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时间:2019-05-12 13:0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第一篇: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2012-7-19 22:56:00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7年第2期

摘 要:山东省外向型经济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省内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本文通过构建衡量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文章最后提出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东部地市带动中西部地市发展,中西部地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速产业聚集,扩大产业规模。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1、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2004年,山东省海关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6.1%,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商品总值为322.3亿美元,同比增长32.3%;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为5890个,合同FDI为124.3亿美元,实际FDI为86.6亿美元,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境外投资项目数127个,协议投资总额29576万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26831万美元;接待外国旅游人数96.2万人次,国际旅游创汇额为5.7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数1879个,合同金额14.7亿美元,营业额15.2亿美元,年末在外人数6.3万人。

1.1 山东省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山东省对外贸易呈现以下特点:(1)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49.9亿美元,其中出口155.3亿美元;200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加到607.8亿美元,其中出口358.7亿美元,2000-2004年实现年均增长16%以上。(2)进出口商品构成中以工业制成品为主。2004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82.2%,工业制成品进口占商品进口总额的62.5%。(3)进出口商品类别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机电产品三大类商品为主。2004年上述四类商品进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16.9%、22.3%、29.7%,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24.7%、23.1%、27.1%。(4)进出口企业以外资企业为主。2004年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其他企业进出口商品所占比重分别为:53.0%、25.8%、21.2%,上述三类企业出口商品所占比重分

别为:51.3%、24.9%、23.8%。(5)进出口商品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主。2004年二者进出口额所占比重分别为47.9%和46.0%,出口比重分别为50.2%和48/.4%。(6)进出口商品市场以亚洲、欧洲、北美国家为主。2004年与上述三大市场的商品进出口比例分别占57.4%、16.9%、15.9%,出口比例分别占56.2%、18.0%、18.5%。

1.2 山东省利用外资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山东省利用外资呈现以下特点:(1)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利用外资项目数2733个,合同金额56.1亿美元,其中FDI50.7亿美元,实际外资金额38.1亿美元,其中FDI29.7亿美元;2004年利用外资项目数增加到5890个,合同金额214.5亿美元,其中FDI202.9亿美元,实际外资98.2亿美元,其中FDl87.0亿美元。(2)利用外资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外商直接投资以外商独资企业为主。2004年FDI项目数占利用外资项目数的100%,FDI合同金额占利用外资总金额的94.6%,FDI实际金额占外商投资实际总金额的88.6%,独资企业项目数占FDI项目数的73%,独资企业合同金额占FDI合同金额的83.2%,独资企业实际金额占FDI实际金额的77.4%。(3)外商投资国家和地区,以韩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日本为主。2004年上述五处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所占比重分别为41.3%、20%、7.6%、7.4%、6.4%。(4)外商直接投资行业以第二产业为主。2004年外商实际直接投资于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1%、86.2%、10.7%;其中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占96.9%。

1.3 山东省对外交流与合作现状及特点:2004年山东省对外交流与合作具有以下特点:

(1)境外投资以非贸易性企业为主,其中加工贸易企业境外协议投资总额占境外协议投资总额的38.3%。贸易性企业、非贸易性企业和常设机构境外协议投资总额所占比 注: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2005。重分别为4.4%、94.3%、1.3%。(2)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以劳务合作为主,上述三者的合同数所占比重分别为8.5%、89.8%、1.7%,合同金额所占比重分别为57.1%、39.4%、3.5%,营业额所占比重分别为68.7%、30.3%、1%,年末在国外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18.65%、81.29%、O.06%。(3)接待国外游客主要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游客比例分别为84.7%、7.6%、5.5%、1.4%;国际旅游创汇收入以长途交通为主,长途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创汇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33.7%、5.8%、11.2%、9.0%、19.3%、5.7%。

2、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指标设计的全面系统性、可操作可测性、可比性和相关性等原则,构建商品进出口总额(万美元)(x1)、商品出口总额(万美元)(X2)、商品进口总额(X3)、商品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X4)、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万美元)(X5)、实际利用外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X6)、境外投资中方协议额(万美元)(X7)、国际旅游创汇收入(万美元)(x8)、接待国际旅游人数(人)(x9)、商品出口增长率(%)(X10)共10个指标。

2.2 数据的获得

采用2004年的数据对山东省各地市的上述十个指标赋值。

2.3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将上述指标数据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处理,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聚类分析结果见表。

2.4 结果分析

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青岛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分为2.6301,居山东省第一位。青岛市是山东省第一大港口城市,具有区位优势,对外开放程度高,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居山东省首位。烟台市是山东省第二大港口城市,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展增长迅速,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分0.7183,居山东省第二位。济宁市煤炭资源丰富,纺织、医药、机械等行业发达,2004年境外投资中方协议额居山东第一位,同时济宁市作为孔子故里,旅游创汇收入较多,主成分分析外向型经济总得分居全省第三位。威海市是中国经济发展较快、充满活力的地区之一,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对外开放程度高,主成分分析中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分居全省第四位。枣

庄、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成分分析中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总得分分别居山东省倒数第一和第二位。

由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分为两类,青岛市是一类,其余十六市是另一类。如果分为三类,青岛市是第一类,菏泽市是第二类,其余十五市是第三类。如果分为四类,青岛市是第一类,烟台市和威海市是第二类,菏泽市是第三类,其余十三市是第四类。如果分为五类,青岛市是第一类,烟台市和威海市是第二类,济宁市和临沂市是第三类,菏泽市是第四类,其余十一市是第五类。

总之,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距较大,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山东省应采取措施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外向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

3、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1)东部沿海地区应发挥辐射功能,进一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如具有区位优势的东部港口地市的外向型加工企业可以到中西部地区开设分厂,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

(2)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外向型特色产业,加强对外贸易和交流合作力度。中西部地区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配置自己的特色产业,例如济宁市微山县利用微山湖资源优势,大力培植以鸭、鹅等水禽养殖和以河蟹、乌鳢等名优水产品养殖,建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河蟹养殖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乌鳢养殖基地,产品出口欧美、日韩和东南亚市场。

(3)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市的投资环境不如东部地市优越,例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关联度弱,配套能力较差,因此中西部地区应提升产业层次,加速产业聚集,扩大产业规模,打造龙头企业,加强配套能力。

作者:徐秋云

第二篇:教师工资的区域差异分析

教师收入问题一直广受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来,教师工资有了较快增长,但与此同时,教师工资分配中也存在一些亚待解决的问题,工资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仍然存在,域差距尤其引人关注。

很多研究者对全国范围内的教师工资区域差异情况作了较为全而的比较调查研究。杨建芳(2009)研究发现,我国义务教育教师收入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各职级教师的总收入和津补贴都低于相应职级

教师的全国平均水平;教师基木工资的省际差异不大,差异主要体现在津补贴上,进而影响总收入的差异;省级津补贴政策对教师津补贴影响最大,县级津补贴政策也处于主导影响地位;中、东部省内工资收入差异受当地经济水平影响较大,西部地区省内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明朗。栗俪云(2009)对中国第四次工资改革后31个省级行政区的教师工资水平进行的定量研究表明,教师工资呈现出与地区经济发展相背离的现象。日已有研究更多地是从微观层而上,研究了我国各级教育的教师工资水平差异、工资结构差异以及差异的影响因素。而我国宏观层而的教师工资区域差异如何、如何分解和分析这些差异等方而的研究却相对薄弱。为此,木文试图利用离差法、相对比率法、极差法、标准差法、变异系数法、基尼系数法、泰尔指数法等多种衡量差异的方法,对我国教师工资的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两者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如卜。

表1歹J出了1997年~2009年全国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人均教师工资。从总体上来看,不管是全国教师人均工资,还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人均教师工资,都呈现逐年增长的变化趋势。从纵向比较来看,1997年到2009年13年间,全国人均教师工资增长了4.32倍,东部地区增长了4.37倍,中部地区增长了4.01倍,西部地区增长了4.46倍;从横向比较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均教师工资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人均教师工资13年的平均值是中部的1.52倍、西部的1.33倍。

表2显示,全国及分区域人均教师工资环比增长速度趋势呈现“波浪形”。1997年一2001年间,教师工资环比增长速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到2001年达到最高峰值;2001年一2003年间,增速呈现卜降趋势;2003年尸2007年间,增速又呈现上升趋势,到2007年又达到最高峰值;2007年一2009年间,增速又呈现卜降趋势。2001年和2007年教师工资环比快速增长背后有着明显的政策效应。200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同年中央则政每年安排50亿元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补助中西部困难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以确保其按时足额发放,因此当年教师工资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007年教师工资普遍大幅度增长,则得益于以“限高、稳中、托低”为原则的新一轮全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全国各地落实法律精神和改革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大大提高了代写论文教师工资。教师工资绝对差距是由全国或该区域最高的教师工资减去全国或该区域最低的教师工资得到的,它可以粗略反映教师工资的地区差异程度。从表3可以看出,1997年尸2009年,全国及三大区域教师工资绝对差距呈现逐

年加大趋势。全国、东部及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均超过了两万元,而中部地区绝对差距仅为5000元左右。可见,全国、东部及西部地区教师工资分布很不均衡,中部地区教师工资分布比较均匀。

从极差指标来看,全国教师工资的绝对差距从1997年的7517元增加到2009年的40382元,增加了4.37倍。从标准差指标来看,全国教师工资的绝对差距从1997年的1947元增加到2009年的10703元,增加了4.49倍。根据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我们计算出了全国及分地区教师工资的基尼系数,并对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从总体上看,全国教师工资基尼系数均不超过0.2,说明我国教师工资分配的水平总体上是均匀的。但是,从分区

域情况来看,东部和西部教师工资的基尼系数远远大于中部地区(以2009年为例,东部为0.129,西部为0.213,中部为0.022),这说明,东、西部教师工资的分配不平等程度高于中部地区。根据基尼系数的分解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了全国教师工资基尼系数、区域内教师工资基尼系数和区域间教师工资基尼系数。结果显示,区域内教师工资的基尼系数平均为0.049,区域间基尼系数平均为0.088,区域内差距小于区域间差距,这说明区域间差距是造成帮写论文工资总差距的卞要原因。

第三篇:江苏省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差异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分配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值得关注的是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本文利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从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出发,对不同区域农民收入结构差异进行比较。其次,对影响区域农民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缩小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供有关方面研究我省区域经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时参考。

一、区域农民收入差距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分配差距也经历了扩大、缩小、再扩大的变化过程,但总体来讲,绝对差距在不断扩大。从图1可以更清楚地看出90年以来全省分地区农民收入的变化轨迹。1993年以前南中北农民收入差距显著扩大,这种差距在1993年达到了顶峰,1994年后特别是“九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实施了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扶持苏北发展的政策,使苏北地区农民收入增长加快,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有所趋缓。1996-2000年,苏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0%,苏中年均递增7.4%,苏北年均递增12.7%,苏北地区增速比苏南、苏中分别快6.7和5.3个百分点,农民收入的地区间差距不断缩小。进入“十五”以后,各地区农民收入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差距又有所扩大。2001-2003年苏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5%,苏中地区年均递增5.9%,苏北地区年均递增4.0%,南中北农民纯收入之比(以苏北农民纯收入为1)由2000年的1.50:1.14:1扩大为2003年的1.65:1.20:1,三年间苏南与苏北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年均递增13.8%。如果从分县(市)农民纯收入水平来看,则差距更大,2003年农民收入最高的江阴市6823元,最低的灌南县2730元,两者相差4093元。三个地区农民收入由南及北呈现明显的梯次分布,严重制约全省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图1:1990-2003年三大区域农民纯收入增长态势图

单位:元/人

二、不同区域农民收入结构及变动特征

我省农民收入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区域间除总体收入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外,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差异更大,而且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上。因此,我们着重对这两项收入进行了详细分析比较(详情见表

1、图2),从中找到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实质所在。

表1:我省三大区域农民收入构成及变化分析表

注:1.表中在本地域劳动收入、外出从业收入为其分别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

2.表中第一、二三产业收入结构为其分别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

图2:2003年我省三大区域农民收入构成图

(一)苏南农民工资性收入为苏北农民工资性收入的3倍,收入结构正逐步趋向城市化。2003年农民纯收入中,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工资性收入分别为3859元、2330元和1301元,三地之比(以苏北工资性收入为1)为3.0:1.8:1,远远高出纯收入之比。苏南地区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重为66.3%,其中又主要是本地务工收入,人均2826元,占了整个工资性收入的73.2%,尤其是在本地企业收入人均2568元,占整个本地务工收入的91%,居绝对主体地位;苏中地区工资性收入比重为54.8%,其中外出劳务收入表现较为突出,人均1162元,占了整个工资性收入的49.9%,本地务工收入比重38.5%,稍次于外出劳务收入;苏北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最低,为36.9%,其中61.4%来自于外出打工收入,农民在本地务工所得的纯收入人均仅为349元,与苏南农户比相差2480元。这比较明显地反映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从增速来看,2001-2003年苏南、苏中、苏北工资性收入分别以年均递增12.0%、9.0%和8.7%的速度呈逐年加快态势,其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6%、83%和92%。其中苏南本地务工收入增速较快,年均递增12.7%,对工资性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三年间苏南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率比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高出4.5个百分点。苏中、苏北地区农民收入中外出打工收入增速最快,分别以年均19.8%和17.9%的速度快速增长,对工资性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也分别高达98%和84%,表明近年来政府所采取的各项促进劳动力转移的积极的政策措施得到了体现,外出打工成了苏中苏北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但苏北由于基数偏低,工资性收入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59.4%,多年来一直是影响苏北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软肋”,工资性收入要实现超常增长任重道远。

(二)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苏北农民收入的主体,但增速逐年趋缓。

从农民纯收入的来源看,苏北地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虽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始终过半,2003年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59.9%,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且其中74.2%是第一产业收入;苏南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最低,仅占27.5%,但其中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快速发展,比重明显提高,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33.2%提高到2003年的51.8%,首次超过一产比重;苏中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40%,其中第一产业收入比重62.5%,和苏南苏北相比,苏中地区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并重。从增速来看,近年来在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我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一直呈现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2001-2003年苏南、苏中、苏北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9%、2.1%、1.9%,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逐渐减弱。其中苏南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自2000年以来四年间连续呈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纯收入以年均12.9%的速度大幅度减少,与此相反,来自二、三产业的家庭经营纯收入有较快增长,年均递增12.6%,比同期纯收入增长速度高5.1个百分点,但目前还不足以弥补第一产业收入的减少,所以苏南家庭经营收入呈现负增长;苏中苏北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虽然较高,但连续三年呈现增幅徘徊的局面,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拉后腿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第一产业增收乏力,2001-2003年苏中苏北第一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和0.8%,虽然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实现平稳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9.7%和5.6%,但一产比重相对较大,二三产业比重小,带动力不强,直接导致家庭经营收入的缓慢低速增长。

(三)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成为苏南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目前在农民纯收入中,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两项非生产性收入合在一起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苏南、苏中、苏北分别为6.3%、5.1%和3.3%,三年来对农民收入增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4.8%、6.1%和0.6%,苏南的贡献率明显高于苏中苏北。在苏南,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是近年来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而且增长潜力也较大,其中财产性收入的近80%左右来源于投资收益和租金收入,农民的退休金和养老金在转移性收入中的比重也迅速增加,这两项收入的稳定增长对苏南农民收入的增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而在苏中、苏北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其对收入增长的贡献在不同的年份有时为正、有时为负,仍然无法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综合各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和来源的变化,可以看出这样的特点:近三年全省各地一产收入连续低迷、不升反降,致使农业比重高的苏中苏北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或下降,和苏南地区农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拉开;农民收入增长态势几乎完全是依靠非农产业收入增长实现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对扩大农民增收空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但是由于各地区非农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有一定的差异,直接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另外,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而且地区差距将更加显著。

三、影响我省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自身素质的差别是差距产生的内在和主体因素。目前农民自身素质的地区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科技文化素质不同。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3年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72,接近初中毕业水平,分别比苏中苏北地区高0.53和0.62个百分点。从具体的文化程度结构看,苏南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占28%,比苏中苏北分别低6个和8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劳动力比重占20%,分别比苏中苏北高5个和6个百分点。苏南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时间较苏中苏北农民长,接受业务技能培训的机会多,择业门路较广,劳动力在二三产就业比重为72.7%,比苏中、苏北要高15.5个和33.1百分点。苏中苏北地区虽然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素质偏低,无法掌握较高的劳动技能,劳动力就业门路窄,其中在一产就业劳动力比重高达60.4%,其余农民也只能向二、三产业中的简单劳动上转移,靠体力吃饭,收入低,就业不稳定,容易形成劳动力转移中的逆向反复,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其次是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差异。苏中、苏北地区,尤其是苏北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观念普遍较为保守落后,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市场投资意识和开拓意识,不能积极主动的开辟增收门路,总是被动地“等、靠、要”,本来就很少的资金不能有效地投资生产,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增长缓慢,逐步拉大了与苏南的差距。而苏南农民由于较早进入市场,兴办乡镇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在积累资金的同时也积聚了经验,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更多的致富途经。

(二)苏北地区人口多,劳动力负担重导致农民收入的差异。

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见表2),2003年苏北地区平均每户常住人口为3.87人,分别高于苏南、苏中农户的3.51和3.55人,并且,苏北地区二个子女以上的农户占54%,比苏南地区农户高33个百分点;苏北农民的家庭负担比较重,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系数为1.43,高于苏南近3个百分点,在劳动力收入相同的情况下,负担系数的差距直接表现为人均收入的差距。苏北农民家庭人口多,劳动力负担重,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我们利用2003年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进行五等份统计分组,在最高收入组中,有63.4%的农户属于苏南地区,其次是苏中(23.5%),苏北地区的农户仅占了13.1%,而苏北的农

民占了全省农民的48.8%,因此苏北农民的增收困难直接导致全省农民整体增收缓慢和南北差距逐年扩大。

(三)非农产业发展快慢导致非农收入的差异。近年来我省三大经济区域间农民收入再扩大的最重要的贡献者是地区间非农收入的不平等,由于地区间非农产业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带来了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上的差距,从而导致非农收入的差异。

“九五”后期苏南乡镇企业步入结构转换期,在企业改制和优胜劣汰中,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趋缓、效益下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一度下降甚至为负,其中1998-2000年三年间苏南农民本地务工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3%,年均降幅2.0%;而同期苏中苏北地区加快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步伐,本地务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分别高达32.1%和29.8%,农民纯收入增速苏北高于苏南近6个百分点。近年来苏南的乡镇企业绝大多数已改制成为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得到进一步恢复和扩大,2001-2003年苏南地区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本地务工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6.8%,而苏中苏北民营经济发展缓慢,本地务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分别仅为-2.3%和0.5%,同期苏南农民收入增速快于苏中苏北1.6和3.5个百分点。从表3也可以看出,农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非农收入与乡镇企业增加值的增长趋势基本吻合,可见乡镇企业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四)农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导致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的扩大。

在苏中苏北地区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苏北农民家庭经营一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份额为48.9%,2003年这一比例为44.4%,也就是说,农业收入仍是苏北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北农民收入的增长仍然受到农业发展的强烈约束,农业内部发展形势良好,则区域农民收入差距缩小,反之则加大。近年来我省农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土地资源的限制。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3年苏南农户家庭经营耕地面积人均只有0.72亩,苏中人均1.05亩,苏北人均1.45亩。由于耕地资源有限,小农经营,劳动生产率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规模效益难以显现,农民在土地上获取收入的量逐年下降。另外,许多农业人口已经在城市找到了比较稳定的工作,这部分人已对土地的承包和经营不感兴趣,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包括传统观念以及现实条件,土地流转比较困难,影响了务农人员的经营规模,进而影响了务农人员的收入增长,致使农业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产业的低收益决定了政府作为农业投入主体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省财政支出中农业支出所占的比例却逐年下降,农业支出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95年的8.5%下降到2003年的4.7%,呈现出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尽管财政支农资金总体上有所增加,但相比财政支出的增幅还是大大落后,1995年至2003年,全省农业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0%,而财政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3.8%。由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相对较少,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农业抗灾能力明显下降,最终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在政府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的同时,近几年我省农户对农业投入不足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生产资金短缺、贷款难,另一方面是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农户对农业投入不感兴趣,从表4可知,2003年苏南、苏中、苏北农民人均农业投入分别为479元、782元和936元,而且仅呈微幅增长态势,农业投入的积极性明显不足。农业的投入不足,致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制约了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以农业为主的苏中苏北地区增收难度加大。

表4:2003年分地区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比较表

(五)不同地区农户资产存量的差异导致收入的差异。苏南农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农民通过集体资产获得的收益分红相对较多;而且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投资意识的增强和投资领域的拓宽,苏南农民的土地补偿费用、投资收益及租金收入等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同时农民在银行存款的利息在逐年提升,导致不同地区农户资产存量差异进一步扩大。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2003年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户均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分别是6605元、4825元、5006元;农户家庭存款余额分别是21661元、11768元、7662元,其中差距可见一斑。资产存量越大,越具有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也就越具备创收渠道和空间。特别是苏北地区,目前农民家庭经营仍居主导地位,农民增加收入不仅依赖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强烈依赖于家庭资产(包括固定的和流动的)的再增值,所以出现了越富的苏南农民家庭收入增加越快、越穷的苏北农民收入增长越慢的局面。

四、关于缩小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苏北经济较苏南和苏中落后一些,但苏北的农业生产相对于苏南和苏中具有一些优势,具体表现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多数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劳动成本较低;土地类型多样,耕地相对富裕;农村污染较浅,生态环境较好。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很可能成为苏北经济的增长点,但是我省各地区分散的土地不利于规模经营的现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必须积极稳妥地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走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这样一部分农民可利用流转金进入二、三产业,一部分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可进入农业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工人,甚至还可以拥有企业股份。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富民进程。分析我省各地区农民收入构成特点,不管是苏南、苏中还是苏北,均是劳务收入比重大而缺少资产性收入,这在我省很突出,主要原因是民营经济不够发达。虽然苏南这两年民营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对农民收入的回报不够快,比如去年苏南农民收入(5825)高于浙江(5389),但是投资性收入却大大低于浙江,苏中苏北与苏南之间的差距更大。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让发展民营经济要以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根本上调动最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提高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本领,使更多的人能创业、会创业,敢创业,市场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其次,放手发展,做好全民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全民创业提供信息、市场、技术、用工等指导服务;第三,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和法制环境,以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最后,充分利用各地区比较优势,大量吸引苏南民资向苏北转移,实现共同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了,也会成为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各地农民纷纷投资创业,可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把农村富裕的劳动力从土地经营中解放出来,逐步减少农民数量。从人口经济学理论上说,农村城市化是由多数人从事农业生产转变为少数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城市化水平提高了,也能为工业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培训投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相对农民增收而言,提高农民素质更为重要。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立足于长远,注重农村教育投入,使我省农民的教育、农民的素质有一个质的提高。

(四)坚持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我省实行计划生育的重点在苏北,尤其是苏北的农村。2003年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人口出生率(9.6‰)高于发达地区的苏南(7.1‰),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生产发展水平本来就低,教育基础薄弱,新增人口很难受到良好的教育,如果放松对人口出生的控制,势必形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格局。因此,要进一步稳定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第四篇:物流产业的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物流产业的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物流的定义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物流涵盖全部社会产品在社会与企业中的运动过程,涵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全部社会再生产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所有的工农业产品除加工与生长期间外,几乎都处于物流过程之中。从社会再生产的流通角度看,凡是转化为商品的工农业产品都需要通过物流实现资源配置。区域物流产业的概念

国民经济各领域的物流经济活动在横向上构成了物流产业。这个产业以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仓储、托运等行业为主体构成,同时还包含商业、物资、供销、粮食、外贸等行业的一些领域,涉及机械、电气化中的物流装备生产行业和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的供应、生产、销售活动中的物流活动。其跨部门、跨行业的特点非常突出,若按国民经济现行的分类管理办法,物流不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纳入到国民经济管理之中,但为了对现有分类管理体制加以补充,确定物流产业的分类还是很有必要的。区域物流产业的构成事实上,社会分工和区域分工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产业的形成、发展和替代使产业结构一直处于变动之中,进而推动产业水平不断提高。从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广义地讲物流产业应包括以下内容:

1.物流基础产业

这个产业由各种不同的运输线路、运输线路的交汇点与节点以及理货终端构成,为各个经济系统运行提供物流基础设施,是整个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涉及的行业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仓储等,主要物流设施包括车站、货场、港口、码头、机场、铁路线、公路、仓库等。充分整合物流运力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发挥整体合力、避免存量资源闲置和增量资源浪费是其重要的设计原则。

2.物流装备制造业

这是物流生产力中提供劳动手段要素,提高整个物流系统装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产业,大体上可划分为集装设备生产行业、货运汽车生产行业、铁路货车生产行业、货船行业、储存与搬运设备制造业等。物流装备制造业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整个物流系统装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产业。

3.物流信息业

这个产业由提供物流系统软硬件及系统管理等产品与服务的行业组成,是计算机系统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有机结合。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的生命线,它通过信息传输与客户、制造商、供应商实现资源

共享,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就没有现代化的物流。

区域物流产业的性质

物流产业涉及多种行业,它具有三个性质,即基础性、服务性和综合性。

1.基础性

物流产业是基础性产业。物流对所有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都有影响,它通过运输、仓储等生产、流通条件与手段对国民经济起基础性作用。物流产业通过不断输送各种物品使生产者获得原材料、燃料、零配件;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又不断将产品输送给不同的需要者,使这些需要者的生产、生活得以正常进行。这些互相依赖的关系需要物流维系,国民经济也由此得以成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基础性有时也可以看作战略性,物流要素中的许多重要载体如铁路、邮政、电信等一直被认为是关系国民经济、人民生命财产及国防安全的战略性行业和部门。

2.服务性

物流产业是服务性产业,它本身并不提供物质产品,而是为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说物流产业是服务性产业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就供应链与客户的关系而言,物流产业强调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现由供应方到需求方的高效流动;二是就物流服务供需双方的关系而言,物流产业强调增值服务,仓储、运输等基本功能之外的附加服务是物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综合性

物流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它既是一个庞大的纵向经济领域,也是一个为其他所有经济领域服务的横向经济领域,横跨多个基础性、服务性行业,涉及并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区域物流产业基本特征

区域物流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地区物流、地方物流,主要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空间资源分布的差异性

空间资源分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物流的经济基础。空间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天赋的,如土地、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森林、矿产、耕地、水源、日照、风雨雷电等,并非人力所能轻易改变;社会资源指劳动力、资金、科技教育、各种知识、经营管理、专门人才、工艺水平、文化习俗、风土人情乃至思想观念等,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各地都有自身的特殊性。每个不同的区域都存在由特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所构成的空间资源。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空间资源分布都不可能完全等量、均质,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区域物流就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当然,在一个物流区域内部,空间资源分布也是有差异的,但大体相同,否则就不会成为同一个物流区域了。

2.物流发展程度的差异性

物流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是划分物流区域的重要标准。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因此,物流区域的划分主要根据经济发展程度来确定,而经济发展程度又主要考察GDP(GNP)、人均GDP(人均GN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社会消费水平、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指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发展程度相差悬殊的地区将形成各自不同的物流区域,换句话说就是,在一个物流区域内部,物流在不同地方的发展程度是相近的,而不同的物流区域其物流发展程度往往差距很大。物流发展程度与空间资源分布状况联系紧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物流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充足的社会资源则是提高物流发展程度的经济基础。

3.物流利益的相对独立性

毫无疑问,区域物流尤其是地区物流、地方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大系统的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每个区域或地区都有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区域物流的形成与物流水平的提高是区域或地区经济利益的反映,因而,区域或地区之间的物流竞争是合理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应当受到鼓励、保护和正确引导。但在一国之内,区域物流应当接受国家宏观调控,相互之间的支持,帮助也是必要的。即使经济发达地区,长期以来也得到了经济落后地区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等多方面的帮助,其发展起来后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和帮助也是义不容辞的;另外,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也会产生生产要素由发达地区向相对落后地区流动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4.物流系统的完整性

在当今信息时代,区域物流内部由于自然资源基础和社会资源现实的不同,都形成了自身的物流系统,而且具有一定的完整性。每一个区域物流都追求区域内各种物流活动结构上的合理组合与功能上的互补配套,对区域内外资源进行调剂余缺、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区域整体物流的增长与发展,产生任何单一经济组织都无法取得的物流效果。因此,尽管不同区域物流系统内涵和完整性有所不同,区域物流实质上是由区域内各种物流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结构和功能特色的物流系统。换言之,有的区域物流系统完整性可能高一些,有的区域物流系统完整性可能低一些,但都有一定的物流系统。

第五篇:江苏省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差异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分配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值得关注的是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本文利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从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出发,对不同区域农民收入结构差异进行比较。其次,对影响区域农民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缩小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供有关方面研究我省区域经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时参考。

一、区域农民收入差距状况

图1:1990-2003年三大区域农民纯收入增长态势图

单位:元/人

二、不同区域农民收入结构及变动特征

表1:我省三大区域农民收入构成及变化分析表

注:1.表中在本地域劳动收入、外出从业收入为其分别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

2.表中第一、二三产业收入结构为其分别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

图2:2003年我省三大区域农民收入构成图

(一)苏南农民工资性收入为苏北农民工资性收入的3倍,收入结构正逐步趋向城市化。

(二)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苏北农民收入的主体,但增速逐年趋缓。

(三)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成为苏南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目前在农民纯收入中,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两项非生产性收入合在一起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苏南、苏中、苏北分别为6.3%、5.1%和3.3%,三年来对农民收入增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4.8%、6.1%和0.6%,苏南的贡献率明显高于苏中苏北。在苏南,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是近年来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而且增长潜力也较大,其中财产性收入的近80%左右来源于投资收益和租金收入,农民的退休金和养老金在转移性收入中的比重也迅速增加,这两项收入的稳定增长对苏南农民收入的增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而在苏中、苏北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其对收入增长的贡献在不同的年份有时为正、有时为负,仍然无法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综合各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和来源的变化,可以看出这样的特点:近三年全省各地一产收入连续低迷、不升反降,致使农业比重高的苏中苏北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或下降,和苏南地区农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拉开;农民收入增长态势几乎完全是依靠非农产业收入增长实现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对扩大农民增收空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但是由于各地区非农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有一定的差异,直接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另外,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而且地区差距将更加显著。

三、影响我省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自身素质的差别是差距产生的内在和主体因素。

目前农民自身素质的地区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科技文化素质不同。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3年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72,接近初中毕业水平,分别比苏中苏北地区高0.53和0.62个百分点。从具体的文化程度结构看,苏南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占28%,比苏中苏北分别低6个和8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劳动力比重占20%,分别比苏中苏北高5个和6个百分点。苏南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时间较苏中苏北农民长,接受业务技能培训的机会多,择业门路较广,劳动力在二三产就业比重为72.7%,比苏中、苏北要高15.5个和33.1百分点。苏中苏北地区虽然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素质偏低,无法掌握较高的劳动技能,劳动力就业门路窄,其中在一产就业劳动力比重高达60.4%,其余农民也只能向二、三产业中的简单劳动上转移,靠体力吃饭,收入低,就业不稳定,容易形成劳动力转移中的逆向反复,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

表2:2003年分地区农民家庭及与劳动力分布状况

其次是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差异。苏中、苏北地区,尤其是苏北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观念普遍较为保守落后,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市场投资意识和开拓意识,不能积极主动的开辟增收门路,总是被动地“等、靠、要”,本来就很少的资金不能有效地投资生产,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增长缓慢,逐步拉大了与苏南的差距。而苏南农民由于较早进入市场,兴办乡镇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在积累资金的同时也积聚了经验,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更多的致富途经。

(二)苏北地区人口多,劳动力负担重导致农民收入的差异。

(三)非农产业发展快慢导致非农收入的差异。

近年来我省三大经济区域间农民收入再扩大的最重要的贡献者是地区间非农收入的不平等,由于地区间非农产业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带来了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上的差距,从而导致非农收入的差异。

表3: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民非农收入的关系

单位:%

(四)农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导致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的扩大。

在苏中苏北地区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苏北农民家庭经营一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份额为48.9%,2003年这一比例为44.4%,也就是说,农业收入仍是苏北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北农民收入的增长仍然受到农业发展的强烈约束,农业内部发展形势良好,则区域农民收入差距缩小,反之则加大。近年来我省农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土地资源的限制。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3年苏南农户家庭经营耕地面积人均只有0.72亩,苏中人均1.05亩,苏北人均1.45亩。由于耕地资源有限,小农经营,劳动生产率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规模效益难以显现,农民在土地上获取收入的量逐年下降。另外,许多农业人口已经在城市找到了比较稳定的工作,这部分人已对土地的承包和经营不感兴趣,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包括传统观念以及现实条件,土地流转比较困难,影响了务农人员的经营规模,进而影响了务农人员的收入增长,致使农业收入增长缓慢。

在政府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的同时,近几年我省农户对农业投入不足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生产资金短缺、贷款难,另一方面是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农户对农业投入不感兴趣,从表4可知,2003年苏南、苏中、苏北农民人均农业投入分别为479元、782元和936元,而且仅呈微幅增长态势,农业投入的积极性明显不足。农业的投入不足,致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制约了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以农业为主的苏中苏北地区增收难度加大。

表4:2003年分地区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比较表

单位:元

(五)不同地区农户资产存量的差异导致收入的差异。

四、关于缩小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苏北经济较苏南和苏中落后一些,但苏北的农业生产相对于苏南和苏中具有一些优势,具体表现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多数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劳动成本较低;土地类型多样,耕地相对富裕;农村污染较浅,生态环境较好。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很可能成为苏北经济的增长点,但是我省各地区分散的土地不利于规模经营的现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必须积极稳妥地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走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这样一部分农民可利用流转金进入二、三产业,一部分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可进入农业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工人,甚至还可以拥有企业股份。

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推算,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中有1/4劳动力在外务工,尤其是苏中、苏北地区,随着劳动力转移力度的加大,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加,他们的土地大多私下承包给他人耕种,土地流转收益甚低,有些土地甚至多次流转,而通过政府组织流转所占的比例很小,为此必须把推进土地流转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来抓,建立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土地流转新机制,积极引导农民以各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逐步完善流转合同,建立健全流转保障机制。土地经营权流转涉及农户的切身利益,所有者与承包者之间没有法律约束,一旦发生矛盾、纠纷,会给土地流转农户权益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

土地流转是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和重要标志,目前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农户”,由于分散的农户与资本雄厚的企业之间力量悬殊,公司与农户之间难以维持合理的利益机制。克服这一弊端,就要鼓励各种龙头企业牵头领办合作组织,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这种模式,对于龙头企业,可以减少交易费用,保证原料的稳定供应,对于农户,可以通过合作组织与企业对话,维持自身利益。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富民进程。

分析我省各地区农民收入构成特点,不管是苏南、苏中还是苏北,均是劳务收入比重大而缺少资产性收入,这在我省很突出,主要原因是民营经济不够发达。虽然苏南这两年民营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对农民收入的回报不够快,比如去年苏南农民收入(5825)高于浙江(5389),但是投资性收入却大大低于浙江,苏中苏北与苏南之间的差距更大。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使其成为实现农民增收也是最有可能缩小地区间差距的一次契机。

发展民营经济要以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根本上调动最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提高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本领,使更多的人能创业、会创业,敢创业,市场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其次,放手发展,做好全民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全民创业提供信息、市场、技术、用工等指导服务;第三,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和法制环境,以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最后,充分利用各地区比较优势,大量吸引苏南民资向苏北转移,实现共同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了,也会成为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各地农民纷纷投资创业,可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把农村富裕的劳动力从土地经营中解放出来,逐步减少农民数量。从人口经济学理论上说,农村城市化是由多数人从事农业生产转变为少数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城市化水平提高了,也能为工业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培训投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相对农民增收而言,提高农民素质更为重要。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立足于长远,注重农村教育投入,使我省农民的教育、农民的素质有一个质的提高。

一是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采取坚定的措施执行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严格控制失学率,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积极引导农村居民家庭增加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和文化教育消费,从小抓起,从整体和长远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只有从整体上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二是要重点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型农业技术,并应用于生产经营中。从农民自身费用开支水平看,我省各地农民用于人力资本开支的费用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很小。以苏北地区为例,2003年苏北农民平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为2064元,其中文教娱乐支出仅304元,而用于成年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的开支更是微乎其微。正是由于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导致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偏低,最终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是要加强农民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培训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也就是市场主体,所以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和经营管理等其他专业技能的培训势在必行。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能力。

(四)坚持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

我省实行计划生育的重点在苏北,尤其是苏北的农村。2003年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人口出生率(9.6‰)高于发达地区的苏南(7.1‰),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生产发展水平本来就低,教育基础薄弱,新增人口很难受到良好的教育,如果放松对人口出生的控制,势必形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格局。因此,要进一步稳定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下载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红河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范文大全

    红河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从各个角度分析红河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格局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红河县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拔供了正......

    隆回县外向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隆回县外向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隆回县商务局 以“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为契机,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近期,我局组织专门力量,围绕我县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外向......

    浅析富源县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浅析富源县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富源地处云贵交界,东邻贵州省盘县、兴义市,南接罗平县,西连麒麟区、沾益县,北与宣威市毗邻,距离昆明200公里、曲靖75公里,素有云南东大门、滇黔锁钥之......

    第三课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课区域经济发展 朱翔教授 朱翔,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府顾问、专家咨询组成员。主持我省重点科研项目多项,如《湖南省“十五”期间和到2015年城......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与东中、部的差距逐渐增大。因此,我国政府做出了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开发战略,对于西部地区......

    临沂区域经济发展

    资料一:二、“劳工荒”为什么“荒”?近几年进驻我县的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他们之所以落户我县,除了看中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准我县地价低和工价低。对......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复杂不稳定的背景下,我国现阶段出口拉动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较大困难,因此,更好地挖掘内生经济潜力成为当前......

    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精选5篇)

    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新机遇,适应新形势,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