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企业如何挖到顶级人才
不可否认,大企业在吸引顶级人才时,确实有很大的优势。看看每年的校园招聘就知道,那声势和规模似乎注定了他们要切下那块最大的“蛋糕”。他们还主宰者各种主流的雇主品牌排行榜,大部分大企业都开发了自己的雇主品牌,似乎所有人才都愿意为它奉献终身,小企业要想和他们一较高下,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正是因为如此,大企业拥有了鼓舞人心的领导团队,能创造出更多的诱惑力,口口相传的公司品牌故事也吸引着人才市场大部分求职者。也正是因为如此,当面对大企业开展人才竞争时,很多小企业或退避三舍,或退而求其次。难道顶级人才对于小企业,就只是一个梦么?
创造一个品牌故事,说明你公司的潜力
很多小企业都担心凭自己和企业的实力,很难吸引到顶级人才加盟,于是他们干脆放弃了这种念头。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很多硅谷的创业型企业都能从Facebook、谷歌、苹果等世界级企业挖到顶级人才,他们凭借的也并非公司规模和实力。
扎克伯格有非常经典的“100倍人才论”,他认为,“非凡的顶级人才和其它优秀人才相比,并不仅是好一点点而已,而是好100倍。”足见他对顶级人才的重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Facebook也并非生来就是大企业,在创业初期,扎克伯格同样会面临着这样的难题。他的做法是努力去说服候选人,告知候选人他将如何改变世界。
顶级人才和大部分有野心的候选人都希望加入到一家有宏伟远景和巨大潜力的公司。他们愿意和这样的公司一起努力,在这个公司成为下一个Facebook或谷歌或行业中同等重要的公司的旅程中,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体现自我的价值。所以,你的品牌故事就不能太拘谨,仅仅把自己当做一家小企业来描绘,你应该尽可能地呈现你将是所在领域和专业里的下一个巨头,或者拥有无限大的潜力。在这份诱人的描述里,可能包含以下内容:清晰的愿景、雄心勃勃的员工数或收入增长计划、新产品发布计划、计划开办的新公司或替代目标等。
如果你只是介绍你的业务,但是没有展现你的远景规划,你很难吸引到有抱负的人才。如果你想要和大企业竞争顶级人才,那么你就需要呈现一个充满雄心的、有着令人兴奋潜力的未来,让人才可以充分理解,并且能够想象他们在其中是如何获得成功和成长的。
加盟小企业风险更大?错!
很多顶级人才,之所以排斥加盟小企业,主要是担心小企业没有保障。毕竟创业公司成功的只在少数,而且在互联网泡沫时期,瞬间崩塌的企业比比皆是。企业是否能经营良好,管理层是否合理分配资源,为其提供成功所必须的支持和团队等等,都是顶级人才在选择小企业时所疑虑的事情。
这时候,你可以能需要去打破这个传言。想想20年前的那些大公司,现在还剩下多少?而小公司虽然没有20年的历史,但是他们正走在成为大公司的路上。当前世界变幻莫测,新的企业和技术层出不穷,令商业充满了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大企业就有更好的保障。无论是大的企业,还是小的企业,都要遭遇竞争的风险,都有可能走向失败。就算大企业没有失败,其某条产品线或某个市场区域失败了,也同样会导致调整或裁员。所以无论加盟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两者的风险是相当的。
在弹性的基础上开展招聘
很多小企业在招聘时,会以能在招到人为首要的考量。但是在招聘核心岗位的顶级人才时,最好能从文化、生活态度、行为、价值等角度全方位衡量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即便耗时长一点,也要做到完美到位。如果你招聘他进来,没多久他就带着公司的资料跑了,是得不偿失的。
遇到合适的人才,并不一定完全能俘获他的心,有时候可以不要坚持考虑让他们成为你的全职员工或长期员工,可以给他们足够的弹性,让他成为自由职业者或兼职,或许更能提起他们的兴趣。尽管这种形式的员工成本更高,但是他们的报酬是与业绩相关的,并且可以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当他们在协作的过程中,形成了对企业的认可,转化为长期员工也并非不可能。
着眼于可能被大企业裁员的人才
要想招聘到顶级人才,还要时刻关注业内或区域内大企业的动向。有时候是经营不善,有时候是战略调整,大企业会出现裁员的境况。在有裁员意向的时候,这些企业都会为被裁员工启动安置项目,这时候你就可以与这些企业进行联系,让你成为行将失业员工的下家。
可能有人会说,被裁员员工都是“淘汰品”,但是你是否想过,当初他们是如何优秀,才被这家企业所选拔上?而且在职期间,他们都接受过大企业的专业培训,在能力上有保障。如果你能在裁员之前签下他们,不仅能拥有合理的“成交价”,而且他们也会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如果招聘行为发生在裁员之后,你未必能赢得竞争。
小企业也有雇主品牌,告诉他们!
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小企业有小企业的优势。小企业你不能和大企业比规范、比福利待遇、比资源,但是在小企业工作,你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有更多接触高级管理层和客户的机会,有更多元的工作内容和更大的灵活性。对于顶级人才而言,你还可以和最终的产品紧密联系,亲眼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如何诞生的,自己在最终的产品中贡献值有多大——那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这些都是你能吸引顶级人才的要点之一。
对于一家小企业而言,就算有了投资,也不可能很快看到成果。只有在员工齐备、人才充分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出好的产品,而这其中能否抢到、挖到顶级人才是关键所在。和大企业一起竞争?掌握了方法,你依然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第二篇:小企业如何招聘人才
小企业如何招聘人才?
现在招聘网站和人才招聘市场生意火爆,很多公司奔波与招聘会场之间,招聘工作费时费力,最重要的是招不到人及时的补位将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流程和公司的持续发展。如何才能招到合适的人才成为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最头痛的事情,我认为招聘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不仅可以有效的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人才的非合理流失。
1、应该委任在公司工作2年以上且能够长期在公司工作的员工为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工作2年的话一方面他比较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能够根据公司的长远发展,不同时期的人才供需情况去思考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他比较熟悉各部门的业务情况,不会出现人力资源部看上的人而下面业务部门不买帐的情况。
2、招聘前要准备比较详细的职务要求说明书和岗位职责说明书。职务要求说明书最好能够细化到学历、性别、业绩、工作经验、性格气质、个人爱好、家庭状况等方面,这样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招聘人员的主管偏好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也可使招聘工作更公正。现在很多企业是“以岗定人”,岗位的职责是固定的员工要能做的是去适应。岗位职责说明书详细的向应聘人员展示了工作的详细内容,以免应聘人员根据公司提供的职务主观的认为该职务应该从事的业务。有些人力方面的主管,当应聘人员问及工作内容时竟反问应聘者,“你认为呢“,并把问此问题的应聘者看作是没有能力的表现。而等到应聘人员到公司上班后才发现和自己的想法存在很大的出入,这样就埋下了人员再次离职的隐患。
3、在面试时,不能为了留住人才,只让应聘者看到公司比较光鲜的一面和即将从事的工作的大好前景,还应当适当的让应聘者了解到公司的不足特别是即将从事的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重担。这样应聘者可以依据较全面的信息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决定,不会盲目的乐观,更不会因日后和现实相差太远而形成无限沮丧的落差心理。显然这样会使一些人却步,但总比给他提供了培训等之后他再离职要好的多。
4、人力资源除了做出人员招聘计划外,还应该定期主动和业务部门联系考察他们人员的需求情况,毕竟情况是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是业务部门出现职务空缺或需求新的人才时才告知人力资源部门,并往往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人才。如果人力资源部门不能够预先得到一些信息,到那时只能疲于招人。可能会急于招到人而迁就一些素质一般的人才,久而久之可能造成整体员工的素质低下。
5、不能忽视道德水平的测试。在专业水平合格的基础上还需要考察应聘者的道德水平,这被很多中小企业所忽视。一个忠诚的员工更容易得到更多的信任,这样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可行使的权利和可调配的资源相比之下就更多更能够发挥个人的潜能。同时也可以相对避免由于技术和信息的泄漏给公司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6、人力资源部要有自己的招聘经费预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合适的时机参加各种招聘会,举办一些招聘活动等。而不会因为没经费而贻误了招聘时机。
第三篇:顶级物联网人才招聘盛会
华东国际物联网展领航物联,全力出击
展会新闻:
2012物联网行业盛会“CIOT 2012中国(华东)第二届国际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展览会”一触即发,大会将于2012年4月19-21日在苏州盛大开幕!
报名企业再刷记录
大会招展捷报连连,报名企业再度刷新记录,截止目前共落实展位200多个,其中包括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的企业都已确参会参展。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加拿大GAO集团、远望谷、新大陆、大唐电信、上海实甲等物联网行业巨头都以超大面积亮相本届展览会;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上海市浦东新区物联网协会、上海市张江物联网联盟、北京通信信息协会、济宁市物联网协会、南京物联网产业联盟、深圳市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青岛市物联网协会、深圳市RFID产业联盟、深圳市云计算产业协会、杭州市物联网协会等协会拟组织会员单位参加本届展会。展位数量和参展企业之多,在国内同类展会中实属空前。
同期活动精彩纷呈
良好的口碑铸就了品牌效应,大会组委会联合权威部门、行业协会、知名媒体等联手打造顶级物联网平台,积极促进物联网企业与终端用户、上下游产业链零距离接触,CIOT 2012将秉承主题明确、注重实效、突出特色、不断创新的风格,围绕物联网应用,推出多场物联网新品发布会、技术交流会及高峰论坛,探讨行业发展趋势。
展会现场开先河“举办物联网产业人才招聘会”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参展企业,第二届华东物联网展借助展会的平台,展会现场免费发布参展企业招聘信息,并设立“物联网专业人才交流与招聘专区”,让更多的物联网企业同专业人才面对面交流,解决供需瓶颈,发布供需双方的相关的信息,促成参展企业与应聘者的对口洽谈,为广大物联网企业招募人才创造条件;更多详情见大会官网。
CIOT 2012成功的演绎了一场行业盛宴,不仅成为了中国物联网领域最高端的技术交流、产品展示平台,更为决策者高效直接商谈、聆听热点话题、发掘合作商机提供了绝佳机会。随着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CIOT 2012将邀请更多权威专家、境外买家团、500强企业高管等专业观众到会参观,本届展会将为您提供多元化、多角度的展示内容,为行业提供最全面、最国际化的交流空间,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如需了解展会相关讯息,请与我们联系!
林峰 编辑
联系组委会:0512-88602001/***
第四篇:顶级企业的人才开发策略
智慧365—在线学习管理顶级企业的人才开发策略
把领导力和人才开发融入企业战略,并使其成为战略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能做到这一点的企业,与消极从事人才开发的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翰威特咨询公司(Hewitt)与RBL集团的戴维;乌利齐共同研究了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人才培养的实践,以及如何识别、开发现有和未来的管理者、领导者。本次研究结果清晰地表明,成功的企业,即使在面对经济不景气和巨大的战略问题时,也没有中断在领导力和人才开发上的投资。
想造就顶级企业的领导者,就要关注八项关键因素。战略顶级企业的领导力发展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皆有明确的联系。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和战略规划,成功企业会仔细地研究他们所需要的人才计划,谨慎地选择要关注并推进的具体工作。有所选择是必须的,如裁缝制衣一样,要量身定做相关的开发项目。参与在成功企业内,人才开发的任务被明确为组织高层的工作职责,高管也常常主动参与到未来管理者和关键人才开发项目中。高层管理者时常以监督者、指导教练、培训师的身份积极参与项目,或者与大家分享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通常情况下,CEO在企业的学习或培训活动中起着突出的、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有关企业经营的关键问题上,与其他经验丰富的领导者共同发挥个人魅力来影响员工。此外,CEO还可通过内部沟通的方式参与人才开发项目。人才培养通道人才开发是企业良好运营的关键任务,业绩表现最突出的企业能认识到在组织范围内设计和打开人才通道的必要性。他们利用清晰的人才定义(高潜力)、高要求的考核标准和严格的考核程序来识别、确定哪些员工属于储备人才,哪些员工能进入人才通道。同时,关键业绩指标法也被运用于人才甄别中。进行人才管理时,应该引进功能性的档案管理系统和胜任力模型,清晰地描述企业成长路径,设计并实施拥有明确可行目标和激励机制的绩效管理循环系统,构造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和继任计划,并建立持续的系统维护机制。
持续推进顶级企业的人才和领导力开发已经融入到企业商业运营周期的管理开发中。这些企业用持续的、循环的发展过程替代一次性举措。他们在高潜质人才的识别、确定特定的职业发展通道、有目的地施以指导、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和发展计划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同时,通过培训、在线学习、企业教练、岗位轮换、行动学习等多种方法协助高潜质人才发展。正是这种重视和持续,顶级企业的人才开发、领导力发展才能与公司成长的步伐一致,进而演化为一体。行为期望顶级企业中,领导者和各级员工都清楚企业对他们的角色行为期望,具体体现在组织管理的方方面面,如绩效管理(领导人员的奖励标准与期望行为的表现程度挂钩)、晋升决策(员工表现达到预期行为才能得到提升)、招聘和甄选(领导行为是一个重要的甄选标准),以及与组织上层的沟通。关键指标顶级企业认为高潜质人才是企业的战略资源和竞争优势来源,所以人才的开发管理和健康的人才发展通道建设被列为考察高管的关键指标。领导力开发顶级企业在领导力开发课程设置上,只考虑那些对人才发展有高附加价值的项目。首先,领导力开发项目内容要与组织需求紧密联系;其次,要与组织其他人力资源流程,如绩效管理、晋升决策、培训和开发、奖励、继任计划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协调一致,共同发展。实施人才开发是融入企业日常商业活动中的一种理念。顶级企业人才管理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人才的开发和管理已经成为组织日常运营管理的一部分。当人才开发真正嵌入到企业中,并持续循环时,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将更加平稳有效,并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第五篇:小企业人才激励之道
小企业人才激励之道
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及面临的管理主题不同,中小企业切忌生搬硬套成熟企业的人才激励模式,否则,不仅会浪费稀缺的激励基金,而且还会激起了员工的强烈不满。
提起人才激励的重要性,无论是ceo,还是hr经理,抑或是普通员工,说出三五条都不成问题。但若谈及中小企业人才激励的特殊性,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正是基于对自身发展阶段及管理主题的忽视,很多中小企业生搬硬套成熟企业的人才激励模式,不仅浪费了稀缺的激励基金,而且还激起了员工的强烈不满。
澄清中小企业人才激励的种种误区,剖析中小企业人才激励的特点,寻找适合中小企业的特殊人才激励模式,对于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说,意义重大。中小企业人才激励的误区
由于对自身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清,中小企业在人才激励方面存在很多误区,下面笔者从指导思想、评估工具、激励方式、实施策略四个方面对这些误区进行归结:
其一,从指导思想来看,将“激励”与“奖励”混为一谈。从本质上来说,激励旨在通过调控员工未来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程度来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激励应强调如何影响员工未来的工作行为,而不应侧重于对员工过去成绩的奖赏。但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吃透激励的本质,用“公平、公正”等这些衡量奖励制度科学性的标准来指导公司的人才激励工作,导致员工的注意力长期停留在对过去业绩的斤斤计较上。这也是很多中小企业“长不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岗位价值评估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对于处在成熟期的企业来说,岗位内容基本固化,用岗位价值来间接反映任职者的价值是妥当的。但对于处在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来说,岗位内容可谓变化莫测,且兼岗、轮岗现象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岗位的价值与人的价值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应关系,生硬地套用岗位价值评估工具,不仅不能为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提供参考,而且会抑制员工的潜能发挥。
其三,从激励方式来看,导向不明,缺乏长期激励手段。激励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激励力度,更取决于激励的方向。很多中小企业的人才激励之所以无效,不是因为企业投入的激励基金太少,而是没有明确的激励方向。奖金、提成等短期激励工具只是对过去成绩的一种认可,饱含计划性的长期激励才是指引员工工作方向的明灯,而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长期激励可谓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纵然员工想为企业效力,也会因找不到明确的前进方向而“只出勤不出力”。
其四,从实施策略来看,计划性不足,监控力度不够。无论是短期激励,还是长期激励,其发放时机、发放理由、发放形式、发放频率都非常重要。可以说,人才激励是一门非常强调规划性和操作性的艺术。同样的钱,不同的给法,其效果会天壤之别。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往往对工资额度、奖金数量、提成点数非常关注,而忽视了对薪酬结构的规划和薪酬动态管理的设计,导致激励丧失了调控员工行为的功能。在监督人缺位的情况下,一些自控能力偏弱的员工就会躺在低效的温床上熟睡。
中小企业人才激励的方略
为帮助中小企业找到切实自身特色的人才激励模式,下面笔者以一家中小企业的人才激励项目为例,来阐释人才激励的操作要点。
项目背景:以岗位为基准的薪酬改革激起员工的不满
s公司是一家研发型中小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销售额年增长率超过80%.为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公司更快、更好地发展,人力资源部根据员工的岗位等级对原有薪酬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大部分员工的工资都有近20%的提升。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薪酬
调整后,员工的积极性非但没有提升,相反很多人以投诉、拖延工时等方式表达了对薪酬改革的不满。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s公司的总经理非常苦恼:为什么增加了工资,员工的积极性反而下降了呢?公司该如何激励员工呢?哪些方式更加有效?如何实施?
问题诊断:对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管理主题认识不足
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从企业发展阶段、管理主题、人才激励现状、员工的工作性质等方面对s公司进行了系统诊断。分析结果显示,s公司的人才激励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第一,s公司处在成长期,业务模式尚不成熟,公司的增长空间取决于人才潜能的发挥程度,人才的贡献与岗位的价值之间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第二,s公司在进行薪酬改革时,采用了普调工资的方式,没有给出加薪的条件和理由;第三,加薪后,s公司没有为员工规划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也没有给出下次薪酬调整的时机和幅度。
在系统诊断的基础上,我们为s公司制定了针对性的人才激励方案,其关键点如下:第一步,以“激励为主、奖励为辅”为指导思想,进行人才激励宣导。激励着眼于未来,致力于调控员工的行为取向;奖励着眼于过去,致力于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人才激励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所以,究竟是以激励为主还是以奖励为主,完全取决于企业实施人才激励的动机。考虑到s公司此次人才激励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公司的更快发展,故应该采用“激励为主、奖励为辅”的激励策略。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进行了两项宣导工作:
第一,从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公司现阶段的管理主题等方面对公司业务进行了系统解析,帮助员工明确企业所处的位置和自己的努力方向;第二,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了一次性奖励,并阐明了奖励的理由和奖励额度的计算依据,让员工明白未来自己获取激励基金的条件。
第二步,以人力资本价值评估为基准,划分激励层面。鉴于s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采用了人力资本价值评估工具,从影响力、创造力、经验阅历、历史贡献、发展潜力、适应能力六个方面对激励对象进行了价值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员工的工作性质,将激励对象分成了两大类:
第一类为骨干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30%较长、历史贡献较大或者掌握企业的商业机密,此类员工以长期激励为主,根据企业业绩目标的实现情况和个人预期绩效确定最终激励额度,激励力度较大;第二类为普通员工,其特点是人力资本附加值不高、绩效周期较短、历史贡献不明显,此类员工以短期激励为主,根据个人所参与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激励额度,激励力度适中。
第三步,明确激励标的物,引导员工的努力方向。激励要发挥调控激励对象行为的功能,必须明确激励标的物。一个合理的激励标的物必须满足两个主要条件:其一是与企业战略目标存在高度一致性;其二是能够被激励对象的工作努力所影响。结合s公司的战略规划目标(做大销售额,增加市场占有率),我们以销售额作为激励标的物,运行规则如下:员工未来的总激励额度随销售额的实现程度而变动。考虑到销售额增长率与净利润增长率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结合s公司的历史财务数据,我们设定,销售额每增长一倍,总激励基金增长0.6倍(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员工的角度讲,公司的销售额增长得越快,个人未来的获益也越多。这无疑将引导员工共同努力做大公司的销售业绩。第四步,分阶段推进激励方案,强化对激励过程的监控。对于股权高度集中的中小企业而言,监督人缺位的现象非常严重。如何妥善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是人才激励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长期激励的实施可以促使员工能够自觉主动地开展工作,但对激励过程的监控依然不可或缺。结合s公司的工作性质,从以下两个方面强化对员工预期行为的监控:
第一,分阶段实施激励计划。为防止一劳永逸的现象发生,激励计划分阶段实施。即假设某激励对象经评估后应在激励期内获得100万(股权或现金),则第一年计划授予30万,第二年计划授予30万,第三年计划授予40万。第二,分等级兑现激励成果。根据考核成绩从高到低划分成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对应的兑现倍数依次为:
1.5倍、1.2倍、1.0倍、0.8倍、0倍,即个人成绩越突出,实际兑现的收益也越多,而一旦发现某员工有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其激励资格将被取消。
作为弱势群体的员工,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方面,更多考虑的是风险。一般来说,员工的努力划分成两块,一块贡献给了所在的企业,为了拿薪水而养家糊口;一块预留给了未来的企业,为了离职后能够另谋生路。所以,员工所能感受到的信任感越差,他预留的劳动努力越多,自然贡献出来的也就越少。
概而言之,激励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但须同时兼顾“人性”的特点,成功的人才激励应以有效调控员工的未来行为取向为主导,脱离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和管理主题来实施所谓的“人才奖励”,必将是“人”、“财”两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