以,远程教育是发展终身教育,实现社会化学习的良好途径,是一个向全社会、全民族和人的终身全方位开放的新的教育体系。它的开放性是保证远程教育先进性的最为重要和核心的因素,它能使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和形式来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