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五篇

时间:2019-05-12 13:1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

第一篇: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

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工业立支柱”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工业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以企业改制为突破口,以招商引资为途径,不断加快技改扩能和新产品开发,培育壮大了以马回电力、金溪航电为支柱的能源,以嘉宝汽配、航星钢铁、金鹰电化为支柱的机械冶金,以齐祥食品为支柱的农产品加工“三大工业支柱”,带动了生猪、葛薯、水果、蚕桑“四大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客观清醒把握良好的发展态势,做到不骄不躁,在发展中找不足,在不足中添举措,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富民兴县的关键所在。为此,本课题在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工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外出考察学习所得,对突破性发展工业提出一些初浅的建议。

一、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我县以加快工业发展为主题,以优化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抓好企业改革、招商引资和技改扩能,实现了工业经济超常规发展。回顾这几年工业经济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2003年开始,我县工业经济开始呈现恢复性发展。从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速度看,2003年是个转折点,当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入库税金2808万元,实现利润940万元。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3亿元,入库税金4650万元,实现利润3395万元,分别是2002年的3.1倍、3倍、2倍和4.6倍,工业在GDp中的比重提高了6.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增加值,工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产品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在工业经济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始终抓住产品结构调整这根主线,不断优化所有制结构,促进了工业更快更好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县大刀阔斧地对工业进行体制改革,破除了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并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整合产业资源,培育壮大了能源、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群,培育形成了电力、机械、冶金、轻纺、医药、食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类别,奠定了我县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所有制结构也得到了全面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除马回电力股份公司、自来水公司、天然气公司属国有或国有控股外,其余企业全部民营化,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41.2 %,上升到2005年的88.2%。在非公有制工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的同时,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在打破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后,实现了整体扭亏增盈,2005年实现利润411万元。

(三)优势支柱产业贡献明显。通过大力开发优势资源,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资金、技术逐步向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集中,电力、冶金、机械、汽配、农产品加工和医药业等6个行业得到发展壮大。2005年,上述6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共实现增加值4.15亿元,比2002年增长136.8 %,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71.4%,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最大。

(四)强优企业带动作用大。经过近几年的培育,涌现了一批贡献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2005年全年产品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有5 家,比2002年增加5家(2002年无销售收入过亿企业)。其中,电力、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茁壮成长,带动了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五)工业技改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近几年来,我县加大了对工业的技改投资力度,2003年工业的技术改造投资达到0.88亿元,2004年工业的技术改造投资达到0.98亿元,2005年工业的技术改造投资达到1.25亿元。技改投资力度加大,使工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突破性发展工业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XX工业近几年得到较快发展,但由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总量不大,质量效益不高,与省内外工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规模效益因素。我县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是2002年的1.5倍,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销售收入是2002年的2.6倍。在农产品加工、机械冶金、能源上形成一定规模,但是与大英等地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二)品牌效应因素。企业缺乏品牌战略思维,对科技研发的投入较低,名优品牌开发意识不强,企业在技术上缺少专门的科研机构,科技进步能力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一批名优品牌作为支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融资瓶颈问题。近年来政府为企业融资牵线搭桥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部分企业缺乏主动性,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仍然制约着企业进一步发展。在宏观调控和适度从紧的金融政策大环境下,工业企业信贷资金供应明显趋紧。2005年12有底,全县工业贷款余额为3.6亿元,比上年末净增2560万元,但与企业发展实际需求8亿元资金额仍有较大差距,“融资难”现象依然存在。

(四)人才制约问题。近年来,我县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在引进资金、项目的同时引进了一批有战略思维的专家型人才、领先行业的高科技人才和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来,但是人才数量与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企业用工仍相当困难,虽然有关部门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有的行业,特别是冶金、缫丝、织绸和棉纺行业用工严重不足,海峡丝绸、泰兴织布等公司生产始终不能满负荷运转,影响了企业产量。

三、突破性发展工业的建议

我县工业的发展虽然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但是,只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找准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观念发动、园区驱动、产业拉动、开放带动、环境推动这五个“轮子”作为引擎,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就一定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一、观念发动:树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产业、突出抓工业”的理念,形成齐心协力抓工业的合力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省委张书记在“工业强省”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实现富民兴川,不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一点希望也没有。冷静审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经济总量少,企业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核心竞争力弱,没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品名企。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县工业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也是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必须解决的。因此,我们要结合县委开展的“XX要发展,我该做什么”的大讨论活动,借鉴成都、遂宁、雅安等地突破性发展工业的理念、思路和举措,不断解放思想,不断转变观念,以全新的思维谋划抓工业的举措,以全新的举措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一是要树立“观念是财富”的理念。新理念催生新发展。大英县在建县之初,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4户,年销售收入1.92亿元,工业上交税金仅200多万元。近年来,大英县委抓大项目培育产业,抓招商引资增大工业总量,工业经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了30户,完成销售收入21.2亿元,实现工商税收1.1亿元,分别是建县时的11倍和40倍。两相比较,我们最大的差距,不在区位条件,不在资源基础,而在观念。因此,我们要发展工业,首先要树立“观念是财富”的理念,突破惯性思维,打破常规思维,以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障碍,以新的办法来抓落实难的问题,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次跨越,努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二是要树立“无中生有兴产业”的理念。我县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我们突破发展空间的限制,找资源,借资源,放大电力能源充足的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以航星钢铁、金鹰电化为龙头的冶金业,培育形成了一大工业支柱。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无中生有兴产业”的理念,坚定“无资源也要发展工业”的决心,整合资源,发挥产业、政策等优势,引进一批支撑有力、带动明显的新兴产业。

三是要树立“强强联合兴产业”的理念。近几年,嘉宝公司坚持与重庆长安、铃木等公司强强联合,突破技术、市场“瓶颈”,取得了长足发展。今年,该公司又与嘉陵摩托公司联合,新上摩托车配件生产线,该项目建成后,将年新增产值1.5亿元。我县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技术相对薄弱,产品市场比较狭小。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背靠大树、借力发展”方针,与外地的大企业、大集团联合,形成一个“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合作、共谋大发展”的联合新格局,以此来推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产业拉动: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经济质和量的全面提升

围绕扩大总量,在狠抓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聚集,实现工业经济质和量的全面提升。

一是稳步发展能源工业。把电力能源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发展,全力以赴加快金溪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在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的基础上,确保明年上半年所有机组全面竣工投产发电;进一步加大对马电公司内部管理和技改扩能等工作力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二是扩张农产品加工业。延伸生猪产业链,全力抓好良繁体系和饲养小区建设,加快齐祥公司、七环公司肉食品加工生产线建设,达到年宰杀加工生猪100万头的能力;加快巨农公司、天杰普华公司、齐祥公司饲料生产线建设和兴华药业公司兽药生产线扩建工程。延伸薯业产业链,搞好碧溪、徐家等葛薯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北京荷田薯类及重庆钰峰葛深加工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延伸纺织产业链,加强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启动金华纺织公司棉纱生产线扩建工程,扩大赛克斯、海峡丝绸和泰兴纺织生产加工规模。延伸水果产业链,搞好以锦橙100号为主的水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加快可口爽公司的技改步伐和巨农公司水果气调保鲜库建设步伐。

三是提升机械冶金业。实施“挂大靠强,内引外联”战略,做大做强嘉宝公司;发挥天府公司品牌效应,加快变速器生产线建设,大力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航星钢铁公司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快金鹰电化公司技改步伐,完善环保达标建设,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开放带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扩大工业经济总量

通过扩大开放,强化项目工作,加强招商引资,力争在更广阔空间获取或共享生产原料、市场空间、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更好地促进县域工业发展。

一是依托项目抓招商。把项目工作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核心举措来抓,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瞄准外商投资的方向和热点,紧密结合我县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项目的挖掘、包装和争取工作,争取更多的工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计划的“笼子”。今年,要重点抓好齐祥食品公司饲料生产线技改、兴华药业GMp达标二期技改、嘉宝摩托车配件生产线等项目的申报工作。

二是突出重点抓招商。要将每年引进工业项目到位资金的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具体落实到县级领导、部门、乡镇和重点企业。各部门、乡镇和相如街道办事处要对照目标,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产业、项目上,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确保年度目标实现。

三是逗硬奖惩抓招商。以招商引资工作实绩论英雄,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严格逗硬考核。提高考核权重,招商引资工作占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的60%。年终未完成任务的,采取经济手段直接惩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连续两年未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则直接对责任人作出组织处理。而对完成目标任务好的单位和个人,则按项目规模和性质,按实际到位资金的多少分别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四、园区驱动:狠抓载体建设,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县域工业的发展必须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充分发挥省级工业园区在发展县域工业中“筑巢引凤”的作用,最大限度提高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产业集群,带动县域工业的发展。

一是拓展规模扩大承载力。针对园区用地紧张的实际,将县城南端周河路两旁北起清溪桥、南至河舒镇的200公顷的土地规划为工业园区,全力打造“机械冶金制造园”和“轻纺食品化工园”两个园区,扩大产业聚集空间。在规划建设新的两个园区中,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按照“用地集中、开发集约、产业聚集、能量聚合”的要求,把园区建成县域经济带动区科技创新示范区、项目资金和人才密集区。

二是创新园区经营管理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成立XX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XX县工业发展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政企分开、面向市场、盘活存量、吸纳增量、营运并举、滚动发展的运行模式和发展路子,全力做好工业园区建设融资、招商引资等工作。灵活园区经营政策,敢于创新,对重大工业项目,在土地供应、税收奖励、费用减免,能源价格等方面实行政策跟着项目走,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把工业园区真正建成产业集群效益突出、带动作用强劲的经济核心区。

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树立“只争朝夕争抢项目、聚精会神落实项目”的理念,对已入驻园区的项目,要采取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协调服务、一套人马跟踪督办的办法,排除各种干扰和克服各种困难,加快建设进度,促使尽快建成投产。

五、环境推动:强化环境保障,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环境是聚集生产要素的“磁场”。环境优,则发展提速;环境差,则已有的优势将逐渐丧失。我们要树立“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生命力”的理念,把环境作为工业发展的“生命线”,在搞好硬环境的同时,着力打造软环境,做到“硬件不足软件补、地缘不足服务补”,用环境的大好转、大优化推动工业经济的大跨越、大发展。

一是构建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引导于支持之中,把企业对政府的反映作为评判我们工作的重要标准。坚持依法行政,清理和规范有关政策文件,切实解决“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的问题。规范执法行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考评制、公示制,严格执法责任,强化执法监督。积极推行收费许可制度、收费明白卡制度、收费公示制度,规范收费管理,杜绝“三乱”行为。对重点企业和业主实行挂牌保护,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工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同意,不准随意进入企业检查;有收费项目的职能部门,必须按照年初给政府报告的收费项目清单严格执行,中途一律不准增加收费项目和数额。

二是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法部门要坚持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严格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执法透明度,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对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一查到底,从重处理,是公务员的调出公务员队伍;是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调离财政拨款单位;是领导干部的,一律免职,且不保留职级待遇,在全县上下形成“谁敢阻碍企业发展,就砸谁的饭碗”的发展环境。

三是构建诚信互利的融资环境。要搞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密切银企银政关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争取更多的资金向企业集聚,有效破解工业发展资金“瓶颈”难题。县内各金融机构要定期对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诚信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授予不同的信用资源,确定信贷支持企业发展。各工业企业要争创A级、AA级和AAA级金融信用等级,建设诚信企业,努力构建金融安全区,实现银企互惠双赢。

第二篇: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实干兴区,争进十强”的发展目标,现就促进全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努力形成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合力

1、牢固树立“工业立区、工业强区”的意识。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带动一、三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是衡量地区竞争力的标志。全区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工业立区、工业强区”意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牛鼻子”工程来抓,抢抓各种有利机遇,实现工业经济提速发展。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举措,形成共识,千方百计抓工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今后,只要有利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只要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没有明令禁止,只要不对本地资源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能够治理的,不论规模大小,不论投资多少,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新产业,都应大力引进、大力支持、大力发展、大力创新,毫不动摇地引导工业经济加快发展,毫不动摇地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毫不动摇地落实政策、强化服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2、明确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必须紧盯“在全市争第一,在全省进十强”的战略任务,按照“一区两线三板块”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坚持科学发展原则,突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节能减排、扶优扶强、科技创新和品牌战略;坚持扬长避短原则,提升主导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坚持大小齐抓和内外并举的原则,一手抓“顶天立地”,一手抓“铺天盖地”,一手抓培优做大现有产业和企业,一手抓新上和引进项目。总体发展目标是:实干兴区,争进十强。发展步骤是:一年打基础,两年靠二十,三年四年大跨越,五年进十强。

二、着力解决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4、加大财政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区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作为工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优势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培育、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扶优扶强、企业上市、品牌建设、节能降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补助和奖励。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保持逐年增长。

6、破解融资瓶颈。加大“信用县市”建设力度,力争两年内取得授信资格。引导金融部门在国家金融政策范围内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增加金融投入,发挥金融在融资领域中的主渠道作用。引导企业诚实守信,提高信用等级,争取更多的银行信贷支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通过向省财政争取一块、区财政配套一块、企业和社会融资一块的办法,将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做大做活。支持鼓励民间融资,搞好资本营运,切实解决全区中小企业资金“瓶颈”制约的问题。对信用好、负债率低、产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潜力、管理规范的企业适当放宽对抵押担保的要求。金融、经济主管等部门联合定期召开重点项目银企对接会,落实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和促进项目尽快实施。建立健全信贷激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奖励为工业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

7、打造工业发展平台。重点建好经济开发区、深圳工业园、食品工业园(双沟)、工业园(伙牌)、东津工业园等。坚持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各种形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总体要求,突出产业特色,加快特色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园区向特色园区、专业化园区发展。鼓励企业通过搬迁、扩建、技改等方式,按产业布局进入园区,促进集聚发展。合理确定异地招商项目的产值、税收统计、分配比例,引导各镇将引资项目向园区集中,进一步激发各地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三篇:欠发达地区利川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对策建议论文的

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经济具有很大的难度,但不发展工业经济只有永远的落后。对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来说,当前乃至今后都必须树立“工业强则利川兴”的观念,进一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利川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确立符合市情的工业发展思路

一是澄清模糊认识,强化发展理念。正确理解“限制性”区域政策,不要被其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和手脚;正确看待“工业腿短”,不要被其丧失了我们的发展决心和信心;正确实施“双轮驱动”,不要倚轻倚重导致新型工业化滞后发展延缓城镇化速度。历史证明,是工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利川经济的格局、推动了全市的发展。因此,利川要发展进步,必须要发挥工业经济的积极性作用,切实树立突破性、优先发展工业经济的观念,突出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前提和支撑的观念,充分认识、发现和掌握工业经济发展规律,着力在“打基础、稳增长、调结构”上做文章,采取措施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使它更好地为利川文明和发展服务。

二是明确工业发展方向。根据利川区位、资源禀赋和历史经验,结合现实基础和发展趋势,利川要明确提出并坚持围绕资源办工业、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旅游办工业的方向不动摇、不折腾。在此基础上,根据利川在恩施州发展规划中的定位和发展重点,科学谋划全市产业资源的整合和产业发展措施,推动主导产业、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在近期,坚持围绕本地资源优势,着力发展资源型工业,明确风水电、天然气、煤炭、高岭土、硫铁矿、医药、富硒绿色食品、水泥、石材等产业的支柱地位,在两三年内形成各自产值达到5—10亿元。坚持围绕农业办工业,以农副产品、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打造茶、米、油、肉、菜等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使其在各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坚持围绕旅游办工业,随着“两路”尤其是动车的开通,利川旅游业一定会迎来一个高发期,我们要抓住旅游大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同时,我们要支持巴王酒业、烟花爆竹、矿泉水、再生资源等产业做大做强,推动本地加工制造业大力发展。

二、建立坚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一是成立一个统筹全局、协调各方、调度有力的全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一谋划和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加快发展问题。其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协调调度、化解难题、落实奖惩。其办公室应为常设办事机构,与市经信局经济运行股合署办公,并有独立人员编制、工作职责和业务经费,负责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经济方面的重大决策部署,筹划重大项目、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为加强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和管理,建议成立矿产开发管理办公室,统筹煤炭、石材、非煤矿山勘探、开发和管理,归口工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扭转各自为政的格局和弊端。

二是科学合理进行市级领导分工。工业经济涉及发改、经信、财政、税收、金融、质监、环保、住建、国土、规划、工商、商务、安监、电力、自来水、天然气、信息化等职能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如果在市级领导分工上兼顾到工业经济各生产要素的协调调度方方面面,就减少了平常工作的难度和阻碍。

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一要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凡是涉及工业经济的资金、项目、招商、政策等事项,无论财政支持资金、信贷支持资金或是项目资金、招商引资等方面在决策、使用、管理上都应建立起一个协调统筹机制。二要建立工业经济月分析、季调度制度,帮助企业掌握市场走势,了解市场行情,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三要坚持市级领导联系重点工业企业制度,要像支持农村扶贫工作一样,建立起“131”即一个市级领导带领三个部门联系一家重点骨干企业的制度,充分发挥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行政资源和个人资源优势,深入企业解剖麻雀,帮助企业明晰思路和工作重点,促进企业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采取措施做大做强。四要坚持和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要坚持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并重,将工业增加值、市场主体培育、项目建设和扩能技改,工业入库税收、就业人数、品牌商标创建等关键指标纳入考评范围,将目标、手段、奖惩有机结合起来,敢于实行奖励,通过目标考评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惩罚把压力变动力、动力变积极性,增强约束力。

四是必须强化工业经济部门的职能作用。要配强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解决工业主管部门职能与工作不协调、人员数量不够、业务不懂行、服务手段不多、经费预算不足、发展谋划不力的问题。要赋予一定的工作手段和措施,发挥工业经济主管部门熟悉企业情况、有专门班子和人员的优势,参与项目、招商、资金分配,争取工作的主动权。

五是要建立健全工业企业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会民间组织。建立政府部门联系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成为行业宏观管理和服务的助手。

三、制定高效实用政策破解难题

一是要继续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要继续执行本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在每年800万元的基础上再按上年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增加部分的4%注入,市财政、经信部门要制定简单易行、切实有效的使用和管理办法,将有限的资金用足用活,避免挪作它用和有政策预算没有资金使用的现象。在满足工业经济工作经费、项目经费、目标考核奖励经费的同时,建议用一部分资金以贷款贴息方式用于加强对龙头企业和鼓励类成长型企业的优先支持;以财政补助的方式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加各种博览会,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活动,鼓励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和转型升级。

二是用好用活上级支持资金。应建立健全县域经济发展资金、武陵山产业发展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和分配、管理办法,集中支持一批支柱产业或龙头企业。

三是加大融资担保力度。要发挥财政资金优势,鼓励利用民间资本,督促宏财担保公司等机构增资扩股做大做强;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进境外投融资担保机构进入利川,增强融资担保能力,降低担保费用,减少企业融资成本;要继续引进专业银行来利川落户;要以目标责任考核方式鼓励现有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对工业企业信贷资金投放额度;要建立“金融顾问”制度,由经信部门和人民银行向各商业银行推荐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企业,由专业银行对企业进行“一对一”金融专业服务,帮扶企业组织筹措资金;要制订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强股份制改造,规范管理,进军资本市场融资;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工业领域,取消限制性门槛,帮助企业更快发展;政府要搭建平台,加强银企对接,实现银企“双赢”;要探索其它融资抵押方式,如出口企业订单质押、股权、土地使用权抵押等方式进行融资,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建议以利川市企业联合会为平台,利用财政资金间隙每年列出5000—10000万元,鼓励企业自愿出资联合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或担保机构,探索更多支持工业企业融资发展的新路子,以低于市场利息、高于银行利息的办法短期贷予工业企业周转使用。

四是要破解工业用地难题。要抓住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机遇,预留工业用地,实行工业用地指标单列;在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小型工业园,允许集体土地流转办工业,待条件成熟后千方百计办理工业用地变性手续。要处理好工业用地与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关系,优先保证工业用地。要探索创新工业集约用地模式,在工业园区建设“廉租性”工业标准厂房,鼓励企业入住发展;鼓励农民带地入股进厂,向农民租用宅基地等方法解决乡镇办工业用地难题。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无论是管理人才或是专业技术人才,对企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从政府层面讲,要研究和建立一套引进、留住、培育、使用的激励机制,让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要注重本地适用性人才的培养,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引进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本地职业技术学校和行政学院要采取定向培养、订单培养方式,加强这些专业技能的培训,千方百计满足利川工业企业发展急需的高级技工人才。要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凡提出有技术难题并得到攻克,产生规模效益的项目,市财政应编列“科研与创新”预算经费采取补偿奖励予以支持。要相应增加工业经济职能部门的领导职数和专业工作人员编制数,使其有足够懂行的人员指导、服务企业发展。要设立人才引进、使用、创新发展基金,奖励科技创新和发明,表彰优秀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从企业层面讲,要有求贤若渴理念,有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提供基本的生活、工作条件。

六是要研究电力政策。发展工业经济,电力是关键。由于电力体制整体上划至省级,形成新的行业垄断。今后工业用电地方更加没有统筹协调权。政府要利用一切机会为企业呼吁,争取加大投入,改善供用电条件,并研究争取与平原地区一样的用电政策,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

四、建强产业聚集的发展载体

一是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利川腾龙开发区要解决经济开发与发展工业经济的体制障碍,建议以实体经济尤其要以工业经济为主、城市经营为辅,不能主辅异位,更不能形成“两张皮”。按照集聚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工业来规划定位,谋划发展。围绕现有骨干企业、优势产业、行业企业关联度,主动衔接,延长产业链。要精心打造工业企业的精品名牌,带动其它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优化布局,分类管理。对现有园区要实行功能划分、实行分类管理,使之各具特色。要在忠路、毛坝、柏杨、汪营、谋道等适合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乡镇谋划乡镇工业园区。要划分市级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园区的基本功能,把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用水用电用地相对较多的企业按照自愿原则引入乡镇工业园;对产业具有带动性、发展潜力且无污染、低耗能的项目和企业引进市级工业园区。

三是节约用地、提高效率。要千方百计地破解征地拆迁难题,加大土地收储力度,让大企业、大项目能够顺利落户建设;要盘活土地存量,对已供地而久未动工的项目闲置土地进行清理整顿,视其情况或按政策收回,或督促开工建设,坚决杜绝围墙圈地现象再度发生;对在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可以采取措施促其“退城进园”:对新引进的产业项目,要强化土地投入产出强度和税收贡献,鼓励建设两层或多层厂房,不提倡建设“花园式”工厂浪费土地;审核调整园区道路、公共设施和绿化等规划指标,防止指标过多、规划超前造成土地闲置浪费;探索园区特别是乡镇工业园区用地模式,解决工业用地难问题。

四是创办实体,自主发展。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和水平。建议市委、市政府做实腾龙开发区,划给其一定的“地盘”,不然,长期借助其他行政区域掣肘发展;做实振业等投资公司,使之形成和增强投融资能力;赋予先行先试的权力,突破现有体制和政策的束缚,把开发区当成利川的特区来办,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改善园区基础设施等软硬件建设,使之成为引领利川经济发展的先行区。

五、构建切实可行的工作抓手

一是要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坚持发展资源型工业,重点是要采取措施制定政策开展资源勘探,弄清楚矿产资源情况,制定开发计划,全力招商引资,促进精深开发,做大这个产业。一要“摸清三个底数”。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要开展矿产资源情况勘探,摸清管辖区内资源种类、品位、储量家底;开展矿产资源流向调查,摸清流出的资源别人在干什么;开展矿产资源项目调查,摸清我们可能引进什么项目来开发现有资源。通过这些具体扎实的调查摸底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二要做好开发规划,谋划和编制大项目。要加大现有煤矿的升级改造,做实兼并重组,形成120万吨的煤炭产能。同时,要加大车家营、黑核坝煤炭勘探,力争在近年内申报1-2个年产30万吨的煤矿项目。要向上争取以淘汰落后产能换取10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要充分利用我市水资源“锶”含量高的优势,开发矿泉水资源。三要加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力度,严格限制卖原材料和搞粗加工,引导鼓励企业进入规划的工业园区,开展深加工、再利用、形成产业链。四要采取优惠政策支持,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是要培植市场主体,加强支柱产业建设。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引导生产要素向行业重点企业聚集;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推动成长型企业快速成长,增加市场主体数量,扩充经济总量。要坚持“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套机制、一笔经费、一抓到底”的模式,推动建立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一个品牌支撑一个企业发展的格局,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政策上重点扶持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

三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一要谋划项目,积极争取投资。要结合我们的特色资源开展项目谋划,结合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项目,根据产业政策无中生有编制项目,通过项目争取国家投资和招商引资,推动利川工业经济发展。二要走南闯北,大力招商引资。要依托本地资源开展招商,要选择项目进行招商,要创新方式大力招商,要开展专业招标,要将招商引资逐步转变为招商引智,促进利川快速发展。

四是加强企业管理,促使企业转型升级。一要进一步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造,为上市、进入资本市场做好充分准备。二要规范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管理由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转变,尤其要对企业运营成本加强控制,降低其财务风险,以确保企业现金流和资金链畅通高效,维持长久发展。三要引导企业运用现代管理办法和信息化的手段,对人、财、物、产、供、销进行规范化管理,按照工业企业生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并建立相应监控体系,确保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合理、有效配置,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实效起到积极作用。四要主动协助企业适应市场行情的变化,调整产品品种和结构,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五要强化质量管理,树立商标、品牌和质量意识,实施名牌战略。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保证长久持续发展。

五是增强服务意识,打造有利于发展的软硬环境。拼政策是下策,比服务是要务。一要教育干部职工树立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要让位于大局和发展,从思想到行动都要全力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二要继续开展部门行风评议和民主评议执法执纪中层干部活动,加强市直部门和基层站所、公共服务单位负责人的问政问责工作,开展“网络政民互动”,把工作置于法纪和公共监督之下。三要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和手续,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要用硬措施,刚执行来打造投资、办事的软环境。四要清理涉及企业的中介机构,废止前置条件,规范中介收费、服务行为,明确收费标准,不搞上下浮动,斩断讹诈企业的利益链。五要严厉查处“三乱”行为,杜绝“三阻”现象发生,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除安全工作外,对涉企检查、评审、验收行为一律叫停。六要建立服务代理制,实行限时办结制,发现违规,坚决查处,决不手软。同时,要着力加快道路交通、电力、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着力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的硬环境。

第四篇:发展开发区工业经济的财政思考

发展**开发区工业经济的财政思考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工业化发展的主动力。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促进经济增长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实现工业税收338万元,占年财政收入任务15%。今年,为了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先发展工业”决策,我们

对本处工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查,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基本现状

**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枝江市城区北部,紧靠中心城区,成立于1989年1月。2007年,全处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3亿元,占72.2%,规模企业产值3.2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24.77%;实现财政收入2242万元,占年预算1850万元的121%,超预算392万元,主要来源是工业企业税收(含市**工业园区税收分成),其中国税385万元,地税1702万元。主要税种是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办事处所辖民营企业20家,其中工业规模企业8家,规模以下企业12家。其全年税收主要来源于**纺织、**陶瓷两大企业,分别上交税金105万元、90万元。就**自己的财力而言,远不及同属城区办事处的五阳办事处、大泉办事处,在全市乡镇经济发展排名靠后,发展工业经济,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优先发展工业”理念十分重要。

二、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规模小,效益不高。2007年,全处20家民营企业,按统计口径要求,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企业的为规模企业,全处有8家规模企业,12家规模以下企业的统计指标数据如下:

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个、人、万元

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万元、人

通过计算,8家规模企业占全市99个规模企业的8.0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1604万元的4.2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现价)245791万元的3.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33537万元的2.9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员工人数15711人的4.14%。我们可以看出办事处的规模以上企业在全市的规模以上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所占单个份额不超过5%。可见办事处规模以上企业并不“规模”,8家企业平均资产利润率为8.66%,效益很不乐观,全年上交国家税金223万元。规模以下的企业,从表中看与2006年相比,六项统计指标中除关键“利润总额”有所下降外其余指标有不程度的上升,但在全市占的比例仍然很小,这里不累述。全处工业企业的主导产品为陶瓷、木材加工、粮油加工、橡胶制品、化工原料等几大类。基本上属于耗能型、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行业,初级产品加工比重大,技术和资金含量偏低。

(二)融资难,步履艰难。当前,金融部门为保自身经营安全,一直采用担保抵押贷款方式。由于手续繁杂,企业实力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可以抵押的资产有限,很难获得贷款。多数企业都是靠自筹或通过民间借贷维持生产,无力进行企业技术更新换代,生产长期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简单重复状态,企业即使有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计划,也无法实施,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弱化,如枝江市登华包装有限公司,其主导产品是为市蒙牛公司生产奶制品包装,由于市场需要,及需更新包装技术,公司缺乏流动资金100万元左右,近几年,企业想法设法贷款弄钱,但由于企业土地、厂房是租赁办事处的原**不锈钢厂,签定合同期限是199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属于办事处,按贷款程序必先有抵押,经信用社、担保公司等融资机构审核不符合融资条件。该公司黄经理说,“设备是可以抵押的,但资产价值不好确定,因为用的时候是金子,不用的时候是废铁,融资机构也不愿冒险,为筹措资金,我们找信用联社、担保公司,路都跑成槽了,法子都想尽了,还是贷不到款,看来合同到期后,我们只好搬到别处去发展”。

(三)环境差,招商困难。虽然**位于枝江市东郊,交通环境较好,境内有枝江火车站,区位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三个方面招商引资的“瓶颈”。一是本地区面积狭小,全处国土面积只有168平方公里,占全市2159平方公里的1.06%。辖20个村,以办事处行政中心群力村、**村为坐标,向东北方向是人口密集、村庄集中、农田连片平原的农村地区。向北则是半山半田的黄林岗革命老区。向西则高山峻岭,人口稀少,耕地稀少的山区。向南则是一河之隔的五阳办事处。而中心坐标区两村群五村、**村的两村土地也已被市属企业如**玻璃、**化工、英特啤酒等公司征地殆尽。加上市属工业园区落户我处,办事处再要可征用的土地很少,即使引进企业,办事处财力有限,无力提供良好“三通”(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二是**可供开采的资源稀少,无论是自然资源如煤、高岭土、磷矿,自然环境

资源,办事处都很缺乏,吸引不到外地企业的亲昧;三是投资软环境差。前些年,一些外地企业到**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心存介蒂,难以消除,一听说是枝江**来招商,就不愿意去。

(四)素质低,观念陈旧。到我处落户的外来和本土企业,大多数是家族式企业、小作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创新能力薄弱,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明显落伍。

多数民营企业体制滞后、规模扩张力不足,且有一部分民营企业主观念较为陈旧,缺乏继续创业的后劲和热情,有小富即安的思想,小农经济意识强。即使是一些已经实现公司制形式的企业,也同样缺乏加快科学发展的远大理想和重大举措。

三、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要更新观点。速度不快、规模不大是**经济最突出的问题,发展上的差距从根本上讲仍然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政府各部门牢固树立“项目富市”、“工业富市”、“无工不富”的观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企业发展环境,强化效能建设,深化“优先发展工业”的理念,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结合本处人力资源丰富、林果业发达的优势,积极引进科学加工、附加值高的低耗、环保、生态的绿色企业来我处投资设厂,做到以优引资,以资促商,以商兴处。

(二)大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1、加快软环境建设。

(1)建立融资平台,服务工业企业。以政府为主体,加强融资管理。财政部门在政府指导下积极参与融资,把政府投资与工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减少投资的盲目性,从而实现投资与融资的最佳组合,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一是以枝江市鑫源投资公司和枝江市国信投资担保公司为依托,优先注入资本,做大做强融资业务,吸收更多的资金用于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有效解决的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紧缺问题;二是利用枝江市中小企业信用协会,对企业及小额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经济技术评估,提供咨询评估服务;审查监督贷款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减少融资风险;三是支持金融机构投资工业经济建设,做大做强企业。工业经济要快速发展,投资的主体是各级金融机构。市镇两级财政部门应利用财政间歇资金的调节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工业经济建设投入。一方面将财政间歇资金注入金融(投资)机构,使其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财政间歇资金的调节作用,剌激金融机构开展对外投资。把财政间歇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投入到工业企业发展中去,既规避了财政投资风险,又增强了工业企业的借贷信用能力。

(2)打破部门界限,完善服务体系。开创“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服务窗口,将国土、税务、公安、工商部门等有关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办公,减少企业办事程序和成本。认真落实好各项政策,做好每个项目的报、审、批、办等工作,同时,财政部门要配合办事处行政部门加强对执法、职能部门的监督,对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拖办、虚办等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坚决杜绝一切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吃拿卡要、敲诈勒索等现象发生。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在法定许可范围内,尽可能降低准入“门槛”,建立更加宽松的审批制度,提高审批质量,推行“零干预”,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通过制度的改革更加明确责任,更加完善服务体系,全面营造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以主动的、便捷的、周到的服务为全处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

(3)建立国家(财政)干部驻企联系制度。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支持,办事处建立联系企业服务制度,即明确一名国家干部,一名财政干部为一家处直企业的联络员,实行驻企联系制度,随时与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建立企业联系服务信息卡,并深入企业一线及项目建设现场,了解生产,经营、融资和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企业进行“保姆式”的服务。帮助企业主转变观念,更新企业发展理念,打破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想法,树立积极向上,创新也是生产力的新观点、新理念等。对存在的问题及有关情况,负责协调、解释、答复、反馈,尽量做到问题不出办事处,不能解决的上报市局、市政府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切实落实好各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

2、加快硬环境建设:加强项目建设协调力度,在土地征用、税收入库、环境卫生等方面予以支持,激励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工业建设。对在本乡落户的工业企业,应在土地征用、出让、税费征收等方面采取更灵活的制度。如采取集体和被征地农民以土地作为资本入股共同兴办企业、对重点企业税收采取先征后返的扶持政策等多种模式。一句话,对工业企业发展的用地、税费收取等各方面要灵活多样,促进工业企业在较短时期内迅速长壮大。

(三)措施要到位。

1、建立处级支柱企业。由于我处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主要税种是市属工业在我处占地设厂所缴纳建筑安装营业税,2007年有737万元,占全年财政收入2242万元的33%,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在当前“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建立自己的当家企业,支柱企业十分重要。结合**实际,对纺织、陶瓷产品等前景看好的、市场潜在需求大的产品作为办事处龙头产品,从政策上加以扶持,使其成为支柱企业。

2、实施“人才兴工”战略。加快工业发展,必须依靠一大批高素质的“工业型”人才队伍。尽快建立三支队伍,一支国家干部队伍。要采取多种形式,在党政干部中培养一批懂工业、善思考、有干劲的国家干部。一支企业家队伍。鼓励处内企业与省(市)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交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强化对董事长、经理、厂长等管理人才的培训,必要时办事处买单出学费,提高其综合素质,一支营销队伍。加快企业营销人才职业化、市场化步伐,大力发展人才中介组织,建立一支适应市场经济的营销队伍。

3、改制和盘活企业。对原属办事处的企业按政策要求,进行民营化改制,在执行过程中严格按政策办事,坚持因企制宜、分类实施、市场运作的原则。如星光砖厂是原何畈村砖厂改制而来。对改制后,有的企业留下土地、空厂房、房屋设施、固定设备等闲置资产进行了登记造册,编列成资料,配合招商政策、招商服务宣传,极力向外界推介。使一些企业到我处落户扎根,如大朝科技有限公司、信和纺织公司等,为**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zsh1231

第五篇:对推进宁城县工业经济速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国民经济市场化提高以及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影响日益深化。宁城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把工业化作为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三化”的核心,把工业经济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强力推进。特别是2004年确定的“项目建设年”和2005年确定为“项目建设提速年”,县委、县政府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和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期,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全县工业项目亮点频呈,大小项目竞相发展,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工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国企改革基本完成,优先发展工业的氛围正在形成,宁城工业经济已步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4.63亿元,同比增长4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亿元,同比增长42.2,工业企业实现税金1亿元;截止今年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已完成增加值3.18亿元,占计划的81.6,增速达到84.6,连续几个月始终列全市各旗县前列。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规模大的企业相对较少。虽然近两年引进和新上一批企业和项目,但规模大的好的企业、项目培育较难,成长较慢;二是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部分企业已经引入了高新技术,甚至国外先进技术,但在实际运作中还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三是企业融资比较困难。少数企业扩建和新上项目融资难,项目启动和加快建设举步维艰。四是企业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来自社会、群众、部门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五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理念和水平需要转变和提高。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需要注重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营销队伍的选聘、培训及业务知识的不断更新。

二、下步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总的思路是继续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抓住推动全县工业企业达产达效,增速提效这一主线,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做好实施优势产业推进战略,做强骨干企业;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抓住机遇,不断引进新的增量,实现我县工业经济的迅速扩张;实施民营主体战略,城乡联动,推动我县以非公制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新格局的确立三篇文章。抓好经济运行、项目建设、园区发展和企业改革四项工作。

积极落实强化对工业经济的领导和推动;强化对工业经济的调度和督查;强化对工业经济环境的优化和治理;强化对工业经济的考核和奖惩;强化对工业企业的服务和扶持这五项措施,形成工业经济的领导合力,搭建企业发展平台,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落实工业经济各项任务。

年内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4.6亿元,同比增长37,力争达到14.84亿元,同比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92亿元,同比增长40,力争达到4.5亿元,同比增长58。

三、具体措施

(一)围绕三大产业,推动现有企业达产达效。

在抓工业经济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推动企业达产达效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推动,目前企业生产形势良好。食品饮料制造业,塞飞亚集团年内力争加工1600—1800万只肉鸭,产值达12.8亿元,2000—3000万只肉鸭加工三期扩建已正式启动;东方万旗已取得发展银行3000万元的资金扶持现正试生产;宁城老窖重组启动生产后,今年计划完成产量3000—5000吨,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春交会上签订单3000万元;燕京啤酒现日产销100吨,今年有望完成3万吨;大连华乳已将原宁露饮料5万吨生产线检修改造完毕,并启动了生产。

矿产加工业,目前我县10个乡镇共有铁选企业23家,单一磁铁生产能力已有30万吨,钒钛铁生产能力今年将达到80万吨,其中宏大矿业30万吨、首鑫源矿业20万吨、生鑫矿业20万吨,即使完成60万吨,产值也将突破3亿元。今年重点推动西泉、二龙、头道营子、热水等几个铁选项目建设,以及宏大、首鑫源、生鑫矿业二期工程,达产后年生产能力可达200万吨。于此同时正在推动100万吨铁粉球团厂和100万吨特种钢厂建设。膨润土资源开发,目前我县已具备30万吨初级土生产能力。在稳定初级土生产基础上,引入实力强的企业,扩大有机土、颗粒土、活性白土等中高档产品生产。黄金资源开发,我县现在每年生产黄金4000—5000两,黑里河陈杖子金矿已探明储量5.4吨,正在推动年产1.6万两黄金生产线一期工程建设,2—3年内达到年产黄金2万两。煤炭资源开发,我县现有煤炭年产量70万吨,通过整合资源、技术改造,2—3年后年产量可达100万吨。另外,我县的钼、硅资源也很丰富,今年重点推进西泉、黑里河、马架子、大城子等乡镇的几家钼选企业,日处理钼矿石都在100吨以上,年生产钼精粉可达1000吨,在进一步提升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的基础上,我们将加大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合理有效开发利用资源,采取建设钼冶炼厂(已签约,正在建设)等有力措施,控制资源外流,实施就地增值。

下载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合集5篇)

    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构筑农民增收的战略支撑农民增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它事关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关农村社会的稳定,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对我区下一步农业发展的思考(精选)

    今年以来,我区农业产业化建设坚持“稳定面积增粮,调整结构增收,打造亮点示范,做强品牌增效”的总体思路,制定工作方案、硬化发展举措、整合项目资源、增加财政投入、狠抓目标督查......

    对推进宁城县工业经济速发展的分析与思考(最终五篇)

    一、总体情况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国民经济市场化提高以及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影响日益深化。宁城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把工业化作为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

    海南的开锁案件突破性发展

    海南的开锁案件突破性发展 杭州开锁公司的商家从海南省公安厅获悉,海南省公安厅刑警总队近期组织指挥琼海、保亭两地公安机关刑侦部门经过缜密侦查,先后成功打掉4个广西天等籍......

    我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思考(大全5篇)

    学习心得体会————我对师市新型工业发展的思考09工业班周根疆经过六个月紧张充实的各方面理论学习告一段落,我们在对师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奋斗目标有了一个......

    对我区下一步农业发展的思考[5篇范文]

    今年以来,我区农业产业化建设坚持“稳定面积增粮,调整结构增收,打造亮点示范,做强品牌增效”的总体思路,制定工作方案、硬化发展举措、整合项目资源、增加财政投入、狠抓目标督查......

    对工会工作发展的思考

    随着中央银行改革的逐步深入,部分职工明显有了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工会组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做为工会组织如何为职工解除后顾之忧,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让职工全身心投入到改......

    对学校内涵发展思考

    对学校内涵发展思考3月29日下午,路局长一行4人,在xx中学校长办公室,对xx镇义务教育工作进行了近5个小时的调研。主要内容有3个:一是了解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二是校园文化建设进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