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岭南建筑赏析
建筑设计——岭南建筑探析
岭南建筑设计的基本特色是既保留古制,又融汇中西;既有地域共性,又各呈异彩;讲究风水,突出亲水。以独特的技术、工艺特点独树一帜。
一、岭南建筑历史
岭南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从发展历程上看,可上溯远古至先秦时期,秦汉、魏晋南朝、隋唐南汉、宋元、明清、晚清民国时期的岭南建筑各具特色,亦各有其代表作。
二、岭南建筑风水
岭南建筑设计是风水建筑的健康优选。岭南建筑设计注重骑楼、天井、屏风。有利于遮阳避雨,吸收阳光,可以净化空气,吸纳好的气体,使住宅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还具有防震、防灾的意识。从岭南建筑的特点来看,客家民居、西关大屋为什么要有天井,一个是通气,取得一线阳光,最关键是如果有火,人在天井处可以逃避、逃生,前面要有水,水可以救火。通过屏风是可以掩盖了室内室外的区别。岭南建筑有骑楼。南方高温多雨,骑楼可以遮阳、可以避雨。
岭南建筑设计的另一个优点是有防患意识和防灾意识,房子有左门、右门,有什么事情发生,有多门出入。房内部有屏风、天井,天井可以采纳阳光、杀菌、净化空气,可以吸纳好气流,避开恶风,冬暖夏凉,坐北向南的房子,北边不开窗,北边的寒风不会吹进来。趟拢门,关而不闭,不会封死,有效地同外界交流。还有天窗的过白处理,风水建筑,里面有一个过白,即在屋子里可以看到天,而现在许多建筑里面是看不到天的,前面高后面低,好的风水进不来,所谓“春风不度玉门关”,是不健康的住宅。
三、岭南建筑工艺
岭南建筑工艺注重装饰,有的建筑物本身就是一个雕刻装饰艺术的宝库。广州南越王墓前室的石板顶盖、四壁及二道石门都施以来墨两色的卷云纹图装饰。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岭南建筑饰画。南越王宫署遗址的陶构件上依稀可见到绿、朱颜色的涂饰从广州汉墓出土的明器陶屋亭子、牌坊、华表淋漓尽致地予以装饰,使建筑物的门面陡增华贵之感。对于建筑物内部的重要部位,也通过集中雕饰来强调其地位。如建筑组群中的主体建筑,神龛的装饰,更是集中了装饰的精华,使之光彩夺目。在潮汕地区,梁架被称为“五脏内”,以喻其在建筑内部的重要地位。
其二,装饰题材上不仅广泛采用传统题材,更突出了岭南地方特色。岭南建筑装饰所采用的题材,几乎囊括了传统的民间装饰题材,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渔耕樵读的日常图景、戏曲小说场面、吉祥如意图案、虫鱼麟甲、走兽飞禽、奇花异草、龙凤随队山水胜境、亭台楼阁,甚至名人诗句、名家书法。岭南工匠更善于表现有地方特色的题材,通常较多表现的有岭南佳果:洋桃、番石榴、香蕉、荔枝、芭蕉、桃、李;岭南花木:红棉、茉莉、榕、桂、兰、芷、芙蓉、指甲花、素馨花;岭南风光,诸如潮州八景,就常作为潮州屏风、壁画之内容。
第二篇:岭南建筑文化(本站推荐)
岭南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一种特殊地区性建筑文化,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是由于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历史人文哲理思想和民俗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促成的,岭南建筑风格是在发展变化的,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的岭南建筑。
从发展历程上看,岭南建筑可上溯远古至先秦时期,秦汉、魏晋南朝、隋唐南汉、宋元、明清、晚清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后的岭南建筑各具特色,亦各有其代表作。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有:唐朝“海上丝绸之路”时期以南海神庙为代表,明清时代以陈家祠、西关大屋为代表,鸦片战争以后以沙面、石室教堂等殖民地建筑为代表,清末到民国时期,高层的商业楼宇、钢桁材料的桥梁出现,显示建筑技术向近代化发展。1922年,广州建成岭南第一座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大新公司,高12层50米,1937年建成岭南第一座钢框架高层建筑爱群大酒店,高15层64米多,都是当时称为南方建筑之冠的高层建筑。1929-1936年,陈济棠主政广东时期进行旧城改造,广东建筑得到较快的发展,其中新河浦别墅群等就很有特点。1994-1996年,深圳地王大厦,高69层,总高度383.95米,实高324.8米,建成时是亚洲第一高楼,现在是深圳第二高楼,也是全国第一个钢结构高层建筑,位居目前世界十大建筑之列。地王观光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中国第一个主题性高层观光旅游景点。地王观光运用了多种高科技手段,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并有多项参与性节目让游客全情投入。这样,游客从参与和娱乐中获得知识,可充分感受到地王观光的娱乐性、趣味性、参与性。
岭南建筑的基本特色是既保留古制,又融会中西;既有地域共性,又各呈异彩;同时由于气候湿热,岭南建筑一般都空间开敞,由于四季常绿,在园林营造方面也很有特色,岭南庭园代表作有清晖园、余荫山房、可园和梁园(十二石斋)等等。
岭南建筑文化的特点:(1)为适应气候建筑布局比较开畅明朗,通透玲珑,造型比较轻巧淡素。(2)因岭南地处南大门离中原边远地域,建筑少受传统法制约束,比较求新自由,民俗味比较浓,善于吸取外来文化,“洋为中用”、“中西结合”,常开建筑独特风格之先河。(3)受岭南先哲人文思想的影响,岭南建筑比较务实重利,因地制宜,宜时多变丰富多彩。有海洋文化特色,也有崇山峻岭之文化特色。
第三篇:浅谈 岭南建筑与岭南文化
浅谈岭南建筑与岭南文化
我自己在专题研究作业中通过对陈家祠搜集、阅读资料等过程对于岭南建筑和岭南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了解岭南文化和岭南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谈到岭南的建筑,不得不提起陈家祠。
陈家祠堂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
陈家祠的建筑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祠堂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廊庑之间。既有大型的制作,也有玲珑的小作品,装饰风格或粗犷豪放,或精致纤巧,各具特色,特别是在琉璃瓦脊的塑造上,更是广罗古典故事,搜集地方风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风格独具。陈家祠堂在1958年修缮后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郭沫若同志曾在1959年参观后留有一首五言诗:“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陈家祠的建筑装饰工艺早在20世纪20年代已为国内外建筑专家和学者所重视,1959年辟建为广东民间工艺馆,1994年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是现今广东保存最完好、规划最宏大、工艺最精湛的传统建筑,集岭南建筑艺术之大成。当中更有各种岭南艺术珍品,让人叹为观止。1996年被评为“广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被广州市民评选为广州市文化名片。
陈家祠具有如此之高的艺术价值,那么它与岭南文化又有什么关联呢?透过陈家祠我们又能了解到岭南文化对建筑的何种影响?
陈家祠中的东西厢房均用瓜柱抬梁卷棚式瓦面,出前廊。厢房用通花格嵌套色蚀花玻璃上落窗装饰,光线柔和,显得十分清新幽雅。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文化艺术之精华。此外各座厅堂、走放廊的梁架、雀替以及那长达540余米的檐板上雕刻的各种瓜果、花纹图案、人物、动物、无不凝聚了广东木雕的精华。其中灰塑的使用也是一种体现,它是广东民间建筑的主要装饰工艺,由于灰需在现场制作,艺人便可根据题材和空间的需要,充分发挥其技艺,色彩喜用大红大绿,富丽斑斓,充满浓郁的岭南民间文化艺术特色。
奇葩。岭南先民遗址的出土材料证明,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从岭南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来探讨岭南独具风格的建筑文化。
让我们一同来从岭南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岭南独具风格的建筑文化。
1、务实性,岭南建筑的本质所在,就是以真实为主;自始自终融合于自然环境中。岭南山多、丘陵多、河流多,城镇和村落多结合地形、河流、道路,山势自由布局,靠山面,交通方便,防御设施完善。城镇格局多为不规则,街道多顺应河流和山丘道路走向,曲直相宜。岭南的古城规划巧妙地把建筑与自然融合,使天、地、人道三合为一。如广州的三山五湖等,把城市园林化、自然化。城中的楼、塔、台、城门高耸入云,与蓝天、青山、绿水相映,形成了岭南城市风貌的独特意境。岭南古代城镇村落选址多依“风水”为据,按“龙”“穴”“砂”“水”的四大要素布局,为求“藏得风水”,山水要洄漩、拱卫、开合得体,注意对景、借景,以人体的阴阳五行来处理各种关系,有较强的整体性。这也是岭南人使城镇村落适应环境的特殊的构思方法,考虑到通风、排水、御寒、向阳、供水、安全、运输等人们的物质需要,也考
虑到生态美、环境美、景观美的精神需要。
2、兼容性,古今中外,一切精华为我所用,这是岭南建筑博各家之长、丰富自己的做法;从事航海的岭南人很早就接受外来文化,使在岭南文化氛围之中发展的岭南建筑景观自古就表现出强烈多样化、多元化倾向。古代中原地区汉族在南迁过程中带来中原地区先进文明建筑技术;外出经商衣锦还乡的岭南人不仅带回了商品,还带回了域外建筑多姿多彩的平面组合和外观。再加上岭南地形复杂、民族多,所以民居类型繁多。例如粤中的竹筒屋、明字间、三间两廓,粤东潮汕地区的爬狮、四点金,客家的土楼、围垅屋等。这些民居传统建筑都充分糅合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特色。
近现代岭南建筑受各种文化碰撞和融合的影响更深,愈加追寻着岭南人固有的世俗——兼容和多元的文化性格。现代岭南建筑的不拘一格、回归自然的造型,正是岭南建筑不断发展、充实的例证。
3、世俗性,这是岭南建筑注意民间建筑,大众化思想的表现;古建筑设计体现封建礼教的中心思想。在这点上岭南建筑所体现与中国传统建筑是一致的。虽然特殊的地域铸就了独特的岭南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岭南建筑,始终体现着岭南文化特色。封建礼教是岭南古建筑设计的中心思想。中轴对称、方整对称、融合协调是岭南群体建筑布局的主流。村落多以祠堂为中心,按南北主轴,左右对称配置建筑。前有池塘蓄水,后有山林或丘地衬托。村民住宅多为定型化,朴素自然,绕祠堂层层拱卫,并以庭院为核心,建筑绕院环列,由院落组织成巷道,有秩序构成村落,形成了岭南村落的普遍格局。巷道也有主次,纵横有序、网脉清晰。其规划几乎都是血缘宗族之族长根据族谱族规、乡约的宗规组织完成的。
4、创新性,这是岭南建筑的主要特色和根本,一切以创新为主,在创新中求变。当代岭南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通过港台媒介,西方的先进技术、先进材料和先进的思潮,不断给现代岭南建筑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组成,它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特色和文化特点。从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出本地区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它是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表达,而不是仅仅为一个建筑体,更是一种“家”的感觉。
第四篇:中国寺庙建筑赏析
中国寺庙建筑赏析
摘要:中国寺庙建筑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给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寺庙建筑不仅分布广泛,样式各异,而且洋溢着深邃的文化意蕴与厚重的宗教氛围,因此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关键词:寺庙建筑 佛教文化 建筑布局 寺庙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1.1 寺庙建筑的起源
寺庙是中国经典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盛行起来。这些经典的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我国在南北朝时代大规模兴建寺庙成风,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首都洛阳内外有一千多座寺庙。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待中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南朝寺庙之多。由于深受中国天人合一、阴阳转化宇宙观的影响,中国寺庙建筑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所蕴涵的空间意识模糊变幻。我国现存的古建筑物中,百分之七十是宗教建筑,而在宗教建筑中又以寺庙建筑居多,所以寺庙建筑在中国的建筑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如此,寺庙建筑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神秘的宗教氛围,吸引着人们的广泛关注。如(图1,图2)
图1 寺院建筑Ⅰ 图2 寺院建筑Ⅱ
1.2 寺庙建筑的发展
寺庙建筑经过东晋、南北朝的广泛传布,到唐代已经达到鼎盛时期。中国古代最早接待西域高僧的寓所是鸿卢寺,“寺”这一官署的名称由此被保留下来,而后逐渐成为佛教庙宇的专称,因此佛寺的形成受到宫室府邸的影响很大。隋唐以来,王公贵族多有将旧宅赠给寺庙的风习,使神秘而严肃的佛寺宗教文化融入了人间的生活气息,当时汉族地区的佛寺多以传统的四合院为基本单位。起初,多建于繁华的城市大邑,许多文人雅士为了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深谷幽林成为他们心中理想的净土,佛寺开始进入高山密林,“天下名山僧占多”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寺庙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寺院建筑融会了中国宫殿建筑的美学特征,在时间进程和空间的形式上都具有共同的特征。中国古建筑通常以木结构为主,房屋先由木梁枋和立柱组成框架,再配以木框门窗,可以说除了砖瓦础石之外,地面以上部分都由木料构成。屋顶的形状和装饰占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和微翘的飞檐呈现着向上、向外的张力。配以宽厚的正身、廓大的台基,主次分明,升降有致,加上严谨对称的结构布局使整个建筑群显得庄严浑厚,行观其间,不难体验到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流动美。
基座,是为了显示建筑寺庙的等级和风格。基座一般用在天王殿,随着院落的进深,基座逐渐升高。大雄宝殿的基座,人们常称为须弥座,须弥是佛教中“位于世界中心的最高之山”,把大雄宝殿置于须弥座上,借助于台基高隆的地势,周围建筑群体的烘托,以显示佛殿的宏伟庄严。
开间,平面组合中的佛寺院落大多数开间都是单数,这也是中国古代以单数为吉祥。开间越多,等级越高,如大雄宝殿用九、五开间,以象征“帝王之尊”。其余大殿一般为三间。间的纵深为进深,开间与进深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使整体建筑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屋顶,寺院建筑的体身部分,体型都显得庞大笨拙,但在屋顶上却利用木结构的特点把屋顶做成曲面形。寺院屋顶造型有底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庑殿、歇山屋顶又有单据和重檐两种。如(图3)
飞檐,弯曲的屋面,向外和向上探伸起翘的屋角,使十分庞大高耸的屋顶显得格外生动轻巧,独具风味。除了屋面是凹曲外,屋檐、屋角和屋顶的飞脊都是弯曲的,彼此相形相映,构成中国古典别具一格的屋顶造型。如(图4)
图3 寺院建筑屋顶 图4 寺院建筑飞檐 寺庙建筑的主要类型
隋唐以前中国寺庙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礼拜塔中舍利是当时信徒巡礼的主要内容。庙前有廊庑围绕,正中院庭的前后有殿堂,房院为僧房。隋唐以后,造巨像成风,佛殿普遍代替佛塔,佛塔渐渐被挤出寺院,或另辟塔院,或置于寺前后或两侧。
根据“伽蓝七殿”制。七堂为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较大的寺院还有讲堂、经堂、禅堂、塔、钟楼、鼓楼等建筑。佛寺殿堂的配置大致是,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最后是藏经楼。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斋堂、茶堂、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容四海云游僧人而名。
山门是寺庙最外面的建筑物,因寺庙多建于环境幽雅的深山老林之境,故称山门。山门一般有三个,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山门常盖成殿堂式,殿内左右分塑二金刚力士,守护佛法。山门而后的天王殿,中供大图5 寺院建筑山门 肚弥勒,弥勒像的左右分裂四大天王像,弥勒像的背后是护法神韦驮天尊。大雄殿供奉主尊释迦牟尼像,法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是寺中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最后是藏经楼,珍藏佛经的地方。如(图5)寺庙建筑的布局
寺庙建筑的布局所遵循的基本方式有:1.采用中轴线均衡对称的布置方法,主要建筑于轴线上;2.由于采用中轴线,寺的地基多呈东西狭窄,北纵长的形式,座北朝南,或背山面水,不拘朝向;3.寺庙常建于风景优美,深山幽谷之中,便于信徒们修禅,不为俗念所动。
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中国佛寺不论规模地点,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沿着这条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就响应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
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寺庙建筑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中国著名的寺庙建筑
5.1 洛阳白马寺
始建于汉朝的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官方营建的最早的佛寺,是汉明帝刘庄在洛阳按照佛教的要求和传统式样建造的。白马寺建成后,佛教在中国开始蓬勃发展,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佛教又从我国传播到越南、朝鲜和日本等国,对中外文化起了推动作用。所以,白马寺被称为佛教的“祖庭”。如(图6)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城东9公里的地方。北靠祁山,南望洛水,绿树红墙,苍松翠柏,显得十分肃穆。白马寺占地面积大约4万平方米,是一个长方形的院落,院内主要有天王殿、大雄殿、千佛殿、观音阁、毗卢阁等。其中最主要的殿堂是大雄殿。白马寺不仅为中外旅游者游览、观赏,图6 白马寺 而且也是许多国家的佛教徒朝拜的圣地。
5.2 五台山寺庙建筑
山西省的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五台山上的佛教建筑非常多,保存至今的就有58处。其中南禅寺和佛光寺比较著名。南禅寺面积不大,南北长60米,东西宽51.3米。它建于唐代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是我国现在保存下来的一座最早的木结构寺院建筑。佛光寺建于唐代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因为寺内有“四绝”:塑像、壁画、墨迹和建筑,被称为“世间的瑰宝”。佛光寺在建筑上荟萃了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形式。这座寺院建筑在半山腰,上下共三个院落,各个院落都有殿、堂、房、舍等各种建筑。佛光寺外形朴实,比如寺庙的柱于、斗拱、门窗、墙壁等没有什么花花绿绿的色彩,一律涂成土红色。如(图7)
图7 五台山
5.3 恒山悬空寺
山西省境内北岳恒山悬空寺,这是一座凌空架起的寺院,表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智慧和技巧。上靠危岩,下临深谷,造型独特,是极为罕见的建筑。悬空寺位于浑源县城南3.5公里处的金龙峡谷西侧绝壁的山腰上,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始建于北魏时期,图8 五台山 唐、金、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整个建筑面对恒
山,背依翠屏,壁岩无阶,高楼仰止,是北岳恒山第一奇观。如(图8)
5.4 布达拉宫
位于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是典型的喇嘛教寺庙建筑。始建于唐代的布达拉宫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整个宫殿建筑依山势叠砌,辉煌壮观,其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内有殿堂20多个,正殿供奉着珍贵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布达拉宫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如(图9)
图9 布达拉宫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2]钱正坤编著:《中国建筑艺术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李少林主编:《中华寺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张驭寰.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8.[5]陈允适.古建筑木结构与木质文物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第五篇:岭南文化知识
岭南文化知识学习
第一讲:
岭南文化的普泛性特征:
1、区域原生,传统赓续——原生性
2、面向海洋,放眼世界——开放性
3、重商求利,实惠为上——重惠实在与求真务实
4、善饮头啖汤,敢为天下先——积极进取与开拓精神 •
5、自我反思,破旧创新——批判意识与改革精神 •
6、多元融汇,气象开阔——兼容特性与现代意识 •
(一)岭南地理环境与文化生成
1、封闭而又开放:岭南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何谓岭南?
• 五岭以南,又称岭外、岭海、岭表。• 《史记·张耳传》:“秦南有五岭之戍。”
• 站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来看岭南:从中原地区看,称为岭外;从珠江三角洲看,又可称为领表。•
• 九州之外的岭南: •
1、《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曰:“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2、位于传统模式之外,特力独行,渐进发展。
• 岭南山海地貌结构:
• 北部——山地:古文化蕴育于石灰岩溶洞;文化屏蔽效应
• 中部——三角洲平原:岭南文化演进的良好舞台(优越农业生态环境、肥沃土壤、动态推进下的土地增生)
• 南部——广阔南海:对外交流的便利海上丝路;开拓精神
第二讲:
(一)岭南原始文化特征: •
1、原生性——原始的岭南文化植根于岭南地域,有其独特的发展序列。
2、独立性——原始的岭南文化由于地域的关系,使得其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3、滞后性——与同期的北方中原文化相比,岭南文化有较为明显的发展滞后性。•
4、差异性——岭南原始文化有别于中原文化,就算在其内部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二)中国文化的三大板块与岭南文化: •
1、中国文化三大板块:农耕文化区、草原文化区、海洋文化区(含吴越文化、闽台文化和岭南文化)•
2、海洋文化的基本要素:A)舟楫之便带来的商业文明;B)开垦与移民:具有包容性的移民族群结构。•
3、岭南文化:指岭南人在岭南地区创造的风格鲜明的地域文化。•
(三)地理位置与岭南文化特性:
1、岭南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使其既封闭又开放,孕育独特地域文化体系。•
2、岭南文化特征:移民性、商业性开放性、兼容性、世俗化。
• • • • • • • • • 第三讲:岭南民系源流——百越民族与岭南民系
(一)纷繁融汇的百越人
1、百越又称为百越族,是古代中国南方和古代越人有关的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越)、诸越。古代常泛指南方地区。
2、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语音,越是“人”的意思。百越的百是多数、约数,而不是确数。百越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
3、《汉书·地理志》有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二)南越
(1)南越族是古越族的一支。在中原汉族大量迁移到岭南以前,南越族一直是岭南地区的土著居民和主体民族。“越”是古代江南土著称呼“人”的语音,越与粤通,南越即是“南人”的意思。
(2)南越族是一个独具浓厚文化特色的古代民族,聚居于岭南,主要分布于珠江流域和韩江流域。随着中原人的持续大规模南迁,土著的南越族与汉族长期杂居,多数土著居民逐渐与汉族融合,最终被汉化。
(三)西瓯
(1)西瓯又叫西越,出现于秦代。(2)《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称:“蛮夷中,西有西瓯,众半羸,南面称王;东有闽粤,其众数千人;亦称王”。这是西瓯一名见于史籍之始。《郡国志》“郁林,西越也”《寰宇记》: “郁林……即古西瓯居”。晋人郭璞注《山海经》说:“瓯在闽海中,郁林郡为西瓯”。《旧唐书·地理志》载:“贵州(今广西贵县)郁平县,古西瓯、骆越所居”。
(四)骆越
(1)骆越的称谓源于“雒田”(骆田),是因当地土著居民垦食“雒田”和岭南地区多“骆田”而得名。由于土地有雒田,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而治理这些骆田的又分别为骆王、骆侯、骆将,因而把垦食雒田的越人称为骆越。“越”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的语音,越与粤通,越是“人”的意思,骆越即“骆人”之意。•
• • • • • • • • • •
•(2)《交州外域记》记载:“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骆民。设骆王,骆侯、主诸郡县”。
二、南越人的特征:
(一)习于水性,善于用舟 •
(二)流行断发文身、拔牙之俗 •
(三)喜食蛇蚌贝蛤之类 •
(四)干栏式巢居
(五)越人有猎头,食人之风 •
(六)南越人有信鬼、鸡卜之俗
三、岭南地缘与岭南民性
(一)商业精神与价值取向
(二)海洋赋予与开拓精神
(三)务实观念与世俗倾向
(四)边缘文化与独特个性
第四讲:吸纳与渐进——岭南文化的发展脉络
(二)岭南文化的内在肌理
1、异质性
2、独特性
3、边缘性 •
(四)宏观视野下的岭南文化
1、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主体的另一面。
2、岭南文化在它的渐进发展中,逐渐由弱变强,由隐性文化走向显性文化,对中华整体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要深入理解岭南文化,应从开放、融会的层面去探究,从其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去把握。
4、岭南文化善于吸纳融汇新的文化元素,甚至是许多西洋的文化元素,然而,岭南文化却仍坚持传统中华文化的独立性及其自身海洋文化的独特性。
二、缺席的他者——番禺期的岭南文化
(一)缺席之域:
1、番禺期的岭南是“化外之地”
2、番禺期的岭南是蛮夷之地
3、番禺期的岭南是不便之地
(二)缺席之势:
1、中原文化是主流文化 •
岭南文化是非主流文化
2、中原文化是强势文化 •
岭南文化是非强势文化
3、中原文化是显性文化 •
岭南文化是非显性文化
(三)缺席之本:
1、岭南文化是海洋文化,有别于中原的农耕文化,在当时仍处于隐性发展状态。
2、岭南文化是蓝色块文化,具有异质性、独特性、边缘性等海洋文化特征。
三、汉化的定型——广信期的岭南文化
(一)汉化之基
1、军事之基:汉武帝平定岭南(南越)
2、政治之基:岭南治所的北移
• 即:由番禺(今广州)移至
广信(今梧州、封开一带)
• 广信:“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此地为贺水、漓江汇合流入西江处。
3、思想、文化之基: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思想。
•(3)处于强势的中原农耕文化
4、生产、科技之基:
•(1)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2)科学技术水平普遍较高
(二)汉化之形:
1、岭南经学的开创与发展
• 如:三陈祖孙;陈钦、陈元、陈坚卿。• 陈钦(著)《陈氏春秋》
2、士燮游学京师。•
3、其他文化活动活跃
4、丧葬汉化化
5、汉越杂合,粤语形成。
四、海外的激活——广州期的岭南文化
(一)士燮家族与广州之名
• 三国吴王孙权于公元216年,在士燮死后采纳吕岱建议,将交趾(交州)的南海、苍梧、郁林、合浦四郡置广州。
(二)海外文明与岭南文化
1、广州海贸与岭南商业文化 •(1)隋唐贸易与蕃坊商贸 •(2)广州商贸与“支那”之名
• 外国人称当时的“长安”为摩柯支那(梵文Mahacina)——即“大中国”之意。•
• 称广州为“支那”(Cina),即“中国”。•
2、佛教东传与岭南文化
•(1)南朝统治者喜僧信佛。
• 当时的广州,寺院兴盛,僧侣云集。
• 广州四大名寺:光孝寺(三国东吴大儒士虞番死后兴建)、六榕寺(南朝梁武帝时兴建)、海幢寺(五代时称为“千秋寺”)、华林寺(南朝梁武帝时兴建)。
• Eg:昙摩耶舍、在广州光孝寺开坛讲经。波罗末陀(真谛大师)在光孝寺研究、翻译佛经并传播佛法达12年之久。
• Eg:达摩菩提从广州登陆,进入中国。
• 有诗为证“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栖栖暗渡江”
•(2)盛唐时期,佛教更是进入了中国的普通民众生活,成为盛世太平的一种催化剂。
五、身份的正名——国运衰落期的岭南文化
(一)珠玑传说与汉民认同观念
1、珠玑传说与广府民系的岭南开基
2、实用的理性:后儒社会与汉民的文化自尊 •
3、珠玑巷的圣化与广府汉民身份、文化的认同
(二)珠玑巷期与汉民色彩的心理强化
1、珠玑巷传说与广府谱牒的丰富与再造
2、传统的增补:谱系源珠玑,为广府汉民的血统正名 •
六、现代的飞跃——穗港期的岭南文化
(一)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重心的南移
(二)广府文化:近现代中国当之无愧的主角
(三)广府文化中心,穗港两个基本点的确立: •
(一)广州:文化的积淀,民俗的传承 •
(二)香港:时代的召唤,发展的选择
第五、六讲:岭南思想文化的发展
(一)汉越杂处,交汇融合:岭南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1、迥异中原——海洋文化的思想根底 •
2、融汇中原——汉化的思想补充
(二)开合、吸纳、变革,成己之风:岭南近现代思想的发展
1、开合的思想理念 •
2、吸纳的思想行为 •
3、变革的思想内核
二、岭南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内质特征:
1、崇尚自然观念。主张一切顺乎自然,人的发展,也就是历史的发展,是与自然同步的,人作为自然的产物,理应是大自然的一个“自在之物”。顺乎自然之必然,人才能得到个体的自由与发展。由道学所衍生出来的道教,也因为岭南具有适合其生长的土壤,而得以蓬勃发展。葛洪南来到罗浮山修道炼丹,也正是因为岭南有令他赖以生存的人文气候。
2、世俗化倾向。岭南的地理与气候环境使得这里物产丰富,动植物生机勃勃,促使人们的感官享受要比理性的思考更强,推进了人们重实际,求实惠心理的发展。•
3、开放性机制。这里濒临南海,使得岭南具备了直通海外的交通便捷,打开了向外域学习、融会中西、变革发展的通路。最早进入中国的佛教,其初入中国的路线便是经海上丝绸之路在岭南大都会——广州登陆的。惠能对佛教禅宗思想的创新发展与全新思考,推进佛教思想中国化、世俗化的进程。
三、葛洪与道教思想在岭南的成熟与定型
1、“玄”概念的提出与葛洪的道教思想变革
• 提出“玄”的本体概念;在方法上,提出思玄之道和守一之道。
• 他说:“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眇昧乎其深也,故称微焉。绵邈乎其 远也,故称妙焉。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光乎日月,迅乎电驰。”
2、葛洪的养气、补气说
• A、何谓“气”?
• 葛洪认为元气为天地万物的最高本原,天地万物由元气而化生。
• 葛洪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需气以生者也。”
B、何谓“养气”、“补气”?
• 关于“养气”——要求人要保养好所禀得的自然之元气,不要让其受到损耗,这样便可以让生命无限延续下去。因此葛洪说:“养生以不伤为本,要言也。”
• 关于“补气”——人存活于世间,常常会因为天地万物的变化,而使得人的自然之“气”会受到损害,因而,人要想得以长生,必须“补气”。如何补气,葛洪进一步提出了他的“金丹”论,即炼丹论。
3、葛洪炼丹与道教的求仙、修道
• 在《抱朴子内篇》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 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 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 主张神仙 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
四、惠能与佛学东传后的中国化演进
(一)何谓禅宗?
1、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此宗偏重于修心,以心传心,直传佛祖的心印,故又名佛心宗。达摩于北魏末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修禅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弟子有慧可,僧璨为再传。璨弟子为道信。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后为禅宗正宗。
2、A北宗主拂尘看净之渐修。
• 拂尘:拂去世俗烦恼,不受客观外界之影响。看净:指认识并保持心性本净。
2、B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
• 认为舍离文字,直探心源,闻言当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才是修禅正途。其禅法可概言为无所住而生其心,即由定发慧。
(二)惠能的禅宗理论与佛教信仰的俗化
1、惠能与“梵我合一”,即“心即真如”的本体论 • 天人合一
• 心即是佛(求佛只能向自己的心性中求)
2、亲证顿悟与顿悟成佛 •
心斋+坐忘+朝彻
3、”凡夫即佛”理论与佛教信仰的俗化 •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陈白沙江门学派的主要思想:
1、知疑的思想理念
“学无难易,在人自觉耳。才觉退,便是进也。”又说:“前辈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番觉悟,一番长进。”
2、学贵乎自得
“学者苟不但求之书而求之吾心,……盖以我观书,随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3、以自然为宗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所过的生活,正如他所说的:“既买锄头又买书,半为农者半为儒。”
以“自然为宗,忘己为大,无欲为主”、“心即理也”,以静坐为主”,并且要求学生端庄静坐来澄清自己的胡思乱想。
1、《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与康有为维新思想 “新学伪经考”,又名《伪经考》,十四卷,初刊于1891年,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康有为打着公羊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重要著作,“新学伪经考”着重从经学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的“古文”经学展开猛烈的攻击,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如《周礼》、《尚书》、《左传》、《毛诗》等都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因此都是“伪经”。而刘歆制造伪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建立国号为“新”的朝代,所以古文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称之“新学”。
《孔子改制考》是一部变法理论著作,是他倡导变法维新的理论根据。这部书集中体现了康有为的政治思想。首先,书中体现了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天下大同,是维新派孜孜以求的社会政治理想,在康有为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很重的位置。这种思想的核心是把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学说和中国传统的今文哲学中变易的哲学观点融为一体,又吸收了《礼运》的“小康大同”说,附会公羊三世论,认为人类社会是循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规律发展,最终达到“政府皆由民造”,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3、梁启超自由开放思想与国民性批判
•(1)制造这种奴性的,正是那些奴役他人的人,其制造的蒙昧、落后与守旧,正用于禁锢人们的自由思考,以他律代替自律。使得人们成了成为“天行(天命)之奴隶”、“古人之奴隶”、“世俗的奴隶”、“情欲之奴隶”。,使得整个国民长期缺乏自我意识。•(2)海洋通道的打开与扩大,使得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交流便得更为快速与便捷,这加深了民族、国家间的竞争,同时也对国民精神的再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3)争取自由、获得自由、发展自由,是我国民众消除国民奴性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七讲:岭南民俗概要
一、何谓民俗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日常生活服务。
3、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1、民俗的历史性
2、民俗的集体性(群体性)
3、民俗的地域性
4、民俗的传承性与扩布性(1)民俗的传承性:
民俗文化在时间的纬度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2)民俗的扩布性:
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即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
(3)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5、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1)民俗的稳定性: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2)民俗的变异性:指在民俗传承与扩布的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这种方式决定了民俗在历时的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不断适应周围环境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6、民俗的类型性
•(1)民俗的类型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型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
•(2)民俗类型性,在民俗文化里常常表现为民俗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大同小异。•
7、民俗的规范性
• 民俗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民俗便自然而然地凝定成为了民众生活、行为的共同规范。
8、民俗文化的服务性
•(1)民俗文化的创造本来就是出于服务与社会与民众的原出目的。
•(2)民俗文化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民众和社会服务。
•(3)民俗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能协调民众心理,满足并实现民众对精神、审美等方面的需要。
三、岭南民俗的地缘化特色
(一)岭南民俗处于整个汉民族文化系统中,是对汉族民俗文化的传播和继承。•
(二)岭南民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蕴涵着浓郁的岭南生活气息。•
(三)岭南民俗具有民间信仰内容、形式与对象的广泛性 •
(四)岭南民俗充分凸显了“阴性崇拜”的特征。
(五)岭南民俗突出表现了吸纳海外、融汇兼具的开放特色和深受海洋文化浸染的鲜明特点
(一)岭南饮食民俗文化
1、趋时变奏,源远流长 •
2、食艺结合,情趣盎然 •
3、中西合璧,广采博收 •
4、得天独厚,引领潮流 •
(二)岭南建筑民俗
1、既保留古制,又融会中西。
2、既有地域共性,又有社区品味。
3、既讲究风水,又关照亲情。
(一)岭南的水神信仰
1、岭南地区是水乡泽国,河道纵横,海岸线漫长。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战胜洪涝、海啸、潮害是生存的首要条件。
2、因为岭南每年的水患成为人们生存的最大威胁,于是寄望以神灵的力量去战胜自然灾害,必然是民间信仰最热切的理想。
3、水神是管控水的最高神祗,自然受到民间最崇高的祭礼。
4、水神地位的崇高与本地区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以商业贸易为重要经济来源的珠江三角洲,依赖航运去发展商业,于是商业护航之神备受顶礼膜拜,水神的地位在诸神之中最高,成为岭南民间信仰的重要特征。
(二)龙母信仰与西江民间文化
1、龙母的传说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的故事,但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出自唐刘恂的《岭表异录》。
• 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位人神,捕鱼放牧,纺织耕种,治病解难都无所不能。她从河边拾得“龙卵”,育就五龙子,故称龙母。她的法力是通过她的五龙子来实现的,能解水旱之灾,能平伏波涛,能引导航船,能呼风唤雨。
2、龙母信仰经历了龙图腾崇拜、水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历史演变。
3、龙母信仰体现了西江流域人民征服水患的理想,故需要有一个水神,以赐予地方福泽,庇护水乡安宁。
4、至今,龙母信仰在华南地区、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一带仍有着深广的影响。其信仰的基点却是在祖先崇拜基础上形成的寻根尚本、眷恋故土的思想,这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精神的凝聚,有着重要意义。
•
岭南民俗文化的总体特征: •
1、岭南民俗,充分表明它处于整个中华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大背景下,不断渐进发展的。具有与中原文化等中华文化元素相同、相近的民俗特性。
2、岭南民俗,充分体现了其岭南地域化的地方特色,与其地理、生存环境及生活方式等息息相关。
3、岭南民俗文化,特别是其民间信仰的发展中,更多地体现了其实用性、开放性的特征。•
4、岭南民俗文化中充分展现了对女性神灵的崇拜与敬仰,表现了岭南民俗文化的“阴性”特征。•
5、岭南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充分地体现了其吸纳、融会与兼收并蓄的特点。
第八讲:岭南饮食文化
一、岭南饮食文化的总体特征
1、历史悠久,传统深厚。
2、形式丰富,特色鲜明。
3、吸纳南北,融会东西。
4、勇于变革,积极创新。
二、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广府饮食文化概览
(一)鲜、清、嫩、脆、滑、爽、——粤菜口感与内容美
(二)色、香、味、韵、美——粤菜观感与形式美 •
• 饮茶之意不在茶——广府饮茶习俗与文化 •
1、三茶两饭——茶伴一天 •
2、食艺结合,情趣盎然。
3、人情、商情、民情的“集散”地——广州茶楼与广府群体的自由、平等意识及商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