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广东山区招商引资的营销学思考
关于广东山区招商引资的营销学思考
曹 伟 华
2000年,广东省50个山区县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105282万美元,人均实际利用外资为34.78美元,而同期全省人均利用外资数额为194.37美元,珠江三角洲人均利用外资为543.71美元,山区利用外资与其他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各个地区的共识。哪里要加快发展,哪里就必须大量吸引外资。山区的招商引资实际上是以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来吸引和换取外资的特殊营销。因此,从营销学的角度对山区招商引资问题进行探讨,对山区目前正在蓬勃开展的招商引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投资环境建设须更上一层楼
山区的招商引资,实质上就是利用土地、人力资源和山区环境优势来换取外
资的特殊营销。山区要吸引到更多外资进入山区,投资环境优势的塑造极为重要。
1、硬环境建设要向“国家环保模范城”目标迈进
在构成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环境中,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的综合内涵。广东山区招商引资的硬环境是指影响引资的物质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实践证明,优美的城市环境和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吸引外资的一张“王牌”。统计资料显示,自 1997 年以来,国家环保模范城①(城区)的经济持续增长率平均在11%以上,人均 GDP平均超过 2 万元,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增长都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国家环保模范城已成为我国目前一幅亮丽的“招商广告”。如珠海、厦门、张家港、苏州等这些国家环保模范城,备受外商和创业人员的青睐,外资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逐年上升,旅游业更加兴旺,房地产业持续升温。这些“环境效应”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建设优美的环境就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培育新的营销资源。然而,陆续经过国家环保总局严格考核的5 批国家环保模范城中,我省的5个山区市无一能获此殊荣。人们心目中“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广东山区,无一城市能符合国家环保模范城的标准。我省的山区市虽然在投资硬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广东山区还必须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要真正把山区建设成天蓝地绿、水清气新、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大森林,才能以优美的生态环境来吸引更多的投资商。① 1997 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决定,在全国开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活动。考核指标包括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共计 27 项,如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空气污染指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成为申请城市考核的硬指标。
2、软环境建设要争取实现新“五通”
软环境,是相对于自然条件、物质条件等“硬环境”而言的环境因素,包括市场潜力、历史文化渊源、政策法规、思想观念、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社会治安状况、社会运行机制、市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等等,是各方面要素的综合反映。山区在经济建设的起步时期,环境建设会更多体现和侧重在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方面,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则日益突出。如果软环境建设滞后,也会严重影响硬环境作用的发挥。因此软环境建设,事关山区发展的大局,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
新时期,山区的软环境建设必须在新的“五通”方面下功夫,即实现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服务通,从而创造软环境建设的新优势。新“五通”包括:一是信息通。山区要寻找新优势,就必须为山区内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用一流的信息环境来支撑山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市场通。资本总是流向市场开发潜力大的地方,因此,山区政府既要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要为外商开拓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三是法规通。政策法规是招商引资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山区要营造健全公正的法制环境,逐步建立起按国际惯例运作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严格按法律法规办事,为外商提供完善的法制服务。四是配套通。山区要为外来企业增强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满足它们对于生产链条和配套能力的需求,尽可能提高山区的仓储、运输,特别是海关通关等效率,为企业提供畅通的物流、资金流服务,不断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商企业。五是服务通。山区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把政府对投资企业的服务,视作为一种售后服务,并不断完善政府服务体系。
二、广东山区招商引资的市场营销定位策略
市场定位就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用户(投资商)对该产品(山区)某种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强有力地塑造出山区本身与众不同,给人印象鲜明的个性或形象,并把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投资商),从而使该产品(山区)在某些方面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即要树立山区品牌形象,正确为山区招商引资定位。
1、打好“绿色”品牌,树立山区绿色形象
投资是一种商业行为,哪里能获取较多利润,资本就会流向哪里。对于山区来讲,正确认识自身局限,认清自身最大优势,才能扬长避短、走向繁荣。
我省山区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优势。山区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蕴藏着丰富的绿色资源,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是广东最大的“氧吧”。随着环保意识在民众中的逐步增强,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以绿色为支点,促进生态资源的资本化,“钱”途无量。山区传统的农产品一直存在“卖难”的问题,而市场上的“有机茶”、无公害蔬菜等绿色食品却因符合人们保健
和环保的要求,备受市场青睐。因此,山区的招商引资要扬长避短,从实际出发,以“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城市”为发展主线,引导外资“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山区”,在保护生态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保护生态,把绿色产业培育为支柱产业,才能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吸引和留住外资。
2、在招商引资中不断培植产业链
产业链是指相互间具有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的同一产业或行业及相关产业或行业在空间的集聚。产业群或产业配套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对投资的区域而言,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是一种深层次的环境要素。产业链一旦形成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形成信息资源的汇聚,就可能加快区域内资金、物料的周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分散投资风险。产业链的形成既可增强现有企业竞争力和发展能力,使其不断增资扩产,又可对新资本产生吸引力,从而使新的投资商看好该地区的产业,增强产业的配套能力。山区的招商引资,要充分认识到产业链的重要作用,要不断以产业群的特征进行招商引资,使投资者获得集聚经济效益,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不仅生产企业是产业链的一个节点,机场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也是产业链的中心,如孟菲斯由于机场的存在使其由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发展成物流中心,进而成为全球性的贸易中心,机场成了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因此机场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也是实施产业链招商的重要筹码。山区要善于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中不断取得的新突破,以此为契机不断培植产业链。如韶关市翁城镇,充分利用韶关京珠高速公路经济带这个筹码,成功地进行了招商引资。广东省翁源县翁城镇是京珠高速公路韶关境内最南端的一个出入口,2001年高速公路通车后这条通畅高效的“绿色通道”使翁源农副产品外运能力大大增强,果蔬运送朝发夕至。翁源县以“路通”效应为契机进行招商引资,使翁源县2001年引进外资项目达20多宗,合同投资金额为2.5亿多元。①
三、广东山区招商引资的营销组合策略
从营销角度来说,山区通过各种营销策略的组合,同样可以吸引投资者进入。从营销学的4P组合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来分析山区招商引资的营销组合策略,对于山区招商引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产品策略
营销学讲的产品概念,实际分为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三个层次。山区为招商引资提供的产品同样也可分为三个层次,其核心产品是提供给投资商获取最大收益的项目。每个投资商都是经济学的理性人,他们追求的都是投资收①李时平:《一路通,百业兴—粤北建设京珠高速公路经济带纪实》,《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2年2月8日。
益的最大化。山区要吸引这些投资商进入,关键是要使投资商在山区投资能够获得所期望的利润。明确了这一点,山区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便要以此为核心,创造有利于投资者的投资环境,让投资商得到真正的实惠。
山区招商引资提供的形式产品即山区所提供的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如前所述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等。形式产品的好环直接影响山区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因此,山区投资软硬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山区招商引资提供的附加产品即山区为投资商入驻后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即“五通”服务,只有以优质的服务才能留住入驻山区的企业。如果这一环节没有做好,投资商即使进入了山区,将来也会搬走。留商关键在于留心,这是山区招商引资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2、价格策略
山区招商引资中的价格问题主要指投资商进入山区投资办厂所需缴纳的各种税费。由于这些税费直接影响到山区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从而影响投资商的收益,因此,各种税费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商的投资决策。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山区内各种费用便成为山区招商引资价格策略的关键点。目前山区有些地方的一些生产费用比邻近的发达地区还高,如山区某县的工业用水为1.3元/立方,而在惠州市,水价普遍在0.6~0.8元/立方之间。因此,山区必须大力降低投资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给予企业更多的优惠。同时,要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山区企业生产间接成本,以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
如河源市切实营造低成本投资环境,招商引资采取收税不收费的价格策略,规定凡在市开发区投资兴办生产性项目的,一律给予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用地和厂房租金最高限价等,同时,规定由市、县引进办“一条龙”负责外来投资企业的立项、报批手续,最大限度地降低外商的投资成本。结果,该市新投资项目大量涌入,原有的外资企业纷纷增资扩产,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达2.18亿美元,招商引资呈现强劲势头。①
3、渠道策略
一个地区进行招商推广、引进投资者,其基本原理与向市场推广、推销一件商品是一样的。山区招商引资的渠道策略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将外资引进来,渠道越多,选择的渠道越好,就越能更多地吸引外资进入。招商引资有许多固定和不固定的渠道,主要有:
一是传媒渠道。传媒是信息传播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的工具。通过传媒(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等)进行招商宣传,可以最快最广泛地提高山区知名度。二是举办或参加各类招商会议。通过参加各种会议,相互交流信息,洽谈业务,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和合作伙伴。三是借助中介机构的联络渠道招商。它包括通①南方网:<<山区逐渐成为外商投资新热土>>,2002-04-05。
过我国驻外机构、外国使领馆、商会、投资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招商、银行等。四是派出招商小组主动出击招商。招商机构可以选派熟悉业务、精通外语的人员组成精干的招商小组,不定期地主动出击,到一些重点国家和地区进行招商和宣传、介绍及项目洽谈的促进工作。五是以商引商。一个新来的投资者在作决定之前,除了听取中方的介绍,参考咨询公司、律师行、会计师行的报告外,还会走访已在该地区投资办厂的公司,询问他们的经验和看法。而这些“过来人”的意见对新来的投资者来说更可信,更具说服力,影响力也更大。因此,只有综合利用各种渠道才能不断提高山区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4、促销策略
目前,我省山区的许多地方是习惯等商而不是招商,喜欢迎商而不是招商。对欧美企业、港澳台企业和政府对外投资的操作习惯和要求没有进行认真研究,认为招商是务虚,而没有认识到真正的招商是一种艰苦的、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的务实过程,必须实行促销策略。
(1)要学会“纸上谈兵”或“电子谈兵”
目前,山区的许多企业或招商部门在招商引资中基本上采取的是直接观望法:“我有项目、基地,我有一个厂、地方、适合你投资,欢迎你来考察,坐下来谈判”,不习惯也不擅长“纸上谈兵”或“电子谈兵”。而西方或是港澳台投资商在投资决策前偏偏喜欢的是“纸上谈兵”或“电子谈兵”,因为这些投资者可能每天要面对几十个乃至上百个项目材料,根本不可能逐一跑到每个城市去考察。
你有项目,就要对投资商进行表达并提出动议。而欧美投资商的注意力通常只有3~5分钟,如果你的“纸上谈兵”或“电子谈兵”不能够一下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你就失败了。作为投资商,面对许多申请合作意向,不可能全部认真看,只能选择小部分。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不仅会看投资项目的包装外表,更会注重项目建议书的具体内容。因此,山区在招商引资时首先必须对招商项目进行项目定位、包装和数据收集,要懂得进行科学的包装,要学会“纸上谈兵”或“电子谈兵”。广东山区要将自己推销出去,首先要将自己“包装”起来。要按照有可行性研究报告、有项目建议书、有立项批复、有中英文对照的“四有”项目编报要求,去粗取精,汇编印制对外招商项目推介材料。要改变项目建议书故事性、文字性太强,数字性太少或是数字概念模糊的缺点,要把实质性竞争和市场挑战写进项目建议书,这样才有可能吸引投资商的兴趣。
(2)利用公共关系促销山区
利用公共关系切入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山区各市,必须摒弃“酒香不怕巷深”的陈旧观念,要大力开发公共关系,积极主动地和各新闻媒介搞好关系。要善于借助传媒的力量,使外界不断加深对山区的了解。如我省高州市荷花镇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例子。荷花镇地处高州市西北部,也是个山区乡镇,经济发展落后和地理位置偏僻曾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荷花镇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先重点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使街道建设成为全省乡镇建设的典范,创造了乡镇建设奇迹,从而吸引了外界的关注。该镇创新实干的良好形象被传媒报道后,迅速被外界所传颂。形象的改善、知名度的提高,使荷花镇引来了大批的外资,从而使该镇经济建设走在前列。可见,善于利用公共关系也是山区扩大知名度,从而促销自己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广东省梅州市 中共梅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讲师、经济学硕士
邮编:514071
联系电话:0753-2330872
第二篇:开发区招商引资的营销学探讨
开发区招商引资的营销学探讨
开发区招商引资的营销环境分析,开发区招商引资的营销定位策略,开发区招商引资的营销组合策略。
80年代以来,开发区作为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的窗口在我国开始出现并取得迅猛发展。开发区的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经过十几年的光辉历程,各开发区逐步进入产出期,开发重点已从形态扩张逐步转向内涵提高。与此同时,许多优惠政策或到期、或调整、或取消,开发区优惠政策的优势明显减弱,“开发区如何开发下去?”成为业内以及社会各界讨论的课题。1994年底,在全国技术开发区座谈会上,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面对21世纪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我国开发区将进入主要不再依靠优惠政策而将主要依靠科技进步,集约化、现代化经营管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阶段„„要走以效益为中心、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促进开发区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是开发区的第二次创业。”由此可见,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必须再造新优势、重塑新功能、实现新突破。开发区招商引资实际上是以土地资源来吸引和换取外资的特殊营销。因此,从营销学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无疑对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有所裨益。
一、开发区招商引资的营销环境分
开发区建设的目的是招商引资,即利用土地资源来换取外资的特殊营销。既然招商引资是一种营销活动,那么就要进行营销环境的分析,即开发区的引资环境。国际投资市场的竞争,不仅是投资者之间的竞争,也是引资者之间的竞争,引资者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引资环境的竞争,谁的引资环境好,谁就能更好地吸引外资,开发区的招商引资首先应对本身的引资环境进行分析,积极创造好的引资环境,才能增强自己的引资营销实力。
开发区的营销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1.招商引资的硬环境 开发区招商引资的硬环境是指影响引资的物质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
自然资源是指与地理、气候、资源有关的自然物质条件。沿海开发区的地理优势明显,而内陆开发区资源丰富,同样可以吸引外商,只要能依据本身优势进行宣传,同样可以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
基础设施是指交通、通讯、能源供应等条件。基础设施的落后是制约许多开发区引进外资的“瓶颈”因素。另外,基础设施还应包括为区内投资者提供的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和条件,以及文化娱乐设施。
环境保护也是外商选择开发区进行投资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恶劣的环境质量是无法保证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的,而好的环境质量能体现出好的管理水平,也容易吸引外资。
2.招商引资的软环境 开发区引资的软环境是指经济和社会条件,包括市场潜力、劳动
力资源、政策法规、金融中介服务以及社会治安等。
市场潜力是指开发区周边市场的容量和潜力。市场是吸引外资的关键,让出一部分市场是吸引外资的一个很好的策略。
劳动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开发区内劳动力数量充足,劳动力质量高,便能更好地吸引外资企业进驻。因此,开发区应有很好的人力资源措施,吸引各种人才。
政策法规是招商引资环境中的一个核心因素。除了国家制定的一些法律法规外,开发区应有自己特殊的政策。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给投资者最大的优惠,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金融中介服务包括银行信贷、会计事务、律师事务、信息咨询、管理咨询等。这些服务对外商投资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金融中介服务越完备,吸引外资的能力就越强。
社会治安也是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社会治安使外商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同样能够吸引投资者。
二、开发区招商引资的营销定位策略
开发区的招商引资不仅要与国外的开发区竞争,国内区域内的开发区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仅上海市内就存在着闵行、虹桥和漕河泾三个国家级的开发区,还有浦东新区(包括张江高科技园区、外高桥保税区、孙桥现代农业园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另外,还有松江工业园区、嘉定工业园区、南汇工业园区等,它们彼此之间就存在激烈的竞争。如何发挥自身的特长,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呢?开发区的市场定位尤为重要。
市场定位就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开发区)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用户(投资者)对该产品(开发区)某种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强有力地塑造出本企业产品(开发区)与众不同,给人印象鲜明的个性或形象,并把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投资者),从而使该产品(开发区)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要树立开发区的形象,关键在于开发区的功能开发,内涵的发掘。
1.通过功能优势集聚的产业效应树立开发区的市场定位形象 以浦东为例,各开发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效应,吸引了相关产业的外资企业进入。
(1)外高桥微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外高桥保税区成了主导世界计算机行业的美国惠普、英特尔、IBM 和荷兰菲利浦等十多家跨国公司的集聚之地。这些企业依托外高桥保税区的保税政策以及分拨中心功能,将产品主要投放亚太市场,同时向港、澳、台地区和南亚诸国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2)金桥现代通讯、光机电一体化、现代制造技术产业基地。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贝尔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车公司都是这些行业的“领头羊”,他们的入驻使金桥开发区定位于通讯、制造产业基地。
(3)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瑞士罗氏公司、美国美敦力、英国史克等世界著名制药公司入驻张江,使张江成为中国的“药谷”。
(4)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更是以金融贸易服务明确树立自己的形象。区内银行、证券、保险、投资信托机构汇集一起,强大的产业效应吸引了世界许多大型金融机构。
2.以完整的产业群树立开发区的市场定位形象 产业群是指相互间具有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的同一产业或行业及相关产业或行业在空间的集聚。在宏观上表现为由主导产业、支持产业以及经济基础设施三要素构成的区域产业结构;在微观上则表现为行业或部门间的生产关联与协作,即将一个部门或行业的产品作为另一行业或部门的原料、半成品或辅助性材料。开发区如果以完整的产业群的特征进行招商引资,能给投资者获得集聚经济效应,使投资者获取更高的回报,从而吸引投资者,具体表现在:(1)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种基础设施,降低使用成本;(2)减少运输和交易成本;(3)随着“本地网络”的形成,刺激创新效应;
(4)溢出效应的存在促进企业间的模仿与学习,降低进入壁垒,吸引新企业进入;(5)学习曲线效应,降低学习成本。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便是以完整的产业群来吸引外资的。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以电子、食品、机械、生物制药为主的产业结构,企业间的联系开始形成,由于一个企业的入驻,连带其他几个企业入驻的现象很多。例如,可口可乐公司进驻开发区后,美特容器投资近一亿美元与之配套;而摩托罗拉则吸引来了绿点公司、模范公司、英国的BOC集团、韩国富川公司、新加坡富裕公司、日本三井高科技公司等入区为之配套。产业群的连带效应对开发区的招商引资也有重要影响。
三、开发区招商引资的营销组合策略
从营销角度讲,开发区招商引资同样存在营销组合的问题。如何利用营销学的营销组合理论帮助开发区招商引资,对于现阶段逐渐失去政策优势的开发区来说尤为重要。开发区通过各种营销策略的组合,同样可以吸引投资者进入。下面我们从营销学的4P组合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来分析开发区招商引资的营销组合策略。
1.产品策略 营销学讲的产品概念,实际分为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三个层次。开发区招商引资提供的产品同样也可分为三个层次,其核心产品是提供给投资者获取最大收益的机会。每个投资者都是经济学的理性人,他们追求的都是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开发区要吸引这些投资者进入,关键是要使投资者在开发区投资能够获得所期望的利润。明确了这一点,开发区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便要以此为核心,创造有利于投资者的投资环境,将利益最大程度地让渡给投资者。开发区招商引资提供的形式产品即开发区提供的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如前所述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等。形式产品的好坏直接影响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成功与否,开发区软硬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开发区招商引资提供的附加产品即开发区为投资者入驻后提供的各种服务,包括各种金融中介服务、生活娱乐服务,只有以优质的服务才能留住入区企业。如果这一环节没做好,投资者即使进入了开发区,将来也会搬走的。厦门经济特区在引进外资后,特别注重区内服务设施建设,为外商投资者提供文明、优美的居住环境,优质的服务和功能齐全的商场以及相应的娱乐设施,还有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国际学校和外国语学校,以及完备的医疗服务,让国外在厦的投资者和工作者及其子女、家属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解除投资者及各类企业人才的后顾之忧,留人要留心,这是开发区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工作。
2.价格策略 开发区招商引资中的价格问题主要指投资者进入开发区投资办厂所需交纳的各种税费。由于这些税费直接影响到开发区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收益,因此,各种税费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开发区内各种税费便成为开发区招商引资价格策略的关键点。开发区的各类税费包括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税、土地批租费、厂房场地出租费、电力、自来水、燃气、供热、通讯、污水处理等各种费用,其中有些费用是不可变更的,有些则可以给予优惠的。为了降低区内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给予企业更多的优惠是很有益的。厦门在这方面便作出许多努力,一是清理税外收费;二是减轻企业负担,如最近规定:企业排污设施费按征收标准的一半收取,减少集装箱通过厦门大桥的过桥费;三是用好优惠政策,对符合厦门市产业发展方向、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要从土地、税费、人才引进、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
此外,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也可以降低区内生产间接成本,这也是开发区招商引资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
3.渠道策略 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渠道策略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将外资引进来,渠道越多,选择的渠道越好,就越能更多地吸引外资进入,努力构建招商引资的新机制成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工作重点。
(1)“行商”招商。深入国际市场,实行跨国招商,组织小队人马走出国门,到国外招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就组织人员赴新加坡实地考察,为下阶段有针对性地招商打下良好的基础。保税区还在香港设立分公司,并准备在美国、日本设立办事处,实行跨国招商。
(2)委托代理招商。充分利用我国在境外的机构及国际大财团的渠道多、信息灵、经验丰富的优势,委托他们代理招商,拓宽招商引资的渠道,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还可通过投资促进会、商会、投资咨询公司或其他中介机构委托代理招商,避免企业直接招商所需高额成本费用,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3)“网络”招商。由于网上商业日渐成熟,国外很多投资项目已开始实行网上招商。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使外商了解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项目,并能十分方便地与当地代理商取得联系,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为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开发区还可以将自身上网,建立招商网址,发布招商项目,增加外商投资机会及提高招商项目成功率。
4.促销策略 开发区要将自己推销出去,首先要将自己“包装”起来。当前一些开发区招商项目“包装”粗糙,如有的项目仅有经过县或市政府批准的立项报告书批准文件,连英文资料都没有;有的虽有项目报告和英文材料,但不符合国际招商的惯例所要求必须具有的基本内容,这使得投资者很难决定是否投资。项目招商的“包装”应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使国外投资者易于接受,包括:(1)企业的财务报表;(2)公司信用评级;(3)项目产品的市场分析;(4)对整个项目动态的投资回报的预测和分析。有了精美的包装,接下来的便是广告宣传。
开发区招商引资要加强投资整体环境的宣传,多邀请一些外国企业家到开发区进行实地考察,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增强他们的投资信心。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会,加强招商
宣传力度。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在1998年就开展过一次“体育招商”活动。开发区抓住澳大利亚客商要在E区建一橄榄球场的机遇,出租了E区的一块地,其经济效果不仅在于利用了E区的1.5万平方米土地,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改善了保税区的投资环境,向外商宣传了保税区。由此项目带动了BHP项目的引进,搞活了近4000平方米仓库存量。体育招商引起了轰动效应,新闻媒介争相报道,增加了开发区在国外的知名度,为开发区添上了一笔无形资产。
开发区招商引资还要注重公共关系,建立“人际网络”。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重视发展与国内经济主管部门及经济实体的关系,加强与天津市工业委局、中央有关部委、国外驻京津的律师事务所、代表处、咨询机构、驻华使馆及其他有考察团组和项目信息的单位联络,并与部分单位建立了较密切的关系,为天津开发区及时收集各种项目信息,掌握项目动态,加快项目审批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第三篇:关于山区教育的一些思考
关于山区教育的一些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由于一系列历史的政策的及本身区位的原因,比如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起点不同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倾斜使得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落差较大,在全社会效率不断提升的同时,社会的公平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于是2008感动中国的四川二坪村的夫妇俩,十八年风雨无阻地尽心教学让我们感动,可感动之余二坪村的教育现状却令我们心灵震颤,或许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一个老师一个月230元的工资我们作何感想?
近年来,党和政府也把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放到重要位置,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然而一个地区的发展除却政策的倾斜支持和本身地理区位资源因素的影响以外,更多的依靠人才,只有众多的人才在这里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适的发展战略,再有一批批辛勤的耕耘者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一个地区才有可能发展起来。而人才的培养依靠教育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本就贫困落后的山区其发展要发展教育依靠教育,教育成为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然而山区的教育抽丝剥茧之后会呈现怎样一种状况呢?
一是山区人民对于教育的认识。山区的父母都想着把孩子送出大山深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山区孩子“出山”的主要途径有这么几条,一是通过读书高考上大学受教育以后在外地工作,二是参军,三是外出打工。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趋势,军队需要的是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很多初中高中毕业以后通过当兵参军这一途径跃出大山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许多人都在部队服役满两年之后,最终还是回家了;而外出打工是许多人的选择,由于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差异,户籍制度的禁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换代,城市高昂的医疗费用、教育费用和住房所需均给外出务工人员套上了枷锁,很多外出务工人员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所以接受教育似乎就成了人们摆脱农门飞出山沟的唯一的正确的合理的途径。
随着经济产业的专业化和知识化以及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升级,越来越多的接受过教育的人成为了“成功人士”成为了社会的中产阶级,于是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的道理便深深植根在山区人民的心中。近些年农村地区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8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生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以前重男轻女不让女孩上学的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现阶段的现实情况,人们一方面越来越崇尚知识尊重知识,但另一方面由于现今大学生的就业严峻等情况,很多人对于教育的投资回报问题信心不足的情况,面对高昂的教育费用很多人在用这些钱去让孩子受教育还是让孩子用这些钱去开始自己的“资本扩张”之间选择,而在两者的博弈中很多人在让孩子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倾向于后者,没有更长远的认知。与此相对应的另外一个极端,也是一个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就是对教育的过度期待,也有很多父母把子女受教育改变命运然后附加改变自己的命运当成一生惟一的赌注,想着孩子上最好的学,找最好的工作,拿最高的工资,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当作筹码压在这份赌局上,这本身可能教育致贫,加大孩子的压力,最后没能实现既定愿望之时,无法弥补。此外仍然有很多人的心中有传统的养儿为防老的思想,不愿意让孩子外出求学和工作,比如老人为了能让有人在自己年老的时候能给自己担水而留下一个孩子不让其上学的情况,让孩子在居住地附近接受教育,这样一种思想以及随之而来的行为将孩子禁锢在这片土地上从而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其实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绝大多数农村父母都有两个孩子,如果这两个孩子均被禁锢在家里必然会带来这样一种后果,当着两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之后,原来的薄土被一分为三,这必然会带来农业产量和收入的相对减少。
对此,我们应该改变我们教育理念的分布。高度重视教育,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促使人更健康全面的发展,教育的投资是一种长线投资,短期内没有看到收益,这也是山区很多父母不愿意送孩子进入高中大学“浪费钱财”的原因。父母应该着眼长远,应该认识到,知识才是创造财富的最根本动力,如同《乔家大院》和《走西口》等一些影视作品反映的道理一样,晋商中有很多成功的商人,而这些成功的商人绝大部分都是儒商,也就是说懂得知识和文化的商人才能立足才能挣钱。农民工的工资之低足以可以说明问题。所以父母应该放眼长远,教育投资是一种高回报率的投资,远远比把这一份钱用在给孩子盖一栋房子或者做一份嫁妆要强上十倍百倍!然而我们也不应该把所有的问题都压到教育上来,把所有的人都逼到高考这条路上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很多没有通过高考,没有上大学的人下海经商同样能挣到很多钱,同样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二是山区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其他各种资源的配置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山区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也极其匮乏,首先是教学人才的匮乏,很大一批初中小学教师都是中专师范毕业,高中老师毕业于重点大学的比例也不高,当城市地区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接受英语教育而山区的孩子却到了初中才开始,更有甚者一些初中没有一个英语本科毕业的老师,很多老师都是半路出家。这与山区的社会经济区位较差以及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和社会地位不高有很大关系。
其次山区学校类型不多,基础设施较差,使得升学率和教学质量都受到负面影响。山区教育发展到新阶段,表现出来的就是对优质、公平、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从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上来看,无学上的矛盾会逐步退出,但上好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教育进入了新阶段,山区优质教学资源的供给不足成为当前山区教育的重大难题和挑战!综合这两种情况可以看出山区的教育软硬件资源均比较匮乏,加之教
育理念的落后陈旧使得山区的教育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比较突出的比如高考,一方面山区的高中教育在与城市地区的博弈中,由于教学资源的匮乏导致教学质量的偏低,加上与城市地区相比的信息劣势,此外更由于城市地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投入,种种因素多管齐下必然导致山区学生高考的劣势!
山区的教育也面临着一个客观现实的难题,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接受过良好教育掌握科学技术和经济政治发展规律的人才,来为山区的发展出谋划策献计献力,然而山区由于本身经济自然交通等因素影响本身培养的人才相对较少,而这些受过教育的人才大多流向了其他条件较好的地区,吸引外来人才就更加不具有现实可能性,所以山区的教育问题就陷入泥潭而难以拔出来。如何面对这一系列难题,应该是我们社会各界值得深思的问题。三是山区教育模式和体制的问题。对此,山区教育面临着的问题多而庞杂,比如基础教育阶段的扼杀创造力式的死记硬背式书山题海式的教育,这禁锢了受教育者的思维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比如小学阶段的数学课本里就出现一些不伦不类的题目,鸡兔同笼算笼子里有多少只脚,教育者本身为什么不想想设定这样的题目带来的影响呢?鸡兔本不相同,为什么非要关在一个笼子里呢?很多东西不仅不利于接受教育者的思维拓展,反而有害,学生们都抓得很紧,除了做卷之外什么都没有学会,千篇一律的培养方案,如同工厂化的模式,导致学生的能力不足.我们希望能够遵从孩子的天性来作为教育的蓝本,但现在的教育反而伤害了孩子.孩子们没有体验快乐,只是一天到晚钻进书本里头,学生们除了会做题以外,什么都没有学到,连最根本的东西也不会,孩子的成长很让人担心.基础性教育中本能性的东西不断的被消减,阅历和综合能力都较差,反映出来的就是动手能力差,社会责任感缺失,自私自利倾向严重。现行的文理分科将人的两种思维方式给割裂开来,人全部成为“半边人”,工具理性人和人文理性人都是不完整的人,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极为欠缺,加之高中的学习任务升学压力极大,学生的任务除了学习是学习再学习,近视眼少年白头都是最为直接典型的说明,而事实上这样培养出来的不一定是人才,有很多人都被配制成了火柴,潜力被挖掘殆尽,其能量在高考的一瞬间被燃烧殆尽。残酷沉痛的现实逼得基本上每所学校都挂羊头卖狗肉,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尽其所能地推行应试教育!
四是山区教育与高考的问题。山区的教育是通过小学中学然后在高考大舞台上鱼死网破之后,优胜劣汰,通过这样一种淘汰机制对为数众多的学生进行分流的。关于高考制度本身的争议性是很大的。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封建时候的科举制度让出生寒族的士人有了一条通向仕途的道路,高考制度也一样给山区的相对弱者带来了一线“咸鱼翻身”的希望。延续千年的科举,已是历史的浮光掠影,那是无数寒窗苦读的书生才子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门窗,而现在,高考又成为了万千学子通往大学象牙塔的梦想之门,高考之于每一个孜孜求学的人都是一次永不忘却的记忆,她载着太多的希望,影响着我们的人生。面对高考,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家长还是子女,众说纷纭,有期待憧憬有赞许褒扬也有怨气不满,有感性也有理性深刻和犀利。高考改变命运似乎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文革时期“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在这样一个狂热极其不理性的年代里,高考制度也没能幸免。196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出通知,声称以往的招生考试办法“基本上没有跳出资产阶级的框框”,必须“彻底改革”,高考于是成了被打倒的对象,全
国高校停止招生。1972年,招生工作恢复,但这一次只“选拔具有二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入学”,取消文化考试,从此,没有任何文化考试的推荐选拔制度开始正式实行,这种制度招来的工农兵学生,素质普遍不高,有的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大学教育面临危机。更为甚者,无数的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号召,下放农村回炉重造,所谓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荒废了无数人的大好时光,这种对知识的蔑视和践踏造成文化的断层,对国家的健康发展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一种考试制度被取消和非正常运转才扭曲了社会健康发展的机体扼杀了无数人本应该美好的生活曲折了无数人的命运。
社会的公平正义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然而针对教育这一问题,山区和城市的起点不公平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这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通过高考这一制度,建立一个相对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人和人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使得所有参加高考的人站在了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舞台上,重新竞争,这保证了过程的相对公平性,从而使得落后地区的同学在本身先天基础较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转折,从而可以争取一个较好的前途和未来。很多山区孩子经过寒窗苦读之后有了能够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机遇和舞台,能够躺在大学的草地上畅想自己的未来。试想如果没有这一制度,少了高考这一调节器,还是依靠一种完全自由竞争状态下人们自主发展,不难想象有权有势有钱的阶层将会由于既得优势而产生马太效应,不断“良性循环”,而弱势群体由于本身不具备任何可以竞争的有效武器必然会在社会发展中恶性循环不断沉沦。如同封建时候王侯将相世家名族一样,强势阶层会产生强势世袭,跟强势阶层世袭罔替相对应的就是弱势集团也是代代相传,如同奴隶世家代代为奴一样,没有翻身之日。文革中一般都是有组织推荐,思想觉悟高的、工作表现优秀的、阶级成分好的,也就是所谓的“根正苗红”的人可以到学校学习,这样的人才遴选制度就会导致很多的不公平。科举制之所以盛行历朝历代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得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高考制度受到诸多人的诟病,但自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在国家人才选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如同科举制度一样,高考也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舞台,我想这也是高考制度延续至今而其不断发展完善的最根本原因吧!但是高考之后的招生制度却给山区教育另外一种打击,招生录取的户籍因素省籍鸿沟让多少人的梦想在现实的录取制度面前被彻底粉碎,于是有了同样的分数在北京能上一本,在湖北却担心二本掉档!
五是山区教育的发展问题。一个地区的教育要发展,尤其是山区的教育要走向一个崭新的台阶,必须得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等多方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山区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合理有序发展。政府是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必须切实转变和完善政府职能,把促进教育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切实为人民掌好权,为人民教育谋发展促发展,政府一方面要在政策法律上保证教育的发展,使教育的发展做到有法可依,切实贯
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一方面要加强对于教育的宏观调控,利用财税政策等经济杠杆刺激促进教育的发展,如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以改善教育的基础设施,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还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手段促进教育产业的发展;此外还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舆论道德导向要正确。任何政府都不是全能型政府,不可能做到事事周全,现代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便是“小政府,大社会”,一个国家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其社会力量的强大与否,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社会要渐次形成合理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教育;另一方面,企业要积极承担起社会使命,投资教育,捐款教育,积极支持教育;此外,尤为重要的是社会要形成合理高效有序的人才分配流动机制,人尽其能,使人才得到充分利用,不湮没人才。学校本身是教育事业的具体实施者,应该不断加强管理,提高和完善教育方式方法,真正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社会,公民在国家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山区教育的发展需要公民作为一个个细胞来建构整个教育的有机体,公民个人要重视教育积极投身教育,如父母重视教育给孩子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孩子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一些优秀的大学生毕业后到山区支教,带动山区教育的发展等等。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和公民个人的多方努力,才能够托起山区教育明天光辉灿烂的前景!
第四篇:蚌山区2012年招商引资工作要点
蚌山区2012年招商引资工作要点
(讨论稿)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为贯彻落实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提升招商引资水平,促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要点。
一、指导思想
区招商引资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招商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把现代服务业和高新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招商引资工作两大主攻方向,特别是在高新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力争有较大突破。今年我们将城南新区作为招商引资工作主战场,力争实现城南新区与淮河路中央商务区“两翼齐飞,共同发展”的崭新局面。
二、奋斗目标
——力争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2亿元;
——力争内资增长40%以上;
——力争外资突破5000万美元;
——力争新增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1亿元以上项目11个。
三、工作措施
(一)紧盯一个目标,明确招商工作发展蓝图
1、明确目标实现突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2亿元,力争内资增长40%以上;外资突破5000万美元,新增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1亿元以上项目11个。针对城南新区和淮河路中央商务区,突出招大引强。瞄准全球500强、国内200
强和行业100强企业,展开大强度、高密度招商确保目标任务实现。
(二)坚持两大方向,力争招商引资全面开花
2、全面推进中央商务区。现有在谈企业10余家。今年继续招大引强,积极开展“招商日”、“招商周”、“招商月”活动,一方面强力推进与央企、知名名企、台资企业“三维”对接;一方面积极促成银泰百货、苏宁集团、雨润集团、弘阳集团等在谈企业落户蚌山。力争一个落地、两个签约、一批再谈,加快淮河路中央商务区的升级改造。
3、全力打造城南新区。着力打造高新电子信息产业园,全力推介电子信息产业,重点跟踪华为公司、亚旭电子、富士康等知名企业,促其尽早合作并落户。并以新威为轴心,以商招商、借商招商。依托新威的产业优势,开展产业链招商,以产业串产业。今年确保一个高新电子企业落户城南新区。
4、大力提升东海大道中段两侧商贸氛围。以万达项目开工建设为契机,加速推进光彩大市场北侧、张公山大塘D区,无线电厂周边等商业提升改造,确保在东海大道中段两侧落户1—2家重量级商业运营企业,成为东海大道上新的亮点。
(三)围绕三个着力,建立以商招商长效机制
5、着力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以政策、服务做保障,营造亲商稳商的发展环境,把招商工作做细做实,使蚌山区成为客商的首选之地。
6、着力拓展新颖的招商途径。逐步引导我区招商形式由“政府招商”向“以商招商”转变。将“以商招商”作为我区招商引资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借助现有区内龙头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为招商活动提供便利,进而演变为抱团发展,最终
形成产业聚集。
7、着力规范长期的制度保障。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运行良好的保障机制,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招商引资信息网络系统,发挥招商引资中介机构的作用,并营造一个全社会都参与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使招商引资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多样化和市场化,实现招商引资战略性的突破和创新
(四)实现四个突破,强力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8、力争实现招商任务突破。一是实现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大突破。二是实现境外资金大突破。三是实现招商引资结构大突破。力争高新电子信息产业与现代商贸服务业双轮驱动,两翼起飞。
9、确保实现招商项目突破。一是加强项目储备谋划。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招商资源,积极谋划编制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努力促进项目谋划数量扩增、质量提升。二是抓好项目跟踪服务。针对重大招商项目,每个项目确定一位包保领导,一个责任部门跟踪服务,坚持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调度会议制度,重点项目进展情况通报制度。针对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建设进度的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梯队模式。
10、努力实现招商活动突破。一是积极开展产业链对接招商。依托现有产业,引进上下游配套生产经营企业,拉长拓宽产业链条。大力推动以商引商,推动现有投资者扩资、增资、引资,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葡萄串联动效应”。二是针对性小分队招商。从招商引资到挑商选资,始终坚持招大引强。集中针对商贸类全球500强企业和比照北京、深圳、成都、重庆等招商模式针对高新电子企业展开大强度、高密度及首创性招商。三是拱建平台招商。按照产业定位划分,上半年围绕高端商贸业,开展大
型商贸论坛活动,邀请国内外商业名流参加,汇集资源,凝聚人气;下半年围绕高新电子产业,开展电子信息企业高峰论坛,重点推介高新电子信息产业区。并借助花鼓灯嘉年华五月开园运营契机,展开大规模多角度的推介,吸引更多更大企业的目光和投资欲望。四是坚持“六个一”工程。即针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确定一位包保领导牵头负责、安排一套班子全程跟踪服务,制作一本内容详细的接待手册,提供一本蚌山区投资指南,编制一套针对性强的项目建议书,配合一份图文并茂的课件材料。
11、逐步实现招商队伍突破。一是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为确保招商工作顺利开展,增强招商工作力量,要选聘一定数量、有知识、对招商引资工作有激情的优秀人才充实招商队伍。二是加大招商业务培训力度。正对不同层次工作人员,开展各类招商引资培训,加强实战演练,进一步提高招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2012年3月10日
蚌埠市蚌山区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
第五篇:招商引资战略思考
园区招商引资的战略思考 时间:2008-11-14 10:46:48
一、园区招商引资的现状
浏阳生物医药园自1998年建园以来,以1600万元起家,经过不断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对内进行基础建设,目前已经初具集聚规模,并拥有了较为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园区拥有注册企业250余家,其中制造类企业150家,总共开发面积9平方公里,2007年各企业总产值达70亿元,税收3.亿元,现在,已经形成了三大集群类:生物产业、健康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其中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健康产业包括饮料、食品、保健品,电子信息产业则以手机、汽车的配套的生产为主。
目前,园区主要以经贸局为主体,其他职能部门配合来进行相关的系列招商活动。经贸局严格按照项目责任制,细分项目类型和规模,分别安排专人或小组负责项目的接洽和引进工作。
二、园区招商的方法和经验 1.增加知名度,扩大影响;
园区主动承担或参与一些重要的交易会、博览会,如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成果交易会、神农中药论坛,中国药品交易会等,以达到推介园区的目的,同时积极配合参加浏阳市、长沙市、湖南省的外出招商活动,利用省市政府平台,宣传园区并邀请意向投资者来园考察。
2.长期跟踪,主动拜访,做好前期工作;
该方法主要针对重点投资者进行,园区派专人或专组对重点客户进行接触,随时了解其投资动态,设法从市场入手,帮助其在湖南省的经营活动,从而在其一旦确定投资意向时,使园区成为其投资目标的首选。3.以服务树立品牌,以商招商;
通过园区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优化服务质量,减少企业办事成本,促进企业间合作,另外在企业经营业绩突出时给予各种奖励,在企业遇到困难时帮助调解纠纷、介绍外来投资者,帮其进行融资,寻找解困途径。一旦企业在园区得到顺利发展,客观上会在行业内促成正面影响,使入园与成功划等号,主观上企业会积极介绍其好友、同行、合作伙伴及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家到园区投资。
4.与各地商会、企业家协会等民间组织合作; 各地商会、企业家协会等民间组织掌握的可观的人脉资源,通过与其的合作,可以将资源整合为我所用,这方面的招商引资,一方面须以公开兑现的中介奖励政策为依托,另一方面需要专人定期拜访,互通讯息。5.以工业旅游为依托,带动招商引资。
园区秉承“园中有林、林中有山”的规划设计理念,自然环境利用巧妙,历史与现代交融,山水与人文齐汇,医药文化馆、药王山、楚汉文化街等景观正陆续建成,目标是建成国内外著名工业旅游点。以工业旅游吸引客商,联动投资,是园区新的独具特色的招商方式。
三、园区未来招商引资工作的定位
根据在现有基础上对园区将来发展情况的分析,园区未来招商引资方面将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国家宏观调控下,工业用地日趋紧张;
2、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企业生产要素价格上扬;
3、银根紧缩,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园区发展到今天,面临着新的一个十年“再创业”,园区作为国家新批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5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使得园区不仅局限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更可能在食品保健品、电子信息等区域内大做文章。据统计,受这次金融危机和生产成本等其他因素影响,沿海约有20%左右的企业关闭,剩余的很大一部分考虑往内部迁移,面对这样的趋势,抓住其中符合园区引进类型的优质企业,是接下来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合理规划布局,建立诸如“手机科技城”、“温州食品工业园”之内的“园中园”,是拓宽产业领域,建立高科技、多元化产业集群,增加园区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总而言之,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不能光依托土地和政策的优惠,一方面要秉承我们一贯坚持的以科技促项目,以项目促产业链的方针,另一方面要着眼于产业将来发展,进行产业的延伸。
因此,园区招商工作的定位可瞄准以下三方面:
一、科技带动项目。
园区不仅在配套和服务上下足功夫,更在中西部众多开发区中率先提出“以项目引投资”的科学发展概念。我们认为,浏阳曾经是一个中部地区的贫困县,属于近两年步入全国百强,但缺乏工业基础和交通区位,有远见的投资者不会仅仅着眼于近期土地和税收的优惠,因此,园区管委会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大胆开拓思路,与省内外医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留学专业人士进行合作,艰难的从培育高科技项目入手,陆续建立医药专业服务中心、产业基金、公共实验室、中试车间等软硬件设施。在这方面园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湘雅医学院研发的卡介苗多糖核酸的产业化及随后的被九芝糖股份公司收购,湖南中医学院研发的“安君宁”成为泰尔在园区的起点。随着研发项目的增加,医药文化馆、动物试验中心的建立,这种积累将日益加深,效益将日益明显,对外来投资也将更加富有吸引力。
二、以优质项目促进产业链建设
招商引资的一个特点是具有联动效应,引进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使其顺利发展,能增加其投资意向,建成二期、三期项目,比如迪诺二、三期,盐津铺子二、三期,华纳大二期,蓝思二期等等,同时,发展壮大的优质企业,也能促使其上下游产业入园投资。只有抓住重点,可以脱离了靠人际关系和政策招商的俗套,增加招商效率和效应,带来全新的招商引资工作方式。
对企业来说,产业链的形成,也将大大降低企业的采购和运营成本,易于形成产业集群,从而打造整体竞争力,积累与沿海地区和国外巨头抗衡的资本。
三、积极进行产业的延伸和拓展
2008年是经济步入乱世的一年,如何乱中求胜,使园区不光抵抗住国内外金融风暴的冲击,更发展壮大从而立于不败之地,产业方向的招商引资定位尤其重要。
就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而言,相关产业延伸面非常广。如医药器械产业,基本上涵盖了电子、材料、机械、软件等各个领域,普通的一把剪刀,到手术台上便是医疗器械,不同之处只是实行有差别的生产标准,而医疗器械同时完全可以满足高端民用的需要;如生物环保、生物能源产业,既符合国家政策支持,又面对国内基本上属于空白的市场,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如食品饮料行业,依托湖南“鱼米之乡”丰富的原材料,依托湖南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加工技术,已经开始走出一条园区的特色之路,例如盐津铺子、百合香、磕得响等;生物农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中部几省都是农业大省,发展农业产业优势更是得天独厚。
沿海产业转移向内地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园区针对目前形势,为其他如电子、信息、材料、机械等产业专门建立了新的“园中园”,集中进行整体规划,一方面可以吸纳沿海优秀的人才、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另一方面能弥补医药和相关产业劳动力需求较少的缺陷,带动就业,带动第三产业,促进园区城市化进程。
园区一直积极谋求对外引资,如医药方面与加拿大进行的流感疫苗的合作,手机配件企业和苹果、三星、诺基亚等的合作等,都力图凸显园区的目标是不光是领先中部、辐射全国,更要走向世界。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视野也从未局限于国内,园区也多次组织在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地召开专场招商会、推介会,现已初显成效,外资引进呈逐年上升态势。
四、综述
总的来说,从浏阳工业小区到浏阳生物医药园,再到今天的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园区的管理者一直都以生物医药产业主体,诚恳而又智慧的进行着招商引资及其它各项职能工作,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向,但正如科技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包括生命科学)可以脱离其他学科而单独取得进步,而且随着今天的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要求也在提升,这些客观的因素目前我们不光应首先谋求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先,更需要建立一个既专业又多元化,既崇尚科技又鼓励人文,既充满机遇又脚踏实地的一个现代化的开发区,最终将这里打造成跟美国的“硅谷”一样成为中国的“药谷”——在这个未来的“药谷“里,有许多跨国的大企业,也有无数的创业的小公司,有生物医药的企业,也有电子、机械、能源、化工、材料等其他相关企业,打个不甚恰当的比方——如果把生物医药产业比作月亮,那其他产业就如同繁星,它们交相辉映、光播大地,驱除贫穷、孱弱、黑暗,带来富裕、健康、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