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离职工伤职工的后续医疗费是否应由单位承担(转载)
离职工伤职工的后续医疗费是否应由单位承担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性质应该是对员工因工伤造成的将来收入减少,以及可能引发的其他疾病的一种补偿,而并不是对对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后,就本次工伤的后续治疗费用。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要是员工将工伤全部看好,再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单位是否要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呢?答案是肯定的。既然是这样,员工在工伤没有痊愈时,解除劳动关系时所付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要是看成是单位给员工的后续治疗费的话,那么同一事件,只是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不同,结果就迥异,显然不符合公平的观念,也不符合立法的本意。另外我们从大多数省份规定“工伤职工到达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的,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从这一规定也能推导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不是对解除劳动关系的后续治疗费,而是对劳动者因工伤,将来生活质量下降的一种补偿。因此,员工工伤离职后,单位支付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不影响员工要求单位支付工伤的后续必要的治疗费用。
工伤职工在劳动关系终止后,如果职工已领取过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工伤后续治疗费用是否由用人单位承担,目前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现存三种意见:
一、用人单位无须承担工伤后续治疗费。职工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不再是单位的职工,单位当然也就没有为其承担后续治疗费的义务。何况,解除劳动关系时,单位已经付给职工一笔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这笔钱就是给职工后续治疗使用的,职工后续治疗费没有
理由再找单位要。
二、后续治疗费用应由用人单位全部承担。员工虽然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但是工伤却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发生的,后续治疗费用单位还是要承担。
三、工伤职工后续治疗费用的承担以超出医疗补助部分为限,如果工伤职工领取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不足以支付后续治疗费用的,应由用人单位就超出医疗补助金范围的部分予以承担。笔者认为后续治疗费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主要理由如下:第一,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从性质上来看是对职工因工伤造成的将来收入的减少,以及可能引发的其他疾病的一种补偿,对劳动者因工伤而引起的生活质量下降的一种补偿,而并非对后续治疗费的一次性给付。
第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是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出,后续治疗费应是由用人单位支出的费用,两者并不矛盾。假如职工在解除劳动关系之前将工伤治好,再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单位仍然要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因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不同而产生迥异的结果,不符合公平的观念和立法本意。
第三,《工伤保险条例》第38条规定,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工伤待遇。笔者认为本条既可以解释为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职工也可以已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工伤复发,其医疗费损失应得到救济。
第四,从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来看,工伤保险性质上
属于社会保险的范畴,与民事损害赔偿在性质上存在根本的差别。工伤事故的赔付是基于工伤事故的发生,与劳动安全事故或者劳动保护瑕疵等原因有关,工伤事故在民法上被评价为民事侵权,目前我国工伤保险待遇的补偿标准很低,只是最低保障,以工伤保险取代雇主的侵权责任,对劳动者很不公平,从人权保障来看,从高度重视他人的生命、健康这一世界趋势来看,人的生命健康是无价的,给予双重保障,更有利于人权的实现。因此,即使劳动者享有工伤待遇,也不妨碍在退出劳动关系后要求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第五,从立法本意看,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应及时获得救治和补偿。《劳动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工伤保险条例》
第1条规定,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风险,制定本条例。这表明,工伤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是法定的权利。如果后续治疗费由劳动者自已承担,不符合立法本意,劳动者不应为其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所受的工伤遭受损失。
综上,笔者认为员工工伤离职后,单位支付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不影响员工要求单位支付工伤的后续必要的治疗费用。治疗工伤是劳动者恢复身体健康和延续劳动能力的必经过程,劳动者不应为此承担任何经济责任。
第二篇:职工提请工伤认定期间的医疗费由企业承担
职工提请工伤认定期间的医疗费由企业承担
案例:孙某系某公司的技术工人。2010年5月29日,在公司车间维修设备时,他不慎摔倒致腿部受伤。事故发生后,公司及时派人将他送往医院住院治疗15天,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公司已支付。公司没有在法定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010年12月份,孙某得知职工个人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一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于是自己直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后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因工受伤。2011年1月,孙某为了取出腿内钢板再次住院治疗,共花医疗费4678.9元,但公司拒绝支付些医疗费。孙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公司支付个人自行申请工伤认定期间发生的医疗费。
分析:仲裁委经审理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本案中,孙某所在公司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
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不支付孙某提请工伤认定申请期间的医疗费都是错误的,是对孙某合法权益的侵害。在仲裁委主持调解下,该公司支付孙某医疗费4678.9元。
第三篇:单位未为职工缴纳医疗保险发生医疗费如何处理
单位未为职工缴纳医疗保险发生医疗费如何处理(2012-02-13 21:25:47)
转载▼
标签:分类: 劳动纠纷案例分析
单位未交医保
医疗费负担
杂谈
【案例回放】
王某在某清洁公司工作,该公司未为王某缴纳医疗保险,现王某患病,发生的医疗费应如何处理?【法律解析】首先需指出,尽管王某与某清洁公司未签劳动合同,但王某在该公司工作,接受公司的劳动管理,公司支付工资,即双方形成劳动关系,公司就应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劳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况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1)退休。(2)患病、负伤。(3)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4)失业。(5)生育。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规定的社会保险费是指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的申报、缴纳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公司未为王某办理医疗保险存在过错,则对其医疗费用支出就应承担责任。按现有法律法规,医疗保险不能通过事后补缴保险费而享受保险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未能依法为员工缴纳医疗保险,导致员工患病后,因无法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而遭受经济损失的,职工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费中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费用。
根据《劳动合同法》,单位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员工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如王某以该理由解除劳动合同,某清洁公司应向他支付经济补偿。
已投稿排行榜 圈子
到:
第四篇:单位组织旅游发生意外是否属于工伤
您好!感谢您通过江苏省12333综合咨询服务网发来邮件。现就
您咨询的上述问题作出解答,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苏劳社医
[2005]6号)中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或组织职工参加文体活动,应作为工作原因。用人单位组织职工观光、旅游、休假等活动,不能作为工作原因。职工利用工作之名吃喝玩乐或者从事涉及领
导或个人私利的活动,不能作为工作原因。
欢迎您继续关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省级12333
第五篇:简化工伤申报程序 方便单位和职工
简化工伤申报程序 方便单位和职工
2011年9月2日下午,县人社局、安监局在县行政中心1603会议室召开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议上两部门就如何加强工作合作与交流,如何进一步加强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宣传培训力度、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以及进一步简化工作程序、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便捷职工工伤事故申报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形成一致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工伤事故预防,加大《工伤保险条例》、安全生产工作宣传培训和执法检查力度。会议决定县人社局、安监局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根据工伤事故走势,有针对性地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工伤保险参保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联合执法检查。
二、建立工伤事故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在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向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人社局向安监局通报。县安监局定期将立案查处有关情况向县人社局通报。
三、严格实行工伤保险浮动费率政策,实行动态管理。为更有效地控制事故发生率,实行风险共担,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支缴率和事故发生率,核定其应当浮动的工伤保险比例。
四、简化工伤事故申报程序,方便基层和职工。为了简化工伤事故申报和认定程序,方便职工认定工伤,企业或受伤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到行政服务中心人社局窗口直接申报,不再同时填报《海安县工伤事故报告卡》。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