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建副部长在全国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2 16:0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小建副部长在全国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小建副部长在全国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本站推荐]》。

第一篇:张小建副部长在全国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本站推荐]

张小建副部长在全国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5月25日)

贯彻落实15号文件 强化质量管理 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

同志们:

这次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视频会议,是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发布后,劳动保障系统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中央15号文件精神,分析高技能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高技能人才评价重点,交流经验,部署任务,推动工作。今天上午,中组部人才局时玉宝副局长介绍了中央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有关要求,对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15号文件精神很有帮助。培就司于法鸣同志、鉴定中心刘康同志分别就技能人才评价和加强鉴定质量管理做了工作报告,我都同意。上海、江西、深圳和兵器工业、中国石化、中国二重以及北京工贸技师学院等7家单位分别从地方、行业、企业、院校等不同角度介绍了工作,这些经验都来自实践,各有特点,相信对大家都有启发。下面,围绕学习中央文件精神,做好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领会中央15号文件精神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即中办发15号文件,是在“十一五”开局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和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高技能人才工作走上快车道,必将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当前,要认真学习领会15号文件精神,明确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这里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学习的体会。

(一)15号文件将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15号文件特别强调了在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必然要求;把这项工作的意义深化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的程度,提升到关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15号文件曾先后经过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三次会议研究审议,是中央最高层的重大决策。在审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都再三强调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对解决这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5号文件对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所做的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做好这项工作的殷切期望,必然带动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重视程度,加大支持力度。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学习和理解文件精神,把思想认识和工作理念提高到中央文件的高度上来,统一到中央文件的精神上来。

(二)15号文件对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出新要求

中央领导同志在审议15号文件时,曾明确指出,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很必要。第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教育是基础,尤其要办好职业教育。要按照市场需求改革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适合市场需求,培养内容要结合生产实际。第二,要研究如何加强岗位培训,真正的技师、高级技师是在岗位工作中培养出来的。我国加工制造业的水平如何,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第三,严格考核鉴定评价工作。因为技能人才是在企业工作的,要充分发挥企

业作用,同时又要严格管理,防止把这件事搞乱,避免水平没提高,比例却上去了。中央领导的要求,切中当前高技能人才工作实际,高屋建瓴地指出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点和方向。15号文件围绕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总目标,对政府、企业、学校和劳动者分别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文件强调政府的重视和引导作用,要求各级政府要把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要探索建立多渠道培养、多元化评价、多层次使用、多方式激励、多方位服务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文件强调企业行业的参与和支持作用,要求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工作中,要发挥培养主体的作用,积极进行评价机制改革,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关键作用,完善能力业绩与工资待遇相挂钩的收入分配办法。文件强调院校的教育和培养作用,要求职业院校紧密结合企业岗位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文件还强调劳动者的能动作用,鼓励技能劳动者参加培训和考核、开展技术交流、参与技术革新和攻关,为劳动者实现技能成才开辟了广阔空间。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理解15号文件精神实质,明确新要求,掌握新政策,扎扎实实地做好高技能人才各项工作。

(三)贯彻15号文件必将开创高技能人才工作新局面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都对高技能人才队伍提出了新挑战。一是经济发展、产业优化升级、企业提高竞争力,迫切需要提高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整体素质。当前,我国技能劳动者占从业人员总量比重较低,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33%,与发达国家技能劳动者占从业人员总量的比重在50%以上的情况相比,有很大差距。技能劳动者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我国高级工以上包括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21%,与发达国家高技能劳动者比例一般为30%的情况相比,更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制造、加工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解决这方面问题,必须加大力度,加快速度,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跨越发展。二是严峻的就业任务,对劳动者实现素质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正面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攻坚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期,就业再就业压力非常集中。一方面是就业供大于求矛盾仍严重存在: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失地农民等新的就业矛盾进一步突出。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已越来越成为就业关键因素:新成长劳动力要实现市场主导就业和自主就业,必须具备相应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下岗失业人员要实现再就业,必须具备转换职业的能力;而农村劳动者要实现转移和进城就业,就必须具备打工的技能。因此,我国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能力,这就需要结合就业岗位的开发,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实现由数量就业向素质就业的转变。

针对“十一五”时期形势发展的需求,15号文件在总结各地、各部门和有关行业企业的实践基础上,对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从总体目标来说,到“十一五”末,高级技工(职业资格三级)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要达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的梯次发展;从工作任务来说,要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抓好15号文件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我们就一定能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创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新局面。我们也一定能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

二、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

我们所指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是对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的考核和评定,是职业技能鉴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中央人才会议和人才文件的统一要求,在现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下来的。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有一个周期,从现在抓起,两三年后才能见效;对高技能人才的评价,则是即时的工作,从现在抓起,马上就可见效。因此,我们贯彻落实15号文件在做出全面部署的同时,首先抓评价这个环节。

(一)充分认识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制度不断健全,鉴定网络遍布全国,标准题库形成一套系统,全国城乡劳动者中已有6000万人(次)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得到企业、院校和劳动者广泛认可,在求职就业上的“通行证”作用、在带动培训工作上的“牛鼻子”作用进一步显现出来,同时也为搞好高技能人才评价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这几年来,通过组织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高技能人才年均增长8%左右,评价工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新技师的成长,有多年来培养积累的基础,更有评价工作改革突破、大力加强的促进作用。这方面的进展和成绩,也是与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行业企业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工作密不可分的。

但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工作的需求相比,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整体上说,高技能人才评价能力跟不上社会对鉴定工作的需要,影响了高技能人才的成长。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许多劳动者在企业工作岗位中,技能已经达到高级工以上水平,但由于评价工作没有及时跟上,他们还不能被认定相应的职业资格,其能力和才干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成长受到制约,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就一些鉴定机构而言,对高技能人才评价质量不高,影响了评价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一些地区、行业的鉴定机构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造成鉴定质量的“假、次、低”,即: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低顶高。鉴定工作的质量问题也集中表现在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直接影响到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声誉。各地呼吁必须从高端开始,严格质量管理,强化鉴定质量,保证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走上一个健康的发展轨道。三是从机制上说,高技能人才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等环节没有形成有效联动,导致评价在高技能人才工作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技能人才评价应该作为岗位使用与待遇的依据,并能够引导劳动者积极参加培训、提高技能,但在实际工作中,评价工作还没有做到这一点,致使评价工作难以发挥作用。社会各方面和广大技能劳动者都强烈呼吁要加快建立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联动的机制,以促进广大劳动者立足岗位、技能成才。

面对新的挑战,我们还应该看到,15号文件的贯彻实施将使高技能人才工作步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高技能人才工作面临最好的发展机遇,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各地方、各部门形成了协调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三是国家和地方层层制定相关政策,明确目标任务,并安排了相应的资金投入。四是行业、企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广大劳动者等各方面积极性空前高涨,工作主动性不断增强。五是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念、再接再厉,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任务

搞好评价工作,并使之与培养、使用、激励等工作进一步有机结合,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工作新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十一五”期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要由目前的21%提高到25%,提高4个百分点,总量要净增89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由4%提高到5%,提高1个百分点,数量要净增190万人。任务是相当繁重的,同时也是经过努力奋斗可以实现的。根据工作基础和培养能力分析,最近两年,高级工和技师、高

级技师年均增长8%左右。以此推算,在2006-2010年的五年中,通过加大工作力度,推动高技能人才年均增长率提高到9%左右,是能够实现工作目标的。这其中,评价工作的任务首当其冲,不仅现有达到相应技能水平的劳动者,要通过评价产生出来;还要把正在培训的后备劳动者,通过评价送上成长通道,以此来保证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当前,搞好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落实四个突破,实现制度创新。15号文件明确要求,要进一步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要落实这一要求,对于符合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申报条件的后备高技能人才,要及时组织考核鉴定。对于在岗工作多年并具有相应技能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核心骨干职工,要普遍开展技能评价。对于在职业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技能人才,要按规定直接晋升和优先组织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要从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开始,积极创新高技能人才评价制度。要探索建立社会化、企业、院校等多元评价机制,使各职业领域、各类群体中的高技能人才都能得到科学、规范、及时的评价,为他们实现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铺平道路。

二是要规范社会鉴定,确保评价质量。高技能人才评价是社会化鉴定工作的形象和标志。上海等城市的经验做法,值得总结推广。他们对高技能人才评价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和程序化模式,加强考、评、督、巡质量监控,并结合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为社会提供公共鉴定服务,使高技能人才评价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各地特别是中心城市,都要学习借鉴这些做法。我们要从规范社会鉴定、强化高技能人才评价质量和建设公共实训鉴定基地三个方面,进一步严格制度,加强质量管理和公共服务,搞好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

三是结合企业生产,注重业绩考评。大批高技能人才是从企业中产生的,企业在评价中承担了重要任务。企业的评价工作要突出生产现场的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的业绩评定。一些企业的经验做法值得总结推广。中国石化探索的“过程写实评定法”、“典型工件抽样法”,重点对员工生产工作业绩进行考察。中国二重结合生产岗位要求,综合考核员工的工作能力、业绩及表现。各地、各行业要认真学习借鉴,大胆探索,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评价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职工队伍素质。

四是要强化校企结合,开发技师资源。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高等职业院校是后备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要实现校企结合,评价工作也要及时跟上。一些院校的经验做法值得总结推广。北京工贸技师学院等学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深化教学内容,突出技能训练,强化校企结合,实现高技能就业。我们要在更多的职业院校推广这种做法,对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作好引导、支持和服务。同时,要按照15号文件的要求,在职业院校中组织开展预备技师试点。这项试点工作的目标,是进一步发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推动校企合作,强化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的责任,缩短人才成长周期,实现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模化。要在总结的基础上,由点及面,逐步推开。

五是要通过高端带动,提升整体水平。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高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奠定了基础,高技能人才评价也要为职业技能鉴定树立标杆和样板。高技能人才评价是一项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严、社会影响广的工作。要通过做好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实现高端带动,在评价技术基础、组织实施、质量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创建出一整套科学严谨规范的评价模式,并发挥示范效应,提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进一步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一)突出抓好职业技能鉴定质量

当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已对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

示和15号文件要求,把质量作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标准,健全程序,加大质量管理工作力度,对重点职业领域和重点工作环节进行督导和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坚决地、有效地防止不正之风。

首先,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制度的执行。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明确质量管理要求、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做好监督检查三方面履行职责,落实责任。市级以上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要在具体落实执行鉴定质量管理要求和执行制度上严格把关,实行质量保证责任制。各地各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要从基层基础工作抓起,并实行鉴定考评全过程质量管理,切实做到严格执行制度规范,严格贯彻质量要求,及时查处质量问题。

第二,要明确重点,强化对社会、企业、院校鉴定质量问题的治理。要对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治理,达到保证鉴定质量的目标。对社会职业技能鉴定,要抓住考培不分、考场作弊、考务管理不严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对企业职业技能鉴定,要以规范鉴定工作程序,加强督导,严格管理为重点,避免企业鉴定无序操作,盲目攀比,一哄而起。对院校职业资格认证,要根据职业标准要求,重点强化教学过程中的职业技能鉴定,保证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要求。

第三,要始终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公开原则,要做到凡属职业技能鉴定对象应该了解的信息,凡属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组织鉴定过程中应该让群众了解的信息,一定要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布,让群众知情,让社会监督。坚持公平原则,要做到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标准,严肃考场纪律,规范考评行为,杜绝弄虚作假、考场作弊和违规评判,坚决制止职业技能鉴定中的不正之风。坚持公正原则,要保持鉴定过程和鉴定结果的公正,使其经得起时间考验和社会监督。要对鉴定质量问题按规定进行严肃查处,增强鉴定的公信度。第四,要加强制度规范、技术保证和人员管理。在制度规范方面,要坚持用制度来保证质量。要在加强鉴定工作各个环节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质量督导制度,通过加强督导使鉴定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要在对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进行全面质量普查的基础上,建立质量通报制度和鉴定所(站)质量管理红黑名单。对列入红名单的予以表彰,对列入黑名单的,限期整改直至取消资格依法制裁。在技术保证方面,要加强以技术手段强化质量保证。如提高证书防伪的技术含量、开展网上证书鉴别、组织鉴定考场远程监控,强化标准题库工作,保证鉴定质量等等。在人员管理方面,要加强对影响鉴定质量关键人的管理,实行质量保证承诺和纪律制约。对考评人员和管理人员要严格资质准入,严格考评过程监督,使质量管理真正落实到人。

(二)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是就业工作的重要群体,也是需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做好服务的重点群体。各地要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36号文件要求,做好对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根据当地就业需求,结合下岗失业人员培训情况,引导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部门的支持,落实国家规定的鉴定经费补贴政策。要通过对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及时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引导他们通过参加培训提高技能,实现再就业。各地要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5号文件要求,研究制定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政策,支持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掌握进城就业技能。要根据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和就业需求,在劳动力输入数量较大的地区,重点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试点。要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在加工制造、建筑环卫、饮食服务等就业领域,选择就业需求量大、操作技能简单易学的就业技能,组织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对合格人员免费颁发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三)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基础工作

职业技能鉴定基础工作在鉴定工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基础工作主要涉及职业标准开发、题库建设、教材开发、考评技术研究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是搞好鉴定工作的前提,是保证鉴定质量的先决条件。做好基础工作,部里主要承担标准、题库等技术开发、教材服务和信息化推动工作,其中有些工作要与各地、各有关行业共同进行。在这方面,一定要做到加快开发速度,保证工作质量,满足实际需求。各地各行业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基础工作,要认真执行国家职业标准,运用国家题库,选用推荐教材,搞好信息网底层建设,要通过加强基础工作,不断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技术含量和整体水平。

(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队伍建设

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人员、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和鉴定专家工作在鉴定第一线,是鉴定工作的生命线,他们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直接关系到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和水平。要根据鉴定工作对他们的职责要求,有重点、有计划地加强这四支队伍建设。对于管理人员,要重点加强依法行政教育和培训就业政策培训,使之熟悉了解鉴定工作的宏观管理政策和具体工作要求,明确职责任务,提高管理水平。对于考评人员和质量督导人员,要重点加强专业化建设,要建立定期培训、资格管理和诚信档案制度,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提高工作要求,使之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质量把关的核心作用。对于鉴定专家,要重点培育一支具备较高素质、专业覆盖面广、结构合理的职业分析分类和考评技术研究专家队伍,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各种培训交流活动,切实提高他们的政策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几点要求

刚才,我重点围绕评价工作谈了几点想法。下面,就做好高技能人才整体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通过贯彻落实15号文件,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当前,落实15号文件精神,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首先要从任务分解和制定配套政策两个方面做好工作。从任务分解方面,中组部正在研究15号文件工作分解落实方案;下一步,高技能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将根据分工,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头抓好落实。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结合落实高技能人才工作任务,强化责任,并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从制定配套政策方面,有关部门将制定配套文件,各地也要根据15号文件的总体要求,制定实施意见,细化操作办法。部门和地方文件,一方面要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要求,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实际,进行扩展和充实。要研究制定力度大、可操作的配套政策,并逐项抓好落实。

(二)通过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进一步推动“5+1”计划行动的深入实施,促进培训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按照全国职教会的部署,劳动保障部围绕加快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能力,在全国组织实施“5+1”计划行动。一是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带动技能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提高。二是实施“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再就业计划”,深入推动再就业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三是实施“能力促创业计划”,广泛开展创业培训,发挥其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四是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转移就业效果。五是实施“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全面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促进劳动者技能就业和技能成才。最后是一项行动,就是“技能岗位对接行动”,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为技能劳动者培训后的就业提供更好的服务。“5+1”计划行动突出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从而实现更多更好的就业。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实际,在几个领域中加强职业培训的一揽子计划,不仅对职业培训做实、做细有明确要求和指导,并且突出了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培训促就业特点,符合我国就业工作从数量就业向素质就业、技能就业转化的大趋势。

实施“5+1”计划行动,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带动总体推进。当前,要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着力点,推动“5+1”计划行动的深入实施。要把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提高就业素质更好地结合起来,推动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项工作得到普遍加强。

(三)通过实施部门间的联合行动,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扩大高技能人才工作影响力。目前,在部级层面上,我们已经建立了高技能人才工作协调机制,由组织、劳动保障、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国防科工、财政、人事、国资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加,负责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政策协调和组织推动。部里也专门成立了高技能人才工作办公室,集合部内有关司局力量,共同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搞好正在进行中的各项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项目,并以“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为统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和联合行动。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尽快商请组织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和团体建立高技能人才工作协调机制。要在组织部门的宏观指导下,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在更大范围实现更大发展。

(四)通过组织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和竞赛等活动,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15号文件颁布后,在中组部、中宣部的统一领导下,劳动保障部、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七个部门在全国联合组织开展了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先进事迹活动。今年下半年,我们和中组部初步商定,拟召开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组织第八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活动,把高技能人才工作推向一个新高潮。此外,劳动保障部还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系列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主办高技能人才主题论坛等。各地在配合组织开展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宣传工作,要突出重点,分主题、分阶段宣传15号文件的有关内容,宣传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先进事迹,宣传各地、各部门和有关行业企业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具体行动;要采取多种方式,如组织宣传周、张贴宣传画,组织征文比赛、读书演讲活动等,形成宣传高潮,培育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好环境好氛围。

同志们,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为促进经济发展,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张小建副部长解读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张小建副部长解读<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6 月16 日 |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劳动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就贯彻落实《意见》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请您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愿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工作。2003年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家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安排部署,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但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远不能满足需要,不少地区和行业出现了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此外,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这支队伍的发展壮大和作用的充分发挥。为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去年以来,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直接领导下,高技能人才工作司(局)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意见》在上报和审议过程中,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意见》的出台,是在“十一五”开局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指导新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意见》将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意见》强调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将之作为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增强

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必然要求;把这项工作的意义深化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的程度,提升到了关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二是《意见》对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意见》强调政府的重视和引导作用,要求各级政府要把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强调企业行业的参与和支持作用,要求企业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积极进行评价机制改革,完善能力业绩与工资待遇相挂钩的收入分配办法。强调院校的教育和培养作用,要求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规范办学方向和培养标准,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强调劳动者的能动作用,鼓励技能劳动者参加培训和考核、参与技术革新和攻关,为劳动者实现技能成才开辟了广阔空间。

三是贯彻《意见》必将开创高技能人才工作新局面。“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产业优化升级、企业提高竞争力,迫切需要提高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整体素质。《意见》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我们就一定能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创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请您介绍一下《意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意见》共7个部分,19条。基本内容可概况为“11259”。

一个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更新观念,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带动技能劳动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壮大。

一个工作目标:到“十一五”末,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

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的梯次发展。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

二项基本任务:一是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二是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格局。

五大措施:一是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建立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三是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和表彰激励机制;四是完善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和社会保障机制;五是加大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资金投入。

九个方面政策:紧紧抓住高技能人才的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激励、合理流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等九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

《意见》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全面性。《意见》认真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国际高技能人才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成果,总结了新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理论、机制、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具体的措施体系,内容基本涵盖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二是针对性。《意见》提出的很多政策措施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如对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成效显著的学校和企业提出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可直接操作。三是实践性。《意见》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均来源于实践,是在各地探索出来的鲜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和提炼,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关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就是在上海、深圳等地实践基础上,提出有条件的城市,可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

《意见》提出,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请您介绍一下这一制

度的内涵?

充分发挥企业和院校各自优势,并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是目前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也符合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是新形势下加快高技能人才规模培养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发挥政府的统筹和引导作用,帮助更多的学校与企业从自发、松散式的合作,逐步发展成为政府引导下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有序合作,《意见》提出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成立由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人、企业和院校代表、有关方面专家参加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推动本地区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规划,确定合作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规范合作行为,指导、协调学校与企业发挥各方优势,加快培养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意见》在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政策措施?为激励广大职工立足岗位、技能成才,《意见》制定了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点是:一是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完善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使职工实现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二是要求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在聘任、工资、带薪学习、培训、休假、出国进修等方面,制定相应的鼓励办法。三是企业对参加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并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从成果转化收益中,通过奖金等多种形式给予相应奖励。

同时,《意见》强调,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辅以必要的的社会奖励,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一是对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崇高荣誉并实行重奖。二是进一步完善国家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对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全国技术能手给予奖励。三是省级人民政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奖励,并参照高层次人才有关政策确定相应待遇。

高技能人才工作需要资金的保证。请问《意见》在这方面有什么重大突破?

《意见》强调,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筹措的高技能人才投入机制。从五个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各级政府要根据高技能人才工作需要,对高技能人才的评选、表彰、师资培训、教材开发等项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二是地方各级政府要按规定合理安排城市教育费附加的使用,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给予支持。国家安排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经费中,择优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职业院校(包括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将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纳入国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三是要求企业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并重点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对自身没有能力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依法对其职工教育经费进行统筹,由劳动保障等部门根据当地职业培训发展总体规划,统一组织相应的培训机构提供培训服务。四是鼓励企业和个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捐赠。鼓励金融机构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参与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提供融资服务。五是各类职业院校可按照高技能人才实际培养成本提出收费标准,经物价部门核定后向学员收取培训费用。

最后,请您谈一谈,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近期需要重点做好哪些工作?当前贯彻落实《意见》精神,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提高对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部在文件下发不久,即召开会议并下发通知,对全系统学习和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提出要求。要求各地通过学习和研读文件,全面把握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形势、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重点掌握八个关键环节及相关政策措施,不断提高对做好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推动文件的贯彻落实奠定思想基础。

二是抓紧制定配套文件和贯彻实施意见,细化高技能人才相关政策。目前,我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意见》分解落实方案,明确各部门相关职责和任务,进一步细化措施。同时,启动了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就做好“十一五”高技能人

才培养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近期,还将就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及相关基础工作等制定配套文件。指导各地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抓紧制定贯彻《意见》的实施意见,细化操作办法,力求在中央政策框架下,实现更多创新、更大突破。

三是加强宣传,兴起学习高技能人才新高潮。广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大张旗鼓地宣传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树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典型,在全社会兴起向高技能人才学习的新高潮。近日,我部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了向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学习的号召,动员全社会特别是技能劳动者向楷模学习,争当新时代技能先锋。今年,还将开展第八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活动,召开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全国一事一议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全国全面推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工作视频会议材料之一

总结新经验 明确新任务

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财政部副部长 张少春 2011年3月17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和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系统总结三年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经验,安排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奖补工作。过一会儿,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一、三年试点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

为破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中央的部署,2008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财政部、农业部在黑龙江、云南、河北三省进行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2009年试点扩大到17个省份,2010年进一步扩大到27个省份。三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试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衷心拥护。

(一)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农民自愿筹资筹劳为前提,重点建设农民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村内民生项目。试点三年来,全国共建成村级公益事业项目63万个,修建村内道路97.21万公里,修建村内水渠26.11万公里,新建村内垃圾收集点6.47万个,公共厕所1.6万座,绿化植树7451万株,修缮村内公共活动场所900多万平方米。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浙江、江苏等地通过一事一议奖补建起一批水乡生态村、田园生活体验村、创意工艺村,搞起了“农家乐”和生态旅游,农民喝上干净水,住上整洁房,走上平坦道,迈上致富路。

(二)创新了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构建了“政府资金引导、农民筹资筹劳、社会捐赠赞助”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破解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题。试点三年来,各级财政共投入奖补资金47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奖补资金115.17亿元。在财政奖补资金投入中,约有50%用于修建村内道路,25%用于建设和维护小型水利设施,15%用于改善村内环境卫生,10%用于修缮村级公共场地和设施。财政奖补资金共带动村级公益事业总投入1800多亿元。同时,积极推进支农资金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发挥了农民主体作用、调动了农民建设家园积极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权利,“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激发了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热情,掀起了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高潮,人人议项目,户户上工地,村村比建设。江苏、甘肃、贵州等地许多村

民在项目建设中拿着自家的尺子,测量修建村内道路的水泥厚度,端着饭碗在工地上监督工程实施质量。湖南、陕西等地一些农村老艺人亲眼看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解决了通组路和吃水难的问题,自编“三句半”和信天游,感谢党的好政策。

(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搭建了基层干部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平台,工作有了抓手,群众得到实惠,干部得到锻炼,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党在农村形象日益提升。贵州省许多青年农民在议事中,提高了对党和政府的认识,主动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安徽等地在试点中探索出“支部领导、群众主导”的村级治理新模式,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得到群众认可,试点以来没有收到一封举报信,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三年试点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些经验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农民自愿为前提,重点解决农民最急需、最直接的民生问题。按照基层干部便于组织、农民乐于参加的原则,创造灵活多样的议事形式。对外出务工较多的村,平时通过电话征求意见,春节前后回乡期间开展议事和建设;对居住分散的村,以受益的自然村或居民点为单位开展议事;对一事一议项目投资额较大的村,采取一次议事、分年实施的办法,有效解决事难议、决难行的问题。

二是坚持以农民自建自管为基础,真正使农民群众成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确定,实行民主决策,尊重农民的自主权;项目实施实行民主管理,尊重农民的参

与权;项目管护实行民主商议,尊重农民的监督权。农民的事,农民自己说了算,真正成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人。

三是坚持以农民普遍受益为目标,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在组织实施上,强化县级具体组织、乡镇具体协调、村组具体落实的责任,省(部)重在督促检查、指导考核,调动县级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在奖补方式上,既可以是货币补助,也可通过政府采购,给予水泥、钢材等实物补助,既可以按农民筹资投劳额的一定比例奖补,也可按受益人口定额奖补。在资金项目管理上,先预拨后清算,县乡基层加强监管。筹资筹劳进行登记,项目建设实施监理,项目竣工开展验收,项目结算需要报账,项目建成落实管护。

四是坚持以一事一议奖补机制为平台,不断完善统筹城乡的政策体系。适应城镇化加快发展趋势,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指导,以农民意愿为前提,充分发挥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粘合剂”、“催化剂”作用,整合涉农专项资金,集中进行城乡结合部村镇公益设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突出解决“瓶颈”问题,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事一议奖补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财政奖补覆盖面不够大,奖补范围与农民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政府的奖补比例较低,奖补机制的平台作用发挥不够;乡村建设规划不到位,项目建设存在一定盲目性;个别地方一事一议操作程序不规范,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等。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任务,大力抓好全面推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一项持久有效的惠民政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研究农村新情况,结合推进“十二五”规划,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为平台,加强民主管理和制度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更大惠农效果。最近,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幅增加奖补资金规模,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这既是中央领导同志对前一阶段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给予的充分肯定,又是对今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深受鼓舞和鞭策,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但国内和国际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快速推进,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有效应对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的通胀压力,需要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效用,大力改善农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有效提供农产品供给。为适应扩大内需战略,要求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水泥、建材等工业品销售,扩大农村市场,拉动国内需求;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畅通农产品运输和销售,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为适应“十二五”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需要,满足农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支持力度,推

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农民。为适应城乡结构深入变化,农村各种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利益诉求多种多样,社会问题多发凸显的新情况,要求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机制,村级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建设实行“政府引导、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社会支持”,走出一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会管理新路子。

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二五”时期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是:力争到“十二五”末,各级财政奖补资金五年累计达到2500亿元以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覆盖全国所有的行政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人居环境有较大改观,基层民主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有较大进展。

2011年是 “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全面推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建立健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至关重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民意愿为前提,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扩大奖补覆盖面,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奖补制度,加强政策监管,促进农村公益事业稳定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从今年起,将北京、天津、上海、广东4个省份以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纳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中央财政奖补范围,这些省市和垦区要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和政策规定,抓

紧制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具体实施方案,报工作小组批复后实施。

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凝聚力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2011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一事一议奖补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奖补工作的重要保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既关系亿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各地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调顺畅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省一级要对本省(区、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全面负责,强化政策措施,搞好对县一级的分类指导、绩效考核和监督检查。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责任,健全职能机构,充实干部队伍,切实做到以县为主组织实施、组织验收。乡村基层干部要饱含对农民农村的深厚感情,进村入户,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组织农民议好项目,搞好建设,并将结果及时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努力落实好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各级农村综改办要与农业、水利、林业、建设、交通、环保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做好一事一议奖补工作。

(二)加强规划指导,积极稳妥推进一事一议奖补工作。规划先行是搞好奖补工作的重要前提。先规划、后建设是《城乡规划法》的基本要求。做好规划,有利于考虑农村环境资源的生态

承载力,科学有效地配臵公共资源,建设宜居家园,符合村民的长远利益。各地要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结合区域特色,制订辖区内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十二五”规划。发挥县级指导协调作用,做好新农村建设中长期规划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规划的有效衔接。根据规划方案和群众意愿建立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库,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实行动态管理。优先选择群众最急需、受益最直接的民生项目,优先考虑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奖补项目,优先考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紧缺项目。将林(垦)区作业道路、防火带建设等类似于村级公益事业的项目纳入财政奖补范围,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广大农村。

(三)完善奖补制度,提高奖补工作的有效性。建立健全奖补制度是做好奖补工作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分配管理办法。中央财政要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政策透明、操作规范、简便易行”的原则,修改完善现行奖补办法。推广奖补资金专账管理、项目报账制、公示制、村民理财小组监督制和项目竣工验收制,提高财政奖补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其次,要制定财政奖补工作操作指南。各省份要本着规范管理、简便易行的原则,制定统一的财政奖补工作操作指南,既统一指导、加强监管,又有利于发挥县乡贴近农村、熟悉基层的优势,保障奖补政策透明、阳光运行、资金安全、群众满意。第三,建立健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激励机制。各省份要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考评,对奖补工作开展好的县(市、区)给予适当奖励;对奖补工作不得力、效果不佳的地区,及时进行督导警示,保证奖补工作均衡发展。

(四)加大政府投入,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引导作用,是全面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关键环节。中央财政2011年预算安排奖补资金160亿元,部分奖补资金已提前拨付到地方,并将根据各地预算执行情况,按程序适当增拨奖补资金。地方各级财政要及早安排本级奖补资金,把中央和本级奖补资金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从2011年起,努力将政府对农民筹资筹劳的奖补比例提高到50%以上,中央财政占政府奖补资金的比例提高到40%,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同时,积极组织农民开展一事一议,鼓励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引导企业和社会捐资赞助,努力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形成全社会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五)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奖补资金使用绩效。规范管理是搞好奖补工作的重要基础。一是,要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按照全国人大关于加快预算执行的要求,各地每年年初就要组织农民开展一事一议,启动项目建设,狠抓预算执行进度,及时把中央和省级奖补资金拨付到县乡,兑现到具体建设项目,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要加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各地要明确专人,建立健全责任制,定期输入信息,更新基础数据,汇总工作成果,加强动态监控,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三是,要建立健全村级公益事业项目管护机制。对已建成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管护办法,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费用,发挥项目的长期效益。四是,要加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监督检查。坚持村民自愿、量力而行、民主决策、上限控制 的原则,合理确定筹资筹劳标准,防止截留挪用筹资筹劳资金和奖补资金,防止违规加重农民负担。

(六)发挥平台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构建平台、整合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村庄合并建社区已成发展趋势,享受城里人同等待遇成为农村老百姓的普遍期盼。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探索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多种实现形式。要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指导,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为平台,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小城镇、农村新社区建设有机结合,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农村水利道路、生态环保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农村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有机结合,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与基层民主建设有机结合,按照“来源不变、权限不变、分别管理、各记其功”的原则,推进支农资金统筹使用,做到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推动城镇化、农村新社区和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从空间布局上完善城乡统筹的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同志们,全面推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焕发激情,开拓创新。

第四篇: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全国一事一议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总结新经验 明确新任务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点击:01112

全国全面推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工作视频会议材料之一

总结新经验 明确新任务

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财政部副部长 张少春 2011年3月17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和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系统总结三年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经验,安排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奖补工作。过一会儿,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一、三年试点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

为破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中央的部署,2008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财政部、农业部在黑龙江、云南、河北三省进行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2009年试点扩大到17个省份,2010年进一步扩大到27个省份。三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试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广大基层

干部和农民群众衷心拥护。

(一)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农民自愿筹资筹劳为前提,重点建设农民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村内民生项目。试点三年来,全国共建成村级公益事业项目63万个,修建村内道路97.21万公里,修建村内水渠26.11万公里,新建村内垃圾收集点6.47万个,公共厕所1.6万座,绿化植树7451万株,修缮村内公共活动场所900多万平方米。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浙江、江苏等地通过一事一议奖补建起一批水乡生态村、田园生活体验村、创意工艺村,搞起了“农家乐”和生态旅游,农民喝上干净水,住上整洁房,走上平坦道,迈上致富路。

(二)创新了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构建了“政府资金引导、农民筹资筹劳、社会捐赠赞助”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破解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题。试点三年来,各级财政共投入奖补资金47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奖补资金115.17亿元。在财政奖补资金投入中,约有50%用于修建村内道路,25%用于建设和维护小型水利设施,15%用于改善村内环境卫生,10%用于修缮村级公共场地和设施。财政奖补资金共带动村级公益事业总投入1800多亿元。同时,积极推进支农资金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发挥了农民主体作用、调动了农民建设家园积极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权利,“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激发了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热情,掀起了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高潮,人人议项目,户户上工地,村村比建设。江苏、甘肃、贵州等地许多村民在项目建设中拿着自家的尺子,测量修建村内道路的水泥厚度,端着饭碗在工地上监督工程实施质量。湖南、陕西等地一些农村老艺人亲眼看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解决了通组路和吃水难的问题,自编“三句半”和信天游,感谢党的好政策。

(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搭建了基层干部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平台,工作有了抓手,群众得到实惠,干部得到锻炼,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党在农村形象日益提升。贵州省许多青年农民在议事中,提高了对党和政府的认识,主动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安徽等地在试点中探索出“支部领导、群众主导”的村级治理新模式,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得到群众认可,试点以来没有收到一封举报信,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三年试点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些经验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农民自愿为前提,重点解决农民最急需、最直接的民生问题。按照基层干部便于组织、农民乐于参加的原则,创造灵活多样的议事形式。对外出务工较多的村,平时通过电话征求意见,春节前后回乡期间开展议事和建设;对居住分散的村,以受益的自然村或居民点为单位开展议事;对一事一议项目投资额较大的村,采取一次议事、分年实施的办法,有效解决事难议、决难行的问题。

二是坚持以农民自建自管为基础,真正使农民群众成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确定,实行民主决策,尊重农民的自主权;项目实施实行民主管理,尊重农民的参与权;项目管护实行民主商议,尊重农民的监督权。农民的事,农民自己说了算,真正成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人。

三是坚持以农民普遍受益为目标,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在组织实施上,强化县级具体组织、乡镇具体协调、村组具体落实的责任,省(部)重在督促检查、指导考核,调动县级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在奖补方式上,既可以是货币补助,也可通过政府采购,给予水泥、钢材等实物补助,既可以按农民筹资投劳额的一定比例奖补,也可按受益人口定额奖补。在资金项目管理上,先预拨后清算,县乡基层加强监管。筹资筹劳进行登记,项目建设实施监理,项目竣工开展验收,项目结算需要报账,项目建成落实管护。

四是坚持以一事一议奖补机制为平台,不断完善统筹城乡的政策体系。适应城镇化加快发展趋势,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指导,以农民意愿为前提,充分发挥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粘合剂”、“催化剂”作用,整合涉农专项资金,集中进行城乡结合部村镇公益设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突出解决“瓶颈”问题,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事一议奖补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财政奖补覆盖面不够大,奖补范围与农民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政府的奖补比例较低,奖补机制的平台作用

发挥不够;乡村建设规划不到位,项目建设存在一定盲目性;个别地方一事一议操作程序不规范,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等。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任务,大力抓好全面推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一项持久有效的惠民政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研究农村新情况,结合推进“十二五”规划,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为平台,加强民主管理和制度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更大惠农效果。最近,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幅增加奖补资金规模,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这既是中央领导同志对前一阶段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给予的充分肯定,又是对今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深受鼓舞和鞭策,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但国内和国际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快速推进,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有效应对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的通胀压力,需要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效用,大力改善农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有效提供农产品供给。为适应扩大内需战略,要求发挥一事一议财政

奖补作用,推动水泥、建材等工业品销售,扩大农村市场,拉动国内需求;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畅通农产品运输和销售,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为适应“十二五”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需要,满足农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农民。为适应城乡结构深入变化,农村各种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利益诉求多种多样,社会问题多发凸显的新情况,要求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机制,村级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建设实行“政府引导、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社会支持”,走出一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会管理新路子。

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二五”时期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是:力争到“十二五”末,各级财政奖补资金五年累计达到2500亿元以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覆盖全国所有的行政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人居环境有较大改观,基层民主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有较大进展。

2011年是 “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全面推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建立健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至关重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民意愿为前提,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扩大奖补覆盖面,加大

财政投入,完善奖补制度,加强政策监管,促进农村公益事业稳定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从今年起,将北京、天津、上海、广东4个省份以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纳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中央财政奖补范围,这些省市和垦区要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和政策规定,抓紧制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具体实施方案,报工作小组批复后实施。

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凝聚力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2011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一事一议奖补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奖补工作的重要保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既关系亿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各地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调顺畅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省一级要对本省(区、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全面负责,强化政策措施,搞好对县一级的分类指导、绩效考核和监督检查。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责任,健全职能机构,充实干部队伍,切实做到以县为主组织实施、组织验收。乡村基层干部要饱含对农民农村的深厚感情,进村入户,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组织农民议好项目,搞好建设,并将结果及时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努力落实好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各级农村综改办要与农

业、水利、林业、建设、交通、环保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做好一事一议奖补工作。

(二)加强规划指导,积极稳妥推进一事一议奖补工作。规划先行是搞好奖补工作的重要前提。先规划、后建设是《城乡规划法》的基本要求。做好规划,有利于考虑农村环境资源的生态承载力,科学有效地配臵公共资源,建设宜居家园,符合村民的长远利益。各地要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结合区域特色,制订辖区内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十二五”规划。发挥县级指导协调作用,做好新农村建设中长期规划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规划的有效衔接。根据规划方案和群众意愿建立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库,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实行动态管理。优先选择群众最急需、受益最直接的民生项目,优先考虑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奖补项目,优先考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紧缺项目。将林(垦)区作业道路、防火带建设等类似于村级公益事业的项目纳入财政奖补范围,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广大农村。

(三)完善奖补制度,提高奖补工作的有效性。建立健全奖补制度是做好奖补工作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分配管理办法。中央财政要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政策透明、操作规范、简便易行”的原则,修改完善现行奖补办法。推广奖补资金专账管理、项目报账制、公示制、村民理财小组监督制和项目竣工验收制,提高财政奖补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其次,要制定财政奖补工作操作指南。各省份要本着规范管理、简便易行的原则,制定统一的财政奖补工作操作指南,既统一指导、加强监管,又有利于发挥

县乡贴近农村、熟悉基层的优势,保障奖补政策透明、阳光运行、资金安全、群众满意。第三,建立健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激励机制。各省份要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考评,对奖补工作开展好的县(市、区)给予适当奖励;对奖补工作不得力、效果不佳的地区,及时进行督导警示,保证奖补工作均衡发展。

(四)加大政府投入,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引导作用,是全面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关键环节。中央财政2011年预算安排奖补资金160亿元,部分奖补资金已提前拨付到地方,并将根据各地预算执行情况,按程序适当增拨奖补资金。地方各级财政要及早安排本级奖补资金,把中央和本级奖补资金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从2011年起,努力将政府对农民筹资筹劳的奖补比例提高到50%以上,中央财政占政府奖补资金的比例提高到40%,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同时,积极组织农民开展一事一议,鼓励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引导企业和社会捐资赞助,努力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形成全社会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五)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奖补资金使用绩效。规范管理是搞好奖补工作的重要基础。一是,要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按照全国人大关于加快预算执行的要求,各地每年年初就要组织农民开展一事一议,启动项目建设,狠抓预算执行进度,及时把中央和省级奖补资金拨付到县乡,兑现到具体建设项目,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

益。二是,要加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各地要明确专人,建立健全责任制,定期输入信息,更新基础数据,汇总工作成果,加强动态监控,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三是,要建立健全村级公益事业项目管护机制。对已建成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管护办法,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费用,发挥项目的长期效益。四是,要加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监督检查。坚持村民自愿、量力而行、民主决策、上限控制的原则,合理确定筹资筹劳标准,防止截留挪用筹资筹劳资金和奖补资金,防止违规加重农民负担。

(六)发挥平台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构建平台、整合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村庄合并建社区已成发展趋势,享受城里人同等待遇成为农村老百姓的普遍期盼。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探索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多种实现形式。要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指导,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为平台,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小城镇、农村新社区建设有机结合,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农村水利道路、生态环保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农村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有机结合,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与基层民主建设有机结合,按照“来源不变、权限不变、分别管理、各记其功”的原则,推进支农资金统筹使用,做到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推动城镇化、农村新社区和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从空间布局上完善城乡统筹的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

同志们,全面推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焕发激情,开拓创新,扎

第五篇: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全国预约诊疗服务工作视频会议讲话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全国预约诊疗服务工作视频会议讲话

2011年9月22日上午,全国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总结了全国公立医院全面实施预约诊疗服务工作2年来的工作进展和成效,分析了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在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医院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北京市卫生局、浙江省卫生厅、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做了经验交流。目前,全国1200多家三级医院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部分有条件的二甲医院也在逐步开展这项工作。

马晓伟指出,在公立医院实施预约诊疗,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能够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也是公立医院管理创新和改革的重要内容。2年来,预约平台和预约方式逐步规范,患者通过预约诊疗服务切实感受到了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和服务流程得到改善。

马晓伟强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检验公立医院改革成效的标准,在于人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实施预约诊疗服务,正是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要坚持不懈地长期抓下去。马晓伟要求,各地各医院要进一步重视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对预约诊疗进行精细化管理,促进医院管理创新和改革。到2011年12月底,所有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号源要开放预约,不低于85%的专家门诊号源要开放预约,到明年6月底,原则上所有专家门诊号源全部开放预约。要坚决实行“预约优先”,三级医院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有对口支援协作关系的县级医院预约转诊的患者优先安排就诊。要推广实名制预约,打击倒号行为。严格工作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出诊管理,定期对医师出诊情况进行考评奖惩。要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完成目标任务。卫生部将对各地各医院预约诊疗服务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在北京主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有关司局的负责同志,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有关负责人,在京部属管医院院长,北京市属三级医院院长,在京军队及武警部队三级医院院长,部直属单位和有关学会、协会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主管厅局长、医管(医政)处和有关处室负责人、三级医院院长,部分地市卫生局及二级以上医院有关负责人。

下载张小建副部长在全国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小建副部长在全国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x副部长宣读了书记的重要批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会议还表彰了xx年度x市首席技师和技术能手,xx等......

    汪民副部长在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在2015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汪民 (2015年4月23日) 同志们: 在各地陆续开始进入主汛期之际,我们召开2015年全国汛期地质灾......

    劳保局关于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通知》(劳社部......

    加强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四大要点(精选5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强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四大要点 作者: 来源:《职业》2006年第08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在《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高......

    在全省农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农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农业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上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和当前抗灾救灾恢复生产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工......

    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两篇)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届×次全会、市委×届×次全会和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0年工作、部署2021年任务......

    在全市防汛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防汛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 (***年*月*日)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防汛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全市防汛工作,研究部署今年防汛工作。市委、市政府高......

    全国第十二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范文)

    全国第十二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第十二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于去年年底在京举行。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300名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表彰,大会同时表扬了为国家技能......