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待工作态度是道德问题
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一个道德问题
大多数公司聘人的标准都是敬业精神。我认为,工作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权利,而有没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则看他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公司给员工一份工作,实际上是给他一个生存的机会,只有认真地对待这个机会,才对得起公司给予的待遇。能否干好公司所给的工作,能力不是最主要的;只要有敬业精神,能力差一点是可以慢慢培养、逐渐提高的。
对待工作的态度,实际上是一个道德问题——职业道德。在美国,如果一个人做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失去信誉,他再找别的工作、做其他的事情就没有了可信度,如果认真地做好一份工作,往往还有更好的更大的工作等着你去做,也就会更有信誉并能创造出更大的业绩!这样不仅进入了一种良性发展的过程,更体现了付出与回报之间相互照应、相辅相成的关系,即有付出必有回报,要得到回报必须首先懂得付出!
敬业精神是个比较理论性的概念,说起来可能比较抽象,但真正实行之后是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是否把工作当作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事情,是否为了干好工作与别人协作好、配合好,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只有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积极地寻求自己工作业绩上新突破的人才是公司真正需要的人才。积极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优秀员工最基本的素质。积极是一个人向上的表现,积极也是任何企业都提倡的一种工作作风。惟有积极的行动才能带来积极的成果,它要求我们能够察言观色,积极配合领导的工作,能够考虑得远一点,思想先行动起来,多动脑子,勤动脑子,工作闲暇之余,多思考一些与工作有关的问题,多做一些工作计划、策划之类的先导工作。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努力
做到“简单的事,全力以赴”,这才是我们所推崇的工作态度。只有态度端正了,工作效率才会转化工作的效益。
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他虽然很留恋那份报酬,但他该退休了。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木匠答应了。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木匠完工后,雇主来了。他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呀„„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建房子,他干活儿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了。你就是那个木匠!每天你钉一颗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心全力。终于,你吃惊地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如果可以重来„„但你无法回头!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这么一句话:你也许不能选择工作本身,但你可以选择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第二篇:一篇关于对待工作态度的文章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你将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你将如何去干好这份工作?
从根本上说,这不仅是一个关于干什么事情和得到什么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与个人成长相关联的大问题。
我认为工作就要付出努力,我们正是为了事业上的成就和荣誉才能在某些方面付出精力,把所从事的工作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你就能挖掘出自身的潜力。
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即使是辛苦、机械、烦琐的工作,也能从中感受到你的价值和乐趣。
在你完成工作的时候,成功之芽也正在萌动。
我认为做事的第一步是学会如何去做,事情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坏,可以高高兴兴并以此为荣认认真真的做,也可以愁眉苦脸强压烦躁的心绪,极其厌恶的去做。
关于如何去做,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这是一个选择。一个人的工作,就象是他亲手制成的一件雕塑,塑造的是美丽还是丑恶,可爱还是可憎,都是由他亲手制成的。
而一个人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写一篇调查报告,还是生产一个机器零件或是教师讲授一节新课,都是在说明雕塑的美与丑或可爱或可憎。
如果一个人轻视他自己的工作,而且态度不认真很随便,那么他不只是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也是对他自己本人的不尊敬。
如果一个人认为他自己的工作,既辛苦又无聊没有意思,那么他决不会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也不可能发挥他内在的特长。
在社会上,有许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创造事业的要素和发展人格的工具。
只把工作视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劳动,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常常抱怨工作的人,终其一生难以有真正的成功。
而抱怨和推诿,其实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无论做任何事情,务需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与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
一个人工作时,如果能以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无论所做的工作怎样,都不会觉得辛苦,他会以苦为乐。
如果我们能以充分的热情去做最平凡的事,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人;
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最多不过是个平庸的工匠,倘若能处处以主动、努力、热诚的情感来工作,那么即使在最平庸的职业中,也能积累他的财富和威望。
不管你的工作看起来有怎样的卑微,你都应该拿出一个艺术家的精神,带着十二分的热情。
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不应该厌恶工作。
厌恶自己的工作,最终也会遭到工作的唾弃。
如果你是为环境所迫,而从事一份你认为乏味的工作,也应该设法从这些乏味的工作中找出乐趣来。
要懂得凡是应该做而又必须做好的事情,在工作中你总能找出从事这件工作的乐趣。
这就是我们对工作应抱有的态度。
拥有这种态度,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相信我们都能很好的完成它。
最后祝网络上的朋友们工作顺利!
事业有成!
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一个道德问题
大多数公司聘人的标准都是敬业精神。我认为,工作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权利,而有没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则看他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公司给员工一份工作,实际上是给他一个生存的机会,只有认真地对待这个机会,才对得起公司给予的待遇。能否干好公司所给的工作,能力不是最主要的;只要有敬业精神,能力差一点是可以慢慢培养、逐渐提高的。
对待工作的态度,实际上是一个道德问题——职业道德。在美国,如果一个人做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失去信誉,他再找别的工作、做其他的事情就没有了可信度,如果认真地做好一份工作,往往还有更好的更大的工作等着你去做,也就会更有信誉并能创造出更大的业绩!这样不仅进入了一种良性发展的过程,更体现了付出与回报之间相互照应、相辅相成的关系,即有付出必有回报,要得到回报必须首先懂得付出!
敬业精神是个比较理论性的概念,说起来可能比较抽象,但真正实行之后是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是否把工作当作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事情,是否为了干好工作与别人协作好、配合好,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只有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积极地寻求自己工作业绩上新突破的人才是公司真正需要的人才。积极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优秀员工最基本的素质。积极是一个人向上的表现,积极也是任何企业都提倡的一种工作作风。惟有积极的行动才能带来积极的成果,它要求我们能够察言观色,积极配合领导的工作,能够考虑得远一点,思想先行动起来,多动脑子,勤动脑子,工作闲暇之余,多思考一些与工作有关的问题,多做一些工作计划、策划之类的先导工作。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努力做到“简单的事,全力以赴”,这才是我们所推崇的工作态度。只有态度端正了,工作效率才会转化工作的效益。
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他虽然很留恋那份报酬,但他该退
休了。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木匠答应了。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木匠完工后,雇主来了。他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呀„„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建房子,他干活儿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了。你就是那个木匠!每天你钉一颗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心全力。终于,你吃惊地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如果可以重来„„但你无法回头!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这么一句话:你也许不能选择工作本身,但你可以选择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第三篇:如何对待问题员工
《对待问题员工,你该怎么办?》之二
在公司企业里面,很多企业往往都会有几位这种类型的员工。例如,像前一阵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亮剑》里的人物李云龙,屡次违反军纪,但是战功卓着,从一个农民成长为新中国的将军,其所带领的部队也成为解放军作战部队中的王牌军。小说《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杨修,在曹营号称才子,但在不该涣散军心时,聪明反被聪明误,被曹操所杀。
通常,我们把这种特长突出,但个性鲜明,不服常规管理的孙悟空式员工,称之为“问题员工”.事实上,各类人才中,德才兼备、虑事周全、谦虚谨慎的人才毕竟是极少数。如果简单划分的话,大多数人才要么是孙悟空式的(能力较强,但不好控制),要么是猪八戒式的(能力较弱,但易于管理)。
一般而言,企业对以上两类人员都需要。而当企业处于初创期或是高速发展期时,对于能够为公司创造突出业绩的员工,则需求会显得更为迫切。因此,在用人观方面,处于初创期或高速发展期的企业,不得不偏重于“唯才是举”或“才德并重”,而不是一味拘泥于企业处于平稳发展期时所信奉的“唯德是举”.这一点在竞争激烈的行业里体现尤为明显。因此,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问题员工”仍然是众多企业争夺的目标。
但是,像这种神通广大、能力超群的员工,企业一旦招聘进来,又会发现他们往往个性鲜明,桀骜不驯,惯于我行我素,容不得别人对自己的工作品头论足,说三道四。他们这种特立独行的工作风格,令管理者们爱恨交加,却又束手无策。这类员工如果使用得当,可能成为组织里的中坚力量,产生突出的业绩;但若使用不当,则可能成为企业的祸害,使得其他员工怨声载道,不满情绪加重,明显降低组织的效率。因此,如何使“问题员工”发挥出应有的甚至是更大的作用,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目前,在激励“问题员工”方面,很多企业常常陷入误区。
管理者的误区之一:依赖“紧箍咒”
一些“问题员工”的主管喜欢把自己当唐僧,希望手中也能有个“紧箍咒”,时不时念一念,让那个桀骜不驯的家伙俯首贴耳。但实际情况却远没有这么简单。由于“问题员工”本身能力高于常人,因此在他们眼里,企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能够挡风遮雨的“屋檐”,而是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在这种前提下,强行念“紧箍咒”的结果往往就是“两败俱伤”:核心人才流失,影响企业的快速发展;频频跳槽,使得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不断受阻。
笔者曾遇见过这样一个企业,其负责外贸的李经理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员工”,能力与个性一样突出。公司的刘总就是看中他的突出能力,才力邀其加入企业。刘总在工作中采取了很多“紧箍咒”式的做法,例如,在李经理的身边安插一个直接向刘总汇报的下属。但由于该下属的一些比较片面的报告,使得双方积累了较深的矛盾。同时,为了能够控制局面,刘总在李经理应有的管理权限上设置种种限制,结果使得李经理感觉到开展工作困难重重,渐渐地也就没有了工作的积极性,业绩自然难以达到目标要求。最后被逼无奈,李经理跳槽到另一家竞争对手企业。
管理者的误区之二:放任自流
还有一些主管的做法与上一做法恰恰相反,他们对“问题员工”基本上放任自流,坚持结果控制的原则。美其名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然而很多时候等结果出来时,企业的损失已经造成,企业只好挥泪斩马谡,但是损失却难以弥补。
以某公司为例,为了激励那些业绩比较突出的业务人员再创佳绩,公司给销售人员的考核激励就是销售额提成(也称为销售大包),至于该员工如何开拓市场,如何管理客户等问题,公司从不过问。在初期,由于销售政策的激励作用大,极大地促进了公司业务的扩大。但是几年后,弊端逐步显现。公司前端的销售信息以及客户,基本由几位核心销售人员掌握,他们挟客户与公司谈判,并且私自开公司,公然违反公司整体营销政策。最后不得已,公司不得不忍痛割爱,解雇了几个虽然业绩好但屡次违反公司规定的核心销售人员,白白流失了很多老客户,使得公司的业绩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诸多教训使得企业在面对“问题员工”时头痛不已。事实上,只要抓住有效激励“问题员工”的关键点,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让“问题员工”不再成为问题,是可能的。这里为您支三招。
招数一:摸清底数,对症下药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有疑惑,我们各种激励方式都试过了,但就是收不到效果。事实上,对“问题员工”需求判断的错位是激励难以奏效的首要原因。据美国一项专项调查显示,在“问题员工”激励要素排序中,管理者的判断与“问题员工”的实际需求差异较大。管理者通常把薪酬福利待遇、工作安全感、提升和发展等要素视为关键激励要素,而“问题员工”自己关注的关键激励要素则是工作参与感、客观评价工作表现、灵活的纪律约束等。
因此,摸清“问题员工”个性化的需求是有效激励的第一步。“问题员工”的行为主要受自尊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驱使。自我实现的需求激励着个人为取得成就尽最大的努力,因此,是否能展示个体的创造性和发掘自身潜能,常常成为他们最关注的因素。
以工作成就感为例,只有满足了其最主要需求,员工才会产生成就感。然而,一般而言,“问题员工”对工作成就感的需求往往多于其他员工,而且主要需求往往因人而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发生变化。刚进入公司时的需求与工作一段时间的需求会有较大差别,工作职位变动、员工家庭变化、年龄变化等因素,也会影响需求。因此,摸清某一时期员工最主要的需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管理者经常与“问题员工”进行交流。交流方式可以是工作会谈、私下交流、共同娱乐等多种方式,但目的只有一个:了解“问题员工”近期的需求。
同时,将“问题员工”一定时期的需求进行固化也是激励的有效手段之一。一些聪明的企业管理者喜欢帮助“问题员工”设定奋斗目标。实际上奋斗目标的设定就是与员工达成一种共识,让员工知道怎样才能称得上有成就。换句话说,就是将员工成就感的标准短期内给固定下来了。这样,在一定时期内,管理者在把握“问题员工”的需求方面会更具有控制力,变被动为主动。
招数二:制定规则,积极引导
激励的精髓确实就是这样一条最简单不过,但却往往被人遗忘的道理:想要什么,就该奖励什么。奖励什么,惩罚什么,无疑就是向员工昭示企业的价值标准。作为一位管理者,建立符合企业根本利益和发展目标的、明确的价值标准,并通过明确无误的激励手段表现出来,是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但现实是,管理者往往犯这样的错误:希望得到A,却不经意地奖励B,而且还在困惑为什么会得到B.因此,制定合理的规则,减少以上行为发生是保证激励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然而“问题员工”往往喜欢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因此违反公司规定的事时有发生。那么,如何引导“问题员工”遵守规则呢?“问题员工”最不喜欢的就是被动地执行规则,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其发挥对规则的影响力。使其参与规则的讨论或制定就是最好的办法。多年的企业管理咨询实践说明,通过利益相关者充分讨论的规则往往是最有执行力的。
笔者在给一家医药企业做咨询时,曾为其业务人员制定日常管理规定。依据新规定,业务人员不仅仅要销售产品,还需要收集市场信息,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公司依据上述要求制定了奖惩措施。在该规定实施之初,很多员工并不理解,抵触情绪很大。后来经过与利益相关者--员工进行共同探讨,并对该规定进行了调整后,很快就得到了较好的实施。实际上,在企业制定标准或规定的时候,探讨、交流的过程一方面能够让员工产生主人翁的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合理引导员工的过程。因为这样可以使得员工了解标准或规定制定的背景、意义,有利于员工正确理解标准或规定,并进而对其行为产生正确的引导作用。
招数三:个性化激励,增加归属感
同一种激励方式,对于不同的员工,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和效果。因此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激励对象和环境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和手段,以求达到最佳激励效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其一,通过个性化措施,体现组织的关心。企业应非常重视“问题员工”的情感需求。因此,为了增加“问题员工”的归属感,企业应让其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如针对处于不同时期的“问题员工”,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子女入学补助、家属工作补贴、休假奖励等福利,都可以转化为个性化的激励措施。
其二,激励需要与“问题员工”的职业生涯相联系。由于“问题员工”更注重自我学习、个体成长与发展,因此为“问题员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晋升空间,满足其理想诉求,帮助其进行自我实现,也是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其三,激励方式中应体现组织的信任。要赢得“问题员工”的感情和忠诚,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这一点对“问题员工”而言尤为重要。因此,管理者应多与“问题员工”进行坦诚沟通,在工作中多体现对“问题员工”的信任,从而,与“问题员工”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增加员工的归属感。
第四篇:正确认识和对待“钓鱼岛”问题
近来,钓鱼岛问题成为中日关系的一个焦点问题和突出矛盾。两国围绕这一问题,正在进行政治博弈和外交斗争。国内不少民众尤其是部分青年学生基于爱国热情,策划导致了一些涉日游行聚集活动,有些地方不同程度出现了不理智、不理性的打砸日货和极端行为,给我们的国家形象、城市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并对国家的整体战略布局和外交策略形成干扰。对这一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和领土纷争,社会各界和广大青年学生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按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统一思想,步调一致,不听谣言、不信煽动、不受蛊惑,依法理性理智表达爱国热情,把爱国之志化为努力工作、发奋学习、报效国家的动力,自觉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
中日钓鱼岛争端由来已久,近期日本政府纵容右翼势力频繁制造事端,从非法抓扣中国渔民和渔船,到“命名”、“购岛”、“视察”、“垂钓”闹剧,再到高调宣布在周边加强军事力量等等,挑战我国底线,伤害民族感情,进一步激起我国内群众愤怒。“8·15”战败日,香港6名、内地和澳门各1名“保钓”人员和4名船员、2名记者一行14人乘坐“启丰二号”船抵达钓鱼岛,其中7人涉水登岛。日方以“涉嫌违反出入境管理”为由,非法抓扣我14名公民,拦截扣留“启丰二号”船。对日方在钓鱼岛非法抓扣我公民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对重视。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尽快与日方交涉,保证我被扣人员的安全,尽快让他们安全返回。经外交部与日方严正交涉,登岛人员已安全返回。8月19日,日本150名右翼人士(包括8名日本国会议员)乘坐21艘船赴钓鱼岛海域进行“慰灵”活动,并有9名日本人登上钓鱼岛。当天,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此事强调:“日本右翼分子的非法行径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外交部负责人已向日本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表示强烈抗议,敦促日方停止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动。日方应切实处理好当前问题,避免严重干扰中日关系大局。”
最近,日本官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调门逐步抬高。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声
称,今后将强化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日本岛屿”周边的警备,通过所谓行政和物理措施加强对远离本土岛屿的管理,且自卫队可介入“岛屿治安”工作。日 1
本防卫大臣森本敏放言“在领土领海问题上,日本自卫队不会让外国船只接近一毫米”。日本警察厅则称,如再发生中国人登钓鱼岛,必对他们进行起诉。此前,日方一再放言,美方多次重申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现在,日本还意有所指地对外宣称,日美双方就扩大和加强日美联合作战、加强警戒监视和侦察活动的合作达成一致,而且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修订已有10年以上,有必要重新审视。日本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管官员的上述言论对内是喊破嗓子打气壮胆,对外则是声嘶力竭的公然叫嚣。正是由于日本一系列错误言行,才导致近来钓鱼岛问题持续发酵,中日关系屡遭冲击。显然,日方上述言论只会进一步恶化中日关系,使钓鱼岛事态更加复杂化。凡此种种能够改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主权的历史事实吗?除了损害中日关系大局,日本不可能借挑衅之举捞到一丝一毫的便宜。
到底是怎样一种心理让日本失去了自我约束力,频频挑战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无论历史问题上拒绝反省,还是现实问题上蛮横无理,都是我行我素、其奈我何的心理作怪,颇有几分“偏执”和“无畏”。一旦“偏执”和“无畏”走向极点,会有什么样的举动?历史不容忘记。“8·15”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让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历史和现实难以割裂,扭曲的观念注定导致极端的行动。日本瞎叫嚣于事无补。日本拉美国当靠山,或者美国把日本当做对付中国的棋子,都不会改变钓鱼岛问题的最终结局。日美在钓鱼岛问题上频频显示“团结互助”,显然各有各的算盘,钓鱼岛问题并非日美两国对华关系的全部,目前也算不上最重要的问题,如果两国硬把钓鱼岛问题升级到对华关系的主导地位,恐怕也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一直主张“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日本听而不闻,一副“你搁置你的,我搞我的”架势,不断冒进。中国受到一再挑衅,给予坚决回击在所难免,日本不端正历史观就难以自律。
日本的政客妄图以对华强硬来赢得国内选票,这也不一定行得通。固然在钓鱼岛问题上对中国示强,能一时得逞,获得一部分民众的喝彩和选票,但
纵观这几年日本的主流民意,头脑清醒者大有人在。日本国内媒体警告野田内阁别把对华关系再次搞僵了。
中国不希望看到钓鱼岛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成为中日关系乃至地区合作进程中迈不过去的坎儿。长期以来,中国致力于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推动地区和平与安全事业,因为这符合共同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但妥善处理钓鱼岛问题,并不取决于中国单方面的良好愿望,日本以及日本背后的推手如何选择才是问题的关键。
中国不会惧怕钓鱼岛局势的升级,绝不允许日本将其单方面的主张再次强加于中国,绝不允许日美同盟关系干扰中国对钓鱼岛享有的主权。对于中国政府和公众来说,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就是捍卫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来自外国的任何威胁恫吓都不起作用。
我们当然希望日本政府能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钓鱼岛问题,不要用国内政治来绑架钓鱼岛问题,不要奢望靠日美同盟关系在钓鱼岛问题上捡便宜。既然钓鱼岛问题存在愈演愈烈的趋势,中日围绕钓鱼岛问题的争端逐渐演变成为两国关系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那么我们也做好了充分准备,必要时用行动警告日本不要在钓鱼岛问题上玩火。自日本不顾中方交涉9月10日宣布“购岛”计划以来,中国政府从发表官方声明,到划定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从派出海监船开展维权巡航执法,到驳回日本方面无理抗议,从向各国驻华使节作专门通报,到向联合国提交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尊重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努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态度。在核心利益上,如果有人想遏制要挟中国,结果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历史已经证明,并且还将证明。
日本政府及某些右翼分子对待钓鱼岛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态度和行为,不断伤害国人情感,激起国人强烈愤慨,很多青年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不满。19日上午,北京、济南、青岛、广州、深圳、太原、杭州等中国10多个
城市均有规模不一的群众聚集、游行,高喊抵制日货的口号,抗议日本右翼分子当天非法登上中国钓鱼岛。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血性值得赞赏,但非法聚集、非法游行示威是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并且极有可能被境内外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操纵利用,个别地方出现的打砸自己同胞开的日系车,破坏公民的私有财产违法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损害了城市形象,更影响了中国形象。作为爱国青年学生,决不能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没有什么比爱国情感更为珍贵与热烈,也没有什么比理性力量更为强大与穿透。爱国需要热情和激情,爱国也需要理智和冷静。爱国既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更是一种果敢的行动。维护国家利益不一定要诉诸武力,不一定要付出牺牲。因为爱国的形式多种多样,关键是要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和长远利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爱国虽然是公民对自己祖国最强烈最炽热最持久的一种情感,但是爱国行动却是理性和理智的,不能感情冲动,不计后果,否则不但不是爱国,反而是害国,有损于国家利益。所以,理性爱国更重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我们都应保持高度理智,理性爱国,一切以有利于国家最高利益为原则,决不干损人不利己、费力不讨好的蠢事。特别是面对复杂环境和各种矛盾问题,如果不能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就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也不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维护好我们国家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局面,才能抓住发展机遇,赢得发展契机,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这是真正的爱国,也是形形色色想把我们中国搞乱、搞垮的境内外敌对势力所最害怕的。如果把爱国热情纳入理性的通道,那一定可以产生无比笃定、坚韧、持续的力量,来支撑起大国崛起的梦想。理性的因素注入爱国热情之中,爱国的热情非但不会冷却,反而会经过思考、比较、判断之后由浅入深,从而上升为一种理性的力量。坚定理性,实现情感与力量的有机统一。作为中华民族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努力把社会稳定维护得更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精细,把文明礼仪之邦的形象展示得更充
分。青年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民族自豪感、爱国自强心,在爱国方面更应该理智、理性,从而使爱国更有深度。希望青年学生实现可持续爱国、实现合理合法爱国、实现全过程爱国,既有爱国的远大目标,也要把爱国热情转化到维护稳定、搞好学习上来,还要选择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爱国心愿和热情,真正做到有爱国热情而不情绪失控、有爱国之心而合理合法表达,体现新时期素质高、水平高、层次高的新一代爱国青年学生的风采风貌。
第五篇:扶不起的老人是道德问题
扶不起的老人是道德问题
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我方承认法律是有一定的作用和解决办法,但却说是由法律所引起的这件事情,我想未免有点牵强。在阐释我方观点之前,我必须指出对方辩友的几点偏颇之处。第一、混淆概念。对方辩友一直讨论的是法律的制定作用和功能,似乎将重点转向了怎样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的重点是产生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而不是解决靠什么,所以请对方辩友正视这个问题。
第二、错把理想当做现实。对方辩友一直在强调用法律的手段来约束和规范道德,认为法律的一致性和公平性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殊不知法律上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仅从阶级和统治就可以看出法律具有强烈的针对性,那些所谓的公平也只不过是可望而不可求得目标罢了。
第三、越俎代庖,强法所难。对方辩友似乎觉得只要将这类问题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就可以更好的规范人们的行为。如果一产生类似的道德问题,我们都可以上升到法律层面,那不就是法律取代道德?那我们还要道德做什么呢?毛泽东说的好啊,人民内部矛盾由人们自己解决。而社会上的问题和矛盾当然是由产生于社会中的道德来解决。
下面,我将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道德的调整对象比法律更广。道德源自于生活,生活本身就像一条奔涌向前的大河,所有人都沉浸其中。而法律只是约束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已。一个老人倒下了,我们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也不必担心,因为我们并没有违反法律,但是不违法的难道就是合理的吗?在法律无能为力的时候,只有道德在坚持捍卫着我们的世界。
第二,法律只能看做最低限度的道德。镰刀因除草而生,法律因除恶而生。与此同时,道德的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引正确的道路。法律的作用是威慑以致不做坏事,对方过分强调不做坏事的重要性,却没有注意到做正确事可能更为重要。俗话说,要辨认出假币,只要知道什么事真币就可以了。只有当今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知道正确的方向,并为之努力,才能做出“扶起老人“的善举。
第三,健全道德才是最根本的行为。用法律的强制性来捆绑道德,这绝对是站不住脚的。社会福利制度和保障体系不完善确实是其施行“讹人”的一个好借口,但是法律永远不可能完美,永远都会有一定的漏洞,但是去钻这些漏洞,恰恰是人的人性。克雷洛夫曾说过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去偷窃,可是,即使将百万元钱给了一个盗贼,也没法指望他从此不偷盗。同样的,一个自身道德有问题的人,即使有法律保障她的权益,就可以使他做出“扶起老人“的善举了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最后,康德也曾经说过:“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尚的道德。”而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依然璀璨明朗,而俯察内心那些崇尚的道德,有些却需要我们再次呼唤。综上所诉,我方坚持认为扶不起的老人是道德问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