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如何完善我县岗责体系建设
完善的岗责体系建设能充分体现我们税务系统上下努力形成团结奋进、干事创业、各尽其责的良好氛围以及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今年紧紧围绕自治区地税局党组提出的“健全制度、创新机制、落实责任”为工作主线和地区局提出“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个突破”为工作要点,我局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确保干部教育管理工作走上经常化、正规化、科学化、人性化的轨道。现就我局如何深化岗责体系建设浅议如下。
一、完善的岗责体系建设是新时期做好税收工作的必然要求
加强税务系统的岗责体系建设规范化建设,是新时期做好税收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为纳税人提供良好办税环境的重要举措。只有大力加强岗责体系建设,做好各项税收工作,树立良好税务形象,才能切实发挥税务部门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们把税务局是比作是首船,局党组长成员是舵,每个税务干部是桨,他们共同的合作才能使用船顺利航行,不能完美的合作,整个船就不会前行。税务系统从上到下全面推行岗责体系建设,具有其重要意义。第一,税收任务要靠税务干部去完成,完善的岗责体系建设是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的基本保证。第二,国家税务总局和上级的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靠税务干部去落实,加强完善的岗责体系是推进依法治税的重要举措。第三,税收工作经验要靠基层去创造,加强基层建设是实现工作创新、推进税收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第四,税务机关的形象要靠基层树立,他们处在税收工作的最前沿,直接与纳税人打交道,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代表着国税部门的形象。因此,做好工作意义重大。
二、岗责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近年来,通过我局的上下共同努力,岗责体系建设得到完善,但也存在一些误区。
1、思想认识存有误区。有些同志对岗责体系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搞岗责体系建设是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工作中牢骚满腹,应付等靠。
2、征管质量存在差距。税源监控的深度、力度不够,巡管巡查走过场,典型调查不深入,信息采集不全面、不及时,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科室之间协调不到位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时有发生。
3、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在当前税务工作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部分税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一些同志对日常的税收管理工作缺乏责任意识,本该自己完成的工作完成不了,需要别人替自己干。业务素质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工作的需要。
4、硬件设施不够配套。由于我局财力有限,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老化,有的已大大超过了使用年限,硬件投入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5、缺乏建立长效机制。通过近几年我局开展的岗责体系建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局工作上“吃大锅”的现象。需要经常抓,抓出成效。
三、我局现有岗责体系建设现状
我局现有在职职工40人,针对税收工作任务重等因素造成的思想松懈、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工作拖拉等时有存在现象,温宿县局党组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教育整顿,认真分析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实际,以教育为抓手,以制度为准绳,以班子为向导,继承历年来团结奋进、拼搏向上、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完善干部岗位责任制度,通过几个方面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和管理。在岗责体系建设方面将岗位设置为行政执法、专业技术和综合管理三类50个岗位,其中行政执法岗位27个,专业技术岗位3个,综合管理岗位20个。在抓岗责体系建设过程中,做到 “一把手”亲自抓,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确保了“岗责体系”建设的顺利推行。通过整合现有税收征管资源,创新横向互动工作机制,有效提高了税收执法效率,提升了税务干部的岗位专业操作技能和综合业务素质。
五、深化岗责体系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为了能全面反映税收工作的各个层面,在深化岗责体系的过程中,本人认为应以突出“基础管理、领导职责、工作衔接、精细管理、责任落实”原则开展岗责体系建设。
1、细化岗责、突出了责任。在深化岗责体系的过程中需进一步细分了责任岗、责任区,参照《沙雅县地税局绩效考核质量评价体系》结合我县实际并对各岗职责需进行归并整合,形成以岗设人的岗责体系,出现一人多岗的现象,以岗考核的良性运行机制。
2、明确标准、优化了管理。在深化岗责体系的过程中,要对岗责的工作内容、各个工作环节以及工作岗位按照工作要求、数量、质量和时限等确立标准,推进岗责的工作标准化管理。对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日常检查以及内部行政管理、执法服务等实际工作,逐一进行了梳理、完善和加强,通过细致、细密、细分职责,力求做到全员覆盖,并把信息、宣传和调研以及督查督办等工作纳入职责范围,有效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3、量化了指标,强化了考核。在对岗责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岗位职责指标都力求分解到点,通过对点进行标准的量化,将原来的概念性评价改为显性的绩效考核,结合岗位系数、工作量系数和执法责任系数,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有效的督查奖惩机制,按月考核通报,拉大奖金档距,真正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从制度上保护了干部的工作热情,形成了浓厚的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按公共部分即基础考核部分和业务部分进行细化,做到各岗职责明确、岗位之间衔接顺畅、岗位之间的工作
量相对均衡,使税务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4、抓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抽调有关业务骨干成立检查考核小组。做到每月或每季都有一名主管局领导带队,对科室的岗责体系落实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逐月进行通报,年底作为考评个人绩效的重要方面,单独纳入考核。
5、要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把当月业务工作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地加以梳理归纳,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意见,实行任务派单,明确落实责任人员,进行跟踪问效。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要求的,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
6、培养干部精细的工作作风,增强干部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落实意识,促进干部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做到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查与不查一个样,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秩序。实现我局从“工作作风、纪律作风、思想作风、岗责体系”方面得到提高,使我局干部的集体荣誉感、向心力得到加强,出现同事之间互助互爱、开拓进采、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二篇:认真落实岗责体系
认真落实岗责体系,加强税收管理员的监督与管理 加强监督,监督是对公权力的有效制约,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发生异变。要结合税收管理员工作特点,有效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建立过程有监控,责任有追究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监督和管理。
一、要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管理的本质是人的素质问题,在当前的税收管理中,突出表现在税收人员素质的总是与实际情况存在着差距。
二、要将岗责体系确保落实
实行岗位考核是落实岗责体系的重要形式。岗责不能落到实处,原因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岗责的设定脱离实际情况,难以执行;二是缺乏有效监督考核,岗责体系流于形式。后者是我们在落实岗责体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建立起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是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监督和管理重要途径。
一是自我约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及党风廉政教育,要求税收管理员树立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及风险意识,严格依法办事,恪尽职业操守,筑牢精神防线,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廉政纪律。
二是制度管理。建立外出工作登记制度,税收管理员下
户时,应在外出工作登记簿上填写工作去向、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联系方式等;实行税收管理员工作日志制度,要求税收管理员将每天的工作情况进行书面记录,定期接受检查。
三是严格考评。每年不定期对辖区内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发票使用、申报征收等涉税事项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对税收管理员工作绩效进行考评,将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
四是社会监督。面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将税收管理员税收执法和纳税服务情况置于社会广泛监督之下。
五是寓廉政教育于税务工作之中。“廉政不廉政,就看办税中”要把廉政教育贯穿整个税收工作的始终,在经常性与突击性的工作中加强廉政检查,杜绝违纪现象的发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时,要事先做好廉政教育,要求税收管理员发扬秉公执法,无私无畏的精神。
三、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监督,必须统一规范管理标准,对当前税收制度中规定不明的内容进行明确,使税收管理人员能够准确把握执法要点和基本程序,增强其可操作性。其次,建立考核制度、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的综合框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1、从严格执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角度出发,综合反映税收管理员的全部工作内容,即从户籍管理工作、税源监控、税源评估和日常税务检查和纳税评估等方面入手,通过细化工作要求和标准,进行监督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进而达到对税收管理员的监督和管理。
2、建立激励和约束制度。
任何一项制度,必须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才能达到监督和管理的初衷。建立能够正确引导税收管理人员行为的奖惩制度。按照“罚要罚的心疼、奖要奖的眼红”的原则,加大对责任追究的惩戒力度,增强激励措施的针对性,以此约束和引导人员主动把各项税收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一是细化追究方式。二是量化追究标准。为让责任人员和考核部门熟知每项工作因落实不到位可能受到的惩戒,可以将工作标准要点按照性质大小分别归属到不同的追究方式之中规范固化。
3、贯彻内外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和方法。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监督机制,必须坚持内外并举。对内,要强化税收法制教育,使税收管理员增强自我法制意识和服务意
识;对外,要充分发挥纳税人和相关单位参与对税收管理员的监督考核的工作中来的积极性,使监督和管理工作真正达到预期目的。
四、建立预防监督管理体系
我们要建立的预防管理体系着力点应在限制对公权力的滥用上,建立起一整套日常监督防范体系。要建立这样一个预防管理体系:
1、建立预防管理制度。一是公开办事原则,把一切涉税行政事务都放到一个公开的社会环境中,公开说是阳光,阳光就会驱散阴暗的涉税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建立健全涉税违法违规行为治理的规章制度,只有制度规章的健全预防管理才有保障。三是对人员管理寻求防范在先,人员管理的着力点应是剥夺其对“公权力”的滥用,加强对涉税资源的监控,切断税务人员与纳税人间的利益交换渠道,通过权力制衡解决权力滥用的问题;
2、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在税收管理员制度基础,建立以人为本的税收管理员考核评价制度,主要从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综合评议(包括思想、廉洁社会评议等),评比结果与奖惩等方面作为重点。并依此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制度和方法,建立较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3、建立定期轮岗制度,要确定2-3年为一个周期,对税收管理人员进行岗位轮换,主要是不能胜任管理员岗位的人员,必须转换岗位,二是管理人员从事管理员岗位已到2-3年的人员必须调离原辖区的管理岗位或转换到其他岗位。三是新转入管理岗位的人员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或者说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4、建立管理员队伍管理制度,要针对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制定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员行政行为。要建立管理工作底稿制,特别是对一些服务辅导、评比、日常检查,税源分析等工作必须建立工作底稿,同时要建立定期报告或重大事项工作报告制度,加强工作任务、责任管理。建立问责制度,强化工作的监督和督办。其他还应建立下户管理、出勤考核廉洁等方面制度,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来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只有切实加强税收管理员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监督管理显得尤其重要,尤其对事前的监督和过程的监督,强化预防工作,使各项管理工作处于监控当中,使各项工作和管理员的行政行为日趋规范,不让腐败现象有滋生之地。
薛海斌 2011-06-08
第三篇:离退休干部管理类岗责体系
俄俄敦促才离退休干部管理类岗责体系
离退休干部管理类岗责体系共设置5个岗位,分别是处长岗、副处长岗、综合管理岗、机关离退休干部服务和管理岗、系统离退休干部服务和管理岗。具体岗位职责如下:
处长岗
主持离退休干部处全面工作,岗位职责如下: 1.做好省局机关离退休干部的服务和管理工作。2.督促、检查、指导全省国税系统离退休干部工作。3.组织离退休干部工作经验交流,协调本系统离退休干部活动。
4.制定省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工作计划、有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5.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绩效考评工作。
6.按照岗位规范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职责权限。
7.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事项进行管理、监督、审核和把关,审批权限范围内的工作事项。
8.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两责”,督促本部门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并报告。
9.负责本部门党建、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10.完成领导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副处长岗
协助处长负责分管范围内工作,岗位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省局的决策部署和规章制度,组织制定分管范围内工作的具体计划和贯彻落实措施。
2.组织督促分管岗位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并报告。
3.对本部门分管范围内的工作事项进行管理、监督、审核和把关,审批权限范围内的工作事项。
4.完成领导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综合管理岗
负责本部门综合文字、内勤管理、绩效考核等工作,岗位职责如下:
1.起草本部门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调研材料等综合性文字材料。
2.做好公文登记、传递、归档等事项。
3.负责本部门政务公开工作,及时报送本部门信息、宣传稿件,更新省局网站由本部门负责维护的栏目,并向总局《国税系统离退休干部工作信息》供稿。
4.承办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绩效考评工作。
5.负责《全国离退休干部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全省国税系统离退休干部报表统计工作。
6.负责日常事务性工作。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机关离退休干部服务和管理岗
一、岗位职责
1.做好机关离退休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的落实及政策宣传解 2 释工作。
2.组织开展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学习活动。
3.组织开展重大节日慰问,召开座谈会、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开展机关离退休干部就近参观活动。
4.开展机关离退休干部日常走访慰问、体检工作,做好离退休干部看病用车、医药费报销及后事处理工作。
5.做好机关老干部活动室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并参加各类比赛。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工作流程
(一)召开座谈会流程
1.拟写签报,报分管局领导同意后实施。
2.通知离退休干部参加座谈会时间,确定参加人员。3.联系机关服务中心安排车辆接送。4.准备会议场所。
5.请局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6.召开会议,通报情况,征求离退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7.及时办理离退休干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向离退休干部反馈。
(二)开展机关离退休干部就近参观活动流程
1.提出活动方案,拟定活动时间、地点及所需经费,报分管局领导同意组织实施。
2.通知离退休干部参加,确定参加人数。3.请机关服务中心提供全程车辆保障。4.开展就近参观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5.报销活动经费。
(三)后事处理工作流程
1.得知离退休干部去世,及时前往逝者家中慰问,与家属协商后事处理工作。
2.及时以单位的名义送花圈到逝者家门前摆放。
3.及时向局领导汇报,处级以下离退休干部去世请分管局领导前往逝者家中慰问家属,副厅级以上离退休干部去世请局主要领导前往逝者家中慰问家属。
4.通知人事部门撰写讣告,并就讣告内容、张贴地点商请家属确认。
5.确定遗体告别仪式时间、地点,请机关服务中心安排车辆,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和离退休干部参加遗体告别仪式。
6.帮助逝者家属按规定报销丧葬费。7.请人事部门核发抚恤金。
三、政策依据
1.中组部《关于在春节期间开展慰问老干部活动的通知》(中组发„1980‟75 号)
2.劳动人事部《关于离休干部参观工农业建设项目的通知》(劳人老„1983‟18号)3.安徽省财政厅《关于调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丧葬标准的通知》(财社„2001‟1252号)
4.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11‟192号)
5.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国家税务局系统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税党字„2007‟21号)4 6.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国家税务局系统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税党字„2010‟62号)
系统离退休干部服务和管理岗
一、岗位职责
1.指导、督促、检查系统离退休干部服务和管理工作。2.组织系统离退休干部工作经验交流和业务培训工作。3.组织开展系统离退休干部比赛活动。4.处理系统离退休干部来信来访工作。
5.联系国家税务总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安徽省委老干部局、省老龄委、省老年体协、省直机关老干部第二活动室等相关单位。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工作流程
组织开展全省国税系统离退休干部比赛活动流程 1.商洽承办单位,确定比赛活动开展地点。
2.拟定活动方案,呈报分管局领导审阅后提交局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
3.发文通知各单位,组织开展报名工作。
4.提前查看活动场地,与承办单位协商比赛活动细节,分工做好比赛活动准备工作。
5.现场组织各单位报到工作,督促缴纳食宿费用。6.召开领队会,提出比赛活动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7.组织召开比赛开幕式,介绍比赛规则。
8.组织开展比赛活动,协调承办单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9.组织召开闭幕式。
三、政策依据
1.劳动人事部关于离休干部参加体育活动费用开支问题的通知(劳人老局„1984‟12号)
2.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国家税务局系统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税党字„2010‟62号)
第四篇:完善行政问责体系的探讨
围绕政府管理机制创新,建立与人事管理、绩效管理等制度相配套的行政问责制。首先,行政问责制与行政文化有关。建立行政问责制需要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责任意识,要通过加强政府机关日常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有利于增强时代感、责任感、使命感的行政文化。其次,行政问责制与政府人事管理制度有着直接的关联。要健全公务员管理和跟踪考核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机制,加强公务员保障机制建设,建立被问责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等保障制度,形成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第三,行政问责制与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有着最直接关系。建立和完善政府和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机制,特别是通过评估公共政策的执行标准、执行程序、执行时效,评估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行政问责才有科学依据和处理标准。第四,行政问责制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关,要加强“阳光政府”、“透明行政”制度建设,建立政务信息化平台,保证社会和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第五,建立行政问责制要与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加强审计工作结合起来,完善财务制度、行政监察和审计制度,提升行政问责制的定量化水平,实现多元的行政问责途径和方式的统一。
执行力、公信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行政问责制和各项管理制度都是为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行政问责制通过加强对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的监督与问责,在“底线”上标出了“可以做”、“不能做”、“不能做的做了或该做的不做会怎么样”等符号,具有很强的惩戒作用。同时,作为一种规范的制度形式,它又具有重要的警示和导向作用,成为引导政府和公务员正确履行职责的关键。
围绕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建立行政问责制的执行体系。行政问责执行体系是行政问责制的内部运行制度。问责机制不是一个单一直线的工作轨迹,是贯穿在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的。行政问责制的执行体系要把涉及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各个环节、法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治理格局各个方面、管理工具的各个领域都考虑进去。这就要求我们理清行政问责制的内在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立法形式对有关规定加以整合,形成包括问责标准、问责程序、问责范围、问责主体,问责救济在内的、全国统一、结合实际的问责法律法规体系,以提高行政问责的质量。
针对当前行政问责实践中存在的“重事后”、“轻过程”问题,应以建立行政问责制为契机,强化政府运行和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全程监控。在决策环节,要建立决策议题与民意征集制度,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公示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形成行政决策责任体系。在执行环节,要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部门职能调整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责任,根据违反法定义务的不同情形,依法确定其应当承担责任的种类和内容,形成行政执法责任体系。在监督环节,要健全政务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实行政府服务承诺制度,各级政府部门每年将履责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公民和社会评价,形成行政监督问责体系。
行政领导和广大公务员都属于被问责的对象。不能认为问责的对象仅仅是行政领导,具体工作人员同样需要按照法律和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推行行政问责制要进一步明确问责的范围和边界,克服“一两个人吃药、其他人病自然好”的现象。当然,在初创行政问责制时,可以先建立行政领导问责制,待时机成熟再扩大问责的范围。但是,在行政领导问责制设计中,要注意预留“接口”。
要重视对问责结果的应用。问责的结果,不仅要体现在责任追究方面,发挥问责制在事后惩戒中的作用,还要发挥问责制在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中的作用,发挥其教育警示和舆论导向功能;不仅要通过问责制建立政府的责任体系,还要通过问责制促进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的建设。
莲花宝鉴 圣血游侠 夺命邪眼 都市阴阳之屠龙术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完善信息化培训体系建设
完善信息化培训体系建设,加强信息与网络安全工作
继续以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完善信息化人才培训体系。大规模、多层次地开展信息化培训工作,为全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按照《内蒙古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指导意见》,依托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包头高新技术开发区,规范培训内容,统一培训标准,细化培训种类,形成有针对性的、可供操作的培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研究出台相关文件,推动国家“计算机资格(水平)考试”继续教育工作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更好地开展。积极协调引进微软公司在呼和浩特设立IT人才与技能培训基地,带动全区培训工作逐步实现规模化和有序发展。
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切实搞好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工作。年内力争将电子政务知识列为党校党政干部中长期培训的必修课程,不断强化各级党政干部信息化意识、信息化知识和信息化领导水平。举办“区直党政机关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信息化知识讲座”和“盟市机关电子政务网管人员培训班”。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高校信息化学科建设。发挥已授牌的培训基地、培训点以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作用,广泛培养信息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切实加强信息安全基础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进一步加强全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全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政策法规的起草、落实工作,共同抓好信息网络安全建设规划和组织实施。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和强化全社会的信息网络安全意识。加大信息安全产品的应用和推广力度。开展信息化风险评估试点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电子政务培训和考核。从实际出发,统一规划,注重实效,分步实施。对各级领导、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技术支持管理人员三个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电子政务理论、基础知识、应用操作、IT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培训和考核。
在党校、行政学院、党政机关内部多途径、多种方式开展公务员的电子政务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其电子政务应用能力,逐步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自觉成为合格的电子政务应用者。积极引进和培养既熟悉政务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电子政务高端设计及建设的专门人才。加强整合政府各部门信息化机构,合理配备各级、各部门的电子政务专职人员。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专家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加强国内外电子政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培训圆满结束
为保障云南省电子政务一期工程的顺利实施,云南省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决定对全省电子政务一期工程接入单位的技术骨干进行培训。此次培训由云南省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委托云南省
信息技术发展中心承办。省信息技术发展中心对此次培训进行了充分准备和精心组织,通过对整个培训工作周密细致的安排,于2003年9月6日圆满结束培训任务。
一、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培训总体情况
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培训于2003年8月6日开始至2003年9月6日结束,共进行四期,先后对全省电子政务一期工程接入单位(包括5个办公厅、48个省级部门、16个地州市及129个县的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的技术骨干进行了培训,共计213人次,每期培训时间为八天。
详细情况见下表:
要求培训
单位数 实到培训单位数 培训人次(人)培训
报到率 考试及格率
第一期 53 48 50 90.57% 100%
第二期 48 45 49 93.75% 100%
第三期 49 48 51 97.96% 100%
第四期 48 46 63 95.83% 100%
注:表中对已推后培训的单位以原安排计划的单位数计算 未参加培训的单位有:
第一期: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人事厅、省计生委、省新闻出版局
第二期:昆明西山区、昆明晋宁县、曲靖罗平县
第三期:大理市
第四期:墨江县、维西县
二、充分准备、精心组织,确保每期培训的顺利实施
为确保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培训能保质保量,按时有序的进行,承办方云南省信息技术发展中心通过电话、传真、交换文件等方式提前完成了与各地县人员的联系工作,确定培训人员名单及相关资料,力求保证各学员能按时报到参加培训,同时,为保证培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使学员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我们积极联系学习场地,事先为学员安排好食宿,以解决学员们在昆培训期间的后顾之忧。所有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都为省电子政务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使整个培训工作均在有序、可控的范围内进行。
第一期学员于8月5日到省信息技术发展中心报到并领取学员证,培训课程从2003年8月6日开始,培训地点安排在昆明市市政府综合楼,这期学员均为省级部门的网管中心技术骨干。第二期于2003年8月13日在山水酒店报到,从第二期开始,省信息技术发展中心开始为来自非昆明地区学员安排食宿,并指派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学员的日常学习及生活,为学员提供周到服务,从而使学员能顺利的完成学业,并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这次培训得到了五大办公厅、各省级部门、各地州县网管中心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纷纷要求加派人员参加培训,因此第四期学员人数大幅增加。面对这种情况带来的培训场地、设备紧张的情况,我们及时调整场地,增加培训设备,解决了人员增加带来的诸多问题,并使学员的学习环境得到了改善,保证了教学质量。
三、教学安排合理,学习效果良好
此次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培训主要围绕网络管理和操作系统两方面进行,第一部分为36学时,第二部分为12学时,课程强调实用性、可操作性,并做到安排合理,同时,为使培训教学质量得到保障,网络部分课程由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及华为认证讲师授课,操作系统课程由微软认证讲师授课。为了使学员能对我省电子政务建设情况有具体的了解和感性认识,省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在培训过程中对我省电子政务建设情况作了专题介绍,还安排学员参观了省电子政务网管中心。由于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师资力量强大及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学员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认为学有所得,通过培训基本掌握了电子政务网络管理的技能,并能基本满足当地电子政务系统的工程建设、网络管理及系统维护方面的需要。
四、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培训历时32天。通过本次培训,极大丰富了省信息技术发展中心承办培训活动的经验,并为以后的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我们的不足之处。首先,在培训过程中,由于各期衔接时间紧密,增大了组织工作的难度,产生了一些预先没有估计到的问题。其次,在培训过程中,每期学员人数较多,老师不能与学员进行充分的交流,影响了教学的互动性。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这对我们今后的培训工作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此次培训,圆满的完成了对全省电子政务一期工程接入单位的技术骨干的培训工作,使学员掌握了电子政务网络管理的基本技能,为顺利推进全省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提供了人员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