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县生猪生产销售情况调查报告
我县生猪生产销售情况调查报告
五月份以来,受全国性牲猪市场影响,我县牲猪滞销,价格下滑,生产、销售、消费矛盾加剧。针对这一情况,县物价局对全县牲猪生产、销售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牲猪生产、销售基本情况
牲猪生产是我县农业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养殖方面,我县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户600家,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200家,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3家。目前全县存栏牲猪18.8万头,可出栏牲猪2万头,预计全年可出栏牲猪22.3万头。
屠宰方面,全县共有屠宰场12个,其中半机械化屠宰场8个,简易屠宰场4个,年屠宰1万头牲猪的标准化大型屠宰场1个。全年屠宰能力30万头,实际屠宰量大约5万头。
销售方面,除自宰自食外,县内全年商品猪市场容量大约5万头,其中本地猪约2万头,占40%,外地猪约3万头,占60%。同时双汇、雨润等冷鲜肉年销售大约300万斤,占整个肉类市场30%的份额。
二、当前牲猪生产及销售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养殖收益不高。据调查,黄道山养殖场每年出栏牲猪1000头,实行全价饲料养殖。一头220斤的牲猪,从幼崽到出栏,养殖周期为6个月,幼崽200元,幼崽养殖到30斤饲料、人工费用100元,30—220斤养殖期间,3斤全价饲料长1斤猪,饲料费用(220斤—30斤)×3
斤×1.6元/斤=912元,人工劳务费、管理人员工资150元,自然死亡3%分摊15元,固定资产折旧20元,母猪更新、品种改良10元,利息18元,场地租金13元,水、电费24元,检疫、防疫、诊治费7元,合计养殖成本1469.00元,每斤养殖成本1469.00元÷220斤=6.68元。目前牲猪收购价格每斤6.80元—7.00元,每斤养殖收益0.20元—0.50元,每头养殖收益约50元—120元。
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养殖饲料价格不断上涨;二是养殖劳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不断增加;三是养殖技术和养殖方法比较落后;四是周期性牲猪市场滞销,价格下滑。
2、经营差价过大。目前牲猪屠宰经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肉类食品公司统一收购、统一屠宰、统一批发到经营户销售;二是由经营户自行收购、定点屠宰,交纳规定税费后自主经营销售。为准确掌握牲猪销售利润,调查组现场各宰杀一头外购猪和一头本地猪进行分析比较。其中,一头河南购入猪毛重250斤,每斤购价6.90元,宰杀后净肉204.5斤,净出肉率为81.8%,心肺、猪肚8.5斤,猪头13斤,大、小肠5斤,肉类食品公司批发给经营者净肉、心肺、猪肚价格每斤10.5元,猪头价格每斤4.5元,大小肠价格每斤3元,批发环节毛利204.5斤×10.5元/斤+8.5斤×10.5元/斤+13斤×4.5元/斤+5斤×3元/斤-250斤×6.90元/斤=585元,除去国税20元,地税10元,屠宰工资25元之外,批发环节纯利530元,平均每斤2.12元。销售环节毛利(204.5斤+8.5斤)×(13元/斤-10.5元/斤)=532.5元,销售工资费用按每斤肉1元计算为213元,除去后纯利319.5元。批发和销售环节共计毛
利1117.5元,纯利849.5元。
另一头本县养殖猪毛重238斤,宰杀后净肉186斤,净出肉率为78.2%。心肺、猪肚7.5斤,猪头12斤,大小肠5.5斤,肉类食品公司批发环节毛利186斤×10.5元/斤+7.5斤×10.5元/斤+12斤×4.5元/斤+5.5斤×3元/斤-238斤×7.10元/斤=412.45元,除去国税20元,地税10元,屠宰工资25元外,纯利357.45元,平均每斤1.5元,销售环节毛利(186斤+7.5斤)×(13元/斤-10.5元/斤)=483.75元,销售工资费用按每斤肉1元计算为193元,除去后纯利290.75元。批发和销售环节毛利896.2元,纯利648.2元。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两点:一是经营环节利润水平明显高于生产环节。二是外县调入牲猪明显比本县养殖的牲猪赚钱。
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全国性牲猪供大于求,收购价格难以上扬;二是外地牲猪规模养殖,饲料价格低,成本相对较低;三是外地牲猪品种优良,出肉率较高;四是少数经营者故意压低收购价格。
由于外地商品猪出肉率高,经过长途运输,运到屠宰场空腹过称价格比本地猪还低0.3—0.5元/斤,而本地猪要到猪场去拉,喂饱过称,价格反而又高,经营外地猪的利润明显高于经营本地猪的利润,这样带来一个新的更大的矛盾,肉品经营人员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更愿意购买外地品种优、价格低的牲猪,进一步加剧我县牲猪销售困难和产销矛盾。
3、市场经营无序。第一,经营方式不规范。国家推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销售”的牲猪屠宰经营管理模式。而我县的经营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乡镇由肉类食品公司统一收购,统一屠宰,统一销售,有的乡镇个体经营户可以收购牲猪,到屠宰场定点屠宰,屠宰场收取税费和屠工费后由经营者自行销售,有的乡镇向屠宰场承包,只下达税费任务,不管收购经营,还有的乡镇向经营者收购白条肉,再批发给个体户销售。第二,购销市场较乱。全县没有形成整体市场,各乡镇肉类食品公司和个体经营户自行其是,无论是收购本县牲猪和调购外地牲猪,还是将本县牲猪外销,各自为政,单独经营,没有形成统一规模,难以适应市场,融入市场,难以积极组织本县牲猪外销。同时,由于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不畅,有的养殖户等售、惜售,造成牲猪压栏。第三,冷鲜肉充斥市场。外埠冷鲜肉如双汇、雨润、中粮、金锣等大中型肉品企业纷纷进驻我县抢占市场,低价销售,其价格每斤平均低1—2元,大型宾馆、酒店、学校、红白喜事用肉都选择冷鲜肉。第四,市场价格不统一。鲜肉销售价格有的乡镇每斤13元,有的乡镇每斤12元,甚至同一乡镇有几种不同的销售价格。
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主管部门缺乏必要的营销管理措施;二是产销之间没有真正建立起统一的,相互信任的机制和模式;三是市场营销引导和整合力度不够;四是准入关口不严。
4、部门服务不优。一是乱收费的现象仍然存在。如母猪保险费国家规定12元/头,而有的乡镇收20元/头,也有的乡镇收25元/头,最高的地方收50元/头。二是疫病防治和屠宰等环节只收费不服务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三是品种改良和技术指导力度不够。牲猪品种更换不及
时,牲猪的商品性、市场竞争性程度不高。四是养殖规划不合理,养殖发展较为盲目。
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主管部门服务意识不强;二是职能部门的管理措施不硬;三是经费供给不足。
三、几点建议
由于我县牲猪生产近两年发展较快,猪源充足,外省外地牲猪收购价格持续下跌,县内牲猪价格不断下滑,保护养殖户和消费者利益,保证市场供求平衡,稳定牲猪生产尤为重要和紧迫。
1、要提高科学养殖技术,狠抓品种改良,努力改进牲猪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2、要进一步理顺经营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产销合同管理模式,本着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目的,合理安排收购价格、销售价格,调整和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3、要优先保证本地牲猪销售,肉类经营者每月在一个特定时间,只准销售本地牲猪,在收购本地牲猪时,禁调外地猪。在此期间畜牧部门严把检疫关,凡外地牲猪一律不准检疫换票,屠宰企业把好“进口”关,凡未经检疫的牲猪一律不准进点屠宰。同时,按优质优价和扶持发展的原则,本地牲猪的收购价格应适当高于外地牲猪价格。
4、加强对冷鲜肉管理。应不定期对冷鲜肉代理商和销售网点进行检查,凡证照不齐,脱离冷链销售,违反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规定的,取消经营资格。对严重违反规定,故意扰乱市场价格的冷鲜肉企业应禁止产品入市,逐步实行市场准入登记手续。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全县
所有学校、工厂、单位食堂与餐馆酒店用肉必须来自定点屠宰场的热鲜肉,使消费者真正吃上“放心肉”。
5、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增强服务意识,共同做好我县牲猪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关于生猪生产销售及价格的调查报告
今年4月份以来,常宁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市内生猪销售困难,饲料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一跌再跌,绝大部分养殖户处于亏损养殖状况,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影响了我市生猪生产的正常发展。针对养猪难、卖猪贱这一情况,为准确把握目前我市生猪生产和价格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5月31日—6月2日,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畜牧局、市商务局、市物价局、市生猪定点屠宰办公室抽调专人参加,组织赴兰江、洋泉、柏坊三个生猪规模养殖乡镇和康佳利、聚一同两家城区生猪定点屠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三个乡镇生猪养殖生产情况。我们选择兰江、洋泉、柏坊三个生猪规模养殖乡镇作调查对象,其中,兰江乡和柏坊镇实施了生猪定点屠宰,而全市大镇洋泉镇没有实施。通过调查、座谈、走访,我们发现,一是三个乡镇的生猪养殖大户都呈现增加的趋势。兰江乡的生猪养殖大户由去年的11户增加到今年的16户,洋泉镇增加6户,达到34户,柏坊镇增加2户,达到13户。二是三个乡镇的生猪存栏量较去年相比有升有降。据三个乡镇畜牧站提供的2010年动物春防数据显示,兰江乡生猪存栏量为3800头,较之去年同期的3467头,增加333头;洋泉镇生猪存栏量为5647头,较之去年同期的7849头,减少2202头;柏坊生猪存栏量为6218头,较之去年同期的7250头,减少头1032头。从数据看,生猪存栏量处于下降的趋势,但兰江乡养殖大户刘罗明反映,这只是个表面现象,春防是今年2月底搞的,很多养殖大户还没有进猪仔入圈,所以数据看起来整体有下降。而真实的情况是,受前两年养猪的高利润刺激,养殖大户增加,原有大户又扩大生产,现在生猪销售困难,生猪存栏总量应该是增加的。三是三个乡镇的生猪养殖户都处于亏本养殖。我们走访了兰江乡刘罗明、洋泉镇张建军,柏坊镇谭泽英等7户生猪养殖大户,他们普遍反映,现在生猪销售价格低,饲料涨价,生猪养殖处于亏本状态。以一头120公斤的成猪为例,年初的收购价为7.60元/斤,现在为4.70元/斤,一头成猪直接损失696元。四是乡镇定点屠宰场均从本地养殖户收购生猪。我们从兰江、柏坊定点屠宰场了解到,兰江、柏坊两个屠场均从本地养殖户收购生猪,价格在4.60-4.90元/斤不等,日平均屠宰量兰江乡为3头,柏坊为5头。洋泉镇日均消耗生猪量在8头左右,由零散屠工收购宰杀。另外镇内有几家屠工同时申请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场,因为关系没有协调好,洋泉镇没有签章同意。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由于城区生猪零售价要低于乡镇,像兰江、柏坊、宜潭等城乡结合部的乡镇有的村民已经频繁进城购食猪肉了。
(二)全市生猪养殖整体情况。我市是农业大市,生猪生产在我市一直处于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市生猪生产逐步由过去的散养变成现在的规模养殖为主。据市畜牧局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市共发展规模养殖户2970户,其中年饲养生猪5000头以上的3户,3000头以上的12户,1000头以上的79户,500头以上的173户,100头以上的1703户。2010年第一季度生猪存栏57.30万头,较去年同期的51.86万头,增加5.44万头,增长10.5%;出栏生猪20.60万头,较去年同期的34.18万头,减少13.58万头,降低39.7%。
(三)全市生猪定点屠宰情况。我市于1995年9月份开展生猪定点屠宰工作。1998年,由市商业总公司下属的食品总公司生猪屠宰场进行城区范围内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直至2010年4月,市区已成立两家生猪定点屠宰场,即康佳利食品有限公司和聚一同农产品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平均每天宰杀生猪110头左右,生猪收购渠道以衡阳地区周边县市为主,到本地收购和为本地养殖户代宰生猪的数量极少。据两家屠宰场台帐统计显示,2010年4—5月份,共宰杀生猪6450头,其中外地生猪5724头,常宁生猪仅为726头,不到总数的12%。松柏、柏坊、烟洲、荫田、盐湖、兰江、胜桥、新河、三角塘等9个乡镇设立了定点屠宰场,除松柏镇屠宰场日平均屠宰量在30头之外,其他乡镇定点屠宰场日平均屠宰量仅为4头左右。其他15个乡镇还没有实行生猪定点屠宰,但洋泉、罗桥等乡镇正在积极申请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场。全市日平均生猪屠宰量在230头左右。
(四)生猪成本收益情况。据调查,各乡镇养殖大户生猪存栏多,平均重量在120公斤/头,急需出栏的占60%。目前生猪收购价格在8.60元/公斤左右,比去年同期的13.00元/公斤,降低33.8%;与去年最高收购价格14.6元/公斤相比,降低41%。即便如此,城区的两家生猪定点屠宰场仍从外地大规模收购成猪,使得全市生猪养殖户即便是低价出售,也卖不出几头猪,外销之路早已阻塞,成猪存栏量剧增,养殖户亏损严重。下面,我们从年初的生猪养殖饲料成本、仔猪成本、人工防疫等成本、收购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等几个方面与目前的状况作个对比,对生猪成本收益情况进行分析:
1、饲料价格:我们走访了几家生猪饲料店,得出下表:
种类日期
豆粕(元/吨)麸皮(元/80斤)玉米(元/吨)预混料(元/斤)09年年初32005116304.7009年5月34606717405.00从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从饲料成本来看,豆粕价格上扬8.13%,麸皮价格上扬31.4%,玉米价格上扬6.75%,预混料价格上扬6.38%。据洋泉镇生猪养殖大户、畜牧站长张建军的生猪养殖台帐统计显示,2010年年初出栏生猪的饲料成本平均为760元/头,而现在为854元/头,出栏一头成猪,饲料成本较年初增加了84元,增长了12.37%。
2、仔猪成本:从调查走访的几户生猪养殖户反应得知,仔猪价格一般不按市斤计算,只是视体型、毛色、估重待价而沽,年初每头仔猪的平均价为400元,现在为340元,价格有所下跌。如果是自繁自养的仔猪,仔猪成本相对还要低一些。
3、人工防疫等成本:这一部分成本包括人工、医疗防疫、水电、死亡补损以及其他费用,通过翻阅几户生猪养殖户的台帐,我们得出下面的比较表:
项目日期
人工成本(元/头)医疗防疫(元/头)水电费(元/头)死亡损失(元/头)其 他(元/头)09年年初842514151209年5月9025162014从表格显示,09年年初,每头出栏的生猪所产生的人工防疫等成本为150元,而现在达到165元,每头平均提高15元,这一部分的成本增加了10%。还有养殖户反映,如果养殖、防疫技术不过关,或出现意外因素,这部分成本还会增加。
4、生猪交易价格:我们把2010年年初的生猪的收购价、批发价、零售价三方面的平均价格与2010年5月的价位作个比较:
项目日期
收购价(元/公斤)批发价(元/公斤)零售价(元/公斤)城区乡镇城区乡镇城区乡镇09年年初<第三篇:关于生猪生产销售及价格的调查报告
关于生猪生产销售及价格的调查报告
今年4月份以来,常宁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市内生猪销售困难,饲料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一跌再跌,绝大部分养殖户处于亏损养殖状况,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影响了我市生猪生产的正常发展。针对养猪难、卖猪贱这一情况,为准确把握目前我市生猪生产和价格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5月31日—6月2日,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畜牧局、市商务局、市物价局、市生猪定点屠宰办公室抽调专人参加,组织赴兰江、洋泉、柏坊三个生猪规模养殖乡镇和康佳利、聚一同两家城区生猪定点屠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三个乡镇生猪养殖生产情况。我们选择兰江、洋泉、柏坊三个生猪规模养殖乡镇作调查对象,其中,兰江乡和柏坊镇实施了生猪定点屠宰,而全市大镇洋泉镇没有实施。通过调查、座谈、走访,我们发现,一是三个乡镇的生猪养殖大户都呈现增加的趋势。兰江乡的生猪养殖大户由去年的11户增加到今年的16户,洋泉镇增加6户,达到34户,柏坊镇增加2户,达到13户。二是三个乡镇的生猪存栏量较去年相比有升有降。据三个乡镇畜牧站提供的2016年动物春防数据显示,兰江乡生猪存栏量为3800头,较之去年同期的3467头,增加333头;洋泉镇生猪存栏量为5647头,较之去年同期的7849头,减少2202头;柏坊生猪存栏量为6218头,较之去年同期的7250头,减少头1032头。从数据看,生猪存栏量处于下降的趋势,但兰江乡养殖大户刘罗明反映,这只是个表面现象,春防是今年2月底搞的,很多养殖大户还没有进猪仔入圈,所以数据看起来整体有下降。而真实的情况是,受前两年养猪的高利润刺激,养殖大户增加,原有大户又扩大生产,现在生猪销售困难,生猪存栏总量应该是增加的。三是三个乡镇的生猪养殖户都处于亏本养殖。我们走访了兰江乡刘罗明、洋泉镇张建军,柏坊镇谭泽英等7户生猪养殖大户,他们普遍反映,现在生猪销售价格低,饲料涨价,生猪养殖处于亏本状态。以一头120公斤的成猪为例,年初的收购价为7.60元/斤,现在为4.70元/斤,一头成猪直接损失696元。四是乡镇定点屠宰场均从本地养殖户收购生猪。我们从兰江、柏坊定点屠宰场了解到,兰江、柏坊两个屠场均从本地养殖户收购生猪,价格在4.60-4.90元/斤不等,日平均屠宰量兰江乡为3头,柏坊为5头。洋泉镇日均消耗生猪量在8头左右,由零散屠工收购宰杀。另外镇内有几家屠工同时申请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场,因为关系没有协调好,洋泉镇没有签章同意。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由于城区生猪零售价要低于乡镇,像兰江、柏坊、宜潭等城乡结合部的乡镇有的村民已经频繁进城购食猪肉了。
(二)全市生猪养殖整体情况。我市是农业大市,生猪生产在我市一直处于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市生猪生产逐步由过去的散养变成现在的规模养殖为主。据市畜牧局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市共发展规模养殖户2970户,其中年饲养生猪5000头以上的3户,3000头以上的12户,1000头以上的79户,500头以上的173户,100头以上的1703户。2016年第一季度生猪存栏57.30万头,较去年同期的51.86万头,增加5.44万头,增长10.5%;出栏生猪20.60万头,较去年同期的34.18万头,减少13.58万头,降低39.7%。
(三)全市生猪定点屠宰情况。我市于1995年9月份开展生猪定点屠宰工作。1998年,由市商业总公司下属的食品总公司生猪屠宰场进行城区范围内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直至2016年4月,市区已成立两家生猪定点屠宰场,即康佳利食品有限公司和聚一同农产品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平均每天宰杀生猪110头左右,生猪收购渠道以衡阳地区周边县市为主,到本地收购和为本地养殖户代宰生猪的数量极少。据两家屠宰场台帐统计显示,2016年4—5月份,共宰杀生猪6450头,其中外地生猪5724头,常宁生猪仅为726头,不到总数的12%。松柏、柏坊、烟洲、荫田、盐湖、兰江、胜桥、新河、三角塘等9个乡镇设立了定点屠宰场,除松柏镇屠宰场日平均屠宰量在30头之外,其他乡镇定点屠宰场日平均屠宰量仅为4头左右。其他15个乡镇还没有实行生猪定点屠宰,但洋泉、罗桥等乡镇正在积极申请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场。全市日平均生猪屠宰量在230头左右。
(四)生猪成本收益情况。据调查,各乡镇养殖大户生猪存栏多,平均重量在120公斤/头,急需出栏的占60%。目前生猪收购价格在8.60元/公斤左右,比去年同期的13.00元/公斤,降低33.8%;与去年最高收购价格14.6元/公斤相比,降低41%。即便如此,城区的两家生猪定点屠宰场仍从外地大规模收购成猪,使得全市生猪养殖户即便是低价出售,也卖不出几头猪,外销之路早已阻塞,成猪存栏量剧增,养殖户亏损严重。下面,我们从年初的生猪养殖饲料成本、仔猪成本、人工防疫等成本、收购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等几个方面与目前的状况作个对比,对生猪成本收益情况进行分析:
1、饲料价格:我们走访了几家生猪饲料店,得出下表:种类
日期豆粕(元/吨)麸皮(元/80斤)玉米(元/吨)预混料(元/斤)09年年初32005116304.7009年5月34606717405.00 从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从饲料成本来看,豆粕价格上扬8.13%,麸皮价格上扬31.4%,玉米价格上扬6.75%,预混料价格上扬6.38%。据洋泉镇生猪养殖大户、畜牧站长张建军的生猪养殖台帐统计显示,2016年年初出栏生猪的饲料成本平均为760元/头,而现在为854元/头,出栏一头成猪,饲料成本较年初增加了84元,增长了12.37%。
第四篇:生猪生产调查报告
生猪生产调查报告
近日,针对当前我区生猪及其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养猪效益高,在大涨背景下农户养殖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我局组织专门人员抽样调查了全区四个乡镇、5个村和98户的生猪养殖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稳定生猪生产已成我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全区生猪生产及价格现状
上半年,全区生猪出栏1.52万头,比去年同期下降24.19%,存栏1.785万头,比去年同期下降31.48%。猪肉是广大城乡居民的重要生活消费品,据统计,2006年我区消费猪肉约210吨,占肉类消费总量的80%左右。多年来,由于我区生猪生产稳定发展,肉类消费持续增长,价格虽有起伏,总体波动不大。但自今年3月底以来,我区生猪市场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根据市场调查,目前活大猪市场价5.5元/斤,比 1-3月份市场价4.5/斤上涨了1元,涨幅为22%。猪肉9元/斤,比 1-3月份的6.5元-7元/斤上涨了2-2.5元,涨幅为31%-36%。活大猪价与去年同期均价相比,每斤上涨了0.7元左右,涨幅为15%,猪肉价与去年同期相比,每斤上涨2元左右,涨幅为28%。
这次猪价的大幅上涨,既是全国性的,也是阶段性的;既是生猪生产自身周期性规律的体现,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反映。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仔猪成本增加。我区仔猪的货源70%来自长沙、宁乡、重庆等地,价格也普遍较高,买一头仔猪需400元-500元左右,绝大部分农户难以承受。二是饲料成本增加。生猪饲料价格每吨比去年同期上涨200元,涨幅为4.5%,玉米价每100斤比去年同期上涨20元左右,涨幅为40%,潲水喂猪成本比去年同期上涨20元左右,涨幅为25%。三是消费需求增加。由于我区旅游形势好,旅游接待人数不断增长,旅游经济不断发展,相应地肉食品消费量也不断增加。四是防疫成本增加。今年全国性高热病、猪蓝耳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养猪大户、散养户都增加了用于生猪防疫的成本。五是周期性价格波动。我区猪价波动周期一般为3年,经历了前2年持续回落期后,从2006年7月开始,猪价止跌回升,现正处于上升期。
由于生猪及其产品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养猪效益明显看好。军地坪街道办事处5户养殖户今年上半年共出栏生猪104头,出栏肉猪均价5.2元/斤,毛收入90800元,生产成本37090元,总利润53710元,每头利润516元(不计工资成本)。其中自繁自养户马一民,上半年
共出栏生猪23头,总收入23000元,总成本2760元,每头利润高达880元(不计工资成本)。根据市、区业内人士分析,从生猪生产周期和市场价格运行规律看,全年生猪养殖将保持盈利,价格回落的可能性小,养猪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有发展潜力。
二、我区当前生猪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生猪生产形势严峻,农村空栏户较多。如中湖乡全乡共有农户3458户,养猪户2109户,空栏率39%,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0个百分点。造成空栏户增加的原因:一是约35%的空栏户想喂猪但无钱购买。二是约15%的农户家庭条件较好,多年来无养猪的习惯。三是约20%的农户已外出务工,而且认为外出务工捞的是“活钱”,而从事养殖业见效周期长,加上要成本,风险也很高,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养猪。四是约30%的农户认为目前的价格太高,一方面在观望价格,等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担心生猪收购价格很快回落,生猪养殖又将变成赔本买卖。
(二)市场行情波动过大,农户不愿养猪。目前,生猪价格过多依赖市场调节是影响生产发展的最关键原因。由于单个养殖户不能掌握市场价格,农民得到的实惠相对较少,猪养的多,价格就下来了,养猪户只好大量减少养猪的头数,或干脆宰杀母猪。一旦价格涨上来了,生猪存栏又少了,没有猪卖,养猪户还是没得到实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养猪户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无自主发展的能力。
(三)动物疫病防不胜防,农户信心不足。随着生猪及其产品流通的日趋活跃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再加上我区大多仔猪靠从外地调运,生猪疫病的传入、发生与流行变得越来越复杂,即使是实施了防疫工作,也不能避免发生疫病,让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和养殖户防不胜防。而且当前全国性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高热病等呈多发趋势,且表现出混合性感染特征,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如军地坪街道办事处养殖户庹某,因去年从外地调运的100多头生猪遭受高热病,一次性全部死亡,造成血本无归,对养殖业彻底失去信心,被迫转向其他行业。
(四)母猪存量急剧下降,自繁自养能力小。多年来,我区母猪饲养量较少,加上去年因高热病影响,我区母猪饲养量急剧下降,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存栏母猪400多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8.8%。母猪饲养量少,意味着农户自繁自养能力小。而外调的仔猪一方面抗病能力较弱,经过路途的跋涉,每调运一批仔猪难免要损失几头,一方面疫病传入的机
率增加,养殖风险高,另一方面增加了购买仔猪成本。据估算,自繁自养比买外调的仔猪每头利润至少高200元-250元左右,造成许多农户只买本地仔猪喂养,买不到本地仔猪就不养猪的现状。
(五)养殖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多年来,虽然我区在品种改良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资金投入少,品种改良规模小、范围窄,目前本地生猪品种正逐渐退化。再加上我区畜牧养殖业仍是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比重很低,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偏低,缺乏对畜禽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无产业链条,多限于自产自销,抗风险能力差。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饲养、管理、防疫、治疗水平低,疫病时有发生,挫伤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阻碍了我区畜牧业发展。
(六)养殖标准化程度低,质量监管较难。多数养殖户仍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难以适应市场要求。养猪业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对标准化的认识还不到位,标准化生产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难度大,猪肉市场管理任务繁重。猪肉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体系建设滞后,监管技术和手段也适应不了新形势的需要。
(七)筹措发展资金困难,养殖业规模小。多年来,我区对养猪业投入不足。养猪业属微利产业,靠自身滚动发展非常缓慢,要扩大生产规模,一靠财政支持,二靠银行贷款。大多数专业户面对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希望有资金上的支持。许多养殖户都希望在目前养猪效益较高的情况下继续扩大经营规模。由于无法筹措资金,最后只好不了了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养猪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猪的质量要求提高,以及我区猪肉消费量的不断增加,规模化养殖已势在必行。
(八)对畜牧业重视不够,发展速度缓慢。旅游业是我区的支柱产业。多年来,全区上下把主要人力、财力和精力放到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上,忽视了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再加上少数人认为动物疫病的防控才是畜牧部门的主要职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区养猪业的发展。
三、稳定我区生猪生产的对策
针对我区当前生猪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难,笔者认为,要促进全区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确保肉食品市场正常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须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加大旅游反哺农业的工作力度,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特别要采取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把发展生猪养殖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尽早扭转目前生猪生产滑坡的局面。各乡镇要建立领导责任制,把发展生猪养殖主要指标作为对村(居)的考核内容之一,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每个行政村要制定详细的生猪养殖发展规划。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让干部群众始终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为养猪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提高母猪数量,满足仔猪需求。目前,全区共存栏母猪400多头,而要保证我区供养平衡,全区需有母猪2500头,仅中湖乡就需700头左右,但该乡存栏母猪只100多头,每年从外地购仔猪9000多头,花去资金约306万元。如果建立母猪基地,保证该乡有700头母猪,则可大大降低养猪成本,无形中可让该乡农户增收250万元以上。因此,要根据我区实际,对饲养母猪的农户和专业户给予适当补助,在保证国家财政每饲养一头母猪补贴50元的优惠政策下,制定出相应的地方配套政策,促进母猪存栏比例的提高。同时,要提高母猪饲养管理水平,保护母猪生产能力,增加仔猪的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我区范围内生猪补栏所需。
(三)不断增加投入,建立繁育体系。一是要推进良种猪场的建设,配置生猪良种繁育基础设施,提高良种猪供应能力。二是要加大对种猪扶持力度,健全种公猪配套体系,区财政可安排良种补贴专项经费,用于种公猪的引种、育种和良种推广,提高全区生猪良种的选育和供应水平。
(四)扶持规模发展,提高饲养水平。一是加强生猪养殖小区建设,提高小区对养殖户的吸纳能力。通过对养殖大户实行补贴,按照生猪出栏数给予一定补贴等政策扶持,引导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二是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采取政府贴息贷款的方式,鼓励和帮助养殖大户的发展,提高标准化规模养猪的水平。三是加快由过去农户散养为主向集约化、规模
化、产业化养殖模式的转变进度,不断推广标准化养猪技术,提高生猪标准化饲养水平,促进生猪生产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五)加强疫病防控,确保产品质量。要加快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控机制,集中时间和精力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生猪疫病的监测和免疫工作,打好生猪疫病防控的攻坚战。同时强化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生猪流通检疫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病死猪及猪产品的无害化处理,严防病死猪肉流入市场,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六)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科技含量。畜牧部门要建立新型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治检测新机制,每个专业技术人员要定向培训20名农户技术人员,认真做好现场技术指导,举办养殖技术辅导班,不断推广养殖业新知识、新技术和生猪疫病防控新规范。每年要对村干部和养殖户进行实用养殖技术培训,做好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基本达到村组有技术人员、户有科学养殖明白人。
(七)成立专业协会,促进健康发展。针对当前养猪户思想意识跟不上时代步伐,技术水平停留在传统养殖方式上的实际,我区可采取成立养殖协会,各乡镇成立养殖分会的形式,提高养殖户之间的组织化程度。协会可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入会自由、退会自由”的原则,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内部机制。同时还可由协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章程》,动员和鼓励养殖户加入养殖协会,做到养殖户之间的互相监督、自我管理,整体应对市场风险,提高应对市场行情波动的能力,确保养猪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第五篇:生猪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生猪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要求,我局组织人员对全县生猪生产情况做了一次大概调查,调查了一10个规模养殖户、2个饲料经营个体户,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生猪市场价格“冰火两重天”。主要体现在毛猪出栏和猪肉价格上,现生猪出栏价格12.2元/公斤,而猪肉价格一值保持在32元/公斤高价位。近3个月,仔猪徘徊在20元/公斤左右。
2、生猪存出栏变化影响略大。从规模养殖户中了解到,母猪淘汰率略高。主要表现在2010年以前老规模养殖场和年出栏500头以下规模养殖场,淘汰率比正常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近三年新增规模养殖场母猪处在生产高峰期,产能比较正常。
3、生猪养殖效益“生死两重天”。在饲养管理水平较高,按出栏毛重125公斤/头外三元猪,毛猪价格7元保本计算,每出栏一头毛猪总价1550元,养殖户每出栏一头要亏200元/头左右。而屠宰场猪肉平均出场价19.2元,按76%的出肉率,总价可达1824元。养殖户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养殖周期最长,效益最低,饱受煎熬。
4、仔猪销售及养殖户春季补栏“不乐观”。从村组和仔猪贩卖经营户那里了解到,养殖户存观望态度,仔猪销量不大,养殖户填栏补栏积极性不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生猪行情过度低迷,持续时间较长;二是散养户减少。
5、后期生猪形势预测。从目前来看,正处于猪肉消费淡季,估计在5-6月份价格会有所回升。
6、当前应对措施及有关建议。一是合理淘汰产能较弱母猪,二是做好疫病防控,三是建议能繁母猪补贴政策能否变通,不搞“麻花雨”,以县为单位,按全县能繁母猪数统计将补贴打捆到县,用于年出栏500头上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粪污治理、标准化改造,淘汰弱势猪场,减轻环保压力,增加市场竞争力。
二O一四年三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