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楼院自我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9-05-12 12:5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建立楼院自我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建立楼院自我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关于建立楼院自我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楼院是和谐社区的基本单元,也是最贴近居民的自治单位。“楼院自我管理”是社区自治的深化与拓展。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针对辖区楼院居民反映的实际问题,围绕如何在加快社区自治进程中建立“楼院自我管理”的机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

一、“楼院自我管理”的含义

“楼院自我管理”是由街道倡导、社区组织、楼院党员、楼组长及居民骨干带头,楼院居民共同参与的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机制。通过开展相关的创建活动,旨在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充分发挥楼院居民的自治功能,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感召力,使居民关心自己生活的楼院,关爱身边的邻里,关注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楼院自我管理”既是社区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区自治的基础。建设社区自治离不开楼院自治,有了楼院自我管理这一机制,才能加快社区自治的进程。

二、建立“楼院自我管理”机制的客观必要性

第一,建立“楼院自我管理”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楼院则是家庭的集合体,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眼于社区,从楼院抓起。楼院自我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符合千家万户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楼院自我管理”搞好了,有助于加快和谐社区的建设步伐,必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建立“楼院自我管理”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推进社区建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形式。

第二,建立“楼院自我管理”机制是解决城市建设工作中难点和盲点的关键所在。当前,随着城市居住生态的变化,社区的结构与秩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没有物业管理的“弃管楼院”,脏、乱、差现象非常普遍。虽然经常组织整治,但由于缺乏长效机制,尤其是没有充分发掘居民群众的自主管理意识,而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在有些楼院甚至社区,往往商居矛盾突出,邻里关系紧张,卫生没人管,安全有隐患,居民对此极为不满。即使有的有物业管理的楼院,由于单靠少数人管理,或者管理不到位,或者不符合业主心愿,常常引起业主与物业管理部门的对立情绪,市内个别地方出现了业主“炒”物业的现象。针对这一突出问题,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通过深入调查,感到根本的问题在于楼院管理长效机制,没有充分调动起居民群众的自主管理、自我维权的积极性。而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建立“楼院自我管理”机制。

第三,建立“楼院自我管理”机制是实现社区自治的有效途径。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楼院管理、社区管理,都必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提出了“我爱我家”为主题的创建和谐楼院活动方案,旨在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载体,使居民最大限度地让楼院居民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建设楼道文化、普法宣传、治安防范、邻里互助等各项事宜,逐步提高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建立起一种由街道倡导,社区组织,楼院党员、楼组长及居民骨干带头,楼院居民共同参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强化民主协商氛围,组建一支强大的楼院管理志愿者队伍,打造一个公共服务,共同受益的平台。从而达到改善人居环境(共建、共管、共享),密切邻里关系(相知、相爱、相助),提供安全保障(安心、安全、安定)目的,加快了创建和谐社区的进程。

三、“楼院自我管理”的基本内容

在开展“和谐楼院”建设活动的实践中,我们把“楼院自我管理”的内容简化概括为实现“七有”。即:健康有人问;卫生有人管;困难有人帮;矛盾有人解;科学有人讲;安全有人抓;红旗有人扛。街道作为“楼院自我管理”工作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我们对这“七有”通过组织管理、环境建设、楼院文化、遵纪守法、安全防范和邻里互助等六个方面,制订了具体的落实措施和考评标准。如“楼院文化”这一项,就划分为(1)有学习带头人;(2)普及健康知识,有科普健康方面典型;(3)有板报、墙报等法制、文化、信息园地;(4)学习型家庭普及力度大、楼院学习氛围浓厚;(5)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文体比赛;(6)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等六小项。总括起来,这“七有”的六个方面共有31个小项,集中体现出“楼院自我管理”的总要求。当然,这项工作尚属起步阶段,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使之真正成为居民群众自愿参与、乐在其中的活动,充分调动居民的创建热情。

四、“楼院自我管理”的特点

(一)“楼院自我管理”形式规范化。一是建立形式完备的“楼院自我管理”组织,即楼院管理委员会。街道在试点过程中,按着地理位置相近,以一栋或几栋约100户左右住户为一个楼院,通过居民推选由楼组长、党员骨干组成的管理委员会5—7人,根据楼院工作需要设立民调、治安、卫生、计生、宣传、文化等委

员。这些“楼院管家”们要以“服务居民、服务楼院”为原则,以引导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为目的,以“协助社区居委会抓好治理工作,搞好文化活动,整治环境卫生、完善社区服务、共建和谐家园”为职责,全天候为居民提供无偿服务。二是居民参与评议。在建立楼院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通过委员会的“楼院管家”发动住户参与楼院卫

生整治等各项工程,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促进了邻里关系和谐,使大家都看到了实效。进一步提高大家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居民的责任感,并对“楼院管家”的工作实行有效评议。

(二)“楼院自我管理”过程民主化。一是楼院管委会成员由居民推选产生。具体程序是首先由社区居委会在楼院居民中选择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的楼组长、党员骨干作为管委会成员候选人,然后召开楼院全体居民或住户代表会议,对候选人进行投票表决。二是楼院事务必须民主决策。凡涉及全楼院的事务,不论大小,在做出决策前,都要征询居民尤其是直接涉及到利益的居民意见和建议。

(三)“楼院自我管理”工作志愿化。楼院管委会为居民做事、办事,应该是无偿的。主要依靠的是管委会成员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以及热爱家园、爱护家园的主人翁意识。为激励楼院管委会工作热情,促进“楼院自我管理”工作良性发展,社区居委会应定期组织“楼院管家”进行学习、培训和交流。年度街道应组织一次评比活动,并予表彰鼓励。

(四)“楼院自我管理”制度化。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在楼院自我管理中的管理制度可归纳三个方面:一是正确引导楼院管委会开展工作,规范管理制度,强化主人翁意识,当好“楼院管家”。二是协调各方的关系,楼院有些事情涉及到有关部门,而管委会又自身解决不了时,街道和社区出面给予协调,促进问题的解决。三是街道办事处对此项工作,根据不同楼院的具体情况以资金和实物予以支持,确保创新活动顺利开展。

五、“楼院自我管理”的现实意义

社区“楼院自我管理”目的和价值就在于社区居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及与政府组织或其他社会组织合作解决社区问题,尽可能满足自身多元、多层次需求,切实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楼院自我管理”是社区自治的拓展,具有提升社区自治水平,促进社区和谐的功效。

(一)缩小了社区的“民主单位”,提高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当代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民主单位越小、公民参与的可能性越大,而民主单位越大、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就越低。“楼院自我管理”分解了社区自治的范围。一般一个社区包括几十个楼院,社区住户从1000户-3000户不等,以每户3人计,社区自治的主体即居民约有3000-9000人不等,如此大规模的社区,要想组织好一次全体居民的民主活动非常困难,更不要谈经常组织,而且,参与这么大规模的活动,居民自身有效性体验也必然会大打折扣,这实际上是我国社区居民参与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划小社区内的“民主单位”,是提高居民参与水平的必然选择。而“楼院自我管理”便是小规模“民主单位”的自治,是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现真正的家门口的民主,必将极大地提高居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二)“实化”了楼院的功能,有利于社区自治骨干力量的培养。按照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各地的实施办法规定,居民委员会可以分设若干居民楼组,负责完成居委会交给的任务,并及时向居委会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居民的志愿精神,居民组长工作的无偿性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居民楼组其实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处于“虚化”状态。“楼院自我管理”活动试点以来,枫林社区海事大院自我管理委员会,由以前楼组长管理为楼院共同管理、由以前一个积极性变为多个积极性,商讨的是与每家每户密切相关的议题,行使的是全体居民赋予的权利,履行的是维护绝大多数居民利益的职能。原来“各家顾各家”的局面不见了,居民轮流值日,安全有了保障。组织义务清扫楼院,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观。稳定了楼院,和谐了邻里。进一步发挥了楼院在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三)和谐了邻里关系,鼓励了志愿精神。目前,楼房越盖越高,居住条件越来越好,而社区居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关系越来越淡漠的现象成为了城市生活的写照。这对和谐社区的构建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让居民真正熟悉起来,互动起来,就成为了深入推进社区建设必须要首先解决的紧迫而现实的问题,“楼院自我管理”实际上为居民的深入交往搭建了平台,极大地增强了邻里之间的团结,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减轻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服务效能。目前,社区居委会负担尤其是行政负担过重在某种程度上说,已成为社区建设和社区自治向纵深推进的一个“瓶颈”。虽然各级政府为给社区居委会“减负”采取了许多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始终没有找到“治本”之策。而“楼院自我管理”为社区居委会“减负”探索了一条可行的路径。通过充分发挥“楼院自我管理”,发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困难自己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自治功能,会使社区居委会工作负担得到有效缓解。社区与楼院的关系协调了,楼院不论是居民中发生了什么事,都能通过楼院管委会及时向社区反映,有利于社区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以上是我们对“楼院自我管理”工作初步实践得来的体会。我们认为,这项工作做好了,既是对新形势下社区服务形式的创新,也是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二篇:基于“卓越计划”的企业实践管理机制探索与实践

摘 要:文章以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企业实践管理机制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企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卓越计划”的企业实践管理机制。

关键词:卓越计划;企业实践;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8-0073-03

2010年,教育部正式推行了“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1]。“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的和培养特点看,高校、企业和学生是三个主体,其中企业实践阶段培养非常重要,也是“卓越计划”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一环。因此,探讨企业实践阶段的管理机制和组织保障措施问题,对企业实践阶段培养质量好坏具有决定作用。

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于2011年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在实施推进过程中,以2011电气卓越班31人为例,进行了为期18周的企业顶岗生产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体会深刻。本文主要从学生顶岗实习和下一阶段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企业实践阶段管理机制问题出发进行探讨。

一、“卓越计划”企业实践的意义

“卓越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采用的是“3+1”培养模式,3年时间在学校学习,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实践学习。我校电气专业“卓越计划”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结合多年来形成的自身优势和行业背景,遴选了四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伙伴,建立了有效的校企合作平台。其中,2011级电气卓越班学生分两批分别进驻河南森源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主要完成有源电力滤波、风光互补路灯以及智能开关成套设备等方面的顶岗实习。

电气类卓越班学生在企业实践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通过企业生产环节,完成生产加工、装备维护和生产组织等方面的训练[3],了解电力生产、运输、电气设备生产和设计等过程。通过企业实践,熟悉各类电气项目工程安装规范、项目设计、开发和生产、运行的过程与规范。同时参与工程项目的实施、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产品安装等实践,培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领域工程问题的能力,进而为将来独立从事完整的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实践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工程思维习惯[4]。实践是工程的灵魂与根本,也是“卓越计划”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企业实践学习阶段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败的关键阶段,因此怎样实施好这一阶段的实践学习和管理非常重要。

二、“卓越计划”企业实践现状

(一)对企业实践不适应

学生进入企业开始实践后,对新的环境和工作、学习方式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对学习方式的转变不适,习惯了学校课堂学习,现在一下子进入企业,什么都要靠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去看、去问、去思考,顶岗定位实际操作,角色的转换十分的不流畅;另外思想上的准备也显得不够充分,这在进入企业之前的动员会上已经给学生做了大量的预防工作,虽然事先已经预料到了,但没预料到其普遍性。其次,由于要顶岗实习,很多学生习惯了学校的懒散生活,要求他们做到普通员工的标准,他们非常的不适应,大部分学生一天工作下来,感觉就支撑不住,随着刚开始几天的新鲜感过去,低落的情绪在实践初期就会蔓延。随着实践进程的深入,大部分同学的情况会有明显的改善,逐渐适应,但仍有少部分同学不适应,甚至个别学生想退出。

(二)思想上好高骛远

学生没有实际接触过企业,对企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企业的生产实践认识不足,导致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偏差被放大。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大学生、是人才,应该坐到办公室搞设计、搞开发,不应该下车间和工人一起干一些所谓的重复性劳动,认为顶岗实习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只有设计部、开发部才是他们应该去的地方。理想和现实的偏差使得思想情绪低下,甚至抱怨。殊不知,最基础的一线知识都不熟悉,掌握不牢,设计和开发都是空中楼阁,纵使能设计出东西,其运用到实际中也是要出问题的,这些道理说起来容易,但真正想改变学生的思想观点非常不易。后来,经过学校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多次同学生开会沟通,并以实际电气柜设计为例,设计人员设计图纸时应考虑一线车间柜子组装的问题,说明基础实践的必要性,大部分学生通过多次沟通,思想观念明显改变。

(三)实践企业不同,学生攀比思想严重

本专业签订“卓越计划”合作协议的企业有4家,这些企业都是行业内实力比较强企业,其中不乏上市公司,例如河南森源电气有限公司、许继集团等,但这些企业产品不完全一样。例如,这次实习的两家企业河南森源电气集团和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河南索凌电气主要从事智能开关柜的成套设备设计安装,森源电气除此之外还有风电、太阳能、有源电力滤波等产品设备。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实践内容肯定不完全一样,造成在两个企业的不同学生会产生对比,这个对比是全方位的,比如学到的知识、企业管理方式、住宿条件、就餐环境、生活补助等。为此,部分学生还要求调换实习企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四)实践周期长,工作之余缺乏有趣的其他活动

这次企业实践总计18周,将近一学期,工作、吃住全在企业,时间比较长,受客观条件影响工作之余的其他活动比较少,时间久了,学生难免精神上比较压抑。和企业里面的正式员工相比,学生整天都待在企业里面,包括上班和下班时间。宿舍没有网线,无法及时地了解外界信息,企业的其他文体活动也不像学校那么丰富,导致很多学生比较苦闷,尤其是下班后无事可做,精神压抑。

(五)企业实践和找工作时间冲突的矛盾

大四的上学期正是很多企业到学校进行招聘的时期,络绎不断的招聘会影响着学生的企业实践,毕竟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签订就业协议,需要外出找工作。不像在学校的学生,参加招聘会的机会比较多,“卓越计划”的学生由于在企业,为了参加招聘会,将不得不多次请假,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招致合作企业的不满。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企业实践的效果。这个矛盾如果不解决好,甚至将影响到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三、企业实践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一)要求专业教师全程实习带队

本次所选的两家实践企业一个在外地,一个离市区比较远,现实条件决定学生必须在整个实习期间吃住在企业。安排专业教师全程带队实习,一方面考虑专业教师和学生比较熟悉,便于沟通生活上和心理上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专业背景,便于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现场相关问题给予指导。企业虽然指定了相应的指导教师,但毕竟他们对于学生教育没有学校教师更加了解。专业教师全程带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思想状况,担当学生的生活顾问,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疏导。顶岗实践期间,教师和学生一样上班顶岗,不仅可以增加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为学生做好榜样。同时,可以更好地协调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更好地配合企业教师给予学生专业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工程实践技能都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二)加强校企双导师指导培训

“卓越计划”的核心是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深厚工程背景的专业教师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同时他们可以成为学生能力培养和企业技术对接的桥梁,为学生在企业实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技术储备,为学生树立实习过程中的信心提供了保障。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将自己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与企业技术需求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校外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先导作用;通过校外实践之前的校外指导教师岗前培训与相关讲座,拓展包括卓越计划试点班级在内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知识视野,避免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卓越计划”校企双导师的培养机制,由校企双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环节的学习;综合实践后期,校企双导师结合企业生产与设计工作,拟定学生毕业设计课题,报实施学院讨论、通过。在卓越计划中采用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卓越计划”学生对社会的感性认知,拓展自身技术储备与能力的范围,解决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的问题,顺应社会对卓越工程师的发展要求;此外,通过该模式的培养也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加强“卓越计划”毕业生在日后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注重企业轮岗实训

由于企业实践总计18周,时间比较长,为了解决学生在同一实习岗位长时间出现的枯燥情绪,在企业实习前期,与企业沟通协商,确定“卓越计划”学生的轮岗机制,让学生充分参与企业的管理、产品设计、开发、加工生产、质检等一系列生产实践环节,使学生在企业实践环节中得到全方位的认识与锻炼,拓展了学生企业综合实践的范围,明确了电气工程专业每一个实践环节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的责任与义务。采用企业轮岗实训模式,一方面,使学生受到了全面系统的电气工程师所应具备的基本训练,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具有电气产品相关的生产加工、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服务的能力,具有电气相关产品、装置的设计能力,具有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沟通能力,达到了电气工程师具备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全面系统的综合实践,挖掘学生实践学习的兴趣点,清楚认识自己在企业生产实践环节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与择业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意见。

(四)购买商业意外险

学生外出到企业实践,人身安全保障是第一位的。为此,在进企业之前,学校专门为每名同学买了商业意外险,为学生安全增加保障。同时,学校专门召开实习安全动员大会,重点讲解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在企业实践中的行为规范;并通过案例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企业实践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如何有效防范与避免。学生到达企业之后,专门有一周的企业文化学习和安全内容培训时间,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是,很多事情还是不可预料的,本次实践期间,就有两个学生出现意外受伤,一个被电钻弄伤,一个从电气柜上摔下受伤,虽然伤情不严重,仅仅是一些皮外伤,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问题必须严加注意,商业意外险的保额也需要适当增加。

(五)开辟丰富的文体活动

针对企业实践周期长,工作之余学生文体活动缺失的问题,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增进学生精神方面需求。受场地的限制,不可能像在学校时,学生每天都可以踢足球、打篮球锻炼身体。为此,我们每周组织一次学生和企业员工的篮球对抗赛,在活动中增进学生和企业员工之间的感情,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这个集体。利用企业的职工之家里面的乒乓球台,条件允许的时候就组织学生去进行乒乓球训练。另外,每周周末组织学生到职工之家进行唱歌活动等,增加学生与企业员工的沟通机会,让学生了解、学习相关的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氛围,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总之,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条件,开展工作之余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如同在学校一样,精神不再空虚,更好地进行企业实践。

(六)建立全方位的企业实践考核制度

对于学生企业实践的考核,分3个方面进行,分别为:企业指导教师评分、校内指导教师评分和总体答辩评分,最终成绩按照6:2:2的加权和评定,其中,企业指导教师评分小于70分的,总成绩不及格。企业指导教师分别从:纪律、团队意识、发现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后期培养能力等5个方面进行打分考核。校内指导教师分别从:纪律、沟通能力、实习周记、总结报告等4个方面进行考核。最后的答辩主要考核学生通过企业实践,是否开阔了视野、综合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体会是否深刻等。在此,我们专门制定了学生企业实践量化考核指标,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和公正性,同时也促进企业实践质量的提高。

(七)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制度

为了加强企业实践学生的管理,扎实提高实习的效果,必须为“卓越计划”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采取相关的激励政策。激励制度的建立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另一方面是教师。学生方面,根据企业实践最终的考核成绩,学校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一方面是物质方面的,一方面是荣誉方面的,更重要的是,对表现好的学生,学校优先推荐到实习企业工作,免其试用期,今年和这两家企业共签订协议的有6名实习学生。教师方面,为激励青年教师下企业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展工作,学校在教学工作量、先进个人评审、职称评审等方面优先考虑。

从18周的学生实践结果看,学生在各方面都提高很快,尤其是沟通能力、“工程能力”、社会理解能力等,总体达到了预期效果。企业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相信下一届卓越班的学生的企业实践效果会更加完美。

第三篇:安全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创新

安全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创新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安监局史宗保

摘要:本文指出了企业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结合企业实际,总结创新了安全管理机制----人人有责、系统抓、检查不重复、人员不浪费、压力层层有、严格事故前责任追究、落实安全关口前移。

关键词:安全管理机制创新

社会越发达,安全越重要。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和国防安全是社会发达的重要标志。企业生产安全对和谐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安全管理的研究在国内外已有百余年,成功的管理机制不乏有之。但是照搬移植到国内企业来,仍然很难起到理想的作用。这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造成的。因此,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文化、民众、企业现状的安全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安全管理通用的现行机制及运行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机制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有机体内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时,各器官之间相互联系、作用和调节的方式。人们后来将机制一词引入经济学的研究,用经济机制一词来表示一定经济肌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生产安全管理机制是指国家或企业内安全相关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我国大型煤矿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通用的现行机制是:企业集团和二级公司均设置有各职能部门和安全监察局;三级公司设有各职能部门和安监处;四级公司(煤矿)设置有各职能部门和安监科;五级是区队,设有安全区队长或技术员等。上述的一、二、三级公司的各部门都对四级公司(煤矿)实施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所谓“安全检查”是重复性的、走过场性的、无效性的。安全监管一竿子插到底式的安全检查,是一群人在看一个人或几个人干活,形成“一人干大家看”的局面。一二级公司经常组织名目频多的、轮番轰炸式的安全检查,且每次每级检查都直接到矿井去,矿井及其上一级公司根本没有时间来干自己应该干的安全工作,只能频繁的天天迎接检查、应付检查。不论那一级到矿井安全检查,总是“匆匆忙忙跑一天,走马观花看条线,去的都是工作面,忽视隐患一大片”。

1这也就是某些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庞大,安全管理人员众多,安全检查特别勤,安全事故照发的原因所在。这样的检查,实际上是一、二、三级安全监管人员都仅仅充当了“矿井”安全检查员,并且是重复劳动、重复检查,看到的可能是同样一个问题(也不一定是隐患),说法可能不同罢了。真正的安全隐患查出来的较少。这样的安全检查对基层的安全工作并非有益,甚至有害。从表面上看,是上级重视了安全,实际上是相对削弱了整体的安全管理工作。重复的检查是技术的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现行的安全检查机制如图1所示。

2安全管理新机制探索

各层级做好各层级的工作。安全监管的上一层原则不应当替下一层或下二层干工作,大多数情况下最好不要一竿子插到底,那样不能调动下级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能促使下级的等待、观望、依靠、应付。针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安全管理新机制。安全工作要达到“人人有责、系统抓、检查不重复、人员不浪费、压力层层有、严格事故前责任追究,落实安全关口前移”。安全机制设计合理,安全管理人员少而精,让安全检查人员“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万”。形成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不浪费、安全检查不重迭的安全管理新机制。如图2 所示:

矿井(四级)一级负责全面安全检查,但突出重点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装缺陷”、“管理缺陷”和“设计缺陷”等;

区域公司(三级)做好重点补漏检查,查矿井安全检查中存在的遗漏方面,一月一个安全重点的巡检,逐个消除重大安全隐患,保持某类的安全隐患消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再重复出现。

煤业公司(二级)重点做好大系统、设备配套方面和管理方面的安全检查,认真严格落实重大隐患和非伤亡事故的责任追究,安全关口前移。督查区域公司安全

工作,帮助区域公司检查“系统缺陷”、“设备缺陷”、“管理缺陷”和“环境缺陷”等;

大集团(一级)做好安全督导工作。安全管理重在垂直考核;责任追究重在事故发生前;生产安全事故重在预防,重点突出安全关口前移。大集团注重寻找并推广下级机构的先进管理经验,查找下“一”级的“管理缺陷”;研究解决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深入检查的方法和排查安全隐患的方法;不断研究更新安全考核的办法,督促各层级做好安全考核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程度的不断提高。

2.1用企业文化统一安全理念

企业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为建设企业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强化安全管理,河南煤化集团用企业文化的核心“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统一安全管理新理念----“从零开始,向零奋斗”;要求全体员工必须牢固树立“一切隐患都可控,一切事故都可防”的安全预控思想;在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中必须做到:“安全事故零目标、安全管理零缺位、执行制度零距离、生产组织零违章、操作过程零失误、隐患排查零盲区、隐患整改零搁置、系统运行零隐患、设备状态零缺陷、发生事故零效益”。把安全新理念向各级管理环节、人的行为、生产要素等方面延伸、细化,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实现安全理念与各项工作的有机融合。

2.2机构健全人员精干

河南煤化集团内设立有安全监察局配备6人。对集团公司所属的煤炭、化工、冶金、电力、非煤矿山、装备制造、矿井建设、铁路运输等行业实施全面的安全管理。二级煤业公司设有安监局配备人数不超10人,另配有10人左右的安全检查小分队。二级化工公司设有安环部配备3~5人。其他行业和三级煤业公司(矿)设有安检处(科),配备专职人员5~20人不等。各区队、车间配有安全员。兵不在多在于精,将不在多在于勇,帅不在多在于谋。河南煤化集团的安监队伍健全,人员精干,管理方法得当,工作成绩显著。一年半来,全集团公司消灭了3人以上事故和煤矿瓦斯、水害事故的发生。

2.3安全双基建设重在考核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什么工作只要“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生产安全管理同样如此。河南煤化集团以“双基”建设考核为总抓手,做好安全工作,为企业生产保驾护航。

安全“双基”建设,指的是基层建设和基础建设。

“双基”建设考核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每年或半年修改考核内容,把已经完善的工作内容不再考核,加上还需要完善的工作内容。一个阶段一部分重点的建设。建设好了形成习惯,巩固下来。

具体思路是:一二级安全监察局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机构、从企业垂直层面上,组织一级考核一级,层层传递压力;从本级横向层面上,考核部门(系统)的工作到位情况。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系统)的作用,落实安全工作“综合治理”。

具体方法是:集团公司安监局制定适应全集团公司的安全管理考核及兑现办法。认真严格推行“双基”建设每月百分制考核,建立了“集团----公司----矿(厂、车间)----区队----班组”五级安全考核体系,直至考核并兑现到每个员工。

安全“双基”建设考核结果,必须与下一级公司全部人员的工资30%以上挂钩,与下一级公司领导的当月奖励挂钩。考核要特别注重及时兑现。河南煤化集团安全管理实行正向激励措施,煤业公司和矿井以90分为基础,化工企业以95分为基础,考核得分每超1分奖工资总额的0.3%。逐级考核后,安全工资或奖励注重月月兑现到职工。通过安全双基建设的考核和兑现,把职工练好基本功、干好标准活、规范化操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河南煤化集团通过安全“双基”建设的层层考核,公司的煤矿、化工等危险行业的安全程度、文明生产、员工技能、精神状态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安全有了保障。化工企业的“跑、冒、滴、漏”现象得到了治理,厂区异味问题基本解决,厂容厂貌焕然一新。通过考核,全体员工的技术创新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解决了企业多年来不能解决的安全技术和生产技术难题。通过考核,促进了安全工作的层层落实。制度再也没有假、大、空、套话现象,落实再也没有棚架现象。因为,考核方法是要对照制度去跟踪查看落实情况,要求闭合管理。如:二级煤业公司通风或机电部门制度规定:每月到矿井去检查一次。安全“双基”建设考核组针对这个规定,查看其到矿检查的记录、隐患整改通知单和整改闭合单,从隐患单和整改闭合单上选择某个矿的某几个问题,再到某矿去核查;核查矿井是否按“五定”原则进行了整改?整改的时间是否与闭合单相符?在核查的同时,检查发现在此方面是否还存在有其他安全隐患?如果存在有,说明该系统(部门)安全职责仍有不到位之处,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该部门考核得分就会低。通过类似的考核和检查,促进了系统(部门)和每级机构的业务水平、责任心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矿井和各部

门安全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迈进。通过考核,形成了企业安全管理的合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得到了真正落实。

2.4安全关口前移重在落实事故前责任追究

等出了事故再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实际上已经晚了。安全关口前移就是要在事故没有发生前进行责任追究,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发生非伤亡事故就要实行问责制,消灭人身伤亡事故于萌芽状态。

矿井检查出来的重大安全隐患由矿井自己组织追究,涉及到矿井无法解决的,报告上级协助解决;一二三级公司检查出来的重大隐患,原则上由本级负责追究。如果发生非伤亡事故的,根据事故等级分层级追究。通过事故前责任追究,也是安全隐患排查的过程,也是教育干部职工的过程,也是完善相应措施弥补漏洞的过程。如:河南煤化集团通过对中原大化公司一次非伤亡事故的认真调查和责任追究,引导中原大化公司安全管理适应了新机制,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安全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企业干部认真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分公司和车间主动进行事故预想、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安全关口得到了真正的前移。

2.5安全综合治理重在“抓系统、系统抓”

“系统”是指集团所属各级公司的业务部门。企业安全管理不能仅靠“安全监管机构”的单打独斗,要充分发挥各业务部门(系统)的功能和技术,要充分发动并依靠广大的职工群众,形成企业安全人人关心人人干的“人民战争”局面,安全工作才能真正搞好,企业安全形势才能真正好转。

企业的各系统(部门)的职责不是只管生产或运营,业务保安也是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系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技术,实际就是围绕“安全高效”而产生的技术。因此,各系统不能等安监部门检查出了安全隐患,他们才去处理,而是应当各系统自己去发现本系统的问题,想方设法去整改、完善,达到安全运转的目标。

“抓系统”如何抓,安全监管机构建立对“系统”的安全双基建设考核和兑现标准,考核系统的管理制度和职责是否到位,月月严格考核到位,安全工作“系统抓”就可以得到有效开展,企业安全基础就有了保障。系统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如果被安监部门或其他系统检查出来、而本系统没发现或发现了没整改,那就是分管“系统”(部门)的失职,就是进行安全管理责任追究,落实“安全关口前移”,消灭事故于萌芽状态。

职责是否落实到位,不听汇报的怎样,主要看系统检查或排查的安全隐患情况、督促整改情况。抽查系统(部门)检查的问题是否形成了“检查—整改—复查—解决”的闭合程序。

3结语

安全管理是一门学科,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探索的。安全管理创新的主题,就是围绕“安全关口前移”,把事后追究变成事前追究,运用某种方法为载体得到真正落实,企业安全工作就有可能搞好,企业安全就有保障。

安全管理创新机制在河南煤化集团的实践----落实事故前追究,抓双基建设考核兑现,通过对所属的煤炭、化工等高危行业实施后的一年半来看,新机制是适应的,效果是显著的。河南煤化集团涉及煤炭,化工,非煤矿山,冶金、矿建、轴承、装备制造、电力等众多行业。人员19万,煤炭产能已达7000万吨∕年。经营收入、资产总额双双突破1000亿元,利税超110亿元∕年,2009年比上年煤炭产量增长29.1%、利说增长24.44%。一年半来,河南煤化集团公司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07,企业全面消灭了一次3人以上事故,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 史宗保,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安监局,联系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CBD商务外环路6号楼国龙大厦2723室,邮编:450046,联系电话:0371—69337073***

第四篇:县建立领导信访接待日探索与实践

XX县建立领导信访接待日的探索与实践

XX县委、县政府信访办XXX

国务院重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把建立领导信访接待日作为畅通信访渠道的一项重要内容,XX县在贯彻落实《信访条例》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了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制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解决了许多老上访问题,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进一步赢得了民心,增进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积极探索,建立XX县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制度去年以来,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创建“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结合XX县情,探索建立了XX县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制度。

(一)明确接待领导

1、明确参加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的领导范围。

县委书记、副书记,县长、副县长、县委政法委书记参加信访接待日接访,按照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安排表顺序,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信访接待日次以上。

2、明确参与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的部门领导范围。

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纪委(监察局)、县公安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国土局、县规建局、县经贸局、县民政局等单位的主要领导参与信访接待日活动。根据每月领导信访接待日实际情况,还可通知其它有关单位的领导参与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活动。

(二)明确接待时间根据XX县每月上半月信访量偏高的现状,确定每月10日为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如遇节假日、星期日顺延到下一个工作日,信访接待日值班领导在每月日时108分准时到县委、县政府信访办接待室接待来访群众,部30门领导每月日时准时到县委、县政府信访办报到,参108与接访活动。

(三)明确接待范围凡属人民群众来访的重点问题,反映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均可列为接待范围。

(四)明确接访问题的处理办法负责接待的领导对当时能够答复和协调解决的一般性问题,予以直接答复解决或责成有关部门当即处理;对当时不能答复解决的较复杂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并及时研究制定处理措施或工作意见。县委、县政府信访办负责交办、督办、结案。同时将办理结果及时向接待日领导反馈,确保群众来访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规范秩序,建立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纪律为确保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的顺利进行,规范信访秩序,建立了XX县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纪律。

(一)书记、县长接待日通告由县委、县政府信访办提前一周通过媒体告知信访群众,信访群众需书记、县长接待日反映问题必须提前三天到县委、县政府信访办登记,县委、县政府信访办根据登记情况安排好接待顺序,保证书记、县长接待日接访有序进行;集体访选派代表参加,代表人数不超过人。

5(二)参与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的领导应按照信访接待日排序表准时参加信访接待,保证接待效果。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接待,由县委、县政府信访办负责协调安排,保证书记、县长接待日正常运行。

(三)参加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的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每月日(节假日、星期日顺延到下一个工作日)10时到县委、县府信访办报到,确保书记、县长信访接待8日工作按时进行。参加接待的部门领导不得缺席、迟到、早退。

(四)参加信访接待日人员务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坦城相见的胸怀,做到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心平气和的态度,提出信访问题和对所提信访问题的解答,与会人员要尊重他人的发言,中途不得插话或打断,一人发言结束,另一人才接着发言。会场内严禁高声喧哗和争吵,说话要文明。

(五)为保证信访接待日的有序进行,接待室内严禁随意走动,手机调为震动,接听、拨打电话请到接待室外;如有侮辱他人的语言和过激行为者,必须强制离开接待现场。

三、提前预约,精心做好接待日前的筹备工作

(一)提前公告。为了让群众了解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有关内容,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前一周新闻媒体就领导信访接待日参与接待的县领导、部门领导、接待时间、接待地点、有关纪律要求进行公告,使群众做到提前预约,按时有序参与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信访活动。

(二)提前筹备。信访办根据群众预约情况和日常接访中有可能参与书记、县长接待日的重点信访户进行摸底核实,摘要信访内容,编制XX县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来访预约情况表,及时送给信访接待日的县领导,让县领导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告知涉及信访的部门和乡镇领导按时参与接访,并准备相关政策法规材料,做好答复准备,及时处理群众信访问题。

(二)领导督办。每月日前,信访办及时将部门办10理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交办案件办理情况进行通报,直接报送接待领导,由接待领导对未按时办结的部门进行督办,同时将督查通报发至县级机关和乡镇,进一步引起各级各部门对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从而加大交办信访案件的办结力度。

县建立领导信访接待日探索与实践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在其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会分析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自主探索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学具准备: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刀,胶带纸,计算器.

下载关于建立楼院自我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建立楼院自我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立有效地教学管理机制

    建立有效地教学管理机制推进我校素质教育降河流中学一、 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1、办学思想: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确立我校办学思想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建立人本管理机制(合集五篇)

    本汇宝官网:www.xiexiebang.com 建立人本管理机制 实践证明,人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最根本的力量。因此,科学技术越发展,越要重视人的因素,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

    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机制[精选]

    水东中学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机制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为强化学校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

    旅行社财务管理机制探索范文大全

    旅行社财务管理机制探索瓶颈一,旅行社内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大部分旅行社在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上,特别是在二者结合上缺少......

    园本教研管理机制建立与运行

    园本教研管理机制建立与运行 建立园本教研管理机制,是为了真正解决幼儿园实际问题,建设幼儿园教研新文化,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从而推动幼儿园科学发展而启动的一套运作模式。近年......

    建立员工心理疏导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建立员工心理疏导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2011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出台了《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分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大类。其中,主观......

    茌平县地税局关于建立稽查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建立稽查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茌平县地税局今年以来,茌平县地税局结合自身实际,以建立税源管理专业化新模式为契机,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积极推行稽查改革,探索建立稽查新模式......

    成都市建立“两个体系”的探索与实践(5篇)

    本文发表在《中国动物检疫》2013年第6期 成都市建立“两个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杨浩 石兰 袁孟伟 韩鹏 李华 肖萌 董嘉 李悦波 郑尧 (成都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四川成都 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