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9-05-12 13:2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探索与实践

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发育的不断完善,面对面广量大的职工群体,面临日益激增的工会事务,面向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要求,**区总工会不断创新工会工作理念,在引导中服务,在维护中凝聚,在建设中完善,积极探索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方式方法,努力建设服

务型工会,逐步实现工会工作由系统内自我循环向系统外开放运行的转变。

一、**区工会工作社会化理念的提出

截至**年底,**区现有建会单位18303家,会员550373人,建会数是五年前的2.4倍,会员数是五年前的1.7倍,工会组织大量增加,工会工作量激增,但全区专职工会工作者人数没有增加,要解决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存在两种选择:一种是增加辅助人员,这种方式虽然能暂时缓解工作量上的压力,但势必会出现队伍庞大,管理成本难度加大,管理经费日渐加重的矛盾,而且辅助人员今后的职业发展会面临很多问题。另一种选择,就是打开工会系统,让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整合资源为职工群众服务。在实践中,**区总工会一方面坚持“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和“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整合与工会职能相关的部门人员和社会力量。如,在工会组建中将劳动监察协管人员纳入组建工作队伍等,共同推进工会组建覆盖工作;另一方面,坚持“工会专职干部专业化,工会服务事务社会化”的理念,把服务职工需求的一些专业性工作,例如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等工作交给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或人员承担,这样既扩大了服务的供给,也降低了管理和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二、**工会工作社会化的具体实践

(一)工会干部的“专业化”促进工会工作的“社会化”

一是工会干部来源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在工会主席“公推直选”的前提下,通过社会化招聘的方式,把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人员纳入工会工作队伍中来,培养一批社会化、专业化的工会工作者。与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合作,开办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专修班,将社工专业的优秀学员作为专职化的工会工作者进行定向培养,并在全区各个镇、街道,以及一些大型企业为其提供实训基地。**年双方共同开办第一期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专修班,发动60余名工会干部和工会学院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互动,为工会系统输送了专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破解工会工作难题,不断探索社会化工会工作新机制。又如,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培养工会工作人员。**年**区建立了大学生见习基地,并构建了二级见习工作管理体系,即一个见习基地,下设多个见习单位。**年,**区总工会向社会招聘大学生见习岗位105个,其中工会见习岗位35个,企业技术见习岗位70个,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会工作人手不足的矛盾。

二是工会干部职业能力的“社会化”。工会干部既要熟悉了解工会工作内容,也要学习了解社会专业知识,区总工会面向全区工会干部开展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资格培训、劳动仲裁员的培训,多方面培养工会干部处理社会事务的专业化能力。

(二)工会工作内容的“专业化”促进工作任务承接的“社会化”

一是在劳动监察协管员队伍中挑选优秀人员组成工会组建指导员,参与工会组建工作。利用劳动监察协管员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在劳动监察协管员处置企业劳资纠纷事件时适时推进工会组建,对辖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指导辖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和发展会员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101名劳动监察协管员组成的工会组建指导员队伍在所有镇、街道、工业区实现了全覆盖。

二是联合区文广局、体育局等专业部门优势,开展各项职工文体活动。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为契机,联合区文广局开展“唱支红歌给党听”合唱比赛;每年与区体育局合作开展**职工“桥牌赛”、“乒乓球赛”、“象棋赛”、“羽毛球赛”、“五人制足球赛”等五项体育赛事的基础上;**年与上海市总工会、市体育局合作开展上海职工体育健身四季大联赛开幕式暨春季“**杯”上海农民工健身大赛。探索利用文广局、体育局的专业人员队伍组建职工文体活动指导员队伍,实现重心下移,深入企业指导职工文体活动的开展。

三是联合区科委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结合全国科普日,联合开展“科普进企业”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提升职工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普素养。组织职工创新研修班成员参加第20届全国发明展会,展出各类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14项,参展内容包括机械制造、纺织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四是联手社会各方开展职工技能竞赛。每年联合区人保局等政府部

门,联合区域内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高等院校,与区内各专业部门组织开展汽车维修、物业水电工、绿化工、数控机床工等竞赛,形成了“活动组织社会化,升级评审专业化,人员使用社会化”的良好态势。五是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工会服务事务。区总工会培育的由100多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区心理咨询协会”,为职工提供心理关怀和疏导服务。区

总工会与区司法局共同培育的由**区内11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20余名律师组成的“**区职工维权律师志愿团”,自**年以来坚持在每个工作日为职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指导帮助各基层企业开展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工作,有效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三)在工会组织参与政府事务中体现“社会化”

主动承接政府重点工作项目。为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区总工会主动承接实施区政府推进的重点工作项目——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年,**区成立了由35家成员单位组成的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创建办公室设在区总工会。结合**区劳动关系的实际情况,将评价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定性标准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明确各项评估依据和操作方法,形成**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评估体系。截至**年8月,**区参加创建企业已达1024家,创建成功企业704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有力地促进了**区劳动关系的和谐,**区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劳动者举报投诉案件和劳动仲裁案件受案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主动实施政府实事工程。为了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树立心理健康的理念,**年**区总工会将“万名职工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作为政府实事工程进行实施。依托“**区心理咨询协会”这一平台,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造福职工,有力地推进了心理健康知识在职工群众中的传播。在培训内容上,根据不同类型职工的工作特点和职工的切实需求,以职场压力管理、快乐工作与自我管理、危机管理和干预、工作与生活平衡等12个内容为主题,制定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菜单,为职工提供可多元选择的个性化培训。在培训方式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职工的工作为中心,教师送教上门(进车间、进班组),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沟通氛围,激发职工探究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实事工程共开展专题培训120多场,培训职工2万多人,成为服务广大职工群众、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平台。坚持至今的教育培训已进入上千家企业,有十万多职工接受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启迪。

(四)工会工作效果的感知体现“社会化”

**区工会工作效果开始引入第三方评估,让社会感知,接受社会监督。自**年开始,**区大规模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工作,该项工作一改以往类似评优工作“看材料定结论”的做法,通过严格的社会公开招投标流程,聘请3家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深入企业,了解职工对企业劳动关系的真实想法。在评估范围上,该项创建评优工作通过“地毯式”评估覆盖**全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评估内容上,涵盖劳动关系中职工尊严、劳动合同与报酬、社会保障与福利、职业健康安全、民主管理、职工培训与发展、职工沟通与关爱、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等八项关键内容。在评估方法上,采取深入企业,领导个别访谈、职工群体访谈、随机问卷调查、查验申报资料真伪、接受职工举报、信息技术检验企业诚信度等多种措施。通过全覆盖、立体化的评估方式,不但真实了解到企业劳动关系情况,也使和谐劳动关系的理念深入人心。据统计,在创建过程中,3家评估机构共对541家被评估企业提出计1407条整改建议,其中858条整改通过,整改通过率为60.98%。第三方评估、第四方审计、“安静的观察员”制度、媒体公开报道、接受监督举报等多种评估监督机制,确保了评估工作公平公正规范。同时,依据评估公司提出的针对性整改建议,被评估企业进行逐项整改,不断完善和提高了创建企业的管理制度。

三、**区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成效

(一)工会工作队伍的素质得到了提升

一是工会工作队伍在工会工作社会化中强化了合作共赢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工会工作队伍的沟通协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二是工会工作队伍在工会工作社会化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会工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工会工作事务的运作中,需要通过搭建不同的工作平台来整合社会资源,例如在劳动争议调解、职工技能竞赛等工作中,资源整合就非常有效,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三是工会工作队伍在工会工作社会化中提升了“专业化”的工作能力。工会工作队伍在社会化中逐渐加强了心理咨询知识、劳动关系调解知识、劳动仲裁知识、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工会工作队伍为职工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工会工作经费的使用中体现了效率

一方面,工会工作经费不再是简单地支付增加人手的所有开支,而是通过整合其他工作力量为我所用,例如工会组建指导员队伍,通过增加工作内容的方式,给予相应补贴激励的方式共同承接工会工作,降低了管理和服务成本,提高了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工会工作经费资金杠杆的作用,工会工作经费出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社会出一点,如合作开展各类桥牌赛、乒乓球赛等职工文体活动等,使工会工作经费的使用获得了更大的社会效应。

(三)工会工作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是在社会化中拓展了工会工作的覆盖面。在职工群众中深受好评的“万名职工学电脑”实事项目、“万名职工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等,在社会化中工会工作的领域不断扩大,工会工作覆盖的职工群体越来越广,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在社会化中提升了职工群众的认同度。工会组织不再是一般职工眼里的传统福利组织、娱乐组织,工会组织在职工素质的提升、职工权益维护上所体现的作为,使广大职工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受益,工会工作运用开放式的评价系统让职工群众评判工作成效,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工会组织的认同度。三是在社会化中提升了工会的社会影响力。由**区总工会承办的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作为典型案例被推荐参加由第三方机构——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举办的评选“倾听民意”政府奖活动,树立了良好的工会社会形象,进一步扩大了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

四、**区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思考

(一)工会工作社会化要努力使工会组织成为“枢纽组织”

将一些服务性工作交给专业社会组织承担,既避免了工作的“不专业”,也可以减轻了工会工作者的压力,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并非可以将所有工会工作交给社会专业组织承担,一旦形成这种态势,工会组织将有可能被“边缘化”甚至“被取代”。在工会工作社会化中,必须分清哪些工会工作是可以社会化的,哪些工作必须由工会干部自己承担的,例如职工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增强职工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必须由工会干部自己来做。工会组织要避免“边缘化”,更要努力成为各类服务职工群众专业社会组织的枢纽,使其在工会组织的引导下,为职工群众提供健康、积极、有效的服务。

(二)工会工作社会化要使工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体现新作为

工会工作的社会化要求工会工作领域不断向社会领域延伸。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要求工会组织强化以职工群众为本,维权为重,服务为先的理念,围绕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发挥工会组织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找准工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完善工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机制体制。我们要围绕基本民生建设,发挥工会在参与社会建设中的服务作用;围绕社会安全建设,发挥工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建设中的维稳作用;围绕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建设,发挥工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参与作用,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体现新的作为。

(三)工会工作社会化要注重工作成效的评估

工会工作的社会化中,一旦将工会事务交予社会组织或人员承接,必须考虑工作成效的问题,因为社会组织或人员本身不是工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培训使其了解工会事务的内容、流程及要求,需要制定若干工作标准使其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不断纠正偏差,需要对于其工作完成情况细分为若干考核条目以检验完成的成效,这些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需要完善相关制度体系,这也是我们在工会工作社会化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的方向。

第二篇:做好医院工会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做好医院工会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孟非

【摘 要】中国工会十六大对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当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恪守职责、增强责任意识,努力探索、增强创新能力,以创新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医院工会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医院工会 实践 探索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医院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有严峻的竞争和挑战。面对这种形势医院工会必须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履行自己职责,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凝聚力量、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建设现代化医院做出积极的贡献。下面就多年来的工会工作实践与探索作如下阐述:

一、强化思想建设,提高责任意识

(一)、把握方向,增强学习意识

认真学习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争优知识型员工”的精神为指引,各级工会组织和干部应当不断提高学习的意识,努力做到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并以实践相结合。

(二)、胸怀大局,增强参与意识

医院工会在承担医院职工暨会员代表大会的组织工作,配合党政作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负责对职工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竞赛的培训与教育。同时,担负着医院重大事项的审议与通过等职能。因此,医院两级工会组织应当努力做到主动地参与各项工作,同时要做到工作到位而不越位,更不要错位和缺位,做到稳妥、务实、有效的协助党政做好医院各项工作。

(三)乐于奉献,增强服务意识

医院工会组织要始终以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己任,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一是为医院中心工作服务。医院工会应该根据医院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紧紧围绕提高医院职工服务病人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出让社会满意,让人民放心的合格医务工作者;二是为临床一线工作服务。要不断强化一心为职工服务,为临床一线工作服务的意识,这是工会工作的内在要求是和责任所在,只有把服务工作做好了工会的良好形象才能得到应有的体现。

二、强化能力建设,增强创新意识

(一)、勇于开拓,思路创新 中国工会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回应职工群众的新期待,坚持改革创新,振奋精神、真抓实干的基本要求”。我们要以此为指针,努力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寻求思想上的解放,思路上的创新,只要这样我们才能打开工作的新局面,才能跟上当前形势对工会工作的客观要求。好的思路从哪里来?一是从上级文件精神上来,要将上级重要文件精神与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思路:二是从别的单位成功经验上来,借鉴兄弟单位的工作经验为我所用:三是集思广益,采纳职工的合理化建议以形成自己的特色思路。

(二)勇于探索,体现特色 为了推进工会工作,我们始终着力寻找工作的突破点。一是针对医院工作的特点有重地工作,积极推进医院民主集中制建设。我们建立了新的职代会工作制度(纲要)和新的与职

工联系机制,为做好参与和监督民主管理奠定了基础;二是进行有影响力的工作。对于事关医院建设和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要让职工看到工会是愿做事、能做事的坚强集体。每年我们都大力开展各种临床技能、三基知识理论和操作竞赛和共建和谐家园等活动,动员广大职工为医院的发展建功立业;三是工作要有创造性。我们坚持每年开展主题不变,内容和形式创新的“爱岗敬业主题”职工教育活动,充分体现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特色。

(三)持之以恒,服务有力

我们以“三性”助推工会的服务活力。一要有群众性。工会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以及工作思路和办法都应按照大多数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展开,使大多数职工参与其中并从中享受到精神和物质的实惠;二要有实效性。服务要以广大职工能够接受、愿意接受为标准。如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和劳动竞赛活动及各类兴趣小组活动等;三要有针对性。设立工作目标和工作选项,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如设立院领导与普通职工联谊的“午餐会”、院领导接待日和工会主席信箱等,听取职工心声,解决职工的关切。

三、强化自身建设,增强组织能力

(一)以作风建设,促进工会形象提升

工会作风建设关系到工会干部形象和工会工作成效。一是医院工会要牢固树立面向临床、服务临床的思想,把工作重点放在临床科室,经常到临床一线去,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二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职工群众呼声。去年医院工会在市系统内率先成立了“职工诉解中心”,真情关注和解决职工的现实问题,真正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三是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理念,扎实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每年工会向医院提出为职办实事的项目不少于五项。

(二)以制度建设,促进科学机制形成

工会制度建设是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活力的重要保证。一是不断健全工会工作的各项制度,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每年我们将根据医院工作重点修订内部考评制度;二是不断健全医院职代会制度。按照职代会制度的基本要求,除召开每年二次的职代会外,针对关系医院建设和职工重大利益的问题,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与审议。三是努力建立工会维权的新机制,对职工代表提出的提案建议,我们都逐一梳理与调研并对相关部门对提案的办结情况和职工代表的满意率进行全院通报,以体现提案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以能力建设,促进干部队伍素质

工会干部能力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关键。一要加强才工会干部的教育交流培训制度,适时组织工会干部外出学习考察;二要借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指导工作、推动实践的本领;三是切实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优化考评机制。为了提高医院工会二级班子建设,设立了绩效考评量表并成立了由党政和职工代表组成的评小组,较好地激发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内在动力,为建设一支作风严谨,积极向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的时代,新的起点。我们将积极响应党的十八的战略部署和工会十六大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工作,顺应广大职工的新期待,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全面建设,就一定能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好地推进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促进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三篇: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龙岩师专曾兵

近年来,我校后勤改革工作在校党政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社会化”改革这一实际问题,立足校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统一布署下,按照“早改革,早受益”和“先剥离,后规范”的工作思路,于2000年7月出台了“龙岩师专后勤综合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近一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效益,积累了一些经验,从而使我校后勤改革出现了新的局面,逐步走上了社会化的改革之路。

1、主要做法

我校后勤改革采取“先剥离,后规范”方式,以体制改革促机制转换,组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学校后勤经济实体,并逐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学校发展要求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力求使后勤服务让学校满意、师生员工满意、后勤职工满意,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主要做法有:

1·1在管理体制上,按照“事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实行人员分流,资产重组,在原总务处“一体二制”的基础上,建立“小机关、大实体”的后勤管理新体制。将原有总务处人员、机构进行精简变成“小机关”——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行使后勤规划、管理监督、检查协调等职能。将原后勤中有关经营和服务性单位进行重组、组建经济相对独立的“大实体”——后勤综合服务中心,下辖饮服中心、文印中心、水电中心、物资供应中心、学生公寓管理中心、物业中心、洗涤中心、招待所等九个二级中心实体,负责为全校教学、科研及师生提供后勤服务。中心模拟股份制模式组建,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管委会成员由分管后勤副校长、人事处、计财处、后勤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由分管后勤副校长担任主任。中心按市场机制运作,实现自收自支、自我壮大发展。后勤管理处与后勤综合服务中心形成甲乙方关系。1·2在运行机制上,学校不再承担后勤人员工资及日常运行费用,后勤综合服务中心全面实行有偿服务,将原来主要靠学校拨款运转的后勤运行机制转变为主要靠校内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按照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企业机制运行。

1·3在人事制度上,按照社会化方向和企业管理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劳动人事制度。后勤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由学校聘任,中心其他人员由主任聘任,报学校人事处备案,中心主任有独立的用人自主权。后勤综合服务中心及下属各实体按照“精简、效能”和“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定岗定员、打破干部与工人界线、实行全员劳动合同聘任制,按事设岗、按岗定员、竞争上岗。中心所属人员的管理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措施。对进入中心工作的在编正式职工,学校仍保留其事业编制身份、档案工资、职级职称和技术等级;在中心工作期间,继续按国家和市政府 1的工资政策,参加正常调资晋级,并计入档案工资,退休时回学校办理退休手续,享受教职工退休待遇;其个人的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社会保障待遇继续由学校支付;职称评聘,住房分配等方面按学校现职干部、职工的同等标准执行。新进人员不列入学校编制,由中心按社会劳动用工政策自行管理。

1·4在分配制度上,后勤管理处人员的工资、奖金由学校列支。后勤综

合服务中心及下属实体所有人员实行结构工资制。结构工资由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和奖励津贴四部分组成。基础工资主要体现职工原职务、职称、年功积累、政策性补贴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因素;岗位工资体现职工岗位差别、拉开档次、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按劳取酬;效益工资体现效益优先、有利有得、无利不得的原则;奖励津贴由中心主任掌握,根据职工完成一定量的工作,表现突出情况而灵活发放。基础工资与其他三部分工资的比例适当扩大,侧重调节工资比重,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后勤服务人员的积极性。

1·5在财务制度上,中心实行独立核算的二级财务制度。学校对中心实

行会计委派制,中心财务业务上接受学校计财处的指导和监督,委派会计受计财处和中心双重管理,会计人员同时履行向中心负责和向计财处负责的双重职责,使会计工作的服务和监督达到有机统一。

1·6在资产管理制度上,将原属后勤使用的资产在改制后全部或部分划

给后勤综合服务中心使用,其产权仍归学校。为保证中心在改革初期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现阶段学校是以无偿的形式提供给中心使用和管理,将来逐步过渡到有偿服务。中心及下属实体对占用的资产承担保值和不流失责任。

1·7 在监控制度上,学校通过职能部门监督制、成立监管会、联席会制、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方式建立对后勤综合服务中心的监控体系,对中心及下属实体的服务质量、经营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建立有效监控制度,促进后勤服务中心及下属实体正常、有效地运行,真正做到为学校教学、科研及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2、改革成效

通过改革,实现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转变,后勤服务由被动服务变为

主动服务,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落实了人员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打破了传统的分配形式,实现了“按劳分配、奖勤罚懒、优劳优酬,工种不同、待遇区别、责利一体”,提高了办学效益,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1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后勤社会化的启动解决了学校的后顾之忧,使学校能集中主要力量抓

好教学科研工作。

长期以来,我校一直习惯于关起门来搞自己的“小而全”后勤模式,维持

“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状况,对社会上许多可利用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许多可以由社会承办的事情也由学校包揽,办了许多不该由学校办的事,使学校承担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力物力有所分散,造成教学工作上不去,后勤服务办不好。改革后,学校对后勤工作开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精简学校编制,减轻了社会和学校的就业压力。

以当时在校生数1000人的规模统计,原总务处工作人员为17人。按现有

学生数2000余人的规模计算应为34人。改革后,后勤处和中心现有的管理人员只有12人,实际精简管理人员22人;按计划经济管理时期炊事人员与学生数配比为1∶50计算应配备炊事人员42人,并占用学校人员编制。改革后,这部分人员全部由社会承担,为学校减编42人。目前中心共提供就业岗位89个,其中安置学校分流人员20人,吸收社会人员69人,减轻了社会和学校的就业压力。

——激活了人的积极因素,促进职工就业观念的转变,为学校用人机制改

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由于学校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报告会、座谈会、出版专栏等多种形式,通过对分流职工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就业观念教育等,使在中心工作的后勤职工深受鼓舞,从思想上转变了观念,树立了“有岗位、有活干、有收入”就是就业的新观念,改变了嫌弃苦、脏、累工种的就业的旧观念;树立了自强不息,靠自身素质求生存的新观念,改变了“等、靠、要”以及出工不出力的依赖思想。因此,目前在中心工作的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安心工作,平等竞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如:中心有一位职工生病,已办住院治疗,为了不影响工作,仍坚持半天住院,半天上班。由于后勤工作的特殊性,有些岗位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还有一些岗位每天工作在10小时以上。但他们没有怨言,没有提出要加班工资,默默地为师生辛勤工作。

——后勤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饮食服务深受师生欢迎。食堂的经营引入竞争机制之后,各食堂主动扩大

了经营范围,增设了营业网点,延长了服务时间,所提供出售的饭菜价廉物美,大众菜、特色小炒及各米面复制品应有尽有,使师生吃得放心,吃得经济,吃得营养,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因为有了竞争,各食堂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外出就餐的现象明显减少。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周边饮食店约三分之二因此经营困难,陆续关闭或转让。

学生公寓服务上新水平。改革后,学生公寓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强化服务功能,以服务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中心为每幢学生公寓配备了一名专职生活管理员,其根本任务就是把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放在第一位。他们通过承担如组织“三自我”学生打扫公寓周边的环境卫生、为学生发放生活用品、修理床架、更换灯具、早晚开关灯、夜间锁门等繁杂的服务工作。真正达到环境脏了有人扫、床架坏了有人修、灯管灭了有人换、下水道堵了有人通的服务标准。这种细致而周到的服务得到同学们的欢迎与肯定。

水电服务满意率大大提高。水电服务工作是与广大师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大

事,长期以来就是焦点难点问题。以往,水电服务出现“脸难看、事难办、等等看”现象时有发生。改革后,水电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合同制,水电管理员积极性明显提高,服务态度明显好转,他们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认真履行

“有叫必到、限时维护”的工作标准,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据民意测验显示,我校水电服务满意率达93.5%。

中心的办事效率大大提高。改革前,学校各部门到总务处仓库领取办公用

品经常领不到货。改革后中心仓库完善采购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仓库有货马上领,仓库缺货立即购买,保证供应,方便师生。如:去年入冬学校决定全校破损玻璃全都更换,上午决定,下午中心就提供给后勤部门所维修的各种玻璃,这种办事效率在改革之前是很难做到的。

——后勤服务范围有所拓宽。

中心广开服务渠道,全方位为学生提供服务,如:新建洗涤中心,解决学

生因学习紧张洗衣难的问题;在澡堂专设了热水供应窗口,解决了部分学生不习惯洗公共浴室的困难;在各幢楼内设有小卖部,方便学生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购买。由于扩大了服务范围,提高了服务质量,大大地满足了师生的多种需求。

2·2经济效益初见成效

——减少学校在后勤服务系统工作人员经费支出每年53.6万元,其中:

中心安置学校分流人员20人,为学校节约人头经费约20万元;中心聘用炊事人员42人,为学校节约炊事员人头费33.6万元。

——每年可节约水电费支出近7万元,其中:中心对水电管理人员实行奖

罚分明的合同制目标管理,彻底改变了“长流水,常明灯”的现象,水电费比改革前节约3万元;由于水电费纳入中心各项经营成本核算,每年可回收水电费4万余元。

——引入社会资金36万元,后勤设施得到有效改善。

——从运行半年财务报表分析预测,中心除人员工资,管理费开支外,积

累资金约7万元,预计年积累资金15万元以上。

——通过自我积累及多渠道筹集资金,中心投资近10万元新建第三、四

食堂和投资20余万元新添招待所设备,可望在二至三年内取得经济效益。

3、存在问题

3·1从学校自身特点和客观环境来看,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

规模小、社会影响力较低、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经费紧张,加上当地政府投入不足、社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与大高校相比,后勤改革难度加大,压力加大。如何寻求突破,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3·2从实体规范性来看,后勤社会化改革配套机制的建立不够完善和相

对滞后,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上受原事业单位工作机制的影响,企业规范化建设整体落后社会企业,给中心运作带来困难。

3·3从服务市场来看,由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参与、没有实质性的政府主导行为,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产业化,其社会化程度较低,服务市场单一,仅局限于本校范围,仍未摆脱垄断经营的模式。

3·4从中心自身实力来看,其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意识能力相对较

弱,主动参与校外竞争的意识不强,加上中心员工素质整体不高,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总体缺乏后劲,使其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受到制约,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5 从竞争性来看,由于社会参与程度太低,社会上有实力的企业还未

跨进校门,就资本而言,引进社会资金目前还不足5%,因此,在校内市场还难以找到真正竞争对手,使中心缺乏应有的竞争能力,仍存在惰性和依赖性现象。

4、今后打算

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按照国务院的总

体布署,2003年要基本完成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高校后勤工作实现社会化,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仅仅迈出了第一步,离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还有很大差距,实现社会化的困难还很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争取按期实现学校后勤社会化的目标,我校在努力探索一条切合实际和自身特点的社会化改革的发展之路的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校制宜,制定了

“三步走”的发展模式,为今后我校后勤改革向社会化方向指明了前进道路。

4·1第一步:采用“小机关,大实体”模式。即现阶段的改革模式,通

过“小机关”和“大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完成后勤实体向社会的融合。这是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

4·2第二步:走“小机关,小实体”之路。通过不断引进社会力量从事

后勤服务对能够由社会承担的后勤服务项目,要抓住机会“推出去”,由社会来办,使学校后勤实体精简至最小程度;通过逐渐减少对现有实体的资金投入,减少人员安置,把后勤实体控制在最小程度;通过逐步开放校内市场,敞开校门,欢迎校外第三产业来校服务。

4·3第三步:实现“小机关,无实体”模式。这是高校后勤彻底社会化的模式。学校主要通过宏观调控管理,引导社会企业进入高校,并树立良好的社会企业文化,做到服务育人,使学校本身不再办经济实体,更多的是集中力量抓教学科研。

第四篇:班组建设与工会工作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班组建设与工会工作的理论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所催生的经济全球化格局日益显现,中国企业和全球一流企业在技术上的差距正逐渐缩小,最大的差距来源于对企业基层的管理。“一般企业看高层,优秀企业看中层,卓越企业看基层”,加强班组建设正逐渐成为各大企业发展的共识。

一、班组建设与工会组织的关系

班组建设是对企业细胞的建设和维护,只有抓好班组建设,企业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作为企业生产管理的最小细胞,班组是维系企业和职工关系的纽带和枢纽。对企业来说,班组是企业用来凝聚职工的第一团队、培育职工的第一摇篮、实施战略的第一阵地。班组代表了企业最基础的阶层,拥有非凡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只要给予适当的条件,就可以萌发新绿,为企业大树的成长提供充沛动力。工会作为企业的重要组织之一,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在促进企业发展、营造和谐氛围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重要作用。可以说,企业发展为工会发展注入动力,工会发展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班组是了解、关心职工的第一窗口,也是工会组织建设的第一基础,更是工会开展工作的第一现场。呼叫中心十分关注职工生活,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为职工庆祝生日,凡职工生病住院,家里的红白喜事,工会及时进行慰问,让职工们找到家的温暖和感觉,并在该活动中融和人心,凝聚团队战斗力。工会与职工有着密不可分、水乳交融的关系。

二、班组建设的务实与创新

班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在班组建设和管理中,如何打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起科学、有效班组管理模式,成为呼叫中心思考的重点。

呼叫中心建立了完整规范的服务体系和内部管理制度,先后完善了人员末位待岗制度、培训考核制度、综合考评办法、星级客服代表评定等相关制度。创新实施“值班长、质检师、培训师”三位一体的“金三角”管理模式;坚持业务考核、满意度考核、质检考核、岗位练兵与绩效管理紧密挂钩。10010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奖励机制,每年年终评选出岗位标兵和先进工作者,每月开展1次短期劳动竞赛,根据竞赛结果评选一批服务明星、岗位标兵和业务能手作为服务标杆。通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使全体职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第五篇:班组建设与工会工作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班组建设与工会工作的理论思考

与实践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所催生的经济全球化格局日益显现,中国企业和全球一流企业在技术上的差距正逐渐缩小,最大的差距来源于对企业基层的管理。“一般企业看高层,优秀企业看中层,卓越企业看基层”,加强班组建设正逐渐成为各大企业发展的共识。

一、班组建设与工会组织的关系

班组建设是对企业细胞的建设和维护,只有抓好班组建设,企业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作为企业生产管理的最小细胞,班组是维系企业和职工关系的纽带和枢纽。对企业来说,班组是企业用来凝聚职工的第一团队、培育职工的第一摇篮、实施战略的第一阵地。班组代表了企业最基础的阶层,拥有非凡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只要给予适当的条件,就可以萌发新绿,为企业大树的成长提供充沛动力。工会作为企业的重要组织之一,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在促进企业发展、营造和谐氛围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重要作用。可以说,企业发展为工会发展注入动力,工会发展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班组是了解、关心职工的第一窗口,也是工会组织建设的第一基础,更是工会开展工作的第一现场。呼叫中心十分关注职工生活,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为职工庆祝生日,凡职工生病住院,家里的红白喜事,工会及时进行慰问,让职工们找到家的温暖和感觉,并在该活动中融和人心,凝聚团队战斗力。工会与职工有着密不可分、水乳交融的关系。

二、工会在班组建设中的作用和任务

工会是联系班组成员最直接、最亲密、最基本的组织,是群众组织,代表和关心广大职工的利益,它的工作对象是广大职工。工会组织通过组织和参与班组活动,及时了解、掌握呼叫中心职工的思想脉博和生活、工作、学习状况,加强职工内部的团结,更好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工会作为班组建设领导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和主要推动者,主要任务有:

一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使广大职工了解公司发展方向,树立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转变工作态度;开展献计献策活动,广纳良言,为公司发展征集好建议、好点子,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呼叫中心工会根据公司开展的“您为客户做了多少,您为客户经理做了多少”大讨论活动,组织职工展开讨论,让职工从思想深处进行了反思和分析,让职工认识到服务心态决定服务质量,并将服务的理念融入意识,用心的服务每一位客户。

二是配合公司目标搞好班组培训,提高班组骨干素质,增强职工优质文明服务意识。呼叫中心倡导“以服务带动营销,以营销促进服务”,推动职工积累更多的服务经验,发挥好“客户顾问”作用,努力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把深化学习作为加强班级建设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强职工的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学习,引导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励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成绩。针对新员工和在职人员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对“营销技巧、处理技巧、电话礼仪、企业文化、宽带技能”等知识进行分层次、交叉式培训。利用晨会、班前会、班后会、周会进行疑难问题巩固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互动式培训来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

三是呼叫中心开展创建“学习型标兵班组”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业务技术练兵和技能大赛,每月开展短期劳动竞赛、在线营销竞赛、提升服务质量、降低客户投诉劳动竞赛等活动,设立竞赛展台,树立先进典型推广经验;鼓励职工向“服务之星”学习,形成了“比业务、比营销、比服务”的拼搏氛围,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以发展为中心,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四是组织开展班组创新活动,把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到推动企业的中心任务上来。呼叫中心积极打造创新服务型班组,探索制度、技术、服务创新,不断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热情。随着企业精细化营销工作的开展,针对不同客户群推出了一系列新服务措施,如为方便客服代表在服务时能帮助客户迅速从众多通信服务方案中选择到合适的项目,提高应答速度,中心根据年、月、周汇总的知识点、优秀脚本、案例,建立起了界面简单、覆盖面广、内容详细的业务知识库,并及时更新,提高客服代表解释业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近年来,呼叫中心先后有38项创新成果获奖,其中宽带博士的“驱动精灵”、“QQ远程指导”、“制作U盘启动盘”等创新项目,快速为客户解决了问题,深受客户的欢迎和赞扬。五是组织开展安全建设活动,提高班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水平。呼叫中心60多名职工,40多台电脑,做到常检查、常督促。还开展了“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的职工签名仪式和消防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增强了职工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抓好了安全工作督查,确保了职工安全和通讯畅通。

六是建设“职工之家”,开展互帮互助和文体活动,释放职工压力。呼叫中心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以“让工作变得更快乐”为目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召开生日会庆祝职工生日,利用业余时间到八里沟、龙潭峡、驼鸟园、海洋馆等地游览,放松职工心情,营造积极、健康、朝气蓬勃的工作环境。组织青年职工参加3月5日学雷锋活动,为患有白血病的职工关倩捐款,为四川灾区多次捐款,以自己的行动帮助困难群众。在“除夕”和“冬至”节日里为值班职工送饺子,让值班的职工也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些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增进了职工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凝聚力。

三、班组建设的务实与创新

班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在班组建设和管理中,如何打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起科学、有效班组管理模式,成为呼叫中心思考的重点。

呼叫中心建立了完整规范的服务体系和内部管理制度,先后完善了人员末位待岗制度、培训考核制度、综合考评办法、星级客服代表评定等相关制度。创新实施“值班长、质检师、培训师”三位一体的“金三角”管理模式;坚持业务考核、满意度考核、质检考核、岗位练兵与绩效管理紧密挂钩。10010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奖励机制,每年年终评选出岗位标兵和先进工作者,每月开展1次短期劳动竞赛,根据竞赛结果评选一批服务明星、岗位标兵和业务能手作为服务标杆。通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使全体职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下载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探索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珙县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珙县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珙县政府副县长 郑 静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四二一”家庭、空巢老人的增多,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是破解日趋严峻的......

    湖北医药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与探索

    湖北医药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与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二年的历程,在这十二年的改革过程中,各高校审时度势,结合自身实际,就推进后勤改革、提高服务质量,进......

    中学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大学校后勤改革力度,逐步剥离学校后勤系统,推动后勤工作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发展教......

    新时期工会工作探索(大全)

    新时期工会工作探索【摘 要】工会的出现是由于通常雇主具有控制雇员人数的优势,可以抵挡来自个人压力的经济实力,同时还对劳动力市场有较好的了解。因此,从各方面来说,雇主......

    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

    于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思考

    于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思考】工会工作要做到社会化,其内容至少包括以下若干方面:其一,善于利用社会力量办会。要树立开门办会意识,有系统地分门另类地组建工会专家顾问组织,弥补工会......

    中学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践探索与思考(5篇可选)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大学校后勤改革力度,逐步剥离学校后勤系统,推动后勤工作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

    煤矿工会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煤矿企业工会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工会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党的工作的外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