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英语平行训练题[合集]

时间:2019-05-12 12:2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高三英语平行训练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高三英语平行训练题》。

第一篇:2013年高三英语平行训练题

2013年高三平行训练题

一、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Ken is not present,so I shall accept the prize on his________.A.partB.behalf C.businessD.interest

2.She promised to phone.I heard nothing, ________.A.yetB.indeedC.anywayD.though

3.—How did you find your visit to the Summer Palace,Mary?

A.Oh,wonderful,indeedB.By taking a number 2 bus

C.I went there aloneD.A friend of mine showed me the way

4.The manager say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re there________visitors to the zoo from getting injured.A.keepingB.to keepC.keep D.kept

5.________wanting to see him again,she refused to reply to his letters.A.In spiteB.AlthoughC.No matter whatD.Despite

6.We’d better take an umbrella, ________?

A.wouldn’t weB.couldn’t weC.shouldn’t we

7.But for the rain we________had a nice holiday.A.have hadB.would have

8.He is ________eager________know the truth of the story.A.as…asB.so…as to C.either…orD.too…to

9.Moyan,58, ________as one of the best writers nowadays.A.is widely regardedB.widely regardedC.widely regardsD.is widely regarding

10.________for hundreds of miles,the Amazon rainforest, is left unexplored.A.To stretchB.Stretched C.StretchingD.Having stretched

二、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When I was a little boy,I would play outside for hours on sunny summer days and then have a deep and peaceful sleep at night.Sometimes, I’d have some vivid dreams , making me 11 for a moment.I would stare out into the darkness to see if anything was there and then and actually 14 someone there.Itwas Mom15 over me as I slept.Each time she16 told me I18 asked Mom why she watched me sleep from time to time , but19 seeing my own children 55。

Last night 1 was sleeping saw Mom’Now 26 may say that this was just a dream , a wish or part of an old 27.To me , though , it that Mom’s loving spirit was still watching over me.To me , it was evidence enough to go out and live it with a brave heart and a smiling soul.-D.hadn’t we C.should haveD.must have

11.A.excited B.afraidC.worried D.awake

D.climb

D.found

D.dreamed

D.sitting 12.A.takeB.rollC.look13.A.went B.burstC.looked 14.A.metB.sawC.expected 15.A.watchlng B.treatingC.helping

17.A.quiet

18.A.never

19.A.before

20.A.bring up

21.A.hold

22.A.decide

23.A.ran away

24.A.when16.A.angrilyB.gladlyC.silentlyD.gently B.nervousC.safeD.anxious B.oftenC.sometimesD.seldom B.afterC.sinceD.for B.raise upC.lift upD.grow up B.removeC.findD.cover B.hopeC.wonderD.remember B.put awayC.passed awayD.took away B.whileC.afterD.before

25.A.body B.figureC.shapeD.shadow

26.A.allB.noneC.someD.any

27.A dreamB.wishC.storyD.memory

28.A.proofB.timeC.chanceD.belief

29.A.reunitedB.buriedC.connectedD.joined

30.A.hopeB.joyC.loveD.surprise

三、阅读理解(5小题,每个2分,计10分)

Often we make the mistake of thinking , “ If 1 cannot do something big , 1 cannot change the world.1 can't make a difference.” If you are afraid that you can ' t make a difference.you will be afraid to move.Perhaps you think if you cannot make a difference then it is better to do nothing.Move a rock , move a river

An old story says by moving a rock you could change the course of a river.Maybe that sounds funny,but it is true.The river will not change immediately , but it will do if you can continue to move rocks into the river constantly.Usually we can ' t see it happen because it happens slowly.Make a difference

The same is true in making a difference.You may not see results from your actions today or even next week.You may do something to make a difference that is not noticed a year from now.Some day , what you did kept someone from doing something stupid or started him/her on a different road.Years from now , the persons touched by what you did , may make a difference , and the persons they touched may also make a difference.So it goes and grows, until unknown numbers of people have been touched by a single action.This is the magic of making a difference.It is not always the biggest events that change the world.Sometimes it is something so small you might forget , but to the other people you could have changed the course of their lives forever.31.What does “the mistake of thinking ” refer to ?

A.Most people in the world are common people.B.Doing something small cannot make a difference.C.It is better to do nothing without any preparation.D.Negative emotions always lead to a bad result.32.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person' s attitude____.A.decides his/her action

B.comes from his/ her life experience

C.is often affected by others

D.is always different from others

33.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course” possibly mean?

A.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a meal.B.The direction that something moves in.C.The way something develops or should develop.D.A series of lessons or lectures on a particular subject.34.From the last paragraph , what can we infer ?

A.Everyone can make many friends in life.B.A single action can lead to a knock-on effect.C.One needn ' t spend years in making a difference.D.A person'ssuccess usually involves many people.35.Which of the followingsayings can best go with the writer ' s view?

A.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B.The grass i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C.Penny and penny laid up will be many.D.No man can do two things at once.四、单词拼写(10个×1.5=15分)

36.The winning time was 10 minutes five _______(秒).37.Tell me if you change your _______(地址).38.She hasn't the experience _______(必要的)for the job.39.He decided to buy a pair of dark _______(棕色)shoes.40.Give my congratulations to your _______(表哥)and tell him I'll come soon.41.These facilities have _______(受益)the whole town.42.Last winter I bought a new _______(地毯)to make my bedroom warm.43.It's all right to borrow money occasionally, but don't let it become a_______(习惯).44.Luckily they gathered the harvest just before the_______(大)rain.45.The bus company provided _______(额外的)buses because there were so many people.五、改错(10处×1.5=15分)

Angela works at a university as adviser.Students can come and ask her for many problems if they need help or advices.Most of them are worried about their studies and exams.Some of them have problems connect with renting flats, though the biggest problem was loneliness.Universities are excited places but some students find difficult to make friends.They miss their families but feel lost in the new environment.They ' re upset.Angela 's job is to listen to and try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y are thinking about.And of course she also gives practical advice when she is needed.参考答案

一、单选(10×2=20分)

1.B2.D3.A4.B5.D6.D7.B8.D9.A10.C

二、完形(20×2=40分)

11—15D B C B A16—20D C A B D

21—25A B C A B26—30C D A A C

三、阅读理解(5×2=10分)

31—35B A B B C

四、单词拼写(10×1.5=15分)

36.seconds37.address38.necessary/essential39.brown

41.benefited42.carpet43.habit44.heavy

五、改错(10×1.5=15分)

第一句:在adviser前加上an

第二句:advices→advice

第四句:connect→connected;was→is

第五句:excited→exciting;在find后加上it

第六句:but→and

第八句:在第二个to后加上them;whether→what

第九句:第二个she→it

40.cousin 45.extra

第二篇:高三英语翻译训练题

1.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适合你的不一定对我有用。(vary)(what从句)

Learning method varies from student to student.What is suitable for you may not be so for me.2.碰到要自己动手做实验,李敏总是第一个自告奋勇。(when it comes to)

When it comes to DIY experiment, Li Ming is always the first to volunteer.3.禁止鸣号(horning)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减少了噪音,可另一方面它会导致更多交通事故。

(two-edged sword)

The banning of horning is like a two-edged sword.On one hand, it reduces noise pollution;on the other

hand, it leads to more road accidents.4.随着电脑用户猛增,电脑诈骗(cyber frauds)同样猛增。抑制这类诈骗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with结构)

With the PC users increasing fast, cyber frauds spring up as fast.To check them becomes a burning

question.5.在豫园周边许多古老建筑完好地保留着。它们和四周的现代化建筑构成强烈对比。(sharp

contrast)

Around the Yu-Garden, quite a few old buildings are well-preserved, and they form a sharp contrast against

the modern highrises nearby.6.购物时信用卡支付正在取代现金支付。前者更方便更安全。(replace)

When shopping, credit card is replacing cash.The former is easier and safer.小英是高中生,她又乐于助人。你怎样表扬她都不为过。(never too much)

Xiao Yin is a top student, and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You can never praise her too much.8.网络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它能让你时刻了解新闻。(表语从句)

The biggest attraction of the Internet is that it lets you have access to news round-the-clock.9.日用必需品越短缺,其价格上涨就越快。(the more…the more)

The shorter the supply of the necessity is, the faster the price would go up.10.如果9点他们还没到,十有八九他们迷路了。(nine out of ten)

If they don’t turn up by nine;nine out of ten they have lost their way.11.如果你循序渐进地学英语,你不会觉得它难。(step by step)

If you learn English step by step, you won’t find it difficult.12.对该新药的试验还在进行中,其可能的副作用尚不清楚。(in progress)

The experiments on the new drug/medicine are still in progress, so its possible side effect is unknown.13.恐怖片会把我们吓得半死,可没人会中途退场。(scare sb.to death)

Horror movies scared us to death, but none would quit half way.14.看到自己的偶像破了世界纪录,孩子们欣喜若狂。

Seeing their idol break the world record, the kids became wild with joy.15.诺贝尔发现自己的发明得到大力发展却助长了战争,他感到懊丧之至。(to one’s regret)

To his greatest regret, Nobel found his invention highly developed only to encourage more wars.16.学生们信赖杨老师,因为他说话算数,从不食言。(mean what one says)

Students believe in Miss Yang because she means what she says, and never breaks any of her promises.17.携带瓶装液体的旅客不准登机。(条件句)

Passengers are not allowed to board the airliners of they carry bottles containing liquids.1

第三篇:高三英语限时训练 2018

《师说》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读准句子停顿,熟练朗读课文。

2.把握古代论说文的特点,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4.掌握实词“师、道、惑、知”和虚词“者、乎、于、之”等的用法和意义。

【学习重点】

1.了解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和择师的标准。

2.分析特殊文言句式和几个的实词、虚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

1.第一段论点的推出过程。

2.特殊文言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学法指导】

诵读法 讨论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作者针对两汉以来儒家经师严守师法、故步自封,和魏晋以来士大夫中的“非师无学”“耻学于师”,以及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恶劣风气,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了此文。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谈到此事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文体: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初中时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说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pán)的,其实也是针砭时弊之作。

【学习过程】

一 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1.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乐师()阿谀()

郯子()苌弘()用法:

老聃()经传()贻笑大方()

3.第一段学习:

(1)自读并翻译第一段,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和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吾师道也

④师说

道: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吾师道也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惑: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③惑而不从师

④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乎:①生乎吾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内容学习:

①教师的职责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

②为什么要从师?从师学习有什么必要?

③以什么样的人为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④讨论: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4)熟读第一段。

三.小结

作业;预习课文2-4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第2.3.4自然段,积累重点字词,翻译重点句子。

2.借鉴本文正反对比、举例论证的议论方法,把握本文的思想内容

3.深入学习韩愈尊师重道的论述,树立谦虚学习的风气。

【学习重点】

1.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的学习。

2.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的掌握和重要实词、虚词的积累。

【学习难点】

特殊文言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学法指导】

诵读法 分析讨论法

【知识链接】

关于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资料

① 孔子师郯子。《春秋左氏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杜预注:黄帝之子,己姓之祖)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杜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杜注:即历正之官);玄鸟氏,司分者也(杜注: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杜注:失官,言不修其职也),学在四夷,犹信。’”

② 孔子师苌弘、老聃。《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按:孔子问礼于老聃的故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天运篇》)

③ 孔子师师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心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孔子师师襄的故事,又见《孔子家语》《韩诗外传》《淮南子》)

韩愈与古文运动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和诗人,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古文”的概念是由韩愈提出来的。他所谓的“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的,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唐初,承六朝之弊,文风浮靡,言之无物,虽有陈子昂、李华、独孤及、肖颖士、梁肃等人反对,但效果不大。直到韩愈、柳宗元,由于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均有巨大成就,才掀起一个“古文运动”,把文章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种“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以复古为解放,目的在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只要看韩愈主张写文章要“唯陈言之务去”,学习古人文章要“师其意,不师其辞”,强调“文从字顺”,“词必己出”,就可见这实际上是一种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至于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近代学者多加诟病,但在当时却有着“攘斥佛老”,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全国统一的作用,是有积极意义的。韩愈在文学上的主张和创作实践,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后世称韩、柳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文集》里。

【学习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并翻译第二段,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一词多义

师: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③或师焉,或不焉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⑤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道: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惑: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之: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②故之圣人/今之众人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④彼童子之师

⑤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⑦士大夫之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其:①其出人也远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②其皆出于此乎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⑤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之所以为愚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⑦其可怪也欤

(2)词类活用

①而耻学于师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④小学而大遗

⑤不耻相师

⑥位卑则足羞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内容学习: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②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这三个方面是并列关系吗?

③在本段论述中,作者情感有什么变化?请根据语气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来分析。

④小结本段:

二 学习第三段:

1.自读并翻译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一词多义

师:①圣人无常师

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③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贤:①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2)词类活用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内容学习:

(1)本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2)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三 学习第四段:

1.自读并翻译课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于:①不拘于时

②学于余

2.翻译下列句子:

(1)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内容学习:

理更深刻。(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2)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四.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

2.论证上有破有立。

3.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

、】

《师说》导学学案第一课时答案

一1 句读(dòu)乐师(yuè)阿谀(yú)郯子(tán)苌弘(cháng)老聃(dān)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iī)

2.注音并组词:

传(zhuàn)经传 乐(yuè)乐师 徒(tú)学徒 怡(yí)怡然

(chuán)流传(lè)快乐

徙(xī)迁徙 饴(yí)饴糖

贻(yí)贻笑大方

3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⑤其出人也/远矣

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二1.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圣人无常师

⑤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3(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 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 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④师说 名词用作动词,从师

道: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名词,道理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名词,道理

③吾师道也 名词,道理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名词,道理

惑: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③惑而不从师 形容词用作动词,有了疑难问题

④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乎:①生乎吾前 介词,在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介词,比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介词,在

(2)翻译略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判断句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宾短语后置

③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介宾短语后置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介宾短语后置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判断句

(3)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4)略

三.小结

【同步测试】

1.B 2.B 3.C 4.退之、韩昌黎、文、《昌黎先生集》、古文运动。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师说》导学案第二课时答案

【学习过程】

一 1.(1)一词多义

师: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用作动词,从师

从师

动词,从师

词,从师

造诣的人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名词,老师

③或师焉,或不焉 名词用作动词,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名词用作

⑤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名词用作动

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音乐上有一定

道: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风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名词,道理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名词,知识水平

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名词,风尚

惑: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形容词,糊涂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之:①结构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②故之圣人/今之众人 助词,的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代词,代童子

④彼童子之师 助词,的

⑤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代词,代童子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士大夫之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词,这些

其:①其出人也远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代词,他们

②其皆出于此乎 助词,表推测语气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代词,他的;代词,他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代词,那些

⑤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代词,他们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 助词,表反问语气

(2)词类活用

①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边的圣、愚,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④小学而大遗 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⑤不耻相师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⑥位卑则足羞 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羞愧

2.翻译下列句子:略

3.①承上启下。

②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

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

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递进关系

③在本段论述中,作者情感有什么变化?请根据语气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来分析。

由推测到肯定到反诘。其皆出于此乎?推测语气/吾未见其明也 肯定语气/其可怪也欤,感叹反问

④小结本段:作者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批判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二 1.(1)一词多义

师名词,老师

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名词,老师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名词,老师

贤:①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形容词,贤明

(2)词类活用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略

3.(1)圣人无常师。

(2)举例和引用论证。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三 1.(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六经本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

(2)于:①不拘于时 介词,被

②学于余 介词,向

2.略

3.(1)(1)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2)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四.略

第四篇:关于八年级英语训练题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完成句子

1.There are many English______________(课程)forus to choose.2.Is there a____________(可能的)chance of success?

3.My mother is ill,so I have to stay at home______________(代替)of going to school.4.___________(曾经)we lived in London.5.You must act carefully according to these_______________(指示).6.She asked me to a____________the meeting withher.’

7.I want to f___________the empty bottle with some apple juice.8.一What do the letters UN s__________ for?

一United Nations.9.The computer is such a useful t_____________.10.Can you help me p____________the walls blue?

第五篇:高三政治哲学训练题

高三政治哲学训练题

(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6分)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坚持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马克思主义观点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

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C、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为类的解放事业

3、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 C、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作为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的“鸟巢”“水立方”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然而其设计方案却经过多次论证和修改,特别是过去在对“鸟巢”的抗震审查中,专家们的意见是“问题不少,需要修改方案”。由此可见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获得 C、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D、只要掌握科学的理论,一切问题就都能解决了

5、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许多新提法让人瞩目,如“生态文明”、“GDP翻两番‘总量’到‘人均’”、“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经济增长方式改为发展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等。这一毓的新提法说明

A、实践是不断向前推移的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C、正确的认识来源于科学实验 D、人类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7年12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对2008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展望和部署。会议提出,实现2008年经济工作目标和任务,必须坚持好字优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好字优先”,这体现了

①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③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伊朗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扼守着霍尔木兹海峡狭窄的航道(真正的深水航道最窄处只有600米),也就控制着“世界油库”的大门,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能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是

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手,寻求最优目标 B.办事情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C.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 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方法

8.漫画《各人心目中的“上帝”》的哲学寓意是:

A.上帝也是客观存在的 B.“上帝”纯粹是人的心灵的产物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9.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10.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11.计算机网络技术既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又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A.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B.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2.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 ①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 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④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钱伟长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天下没有别国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 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14.2008年我国开始在广州试点城镇居民医保制度,预计2009年起将逐步覆盖全省非从业居民。这里的“试点”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B.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C.做事情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D.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

15.在Windows XP的成功普及后,微软的步伐并没有停息。他们研发了界面更加绚丽,内核更加完善、更加安全的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是微软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这启示我们

①要敢于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要发扬大胆抛弃一切的革命批判精神 ③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④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6.“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种观点错在 A.没有认识到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没有认识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没有认识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正式宣布推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并制定实名认证方案制配套使用。据此回答17~18题。

17.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采取防沉迷系统这一措施 ① 尊重了客观规律② 说明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③ 是按规律办事的具体表现 ④ 做到了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状况、网络游戏的基本特点,以及对未成年人的调查分析,认为累计3小时以内的在线游戏时间既无损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又能使他们适当享受到游戏的乐趣。将“健康”游戏时间定为3小时的这一做法

①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 ② 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 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历史统一 ④ 坚持了发展的观点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9.下列古训名言与右面漫画所启示的人生哲理相一致的是 A.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C.善者不辩,辩者不善。(《道德经》)D.博学而无穷,笃行而不倦。(《札记》)

20.今年46岁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教授,呕心沥血24个春秋,把自己的全部智慧献给“国宝”大熊猫的保护和科研事业,并获得了“熊猫爸爸”的美誉。张和民教授的事迹表明

A.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B.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得以实现和证明 C.正确的价值选择只能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

D.先进人物必须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实现集体、他人利益

21、“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与质变有着根本的区别 B、轻与重、大与小是相互联系的 C、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轻决定重,小决定大

22、莎士比亚说:“你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因此,当人们选择职业时,应尽量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工作。以上材料说明看问题、办事情要 A、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B、善于分清主流与支流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善于抓中心,抓关键

23、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原理的有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③择其善者万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4、歌德有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25、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这说明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 B、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C、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D、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26、“过去五年,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体现了

A、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全面地看问题 B、要着重解决主要矛盾 C、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 D、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27、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弘扬主旋律的文化层出不穷。同时,文化生活中也不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对一些人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①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③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④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8、下面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②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③其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④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新一轮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谈判没能按原计划达成协议,主要原因在于欧美成员国希望发展中成员国在非农领域中更多地开放市场,却不愿意改变自己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巨额补贴的政策。欧美成员国不对等的谈判方案引起了发展中成员国的强烈不满,谈判由此陷入僵局。本轮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欧美成员国和发展中成员国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表明 A、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双方都未能全面地看问题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30、“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个人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不起作用

D、要相信人民群众,因为他们的言行都是正确的

31、“深山信使”的王顺友20年如一日,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的邮路上,行程26万多公里,从没延误一个班期,从没丢失过一封邮件,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有幸福”的崇高信念和人生真谛,展示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在平凡岗位上发出光芒的时代风采。王顺友同志的先进事迹表明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只有在平凡的岗位上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统一④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奥运志愿者,以自己平凡的服务,给别人带来便利,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表明

A、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对社会的贡献多了,才有人生价值 C、人生价值没有质的差别,但有量的差别 D、社会价值是由个人努力程度决定的

33、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上面题目没答案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哲理,与此一致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D项与题中诗句都体现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这一哲理,ABC三项是温总理常引用的诗句,但与题意不符合。

21.“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2007年12月29日晨,在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共同出席中日民间友好团体共同举办的早餐会时,中国总理温家宝现场吟诗送给到访的福田首相。“明年春更好”这主要体现了 A.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B.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C.用矛盾的眼光看问题 D.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B B项最切合题意,其他三项没有明显体现。

22.2008年1月30日《广州日报》报道,近年来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国内“第一方阵”的浙江,没有一味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要抓住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C 材料中没有一味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体现了统筹兼顾、全面的观点,故C符合题意。A在材料中没有,B不全面,D说法错误。

2008年1月2日,中共广东省委发出《关于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的通知》。回答23—24题。23.只有思想大解放,才能促进广东各方面的大发展。这是因为

A.实践决定认识

B.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24.只有在思想上认识自己到自己的不足,才可能在行动上有进步。这说明

A.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B.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25.为确保“嫦娥一号”首发成功,月球探测工程参研人员开展了“两个百分之百”的工作,即所有设计都要严谨细实,确保设计百分之百正确;所有产品的生产都要反复审查,确保质量百分之百可靠,这为“嫦娥”成功奔月构筑了坚实基础。这启示我们 A.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B.只要追求真理就能不会出现任何谬误 C.要坚持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做事情追求完美无缺就能确保成功

A

解析:由“这为“嫦娥”成功奔月构筑了坚实基础”,可以推知A符合题意。BD说法绝对化,C与题意无关。

26.右边漫画《只看局部》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要高度重视领导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A

解析:漫画《只看局部》中某地方政府领导引进某跨国公司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故本题选A项。

8.A

①“就会大大提高”说法绝对化,故排除。

9.B

“打包”是节约的表现,是珍惜劳动成果的求实消费行为,所以答案选B。10.B 正确的消费原则包括: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所以,②③完全正确。对①中的超前消费要辩证地看,不能一概反对。④中的勤俭节约对,但勤俭节约不等于紧缩消费,该消费的就应该消费,我们要反对的是铺张浪费。

11.D A、B、C的说法错误,国有经济不是在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占主导地位和居于垄断地位,而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才必须占支配地位,但也不是绝对控股。之所以要以提高竞争力和控制力为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因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而这主导作用又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2.D ①②③④四个选项是从不同角度对题意的正确理解。

13.A 政府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府担负着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能,所以答案选A,材料反映的情况不属于BCD的内容。

14.A

“执政为民”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而材料的行为主体是政府,所以凡是含④的选项都应排除。

15.D 党和国家支持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而非“一切”,A错。C的说法错误,宗教的唯心主义性质没有改变。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为先进宗教集体和先进宗教工作者代表颁奖表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在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鼓励人民信仰宗教。16.C 我国宗教的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是指我国的宗教事物不受外国势力的干涉,而不是不与境外宗教界进行交流,A错。我国实行政教分离政策,宗教界人士参与政治生活是国家团结各种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表现,而不是宗教人士干预国家职能的实施,B错。我国依法对宗教事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但不是“管制”,D错。

17.A

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最高权力机构,联合国属于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但不是决定力量。18.D ①②④是秘书长退信的正确理由。③说法错误,中国近年来综合国力增强,但还是发展中国家,排除含③的选项。

19.B 材料的主旨是经济是这次古陈船打捞(文化考古活动)的支撑(基础),选B。“相互交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本小题题干只说经济对文化的支撑,没有说文化对经济的作用,A不选。“密不可分”是离开对方自己就不能存在,这也不符合本题题干的主旨,C不选。D的说法是错误的,忽视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20.D 本题问的是“整体打捞”的意义,而不是问“南海一号”的意义,答案为D。

21.B 科学技术本身中性的,关键是怎样利用,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不是产生网络歌曲恶俗之风的原因,利用科学技术才是产生网络歌曲恶俗之风的原因。①不能选。文化市场色彩斑斓是网络歌曲恶俗的结果,而不是产生网络歌曲恶俗的原因,②不能选。市场的自发性就是只顾自己赚钱、不顾他人、社会的利益,这也是商业性之一,网络歌曲恶俗正是在这两个动力的驱使下产生的,③④应选。

22.C ①④是对公民个人而言的要求,而本题的主体是国家,②③正确。

23.B 解放思想属于认识的范畴,选B,A的方向与题干方向相反,C的说法以偏概全,D与题干无关。

24.D 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属于辩证的否定,答案选D。

25.C ABC在漫画中都有体现,但漫画中的文字里的“吹”和无法“吹跑”是动词,表达的是运动,所以C最符合题意。D在漫画中没有体现。

26.D ABCD在漫画中都有体现,但漫画的文字里的最后一句“因为生命的力量是不顺从”直接体现的是D。

下载2013年高三英语平行训练题[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高三英语平行训练题[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作文经典训练题及例文

    高三作文经典训练题及例文 1.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涉及的基本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

    上海高三英语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Teenagers》杂志Conversation With Brad 栏目的负责人Brad 收到了李华的一封来信,仔细阅读下面的来信,帮助Brad 用英语写一封回信,给出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 Dear Br......

    高三英语写作训练策略

    高三英语写作训练策略笔者认为,在英语写作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训练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写作方法、技巧进行引导,具体步骤......

    高三语文 成语训练40题

    高三成语训练40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相敬如宾,生活美满幸福。 B.前不久微软的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

    100测评网高三政治简答题题专题训练

    欢迎登录《100测评网》www.xiexiebang.com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高考简答题解答与训练 一、近几年高考试题 [2004年.34题]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

    高三化学复习专项训练题

    高三化学复习专项训练题一、有关何伏加德罗常数考查(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2.4L CO2气体与1mol N2O所含的电子数均为22NA 2.25℃时,PH=7的纯水中,OH和H的数目均为10NA......

    高三语文成语专题训练20题

    高三语文成语专题训练20题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项是 ①周朴园虽然严厉地质问侍萍到周公馆的目的,但他实际上是,故作镇静。 ②这里有许多湖,大大小......

    英语单选训练题答案

    英语单选训练题答案训练一:参考答案 1. 【解析】B考查形容词词义辨析。rational理性的,合理的;arbitrary武断的,任意的符合句意;mechanical机械的;predictable可预见的。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