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戏剧文化的没落与振兴对策[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13:1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传统戏剧文化的没落与振兴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传统戏剧文化的没落与振兴对策》。

第一篇:论传统戏剧文化的没落与振兴对策

论传统戏剧文化的没落与振兴对策

―以川剧为例

摘要:

关键词:

一.概念界定:什么是川剧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 “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主要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

二.川剧在中国文化领域中的地位

川剧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2006 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对于中国戏曲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高腔独特的“帮、打、唱”结构。川剧高腔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秧歌、车灯调、川江号子等成分,使弋阳腔系统的艺术特点在川剧高腔中演变得更加丰富和完美,在功能、手法、变化等方面也是独一无二的。有些曲牌的节奏非常自由没有固定的板眼,曲牌之间可以自由犯腔犯调,一支曲牌可以自由转入相近的多种曲牌,这很接近南戏的集曲手法,这在全国各声腔剧种中是极为罕见的。形成了一整套表演程式、技法和表演手段。尤以小生、旦角的表演最具创造性,再如川丑,以其幽默诙谐又极富性格化的特点及表演艺术的丰富性可与京丑、闽丑并列,享誉全国;并在技巧和一些独创技艺上的运用也是非常独到的。一系列优秀剧目成为中国戏剧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川剧作家群体为川剧创作了一大批剧本,像《审吉安》、《三尽忠》、《江油关》、《弦高镐师》、《情探》等,这些剧本成为中国戏剧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同时也体现了川剧的文学品位。文野交融,雅俗共赏,是川剧的一大特点,川剧中有相当部分的剧目是艺人口授心传保留下来,这些剧目可视性强,表现手法灵活多变,作为一种现代文化现象来认识“雅俗共赏”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较高境界,也是很难把握的一种尺度,川剧将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了。

三.川剧的没落

近年来,川剧同其他各种地方戏曲一样也出现了生存危机,观众减少,演出市场萎缩,经费不足,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与传统文化的暂时失落,使川剧在“阵地”与“市场”间难以坚持“二为方向”而陷入了“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的境地。从“宠儿”变“弃儿”的自

我困惑与不得不“等、靠、要”的社会境遇,正日复一日地消解着川剧人敬业爱业的操守与精神,极大地制约和挫伤着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艺术生产的积极性。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近30 年来,川剧专业表演团体,已由 1979 年的一百多个减少至四十来个;在编从艺人员也由当初的一万多人减少至目前两三千人;不仅创作人员老化、上演剧目老化、观众老化的“危机”依然存在,而且后继人才严重匮乏。

四.没落的原因

1戏曲不再表达大众的心声。台湾学者许逸之先生说 :“一个民族需要正象一

个人需要做梦,所以最原始的民族没有文字,也有神话和寓言的传说。中国的戏剧就是大众集体的梦。”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看戏是人们最大最充实愉悦的精神生活。一些戏不仅能反映百姓的生活,更重要的还能满足他们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愿望。比如生活中一些常被欺压的百姓,看了《水浒传》改编成的戏,就希望也有人替他们不公的现实生活打抱不平,包公铡了忘恩负义的陈世美,樊梨花把一个漂亮的男人吊在半空等,戏正是“敢替观众演出在道德范围内不能演的事”来得到大众的喜爱,使戏曲有了旺盛生命力。但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梦。现代的大众不再喜欢用戏剧的方式做梦了,因此戏曲缩小了参与现代生活的份额。第二,多媒体的冲击。广播、电影、电视、电脑的发展和普及,不仅给现代人带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而且也给现代人的生活娱乐提供了多元选择的空间。过去,只有报纸和口头两种传媒方式,且还受文化和区域的限制,要看场戏是十分奢侈的事。现在,传媒的现代化和多样性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看戏仅是多种休闲娱乐中的一种选择。第三,声腔的限制。川剧的声腔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文化特色。川剧突出的锣鼓个性和五腔共和的声腔,高雅复杂,阻滞了它的通俗易唱,川剧难唱,就连以学说逗唱为主的相声,也从来不学唱川剧。第四,方言的限制。川剧是以四川方言为主,这就给川剧的普及带来一定的局限。

五.振兴对策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川剧不景气,四川省、成都市等各地都提出了振兴川剧,在川剧唱腔、音乐、舞美、创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新剧创作,老剧挖掘;在老人传承、新人培养„„等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应当在通过以下方面来提升川剧的市场人气。

1.争取政府对振兴川剧的更大支持

振兴川剧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当地政府的认识和理解,并将其当成一个大事来抓,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上,在人力物力上加大力度,特别是资金方面,加大在川剧方面的资金拨款,具体怎么用,要认真研究,落实实处,要有成效。

2.省市县要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播放川剧

省市县电视台、广播电台要有专门栏目定期播放川剧。四川这样一个大省,那么多电视台,没有一个栏目播川剧,太不合情理了。四川省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川剧电视台,多种川剧栏目,播放川剧、介绍川剧、让大众学唱川剧。多送川剧节目到中央台、兄弟台播放川剧。在省市县内用各种方式宣传川剧,当成一个群众文化重点来抓。

3.普及川剧培养川剧迷

其实川剧不仅在四川有市场,在其他地方也受到欢迎。因为川剧比其他地方剧有特点,如台词写得特别美,绝技很多,幽默诙谐,与生活接近。川剧爱好者在川人中的比例减少了,但川人增加了,绝对人数不应减少,减少就是衰落,那就要以企业抓市场的方法抓回来,所以要让老剧迷有剧看、不了解川剧的要促使他看,看了后成川剧迷,如年轻人、外省人、外国人。还要让中小学生,大学生热爱川剧;让老百姓、工人、农民都爱看川剧。这要花功夫去做。例如在省内中小学设立川剧课,大学里开设川剧讲座,组织川剧艺术社,学生看川剧半票等。

4.省市县各级成立川剧协会

现在省市县政府,文化局都应有主管振兴川剧班子的部门,又有川剧团、还有川剧研究所,但力量都很分散。应由相应的领导单位牵头,成立各级川剧协会,这可以是一个事业单位,由政府、川剧团、川剧迷等组成一个类似于企业的行业协会,由川剧协会代表政府领导、管理川剧方面的日常行政事务,也是由民间参加的文化社团组织,类似行业协会。负责川剧的振兴计划、实施具体项目,组织川剧演出、川剧玩友演出,川剧改革、宣传、培训、教育、普及。组织一批热爱川剧,振兴川剧的人才队伍。

5.抓住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来传承和保护。

过去,川剧作为地方色彩极为浓郁的艺术表现形式,囿于影响力和语言的障碍,以至于给人留下川剧的受众度应该远逊于京剧、豫剧、越剧等剧种,其欣赏难度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误会。其实不然,2008 年川剧《欲海狂潮》在北京大学的上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川剧浓郁的地方风格、独特的演出技巧、非凡的艺术成就深深打动了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学子,受到他们热烈的欢迎,得到他们充分的肯定与赞扬。促进川剧进大学校园,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中间来,现在一些大学校园出现的年轻戏迷和一些年轻人的川剧坐唱也充分证明了这样做的必要性。年青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有责任更有义务去传承她、保护她、更要发展她,把川剧真正地发扬光大,使巴蜀文化的这一杰作永葆青春。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呼声越来越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也得到空前的关注。在市场化语境下,“振兴川剧”已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通过川剧自身优势的挖掘、品牌形象的塑造;通过学习成功的经验、借助现代传媒的力量,将川剧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元素给人以不断的“潜移默化”。在创新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川剧生存与发展之路。

[4] 宫平,林琳.成都川剧生存状况及发展趋势调查[J].四川戏剧.2001(03)

[5] 谈洁,李柏秋.谁为川剧传香火[J].文明.2004(11)

[1] 邓运佳著.中国川剧通史[M].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3

[6] 黄敏,钟有林.新时期我国地方戏曲的分类保护和传承——基于扩大受众群体的视角

[J].江西社会科学.2011(04)

[1] 刘德君.谈川剧的传承与保护[J].四川戏剧.2010(01)

[8] 周企旭.川剧百年的形成与发展[J].四川戏剧.2001(03)

[4] 王定欧.川剧的民间性与艺术生命的传承——由川剧现状引发的思考[J].四川戏剧.2009(01)

第二篇:论中国戏曲与莎士比亚戏剧

论中国戏曲与莎士比亚戏剧

作者:点击数:319更新时间:2008/12/26 18:13:23★★★

中国戏曲是东方的一棵常青树;莎士比亚戏剧是西方的一颗新星。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如果说中国戏曲是一曲悠扬的萧颂;那么莎士比亚戏剧更像是梦幻般的旋律。

莎士比亚在类型众多的剧本(包括喜剧,悲剧,历史励,传奇剧)中,塑造了数以千计的各式各样的人物,丰富了戏剧艺术的人物画廊。上自高贵的国王大臣,下至普通的平民百姓,性格各殊:面貌各异。即使是同一阶层的人物,如莎氏所创造的帝王将相凯撒、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麦克佩斯、李耳王等,既有其作为统治者的共同特点,更有其不同的个性,可以说没有一个是雷同的、相似的。

“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是莎剧又一鲜明的艺术特色。莎士比亚为了刻画形形色色人物的性格,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画面,增强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打破了古希腊罗马悲喜剧的严格界限,不受古典戏剧“三一律”的束缚,往往在剧本里特意设计和安排了两个以上的故事情节(《仲夏夜之梦》中多至四条线索),或平行发展,或曲折交错,彼此对照,互相补充。

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莎剧的人物语言,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闻其声若见其人,完全符合人物的个性特点,做到了个性化和形象化的结合,哲理性和抒情性的交融。

莎士比亚剧中的人物,都有一套符合各自性格特点的语言,而且随着场合的更迭、际遇的变化,人物语言也有所发展变化。

总的来说,中国戏曲和莎士比亚戏剧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和魅力,领导着一方舞台。

第三篇:论蒙古族风俗习惯与传统音乐文化交叉点

论蒙古族风俗习惯与传统音乐文化的交叉点

摘要: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延续和保存着本民族古老而悠久的风俗习惯,显示着蒙古族—马背上的民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蒙古族人民一向能歌善舞,素有“音乐民族”或“诗歌民族”之美称,拥有十分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这是蒙古族人民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与其传统音乐文化并不是互相独立,互不相关的,而是互相交融,互相依存,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保留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就绝不能摒弃其特有的风俗习惯,我们要学习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就先要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关键字:蒙古族风俗习惯传统音乐文化

一、引言

广袤的大草原孕育了一个豪放而伟大的民族——蒙古族,它是一个来自自然的纯朴粗犷的民族。清新的空气,明丽的阳光,晶莹的露水,给了他们纯洁的心灵;苍茫的原野,狂暴的风雪,严峻的天气,给了他们粗犷的性格。在这片土地上渗透着阿爸的汗水,阿妈的奶汁,保留着蒙古族人民勤劳、朴实的灵魂,记述着一个马背民族的古朴生活。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长期的游牧生活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培育了蒙古族人民独具魅力的传统音乐文化。

二、蒙古族风俗习惯的内容与形式

蒙古族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蒙古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现在,许多风俗习惯仍保持着原来纯朴的古风,体现了蒙古民族优良的传统和文化素养。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是通过语言和行动传下来的,但他同时也吸纳了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变成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蒙古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的有希望的民族。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包括许多内容,但主要还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斟酒敬客,更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蒙古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

蒙古族婚礼充分表现了这个古老民族勤劳勇敢和能歌善舞的独特风格。由于分布广阔,各地婚俗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新郎佩带火镰、蒙古刀和弓箭,致颂词、祝词和对歌等。婚礼进入高潮,丰盛的宴席、醇香的美酒、宾

客的欢歌起舞,包含了对新人的衷心祝愿。

萨满教是产生于母系社会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远古时期就在蒙古族中盛行,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祭“腾格里”是蒙古族重要祭典之一,祭“腾格里”,蒙古语音译,意为“天”,蒙古族萨满教观念之一,指上层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先主”,还包含“命运”的意思。敖包祭是蒙古人为纪念发祥地额尔古纳山林地带而形成,表示对自己祖地的眷恋和对祖先的无限崇敬,这一信奉萨满教时最重要的祭扫仪式,现已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节日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蒙古族原有的优良传统和健康习俗,进一步与新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相适应,得到充分的发扬。蒙古族人民非常好客,待人热情有礼、坦率诚恳,颇受兄弟民族的称赞。各种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形成的不利于民族繁荣发展的不健康的习俗,日渐消失,同时,又产生了许多适合于新的经济基础,或从原有习俗转化成的新的风俗习惯。

三、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在不同地区繁衍生息的蒙古部落,仍残存着一些氏族部落时代的痕迹。无论在生活习俗、语言、习俗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地方音乐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况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基础文化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又受到诸如战争、部落迁徙,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等条件的影响,其音乐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蒙古族一向以能歌善舞著称。每当宴会,庆祝节日,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激昂,歌的韵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会、节日、婚礼用的和奏乐器是两股胡琴,四股胡琴、萧等。而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也是最喜爱的民族乐器,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草原牧民爱马头琴,对马头琴有特殊的感情。

蒙古族的传统音乐十分丰富,主要可以分为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祭祀音乐三大类。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等;宫廷音乐主要是蒙元时期以及“北元”时期的蒙古族宫廷音乐和清朝时期的满族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包括萨满音乐、佛教音乐。其中,民歌,根据声部的多寡可分为单声部民歌和多声部民歌两种。单声部民歌,可根据其音乐节奏特点,分为长调和短调。多声部民歌有多人演唱的潮尔道和一人演唱的呼麦两种。根据民歌所表现的内容和唱词特点,分为一般抒情民歌和叙事民歌两种。叙事民歌是介乎于民歌和说唱音乐之间的一种体裁,有古代叙事歌和近现代叙事民歌两种。

蒙古族人民的长调基本上可以作为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

四、蒙古族风俗习惯与传统音乐文化的交叉与融合蒙古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成为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蒙古族风俗习惯的延续而使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同时蒙古族人民的传统音乐文化也在不同的方面体现着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是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沃土,在这片蕴涵人类精神气质的土地上,人们根据对现存事物的感知组织起各种音响;传统音乐文化可谓是蒙古族人民独特的风俗习惯的美妙表达,在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极具生命律动的节奏中,人们释放出内心感知后的情绪与情感。风俗习惯中的音乐,让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蒙古族的历史,更好的理解他们的现实;音乐中所展现的风俗习惯,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倾听蒙古族的声音,更好的领略他们的心灵感受。时代的发展、关注事物思维方式的转变,使人们逐渐从孤立民族习俗与音乐文化的差异性角度,转化到结合民族习俗与音乐文化的统一性层面,形成了对当今时代民族习俗与音乐文化互补关系的新认识。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加深了民族习俗与音乐文化在特殊语境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与音乐文化的互补关系联系的更加紧密,表现的更加生动具体。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是蒙古族传统音乐创作的源泉之一,蒙古族习俗的丰富性构成了蒙古族音乐领域的绚丽多彩。所以当人们要了解一个民族,就必须走进民族风俗习惯的世界;当人们要提升聆听音乐的深刻感,就必须探究民族习俗的脉络。不论是具体的语义表述,还是抽象的音乐表达,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蒙古族人民对草原无限的眷恋。蒙古族音乐是蒙古族特有的风俗习惯的艺术表现形式,蒙古族音乐的多样性,表现了蒙古族风俗习惯的独具一格,更表现了蒙古族文化的广博多元。

蒙古族风俗习惯与传统音乐文化的交叉与融合体现在许多领域,那达慕大会在这方面体现着尤为显著。“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族人民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或畜牧业,兼营种植业,散居的蒙古族人民多数以从事种植业为主,也经营一部分畜牧业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事工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从单纯的畜牧业、种植业经济向工业、商业和现代畜牧业及种植业全面发展。随着蒙古族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昔日的草原正在变成农区、城市,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文化逐渐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另外,由于现代交通、通讯业的发展,各种文化形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草原深处渗透,哺育了无数代蒙古族歌手的草原“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民间从事传统音乐的人日益减少,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与汉族音乐相比,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但从7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中华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工作的全面展开,首次大规模地对各

民族的传统音乐进行了系统的收集和整理。音乐集成编撰工作的过程是对各民族音乐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音乐集成的工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足资进一步研究的各民族宝贵的音乐资料,而且也培养了大批从事民族音乐研究工作的理论人才。

按照马克思的实践理论,人类思维、观念等其实是建构在实践活动之上,而这是由人对自然界的对象性活动——劳动来实现的。人类实践与理性的差异性是造成文化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而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的解构与重构过程是文化变迁的根本性动力。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是蒙古族历代人民在特定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因此它的本质和意义只有通过这种实践过程中来寻找。尊重和保存蒙古族相对完整的民族风俗习惯是继承和发展蒙古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通过实践过程来探求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本质和意义的重要体现。

五、结语

蒙古族现在是具有崭新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大作用的民族。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音乐文化同属于草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不断融汇现代文明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延伸、升华,实现了文化功能的提升,展现了其作为现代文明重要载体的时代风貌。它们以特有的方式吸纳现代文明的成果,实现发掘、更新、重构以增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现代文明也在与草原文化的结合中获得新的实现领域和形式,不断趋于丰富多彩,日臻成熟。

参考文献:

[1]沙•东希格.蒙古族文化系列讲座之一:敖包文化与察哈尔文化

[2]史左宾.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中国供销商情乡土民情

[3]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4]刘国平,吴修林.中国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http://

第四篇:论清明节的传统内涵与文化传承

论清明节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传承意义

摘 要:在阐述清明节与其习俗定义和清明祭祖由来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揭示了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清明是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承载着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深入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清明节 传统文化 传承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身份的符号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清明节”是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它维系着民间家庭、房族及亲属的和睦相处,支撑着国家政治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对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并探讨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承方略,是民族振兴、社会和谐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现实需要。

一、清明及其清明节的含义

清明节,既是气候变化标志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一个民间传统祭祀的文化节日。顾名思义,所谓清明,即明洁的意思。自古以来,以土葬为标识的墓地坟堆,经风吹雨打,坟堆不免土壤流失和植物凋残。值春暖花开,万物萌发,清新明洁之时,为祖坟墓地除草植树、清扫修整或在坟头加土的活动谓之“扫墓”。在坟头拜台前摆放祭品祀供,并点烛、焚香、烧纸谓之“上坟”。

二、清明祭祖文化的由来及历史背景

1.骊姬之乱引流亡。史料记载,骊姬备受晋献公的宠爱,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于是周惠王二十一年间加害太子申生。骊姬害死申生,又施诡计诬陷重耳和夷吾。为免遭杀害,重耳逃亡到翟国,夷吾逃到梁国。献公的其他公子,在骊姬等人的谗言下相继被逐,于是立奚齐为太子。

2.重耳回晋做国君。周襄王十五年,晋惠公死,太子圉立,是为晋怀公。由于晋国人心思变,都盼望重耳回来,周襄王十六年,重耳借助秦穆公之力返回晋国。随即派人杀了晋怀公,登上了晋国国君的宝座,是为晋文公。

3.火逼介子作谏臣。重耳执政后,大封功臣,却忘了对他忠贞不移的介子推。待人提醒,重耳羞愧莫及,多次派人去请介子推,可介子推避而不见,待亲自登门去请时,方知介子推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为逼出介子推,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大火烧遍绵山,却不见介子推的身影。上山查看,在一株枯柳旁发现介子推母子已被大火烧死了。

4.祭奠介子出清明。介子推葬礼结束后,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周襄王十五年,晋文公上山哀悼介子推,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并规定从寒食到清明人们都要祭奠介子推。由此而产生了清明节的祭祀习俗。

三、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1.清明祭祖是节气与节俗的融合升华。清明的祭祀习俗主要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明清以后,寒食节、上巳节与清明节气综合升华为清明节,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基本消失,清明节气则承载了扫墓与踏青的文化意义。2.清明祭祖是儒家忠孝礼仪文化的优良传统。祭祀是中华民族追思祖宗,缅怀亡人,祭奠先人,启发后人的一种美德行为。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祀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被看作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故清明时节对祖先的“祭亡以礼”,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和“续展开新”的优良传统。

3.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寻根谒祖的感恩心愿。清明祭祀是一种感恩纪念和催护新生的愿望仪式。人们之所以缅怀先人,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

4.清明祭祖是儒家道德观念教化的传承形式。清明祭祖活动是无形的心理感受与有形的礼仪行为。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情感的、礼仪的,是道德意义的真实,是表里如一的心境透视。

5.清明祭祖是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展现。清明敬宗祭祖和缅怀先贤,是当今构建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清明节的道德观念也将成为海峡两岸民间情感沟通的纽带,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源泉,也必将成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强劲动力。

四、清明节传统文化的传承

1.洗涤清明祭祖中的糟粕污垢。在为先人敬上一柱香,献上一束花,以表感恩追思之余,清明祭祀应该提倡节俭环保祭奠仪式,改变攀比奢华的祭奠心态,剔除伤风败俗的低级趣味,回归精神上的敬祖、尽孝、和谐、传承等优良传统的清明节内涵。

2.摒弃清明祭祖中的庸俗陋习。清明节放假祭祖固然可取,它是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对以德治国价值的认可,但亦存在隐患。采取多种多样而简节的祭祀模式,彻底摒弃野外祭祀用火陋习,可以更好地让教子贤孙们利用清明节假期间进行远足、登山、踏青等亲近自然活动充分感受和张扬清明时节催护新生的文化。

3.弘扬清明祭祖的和谐氛围。清明节,人们给祖先扫墓和供祭品与儒家的家庭和传统价值观相吻合。清明节列入国家公休节假日,提升了清明节这一传统的价值,是儒家思想复兴的一种“国教”的体现,反映了在剧烈的社会变化之际,传统美德与价值观能成为社会秩序之锚。

4.传承先人治国的惠民理念。治国方略是国家繁荣昌盛和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儒家学所提倡的以德治国和执政惠民与马列主义的宗旨异形同功,目标都是构建政治和谐,而这种政治和谐又是以强大的前人与今人所建立的和谐代际关系为根基。

5.发扬报效祖国的赤子精神。报效祖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的优良传统。继承已逝先人“精忠报国”的传统美德,发扬效忠祖国的敬业精神,是促进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不竭动力和有效途径。

6.加强清明文化的遗产保护。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一起捆绑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继承、保护、弘扬和开发、利用的有效捷径。

五、总结

清明节对于个人来说是重要的祭祀节日,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不只是祭祖,也不仅是扫墓,更多的是通过这个节日唤起我们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体现感恩祖先,传承家族荣誉的文化传统,从而不断增强凝聚力,确保民族优良文化和共同的记忆,得以代代相传。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承载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时代越是变化,清明节越要寄托我们炎黄子孙崇敬先人、仰慕先贤的情怀,越要起到延续中华年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精神的作用;越要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以及对先贤先烈风范的缅怀和景仰。

参考文献:

[l]韩养民,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第五篇:(业务学习)传统戏剧文化走近音乐课堂

传统戏剧文化走近音乐课堂

戏剧是一个综合性艺术,它融歌唱、舞蹈、杂技、美术于一炉,[戏剧文化资源宝贵,生命力强。小学学习既是启蒙学习的开始,也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刻,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入戏剧学习,不仅可以丰富音乐教育内容,同时也让学生们继承戏剧精神,传承戏剧艺术,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创新,对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艺术鉴赏水平、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大有裨益。所以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入戏剧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艺术内涵,更是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戏剧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

戏剧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通过唱腔、脸谱、表演等生动的艺术现象来表现社会生活等的高雅民族艺术。

二.关于戏剧教学的几点思考

2.1 加强戏剧教师专业素质,解决戏剧教师紧缺现状

2.2选择好的戏剧题材,充实戏剧教学内容

2.3在戏剧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所有的学习,不论年龄,只要是适合儿童成长发育所需的,都能由戏剧学习媒介来完成。

(2)教室里的情形大多数是,无论儿童的年龄是几岁,课堂里所有的时间都是老师掌握大部分的主导权,儿童没有这样的权力,应巧妙转移教室内的主权到儿童身上,注意师生角色的转换。

(3)教学过程教师须灵活安排,儿童做决定的时机,以及何时征询学生的意见,而且确定那正是这个课程可运用的建议,以利于戏剧课程的进展。

四.戏剧教学应该注意和遵循的一些事项

4.1多听

4.2做好课前预设.4.3鼓励学生自学

4.4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4.5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结语

音乐教育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戏剧艺术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容。“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戏剧教育是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3]在当今诸多艺术形式出现的墙况情况下,坚持和传承我们民族的艺术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努力上好小学戏剧课。

下载论传统戏剧文化的没落与振兴对策[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传统戏剧文化的没落与振兴对策[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五篇范文]

    殊途同归,生生不息 ——简论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杜杨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637131)摘要:生育文化在人类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是祖先崇拜,西方......

    湘南传统人居文化论5篇

    湘南传统人居文化论 湘南传统人居的宜居环境深深地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村落的族居特点,祖宗崇拜的至高无上,象征着父系制度的男权政治。湘南人居村落的治理目标,基本上以儒家......

    论湘西土家族传统聚落文化

    论湘西土家族传统聚落文化我是旅游管理系毕业的学生,毕业的前两年一直在张家界从事着专职的地接导游工作。在湘西生活、工作的短短两年时间里,让我对在这一片神秘的土地上衍......

    论文化与经济

    论文化与经济,孰先孰后? 读《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亨廷顿,哈里森)》有感 第一节 亨廷顿哈里森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中是如......

    振兴农村经济问题与对策分析

    振兴农村经济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及报道,总结了在振兴农村经济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农村经济;存在问题;解决对策1振兴农村经济的重......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

    论村官腐败的文化原因以及对策

    二、对“村官”腐败的原因分析 村级腐败的土壤已不存在,抓村级党风廉政建设是舍本逐末;二是“主体不符”论。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委、纪委、“一把手”的事,与己无关;三是“......

    论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传统法律文化

    论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传统法律文化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社科系 常州 213001)摘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本土资源,中国法治建设必须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