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民族事务局)
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目标,最近,笔者就**县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南部,是国家和自治区的贫困县。行政区域域面
积2575平方公里,其中石山区面积179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0,耕地面积34.1万亩,占总面积的8.83,有效灌溉面积143989.06亩。旱地面积162218.75亩,林地面积286882.3亩。全县有18个乡187个村,人口34.1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1.91万人,壮族人口为33.32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98.1。瑶族人口为5149人,占1.5。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0.37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4.34亿元,第二产业1.81亿元,第三产业4.22亿元。财政收入5618万元,增长23.47。农民人均收入1197元,200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17元,同比增长18.30。近年以来,由于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创造性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各民族事业的发展。
二、**县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状况
近年来,全县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其他兄弟县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63元,人均有粮291.5公斤,仍有179691人人均水田不到0.5亩,还有27400人未解决温饱问题,前些年已经脱贫的人口现在出现返贫现象,2003解决温饱问题1.45万人,当年返贫人口7500人。近几年来通往乡镇的公路虽有所发展,全县有12条161公里通乡油路,有沼气池16440座。到年末,学龄儿童入学率98.9,具有初中以上文化人口23447人。45周岁以下文盲人口为1879人。全县有乡村级医务人员171名。
三、**县少数民族群众生产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县少数民族群众在发展经济、促进民族团结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滞后。这里固然有自然条件等原因:资源贫乏,地处偏远,山多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三缺三难(缺土、缺粮、缺钱和饮水困难、行路难、用电难)问题突出,自然灾害频繁,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整体经济基础脆弱,广大农民缺乏稳定经济收入来源,由于农田基本建设投入有限,水利设施、防洪排涝设施和其他相关设施不多,而且现有的部分设施已老化失修不能发挥作用,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极大地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在温饱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情况下,农业综合开发难以形成规模,以致农民经济收入单一,路子不广。多数村民靠外出打工挣钱和养殖一些传统禽畜来换钱维持生计,未解决温饱和初步解决温饱人口比较集中,多数村民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弱、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商品意识和勤劳致富意识等。但有些职能部门扶持不够,缺乏周期短、收益大的项目,缺乏资金和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大部分乡(镇)无乡镇企业,村无集体经济项目,农户没有优质商品生产,乡村经济发展落后,财政状况仍处困境。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县多数乡(镇)都处在偏远山区,几年来虽然通乡油路有所发展,但村级公路仍然是路况差,维护差。多年来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严重制约少数民族群众经济发展。全县还有107个行政村未通四级公路,97个自然屯未通公路,13549人仍靠肩挑背驮;目前仍有709个自然屯73511人饮水困难;68个自然屯6761人未能用上电,还有71362人饮水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有504个自然屯至今仍未开通广播电视,涉及人口68433人;全县仍有66个行政村至今尚未开通程控电话,虽然有的个别群众安装卫星电话,但经常坏,对内对外的联系基本上靠传呼机,更谈不上手机。
三是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教育存在差距。近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重建或维修了部分学校,但多数乡村学校建校的时间早,许多建筑物严重老化,需要重建或者维修面广,资金缺口大,大多数学校的校舍仍十分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很难和现代教育相适应。全县187个行政村中未有卫生点的村64个,人数为102838人。还有3.8适龄儿童未能上学,小学生辍学率达3.22,初中生辍学率8.21;此外,全县有64个村未建卫生室,未配农村医生,缺医少药严重;70左右的劳动力没有得到接受年度实用技术培训。
四是生态环境恶劣。由于长期掠夺性开发,贫困村的石山裸露面积达11.5万亩,造成蓄水能力逐年减弱,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经常发生。全县退耕还林工作虽已进行多年,但相对来说起步较晚,见效慢,各乡(镇)由于缺少
一些激励机制,少数民族群众保种不保活的现象仍然很严重。
二、加强我县少数民族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了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做好我县少数民族工作,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对少数民族工作的认识,认真落实少数民族政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族工作,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
策。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会议时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切实抓好。要关心少数民族生活,倾听少数民族群众的呼声,下大力气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认真落实好党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前提。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认识,做到长有规划,短有安排,季有检查,年有督检。要切实落实好各级党委和政府下发的有关少数民族政策。对政策文件规定减免的各种税收,要尽量按政策办,对上级有关部门特别是上级民委下拨给少数民族的各项专项资金(包括贷款)和物资,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截留和挪用,要把落实少数民族政策作为一件重要工作来抓,丝毫不能放松。
2.加大民族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要通过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各项方针政策,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激发各部门乃至全社会都来关心少数民族,关心少数民族工作,使少数民族感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3.逐步加强高素质的民族工作队伍的建设。财政、水电、交通、工商、税务、计划、乡企、农业、科技、文化、卫生、教育、广播等部门要形成合力,求真务实,真正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几件好事、办几件实事,促进我县少数民族工作发展,促进少数民族群众经济发展。
4.要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搞好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人格,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习俗。同时也要教育少数民族村民自尊、自立、自重,加强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发展生产,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5.要加大财政投入,并采取多种筹资形式,加快各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改变个别乡镇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落后状况,为少数民族群众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号召和动员各级各部门到各乡、村办企业开发项目,以扶贫的形式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有关部门也可以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情况,带倾向性地安排相关的开发项目,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尽快脱贫致富。
6.要加大少数各乡镇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扶贫力度。文化、卫生、教育等职能部门要深入少数民族乡(镇)调查研究,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文化、教育、卫生扶贫规划。要动员工、青、妇、工商联等组织,在各乡(镇)开展“光彩事业”、“希望工程”、“母亲工程”等有益活动,多种形式地促进少数民族乡镇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卫生、教育等滞后的状况。
第二篇:县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民族事务局)
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目标,最近,笔者就**县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南部,是国家和自治区的贫困县。行政区域域面积2575平方公里,其中石山区面积179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0%,耕地面积34.1万亩,占总面积的8.83%,有效灌溉面积143989.06亩。旱地面积162218.75亩,林地面积286882.3亩。全县有18个乡187个村,人口34.1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1.91万人,壮族人口为33.32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98.1%。瑶族人口为5149人,占1.5%。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0.37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4.34亿元,第二产业1.81亿元,第三产业4.22亿元。财政收入5618万元,增长23.47%。农民人均收入1197元,200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17元,同比增长18.30%。近年以来,由于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创造性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各民族事业的发展。
二、**县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状况
近年来,全县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其他兄弟县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63元,人均有粮291.5公斤,仍有179691人人均水田不到0.5亩,还有27400人未解决温饱问题,前些年已经脱贫的人口现在出现返贫现象,2003解决温饱问题1.45万人,当年返贫人口7500人。近几年来通往乡镇的公路虽有所发展,全县有12条161公里通乡油路,有沼气池16440座。到年末,学龄儿童入学率98.9%,具有初中以上文化人口23447人。45周岁以下文盲人口为1879人。全县有乡村级医务人员171名。
三、**县少数民族群众生产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县少数民族群众在发展经济、促进民族团结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滞后。这里固然有自然条件等原因:资源贫乏,地处偏远,山多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三缺三难(缺土、缺粮、缺钱和饮水困难、行路难、用电难)问题突出,自然灾害频繁,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整体经济基础脆弱,广大农民缺乏稳定经济收入来源,由于农田基本建设投入有限,水利设施、防洪排涝设施和其他相关设施不多,而且现有的部分设施已老化失修不能发挥作用,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极大地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在温饱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情况下,农业综合开发难以形成规模,以致农民经济收入单一,路子不广。多数村民靠外出打工挣钱和养殖一些传统禽畜来换钱维持生计,未解决温饱和初步解决温饱人口比较集中,多数村民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弱、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商品意识和勤劳致富意识等。但有些职能部门扶持不够,缺乏周期短、收益大的项目,缺乏资金和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大部分乡(镇)无乡镇企业,村无集体经济项目,农户没有优质商品生产,乡村经济发展落后,财政状况仍处困境。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县多数乡(镇)都处在偏远山区,几年来虽然通乡油路有所发展,但村级公路仍然是路况差,维护差。多年来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严重制约少数民族群众经济发展。全县还有107个行政村未通四级公路,97个自然屯未通公路,13549人仍靠肩挑背驮;目前仍有709个自然屯73511人饮水困难;68个自然屯6761人未能用上电,还有71362人饮水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有504个自然屯至今仍未开通广播电视,涉及人口68433人;全县仍有66个行政村至今尚未开通程控电话,虽然有的个别群众安装卫星电话,但经常坏,对内对外的联系基本上靠传呼机,更谈不上手机。
三是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教育存在差距。近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重建或维修了部分学校,但多数乡村学校建校的时间早,许多建筑物严重老化,需要重建或者维修面广,资金缺口大,大多数学校的校舍仍十分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很难和现代教育相适应。全县187个行政村中未有卫生点的村64个,人数为102838人。还有3.8%适龄儿童未能上学,小学生辍学率达3.22%,初中生辍学率8.21%;此外,全县有64个村未建卫生室,未配农村医生,缺医少药严重;70%左右的劳动力没有得到接受实用技术培训。
四是生态环境恶劣。由于长期掠夺性开发,贫困村的石山裸露面积达11.5万亩,造成蓄水能力逐年减弱,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经常发生。全县退耕还林工作虽已进行多年,但相对来说起步较晚,见效慢,各乡(镇)由于缺少一些激励机制,少数民族群众保种不保活的现象仍然很严重。
二、加强我县少数民族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了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做好我县少数民族工作,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nbs
第三篇:辽源市少数民族情况调查报告
辽源市少数民族情况调查报告
辽源市属于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全市共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等20个少数民族,人口约为1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4%。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有一个民族乡、14个民族村。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方有:
民族乡1个:东丰县三合满族朝鲜族乡。
民族村14个:
东丰县6个:三合乡鲜明朝族村、三合乡义合满族村、横道河镇鲜光朝族村、拉拉河镇鲜丰朝族村、黄河镇鲜农朝族村、那丹伯镇那丹伯回族村。
东辽县7个:泉太镇长西朝鲜族村、泉太镇六马朝族村、泉太镇新农满族村、泉太镇大顶满族村、白泉镇集贤朝族村、安石镇朝阳朝族村、辽河源镇公平朝族村;经济开发区1个:友谊朝族村。
民族学校3所:东丰县朝鲜族学校、市朝鲜族小学(龙山区实验小学)、市少数民族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市职业高中附设班)。
民族幼儿院1所:市政府第一幼儿院回族班。
民族企业1个:金昌企业集团肉牛加工厂(国家审批的民族用品企业)。
辽源市虽然少数民族人口少,但市委、市政府特别重视民族工作,坚持以贯彻《吉林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依据,紧紧围绕“两个共同”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维护 1
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做到了认真贯彻《条例》,确保散居少数民族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上实现平等;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生活需要;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问题;研究制定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为民族乡村争取发展项目和资金,推动民族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民族乡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辽源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验中学八年十九班张晨溪2011年3月20日2
第四篇:城市少数民族家庭情况调查报告
城市少数民族家庭情况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我选择一个五十出头的叔叔以及他的家庭为调查的对象。据叔叔讲述,他第一次来城里是因为孩子的读书问题,当时他刚四十出头,最初来到城里最不习惯的就是工作之余只能坐在自己家狭小的租房里,不能像在农村的时候一样可以去邻居家串门,又很穷,买不起电视机,在家里待着挺无聊的。没有饲养家畜感觉到很迷茫、空洞。习惯了在家里烧柴,第一次用液化气做饭很不习惯。
城里和农村的差别体现在方方面面;首要的是,城里什么都需要用钱来买,钱就是万能的,没钱就在城里无法生存下去;农村里有钱没钱至少都不会饿死人,自己家里种的粮食至少够吃。其次是在城里会修建有专门的独立卫生间,农村里哪有什么卫生间呀,都是天然卫生间;城里面污染比较严重,农村空气很清新,几乎就没有什么污染;城市的夜晚比较喧闹,晚上睡觉常常被吵到,整晚都有断断续续的车子声,农村比较安静,有的也只是偶尔的一声狗叫声。城里最容易习惯的是起居问题,都得大清早的起来干活。最难习惯的是饮食规律,在城里都是十二点整准时吃午饭,下午五六点吃晚饭,晚上十点以后会饿。而在农村经常是两三点才吃的午饭,七八点甚至是九点才吃晚饭,所以感到非常的难易适应。大概过了四个月的时间才习惯成立的生活,但是从小在农村里待习惯了,还是觉得自己更倾向于农村生活。如今,在城里的情况还好,在这呆了有七八年了,都习惯了,有认识了邻居,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当前最关心的是养老的问题。现如今,大多数的年轻人被生活的压力所逼迫,不得不加班加时的工作,都在为生活奔波着,又有子女要抚养,在父母还能动时,子女都交给父母来照顾。自己更没有精力来照顾父母了。
家里总共有五口人,都是同一个民族,家中只有两个人有工作,其中三人都是无业者。家里受过的最高教育是到大学。家中从业人员从事管理类职业,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六百元左右。因为在本县大多数人都是本民族的,本人又从小就在农村里长大,所以能讲一口流利的本民族语言。在进城之前,不会讲普通话,只会讲一点方言,而且口音还特别的严重,讲得不是很标准。所幸的是城里本民族的人口也比较多,所以交流起来不是很困难,在城里一自己民族的语言为主要的语言,讲的也比较多。但有时也会将当地的方言,普通话可以说是从来都不讲的。在家里面跟孩子交流都用自己本民族的方言。
家中大部分的钱用于孩子读书,家庭每月的通讯费在五十到一百之间,很不稳定。医疗费用不确定,生病的时候大概要花至少一百以上,不生病的话就没有医疗方面的支出。家中有两个成员在接受教育,家中每学期的教育开支在三千以上。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医学类的大学,将来好就业。在城市里没有自己的房子,所居住的地方是自己租的因为资金问题所租的房子周边设施不是很完善,没有供暖设备,有一间公共卫生间,都是一个小区共用的,小区常常出现停水,断电的问题。小区周边建有学校,医院隔得比较远,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小区里面没有保洁工人,所以卫生不是很好。治安情况令人堪忧,常发生盗窃事件,让人很没有安全感。没有社会救济金,家中一个月的生活费为七百左右。每年交一百的养老保险费用,也在想办法多省点钱以便老了没有劳动能力时用于养老。平时通过看新闻获取最新消息。
因为本地是少数民族地区,所以没有什么优惠可言,每个民族都是一样的。但是免不了会有碰壁的情况,有权有势的人做事都靠拉关系,轻而易举的办成事情,无权无势的就只能眼巴巴的吃哑巴亏。希望社会能越来越好,也相信社会会越来越好。(肖红芳)
第五篇: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
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
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的特点,知道任何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的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55个少数民族有的居住在气候宜人的平原内陆,有的生活在丛林密布的西南边陲,有的居住在终年积雪的世界屋脊,还有的生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戈壁„„你知道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吗?
二、分组探究。
1、根据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分为东北与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和东南地区等几个小组,多渠道搜集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的资料。
2、和小组内的同学展开讨论,探讨这些民族的生活方式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三、分享研究
1、围绕“东北与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和东南地区”几个小组,进行汇报。
2、把小组同学的思考和发现与全班同学交流。
3、把同学们的发现汇总起来,完成书上表格。
四、师小结活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联系实际较多,创设的现实活动情境较多,采用的乡土资源较多,但总体用于课程教学的史料(尤其是历史文献)仍不足,在非常关注史料教学的今天,仍提醒我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教学内容均要格外重视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