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信社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经营策略构想
农信社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经营策略构想农村信用社在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的经营策略问题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笔者试就这一课题略述己见,与同仁商榷。
所谓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过程。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体
有基础和关键的作用。因此,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的着力点,是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也是从根本上破解当前农村发展难题的关键所在。
笔者供职联社所处的**省巨**,2007年提出实施“工业化率先突破”的发展战略,并将棉纺织和食品加工两大产业确定为“工业化率先突破”的支撑产业。计划用五年时间培育年产值达10亿元的纺织、食品加工核心企业,形成产业核心企业群,打造高增长产业群,建成**南厢棉纺织和食品产业基地,争取建成全省产业强县。“工业化率先突破”战略的实施,对各金融机构来讲是一块十分诱人的“大蛋糕”。工、农、建各行纷纷亮出招数,向企业伸出橄榄枝。作为当地规模最大的金融企业,农村信用社自然更不应放弃支撑与服务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责任和千载难逢的商机。很显然,如果把自己束缚在“带根儿的、喘气儿的、使劲儿的”等一般性种植、养殖和加工等传统“三农”项目之中,不能在支持工业项目上有所作为,不但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坐冷板凳,而且势必被市场挤出局外。如何在这场大潮中与其他金融机构切分优质信贷市场的蛋糕,便成为信贷工作决策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笔者以为,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策略构想应着眼和立足于“创新”和“转化”。
一是创新经营理念,从传统的“小三农”意识向“大三农”观念转化。笔者供职的巨**联社经过调研和思考,创新经营理念,提出了“大三农”的观念,把涉农企业、支农企业及能够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优质企业与传统农业项目一起列入“大三农”范畴,定为支持和服务对象,一举走活了信贷投放这盘大棋。2007年至2008年9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各类贷款121118万元。较大的投放额度和良好的服务质量有力的推动了当地工业化进程。中共巨**委专门就此至函**省联社邢台办事处提出表彰,多家省级以上媒体均对此进行了报道。
二是创新经营模式,由一般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化。农村信用社只有创新服务模式,为各类不同的工业项目量身打造个性化服务,才能真正满足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的企业金融需求。实践证明,由客户经理制和“抓大、促中、扶小”等共同构成的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层次清楚、个性显明的经营模式,在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中可以而且能够使农村信用社做大、做强、做活、做好信贷投资业务,进而在支持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取得较快进展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自身效益。
三是创新经营结构,向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全面发展转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域及服务对象的局限,农村信用社业务结构比较单一,利息收入占到了全部收入的90%以上,中间业务乏善可陈。而要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服务县域经济工业化就必须大力加强中间业务,增加业务种类、提升中间业务质量,拓展中间业务发展的空间。除结算类、贴现类等项较为传统的中间业务外,还要着力发展咨询类中间业务,如企业理财顾问业务,逐步扩大中间业务在全部业务经营中的比重,以适应县域经济工业化程度日益提升的需求,使大、中、小各种规模,重、轻、商各种类型的企业及各类服务工业化进程的行业,均能够在农村信用社得到满意的服务。
第二篇:工业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及其探源
工业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及其探源
近年来,“三农问题”引起我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人对“三农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何在?为什么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为“三农问题”所困挠?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为什么“天生”表现为弱质产业、农民“天生”成为弱势
群体、农村经济往往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为什么多年来我国主张国民经济平衡发展、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而实际上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和生活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赖于对“三农问题”产生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工业化进程中农业与工业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动趋势,以及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等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和探讨。
一、探源之一:产生背景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发端
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以及农村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有其特定的经济历史背景。自从产业革命导致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城市的兴起,就整体而言,农业这一曾经作为农业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就开始逐步被新兴现代制造业所替代,与此同时,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随之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因此,除非一国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有意识地对这一弱势产业和群体加以保护,否则,农业停滞、农村落后,以及农民生活的相对贫困似乎就成为产业革命,以及由此引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后果。
这是因为,第一,作为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发现产物的现代新兴制造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有着较高的生产率水平,它的产生使人类生产活动实现了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的巨大转变,使人类得以用较小的劳动消耗获得较多的劳动成果,从而在社会财富的创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成为一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第二,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与工业将互相促进、相互影响。但现代工业对传统农业将产生更为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表现在,在工业化初期,传统农业为现代制造业的兴起作出了包括粮食、原料、劳动力和资金,以及市场等方面在内的贡献;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制造业,将以其技术和制度方面的明显优势,转而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产生更为强大的推动作用和影响。
第三,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现代制造业以其较高的生产率水平,不仅成为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绝对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而且在其相对份额增长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现代制造业以其较高的产出率和收入水平,以及较高资本积累率或投资率创造出广泛的劳动力需求和就业机会,从而吸引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制造业部门的大量转移。
最后,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农业的相对地位(即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相对份额)将呈下降趋势。与此相对照,工业部门则成长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随着农业相对地位的下降,在人们心目中,其绝对地位似乎也在下降,由此产生了工业化过程中的“唯工业化倾向”,它使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呈现不断强化和加剧之势。
二、探源之二:“先天劣势”农业生产技术、产品和组织
与现代制造业相比传统农业在生产技术、产品以及农民组织等方面处于“先天”劣势。这方面的较早研究可见之于中国留美学者张培刚的早期著作《农业与工业化》。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年版,第⒉⒋章。该书在论及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与工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农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时,深刻揭示了农业和农民的不利处境。张培刚在论述农业的“产品贡献”时指出,由于工农业产品供求关系变动引起的工农业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往往对农业和农民不利,即当工业品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下降时,作为工业品生产原料的农产品价格也将随之下跌,而其下降幅度却往往超过工业品价格;另一方面,当农产品价格由于欠收或供给不足而上涨时,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价格也将随之上涨,且涨幅往往超过农产品价格。由此不难看出,在工农业产品的相对价格(即贸易条件)变动中,农业和农民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另外,在阐述农业的“市场贡献”时,张培刚认为,农业和农民在向工业化作出市场贡献时,自身作出了巨大牺牲:即当农业和农民作为工业品的购买者,往往面对“卖方垄断”市场”,由于价格由卖方决定,因而被迫支付较高价格;而当农民作为农产品的出售者,又面临“买方垄断”市场,由于价格往往由买方决定,因此不得不被迫接受较低价格。显然,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中,农业和农民无论作为买者还是卖者,总是处于不利地位。
此外,农业和农民的相对劣势地位,可以经由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以说明。
其一是农产品的特性。由于农产品是有机的生物产品,这种特定的自然属性使其容易腐烂、变质,不易储存和运输,因此,生产者往往希望能够尽快出售产品,以减少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浪费,这样,在出
售农产品时,不得不被迫接受低价。
其二是传统农业中农民组织的涣散性。这种组织上的涣散性使众多个体农户,在直接面对市场时(无论作为买者还是作为卖者),客观上都将使另一方具有某种垄断优势。因为,无组织的个体小农户不仅难以形成利益共同体,相反,容易形成彼此竞争、相互对立、互相削弱的内部冲突之势。这样,在面对数量较少的卖方和买方
时,农业和农民的失利就成为必然。
由上述因素导致的不利结果,并非不可克服。其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现代化中的技术进步以及组织和制度方面的建设。如果将现代制造业提供的先进技术(包括储存、运输和保鲜技术)运用于农业,由农产品的生物特性引起的诸多问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克服。另一方面(即更为重要的方面),是使农业和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保护自身利益的组织。这样,市场结构将会随之改变,农民为维护自身利益在市场上的讨价还价能力及劣势地位就会根本改善。当然,所有这些条件的最终改善将取决于人的认识和努力。
除了农产品的特性和农民的组织性两方面因素外,农业和农民的不利处境,还可以经由农产品的供求弹性以及来说明。首先看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可以说,迄今为止,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仍然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加上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从而导致农产品的供给呈现较低弹性。这样,当农产品需求增加以及由此引起价格上升时,农业生产却不能相应地快速增长,从而使农业难以通过增加供给以获得价格上涨带来的收入增长的好处。另一方面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看,由于凯恩斯“基本心理法则”(“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和“恩格尔定律”(“食品消费支出在人们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愈来愈小”)的双重作用,加上现代合成材料技术的进步,农产品的需求也呈较低弹性。这就意味着,随着经济进步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的增长和发展从需求方面获得“拉动力”的空间也相对较小。或许人们会说,这种分析排斥了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的确,如果加进技术进步的影响,农业生产或农产品的有限的供给弹性将获得相当程度的改善,而且,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改变,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也将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农产品作为初级产品,与制造品相比,其供给和需求弹性均较低是不争的事实。另外,与制造业产品相比,在农产品价值构成中扣除各项成本之外,新增价值(“附加值”)部分比重较小,加上其有限的后序“加工”过程又往往被制造业“包揽”和“垄断”,因此,农业虽然为其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和空间,自身却囿于比较利益劣势的局面而难以迅速发展。
最后,还由于农业的技术进步相对缓慢,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弹性相对较低,以及农业部门的资本积累率以及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张率也较低,因此,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现代制造业等非农产业的兴起,如果一国政府对农业缺少明智的扶持和保护措施,听任经济生活中的比较优势法则和优胜劣规律的作用,那么,农业停滞、农村落后和农民贫困将不可避免。
三、探源之三:“后天不足”中国工业化战略中的“重工轻农”倾向及其农业负效应
前面,本文从社会经济历史背景,以及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与工业相互关系的角度,对“三农问题”的起源作了一般意义的探讨,然而,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表现为农业与工业的双双进步与现代化?为什么有的(尽管是少数的)发展中国家在战后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成功地避免了“三农问题”的困扰?……显然,问题的答案还需从各国的工业化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选择中去寻找。
众所周知,由于对工业化内涵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我国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战后工业化起步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始终推行以牺牲农业换取制造业发展的工业化战略。这种战略从其推行的开始,就对发展中国家战后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起着强化和加固作用。从另一种意义而言,这种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又必须以强化“二元经济结构”作为前提和手段,由此形成了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工业化”“城乡分割”与“工农对立”“二元结构强化”的“累积性因果恶性循环”。因此可以说,不恰当的工业化战略,是我国“三农问题”得以产生、并形成并呈“积重难返”之势的重要的和直接的原因。因此,对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制定和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加以反思,为走出“三农困境”寻找出路,就显得十分必要。
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分割”、“工农对立”、“二元结构强化”的倾向集中表现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政策各个方面,包括收入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提供政策、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等。
()从收入分配政策看,我国自推进工业化以来,一直采取向城市居民倾斜的收入分配政策。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生产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这种情况一度有所改善,然而,自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明显拉大。统计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占我国总人以上的农村居民,其收入在国民收中所占份额还不到,而总人口中不到的城市人口,其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超过刘书明等“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的几个重大判断”《财政研究》,年第期。,而且据测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改革前的倍左右,增加到目前的倍左右。
()从价格政策看,为配合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战略,我国长期实施“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政策,即通过人为压低农产品价格,以使工农业产品交换条件有利于工业部门的积累和扩张。改革开放后,尽管多次调整农产品价格,但由于工业品价格提高更快,因此,工农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有资料显示,年间的年里,以“剪刀差”方式流出的农业收入达到亿元。年均流出亿元,是改革前(年均亿元)的倍。“剪刀差”这种“暗税”给农民增加的负担已超过农业税(“明税”)负担(同前注)。
()从税收政策看,我国城乡居民税赋也呈现明显的“城乡倒挂”现象。依据我国目前税法和现行税制,城乡居民税赋负担严重失衡。从所得税方面看,城市居民所得税起征点为月收入元及以上者,而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民年纯收入不到元,却必须履行纳税义务。从增值税角度看,城镇个体工商户增值税起征点为年销售收入元者,然而,尽管一般农户远远达不到该收入水平,却户户必须交纳农业税。另外,现行税制对城镇个体工商户实行五级超额累进所得税率,年应税收入不到元者,税率为。而在农业方面,对主要农作物征收的每亩实际税收负担率(税金纯收益)则分别为:稻谷;小麦;玉米;大米,均明显高于城镇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率刘书明等“关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几个重大判断”《财政研究》,年第期。另外,城乡税收征收方式及其(依据)也存在明显的于农于不利和对农不公现象。从理论上说,税收是基于经济收入的一种派生性收入。而我国农业税普遍采取“税跟地走”(“地跟人走”)的均摊式征收方法,以至于许多农户在几乎没有纳税基础和能力的情况下也被迫成为纳税对象。
值得提及的是,若不是刚刚在全国农村推行的旨在为农减负的“费改税”政策将多年来使农民不堪负重的税外“费”赋减了下来,使农民负担有所减轻,城乡居民的税赋差别就更为显著。
()从政府投资政策(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提供政策)方面看,其“城市偏向性”同样十分明显。
一方面,在政府投入方面,我国一直采取向城市和工业建设倾斜的投资政策,改革开放后,虽然财政支农支出总量有所增加,但相对量却呈下降趋势。例如,年,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即分别为:、、、、、和;年回升到,年又下降为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财贸经济》,年第期。另外,在政府对农业投入增加的同时,农业税和乡镇企业税则逐年增加,结果两两相抵(不考虑“剪刀差”形式的间接流出),农业和农村的资源净流出远远超过净流入。另外,在政府固定资产投入中,城乡差别也十分明显。例如,在年的政府固定资产投入中,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占,人均达,元,而对农村集体经济投入的人均水平仅为元(同前注)。最后,从我国农业产值比重与政府支农投入比重两个指标看,也不难发现两者间的失衡。目前,我国农业产值占的,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仅占总财政支出的(同前注)。
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和公共物品提供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相当明显。公共物品应由政府(全部或部分)提供,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物品提供方面采取明显的城乡差别待遇政策。
农村的公共物品也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前者包括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大规模土壤改良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江大河治理,防治病虫害、环境保护与公共卫生设施,通讯和文化设施建设,以及年义务教育普及等。后者包括区域性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如:电力、能源、水利、交通、通讯等设施建设);高中及职业技术教育、农村医疗以及文化设施等。
“纯公共物品”理应由中央财政提供,而“准公共物品”则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财政共同提供。另外,农户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尽管在性质上被界定为“私人产品”,但由于其产品(尤其是大宗农作物产品)及其产量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具有明显的“外溢性”,政府也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借助于价格、税收、以及投资政策等直接和间接手段,帮助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并增加收入。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提供长期向城市尤其是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倾斜,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提供严重不足,从而造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提供体制上的“二元结构”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政府财政预算解决,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则主要由农民出资负担。其后果是: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投入不足。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始终难以提高;水利设施长年失修、建设滞后,大江大河治理不利,导致水患频繁、干旱不断,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改变;农村能源交通条件改善缓慢,公共卫生设施和标准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面临严重资金短缺,从而使占人口近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不能迅速提高。
()从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看,我国社保体制“城乡差别待遇”更为明显。城镇居民享有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的保护;城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享有“三条社会保障线”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政府举办的“再就业工程”等措施的关怀和保护;此外,城市居民还不同程度地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保制度提供的好处。而在农村,除了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唯一保障外,农民的生老病死别无其他保障。农民生活的目的和全部意义变得如此简单,那就是为生存着而“活”着。
四、结语
毫无疑问,我国“三农问题”的起因是多方面的,除普遍存在的某些客观原因外,有实际政策操作和处理不当的问题、有政策制定和决策中的失误问题、更有指导思想方面的偏差问题。本来,作为初衷,本文试图通过一般理论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我国“三农问题”产生和形成的深层原因。然而,结果表明,其结论似乎又十分简单,那就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之成败将最终取决于“三农问题”能否真正解决。
第三篇:加快筠连新一轮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战略构想
加快筠连新一轮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战略构想
筠连县委副书记、县长王萍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国家的重大决策,也是筠连新一轮发展周期对推进全县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部署。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目前筠连县工业化进程总体上进入了从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如何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动力来实践落实好,并同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联动统筹发展好,成为新时期筠连县跨越提升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一、在经济形势全面分析研判中,进一步坚定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
(一)正确把握我县工业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中央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在十二五时期转变发展方式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也就是在未来五年中,我国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力度会更大,步伐会更快,效果会更明显。这种转变是大势所趋。但目前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资源能源成本价格飙升,节能减排成本大幅度上升,外贸出口成本上升,这一系列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为工业发展继续保持上行态势带来了难度。
(二)客观分析我县工业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一是煤炭采掘业支柱作用明显。鲁班山南、北矿已建成投产,新维、船景煤矿明年将形成产能,53个地方小煤矿通过技改扩能,产能将达到600万吨,全县年产煤量将突破1000万吨的产能;今年1-6月,我们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7.86亿元,总量继续稳居全市第一。二是非煤产业后劲发展增强。建材、矿山机械、电力、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绿色崛起、绿色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巡司年产20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全面投产;同心木业、口神碱性酒、泓源苦丁茶饮品、中石油浙江油田
分公司页岩气示范区、合成氨、好牛旺肉牛深加工以及权林木业等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二是园区建设平台作用发挥。巡司、海瀛、维乐、镇舟工业园区完成相关规划并加快推进。巡司工业园区已纳入全省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海瀛工业园区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桥梁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两个园区目前已有16户企业入驻。三是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夯实。以推进煤矿瓦斯治理示范县、示范矿井建设为契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狠抓重点行业整治,强化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着力解决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全县近几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产形势。
(三)认真审视我县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县工业虽然实现了强势发展,但也只是低水平、浅层次上的高增长、快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一是筠连的企业大多数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经济粗放增长的格局仍未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技术、低效益的现象随处可见,产业层次不高,资源利用率低;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弱,企业规模偏小,经济实力有限,创新意识淡薄;三是工业结构高度化不够,低附加值工业比重过高,高加工度产业成长缓慢;四是集群化发展水平低,“块状经济”内部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不完善;五是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因此,务必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责任感、紧迫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在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中,进一步找准促进工业跨越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内抓提升”,把握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从政府来讲,一是丰富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内涵,实现发展层次由“低”到“高”。就筠连而言,工业化转型发展的突破口重点在煤炭产业转型和农产品深加工上,通过积极发展煤电、煤化工、延伸煤炭产业链,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发展结构转型,同时布局全市和周边地区重点发展产业的辅助及配套产业。二是优化工业结构组成要素,实现工业体系由“单”到“多”。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及东部开始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发达工业化迈进,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将拥有重大机遇,要切实综合筠连的资源、区位、劳动力等因素,做好产业整体性承接项目,产业差异性承接项目,产品互补性承接项目等项目编制储备。三是加快工业结构优化整合,实现工业布局由“散”到“聚”。要全力抓好园区建设,把园区打造成为产业承接,工业发展的良好平台;不断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引进,产业向园区集聚,要素向园区汇集;发挥协作集聚效应,利用生产者的生产技能、市场信息等传递效应,最终使产业群越滚越大,产业竞争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以加强。四是推动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实现经济规模由“小”到“大”。紧跟国家工业导向,坚持以发展规模经济为主导,以重点企业为支撑,主攻一批带动能力强、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以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以培育大企业促进大调整,以工业大调整实现经济大发展,迅速扩张经济总量,加快培育地方特色优势企业,以优势企业发展带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全面转型。
从企业层面来讲,一是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引导企业认识企业战略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帮助企业开展发展战略的研究;可通过中介机构协助企业回过头来思考和定位自己的发展战略、自己的管理体系等。二是重视企业人才管理。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用其长,避其短;想方设法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共同服务于企业的组织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措施,为企业长远发展服务。三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尊重人的创造性,包括一般职工在内,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企业的产品要追求独特性等。同时,企业在管理、发展战略等应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核。
(二)“外抓引资”,突出招商引资的意义、方法和重点。一要再强化认识。招商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动力泵。筠连要保持在全市前列的发展态势,必须把抓工业作为重中之重,而要重抓工业、大发展工业,就必须抓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现成的“摘桃子”,一个项目的引进,不仅仅是带来了一家企业,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产业、带来了社会效益、带来了管理理念、带来了人才。二要再丰富方法。根据实际,突出优势优先的原则,强化背水一战的决心,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把领导的精力、各级干部的能力、单位的财力全部集中到招商引资上来,打好资源招商、亲缘招商、以商招商牌。三要再明确重点。围绕重点产业,各镇乡各部门要把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捋一捋、排一排,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围绕重点项目,既包括大规模、大投资、特别大的项目,也包括虽然小、但成长性好、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围绕重点区域,全县18个镇乡由于资源禀赋、发展条件、产业基础的不同,决定了招商引资及产业布局的目标不同,也就不可能千篇一律、平均用力;围绕重点部门,县委县政府实施《行业发展、重点项目暨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综合考核办法》,其想法就是要招商引资任务重点压给主要部门、专业部门,由重点经济部门挑起重点责任,这样才能有所区分,认真对待,真正激发部门和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三)“左右联动”,统筹抓好“三个互动”。一是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现代社会进步的历史过程,表现为工业化和城镇化两个特征。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筠连目前处在工业化从初期向中期过渡的时期,工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枢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依然是筠连发展的主要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我县资源大县对城镇化发展的承载优势,以工
业化带动城镇化,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拉动筠连经济驶入“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增长快车道。要继续按照建设“煤海之都、山水之城、活力筠州” 的城市发展定位和“延伸主轴、拓展两翼、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工作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互动共促,促进城市功能升级,构建现代新型城乡形态,创造支撑筠连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动力。二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要以新型工业化思维谋划全域新农村建设和春风片区新村及综合体建设。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因村定位,分类指导,整村推进。发挥地企共建的优势,整合资源,实施共建共享,切实改变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讯、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落后的面貌。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搞好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培育懂经营、会管理、多技能的新型农民。结合县情、镇情、村情,积极打造一批建设工业主导型、产业化经营型、工农业结合型、商贸流通型和生态旅游型等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三是工贸一体互动发展。围绕产业化布局、突出工业经济发展,坚持产业与市场互为依托,通过工贸一体化集聚发展产业。通过改善交通、提高信息化水平,促进市场加速向专业市场和网络营销转变,从本地市场为主加速向本地市场与外地市场并重的转变,从有形市场为主,加速向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重转变。积极培育发展由工业物流、商品物流和仓储等组成的商贸物流中心,促进交通物流业、商贸流通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工业化加快发展提供优质配套服务保障。
三、在强化工作保障条件中,进一步促进工作的务实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实施党政“一把手”抓工业,强化工业经济责任制目标考核。认真落实“定项目、定领导、定投资、定进度、定产出、定奖惩”六定责任制。
(二)加大工业投入。充分发挥企业投融资主体作用,帮扶具备条件的企业融资,加大财政引导资金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多渠道解决工业投入。
(三)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强化行政执法,狠抓瓦斯治理,突出专项整治,完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设,实现全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四)协调要素保障。加速推进电网建设,做好电力管理,加强电煤调度;超前组织好油源、气源,全力保障工业企业正常用气、用油;加强汇报联系,确保重点项目及城市建设的用地需求。
(五)深化企业服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已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深化市场信息服务,认真组织县内关联企业适时对接,形成链条,开拓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深化管理服务,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第四篇:中国工业化进程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
(中国改革报 11月23日)新中国对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是人类历史上的全新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面、科学地看待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需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从工业化的积累、形成阶段与发展阶段的结合来看待发展路径,将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三十年”结合起来,全面地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创新与发展。
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划时代成就
工业化是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必经之路。从历史上看,现代化一般都是发端于工业化,以工业化作为其主要的推动力。早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毛泽东就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工业化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立足于中国广大的自有资源与市场基础,迅速地发展工业化,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保证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巩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新中国60年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取得了划时代的巨大成就。工业化使我国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规模空前增长。从历史的视角看,新中国60年的经济增长,超过了中国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有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和安格斯·麦迪森提供的数据及历史资料进行推算后指出,新中国建国以前的500年间(公元1500年至194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增长不到1%,甚至是负增长,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导致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下降到4.4%。而建国后的6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5%,远远高于世界平均3%的水平,使我国经济总量重新跃居世界第3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建国初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仅占12.6%,农业手工业占80%多,而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2007年工业占GDP比重已达到43%。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改变生产力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
工业化使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始,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交通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都是空白。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如粗钢、煤、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位次不断前移,仅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种,出口值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到
95%。我国还自主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钢铁企业成套设备、高性能数控机床、程控交换机、大型计算机、载人航天、J10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了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
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工业国的转变。建国60年的历史,是我国从主要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的历史。我国的农村人口从建国初期占有人口的9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55%。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建国初期,工业劳动力仅占6.7%,农业劳动力占93.7%,而目前7.6亿劳动力人口中则有4亿多在城镇,包括乡村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人口从农业向工业的转移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总人口结构与就业人口结构的转变,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推动了社会文明和进步,带动了消费结构的改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前后60年工业化发展的成功探索
工业化过程是个持续的历史发展过程,工业化积累和工业化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分析我国工业化的伟大成就,需要防止片面的、割裂历史的倾向,改革开放前后60年的工业化发展是个整体,前期为后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期是在前期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
对建国后我国工业化积累时期的评价,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概括:一是不能脱离当时我国工业上“一穷二白”的历史背景,更不能忽视社会制度的巨大促进作用;二是这一时期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物质基础;三是我国探索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的新模式,减小了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成本。这一创造性的工业化积累模式,既确保了农民在工业化进程中有可靠的凭借和保障,又避免了大量失地农民滞留于大城市的严重社会问题,减少了工业化过程中的不安定因素。
改革开放后的30年,是我国工业化发展再上一个台阶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开放,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空前增强,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完成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主要表现在:
(一)能源、原材料工业突破了长期发展的“瓶颈”。截至2007年,我国全年发电量已高达32,816亿千瓦小时,是1978年发电量的11.8倍;原煤产量达25.3亿吨,比1978年增长3.1倍;钢产量达到4.89亿吨,比1978年增长14.4倍。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下游工业企业拓宽了发展空间。
(二)工业的内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工业内部结构也得到了优化。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2007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达11,786.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1%,目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制造业技术水平低下的局面。
(三)对外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增长,对中国经济总量的贡献也日益加大。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工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四)市场不断开放,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遵循吃、穿、用、住、行的顺序不断升级和转变,电子产品、房地产、汽车等产业成为新的高增长产业。
从近30年的工业化进程看,中国工业化成绩的取得,主要经验在于立足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强调了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作用。这一经验表明:在中国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以动态的视角,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历史时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现代化
当前,需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还没有完成。需要根据形势和现实的需要,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推动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第一,注重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要客观地看到,新中国通过集中和动员资源,长期极度地压制城乡消费特别是农村的消费,以实现高积累和工业建设,使农村和农业相对被排斥在工业化进程之外,制约了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反哺和拉动作用的发挥,加大了工业化发展的代价。在新的历史时期,工业化需要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在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上形成共享,避免出现工业化过程中的“贫困陷阱”。
第二,要注重轻重工业逐步协调增长。新时期的工业化,还是要以提高人民生活为目的,形成轻重工业的互动发展机制,通过重工业发展加强轻工业所需的工业原料和机械设备的生产和供应,通过轻工业产品的市场开拓,增加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
第三、重视工业发展的质量,注重技术进步,避免能源和资源浪费。从我国工业增长的拉动因素看,科技进步的成份相对偏低,经济增长仍以消耗资源和能源为主,这使我国工业化发展付出了过量消耗资源与牺牲环境的代价。据统计,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为32%左右,比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低10%以上。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万元GDP的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的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污染物排放总量也长期居高不下,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因此,在需要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工业产业领域,不能盲目照搬工业发达国家过去的发展道路,而应探索在节约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增长。
第四,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工业化过程中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斥压力。工业化过程中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会导致就业岗位总量绝对少于劳动总量;而效率普遍较高的新兴产业,对过剩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往往严重不足。据测算,我国现在的可耕土地仅占世界总量的7%,按工业化国家5%农业人口的标准,我国在今后的30年里将有约4亿多劳动力要被农业资本的积累所取代,有约7亿人口需要离开农业而转入其他产业。这种由工业资本积累产生的农业过剩人口,如不能及时找到就业岗位,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工业化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确保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中国工业化进程
• 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 1898年,戊戌变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华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1、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自古以来,重农业而轻工商。
2、长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3、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1、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在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2、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
• 基本任务:
•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1、总体比较落后
2、以轻工业为主,几乎没有重工业。
3、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大城市。
4、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1、工业:鞍钢、沈阳机械、长春一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
2、交通运输:
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修建。
1、优先发展重工业
2、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3、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 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
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成就显著。
• 但中共八大制定的正确方针并没有得到坚持,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
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
• 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取自明显成效。(1、大庆油田建成,结
束了靠“洋油“的时代;
2、新兴工业,如电子、航天、原子能工业从无到有。)
•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伟大历史
转折,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从农村到城市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 3、20世纪90年代后,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第五篇:提升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深化发展调研思考
发展工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富民强县的必由之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推进富民强县进程的一系列决策,近期,经过认真调研,我对加快**县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思路进一步明确。
一、**县工业发展现状
**县是传统的农牧业大县,农牧业生产曾在全县经济总量中占
据绝对份额,工业经济基础薄弱、规模小、总量少,发展相对滞后。2003年,县委、政府提出“工业强县”发展思路,先后将2004年、2005年确定为全县“工业强县起步年”和“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年”,坚定不移地实现工业强县战略,依托境内矿产、土地、林草、畜禽等优势特色资源,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先后新建和培育了宁鲁石化、冯记沟煤矿、明峰萌成建材、全世达镁业、紫荆花药业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煤炭开采、新型建材、金属治炼、生物制药、农畜产品深加工六大主导产业。“十五”期间,全县gdp年均增长为13.4%,一、二、三产业产值年均增长分别为11.6%、23.1%和8.4%,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34.5%。2008年,全县工业完成总产值17.5亿元,增长27%,实现工业增加值5.95亿元,增长2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工业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二、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工业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受区域优势相对落后,工业底子薄、起步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与工业相对发达的其他县、市相比,工业运行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工业底子薄,总量小,工业化进程缓慢。2008年全县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县gdp的30.7%,工业与农业增加值比为1.7:1,人均gdp 为11030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1300元,这些指标表明,**县刚刚跨入工业化初级阶段,全县经济发展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初期的早期阶段。
(二)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整体竞争力弱,知名企业、骨干支柱企业少,传统产业比重过大。全县498家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12家(其中8家属传统产业),且仅宁鲁石化公司为全县唯一的产值过亿元企业和全区非公有制骨干工业企业。
(三)产品竞争能力弱,市场占有率低。全县工业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粗加工、附加值低和增值能力低的能源、原材料型的产品比重大。工业产品主要表现为:原材料型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低档产品多、中高档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
(四)技改投入少,发展后劲不足。“重建设、轻技改”的现象依然存在,企业资金多用于新建项目,真正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不多,设备老化现象突出,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五)信息技术应用不广。工业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重视不够,除宁鲁石化、明峰萌成建材2家企业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外,其它企业信息技术运用基本处于空白。
(六)企业职工素质亟待提高。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资本和最强的后劲,但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2000名职工中,大学及以上学历仅6人,占0.03%;大专学历225人,占1.13%;工程技术人员320人,占1.6%,人才供需严重失衡。
三、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和建议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县“十一五”期间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必须根据实际,切实把推进工业化放在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一)准确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着力培育特色产业。
立足六大支柱产业,狠抓“质量、品种、效益”,通过技术渗透、装备工艺水平改良,提高企业产品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其支柱地位。一是要优化升级石化工业。充分利用现有石化产业优势,加快技术更新和改造,加大科研投入,向精细方向发展,不断开发新的石化产品,着力提高石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培植石化名优产品。二是要加大煤炭、风力资源开发力度。依托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和风力资源,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加快资源开发利用,增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要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实力,开发系列产品,着力搞好与全国知名品牌的嫁接,提高产品品质,实现超常规发展。特别是“**滩羊”、“**甘草”要走强强联合的路子,不断推陈出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四是要改造提升建材产业。建材产业是**县的传统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在大力发展现有水泥、石料、石膏等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的同时,致力开发新的建材产品,发展新型建
材工业。五是要做大做强制药业。依托甘草、苦豆草等特色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规模化中药生产基地,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使制药业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好工业园区,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打造发展平台。
高标准建设好工业园区,对于全面整合资源,促进招商引资
和项目建设,加速**县工业化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产业互补、特色鲜明”的建设方针,规划建设县城、惠安堡、萌城、大水坑、冯记沟、高沙窝“五园一区”工业园区,通过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业园区的基本功能,不断提高吸引大资金和承载大项目的能力,努力将工业园区建设成推进全县工业化的重要平台,变布局分散为相对集中,形成各种生产要素的相互补充,促进资源共享,降低投资成本,加快配套建设,更好地吸引外资,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规范政策扶持,赋予管理权限,在土地使用、税费征收、项目审批、资金支持等方面予以优惠,让企业以最低的门槛进入,以最低的成本开发。同时,加快建立新的园区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在管理模式上体现一个“特”字,在机构设置上体现一个“精”字,在运行机制上体现一个“活”字,努力形成能够有效促进项目、资本向园区集中的新机制。
(三)加大能源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县煤炭储量较为丰富,最大限度地加快煤炭转化、增加煤炭生产附加值和利用效率是能源工业的当务之急。要把煤炭的深度开发作为**县能源开发中的一项重大技术经济政策。当前,一是要利用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二是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煤炭新品种,提高优质煤比重,开发和生产各种易燃、高热值的新型燃料煤,增加洗精煤的比重,加快煤层气的开采利用。三是加大洁净煤技术研究开发力度,积极推进煤炭液化。四是加快煤炭转换,发展煤制气、煤化工以及煤电一体化等综合性产业体系,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和转换效率,提升煤炭工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制定配套政策,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只要是利用煤炭进行深加工的都给予支持,加快能源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努力实现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狠抓项目建设,蓄足工业发展后劲。
一是着眼于培植优势,坚持劳动密集型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项目)一起上。要立足于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既要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继续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既注重低耗能项目的引进,又要注重一般项目的发展;既要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要注重传统产业的发展。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中,既要特别重视发挥信息化在工业化、现代化的“倍增器”和“催化剂”作用,又要注重引进优秀人才。二是着眼于增强活力,坚持上项目、增后劲与盘存量、挖潜力一起上。要通过招商引资,想方设法盘活现有存量资产。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积极上新的项目。三是着眼于协调发展,坚持工业与农业、服务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不能孤立片面地发展工业,要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中完成工业化任务,把工业发展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使工业化同时成为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五)实施名牌战略,培育精品名牌。
一是科学制定实施名牌战略的详细规划。对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要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努力培育一批享誉全区乃至全国的名牌产品。二是要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实施名牌战略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制定一套推进名牌形成和成长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为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创名牌企业营造良好环境。三是要培养创新意识。企业要不断创新思想观念,敢于标新立异自创品牌,既要做到与不断变化的市场、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相适应,又要做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领市场走向、引导消费需求。要严把质量关口,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强质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引导企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重视名牌产品的商标注册,使之在市场上受到法律保护。四是要加大品牌引进力度。要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引进上,通过“借船出海”,培育自己的品牌。
(六)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发展活力。
民营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版块,在发展民营经济过程中,一是要扩面。要以县域经济就是“老百姓经济、民众经济”的观念,支持民营经济大发展。对兴办民营企业要不分内外,不分大小,一律实行“三不论”(即不论规模大小,不论内资、外资,不论经营形式,只要能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促进发展就全力支持)、“四放宽”(即放宽经营范围限制、放宽审批手续、放宽注册资金标准、放宽条件限制)、“五优惠”(即用地价格优惠、税收优惠、规费减免优惠、信贷优惠、创业者户口落户和子女入学优惠)。通过政策激励,使民营经济有一个空前的发展,培植一批新的民营企业。二是要抓点。要扶优扶强,扶持一批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平等的社会环境、宽松的政策环境、良好的经营环境,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质产品聚集,不断加速企业低成本扩张。三是要上水平。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效益、由传统领域向新型产业、由作坊式加工向产业化经营、由低水平层次向高科技领域提升,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
(七)培育企业家队伍,促进企业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敢于开拓、善于管理、精通市场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加快推进工业化的关键和宝贵财富,要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工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一是要在全社会倡导创业光荣、当企业家光荣的观念,为企业家脱颖而出创造肥沃的土壤。二是要切实改善企业家创业环境,倍加爱护企业家的创业热情,充分理解和高度重视企业家的劳动和创造,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企业家、鼓励干事业、保护和支持人人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吸引众多优秀企业家来**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