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l论文)(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2:0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l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l论文)》。

第一篇: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l论文)

《小城镇建设》课程论文

论文中文题目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年级2009年秋季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学 生 姓 名

学号0953004455211

教学点

摘要

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在人口压力大而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国情矛盾制约之下,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建设一批化的城镇,而是通过城镇发展过程中资本的集聚和人口的集中,逐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即: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改革农村社区和乡镇产权制度;通过培育城镇积累功能和自我发展机制,使已经非农就业的、过剩的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从而减轻有限的农地已经超载的农业人口负担,以保证中国农业有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字:“三农”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尽管早在1984年的著名的中央1号文件中,就已经明确提出“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的政策,但在八十年代的热点中,农民如何进城、小城镇如何建设的问题并不引人注目。只是随着九十年代中国地方化和城市化的高速之中各地“开发区热(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之后各地大办开发区导致经济高速增长)”滥占耕地引发出的矛盾愈演愈烈,小城镇建设及其相关的政策问题,才逐渐引起国内外的广泛讨论。

一、现实情况

近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使我们意识到:在本世纪末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地方政府资本原始积累导致城镇建设大规模占地已经不可逆转。而且人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制度软约束条件下的行政控制,实际上不能有效抑制各级地方政府在财政严重亏损压力下,对耕地“农转非(从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巨额增殖收益的渴求。为此,写作本文之目的在于立此存照,并再次提醒各方面政策制定者应承担的责任:长期受制于资源短缺之苦的中国人,必须能够找到一种相对较低成本的制度类型,以便在不可遏制的现代“圈地运动”中,得以说服地方政府采用某种既对国家、集体、农民三者都有利,又能有效地促进地方城镇化和二三产业发展的新办法。

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我认为,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那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相关领导,就必须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二、存在问题

1、政策落实不够。

国家、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加快小城镇和综合改革试点镇的重要文件,明确提出了许多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但是这些政策措施绝大部分没有得到落实,严重影响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2、调控手段弱化。

综合改革意味着全方位地改革,高速度地发展,这就相应需要具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和较多的调控手段。但是地方党委、政府的权力、地位的现状决定了他们缺乏必要的调控手段,任务多、责任大,但权力小、职能弱。这集中体现在“一条边”垂直管理部门的协调方面,如:建设用地,减免税费扶持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快速发展,解决户口问题,市政建设和管理问题等。很多好的工作思路、计划无法得到实现,正在进行的工作可能受到干涉、约束和破坏。虽然上级要求可比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享受计划、财政、劳动、城建、民政等方面的县级经济管理权、审批权以及相应的干部管理和行政管理权,但并未得到很好落实。

3、建设资金短缺。

小城镇建设大部分要靠地方财政,地方财政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和发展;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设有落实,没能为试点镇争取必要的建设资金;由于自然灾害等方面原因,农民增收慢,无资金投于城镇建设。资金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根本动力,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4、技术人员缺乏。

小城镇要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类较高层次的技术人员来提高其建设标准、档次和品味,但目前比较缺乏这类人才。现有的技术人员已适应不了小城镇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对策与建议

为了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小城镇集中,实现农村城市化,应该尽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大胆改革户籍制度。

对大中城市以下,特别是小城镇,全面实行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迁移和登记有效政策。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住所,有比较稳定的职业,有生活来源,就要允许落户,并且在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享受原有城镇居民同等权利。

2、改革农村集体财产拥有方式,允许农民将其拥有的已经量化的集体财产变现流动,或者保留其迁移户口后的分红权利。这实际上是维护农民自身劳动成果,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一种改革措施。

3、正确处理入镇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

如果农民有要求,就要保留其迁称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这样,入镇农民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一旦在镇上的非农产业失败,可以照常有饭吃,入镇的积极性就会高涨,但是可以鼓励他们有偿转让承包地,把分散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

4、改革农民的宅基地使用办法。

农民进入小城镇首先要解决住的问题,而宅基地是一种比较大的支出负担,这也阻碍了农民积极入镇。解决办法是,以县为单位,统一掌握使用部分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入镇农民利用原有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以减轻入镇农民这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们积极向城镇迁移。

5、规范收费行为。

入镇农民除了依法纳税外,不得向他们收取增容费、落户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使农民轻装入镇,尽快地安居乐业。

6、建设一批试点单位,从而带动小城镇建设全面发展。

为了推进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继续充分发挥重点小城镇的特殊作用。一方面,重点镇建设好了本身就是小城镇建设的实绩,另一方面,重点镇先行一步,能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使一般小城镇少走弯路、快速发展,同时,试点单位的发展还能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拉动作用。

7、要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

一是要明确领导,建立专班认真抓好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的综合改革组织、领导、督办、协调工作。工作专班要加大指导、督办的力度,经常深入试点镇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二是建议组建工作组,常驻试点镇开展工作,协调、解决试点镇,甚至县(市)协调不好,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确保试点镇真正得到更为宽松的环境,真正先行一步,实现快发展。三是要进一步明确综合改革试点镇的任务、职责、目标,制定有关考核奖惩办法,充分调动市、县、镇及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8、鼓励在小城镇建设和改革中大胆走民营化之路。

民营化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要允许大胆试验,大胆尝试,错了再纠正。要鼓励小城镇建设在企业民营化的基础上,大胆将民营化引向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诸如本由政府负责的许多公益事业、许多效益不好的事业单位,甚至一些机关后勤事务等等,让个人去买、去包、去租、去投资、去改造。总而言之,在小城镇建设中,我们要解放思想,正视现实,自创气候,拼搏发展。天上不会掉馅饼。试点镇应摒弃等靠要和怨天尤的思想,立足自身实际,大胆解放思想,想实招,拿高招,出奇招,努力营造各自发展的小气候,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顽强拼搏发展。

第二篇: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析

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建设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进行生态保护共组,促进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公益林;建设;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济的发展加重环境的污染问题,公益林的建设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公益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并改善区域环境,还能够维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

1、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县拥有县林业用地面积为439.45万亩,落界后全县公益林面积为122.12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27.79%。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22.74万亩,纳入国家级森林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21.75万亩;省级公益面积87.56万亩,纳入省级森林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45.95万亩;市县级公益林面积11.82万亩。近年来,我县为改善生态环境,狠抓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管护面积到位率和补偿资金到位率均达100%,违法占用生态公益林林地、违规采伐生态公益林林木的现象明显减少。2016年兑付国家级公益林补偿资金156.26万元,省级公益林补偿资金639.28万元。其中:国家级公益林补偿资金到位50万元,管护补助资金106.26万元;省级公益林补偿资金到位429.5万元,管护补助资金209.78万元。管护面积到位率和补偿资金到位率均达100%,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

1.1 缺乏完善的公益林建设制度

在当前的公益林建设中,缺乏完善的公益林建设制度是非常明显的问题,在很多地区的公益林建设管理中,主要有档案管理制度和目标管理制度的缺失问题。首先,档案管理工作能够记录公益林的综合情况,从而为公益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但是在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缺少对档案的分类处理,而且档案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其次,目标管理要注重科学合理,要分布进行目标的制定、核查以及实施工作,但是实际的目标管理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管理流程,目标管理工作严重混乱[1]。

1.2 公益林建设和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如果在公益林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就能实时掌握区域环境的变化情况,从而将变化信息及时传递给决策站,但是在大部分的公益林建设和管理中,仍然进行监测站人为的管理,这种落后的管理手段给决策的制定带来了严重的滞后,降低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1.3 公益林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在公益林建设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管理资金的用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队伍的日常开销和维护费用,二是公益林问题的研究费用[2]。

1.4 建设和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公益林建设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整个建设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实际情况是,在大部分地区的公益林管理中的管理人员,存在明显的专业素质不足的现象,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对公益林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能力都有缺陷,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由于管理人员的认知存在盲区而影响了管理策略的效果,影响了公益林管理工作的效率,由此可见,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3]。

1.5 公益林管理难度大

我县公益林面积大、生态公益林的面积达到了122.12万亩,而且这些公益林分布范围较广,地块零星不集中,这些问题都给公益林的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1.6 公益林补偿标准低

由于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标准偏低,群众从生态公益林补偿中能够得到的实惠较少,因此有一部分群众不支持公益林的实施,给我县的生态公益林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强化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建立健全公益林建设管理制度,对公益林管理制度的完善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档案管理制度方面,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对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作用,对档案进行分析对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有着很大的帮助;二是要完善目标管理制度的建设,对公益林的管理要在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划之后进行,因此目标管理制度对于实现目标化管理很有帮助。

2.2 及时更新管理手段

在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中还要积极的更新管理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由于公益林的管理数量非常大,而且生态环境又会发生实时的变化,所以信息的及时性对于公益林的管理工作来说十分重要。

2.3 加大资金投入

公益林的数量巨大。具有明显的生态价值,但是要加强对公益林的研究,才能实现对工益林的有效管理,及时的发现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但是对公益林的研究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才能提升研究的水平,提高管理的质量。由此可见,加大资金投入也是一项强化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策略。

2.4 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公益林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公益林的涵养水源情况,保持水土等特征的变化,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在专业的测量和分析之后才能确定,因此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

2.5 合理划分公益林

由于我县公益林面积大、分布广,因此对公益林进行合理的划分对提高公益林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不同地区分布的公益林进行范围界定,分别管理,并采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实时的监控,提升公益林的管理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公益林的建设对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作用非常明显,在目前我国公益林建设中主要存在制度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资金投入较少、公益林建设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公益林管理难度大、公益林补偿标准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提升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促进公益林的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杨小英.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甘肃农业,2014,(18):90-91.[2]刘国雄.公益林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0):128-129.[3]符纯述.公益林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8):410-410.[4]李秀花.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机制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267-267.

第三篇:浅析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吉林省梨树县规划勘测设计院:王萍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其重点就是农村的全面小康,实现农村小康最现实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城镇化。小城镇上连城市,下连农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既是城市带动农村的前沿阵地,又是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核心。因此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目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小城镇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短期行为。有的小城镇规划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与实际结合不密切,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小城镇没有制定详细规划,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宽,进展缓慢。乡镇没有产业支撑,不能形成新的、大的经济增长点。乡镇受资金短缺的限制,基础设施配套迟缓,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

3、政策落实不力。目前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小城镇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根本问题是落实不够,如资金政策、用地政策、户籍政策普遍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4、基础设施普遍不足。小城镇供水、排水、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滞后于小城镇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1、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为了科学的指导小城镇建设,要根据小城镇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非农产业发展程度、产业布局、人口状况、辐射带动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小城镇布局,科学编制和调整完善小城镇规划。编制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在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发展规模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资源基础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论证。要以城镇为中心,全面合理安排乡镇企业、住宅、商业、交通、文化、市政设施等各项建设,使近期规划有较强的超前性,可操作性和控制性;远期规划要留有发展余地,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克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规划行为。同时,还要认真制定和完善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使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相配套。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要有详细规划作指导。编制详细规划要有新观念,把各个规划地段的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允许建设高度、绿地率、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具体位置、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作为强制性内容,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小城镇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严格设计标准,提倡相对集中建设,连片开发,逐步扩大小城镇规模。同时,要维护规划严肃性,科学规

划,合理布局,逐步发展,分步实施,避免走重复规划调整、重复建设的弯路。

2、小城镇建设要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条件,乡镇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集聚基地,也是农副产品就近加工的最好基地,它具有交通方便、信息灵通、人才聚集、能源动力供应充足,原材料购进及产品运出便捷、生活环境优越等优势,不仅从事乡镇企业的人员聚集在小城镇上,而且带动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也向小城镇集中,使小城镇规模扩大,促进小城镇经济和乡镇企业不断壮大,使之从分散建设走向集中发展,推动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乡镇企业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盘考虑,选择企业比较集中、交通便利、便于工业“三废”处理的区域,有条件的要考虑污水处理。要有计划的布局企业项目,引导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实现集中连片发展。改善对企业落户小城镇的“软件”服务,创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要简化办事程序,落实优惠政策,提供社会化服务支持,不得实行歧视性政策,禁止向进镇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使村办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乐意到小城镇中来。只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规划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相对集中,吸引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就能够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行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形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使小城镇发展成为充分展现当地经济优势和文化特色的中心。

3、拓宽融资渠道,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的关键是投融资问题。没有资金,小城镇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如何才能筹到资金,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境界和市场经济的观点研究小城镇建设中的投资问题。要针对各自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现状特点,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吸引外资,启动民间投资,变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要开放市场,鼓励竞争,放开小城镇公益事业的投资和经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参与小城镇建设,允许集体、个人投资兴办供排水、路、气、暖、通讯、娱乐以及市场、居民区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要认真学习借鉴城市建设经验及做法,用足用活现行政策,坚走以地生财、以地聚财、以地兴镇、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路子。要大力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招标、拍卖、租赁、出让、置换等方式,激发活力,使土地收益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积极引导乡镇树立经营意识、市场意识,盘活用好存量资产,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产业来对待,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对原来的小城镇道路、供水、供气、绿化等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出让、转让、招标、拍卖等手段盘活变现,收回资金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政府要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凡小城镇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依法划拨的外,全部实行有偿使用,增加乡镇政府的土地收益。同时,认真落实小城镇建设筹资政

策,收足用好现有渠道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资金,增加财政收入,专款用于小城镇建设。

4、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发展小城镇的实质是发展小城镇经济,促进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制户籍管理制度,阻碍了城乡人口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快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必须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积极调整就业政策,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作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用市场机制调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进程,扩大城镇人口规模。凡是在小城镇内有固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固定的住所的农民,可迁入小城镇,列入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在发展城镇人口上,应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政策,对于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给予适当的照顾,为发展城镇人口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逐步放宽外来人员的进镇条件。为使进入小城镇的农民专心致力于所从事的产业,积极参加小城镇建设,乡镇可以为其提供加工场地,实行优惠政策,减免部分规费,子女入学、就业、购房等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新进镇农民有了稳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稳定的生活设施以后,才能放心的离开土地,丢掉农村宅基地真正成为小城镇人口,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对在小城镇内投资兴办相当规模产业并能安置部分人员就业的农民,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四篇: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乡镇按照“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健全功能、突出特色”的要求,明晰发展布局,完善基础配套,壮大镇域经济,改善乡村面貌,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产业合理、有序平安的新型城镇,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面临诸多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途径迫在眉睫。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小城镇管理

一、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发展小城镇,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相互衔接、经济有效融合的两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功效”。

小城镇在协调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概括如下:

(一)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量工业品积压,农村商品供应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同时随着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绿色食品、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有无、完成市场对接的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作为城乡人力资源双向流动的纽带,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二)小城镇是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

小城镇向处于广阔农村腹地的农民传播了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成为广大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媒介。小城镇的发展使许多农民的进城愿望变成现实,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抚育文明的生活体验,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化做着无声的宣传。而且小城镇的乡镇在资金方面对农村的“反哺”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三)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小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聚集地,这既可以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侵占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又可以实现资源、环保、规模效益、公共设施等综合优化的理想效果,同时小城镇也是未来变动升级为小城市乃至中大城市的前提。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看,小城镇为农业环境现代化提供了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依托和载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其次,从农业产业方面看,小城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城镇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迁移并逐步实现“农转非”,这样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和土地集中化、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第三,小城镇发展为农民现代化,即农民知识化、智能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文化、卫生、餐饮、娱乐、信息、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

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小城镇规划定位不准

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城镇建设中,存在规划定位不准问题,没有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缺乏科学细致论证和资金保障的情况下,盲目实施小城镇建设,搞工业园区,而镇区基础设施极不配套,影响了小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并且,沿街乱搭乱建临时设施没有根治,依然存在“脏、乱、差”问题,“人气不旺,2 财气难聚”,出现了有场无市的尴尬局面。

(二)用地和土地政策的矛盾

小城镇建设用地缺乏统一管理和可行性论证,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大部分土地属于村社集体所有或承包到农户,征地困难,难于进行统筹调剂,制约用地规划,导致土地总量失控,土地流失或闲置现象十分严重。国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限制了小城镇的外延扩张,不少小城镇缺乏应对策略和措施。

(三)小城镇建设和规划滞后的矛盾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规划用地还没办理或批准,业主已将土地圈好了,甚至已建成,等到报建发现问题时,已成为现实,出现了不是规划指导建设,而是建设需要规划的现象,导致小城镇规划不能成规模地实施。

(四)小城镇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小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气和环卫等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商贸区混杂,镇容镇貌改观不大;开发建设方式落后,小城镇仍以分散零星建设为主,综合开发率低,整体环境差;综合治理能力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滞后,“脏、乱、差”现象未得到根本治理。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项目引进,产品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城镇功能的提高。

(五)科学合理的投资机制难以形成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小城镇发展的大问题。小城镇建设没有走出一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的道路,乡镇政府投资仍然占较大比重,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是如此。在目前不少乡镇的财政还属“吃饭财政”的情况下 “以地生财”受当前土地宏观调控、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下将越来越行不通,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更加困难。

(六)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

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却管不了”,协调解决比较困难。目前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条块管理工作将有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

(七)项目建设无工作经费,调动不了积极性

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因没有配套任何工作经费,项目落实到村(社)工作难度较大,地震安居工程部分经费要地方政府配套,落实时间较长,工程涉及民政、残联等部门,农村各种矛盾、问题复杂,项目分配容易出现上访或群体事件,基层干部存在抵制情绪。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小城镇发展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必须高度重视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发展战略的调整而应及时加以完善,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完善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各功能小区的详细规划以及交通、供排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公用基础设施的专业规划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及设计,充分体现小城镇建设的地方风格和特色,确保规划修编质量,按规划实施,确保规划的严肃性。

(二)对小城镇要进行重新分类、准确定位

小城镇建设,重点是建设那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镇和重点中心镇。按照区位优势、规模、经济实力和所起的作用等要素,重新对小城镇进行分类,对规模效益高、建设和管理水平高、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吸收劳动力能力强、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城镇功能比较强等方面的优势,列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三)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允许小城镇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作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小城镇的开发。与此同时,要建立起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无后顾之忧。

(四)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多渠道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机制 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国 4 家、集体、个人和民间资本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鼓励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带资进镇,买房建房、兴办企业、务工经商;二是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参与小城镇建设、兴办企业;三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动员单位、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四是盘活存量资产、以项目为载体实行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六是争取上级政府给予财政投入或财政贴息贷款扶持等。

(五)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

小城镇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在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条件,围绕建设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六)坚持以人为本,搞好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明确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小城镇经济越是发达,生态环境越是重要,生态发展好,可持续发展空间就好。

(七)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体制,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高效、严谨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城镇的建设,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所以,正确分析和逐步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2] 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城市管理,2006(3).[3] 邱昕,《从新农村到小城镇》,中央美术学院,2007.

第五篇:浅析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其重点就是农村的全面小康,实现农村小康最现实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城镇化。小城镇上连城市,下连农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既是城市带动农村的前沿阵地,又是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核心。因此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目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小城镇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短期行为。有的小城镇规划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与实际结合不密切,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小城镇没有制定详细规划,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宽,进展缓慢。乡镇没有产业支撑,不能形成新的、大的经济增长点。乡镇受资金短缺的限制,基础设施配套迟缓,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

3、政策落实不力。目前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小城镇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根本问题是落实不够,如资金政策、用地政策、户籍政策普遍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4、基础设施普遍不足。小城镇供水、排水、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滞后于小城镇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1、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为了科学的指导小城镇建设,要根据小城镇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非农产业发展程度、产业布局、人口状况、辐射带动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小城镇布局,科学编制和调整完善小城镇规划。编制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在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发展规模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资源基础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论证。要以城镇为中心,全面合理安排乡镇企业、住宅、商业、交通、文化、市政设施等各项建设,使近期规划有较强的超前性,可操作性和控制性;远期规划要留有发展余地,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克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规划行为。同时,还要认真制定和完善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使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相配套。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要有详细规划作指导。编制详细规划要有新观念,把各个规划地段的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允许建设高度、绿地率、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具体位置、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作为强制性内容,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小城镇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严格设计标准,提倡相对集中建设,连片开发,逐步扩大小城镇规模。同时,要维护规划严肃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发展,分步实施,避免走重复规划调整、重复建设的弯路。

2、小城镇建设要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条件,乡镇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集聚基地,也是农副产品就近加工的最好基地,它具有交通方便、信息灵通、人才聚集、能源动力供应充足,原材料购进及产品运出便捷、生活环境优越等优势,不仅从事乡镇企业的人员聚集在小城镇上,而且带动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也向小城镇集中,使小城镇规模扩大,促进小城镇经济和乡镇企业不断壮大,使之从分散建设走向集中发展,推动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乡镇企业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盘考虑,选择企业比较集中、交通便利、便于工业“三废”处理的区域,有条件的要考虑污水处理。要有计划的布局企业项目,引导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实现集中连片发展。改善对企业落户小城镇的“软件”服务,创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要简化办事程序,落实优惠政策,提供社会化服务支持,不得实行歧视性政策,禁止向进镇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使村办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乐意到小城镇中来。只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规划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相对集中,吸引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就能够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行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形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使小城镇发展成为充分展现当地经济优势和文化特色的中心。

3、拓宽融资渠道,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的关键是投融资问题。没有资金,小城镇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如何才能筹到资金,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境界和市场经济的观点研究小城镇建设中的投资问题。要针对各自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现状特点,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吸引外资,启动民间投资,变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要开放市场,鼓励竞争,放开小城镇公益事业的投资和经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参与小城镇建设,允许集体、个人投资兴办供排水、路、气、暖、通讯、娱乐以及市场、居民区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要认真学习借鉴城市建设经验及做法,用足用活现行政策,坚走以地生财、以地聚财、以地兴镇、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路子。要大力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招标、拍卖、租赁、出让、置换等方式,激发活力,使土地收益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积极引导乡镇树立经营意识、市场意识,盘活用好存量资产,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产业来对待,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对原来的小城镇道路、供水、供气、绿化等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出让、转让、招标、拍卖等手段盘活变现,收回资金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政府要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凡小城镇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依法划拨的外,全部实行有偿使用,增加乡镇政府的土地收益。同时,认真落实小城镇建设筹资政策,收足用好现有渠道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资金,增加财政收入,专款用于小城镇建设。

4、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发展小城镇的实质是发展小城镇经济,促进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制户籍管理制度,阻碍了城乡人口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快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必须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积极调整就业政策,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作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用市场机制调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进程,扩大城镇人口规模。凡是在小城镇内有固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固定的住所的农民,可迁入小城镇,列入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在发展城镇人口上,应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政策,对于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给予适当的照顾,为发展城镇人口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逐步放宽外来人员的进镇条件。为使进入小城镇的农民专心致力于所从事的产业,积极参加小城镇建设,乡镇可以为其提供加工场地,实行优惠政策,减免部分规费,子女入学、就业、购房等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新进镇农民有了稳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稳定的生活设施以后,才能放心的离开土地,丢掉农村宅基地真正成为小城镇人口,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对在小城镇内投资兴办相当规模产业并能安置部分人员就业的农民,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下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l论文)(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l论文)(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课 程 论 文 题目: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姓名: 班级: 学号: 年 月 日 **市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 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小城镇是联系大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

    浅议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 要通过对武汉市周边7个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分析了目前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内容摘要】: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为特征的地域系统。小城镇处在农村向城市装换的中间状态......

    党支部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党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当前党支部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第一,党支部活动有“重形式、轻实效、重传统、轻创新”的倾向。以往党支部也开展过各种提高党员素质,丰富党组......

    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法治问题

    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法治问题 要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实践,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切入点放在化消......

    对当前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分析

    对当前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分析 摘 要:小城镇规划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并运用城市规划一般原理,详细分析了县域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学生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关于学生会精简人员的思考 我们首先要弄清为什么要精简人员,个人认为是为了防止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工作拖沓懒散,没有工作积极性。因此学生会精简人员的背后关键在保证精简......

    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五大解决措施

    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五大解决措施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家,构成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推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中小企业特殊的经 营方式,使其在财务管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